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戒警

此卷论戒警之道。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知戒警则善日积,不知戒警则恶日滋。凡修己治人者,皆不可不存此意也。

朱子曰:开卷便有与圣贤不相似处,岂可不自鞭策。

朱子曰: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只如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朱子曰:夫人饱食逸居而无所作为于世,则蠢然天地之一蠹也,故人不可以无作。然作而不敬,其所作也终无成矣。

朱子答吴直翁曰:人须先拽转了自己趋向始得,孔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既志于义理,自是无恶。虽有未善处,只是过耳,非恶也。

以此推之,不志于仁则无善矣。志在于利欲,假有善事,亦偶然耳。盖其心志念念只在利欲上。

世之志利欲与志理义之人,自是不干事。志利欲者便如趋禽兽之径,志理义者便是趋正路。

朱子曰:今日士大夫,惟以苟且捱去为事,上下相咻,以勿生事,不要十分分明理会,且恁鹘突。才理会分明,便做官不得。有人少负能声,及少经挫抑,却悔其大惺惺了了。一切刓方为圆,随俗苟且,自道是年高见长,风俗如此,可畏可畏!

朱子曰:人须有廉耻,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今有一样人不能安贫,其气销屈,以至立脚不住,不知廉耻,则亦何所不至!吕舍人诗曰:「逢人即有求,何以百事非。」某观今人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尖,可不戒哉!

朱子曰:康节诗云:「闲居慎莫说无妨。」盖道无妨便是有妨,要做好人,上面煞有等级;做不好人,则立地便至,只在把住放行之间尔。朱子曰:才有顺适底意思,便是人欲。

朱子曰:每事求自家安利处,便不是义,便不可入尧舜之道。须勤勤提省于纤微毫忽之间,不得放过。

朱子曰:游从纷杂,与此曹交处,最易亲狎,而骄慢之心日滋。既非所以养成德器,其于观听,亦自不美,所损多矣。

朱子《答黄冕仲》曰:向说小善不足为重轻,非是以小善为不足为,但谓要识得大体有用功处,不专恃此为本领耳。善之所在,即当从之,固不可以其小而忽之也。

朱子曰:且道专读诗文,是要做甚样人。屡试不得,到老只浮沉乡曲。若因做时文得官,只是一味卤莽,不说尽心奉职,为国为民,兴利除害,心心念念,只要做向上去,逐人钻刺,求举为荐,无所不至。朱子曰:凡是名利之地,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事势定是如此。

朱子曰:只理会此身,其他都是闲物事。缘我这身,是天造地设底,担负许多道理,尽得这道理,方成个人,方可扑天踏地,方不负此生。若不尽得此理,只是空生空死,空具形骸,空吃世间人饭,见得道理透,许多闲物事都没要紧,要做甚么。

朱子曰:不曾实做自家本分工夫,故亦不能知异端诐淫邪遁之害。

朱子曰:向来一番前辈,少日粗有时望,晚来往往不满人意,正坐讲学不精,不见圣门广大规模,小有所立,即自以为事业止此,更不求进。荆公所谓「末俗易高,险途难尽」者,可念也。

朱子曰:视听与见闻不同。声色接子耳目,见闻也。视听则耳目从乎声色矣,不论心受与不受也。

朱子曰:人固有终身为善而自欺者,不特外面如此而里面不如此者,方为自欺。盖中心欲为善,而常有个不肯底意思,便是自欺也,须是打叠得尽。

朱子曰:吾人所处著个「道理」二字,便是随众不得。

朱子曰:凡事不可著个「且」字,鲜有不害事。

问:见有吾辈临终,多以不能终养与卒学为恨。若大段以为恨也,是不顺理否?朱子曰:也是如此。

因言悔字难说,既不可常存在胸中以为悔,又不可不悔,若只说不悔,则今番做错且休,明番做错又休,不成说话。

朱子曰:以干禄蹈利为事、至于语圣贤之馀旨,究学问之本原,则罔乎莫知所以用其心者,其规为动息,举无以异于凡民。朱子曰:事只有个是非,只拣是处行将去,必欲回互得人人道好,岂有此理!然事之是非,久却自定。

朱子曰:大抵以学者而视天下之事,以为己事之所当然而为之,则虽甲兵财谷笾豆有司之事,皆为己也。以其可以求知于世而为之,则虽割股庐墓,敝车羸马,亦为人耳。

善乎张子敬夫之言曰:为己者无所为而然者也。此其语意之深切,盖有前贤所未发者,学者以是而日自省焉。则有以察乎善利之间,而无毫发之差矣。

朱子曰:谦之为卦,不知天地人鬼,何以皆好尚之,盖人极中本无物,事业功劳,于我何有?观天地生万物而不言所利可见矣。朱子曰:心地不虚,我见太重,恐亦为道学之障也。

朱子曰:君子者成德之名也。所贵乎君子者,有以化其气禀之性耳。不然,何足以言君子?

