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一、凖部及囘部之平定

高宗乾隆二十年,春二月,以尚书班第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将军出北路,陕督永常为定西将军,萨拉尔为定边右将军出西路,往征准噶尔。自乾隆四年准部和议既就绪,边事稍甯,至十四年,噶尔丹策零死,其部内乱,其宰桑[1]萨拉尔、杜尔拉特台吉三车棱,先后来降,而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亦于十九年师众内附,且乞师。帝久知其为准部所服从,利用之为向导,欲乘机大举。廷臣鉴于雍正九年和通泊之败,不愿再开衅,惟大学士博恒赞成帝意,帝喜曰:‘卿,朕之张华、裴度也!’既而准部大将玛木特亦来归,遂以是月分两路出师。北路出乌里雅苏台,西路出巴里坤,尽简八旗吉林索伦精锐以从。 夏五月,两路兵抵伊犁,擒准噶尔汗达瓦齐及青海酋长罗卜藏丹津,伊犁平。自两路兵出发,两定边将军本准部渠帅,建其旧纛先进,故所至降者相继,两军遂于是月朔会于博罗塔拉河,越五日而至伊犁。达瓦齐已走保格登山,阻淖为营,众尚万馀。侍卫阿玉锡,夜以轻骑直簿其营,敌众惊溃,走投回疆。阿克苏伯克霍迪斯已得班第军中檄,即执之以献,并获前青海逃至之罗卜藏丹津,送京师,伊犁粗定。 冬十月,阿睦尔撒纳叛,将军班第、参赞容安死之,萨拉尔被执。准部先故有四卫拉[2],卫拉之分部各有其汗,自绰罗斯浑台吉强盛,伊犁始为回部盟长,抗衡中国者数世。帝初欲俟事定,仍设四汗以分其势,而阿睦尔撒纳欲为四部总台吉,私以其意乞额驸色布腾代请,期于七月下旬俟命,并使其众流言,非己为汗,准不得安。因用其国汗旧印,移檄邻部哈萨克及俄罗斯等国,不言降中国,但谓率满洲、蒙古兵来定准乱。班第等密以闻,帝命即军中诛之。时兵皆凯旋,随班第等得仅五百人,兵少,班第不敢发。先是,帝令阿睦尔撒纳以九月至热河,行饮至礼,班第等因趣之行,使喀尔喀亲王额林沁伴之,欲使入内地则易成擒也。阿睦尔撒纳迁延中途,迨八月中,待朝命犹不至,知事有变,入境且得祸,行至乌伦古河,乃谓额林沁曰:‘阿某非不臣,实中国无信。今入境如驱犬羊,大丈夫当立事业,安肯延颈待戮?’徐解副将军印掷与之,曰:‘汝持此交还大皇帝可也。’拥众驰去,并劫撒拉尔以行,遂嗾伊犁叛,又遣众掠西路军台,于是剌麻宰桑等蜂起应之。永常兵数千屯乌鲁木齐,不敢往剿,班鄂皆自杀。事闻,以色布腾隐匿不奏,褫爵,额林沁纵逆,赐死,并逮永常,改命公策楞为定西将军,由巴里坤进剿。

二十一年,夏五月,褫策楞职,命公达尔党阿为定西将军。先是,策楞师行至吐鲁番萨拉尔自伊犁脱身来归知阿睦尔撒纳所在仅距一日程命参赞玉保急往追之而玉保信闲谍言谓阿睦尔撒纳已就擒献者且至遂驻军俟之报捷策楞策楞遽闻于朝比策楞至伊犁则阿睦尔撒纳已从容入哈萨克(可萨克今俄领中亚细亚境)将军参赞互相咎托言马力竭顿师不进于是和托辉特部靑滚杂布亦叛四部亦骚动阿睦尔撒纳闻之自哈萨克归会众于博罗塔拉河谋自立帝怒褫策楞玉保职以达尔党阿富德代之命巴里坤办事大臣兆惠为右副将军往援并命超勇亲王成衮札布为左副将军追捕靑滚杂布

