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三十七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三月。壬申朔以喀尔喀故车臣汗吴默赫子滚陈袭爵。

  ○癸酉。上幸畅春园。

  ○吏部题、二等精奇尼哈番南第故。销去恩诏所得一拖沙喇哈番。余三等精奇尼哈番、请以其子乌尔土纳思图袭职从之。

  ○甲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升太仆寺卿李先复、为太常寺卿。

  ○升直隶天津道李发甲、为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

  ○丙子。予故副都统郑元勋、祭葬如例。

  ○戊寅。转吏部右侍郎曹鉴伦、为左侍郎。升内阁学士徐元正、为吏部右侍郎。左副都御史张世爵为户部右侍朗。

  ○兵部议覆原任河道总督张鹏翮疏言、总河标下兵丁、前奉谕上□日裁汰。今请于所汰一千六十一名兵内乞留存五百八十三名、以为催漕防漏之用。应不准行得上□日、河标应裁兵丁内准照该督所请、留五百名。

  ○庚辰。以复立皇太子允礽。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告祭天坛祭文曰、臣仰荷天庥、抚临海<宀禹>。深维国本、统绪攸关、建立嫡子允礽为皇太子历有三十余载。不意忽染暴戾狂易之疾、臣以祖宗所遗洪业、及万邦民生、不敢姑息、遂行退废。绝无纤毫私意。前者告祭俱已悉陈。嗣是渐次体勘、当有此大事之时、性生奸恶之徒因而各庇邪党、借端构衅。臣觉其日后必成乱阶、随不时究察穷极始末、后乃确得病源、亟为除治。幸赖皇天眷佑平复如初。臣比因此等事情、常切惭恨心神耗损、致成剧疾、自维势难必愈。但深念祖宗垂贻丕基、臣诸子中、允礽居贵。虽被镇魇、已渐痊可。遂召诸臣明谕而宽释之。自此以后、见其夙夜祗事、忧形于色、药饵躬亲克尽子职。臣复屡加省验、惟诚惟谨、历久弗渝。嗣后信能敬慎修身常循兹轨则允堪主器矣。谨于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九日、用申虔告之仪、复正储贰之位。尚祈昭鉴永锡宠绥。谨告。其告祭。地坛、太庙、社稷文略同。

  ○辛巳以大学士温达李光地、为正使刑部尚书张廷枢、都察院左都御史穆和伦、为副使持节、授皇太子允礽册宝。复立为皇太子。以礼部尚书富宁安、为正使礼部侍郎铁图、为副使。持节、授皇太子纪册宝、复封为皇太子妃。

  ○上朱书谕上□日示众大臣曰、朕观五旗诸王、并无一人念及朕躬。竟以朕躬为有何关系。惟各饱暖是图。外面匪类、有将朕诸子肆行讪议者朕诸子并不与之较。以此观之朕之诸子、可谓厚重矣。人情若此、朕深为愤懑。朕诸子坐次何故令在伊等之下。今将诸阿哥之名书出。惟八阿哥乃获大罪身撄缧绁之人。留其贝勒足矣。故未书名。今日乃立皇太子吉日。将此上□日抄录速发宗人。府召诸阿哥宣谕。

  ○谕宗人府、自去年九月不幸事出多端、朕深怀愧愤、惟日增郁结以致心神耗损、形容憔悴、势难必愈。于时概观众人、不过为寻常虚语、袭用空文。此外别无良法。惟贝勒允祉、胤祯特于朕前奏称皇父圣容、如此清减。不令医人诊视、进用药饵、徒自勉强耽延万国何所倚赖。臣等虽不知医理愿冒死择医令其日加调治。因痛哭陈请。爰于十一月十八日、始用医药时皇太子已经开释、亦同竭力。趋侍昼夜不懈。今朕之剧疾、业已全愈。从前朕之诸子、所以不封王爵者良恐幼年贵显或至骄侈恣意而行、故封爵不踰贝勒此亦朕予之以勉进之路也今见承袭诸王、贝勒、贝子等、日耽宴乐、不事文学、不善骑射一切不及朕之诸子。又招致种种匪类、于朕诸子间、肆行谗谮机谋百出、凡事端之生、皆由五旗而起。朕天性不嗜刑威、不加穷究、即此辈之幸矣。兹值复立皇太子大庆之日。允祉、胤祯允祺、俱着封为亲王。允祐、允<礻我>、俱着封为郡王。允禟、允祹、允禵、俱着封为贝子。尔衙门即传谕上□日、察例具奏。

