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五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

列传第十八

傅冠 顾锡畴 杨廷麟(彭期生、吴世安、彭锟) 苏观生(梁朝锺)

傅冠顾锡畴杨廷麟(彭期生、吴世安、彭锟)苏观生(梁朝锺)

傅冠字符辅,进贤人。天启壬戌(一六二二)进士,历官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崇祯十一年(一六三八),乞休归里,家居者六年。

乙酉(一六四五)夏,南都既覆,闯党王得仁导王师入进贤,掠冠家,杀其孙鼎。冠潜行入闽,隆武帝遣官存问,手诏冠督师恢复江省,专理湖南剿抚事宜,赐尚方剑便宜行事。师至邵武五福关,逗留不前;冠知事不可为,十二疏乞罢。适职方江随者以荐举进身,思立名自重,乃疏言冠拥兵糜饷、玩敌扰民;冠请解兵柄益力。诏杖江随,予冠致仕。冠遂寄寓泰宁门人江亨龙家。

亨龙,小人也;初以阁部名,执弟子礼。既惧为居停累,乃自首;而遣其子养源走告冠曰:『江随父子白清帅,欲生得公矣;养源家百口,公是视耳』。冠不悟其诈也,但曰:『一死报国』!径自投缳。养源跪,抱冠曰:『公不生见清帅,江氏百口立碎矣』!顾指庄客辈曰:『即此族何辜,忍令为血池乎』?遂舁冠就道。夜宿溪头;冠私起欲投溪,为守者所觉。至汀州,降将李成栋延之上坐曰:『公,大臣也;但遵制薙发,保公无他』。冠诧欺曰:『自冠裳以来,有髡头宰相否』?成栋复曰:『公发种种矣,与髡何异。但稍加铍掩众目,可婉曲报闻耳』。冠厉声曰:『汝知千古有文文山乎?我乡先进也!吾乡无髡头宰相,但有断头宰相耳』!成栋自是不复言。然礼待甚厚,饮食必偕。成栋既率兵入广,镇将李发待冠如初。一日,对奕局罢,发阅文书;忽请曰:『公必不顺命者,今奉令旨收公矣』!冠欣然起曰:『早毕吾事,尔之赐也』!整衣冠,向南拜曰:『臣负国无状,死不足赎』!复向西拜曰:『祖宗暴骨,惟冠之辜』!题诗壁上曰:『白发萧萧已数茎,孽冤何必更相寻!拚将一副头颅骨,留取千秋不贰心』!又曰:『愤血已成空,往事徒回首!国难与家雠,永诀一杯酒。幻影落红尘,倏忽成今古;名望重如山,此身弃如土』!题毕,引颈受刑。无忍加刃者,赏之亦不应;惟知府李兰友家丁某受赏而施刃焉。是日,昼晦,悲风震瓦;汀人无不掩涕。家人傅国桢葬其骸于罗汉岭,与周之藩墓相望。首在函中,忽吐白光;时示梦于狱囚,祈卜者皆奇验。己丑(一六四九)三月,冠之子乞骸归葬,始合身首殓之;竟体作黄金色。旧衣二领弃墓侧,风雨经年,帛色如故;行道见者呼为「相公衣」。后宁化邱、赖二生被袭而归,每以示人;盖有叹且泣者。我朝赐通谥,曰「忠烈」。

顾锡畴字九畴,昆山人。万历己未(一六一九)进士,改庶吉士,授简讨。天启四年(一六二四),以忤珰削籍。崇祯初,起原官;历迁国子监祭酒。乞终养,归。服除,起少詹事;进詹事,拜礼部左侍郎。列用人五失,曰铨叙无法、文网太峻、议论太多、资格太拘、鼓舞未至。又以抗言抚流寇事,与杨嗣昌大忤;复削籍。用荐,起南京礼部左侍郎。

弘光时,进尚书。东平伯刘泽清言『宋高祖即位,以靖康二年五月为建炎元年,从民望也;乞以甲申五月为弘光元年』!锡畴言明诏已颁,不可追改;乃止。时议郊祀,锡畴言『合祀、分祀,后先互异。但议礼,于今物力告匮,当删繁就简,从高皇合祀之制为便』。又议庙祀恭皇帝,锡畴请别立专庙。又请上建文、景泰谥号,赐文震孟、罗喻义、姚希孟谥而追夺温体仁谥。并见从。吏部尚书张慎言去位,命锡畴摄之。时马士英当国,锡畴雅不与合;遂乞祭南海去。明年春,逆党张孙振追颂温体仁功,劾锡畴憸邪;命致仕。南都失守,锡畴乡邑亦破;时方遭父丧,间关赴闽。隆武帝进东阁大学士,加督师衔,不拜;寓居温州江心寺。