二十二年夏四月命兆惠出西路成衮札布出北路大剿准噶尔会诸部内讧又痘疫盛行兆惠兵至诸酋迎战皆败死阿睦尔撒纳复西窜往哈萨克其汗阿布赍许擒献及阿睦尔撒纳至阿布赍先败其马阿睦尔撒纳惊徒步入俄罗斯寻患痘死理藩院行文索之俄人以其尸送恰克图帝命成衮札布归镇乌里雅苏台兆惠留军过冬明年再进剿馀众明年正月兆惠等合围纵剿先后虐杀四年凡山谷僻壤及川河流域可渔猎资生之地计二十馀万户六十馀万口皆搜剔厅遗矣事平设满洲驻防徙汉兵耕种其地置伊犁将军以统治之遂成为满洲一殖民地

二十三年春正月以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征回部回部在天山南路其旧汗本元裔后值厄鲁特强盛遂隶准部势力之下及阿睦尔撒纳窜死天山北路之地全入中国南路大和卓木(译言圣裔)波罗泥都小和卓木霍集占欲乘新旧势力交代之际谋独立阴勒部众传檄各城咸戒严以待回部数十万争起响应惟库车伯克鄂对不欲附和奔伊犁霍集占诛其亲族严兵守库先是兆惠奏派副都统阿敏道为回部招抚使至波罗泥都欲集所部受中国约束霍集占曰我困准噶尔久矣今属中国则又为他族奴隶不如此时自立以回复旧有之势力乃诳阿敏道入库城而拘之寻被杀至是帝命出兵讨之 秋七月褫雅尔哈善职命纳木札尔为靖逆将军先是雅尔哈善兵至库车进攻不利霍集占自阿克苏来援与领队大臣爱隆阿军遇激战竟日霍集占大败入城固守城依山以柳条沙土交筑炮攻不入提督马得胜于城北一里外掘地道已及城矣而雅尔哈善欲急切收效严令昼夜力掘敌人自城上瞥见灯火机遂泄敌自内注以水穴城之士卒六百人尽没时降目鄂对在军中献策曰闻霍集占食且尽必乘我不备突围归归则难制若于城西渭干爱曼河及北山要路各伏兵一千则贼成擒矣雅尔哈善以其言叵不听唯下令并力攻取一日暮索伦老卒牧城下闻城中驼鸣似负重声奔告曰驼鸣高且健贼将遁矣雅尔哈善方饮怒曰尔何知酌如故其夜霍集占率众开西门由渭干爱曼涉水遁而守西门之都统顺德讷闻报尚以昏夜不发兵及晓始遣百人追之敌已渡河断桥去远矣逾数日城守阿拉辨以空城降事闻雅尔哈善顺德讷马得胜皆伏法命尚书纳木札尔代之并令兆惠移师会剿

二十四年秋七月兆惠抚定喀什噶尔叶尔羌二城初兆惠师抵乌什伯克霍迪斯来迎即前擒送达瓦齐者询知波罗泥都奔喀什噶尔霍集占奔叶尔羌兆惠既至叶尔羌以兵少不能攻城欲伺便取胜乃择城东隔河有水草处结营所谓黑水营也侦敌之积聚在城南棋盘山欲取之以充军实遂由城南夺桥渡甫济四百骑桥忽断城内出五千骑来截步兵万馀继之张两翼来攻隔河兵不能救阵亡者无算总兵高天喜副都统三保护军统领鄂实监察御史何泰侍卫特通额俱战殁馀兵浮水还掘壕筑垒以守军中乏食驼马亦尽每乘闲出掠曰民烹以充食无水嚼冰饮相持三阅月已无生还望将军纳木札尔参赞三泰于途中遇敌阵亡富德在北路冒雪赴援不得达会巴里坤办事大臣阿里衮以兵夜至合富德军大呼进鞭驼马蹴地声壮敌不知来兵多少骇而溃遁入城始与兆惠合振旅还阿克苏乃议两路进师兆惠由乌什取喀什噶尔富德由和阗取叶尔羌两和卓木各弃城遁去喀什噶尔叶尔羌皆复 八月拔达山部酋素尔坦沙函送回啚霍集占首级回部平富德等追敌至伊西洱库河乃拔达山部界也敌先据山麓以待富德麾兵进击不利乃选铳手四十人缘山北岭俯击之敌辎重营有攀援过山阻于岸者方惊惧失措闲霍迪斯鄂对大呼招降降者蔽山而下声若奔雷霍集占禁之不能止遂与波罗泥都逸入拔达山部富德檄谕其酋素尔坦沙缚以献素尔坦沙乃擒二人杀之波罗泥都首为其从人窃去乃函霍集占之首以献回部悉定

