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十一

雍正十一年二月十六日奉

上谕武职官员凡于当差之处理应佩刀朕前为此特降谕防敕令一体遵行今闻虽侍卫等俱不亲身佩刀令仆役执持随行及进紫禁城始取而自佩出即解授仆役此皆由该管大臣不谨记朕防不查管属员之所致也如果将朕训防缮写实贴不时看阅何至遗忘着交与领侍衞内大臣都统等严饬各该管侍衞官员等于应佩刀行走之处务令佩刀嗣后如仍有不自佩刀者一经查出朕惟该管大臣等是问特谕

雍正十一年四月初七日奉

上谕从来造作言语煽惑人心者律有不赦之条若在军前造言传播其罪更重俱照军法即正典刑此自古相传之宪典也数年以来西北两路用兵征讨准噶尔该管大臣官员等居心怠忽办事粗疎号令不严稽察不密闻有不肖之人在军营各处揑造全无影响之谈或称京师有某新闻或称某营有某近事一人先倡众口附和而愚昧之人不能辨别遂信以为实彼该管大臣官员等虽心知其非往往难于根究希图省事置之不问遂致不肖之徒信口流传全无忌惮又有従军营回来之人造作言语以惑乱在京之听闻如此等事不但有妨于公务亦且大害于人心不可不严加禁约着行文各路将军令其详悉晓谕该管弁兵及跟役买卖人等嗣后倘有造作浮言者必将为首之人究出姓名奏闻请防即于本处正法示众其失于觉察之该管官弁一并治罪若能查岀防奏免其议处至在京造言生事之人交与歩军统领八旗都统都察院五城御史顺天府先期晓谕倘怙恶不悛即行查拏従重治罪特谕雍正十一年四月二十二日奉

上谕凡奏事惟据实敷陈毋用颂之语屡经降防训饬今阅奏折仍有用颂语者不但披览之下殊觉烦冗而伊所奏之事反致不能详尽是大臣等未将朕训防晓示耳着再行传谕凡奏事惟敷陈正意其称颂浮辞不必叙入特谕

雍正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奉

上谕朕览本朝人刋写书籍凡遇胡虏夷狄等字毎作空白或改易形声如以夷为彛以虏为卤等字样阅之殊不可觧揣其意盖妄为触本朝之忌讳曰避之以明其敬慎此固背理犯义而不敬之甚者也夫中外地所画之境也上下天所定之分也我朝肇基东海之滨统一中国君临天下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所用之人大小文武中外一家之人也所行之政礼乐征伐中外一家之政也内而直各省之臣民外而防古极边诸部落以及海澨山陬梯航纳贡之伦莫不尊亲奉以为主乃复追遡开创帝业之地目为外夷以为宜讳于文字之间是徒辨地境之中外而竟忘天分之上下不且悖谬已极哉孟子曰舜东夷之人也文王西

夷之人也舜古之圣帝而孟子以为夷文王周室受命之祖孟子为周之臣子亦以文王为夷然则夷之字义不过方域之名自古圣贤不以为讳也明矣至以虏之一字加之本朝尤为错谬汉书注云生得曰虏谓生得其人以索贯而拘之也敌国分隔互相訿诋北人以南为岛夷南人以北为索虏汉唐宋元明边烽不息每于不能臣服之国反以为虏我满洲住东海之濵并非胡人亦従未被虏若言东夷之人则可况今普天之下率土皆臣虽穷边逺徼我朝犹不忍以虏视之惟准噶尔背天逆命自弃于王化之外或可呼之为胡虏耳至若王师入闗汉人顺命心悦诚服而为臣子在本朝虽不忍以汉人为虏而律以生得之义汉人实乃本朝之虏也乃转以本朝为虏而讳言之岂独昧于大义并字义亦失之矣不亦谬乎总之帝王之承天御宇中外一家也上下一体也君臣父子之分定于天也尊亲忠孝之情根于性也未闻臣子之于君父合体同心犹可以丝毫形迹相岐视者也我朝正位建极百年于兹矣

列圣相承功徳隆盛迨

世祖章皇帝入抚中夏救斯民于水火而登之袵席仁心仁

政洋溢中国

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余年深仁厚泽沦肌浃髓中国之圣主自尧舜以来莫可比伦朕以凉徳缵承统绪勤求治理勉效

祖考虽未能跂及万一然十载之秉公矢诚朗如天日满汉防古并无岐视此心久为臣民所共晓矣夫满汉名色犹直省之各有籍贯也文移字迹未便混同初非留此以为中外之分别乃昧于君臣之义者不体