丙戌(一六四六)秋,总兵贺君尧与督学相结,取事例银供饷;诸生鼓噪,君尧杀之。锡畴怒,将以闻;君尧乘夜缚而投之江。子蓥走免。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辛未(一六三一)进士,授庶吉士,转编修。勤学嗜古,声震馆阁;与都御史黄道周善。皇太子将出阁,简充讲官兼直经筵;乃具疏力让道周,不许。

明年春,帝御经筵,问保举、考选之法,何者能得人?对曰:『保举当严举主,如唐世济、王维章为温体仁、王应熊所荐,今二臣败而举主无恙;是连坐之令先不行于大臣,欲收保举效得乎』?帝为动容。是年冬,畿辅告警,因疏劾兵部尚书杨嗣昌;言『陛下有挞伐之志,大臣无御侮之才。谋之不臧,以国为戏。嗣昌及蓟辽总督吴阿衡内外扶同,朋谋误国;倡和款议,武备顿忘,以至于此。今可忧之在外者三、在内者五。督臣卢象升以祸国责枢臣,言之痛心!夫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命。乞陛下赫然一怒,明正向者主和之罪;俾将士畏法,无有二心。召见大小诸臣,咨以方略;谕象升集诸路援师乘机赴敌,不从中制:此今日之急务也。嗣昌大恚;诡荐其知兵,改兵部职方主事,赞画象升军。象升得之甚喜,即令往真定转饷济师。及象升战死贾庄,嗣昌亟问杨赞画死未?侦卒以奉使在外对;为不怿者久之。取所在军中报曲折事,拟旨责其欺罔,欲中以危法;帝察其无罪,仅贬秩。

黄道周狱起,词连;将逮治。旋狱释。言者交荐,仍故官。未赴,都城陷,廷麟与翰林修撰刘同升集兵勤王。弘光帝立,御史祁彪佳荐之,授左庶子;辞不就。宗室朱统■〈金类〉诬劾大学士姜曰广并诬廷麟招健儿有不轨谋,曰广内应,语绝狂诞,上置不问。然所募兵,竟以散去。

乙酉(一六四五)南都破,我大清兵下南昌,袁州、临江、吉安俱投诚,已取建昌。惟赣州孤悬上游,岌岌独存;而兵力单寡,人怀汹惧。廷麟乃与同升谋邀南赣巡抚李永茂享士大夫于明伦堂,劝输兵饷,刻期大举;隆武帝手诏嘉奖、擢吏部右侍郎。比有粤东入卫兵过境,即疏留之;立忠诚社,得二万余人。九月,廷麟领兵偕同升取万安、抵泰和,复吉安全郡;又收临江。具表以偏安海甸为非计,请上移驻赣州;进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赐尚方剑便宜行事。未几,上召永茂为兵部右侍郎,以张朝綖来代;俄朝綖召还,即以同升代。十月,吉安告警;副将徐必达战败,赴水死。援师至,大兵退屯峡江。十二月,同升卒;总制万元吉自闽至赣,遂兼巡抚事,与廷麟协力规画。

明年正月,廷麟赴赣招降峒蛮张安等四营,复得四万人;安骁勇善战,赐名「龙武新军」。三月,闻上将莅赣,趋往朝之。甫行,吉安告警,留屯郊外;驰疏陈援吉防赣事宜。时元吉代守吉安;城复失,元吉退保赣州。四月,大兵逼城下。廷麟使调广西狼兵,己往湖西邀新军还。五月望日,巡抚刘广胤与我兵再战默林,再败;廷麟乃散遣其军,而身入赣城与元吉誓守。六月,李永茂遣副将吴之蕃率广东兵数千至,战于李家山,围暂解。已复合,廷麟等分门坚拒如初。上奖劳之,赐名「忠诚府」。七月,尚书郭维经、御史姚奇胤、云南援将赵印选、胡一青及大学士苏观生、两广总督丁魁楚部将各以兵五千至,廷麟收合散亡复得数千人,先后抵赣营城外;军声颇振。八月,水师罗明受战江上,大败。云、广军气夺,不战自溃;他营亦稍溃去。会闻汀州破,人情益震惧,守者疲甚。