编者曰天山南北之战事辟地广万有馀里杀敌达百万口其成功似甚盛然劳师五年费帑三千万两在人主好大喜功故不惜国家艰难之物力与宝贵之人命而致之此以见开拓地土之不易矧其所遇非劲敌也庸足多哉又霍集占妃香妃者高宗闻其美兆惠陛辞时嘱为生致之至则郊迎入处之西内为建香妃楼楼外肆市室庐礼拜堂具如西域市以悦之而妃不为屈衵衣中藏白刃以数十计语宫人欲得当以报故主也太后钮祜禄氏闻之恐会高宗有事于圜丘宿斋宫后急召妃至慈宁宫缢杀之高宗趋救之不及则痛哭命葬以妃礼事见达县吴德潚湘潭王闿运各集中附纪于此

猜你喜欢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范晔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刘昫
  第三十八回 让主权孙部长签约 失盛誉熊内阁下台·蔡东藩
  卷二百七十·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八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六·佚名
  ◎牡丹花下风流鬼·李定夷
  一百三十 曹寅奏陈江南三月雨水粮价摺·佚名
  一百二十八 江宁织造曹寅奏设法补完盐课亏空摺附钱粮实数单·佚名
  卷十三下·沈枢
  卷七十四、谕禁鸦片之严厉·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春的投生·徐志摩

    昨晚上,再前一晚也是的,在雷雨的猖狂中春投生入残冬的尸体。不觉得脚下的松软,耳鬓间的温驯吗?树枝上浮着青,潭里的水漾成无限的缠绵;在你我肢体上胸膛间的异样的跳动;桃花早已开上你的脸,我在更敏锐的消受你的媚,吞咽你的连珠

  • 原跋·汪广洋

    凤池吟稿原跋汪先生当草昧之初力挽宋元旧习为明朝诗学正宗所着凤池吟稿脍炙人口不啻夜光和璧尝考储文懿集中有寄葛庭光侍御书云承惠凤池吟稿汪公名迹久湮闻於後者赖有文字之懿自非执事表章先哲则并此集散失之矣甚盛举

  • 宛丘集补钞·吴之振

    张耒七夕歌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银河云作桥。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织成云雾紫星衣,辛苦无权容不理。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贪欢不归天

  • 卷二十四·佚名

    台湾诗钞卷二十四李黄海陈梅峰陈月樵杨尔村李黄海黄海,字汉如,一字耐侬;澎湖人。曾寓天津。送倪少昶归台湾元夜疏星剌剌风,故人相送意何穷!归心动似春前笋,离恨遥如寨北鸿。金台寄南强、铁生、呈禄、培火狱中(三首)瀛台寒柏吐

  • 卷之五十七·佚名

      顺治八年。辛卯。五月。丁丑朔。上驻跸谟护里伊扎里河。苏尼特部落蒿齐忒部落喀喇沁部落王贝勒等进驼马赐银茶筒鞍辔等物  ○江西巡抚夏一鹗奏报逆渠傅鼎铨等盘跨江闽恃险负固臣调兵分路夹击追入福建阵斩贼级