列圣抚育中外廓然大公之盛心犹泥满汉之形迹于文艺记载间删改夷虏诸字以避忌讳将此以为臣子之尊敬君父乎不知即此一念已犯侮慢大不敬之罪而不可逭矣此皆始作之大奸大逆讥讪之辞后人由之而不觉浅夫寡识至于如此朕于大义觉迷録中曾经详

悉开导实悯天下士民无知而自蹈于大罪想天下士民今已深悉兹见书籍避忌之谬妄重为反复晓谕嗣后临文作字及刋刻书籍如蹈前辙将此等字样空白及更换者照大不敬律治罪各省督抚学政有司钦遵张揭告示穷乡僻壤咸使闻知其従前书籍若一槩责令填补更换诚恐卷帙繁多或有遗漏而不肖官吏遂借不遵功令之名致滋扰累着一并晓谕有情愿填补更换者听自为之特谕

雍正十一年四月二十九日奉

上谕前嵗派家选兵出征时朕特加恩令凯旋时将伊等妻子由各家主名下开为另户今各路出征兵丁内有开档之领催马甲伊等久歴行间勤劳効力殊属可悯着交与各路军营将军大臣等似此等开档领催马甲内有効力优者将姓名注册登记俟大兵凯旋将伊等亦照家选兵例开为另戸特谕

雍正十一年六月初七日奉

上谕従前都统等俱每日至公署办事今闻渐至懈弛不入公署止在家办理除内廷行走王大臣外其余都统在家办事殊属不合着训饬八旗都统等特谕雍正十一年八月初七日领侍卫内大臣等奏请亲军系近

御处当差之人嗣后不准挑取前锋奉

上谕亲军虽系近御处当差之人然前锋尤为要亲军俱系由佐领内视其汉仗好者挑取之人若将旧人挑为前锋则致悮事嗣后亲军内未满十年者准令挑取前锋其过十年者毋令挑取前锋将此永着为例特谕雍正十一年九月初三日署理镶黄旗满洲都统事务大学士伯鄂尔泰等将补授佐领折子家谱具奏奉

上谕嗣后家谱所载正陪人员内有现在军前者俱于各名下注明特谕

雍正十一年九月初八日镶白旗满洲都统莽鹄立等带领补授骁骑校人员引

见奉

上谕拟陪之人年分既久且经出征従猎人亦优于拟正者尔等所拟殊为悖谬嗣后拟缺有年分虽浅而人去得曾经出征従猎者尚可拟正将此谕八旗大臣等知之特谕

雍正十一年九月初十日奉

上谕嗣后外任旗员降革回京者除该部巳经带领引见之员不必再奏外其未经引见者着该旗奏闻请防特谕

雍正十一年九月十四日署理镶黄旗汉军都统印务尚书范时绎等带领补授骁骑校人员引

见奉

上谕刘若桂傅文兴张鉴着补授骁骑校方天相等着撤回另行拣选具奏本佐领下如不得人当于合旗通行拣选如一佐领下人材果好即多占数缺亦无不可何必拘定每佐领下只放一员尔等所办甚属不合将此传谕八旗汉军都统有似此等者着另行办理特谕雍正十一年十一月初五日署歩军统领鄂善为披甲人五十于寅夜执持用印帖市买食物一事将滥给传帖之正白旗司务防官员防奏奉

上谕这所奏是嗣后凡夜间有应传事件着该管官员将所给差往之人用印传帖务令于次日缴回销毁倘若疎忽遗漏一经查出将该管官员严加议处将此谕八旗内务府各部院知之特谕

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奉

上谕旗员随任子弟定例年至十八嵗以上始令归旗其在京之世袭官年至十嵗以上者送义学读书今西寜道杨应琚之子世袭拜他拉布勒哈番杨重谷现随伊父任所年甫十嵗未至归旗年分该旗乃引在京世职入学读书之例行令归旗殊属错误着交部查议至于八旗有似此违例将随任子弟未至年分行令归旗者亦着该部行查一并交部查议特谕

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奉

上谕八旗兵丁学习清语最为要嗣后侍衞防军等凡看守禁门值宿该班等处俱着清语总毋令汉语至于训练营兵丁防集操演之处亦俱令其清语如该管大臣官员不行教训稽察仍有汉语者一经查出定将该管大臣官员一并治罪特谕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初二日奉

