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女将军

民国十六年,陕西军长郭坚好渔色,妾某氏有宠,财帛随所欲。郭死,氏哭之恸,慷慨告部众:“将军死矣,君等将焉往?如不以阿侬为不才,俾竟将军未竟之志,将军死亦瞑目。”

众敫应曰:“愿以事将军者事夫人。”

氏遂戎装佩剑,巾帼而须眉矣。

时值陕西多故,弱肉强食,氏未习戎事,与某军战,不利,就俘。某军使军法处长亲鞫之,氏愿献其部曲以自赎,处长微哂曰:“此毋庸,贵部已悉数缴械矣。敝军长为民众救星,困于饷糈,闻夫人窖藏多金,愿假为军用,他日子母奉赵,夫人其许之?”

氏指天誓日,力白其无。处长怒,命施榜掠,体无完肤,氏夷然不呻楚,昂首笑曰:“要命有之,要钱则无,榜我至死,奚益?”

处长大窘,下之狱。退而思之,蓦然得计。乃择军中美少年数辈,令入狱中,美少年皆失色曰:“处长命,不敢辞。然这遭差使,宁死不奉命。”

处长笑曰:“此美差也,他人求之而不得,胡忄匡怯若是?”

少年嗫嚅曰:“窃尝闻之,渠在军中有健丈夫数辈,更番侍寝,鞠躬尽瘁,仍无当其意,辄施峻刑,往往不得其死。小人辈非其敌也。”

处长大噱曰:“蠢子,彼今处瓮中,讵能擅作威福?往矣,毋赘言!”

少年辈乃俯首听命,如是者若干日,知氏有芙蓉癖,又进以美膏。氏顾美少曰:“身系囹圄,快意若此,得非梦境耶?”

美少曰:“此处长之命也。”

氏默然。又若干日,烟具撤,美少亦裹足不前。氏黯然神伤,不可终日。越日再讯,处长温语曰:“夫人无所苦耶?苟不吝指困之赐,敬礼有加,供应无所缺,其深长思之。”

氏俯首移时,始吐出某处藏镪若干,发之如数,氏又获快意如前。某处长采此手段,转辗榨取,氏已罄所有,始纵之去。出狱时,好事者问之曰:“夫人健则健矣,是操何术致此?”

氏不自隐,欷欺话身世。先是,氏为良家子,婚后三日归宁,遇郭坚于途,美之,呼从弁劫归。郭有毒术,氏疲不能兴,久乃甘之。郭死,无以自娱,就帐中物色,无如郭之矫健者,因是以十当一,聊解饥渴,势不可一日废焉。某处长知其隐,始也投其所好,继则吝而不予,使之饥火中焚,刻不能耐,而不得不尽倾所有以博旦夕之欢。其计亦黠甚矣。

前段事实,足证尔时陕军之凌乱复杂,兹续述数事,亦堪发噱。时陕军内部,有同隶一军而甲营与乙营斗者,司空见惯。长官不能左右袒,佯若无闻,任其消长而已。驯至一营之中,第一连驻地绝对不许第二连通过,否则陈师相见,俨同敌国。又某连长委派分队长若干人,各分队长又委派师长若干人。不奇于连长委派分队长,而奇于分队长之委派师长也。

孙良诚初至陕时,召见一新编团长。团长佩枪入,以指按机纽,作准备射击状。孙大惊,察其状,执礼甚恭,殊无恶意。问之,则陕军风气如此也。且营长往见连长,必须通报,连长立命戒备,双方各持武器,如临敌状。倘排闼直入,则主人不问来者之为谁何,即以暴客视之,饷以弹丸矣。长官召集军事会议时,预会者皆戎装实弹,较之鸿门宴,有过无不及焉。

某营长以炭涂面,饰兵士为群盗,出外行劫,大获而归,分为四组,父一、母一、兄嫂一、妹一,营长得意曰:“吾家人一生吃着不尽矣。”

语未竟,闻后帐母哭甚哀,惊问之,母曰:“汝率弟兄们倾巢而出,后防空虚,汝妹被某营掳去矣。”

又有一营长克扣军饷,兵士劫其父去,责令清饷,营长罄其所有,始赎父归。盖陕西自陈树藩去职以后,除西北军另成风气外,杂军大率类是。杨虎臣莅职,锐意整顿,颇改旧观。然野性难驯、劣根未革者,仍所在皆是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 明四王·沈约
  竹书统笺卷三·徐文靖
  姜氏秘史 卷二·姜清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十·佚名
  第三九二佥禀同治十年十二月十一日一二二一二--一·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五·刘凤
  世家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二十三·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四十六·裴骃
  曾布传·脱脱
  ●雪交亭正气录卷一·高宇泰
  第一章临时集会之组织法·孙中山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佚名
  十三年·佚名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存余堂诗话 全文·朱承爵

      古乐府命题,俱有主意,后之作者,直当因其事用其题始得。往往借名,不求其原,则失之矣。如刘猛、李余辈,赋〈出门行〉不言离别,〈将进酒〉乃叙烈女事,至于太白名家,亦不能免此病。郑樵作《乐略》叙云:「然使得其声,则义之同异又

