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

№天001

【盖】

故唐山阳郡巩氏墓志

【志文】

故山阳县君巩氏夫人墓志摄徐州录事参军将仕郎前守潞州长子县令郑仁光撰夫人其先讳朔,仕于晋,列於春秋,为上大夫,恢赞霸业,有功於国,因封巩邑之田,遂以氏焉。汉魏已降,洎乎周隋,青紫交映,以其多而不序也。曾祖讳明玉,不仕;高祖讳文悦,仕至左神策军押衙、检校太子宾客、守荣王府司马;世祖讳德方,仕至内飞记押衙、检校国子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夫人即家之季女也。聘弘农公十五载矣。公任曹州牧,检校左仆射。其夫人寝疾,以至大祸,时幼女七岁,有弟三人,孀姒一人,同赴於丧。夫人礼淑二仪,德全百行,处家以慈惠,适户以和柔,荣分於九戚之间,誉满于四方之内。本期鸾陪乐镜,凤对邴茵,松椿自固其遐年,霜雪无侵於贞操。岂谓琼伤沉滓,倏然之义断蘼芜;花坠飚风,邈尔之魂游仙阙。呜呼!亲爱茹叹,行路增伤,一时之哀,何所及也?属未偶良便,权殡於堂。后公正任曹州刺史加司空,迁牧齐州,又迁镇徐州节度使、检校司徒。以天元年岁次甲子九月壬戌朔十二日癸酉巳时,榇归圃田大茔,所备嘉羞飨祭之盛,不可具陈。奉命以绝其祀,焕奇杰之大义,烛幽阴之至灵,福我公匡济良规,以刻石不朽之志也。赞曰:

寒玉无瑕,贞松有节,懿光后代,名超前哲。六亲咸赖,百祚惟昌,既刊坚石,永播余庆。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河南卷第一册)

№天002

【盖】

失。

【志文】

唐金紫光禄大检校司空使持节黄州诸军事黄州刺史上柱国乐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孙彦思墓志并序将仕郎前守黄州武昌县主簿张简如撰公其姬姓也,与周同祖,是吴主权十九代孙矣。爰从国祚数穷,宗枝星散,或游宫路,或隐山□,迄至周隋,家於京洛,降及唐代,因避安史之乱,族寓合肥,其於家风世德,令问芳猷,拥朱轩、服紫艾者,不可胜纪。曾祖俦,皇承奉郎、舒州宿松县令;祖涟,皇登仕郎、襄阳县令;考乃任,将仕郎,温州司马,公即姑子郡冯氏之生也;弱冠中婚於太原郡王氏县君。窃以县君□工妇礼,玉洁兰薰,雍睦丝萝,唱随琴瑟,三从备著,已膺封邑之荣;四德具闻,早显肥家之誉。公幼寻经典,长值干戈,四海多艰,中原无主,是以捐文习武,许国忘家,自始及终,从□至□,拥骁锐数千之众,匡淮海三十余年。本自貂蝉,升於曳履;寻从仆射,便拜司空。亦曾扫妖孽於句水之滨;亦曾讨烟尘於青河之□,凡为徵发,莫匪身先。七纵七擒,皆凭豹略;成□□□,监著麟台。天癸酉岁,窃值湘潭,忽兴寇盗,黄宁偶失於防守,乌合遂纵於奔冲。□空,乡闾略尽。王庭选公为黄州制置使分忧志*,来国心专,版筑城池,兴修廨厮署,招安户□,劝课农业,甲戌岁,承昭皇御札,就拜当州刺史。乙亥岁,又承制加乐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本谓福海长深,寿山永峻,岂料悬弓露影,斗蚁闻声,潜为疾疹之端,便作沉疴之苦。非不寻方肘後,求疗秦中,其奈二竖纵横,难为面传,三彭勇跃,不受筋悬。於天丙子岁五月十三日,薨於公署,其年五十有二。比谓泰山峻而难崩,何朗蟾桂圆而易缺。秦云断处,叫天路以宁迥,楚水分时,泣夜泉而安及。有子一人曰智荣,年二十有三;孩孙一人,曰惠儿,十六岁;婴孙二人,长曰态儿,年四岁;次曰通儿,年二岁。比恒山之四鸟,永诀难胜;似巴峡之孤猿,长号不绝。县君以齐眉义重,结情深,剑恨龙分,琴悲鹤去,莫不抱棺气咽,抚臆心□。□傍□封,岂睹平生之日;悲临逝水,唯伤永别之魂。今则选以良辰,卜其宅兆,需车不驻,长辞□路之间;蒿里将临,永闸泉扃之下。