  ○壬午。以复立皇太子允礽。诏告天下。诏曰朕惟建立储嗣承奉宗祧国本攸关、元良是托。信能饬身澡德敬学勤修行懋着于宫庭论允孚于臣庶申命主器实协彝章。皇太子允礽、久践青宫夙标誉望克殚诚孝笃守恪恭。不意忽染迷惑狂易之疾、朕深惟。祖宗洪业及。万邦民生所系至重。不得已而有退废之举。嗣后渐次体勘、当国家有此大事时、性生奸恶之徒、各庇邪党、借端构衅朕。觉其日后必成乱阶、遂穷极始末、究其情实、因而确得病源悉由镇魇所致。亟加除治尽涤前疴。累月以来、朕因诸事愤郁心神耗损允礽朝夕侍朕左右忧形于色药饵必亲寝膳必视、惟诚惟谨历久不渝。令德益昭丕基克荷此诚仰赖上天垂庥列祖笃祜以默相我国家于有永者也。兹特昭告。天地宗庙社稷。载稽典礼。于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十日。授以册宝。复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用洽四海之人心。茂衍万年之历服。聿成庆典。宜沛洪恩。于戏。春阳应律、协气溢于宫闱。海润溤膏恩波遍于寰<宀禹>。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诏内恩款十六条。甲申刑部等衙门议覆、福建浙江总督梁鼐疏言、革职浙江布政使黄明诈财殃民赃盈八万请按例论绞。应如所题得上□日黄明、依拟应绞着监候秋后处决。

  ○乙酉。升侍讲学士顾悦履、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太常寺卿李先复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丁亥。封下嫁巴林吴尔衮额驸之和硕荣宪公主、为固伦公主。授吴尔衮为固伦额驸。

  ○旌表直隶烈妇张昆妻贾氏、拒奸殒命。给银建坊如例。

  ○戊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丑。万寿节。上诣皇太后宫行礼。

  ○停止朝贺筵宴。

  ○遣官祭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遣官祭真武、东岳城隍之神。

  ○辛卯。策试天下贡士戴名世等、于太和殿前制曰、朕君临海<宀禹>垂五十年。每念致治之道、以任贤能、安民生为急务。所为奖进公忠。振兴名节。转移风化教育人材者、不啻鼓舞之殷而牖导之切矣。顾循名责实大小臣工果能精白乃心而士习民风举皆蒸蒸丕变否欤。从来人臣之于国家谊均休戚、所谓腹心股肱、联为一体者也。倘或营已怀私、背公植党、则臣职谓何。夫不欺之谓忠。无伪之谓诚。古名臣忠与诚合、然后能守正不阿、独立不倚。今欲戒欺去伪、以共勉于一德一心之谊、岂无其道欤。夫名节者为臣之表准也。诚能以名节自励、则持已有清介廉洁之修、临事自有劲挺激昂之气、立身服官、悉始基于此其何以使在位者咸以礼法为防检、以名教为矩范欤至于氓之蚩蚩皆吾赤子。乃或迫于饥寒或失于训诫转而为盗非其本心。为有司者。能曲体民隐、经画其生计勤施以礼教、使其民皆有乐生向义之念则良善既安、而莠顽可格此非民牧之切务欤。国家养士期于实用、文辞非所重也。昔之儒臣淹通博洽有援据经传以议礼。旁引春秋以断狱者。今之专一经者多矣。其能尽抒所学以施诸政事否欤欲令士皆穷理达务、以收明体达用之效何道而可。大抵朝廷有竭忠矢节之臣则民俗日淳而士气益奋。学校多通经稽古之彦、则致身有本而奉职无愆尔多士讲明于学术治理者、久矣其悉陈于篇朕将亲览焉。

  ○癸巳。上自畅春园回宫。

  ○甲午。传胪。赐贡士赵熊诏等二百九十二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以正白旗蒙古都统公傅尔丹为领侍卫内大臣。