  • 符存审传·薛居正

    符存审,字德祥,陈州宛丘人,原名符存。父亲符楚,任本州牙将。符存审少年时有豪侠气概,多智谋,常谈论兵家战事。乾符末年,黄河以南出现强盗,符存审纠集豪强,保护乡里。此时本郡人李罕之从强盗发家,授予光州刺史,因而前往依附他。中

  • 王友传·张廷玉

    王友,荆州人。承袭父职为燕山护卫百户。跟随燕王起兵,平定京城。论功应当封侯,可他因行为骄纵,只被授为都指挥佥事。直到丘福等奏达朝廷,才封为清远伯。第二年,王友充任总兵官,率水师沿海追捕倭寇。倭寇屡次骚扰海上,王友无功

  • 卷二百三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宋太祖乾德元年侍中平章事范质谏伐河东奏曰臣气疾发动近将两月不面天顔攀恋圣慈深负忧责臣今有刍荛上闻睿听内量僭

  • 齐纪九 东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500)·司马光

    齐纪九 齐东昏侯永元二年(庚辰,公元500年) [1]春,正月,元会,帝食后方出;朝贺裁竟,即还殿西序寝,自巳至申,百僚陪位,皆僵仆饥甚。比起就会,匆遽而罢。 [1]春季,正月,按例皇帝在大年初一接见群臣;但是东昏侯直到吃过饭之后方才出来露面

  • 卷四·顺治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四理财顺治十年癸巳四月甲寅上谕户部曰比年以来军兴未息催徴烦急兼以水旱频仍深虑小民失所民间充解物料款项烦多以致佥解户赔累难堪向曽量折防项

  • 待轩诗记卷首·张次仲

    明 张次仲 撰学诗小笺总论班固艺文志曰诗言志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火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

  • 仪礼小疏卷四·沈彤

    呉江沈彤撰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疏引间传云苴恶貌也所以苴其内见诸外 苴其内之苴本作首 首如首实之首谓发出之也文引丧服四制云苴衰不补则衰裳亦同苴矣愚谓不言苴而言斩者斩之义重于苴且苴绖之文即在衰裳之下苴亦可上统

  • 卷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二    明 季本 撰召南说见周南鹊巢经防曰此以妾媵之从至备百两美诸侯妻之无嫉妬也媵女虽父母之事然其所敎于女者亦足以法矣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兴也】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兴○两音意 

  •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卷上·佚名

        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俱焰弥国金刚山顶。遍观十方皆如火色。尔时如来即嘘长叹。普视众生都无差途。善哉众生当何所救。思惟已讫。一切诸佛世界。及诸菩萨境界。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金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纪昀

    图书目录。又名《四库全书总目》。编纂的正总裁是乾隆第六子永瑢,实际编纂则以纪昀为主。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图书目录。是于编纂《四库全书》时,将著录的图书撰写出提要另行汇编而成。共收录图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

  • 文昌旅语·王文禄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王文禄撰。卷首撰者题记称,古者于旅,语夫旅众相聚不容无语,嘉靖戊申(一五四八年)冬,撰者与友人共十一人,约会于文昌祠, “聚而语,语而纪,纪而成帙,题曰‘文昌旅语’。”而所秉笔者,乃王

  • 古诗源·沈德潜

    诗总集。清沈德潜撰。十四卷。德潜字确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一生困于场屋,年七旬始得进士,高宗称之为“老名士”,命值上书房,擢礼部侍郎。他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拘于“温柔敦厚”的“诗教”,其诗多歌

  • 立成汤伊尹耕莘·郑光祖

    元杂剧剧本。一作《放太甲伊尹扶汤》。简名《伊尹扶汤》。末本。明抄本作郑光祖撰,尚存疑。由《史记·殷本纪》和《吕氏春秋》载侁氏女采桑得婴儿事缘饰而成。剧演文曲星奉玉帝命,降生有莘赵氏,其母淑女,不夫而孕,及生,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