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孔纬传

孔纬字化文,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后代。他的曾祖孔岑父,最后官位为秘书省著作佐郎,是谏议大夫孔巢父的哥哥。祖父孔癸戈,最高官位是礼部尚书。父亲孔遵孺,最终官职为华阴县丞。

孔纬少年时已成孤儿,依靠同宗族的叔伯孔温裕、孔温业;他们都官居方镇,与有名望的人士交往,因而孔纬的名声身世早已显扬。宣宗大中十三年(859),中进士,初入仕途任秘书省校书郎。崔慎由镇守梓州时,征召他为从事官。又随从崔铉任扬州支使,得到协律郎的职务。崔慎由镇守华州、河中,孔纬都随从他,历任观察判官。宰相杨收奏请朝廷授予他长安尉官职,代理弘文馆职务。御史中丞王铎奏请委任他为监察御史,后转任礼部员外郎。宰相徐商奏请孔纬兼任集贤院直学士,改任考功员外郎。因母亲去世守丧,免去官职。守丧期满,入朝任右司员外郎。宰辅大臣赵隐赞赏他善于写文章,举荐他为翰林学士,后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被赐予标示五品以上官阶的绯色官服。被授予正职中书舍人,晋升官职至户部侍郎。孔纬进宫谢授官之恩时,皇帝当面赐给他标示三品以上官阶的金鱼袋、紫色官服。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孔纬被免去学士职位,调出宫廷任御史中丞。孔纬为人正直,嫉恶如仇。由他掌握法纪后,朝廷内外不施加刑罚而纲纪整肃。此后历任户部、兵部、吏部三部侍郎。他主管诠选官吏事务,一举一动都严守法令。权臣势要向他托情,私下给他的书信堆满案几,他从不去看。执政大臣感到恼怒,将他改任为太常卿。

黄巢造反,孔纬随僖宗去到蜀州,改任刑部尚书,兼管户部事务。宰辅大臣萧遘在翰林院时,与孔纬感情意见不融洽。到这时,借户部征收财物供给需用不足,萧遘将孔纬改任为闲散官员,担任太子少保。光启元年(885),孔纬随僖宗返回京都。

这时,田令孜率领的军队作战失败,沙陀军逼近京都长安,僖宗迁移到凤翔,..州主帅朱玫领兵前来迎接僖宗。田令孜挟制僖宗到山南道。时值半夜出行,百官来不及随从,因而随从僖宗的门下省卫士仅数百人而已。僖宗停驻在宝鸡,等候赶来随从的百官,下诏委任孔纬为御史大夫,派宦官传达诏令,让孔纬率领百官赶赴皇帝出行的所在地。这时京都已发生重大紧急变化,随从护驾的官吏到周至时,全部遭到乱兵的抢劫,财物服装丢失殆尽。孔纬奉命去见宰相议事,萧遘、裴澈因为田令孜在皇帝身边,不想随行,推辞有病不见孔纬。孔纬差遣御史台吏员催促百官上路,群臣都以没有了朝服笏板为借口拒绝。孔纬把他们无可奈何,于是召集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对他们说:“我们身受国恩,担任法纪官职。虽然皇上的车驾行走急迫,但皇帝现已近在咫尺,屡次下诏催召前往,大家都不接受命令,这不是做臣子的应有行为。所有平民中的故交,遇到危急的事尚且相互救助,更何况是对待君主?出仕为官就该以死报效君王,怎么可以违背君主呢?”说得声泪俱下。三院的御史们说:“我等哪里是不留恋皇上呢?只是在周至遭到抢劫后,所剩下的东西,吃都不足。现在怎样出发上路?姑且容我们谋得一天的费用,等过两天就启程。”孔纬激动地说:“我的妻子身患重病,性命朝不保夕,大丈夫难道因为妻子生病的缘故,而怠慢君主的急务吗?诸位明公好好想想,我奉旨前往已经定了。”

当天孔纬就去见李昌符,求告说:“皇上一再下诏,让我催促百官进发。可是看他们诸位的心意,还没有上路的准期。我愧列御史、诠选官位,不应行动在后。一路上多有梗阻,恳望明公借给我五十名骑士,将我送到陈仓。”李昌符很赞赏他,对孔纬说:“沿途没有设置专供军用的饮食馆所和驿站,你长途远行的粮食备办了吗?”于是送给他钱五十缗,派骑士护送孔纬到达大散关。孔纬料定朱玫必定心怀不轨之志,向僖宗进言说:“大散关是个小城,不适宜驻扎皇帝军队,请皇上立即去梁州。”次日,僖宗离开陈仓,刚刚进入梁州(兴元府)城关,朱玫率领的..州、岐州军队就包围了宝鸡,攻打大散关。不是孔纬进言就危险了。