  ○乙未。上幸畅春园。

  ○丙申。升光禄寺卿廖腾煃为奉天府府尹左通政祖允图为太仆寺卿。

  ○丁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亥。转礼部尚书富宁安为吏部尚书。

  ○升直隶口北道李锡为贵州按察使司按察使。

  ○辛丑予故陕西肃州总兵官刘汉业祭葬如例。

  夏四月壬寅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尚之隆行礼。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赠故贵州提督太子少保镇远将军李芳述太子少傅子祭葬谥壮敏。

  ○工部议覆、河南巡抚汪灏疏言豫省黄河南岸之黄堌坝素系险工臣遵上□日修建挑水坝一座。又于上流下护崖埽七十丈。俱各工竣请每年动支河库银两修防。应如所请。从之。

  ○癸卯。河南南阳总兵官方凯、以病乞休。得上□日方凯前于中路出师时奋勇效力。着加左都督衔致仕。仍给一拖沙喇哈番。

  ○甲辰。升左都御史穆和伦、为礼部尚书

  ○乙巳升左通政刘谦为光禄寺卿。

  ○丙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升镶白旗蒙古副都统朱麻喇、为正白旗蒙古都统。

  ○丁未。授一甲进士赵熊诏为翰林院修撰。戴名世缪沅为编修。

  ○庚戌升吏部左侍郎穆丹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壬子。谕吏部、庶吉士介孝瑹等教习已久、今加考试应分别授职。除王云锦、贾国维、已授修撰编修外。满书庶吉士马汝为沈翼机、彭维新、吴相、卫昌绩、戴思讷马、豫熊本杨绪、张懋能彭廷训、谢履忠林之浚嵇曾筠万民钦、洪晨孚郑任钥陈均王謩、柯乔年邹奕凤涂天相万经李钟莪庄令舆蔡学洙介孝瑹汉书庶吉士吴士玉钱荣世宫鸿历俞长策李日更王迈王思训、李掌圆贾兆凤王士钯诸起新西库查嗣庭伊泰俱照例授为翰林院编修检讨李堂顾秉直杨标韩凤声尚彤庭杭宜禄董泰徐能容才住常生满汉文俱劣着革职。尔部即遵谕行。

  ○癸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升通州副将丁爽为河南南阳总兵官。

  ○甲寅。升左佥都御史王、度昭为太常寺卿。

  ○乙卯。上自畅春园回宫。

  ○谕翰林院、选拔庶常、原系作养人材。今科进士特加简阅。取朱元英储在文、陈随贞、徐斌戚麟祥、阿克敦须洲张起麟李绂朱一凤惠士奇、路仍起徐用锡李中秦道然沈时宜方觐、蔡世远、陈似源、唐绍祖、朱青选邹汝模蒋涟于广阎圻吕谦恒汪倬宋筠、黎致远张照顾五达、马益李同声、卢轩陆绍琦张玢谢履厚、刘大毂、何世璂王时宪徐士鹭曹如琯崔璨程翅邱尚志张应绶、范令誉曾谨詹铨吉张作舟濮起熊严思位陶成、黄越、赵音、王承烈、周凤来、高维新、朱纶、陈会、张大受、曹抡彬、邓葵友、车松等、六十四员、俱着改为庶吉士。并修撰赵熊诏、编修戴名世、缪沅、分别满汉书教习。