十月四日,天雾且雪;大兵用向导乘夜登城,廷麟督乡勇巷战。黎明,炮炸城裂,遂走城西清水塘自沈死。我将有贾熊者,叹为忠臣;以门四扇軿之,瘗东关外。我朝赐通谥,曰「忠节」。

彭期生字观民,海盐人。万历戊辰(?)进士;以教授历迁济南知府。坐失囚,被谪;转南京兵部主事,进郎中。献贼乱江西,迁湖西兵备佥事,驻吉安;拒守不支,走赣州,杨廷麟偕与招降峒蛮。隆武帝加太常卿,仍视兵备事。城破,冠带自经死。守备杨大器瘗其尸于万安之百家村。后乡人胡枢官其地,梦期生属归遗骸;乃资遣之。子女以血渍骨,皆沁入;哭而葬焉。说者比之温序之思归云。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吴世安字求宁,归化诸生;以孝闻。隆武帝之召杨廷麟于吉安也,世安谒之途次;廷麟奇之,曰:『变故以来,功名之士树颐颏、插齿牙,顾盼凌厉,以示可用。君独不然;叩乃后鸣,言必中窾。吾所求于天下士者,惟神志坚定,万马疾驰中能驻足者耳;君非其人欤』?奏授监纪推官。将赴赣,客尼之曰:『古人见险则止;危邦可入乎』?世安叹曰:『杨公知我,可相负邪』!既入见,廷麟鼓掌曰:『吾知君不负我也』!乘城分守,战多捷。而汀州变闻,援师溃散,客又以微行出险劝之;世安曰:『以身许人,临危而去之,犬豕不食吾余矣』!扶病登陴,弹贯左膊死。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彭锟,字剑伯,宁都诸生。从督师杨廷麟治兵有绩,奏授兵部员外郎。廷麟败,以幼子为属;锟厚抚之。庚寅(一六五○)春,宁都被围。锟治具,广召亲故;酒过半,谓之曰:『此城必破。我义不可辱,行与诸君决矣!且我与杨公共事久,当死。所以不死者,以杨氏孤也;今孤少长,我即死,人必无虐忠臣后者』!揖其友某,以杨氏孤托之。索衣冠,烧烛于庭;呼妻李氏冠帔出,北面再拜,引绳就东西偏同经死。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苏观生字宇霖,东莞人。年三十,始为诸生。崇祯中,由保举,授无极知县;迁永平同知,监纪军事。已擢户部员外郎。京师陷,脱走南京;进郎中,督饷苏州。

南京覆,走杭州。途谒隆武帝,与语大悦。联舟赴闽,与郑芝龙、鸿逵兄弟拥戴;擢翰林学士,进礼部右侍郎兼学士。设储贤馆,分十二科,招四方士;令观生领之。观生矢清操,稍有文学;而时望不属。上以故人,恩眷出廷臣右;乃超拜东阁大学士,参机务。观生数赞上出师;见郑氏不足与有为,且事权悉为所握,请上赴赣州经略江西、湖广。上议,遣之先行。明年,观生赴赣大征甲兵;饷不继,竟不能出师。三月,吉安破;总督万元吉乞援,遣二百人往协守绵津滩,战败。大兵围赣州,观生走南康;赣数告急,不敢援。六月,大兵退屯水西,始发三千人驰入赣助城守。久之,我兵再攻城,三千人皆引去。八月,观生移驻南安。闽中急,亦不能赴救;上殂汀州。