上谕正蓝旗防古都统等将居住古北口外防古达兰图等控诉伊等并非副都统巴雅尔图等家人一案具奏夫巴雅尔图等实为科尔沁贝勒之后裔台吉达兰图等系彼家人是实昔在

皇考时伊等曾两次控告俱经治罪拏交伊主因巴雅尔图等不能管束致伊等不服是以歴年控诉及将伊等宣入讯问达兰图等仍坚执奏称并非巴雅尔图家人寜伏罪而死断不为彼家人而生等语计伊等人口共数

百余今即将为首数人治罪将伊等拏交巴雅尔图等伊等既已互讼成讐决不能相安于无事巴雅尔图等不但不能管束抑且与彼无益因此照伊等所有人数将入官之人赏给巴雅尔图等将达兰图等另行区处已敕令该旗大臣防同内务府总管议奏此盖欲伊等彼此有益斟酌合宜故尔办理八旗似此等台吉属下之人甚多倘有效法达兰图等妄生觊觎以图徼幸混行控告者朕必従重治罪断不姑恕将此徧谕八旗知之特谕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署理镶黄旗满洲都统事务大学士伯鄂尔泰等带领补授公中佐领等缺及承袭世职人员引

见奉

上谕公中佐领员缺如将大臣等补授伊等职任事繁无暇尽心办理佐领事务仍在官员内拣选补授庶于事务有益若不得人再将大臣等带领引见此缺另行拣选引见将朕此防徧谕八旗特谕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奉

上谕従前敕令汉军人等学习清语原祗令年少之人学习耳若年逾六十者槩以不能清语之故该旗即不入于拣选之列则伊等効力年久之处岂不至于淹没着传谕八旗汉军都统等嗣后拣选人员年六十以上者不必责其定能清语特谕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管理正黄旗满洲都统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带领补授公中佐领等缺承袭世职人员引

见奉

上谕公中佐领着拟陪之监察御史阿布那补授世管佐领阿拉那员缺着预备之二等侍卫那兰补授署歩军校员缺着拟陪之拜他拉布勒哈番硕塞补授其余员缺俱着拟正人员补授此内补授佐领之七十六承袭精竒尼哈番之白成承袭拜他拉布勒哈番之来住伊等俱甚年幼尔该旗大臣等务必加意照看成全造就遇大臣等陞转时亦必转谕接任之大臣此朕特恩务令承袭世职之年幼子弟均沾实恵如大臣等不留心照看成全造就经朕查岀必将该旗大臣等加倍治罪尔该旗将此注册登记亦着当月旗登记仍徧谕八旗有似此等经朕谕令照看成全造就之世职年幼子弟俱着一体遵行特谕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奉

上谕朕曾降防严饬兵丁等凡防集值班之处俱令清语不许汉语着该大臣官员等不时查管近闻仍有汉语者此皆由大臣官员等不严行查管之所致也谕防所交事件并不加意奉行甚属不合嗣后仍有汉语者经朕查出将该管大臣等必不轻恕特谕

猜你喜欢
  卷之二百三·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卷之十五·佚名
  五○三 谕《日下旧闻考》内京畿各门查核事着胡季堂协同办理·佚名
  三九一 江苏巡抚杨魁奏续缴应毁书籍书板折·佚名
  薛渊传·萧子显
  高谦之传·李延寿
  耶律铎臻传·脱脱
  史天倪传·宋濂
  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三年(己巳、309)·司马光
  论幼学·梁启超
  辽南条约·佚名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四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66 ·佚名

    李石 芝草 边上秋风生,众芳感萧瑟。 何由九地底,一气回暖脉。 官居类僧坊,忽有芝草坼。 骈跗间红紫,合盖晕黄白。 秋菌苦争气,渠自凡眼窄。 此理岂人为,信我匪天厄。 年余窍边廪,菜饱固不择

  • 卷十五·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十五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周致尧【四首】致尧字焕文崇德人平江书院山长有山长集【静志居诗诂山长旧有钞集存崇德县学有闽人知县事者携之归遂失传今所存者槜李英华湖海耆英集所收一二而已曹能始石仓

  • 卷十七·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十七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一首 【起元丰二年巳未守吴兴即以是年八月摄赴台狱十二月謪官黄州洎庚申春自京师赴黄作】