  ○丙辰。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上幸畅春园。

  ○上谕王公及领侍卫内大臣八旗满洲蒙古都统护军统领满洲大学士部院诸大臣等大阿哥镇魇皇太子及诸阿哥之事、从前侍郎满笃与侍卫拉锡审取供招俱与朕所指示相同、甚属明白并无罅隙。果有罅隙朕早已发露之矣并非欲将此事重行翻改、但大阿哥行止甚属暴戾无耻并不念及父母兄弟、杀人害人、毫无顾忌任意妄为朕、在宫中伊何能为。倘朕躬在外、伊或挟一不堪太监、指称。皇太后懿上□日。或朕密上□日肆行杀人。猖狂妄动。诸阿哥皆兄弟也称有上□日意谁敢拦阻。关系甚大。朕听政年久、何事不曾经历。以托赖朕躬宵旰经画安享太平之人设或一二见杀岂不可悯观伊之党羽俱系贼心恶棍平日斗鸡学习拳勇不顾罪戾惟务诱取银钱稍知礼义之人断不为此即今三旗大臣侍卫为大阿哥所愚者、不过一二人其五旗蠢然无知诸王幼子被愚者甚多大阿哥若出而妄动则此蠢然无知之辈。又将附和之矣且相面张明德所相之人现今俱欲死不得求生无路成何景况与伊所相之语、合耶否耶。朕亦有用喇嘛和尚道士之处、并不令伊等占验、所以不为所其。现今镇魇之事发觉者如此或和尚道士等更有镇魇之处亦未可定日后发觉、始知这之耳。此等情节尔等但闻其大概。将此供招阅过、方知朕震怒愤懑为合理也朕意今欲将大阿哥安置一处令其安静不致生事方好。倘万一事出朕在塞外须两三日后始闻知必致迟误此所发御书着诸王大臣一一详阅定议具奏倘托病不行看阅断乎不可寻议看守大阿哥允禔请于八旗派护军参领八员护军校八员护军八十名仍于允禔家中轮班看守候。皇上回銮之日彻去。其看守官兵、应另派员巡查。

  ○调户部左侍郎赫寿为吏部左侍郎。升山西巡抚噶礼、为户部左侍郎。陕西布政使苏克济为山西巡抚。

  ○丁巳。调归化城副都统。智勇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

  ○戊午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免江南和州潜山等十七州县卫康熙四十七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庚申。以翰林院编修陈璋充日讲起居注官。

  ○上谕诸王大臣尔等议将大阿哥、仍在伊府中看守府中门户既多恐匪类仍行往来大阿哥惯会潜行、即于伊旗分地方、令八旗官兵看守、匪类仍行钻刺行走。断乎不可惟别旗地方、始可耳。从前诸事、凡镇魇皇太子、使之不善、播扬恶名者俱系大阿哥。皇太子虽有恶名、并未杀人亦无党羽。大阿哥党羽甚多。前执皇太子时、朕尚以为看守不严。大阿哥岂容。不严加看守。稗色父子之房凌普之房、图样曾经呈览再所造诸王府内、闻有小府一所与十四阿哥府相仿。着领侍卫内大臣。宗人府大学士往看何处牢固、朕特派人、严加看守。再闻大阿哥之席北驻扎乌拉白都纳者一二百人此系何处席北又闻各处俱有大阿哥之人、着问雅突啬楞。又闻去年将天津镇。兵调至口上、虚实未知、着问兵部。

  ○辛酉。和硕显亲王衍潢等、遵上□日会议、喇嘛巴汉格隆等咒魇皇太子情实。应将巴汉格隆、明佳噶卜楚马星噶卜楚鄂克绰特巴、俱凌迟处死。查巴汉格隆已充发奉天其明佳噶卜楚等、亦发往杭州看守应行文该地方将军巡抚委员监视即行正法至皇长子护卫啬楞、雅突明知大逆之事乃敢同行。又雅突将皇长子复行咒魇俱属大逆亦应凌迟处死再此案内、有察苏齐引诱宗累格隆陶州胡土克图行咒魇之事。因布彦图知情欲行出首即将布彦图杀害身死。察苏齐虽经身故系大逆首恶应将察苏齐之亲兄弟已孙并啬楞雅突之亲兄弟、子孙俱即处斩。伊等妻女媳妇、俱发往打牲乌喇处贫人为奴。其族人内有职者革职。枷号三月。鞭一百。并妻子、充发黑龙江当苦差。查雅突、系诺木插什佐、领下人诺木插什不能觉察、亦属不合。应将诺木插什革职。枷号三月鞭一百并妻子充发黑龙江当苦差。伊等内有世职者俱不准承袭咒魇诸物。例有明禁。太监杨得志、违例应付亦应枷号三月鞭一百。充发黑龙江当苦差。其脱逃之喇嘛扎什盆苏克罗布藏扎什等俟缉获另结。得上□日此本交内阁收贮。