当年十月廿七日,葬於润州丹涂县信义乡石门村石门里茔地,用钱贯文,於处买得。其地之广也,东西五十五步,南北四十百步,以为□域之所矣。嗟乎!历阳地陷,己作平湖;辽海波乾,终为古□。不刊□公之石,何记王果之崖。□□忝词人,窃叨属□,五言是业,四字非攻,蒙命微才,得陈备述。铭曰:

渺觌前言,深穷茂族,周代分枝,吴朝建国。虎踞石头,龙分鼎足,地响金声,窗明雪烛。文武相参,冠冕相续,唯公室堂,官崇行笃。光继前从,不隳往躅,或绾兵权或为郡牧。谋深韩白,政比龚黄,亦心奉国,苦节勤王。修兴廨署,版筑城墙,悬鱼誉远,去兽名彰。志怀恭俭,节守温良,凡为举措,尽体规章。

年虽知命,发来曾霜,人无金石,寿有短长。忌鸺兴词,疑弓得瘵,二竖生□,三貅貉,何佛不求,何神不拜,颜子命终,宣尼梦怪。至药无徵,名医不差,泰山其颓,梁木其壤。风烛难停,夕阳倏迈,身殁幽冥,魂归上界。已抛世路,将奄泉台,三月而葬,三年而哀。抱棺气绝,抚□心摧,长归幽壤,永葬琼环。丹前去,阴风后催,鱼灯虽照,泉扃不开。一灵已往,万古□□,今生□□,□□□□。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江苏山东卷第一册)

残志

№残志001

【盖】

无。

【志文】

砖刻。

大唐雍州万年县崇道乡德里故云门尉前陈州太康县丞赵行之墓铭。

(西安碑林藏石)

№残志002

【盖】

唐故李君墓志之铭

【志文】

唐故李府君墓志铭并序分宗魏郡,因官届此。君讳章,字绮,潞州上党人也。祖贤,隋任京都御史;祖寿,齐任潞州司马;父任和州司户。惟君夙禀□□,体殷山岳,奇才溢调,烈封爵於五侯;志等松筠,岁塞于七纬。首夫人博陵崔,仲夫人郭,太原英彦之俊,季夫人刘,汉代无双,并姿逾掷果,窈窕倾城,君禀五常之气,即缠声伯人之疴,屡延秦医,莫救晋侯之疫。其龄八十有二,殄於家庭。哀子继宗,昊天罔极,奉报之情,将归宅兆,忽□之岁,孤月二旬,合葬於潞州城西北一十五里平原,礼也。东瞻漳水,西眺龙陂,南望羊头,北视雁岭,故勒丰碑,乃为铭曰:

万代无双,千龄罕匹,舜息之月,如来人□。终身泣血,哀恸难载,泉扃一闭,灰粉为期。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第一册)

№残志003

【盖】

大唐故亡宫九品志铭

【志文】

太极□坊九品亡宫志铭并序亡宫九品者,盖六官有女职也。嫔柔无闻而可称,闲和以礼而为度。凡登品命,例赏恭勤。则知选自良家,人事禁掖。以某月日遘疾奄逝,享载若干。其载五月九日葬於亡宫茔,礼也。後庭芳树,一花落而可伤;前路黄尘,孤魂去而足叹。铭曰:

素以闲□,□□□□,宫闱如何?星厌忽谢。美辉生既□□□何道辞长门之孤月,闭幽埏之□□兮悲兮,彼坟垒垒而何晚何早?(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四册)