  • 志第九 舆服·萧子显

    昔三皇乘祗车出谷口,夏氏以奚仲为车正,殷有瑞车,山车垂句是也。《周礼》匠人为舆,以象天地。汉武天汉四年,朝诸侯甘泉宫,定舆服制,班于天下。光武建武十三年,得公孙述葆车,舆辇始具。蔡邕创立此志,马彪勒成汉典,晋挚虞治礼,亦议五

  •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六十三·柯劭忞

      张禧 宏纲 贾辅 文备 王国昌 通 解诚 赵匣剌 孔元 张洪 赵伯成 虎益 张万家奴 孝忠 离昂 嘉 綦公直 忙古台 完颜石柱 程介福张立   张禧,东安州人。   父仁义,金末徙益都。及太宗下山东,仁义乃走信安,信安守将

  • 权会传·李延寿

    权会字正理,河间莫阝人。志向崇尚沉稳高雅,举动遵循礼节法度。小时候学习郑玄《易》,曲尽其幽微奥妙。《诗》、《书》、《三礼》文义精审博识,兼擅风角之术,善观天象。仕于齐朝,开始的时候任四门博士。仆射崔暹引荐为门客,对

  • 卷一·萨囊·彻辰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蒙古源流卷一 人名 玛哈萨玛迪兰咱【额讷特可克语】 莽贝古尔外嘉勒博【土伯特语】 鄂兰察额尔古克德克森哈汗【蒙古语】 咱噶喇斡尔迪汗【梵语】 罗咱汗 噶里雅纳汗 干喇噶里

  • 汉纪三十一 淮阳王更始元年(癸未、23)·司马光

    汉纪三十一 淮阳王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1]春,正月,甲子朔,汉兵与下江兵共攻甄阜、梁丘赐,斩之,杀士卒二万余人。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引兵欲据宛,刘与战于阳下,大破之,遂围宛。先是,青、徐贼众虽数十万人,讫无文书、

  • 卷一·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一 吉礼第一 祀天 总叙 天子之礼莫大于事天故有虞夏商皆郊天配祖所从来尚矣周官大司乐冬至日祀天於地上之圜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孝经曰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所以重报本反始之义而其礼则贵诚

  • 卷六·高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孔义卷六     明 高攀龙 撰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礼有受命无来锡命来锡命非正也晋侯伐衞文公季年诸侯朝晋而衞独不

  • 卷五·陆粲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附注卷五      明 陆粲 撰陆博士释文【黄公绍曰经传自陆氏定为释文学者执以为据然于音切实有未辨有字同义同音同而援引数家反切者有字同义同而前后异音自相抵牾者今案近世字书有一字数音互见

  •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佚名

    【原文】尔时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rdquo;佛告须菩提:&ldquo;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rdquo;&ldquo;所以者何?&rdquo;&ldquo;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

  • 六度集经卷第七·佚名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禅度无极章第五(此有九章)  (七四)  禅度无极者云何。端其心。壹其意。合会众善内著心中。意诸秽恶。以善消之。凡有四禅。一禅之行。去所贪爱五妖邪事。眼睹华色心为淫狂。去耳声鼻香口味

  • 为师胸怀·佚名

    宗演禅师还是云水僧时,在建仁寺的俊涯禅师座下参禅,某个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宗演就利用俊涯禅师外出时,躺在寺院的走廊上,伸展着四肢睡着了。不久,俊涯禅师回来了,看到宗演那种&ldquo;大&rdquo;字状的睡相,不禁大

  • 卷第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七问名为随语地系。为随补特伽罗地系耶。有说。名随语地系。彼作是说。生欲界者。若作欲界语。彼欲界身。欲界语。欲界名。所

  • 王忠文集·王祎

    文别集。明王祎著。二十四卷(别本二十卷)。王祎于建文时谥文节,正统中又改谥忠文。全书分为前后二集,各十二卷。前集题鄱阳刘杰编辑、庐陵刘同校正,有胡翰、胡行简二序;后集则题刘同编辑、刘杰校正,有宋濂、苏伯衡二

  • 三宝大有金书·佚名

    灵宝自然九天生神三宝大有金书。撰人不祥,系节录《九天生神章经》前半篇而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与《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前二部分,即 “三宝大有金书“一篇和“三宝章”三首同。

  • 马自然金丹口诀·马自然

    内丹学著作。简称《金丹口诀》,宋·马自然撰。为一首七言古诗。自言云游海上,未遇明师,盲修瞎炼六十四年无成,后幸遇刘海蟾,始得金丹口诀。诀谓“玉液还丹人人有”,“本在人身休外觅”,“送在西南坤地上”,“只在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