十月,赣州亦破,观生退入广州。监纪主事陈邦彦劝以疾趋惠、潮,扼漳、泉,两粤可自保;不从。闻丁魁楚等立永历帝,观生欲与共事;魁楚素轻之,且欲专定策功,虑其以旧相居己上,拒不与议。吕大器亦以其出身非两榜,叱辱之;观生愠甚。时隆武帝之弟聿■〈金粤〉嗣封唐王者与大学士何吾驺自闽而广州,番禺梁朝锺、南海关捷先首倡「兄终弟及」议,观生遂与吾驺及侍郎王应华、曾道唯、布政使顾元镜以十一月二日拥聿■〈金粤〉监国,建元绍武,就都司署为行宫;即日封观生建明伯,掌兵部事,拜东阁大学士。时仓卒举事,亟治宫室、服御、卤簿,通国奔走,夜中如白昼。不旬日,除官数千,冠服皆假之优伶;市人以为笑。永历帝命给事中彭耀、主事陈嘉谟赍敕往谕;耀至广州,观生执杀之,嘉谟亦不屈死。乃治兵日相攻,败肇庆兵于三山口;观生意甚得,务粉饰太平,而惟捷先、朝锺是任。有杨明竞者,潮州人;好为大言,诡称精兵满惠、潮间,可十万。即特授惠、潮巡抚。观生器此三人,事必咨之。又有梁鍙者,妄人也;观生谓其才,用为吏科都给事中。与明竞大纳贿赂,日荐数十人。观生本乏猷略,既兼综内外事,益惛瞀。所招海盗,白日杀人,剜肺肠悬诸贵官之门以示威;城内外大扰。

时大兵已下惠、潮,长吏皆降附;即用其印移牒广州报「平安」,观生信之。是月望日,聿■〈金粤〉视学,百僚咸集;或报大清兵已逼,观生叱之曰:『昨潮州报无警,乌得遽至!此妄言惑众』。斩之。如是者三。兵临城下,犹疑为海盗。已自东门入,始召兵搏战;精锐者皆西出,仓卒不能集,城遂陷。观生走鍙所问计;鍙曰:『死尔,复何言』!观生入东房、鍙入西房,各拒户自缢。观生虑其诈,稍留听之;鍙故扼其吭,气涌有声,且推几仆,久而寂然。观生信其死,遂自经。明日鍙出,献其尸以降。吾驺、应华、元镜等悉降。

梁朝锺,番禺举人。善谈论;与南海关捷先同为观生所倚。捷先由进士历官监司,小有才,便笔札;倡议拥戴聿■〈金粤〉,擢为吏部尚书。朝锺浃旬三迁至祭酒;尝语人曰:『内有捷先、外有杨明竞,强敌不足平也』!闻变,投于池;为邻人救出,复自刭。捷先出降。我朝赐朝锺通谥,曰「节愍」。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 江淹 任昉·姚思廉
  王隱晉書卷二·汤球
  第七十六回 选将才独任吴明彻 含妒意特进冯小怜·蔡东藩
  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五·佚名
  首卷二·佚名
  第三十二卷 仕绩 二 三·缪荃孙
  第二十册 天命六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三十五·纪昀
  通志总序·郑樵
  五七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李腾芳传·张廷玉
  卷十三·佚名
  第三节 人 口·吕思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七十一·洪迈

      七言  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   沈佺期  传闻圣㫖向神京谁念羁囚滞洛城扈从由来是方朔为申冤气在长平  无事今朝来下狱谁期十月见横河君看鹰隼俱罢击为报蜘蛛收网罗  奉和幸韦嗣立庄  东山朝日翠屏开北

  • 岳阳石门墨山·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囷轮江上山,近在华容县。 常涉巴丘首,天晴遥可见。 佳游屡前诺,芳月愆幽眷。 及此符守移,欢言临道便。 既携赏心客,复有送行掾。 竹径入阴窅,松萝上空蒨。 草共林一色,云与峰万变。 探

  • 故山樵王先生行状·王冕

    故山樵王先生行状山樵讳周字师文其先关西人系出猛之後十世祖德元仕宋官至清远军节度使靖康播迁留守建康移镇浙东未几仍守建康策勲追赠太师威定公威定之子讳琪阆州观察使庙赐忠节偕武节大夫第三子也第八子某诸军统制教

  • 第五十七回 任私人遭物议李纯自戕·黄士衡

    诗曰: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且说段祺瑞前因与德宣战,未能达到目的,遂致与黎龃龉。段走天津,黎免段职,冯继任。段当然又要倡议宣战。此时,国务员是段一手组成,自然皆表同情。段见大众赞成,即入告冯总统

  •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 第五十四·班固

    (翟方进)【原文】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家世微贱,至方进父翟公,好学,为郡文学。方进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辱。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相问己能所宜。蔡父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