№残志004

【盖】

失。

【志文】

沙弥尼清真塔铭并序大安国寺沙门季良撰兼书勤策尼者,扶风马公左武卫中侯顺之季女,大招福寺郯法师之犹子子也。幼而聪慧,性善管弦,耳所一闻,心便默记。仁贤温克,尤重释门。父母违而嫁之,遂适陇西李氏,宿卫荣之贵妻。自入夫门,便为孝妇,虽居俗礼,常乐真乘。每持金刚经,无于日,迨十许稔。不意染绵*之疾,药物不救,委卧匡床,由是(下残)心舍俗从道,契宿(下残)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北京卷第一册)

№残志005

【盖】

夫。

【志文】

唐故高府君墓志铭君讳难,字玄,宋都陈留郡人也。原夫旋□纪地,派□水以□□;琼峤干天,郁轩台而□极。其后英间秀,联冕聊晖,□蔼缃图,可略言也。祖信,青州刺史;父娄,雍州蓝田郡守正;誉标时彦,政□修□,镇雅俗於当年,绢令绩于千古。惟□器宇证兰宫□峻峙,逸韵飚举,灵襟月上。绮纨之岁,□奋羊而预玄;□□之年,引家禽而□客。翔鸾婉翰,□六艺□□霄;□月张弦,贯两苍于鸣镝。

□戈收野投州□门大□之中,擢□朝请大夫之职,□□锦□□□□□□□□□尉之□□□□□□□□□□□□园室□□庭□莲丰而不□□□□□□□□□吾里私第。夫人杜氏,京兆人也。□□□□□□图贞妇德□宣母□□□□华就养攀□□□□□□□沦晖於永□。春秋七十有一,□□□□□□月十二日卒。以其年十月□日,□合葬於洛阳城北邙山平乐乡之原,礼也。於□!雾古松门,云愁六路,荒野凄而垄日沉,幽埏□而穷烟暮。勒贞芳於翠琬,庶腾声于有□。□□:

昌绪蝉□,洪源□□,□者之□,□□车籍。论道经邦,重□叠迹,功勒彝鼎,声昭金石。□□□□,松椟森沉,蒿歌□断,□□□今。山幽月落,野□□深,千秋万岁,永懋徽音。

(镇江博物馆藏石 据拓本录文)

№残志006

【盖】

唐故河东杨府君墓铭

【志文】

唐故坊州中部县令柳府君夫人河东薛氏公墓志铭并序进贡进士王筹撰公讳耸字本立,其先河东人也。公曾祖讳崇楦,官至房州刺史。公之大父讳琬,官至同州朝邑县令。公之列考讳□□至州永寿县令。公源流溟渤,权干□森,孝著宗族,仁枝交执,诚信贯於隐微,礼范偕於勤息。君子以为至矣。公始以门荫补太庙齐郎,释褐为茂州仁寿县丞,历任四命,至坊州中县邑大夫。以原德茂能,政攸百里,抚俗易化,讴美童艾,皆谓天赐眉寿,爵於荣列。呜呼!惜哉!景命不□,六十有三,岁在癸巳八月己酉之辰居闲大谢於坊州观俗里。识者闻而痛之。宜矣。嗣子宗本等以明年五月己酉之辰卜於县珍藏乡先茔,礼也。

夫人同郡薛氏,绵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光之孙,银青光禄大夫、州刺史、卫尉卿冫合之女,贤淑贞慎,婉而有程,光备女德,贻训妇道,九族以睦,夫党以和,善弘而庆锺,胤系昌炽。宜哉!阴骘冥昧,流祸遄及。春秋五十有七,岁终於永乐乡朱牛里之别业。洎孝子本等以年月不良,未毕情礼事,权厝于田园之所。俾先灵南北之离,邈经三十矣。况玄堂埏隧,地不善焉,神理匪宁,不福遗嗣。季孟之生,宜然凌替。小子堇减耗家产,兴营大事,启邦甸之先茔,据山阿大,美土佳城,礼宜迁合。即以今年岁在丁卯十一月朔四日丙辰奄圹,礼终台。至孝申本等孝友生知,迫感前训,哀毁过礼,号呼*天。以亟从昔游敦尤重,俾摭其实。小子薛宗之出,承诣兄命,泫然追纪。其铭曰:

铭公之德,其德维光。仁■端洁,家国纪纲。夫人贞贤,□之有皇。宗族既睦,行枝载芳。命也罔测,夭夭令德。哀哀良嗣,横□亲识。万乎斯年,嘉猷不息。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四册)

№残志007

【盖】

失。

【志文】

下半部残缺。

唐故军器使内寺伯赐紫(下残)郡夫人王氏墓志铭并序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下残)

夫举族称官,盖制作之常意,况(下残)众矣。斯皆增晖图谋,称望天下,(下残)繁词,故略而不书也。夫人襄阳(下残)慎,叶窈窕之风规,纂组女工(下残)川禄氏,数奇不耦。夫人禄氏(下残)罢日,粢祀之职,礼不可亏,洁(下残)理,咏鸡鸣以求肾,慕王氏弈(下残)移天配德,克崇妇道,懿绩可(下残)自汉南更命荆门,岁满人(下残)老原乖军器常侍寻卧疾(下残)动循法则,不尚繁华,言必洽(下残)宜家。其仁贤体度,盖为外戚(下残)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北京卷第二册)

№残志008

【盖】

夫。

【志文】

仅存左下部。

(上残)其容淑(下残)服勤母仪,恭(下残)子保宜夫家。厥夫上柱国渔阳田仁德之孙,上(下残)操之长子。克生令嗣。长子曰神功,才兼文武,位至(下残)左骁卫将军。次子曰休立,□州达隽府别将。并痛(下残)忧听天之暮齿,攀号冈极,顾复长悲,越以二年(下残)一月八日卜其宅兆於蓟城四南廿里正礼乡南胡(下残)礼也。呜呼哀哉!恐天长地久,音尘寂寥,敬(下残)曰:

(上残)氏阳雍仙兮裔孙子,作嘉媛兮田居士,翼振(下残)净行兮冀延祉,那短龄兮忽云已,归重壤兮(下残)兮表荒杞,木千秋兮长没齿,嗟世路兮皆若(下残)感行李。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北京卷第二册)

№残志009

【盖】

阙。

【志文】

大唐故正议大夫行内侍上柱国梁府君墓志铭并序君讳保定,字保定,安定人也。粤若□□□历□关立侯惟君之先(下缺)以德登用,光映图史□焉表其□□□朱绂□章□电灿霞(下缺)晖荣亦甚矣。高祖、祖、父思壮□成令,或出或处,英声并驰。必以穆(下缺)义为城郭,信让□□□。公幼而□异,长则有成,□深经书□藉忠(下缺)孝闺门□□□*待□夫唯西南□□寇□□□□□□丧类(下缺)必道合于□□□□明君利攸往□□□□□□□佳□从事(下缺)□正臣节惟□天子省是□之□□四□□恩□五十四(下缺)丁太夫人忧□□逾礼见者(下残泐)     号思□于任所□改时□有(下残泐)

也则知忠良奉□当然孝子之家□□□□□□□良(下缺)

光矣侯其□而公(下残泐)

□学而成□□□□□门人之(下残泐)

子斯人而有□行□□不□□善□□间十七生(下缺)

终于河南府榆林里第,春秋六十有一。主(下缺)有(下残泐)

月十七日□窆于长安城西□□□原。(下缺)

之悲远□梁岩(下残泐)

□荣寿之(下残泐)

□□之谢(下残泐)

之报无□□□□之□刊(下缺)

倬天生兮年月夫(下缺)

□□哀哀孝子泣(下缺)

□闻山乌。(下缺)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四册)

№残志010

【盖】

大唐故吴府君墓志铭

【志文】

此志严重残泐,仅存首题及边缘个别字样,故仅首题备考。

唐故宁□□□□行□都□□副将节□督庆州诸军事行庆州刺史兼押蕃落使四镇兵马使兼御史中丞□乐郡王吴府君墓志铭并序乡贡进士翟存古撰公讳令俊,其先安定鹑觚人也(以下残泐)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四册)

