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十一、这“山崩川竭”的传言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在湖南供称“山崩川竭,是传闻泰山崩四十里,至于川并未竭,因笔头不谨,弄文致诬”等语。这泰山崩四十里之说,影响全无,你将传说笔之于书,已极悖逆了,况川竭之事,并无传说,而遂连类。并及这“山崩川竭”,是何等之事,竟可以笔头播弄得么?乃仅以“不谨”二字,轻忽戏玩之词掩饰此罪,如何使得呢?但所闻必有所自,你须据实供出。

  曾静供:“山崩”之说,虽有传闻,弥天重犯今日万死,记想个人不出。“川竭”之误,弥天重犯今日实实该死。盖寻常说话,犹庸言之谨,一涉不实,不惟于道理有碍。于心不能无愧,抑且当面受人诃责不小。此是何等重大的事情,如何可以轻易掠过,且以庶人小民之贱,而上议国家事体,即有实据,犹不免出位冒干之罪,况既复妄,虚中更虚。即此一项,已足粉骨莫偿了。而前供犹仅以“笔头不谨”,盖过是身陷于罪,而竟不自知其罪之大小轻重矣,今日省悟,万死何辞。

  【译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在湖南你招供有“山崩塌,江干涸,是传闻泰山崩塌了四十里,至于江,并未干涸,因下笔不谨慎,使文章出现错误”等说法。这泰山崩塌四十里的说法,没有一点根据,你将传言写到书信中,已经极为狂悖逆乱了,而江河干涸之事并无传说,却也连带一块写入。这山崩塌江河干涸是多么重大的事,竟然可以随意在笔头胡写吗?你却仅仅用“不谨”两个字,用这种不严肃的戏玩之词来掩饰你的罪过,怎么能行呢?但是听到的消息一定有它的来源,令你从实供来。

  曾静供:泰山崩塌的传说,虽有谣传,犯了弥天大罪的我今天罪该万死想不出那人是谁。江河干涸的误笔,犯了弥天大罪的我确实该死。即便是平常说的话还十分谨慎,一个举措不真实,不仅在道理上说不过去,对自己也不能做到无愧于心,况且当面受到别人如此厉害的斥责呢?这是何等大事,怎么可以轻易地一掠而过!况且像我这等低贱的小民百姓,却去议论国家大事,即使有真凭实据,还不免有越位犯上的罪过,况且既欺圣上又作假,虚中有虚。仅凭此一项罪,已经是粉身碎骨不能抵偿了。但在前面招供时还以下笔不谨慎掩饰过错,这是身犯大罪竟然不知道自己罪过的大小轻重呀!今天反省悟出后,死一万次也不算多。

猜你喜欢
  列传五·薛居正
  卷二百二 治平元年(甲辰,1064)·李焘
  卷三 武帝·王夫之
  卷八十·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上篇卷三·陈洪谟
  ●嘉慶東巡紀事卷三·佚名
  七九八 军机大臣奏查明四月至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卷二十八·司马迁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四。·金富轼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陈寿
  陆睿传·魏收
  朝鲜传·张廷玉
  卷一百六·宋敏求
  209.钟相杨么起义·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续集巻六·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续集卷六    宋 黄升 辑宋词马庄父字子严建安人自号古洲居士水龙吟【为陈坂种玉庄作】买庄为贮梅花玉妃一万森庭户古来词客比方不类可怜毫楮谁扫尘凡独超物表神仙中取是昆邱标致姑山风骨除

  • 卷374 ·佚名

    王安石 久雨 煤炱著天无寸空,白沫上岸吹鱼龙。 羲和推车出不得,河伯欲取山为宫。 城门昼开眠百贾,饥孙得糟夜哺翁。 老人惯事少所怪,看屋箕踞歌南风。 王安石 句 哀俗易高名已振,途险难尽学须强

  • 卷七·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七高宗皇帝李治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题从《全唐诗》】帝 【即高宗皇帝李治】  皇太子 【即章怀太子李贤】  霍王元轨 【高祖第十四子,封霍王,垂拱四年卒】  相王轮 【即睿宗皇帝李旦】 戴至德 【相