朱子曰:俭德极好,凡事俭则鲜失。

朱子曰:杨绾用而大臣损音乐,减驺御,人岂可不养素自重耶。

朱子曰:夫子乘桴之叹,独许子路之能从,而子路闻之果以为喜,且看此等处圣贤气象是如何!世间许多纷纷扰扰,如百个蚊蚋,鼓发狂闹,何尝入得他胸次耶!

朱子曰:穷须是忍,忍到熟处,自无戚戚之念矣。

朱子曰:凡日用间,知此一病而欲去之,即此欲去之心,便是能去之药。但当坚守,常自警觉,不必妄意推求,欲舍此拙法,别求妙解也。朱子《答杨子直》曰:学者堕在语言,心实无得,固为大病,然于语言中罕见有究竟得彻头彻尾者,盖资质已是不及古人,而工夫又草草,所以终身于此若存若亡,未有卓然可恃之实。

朱子《答林择之》曰:此学不明,天下事决无可为之理。

朱子《答许顺之》曰:今时学者轻率大言,先将恭敬退让之心坏了,不是小病。若实有为己之意,先去此病,然后可耳。朱子曰:前贤语默之节,更宜详味,吾辈只为不理会此等处,故多悔吝。

问:谟于欲未能无之,但此意萌动时,却知用力克除,觉方寸累省,颇胜前日,更当如何?朱子曰:此只是强自降伏,若未得天理纯熟,一旦失觉察,病痛出来,不可不知也。

又问:五峰所谓天理人欲,同行异情,莫须这里要分别否?曰:同行异情,只如饥食渴饮等事,在圣贤无非天理,在小人无非私欲。所谓同行异情者如此,此事若不曾寻著本领,只是说得他名义而已。说得名义尽分晓,毕竟无与我事,须就自家身上,实见得私欲萌动时如何?天理发见时如何?其间正有好用工夫处。

朱子曰:杜陵七歌,豪宕奇崛,诗流少及之者。顾其卒章叹老嗟卑,则志亦陋矣。人可以不闻道哉?

朱子曰:粗有衣食之资,便免俯仰于人,败人意思,此亦养气之一助也。但不可汲汲皇皇,役心规利耳。

朱子曰:语道术则无往而不通,谈性命则疑独而难穷,惟其厚于外而薄于内,故无地以崇之。

朱子曰:匪忠曷劝,匪孝曷程,咨尔学子,永观厥成。

朱子曰:言思毖,动思踬,过思弃。端尔躬,正尔容,一尔衷。

朱子曰: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乾坤无言物有则,我独与子钩其深。

朱子曰:前圣后师,文不在兹,如或见之,有俨其思。

猜你喜欢
  卷二·刘敞
  浮邱子卷六·汤鹏
  春秋集传详説卷十二·家铉翁
  卷九·湛若水
  御制日讲礼记解义序·康熙
  乐论第二十·荀况
  附录一 《诗经》文稿·傅斯年
  左传折诸卷十一·张尚瑗
  卷十五·苏辙
  卷四百八十九·佚名
  卷七十九·道世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九·佚名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卷上·佚名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五·知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梦观道人大圭(梦观集)·顾嗣立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着《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

  • 唐音巻十二·杨士弘

    元 杨士宏 撰张 震 注唐诗遗响五李长吉【长吉名贺系出郑王后七嵗能辞章仕至协律郎辞尚竒诡所得皆惊迈絶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合之弦管又玉川之怪长吉之诡天地之间自欠此体不得又大厯以后吾所

  • 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三杜甫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漾舟千山内日入泊枉【一作荒】渚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石根青枫林猿鸟聚俦侣月明游子静畏虎不得语中夜怀友朋乾坤此深阻浩荡前後间佳期付【一作赴