  •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陈寿

    (曹冲传、曹衮传、曹幹传、曹彪传)邓哀王曹冲传,邓哀王曹冲,字仓舒。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曹冲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当时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太祖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

  • 张耀传·李百药

    张耀,字灵光,上谷昌平人氏。父凤,晋州长史。耀年轻时坚贞谨慎,颇通吏事。解褐给事中,转司徒水曹行参军。义旗建起,高祖擢耀为中军大都督韩轨府长史。韩轨任瀛、冀二州刺史时,又让耀做了自己的咨议参军。后遭御史弹劾,州府僚佐

  • 郭贤传·令狐德棻

    郭贤字道因,赵兴阳州人。父亲郭云,任凉州司马。郭贤记忆力好,学过经史。魏正光末年,贼帅宿勤明达围攻豳州,刺史毕晖补授郭贤为统军,与自己一起守城。后任州主簿,代理北地郡事。由于战功,授都督。大统二年(536),齐神武偷袭,攻陷

  • 明玉珍传(附刘桢传)·张廷玉

    明玉珍,随州人。身长八尺,目为双瞳仁。与家乡父老共起兵千余人,驻青山。徐寿辉称帝,派人招引玉珍,明玉珍便率众降。至正十七年(1357)袭取重庆,受寿辉职为陇蜀行省右丞。二十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明玉珍便自立为陇蜀王,以刘桢

  • 卷一百二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十二宋 宋敏求 编政事舍雪下重原宥淮西将士等诏放淮西生口归本贯诏释放妖妄人李广弘支属勅【阙】雪王承宗诏宥淄青大将诏赦镇州德音雪王庭凑诏洗涤长庆乱臣支党德音复陈敬瑄官爵制舍

  •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卷三·李琪

    宋 李琪 撰一列国庶爵世纪 齐齐太公之后也武王平天下封师尚父于营丘阅十二世厘公九年为鲁隠公元年春秋终始齐十五公迄于简公四年实鲁哀公十四年后三世田氏代齐桓公伯事见齐伯桓纪庄十三年以前僖十八年以后事别为齐

  • 宝光菩萨品第十二·佚名

    佛告持人,乃往过去无央数劫不可称计悬旷无限。尔时于世有佛。号紫金山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其紫金山王如来寿住五劫。诸声闻众不可计数。诸菩萨会亦不可限。无能称了知其多少

  • 卷五百一十五·佚名

    △第三分不退相品第二十之二复次善现,一切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设有恶魔来至其所。欲令厌背无上菩提。作如是言:一切智智与虚空等。无性为性自相本空。诸法亦尔。与虚空等无性为性。自相空中无有一法可名能证。无有一法可名

  • 远离品第十八·佚名

    佛告善业。梦中闿士大士不入应仪缘一觉地。亦不教人入中。诸法梦中视心志常在佛。当知是不退转相。梦中与若干百千弟子共会坐说经。与除馑众相随最在前。如来说经悉见是不退转闿士相。梦中在虚空中坐。为诸除馑说经。

  • 唯識二十論〈不分品〉·欧阳竟无

      唯識者.詮如實法界之一大法門也。此如實法界超乎世間乃克談.非世間見所能   及.世見之所以不及者.狃於故常習非成是.涅目辨色夫豈堪能.如以爲能.則凡卽   是聖.習卽是悟.又安用學。一鄉之迷不足傾一國.一國之迷不足傾

  • 佛法学习初步·李叔同

    佛法学习 初步戊寅十月八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佛法宗派大概,前已略说。或谓高深教义,难解难行,非利根上智不能承受。若我辈常人欲学习 佛法者,未知有何法门,能使人人易解,人人易行,毫无困难,速获实益耶?案佛法宽

  • 血染风情·司汤达

    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血染风情》和《苏奥拉·斯科拉蒂卡》两篇的题材有类似之处。虽然故事发生的年代不同,一篇是年前后,一篇是年前后,但两篇小说都写出了封建制度的惨无人道,和贵族修道院的黑幕。那些多子女

  • 星阁史论·赵青藜

    一卷,清赵青藜撰。 “星阁”是赵青藜的号。是书是作者的史论著作。共由14篇论文组成,涉及上至秦汉,下迄明代的政治、人物等。“项羽本纪书法论”论述《史记·项羽本纪》的写作意图,不在于“伸项以绌刘(邦)”,而在于“援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