  • 卷四百五十四·列传第二百一十三·忠义九·脱脱

        ◎忠义九   ○赵时赏 赵希洎 刘子荐 吕文信 钟季玉 耿世安丁黼 米立 王孝忠 高应松 黄申陈胶 萧雷龙 宋应龙 邹洬 何时 刘士昭   赵时赏字宗白,和州宗室也,居太平州。咸淳元年擢进士第,累官知宣州旌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一·杨仲良

      徽宗皇帝   讨卜漏   政和五年正月丙戌,长宁军界夷人卜漏等反[1],攻梅岭堡,陷之。   此据《初草》。二月三十日,令赵遹措置。圣旨追书,须别考详。本纪于初九日庚辰书晏州夷反,当移入此。三月十七日,赵遹奏夷贼正月

  • 卷三十·唐·蒋一葵

    【裴度】 〔字中立。元和末为宰相,历事四朝,以全德始终。李义山称为圣相。微时寓洛,尝策蹇天津桥,有二老人倚柱而立,语云:“适忧蔡州未平,须待此人为将。”其仆携书囊从后闻之,归述其事,度曰:“见我龙钟,相

  • ●卷四·毛奇龄

    〖孝宗朝 弘治〗张皇后,孝宗后也。兴济人,父峦,母金夫人梦月入怀,生后。后当适人,其所当适者,忽大病。及选为太子妃,则前所当适者病已。孝宗即位,立为后。笃爱,宫中同起居,无所别宠,有如民间伉俪然者。峦自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其卒

  • 卷之三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经

  • 卷八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卷万寿盛典初集卷八十歌颂二十【词臣十二】万寿诗【七言排律三十韵】翰  林 院  编 修【臣】须 洲万年历数膺仁寿一统车书会荡平巩固金瓯鳌极正调和玉烛泰阶明乾施广大同元始坤载含宏合利贞皥皥王

  • 卷二十二·陈祥道

    刀【柄飾以木】削刀【合六成規】考工記曰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太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又曰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而成規桃氏為刃鄭氏曰刃刀劍之屬削今之書刀詩曰鞞琫容刀書曰赤刀大訓孔安國曰赤刀赤刃

  • 跋·徐问

    劄记一书先生抚贵州时与学者问答辨究随所记而成者也其间三才之道性命之奥事物之理六经四子之言与夫古今言语同异之辨得失之归靡不详且悉焉道理充溢脉络分明是非明白功夫精审而要领卓如也学者一见便有下手处若夫人心动

  • 卷十·顾镇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十宗人府主事顾镇撰大雅【二】诗贯曰此厉宣幽三王之变雅也宣王诗尚为变而能正厉幽诸篇亦多称天述祖陈善闭邪之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

  • 卷第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六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业品第四之四又经中说。业有四种。谓或有业黑黑异熟。或复有业白白异熟。或复有业黑白黑白异熟。或复有业非黑非白无异熟能尽诸业。其相云何。颂曰。依黑黑

  • 归去来兮·老舍

    五幕话剧。老舍编剧。作家书屋1943年2月出版。写抗战时期商人乔绅一家的分化过程。乔绅在国难时期靠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大发横财。他不顾民族国家利益,一心依靠金钱力量来控制家中的一切。大儿子乔德山牺牲于抗战前线,

  •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佚名

    简称《白衣金幢缘起经》。佛教经典。宋施护等译。三卷。叙述佛宣说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姓来历,及善恶升降、业报平等的思想。异译本有:《长阿含经》第五《小缘经》、《中阿含经》第一百五十四《婆罗婆堂经

  • 阿阇梨大曼荼攞灌顶仪轨·佚名

    一卷,失译。秘密部。

  • 华严发菩提心章·法藏

    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一卷。分四部分:(1)“发心”,依据《大乘起信论》解释“发菩提心”;(2)“简教”,论证修行是否要依赖经教,主张“理教俱融,合成一观,方为究竟”;(3)“显过”;(4)“表德”。第三、四部分主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