  • 御选宋诗卷五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五十一七言律诗七程俱九日写怀节物惊心两髩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畆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亦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栁萧萧噪暮鵶别后有怀子我追用巾字韵作寄漉酒空峩五栁

  • ●卷一百四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四十七。   起绍兴元年四月二十一日丁亥,尽八月八日壬申。   二十一日丁亥张浚杀前威武大将军曲端於恭州狱中。   初王庶以失延安自劾罢六路节制也。闻张浚来作宣抚处置使即前途迎见之浚以庶为参议

  • ●魂南记·易顺鼎

    易顺鼎哭盦撰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夏五月辛未朔,余甫自京师还唐山大营。初,余与岘帅约:战则留,和则归。至是,和议成,赔款二万万,割辽东、割台湾,皆从来所无。余墨絰从戎,志在殉母;今时局如此,不入山披发何时!因岘帅挽留,不得已,约再缓月

  • 卷一 长安看花记·杨懋建

    (我生也晚,不及见乾隆嘉庆间人。比来长安,四喜部诸人又多转入春台、三庆部矣。辛壬癸甲以来,淹留京邑,洛阳名园日涉成趣,青衫尘满,翠袖寒多,回首前尘,但唤奈何。丙申夏五,适遇韵琴新来保定,皇州春色,尚能言之,然所识已大半道光十六

  • 魏王遗楚王美人·佚名

    【提要】 这也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狡诈的郑袖施毒计铲除了竞争者。我们通过这些诡计,可以看到人性的恶劣和人心的难测。识破诡计、防卫自身,这也是我们研读谋略的目的之一。 【原文】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

  • 食货六七·徐松

    置市【宋会要】太祖干德三年四月十三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坼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五年十二月二日,诏曰:「钱,乃所以通贸易;布帛,所以备豹帛,时之急务,不可阙焉。故币之轻奸,国家所禁;物之行滥,律令甚明。近闻都市之中,贾人作伪,或

  • 余日章·周诒春

    余日章 年三十五岁。生于湖北武昌。永久通信处。上海靑年会。父文卿。圣公会会长。弟日宣。留学美国。已婚。子二女三。初学于武昌文华书院。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以国文得江督周玉山所赠奖品。又以英文得奖。任武

  • 论语纂疏卷二·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论语纂疏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纂疏卷二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胡

  • ○三乘渐次第七·玄觉

      夫妙道冲微。理绝名相之表。至真虚寂。量超群数之外。而能无缘之慈。随有机而感应。不二之旨。逐根性以区分。顺物忘怀。施而不作。终日说示。不异无言。设教多途。无乖一揆。是以大圣慈悲。随机利物。统其幽致。

  • 答 李 直 问·太虚

    问:依起信论众生在生灭之中,虽依真如自体相熏习,亦能发心修行,但以有无量无边无明,起一切烦恼种种差别,若不遇诸佛菩萨以为之缘,而能证入涅槃,则无是处。读此窃有疑义:即诸佛亲证真如,从断无明而证乎?抑本未尝起于无明乎?依后义,则

  • 人 生·太虚

      今天且提出“人生”两个字的名义来谈谈。  “人”是什么?怎样叫“生”?这是两个问题。世俗对于人生的解说,往往以为人生几十年光阴就是人生的安立,把人生概指为“人之一生”、“人的生命”或“人的生活”而已。今谓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卷辨四量心 广辩十事灭除有余断除业缘 辩戒有五种心下中上上上上中上 辩百福德成三十二相之一相及八十种好 辩涅槃经能令众生离二十五有 广辨金刚三昧德王品之第六复次善男子云何菩

  •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广严城庵罗树园。与大苾刍众六十万人俱。其名曰尊者大迦叶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须菩提。尊者尊那尊者大目乾连。尊者舍利弗

  • 圜容较义·李之藻

    《圜容较义》是明朝末年李之藻与利玛窦翻译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几何在我国的传播。李之藻撰。亦利玛窦之所授也。前有万历甲寅之藻自序,称凡厥有形,惟圜为大;有形所受,惟圜至多。浑圜之体难名,而平面

  •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佚名

    《上清胎精记解结行事诀》,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本篇言存神佩符,开解体内胞胎结节之法。其内容文字与《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基本相同,疑系南北朝道士摘录该经改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