  ○癸亥。以礼部左侍郎铁图、充经筵讲官。

  ○甲子以吏部郎中董思凝为湖广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政。

  ○以苏尼特故辅国公阿必。大子罗雷袭爵。

  ○上谕领侍卫内大臣、朕已派八旗章京十七人、令看守大阿哥矣。若辈俱系朕所深知、堪以信任之人。意念肫诚、惟知君上。至每日用几人看守之处着伊等会议。再派贝勒延寿贝子苏努公鄂飞都统辛泰、护军统领图尔海陈泰每日二员、不断看守、其护军如何派出看守之处、着伊等公议。此内并无率领之人俱系一体看守不得以贝勒、贝子、公徇情分也。所留领侍卫内大臣着不时巡察前执皇太子时朕并未谕以作何严加看守之处大阿哥生性暴戾乃不安静之人务须严加看守方好断不可稍有疎忽也并传谕看守章京等朕因信任伊等故行派出。务各遵照朕上

  □日、严加看守。不得稍违。设有罅隙、朕必知之。彼时将尔等俱行族诛矣。断不姑宥。

  ○乙丑。兵部议覆湖广总督郭世隆等疏言、镇筸红苗良顽。不一。嗣后如有凶苗不法、依恃伙众、潜匿不服者、地方官访确准即移咨营将量其事之大小拨兵缉获正法然后奏报应如所请文武各官、如不计事之大小动辄生事扰乱地方。该督抚提镇仍不时查参从之。

  ○丙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卯。上巡幸塞外命皇太子允礽、皇三子和硕诚亲王允祉、皇七子多罗淳郡王允祐、皇八子多罗贝勒允禩、皇十三子胤祥、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禄、随驾。是日自畅春园启行。驻跸南石槽。

  ○礼部题纂缉平定朔漠方略告成应发部刊刻颁行中外昭示臣民从之。

  ○旌表山东烈妇张强妻张氏拒奸殒命给银建坊如例。

  ○戊辰。上驻跸密云县。

  ○以哈密故扎萨克一等达尔汉额贝杜拉子白克郭帕白克袭职

  ○己巳。上驻跸遥亭。

  ○庚午。上驻跸两间房。

  ○河南巡抚汪灏疏言、臣遵上□日开浚郑州贾鲁河故道自东赵地方起至黄河涯口新庄地方止俱已开浚可通舟楫又于东赵建石闸一座黄河涯口、筑草坝石闸各一座亦次第工竣下所司知之。

猜你喜欢
  卷一·岳珂
  第一百二十九回 争鲁案外交失败 攻梁阁内哄开场·蔡东藩
  宋史全文卷二十下·佚名
  朱子年谱考异卷二·王懋竑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第五十九卷 忠节 三·缪荃孙
  第二十五册 天聪四年三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列传一百·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纪昀
  一三八一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六七八 署陕西巡抚刘秉恬奏遵旨查办通省志书情形折·佚名
  卷二百十八·杨士奇
  第三讲·孙中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五 南燕录三·崔鸿

    慕容锺 慕容锺字道明德之从弟也少有识量喜怒不形于色机神秀发言旨清辩至于临难对敌知勇兼济累进竒策备德颇从之率皆中焉由是政无巨细悉以委之遂为佐命元勲封北地王超既嗣位猜虐日甚政出权门公

  • ●卷首·王克昌

         志通乎史,为一郡文献所关。修之,宁非要事与顾近。今修志者,设局延主笔,立分纂、誊录、校对,供支十数人。计一年所费,不一千有余金。縻费益多,告成益远,以致各邑绅士、富民一闻,修志鲜不色骇而汗走矣。《保德志》逾七

  • 星阁史论·赵青藜

    项羽本纪书法论 思深哉史公之跻项羽于本纪也而后人反用为讥议岂以史公之意为伸项以绌刘哉吾谓史公实援楚以例秦耳盖秦之以诈力并天下也天下人之所不欲予也天下人之所不欲予即史公之所不得而予也然秦既以诈力并天下也

  • 卷之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一四二四 左副都御史陆锡熊奏拟赴盛京覆阅文溯阁全书折·佚名