  • 中卷·裴庭裕

      上每命相,尽出睿旨,人无知者。一日,制诏枢密院:「兵部侍郎、判度支萧邺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仰指挥学士院降麻处分。」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以邺先判度支,再审圣旨,未识下落,抑或仍旧?上意贵近佑萧也,乃宸翰付学士院:「户部侍

  • 第八十二回 通叛党兰汗弑君 诛贼臣燕宗复国·蔡东藩

      却说段速骨等引着乱兵,进逼龙城。城中守兵甚少,由慕容盛募民为役,始得万人,登陴奋力拒守。速骨等人数虽多,但同谋不过百人,余皆胁从为乱,并无斗志。惟尚书顿邱王兰汗,本为慕容垂季舅,又是慕容盛妇翁,他偏起了歹心,与速骨等

  • 卷上·王国维

    黄帝轩辕氏(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云:「《纪年》篇起自夏、殷、周。」《晋书/ 束皙传》云:「《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惟《史记/ 魏世家》集解引和峤云:「《纪年》起自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正统十四年九月戊寅朔 上在迤北○令升礼科都给事中章瑾为礼部右侍郎兵部郎中项文曜为本部右侍郎刑部郎中李棠为本部右侍郎大理寺右评事李茂为本寺右寺丞俱以吏部推举也○令升都指挥佥事张輗为都督佥事专领护驾将军○

  • 第四卷 名宦 四·缪荃孙

    松 江 府 唐张 聿张聿,琅邪人。宰华亭,政治凛然。民吏有犯,收之于籍,许以自新,再,则勘籍杖之。府吏有所需,则榜邑门曰:府以某事下县索某物若干,期某日齐足。民感其诚,供输无敢后。尝有以干乞为业者,入其界,曰:此政不可挠

  • §第三章 论无形之瓜分·梁启超

    有有形之瓜分,俄、普、奥之于波兰是也。有无形之瓜分,英法之于埃及是也。吾所言中国瓜分之祸在将来者,指有形之瓜分言之耳。若夫无形之瓜分,则欧人实行之于中国,盖已久矣。凡国之所以成立者,国权为上,而国土次之,有土而无权,国

  •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司马光

    汉纪五十三 汉献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 [1]春,正月,辛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酉(十三日),大赦天下。 [2]甲子,帝加元服。 [2]甲子(十六日),献帝举行加冠礼。 [3]二月,戊寅,有司奏立长秋宫。诏曰:“皇妣宅兆未卜,何忍言后宫之选

  • 第一讲·孙中山

    诸君:今天开始来讲民权主义。什么叫做民权主义呢?现在要把民权来定一个解释,便先要知道什么是民。大凡有团体有组织的众人,就叫做民。什么是权呢?权就是力量,就是威势。那些力量大到同国家一样,就叫做权。力量最大的那些国家

  • 卷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七市籴考【六】籴乾隆十五年山东麦收丰稔巡抚准泰请於沿河麦价平减之处采买麦十五万石分运德州临清二处抵谷贮仓奉谕旨若因收买数多致市价腾踊是民间并未有被旱之形而先有麦贵之苦不可

  • 仲尼燕居·戴圣

    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子曰:“居!女三人者,吾语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徧也。”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何如?”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曰:“给夺慈仁。”子曰:“师,尔过

  • 卷首上·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防卷首上纲领一【此篇论本经源流及本经精蕴】司马氏迁曰诸学者多言礼而鲁高堂生最本礼固自孔子时而其经不具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于今独有士礼高堂生能言之而鲁徐生善为容文帝时徐生以容为礼官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欧阳竟无

      般若波羅蜜者.智慧通達實性之名也。寂靜更寂靜.至涅槃境.與涅槃晤.豁然開朗.   淨種躍如.是爲智慧。金剛喻定由通達慧之所攝受.此通達慧金剛喻定之所攝受.   隨所觀法無不了然.是爲通達。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有佛無佛其

  • 卷第十三·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十三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永徽四年。禅师慧宽卒。宽生杨氏。父为道士魏三洞先生。姊信相。生而知道终日凝然禅寂。宽五六岁日与信相谭论。俱非世事。家世奉道宽独不喜。父诟厉使拜天尊

  • 胜鬘经疏·佚名

    昭法师撰胜鬘经疏者必速解真常八十之寿应物故耳。言心得无疑也。宜时遣信发其道意者。宜及今时遣信发胜鬘所为众生常解道意也。今正是时者。今日正是发胜鬘所为众生常解之时也。□胜鬘书者。此明遣书也。略赞如来无量

  • 论书·苏轼

    书法心得论著。三卷。宋苏轼撰。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土。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并举为“宋四家”。擅长行、楷,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

  • 北碑南帖论·阮元

    一篇。书论。清代阮元撰。此篇选自《揅经室集》,专论北碑南帖的字体流变等特点。北碑,是指“纪帝王功德,或为卿士铭德位”的古石刻,自秦刻石而后,古人法书未有不托金石以传的。两汉隶碑兴,最有矩法,学者慕之,转相摩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