№残志011

【盖】

失。

【志文】

(上泐)栎阳县尉袭■国公李景裕撰(下泐)一月廿日前京兆府栎阳县尉袭*国公陇西李景裕妻王氏□□□于上都安邑里之私舍,享年廿六。李氏先茔□渑池县,俱以日时,未叶归。取其年六月廿九日,葬於万年县洪固乡凤栖原,从权礼也。其夫孺涕抑哀,书石识事於墓云。夫人讳循,字柔之,其先太原人。太尉中书令忠烈公讳武后之曾孙,司徒平章事景襄公讳上真之孙,仆射赠侍中恃中讳承宗之女,司空赠司徒讳承元之侄。蝉联奕叶,传芳继美,持双旌者四世,乘朱轮者百人。荣曜当时,辉映前古。□太史氏备之,此固阙而不书。其夫即夫人姑之子也。太师平章事康武公讳抱真之曾孙,右领军大将军*国公讳缄之孙,州司马殿□御史讳承鼎之子。当建中之年,朱滔勃乱幽蓟,贼Г□发于咸秦。时忠烈公秉钺常山,康武公拥旄上党,犄角相应,封圻接连,俱励尽萃之□,同成戡靖之业。铭动竹帛,垂□不朽矣。后景襄公以爱女于司马,修旧好也。爰及司空,以犹之子念,又归夫人于李生。姻不失其亲也。呜呼!夫人自嫁及夭,未二十月,非至伤□痛,则曷以书夭?夫人幼而聪惠,长温和,德茂兰间薰,仪标玉立。在家必□仁孝,既嫁已彰令淑。妇道固自天知,女工不待师受。至于正家事,肃闺闱,勤谨以睦,六姻柔明,以主中馈,徵之当代,罕得其俦。于戏!夫人诞公侯之门,媲丞相之嗣,宜享福寿,以保余家。岂谓日月如流,青春遽歇。

格言有曰:大道无亲,唯与善人。而今反是。其天也?取其不天也?□仰悲□塞,言不成文。铭曰:

□□心□兮芳兰罢薰,逝水东流兮双剑俄分。福善祸淫兮道其何□,泪尽继血兮天不复云。已矣哉,陵谷虽变兮永永斯文。

(录自《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四册)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八 儒林传第五十八·班固
  列传第七十三·刘昫
  卷九·常璩
  ●卷三·佚名
  书湖州庄氏史狱 全文·翁广平
  卷第八十九·胡三省
  春秋别典卷四·薛虞畿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七·佚名
  殷本纪第三·司马迁
  郭药师传·脱脱
  中山君飨都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宰·唐圭璋

      满庭芳   寿字守四月十四   气吐虹霓,笔飞鸾凤,从来锦绣文章。谪仙才调,复见庆流芳。向自题名雁塔,不十载、德播河阳。慰民望,一麾出守,风月任平章。   清和,时欲半,吕仙庭日,正比相当。欣逢初度旦,敢献椒觞。只恐经

  • 第三十五出 并封·李渔

    (生袍笏上)汉使初回博望槎,衣沾余蜃入京华。重随鸳鹭朝天日,屈指星期尚未瓜。——下官石坚,奉使琉球,还朝复命,官里尚未升殿,且在朝房伺候。(末扮番使执笏,老旦、丑扮胡女随上)夷夏从今已一家,陪臣两度入京华。冕旒亲睹

  • 第二出 邹林游学·王世贞

    【风入松】〔生扮邹上〕灯窗十载困靑毡。矢志不窥园。禹门一日翻桃浪。那时逞百丈楼船。雾起靑山豹变。雷轰沧海龙蟠。〔鹧鸪天〕雄才锐气丈夫豪。寄迹衡门叹未遭。袖裏虹霓冲霁色。笔端风雨驾云涛。业孔孟。志禹皋。