    一四二四 左副都御史陆锡熊奏拟赴盛京覆阅文溯阁全书折【真按:文溯阁四库全书史料】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十一日臣陆锡熊跪奏,为奏明事。窃臣前奉谕旨,专司详校文溯阁全书,业于上年二月内,同详校各员前赴盛京,督率办理。所有

  • 一四○五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四○五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初十日陕西巡抚臣秦承恩跪奏,为查明汇奏事。窃照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应于年底汇奏。陕西省自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五年据各属陆续缴到《纲

  • 第二章 童年·林语堂

    我生在前清光绪二十一年(西历一八九五年),时值满清帝国末叶,光绪年轻,虽然在位,伯母慈禧太后,独握大权,在国势岌岌可危之日,这位老太婆骄奢淫逸。我之降生,正值中日战争起,中国惨败,订马关条约,割台湾与日本。中日战争之前,慈禧太后

  • 李克宁传·薛居正

    李克宁,是武皇的小弟弟。起初随父兄在云中起事,任奉诚军使。赫连铎进攻黄花城时,李克宁和武皇以及各位弟弟登上城墙,血战三日,力气耗尽,杀敌数万。燕军进攻蔚州时,李克宁兄弟拒城抗敌,昼夜不吃不睡有十几天。后来跟随武皇自鞑

  • 许孚远传·张廷玉

    许孚远,字孟中,德清人,受业于同乡唐枢。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随即改为吏部主事。其后,调北京吏部主事。吏部尚书杨博讨厌孚远讲学,乘考核京师朝官之时,将浙江的官员罢除了几乎一半,而杨博的家乡山西无一人罢

  • 卷一百三十二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二中 朱批宪德奏摺 雍正七年正月二十四日四川廵抚【臣】宪德谨 奏爲恭谢 天恩事窃【臣】齎摺人回恭捧 御赐【臣】福字一幅貂皮二十

  • 卷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六歌颂六【大臣五】敬颂万寿诗【五言排律十二韵】原任经筵讲官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致仕【臣】仇兆鳌元后星周始阳和大庆频海山呈瑞异郡国集臣邻耳顺聪逾达心澄悟入神经筵实学懋黼座

  • 咸丰十年九月廿八日·曾国藩

    早饭后清理文件。族接胡富保信,内有与陈作梅密信,因作梅已赴江西,余拆阅。中言沅甫乡里之评,如此大非乱世所宜,公可密告涤丈箴规之云云。余因作梅在此数月,并未提及一字,不知所指何事。因问少荃曾闻作梅说及我家事否。少荃言

  • 渔樵问对 原文·邵雍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弛担息肩,坐于磐石之上,百问于渔者。曰:&ldquo;鱼可钩取乎&rdquo;曰:&ldquo;然。&rdquo;曰:&ldquo;钩非饵可乎&rdquo;曰:&ldquo;否。&rdquo;曰:&ldquo;非钩也,饵也。鱼利食而见害,人利鱼而蒙利,其

  • 发意受慧品第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已断无复有结。悉坏牢狱。已得自在意。已善解智慧。为度诸天龙王。皆为之伏。所作已办。诸当为者已脱重担。便得所有用正慧解。意得

  • 在仰光与前任内阁总理答茂税务部长宇峇宇议员宇吞旺宇滚等谈话·太虚

    ──十二月十五日──答等:法师平时在那里住?  师:我平时住浙江奉化雪窦山,及武昌佛学院,重庆北碚缙云山汉藏教理院。答等:听说中国信仰佛教的人很多!  师:中国佛教信仰的人虽多,没有缅甸这样普遍。像缅甸的塔庙,非常庄严,政

  • 八 集·佚名

    第一 慈品一 慈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彼诸比丘回答世尊:&ldquo;大德!&rdquo;世尊曰:二&ldquo;诸比丘!若习于慈心解脱,修习、多习、作车乘、作基、随作、

  • 新民公案·吴还初

    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全称《新刻郭青螺六者听讼录新民公案》。4卷。书前有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吴迁序。日本樱町天皇延享元年(1744)据建州杨百明刊本抄录,抄录者不祥。著者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曾任广东潮州剌史、

  • 虬髯客传·杜光庭

    传奇小说。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撰。一卷。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屡应举不第,入天台山修道。僖宗召为麟德殿文章应制,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