  • 四集卷六十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三古今体一百三十一首【己亥九】文庙释奠礼成有述圣祖於斯避暑曾养恬乐利被黎蒸闾阎此日较前盛礼乐百年以後兴爰建庙堂欣庆落载因释奠仰依凭菁莪雅化捷影响已有庠间俊秀升【丙申夏诏於热

  • 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八十五·赵尔巽

      噶尔弼法喇 查克丹钦拜 常赉 哈元生子尚德 董芳 查弼纳达福 定寿 素图   噶尔弼,纳喇氏,满洲镶红旗人。父额尔德赫,为敬谨亲王尼堪长史,屡从征伐。顺治十六年,署护军统领。偕安南将军达素等师下厦门,击郑成功。额尔德

  • 卷一 秦始皇·王夫之

      〖一〗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

  •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夏。四月。庚戌朔。享太庙。遣礼部尚书佛伦行礼  ○上驻跸狼居胥山。  ○驾出行宫、亲临大路、阅视八旗枪手、绿旗兵起行。  ○谕议政大臣等、此地至两狼山地方、一百二十里、无水。

  • 一百二十四 曹寅奏陈江南岁底米价如常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太平无事。入腊以来,瑞雪三尺,百姓预庆丰年之兆。岁底米价如常。 所有十一月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 卷十八·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十八宋 黄震 撰宋朝仁宗 初立章献明肃皇太后刘氏聴政十一年 意向尧舜三代贾昌朝以经开説 慨然思正百废修太平增四谏官【首用欧蔡】 开天章阁给仲淹笔札使书所欲【庆

  • 金佗续编卷十四·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十四宋 岳珂 撰天定别录卷二湖北转运司立庙牒湖北转运司牒上岳少保宅勘会近於去年十二月初八日准尚书省劄子朝散郎荆湖北务转运判官赵彦博劄子猥以非才滥将使指无补?埃日负素餐之责置司适在

  • 卷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三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刑赏表葢闻有功不赏有罪不刑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故虞书有天命天讨之文戴记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葢自天子之统壹宇内与列侯之抚驭一国莫不由赏罸之得其道不

  • 李煜传·欧阳修

    李煜字重光,起初名李从嘉,是李景的第六子。李煜为人仁孝,善于撰写诗文,擅长书画,宽额,牙齿紧密相接,有一只眼是双眼皮。从太子李冀以上,李景的五个儿子都早死,李煜按次被封吴王。建隆二年(961),李景迁南都,立李煜为太子,留下监国

  • 职官三九·徐松

    都督府【宋会要】高宗绍兴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制以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吕颐浩特授依前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两浙荆湖诸军事,参谋官差户部尚书李弥大

  • 卷五·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五十八日己夘昧爽礼部乃至行宫奏请皇上诣先师庙行礼上御辇设卤簿文武从官不陪祀者皆补服于行宫前跪送驾由曲阜南门入陪祀官皆跪迎于櫺星门外驾由櫺星门入大中门

  • 度製第二十七·苏舆

      孔子曰:“不患貧而患不均。”故有所積重,則有所空虛矣。大富則驕,大貧則憂。憂則為盜,驕則為暴,此眾人之情也。聖者則於眾人之情,見亂之所從生。故其製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於驕,貧者足以養生而不至於憂。

  • 无极宝三昧经卷下·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须菩提白佛言。若有念苦乐者。则不离于苦乐。是则为二法。菩萨者不中离。不上离。不脱离。不中无所离。于所作远无作。是为作所起如幻以幻脱幻。幻中无幻幻中无名。如是亦不从法得度。亦不离

  • 潞公集·文彦博

    诗文集。北宋文彦博撰。40卷。彦博四朝名臣,封潞国公,因以名集。其诗文南渡后颇有散佚,少子文及甫追辑成20卷,称《略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文潞公文集》40卷,《补遗》1卷。《宋史·艺文志》著录《文彦博集》30

  • 南华邈·佚名

    南华邈。原不题撰人。《宋史·艺文志》着录文如海《庄子邈》一卷,当即此书。解释《庄子》三十三篇题意,仅残存六篇。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原不题作者姓名,附于《南华真经直音》之后。本书鲜见其它传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