抵达褒中,孔纬改任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又改任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王行瑜斩杀朱玫,平定京都后,孔纬迁任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他随僖宗返回京都,停驻在岐阳时,孔纬晋级为特进,兼吏部尚书,并兼任诸道盐铁转运使。僖宗回到宫中,孔纬官职晋升为左仆射,被赐予“持危启运保..功臣”荣衔,封给他食邑四千户,实征赋税的食邑二百户,并被赐给享有特权的铁券,免除对他施行十项死罪法令的惩处;还赏给他天兴县的庄园和都城善和里的府宅各一处,兼任京畿营田使。

僖宗逝世,孔纬任山陵使。按照惯例,在僖宗附随祖庙祭祀期间,孔纬作为山陵使不入朝参谒新君。昭宗特派宫中使臣召回孔纬赴延英殿君臣见面,让他仍然处理政事,进加司空职衔。由于国学府失火被焚毁,昭宗让孔纬将其修缮复原,并兼国子祭酒。蔡州逆贼秦宗权伏法处死后,孔纬晋升官阶为开府仪同三司,晋升官位为司徒,受封为鲁国公。

十一月,昭宗祭天祭祖时,宦官担任的南、北禁军护军中尉及枢密使也请求穿官服随同助祭。主管部门申说以往惯例:宦官没有穿官服助祭这样的礼仪,少府监内也没有白衣面料制作的衣帽服饰。护军中尉发怒,当即命令制造。命令下达给太常礼院。执掌礼仪的官员列举旧日的典章制度,也说没有宦官穿着官服辅助祭祀的礼仪规定,谏官也同样这样奏论。孔纬进言说:“宦官不穿官服助祭,是国家的典章制度。陛下想借变通的办法尊宠宫廷官员,就请依照所兼任的官职穿著官服。”昭宗召见谏官,对他们说:“祭祀大典时间迫近,不宜再提别的意见,替朕宽容一下。”于是宦官穿著官服助祭。祭天大礼举行完毕,孔纬晋升官位兼太保。

大顺元年(890)夏,幽州、汴州的藩镇奏请讨伐太原逆臣,宰相张浚奏请自率禁军任招讨使。昭宗犹疑不决,向孔纬询问计策。孔纬认为讨伐有利。同年秋,张浚的军队遭太原叛军攻打,大败而回。张浚被罢相贬官,孔纬因附议张浚,以检校太保职位调离朝廷任江陵尹、荆南节度、观察等使;还未离开京城,又被贬为均州刺史。孔纬、张浚秘密派人到汴州求援,朱全忠上奏援救。孔纬走到商州,有诏令让他就地停留,于是他寓居华州。

乾宁二年(895)五月,靖难军节度使王行瑜、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及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进入京都,杀了宰相韦昭度、李奚谷。昭宗由于朝廷大臣在内结成宗派,在外勾结方镇,想任用鲠直正派人士,派遣宫廷使臣赶到华州召孔纬入朝,孔纬因病没接受委任上路赴京。六月,委任他为太子宾客。这天夜晚,改任他为吏部尚书。次日,任命他为司空,兼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使、修奉太庙、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官阶爵位、功臣名称以及食邑一概照旧。十天时间里,传递文书的使臣前去督促启程,一路相继而来,孔纬抱病去到京都。孔纬到延英殿向皇帝叩谢信用之恩时,启奏说:“臣前段时间不称职地担任宰相,智谋策略眼光短浅,有负辅佐谐和之职。陛下破格免施刑法,使我得以保全性命。微臣仅只期待死后九泉之下报恩,毫不指望有生之年叩首金殿。得以再次叩拜皇上,实在是臣下的荣幸。但是微臣近来患病体衰,卧病在床多年,躯体虽然尚存,生机全都耗尽。平日勉强行动,办事仍然疏略。况且近来虚弱,哪能胜任要职?国运正当康泰,英才贤士满庭,哪能以衰朽之人,久居于机务要职。臣下勉力支撑病体专一前来宫廷拜谢,敬求陛下准许微臣能按自己意愿行动。”说罢悲泣落泪。孔纬长期生病,叩拜蹈舞艰难,昭宗让宦官上前劝止,仪容顿改深切感念。于是叫腁门使扶送孔纬到中书省处理政事。不到十天,沙陀军进驻河中府,同州节度使王行约进入京城图谋作乱,昭宗出走至石门。孔纬随从皇帝行至莎城,疾病渐渐危重,先行返回京城。九月,孔纬在光德里的府宅去世,被追赠为太尉。

孔纬家风崇尚节操义行,为人刚直不屈。即使权豪势要威焰迫人,他也从不给以特殊礼遇。大顺初年(890),天武都头李顺节倚仗皇帝恩宠颇为强横,不到一年就被授职浙西节度使,不久又加官为平章事。入朝谢恩时,御史台的官吏到中书省,说天武相公来官署致谢,按规矩应依官位次序会见百官。孔纬决定说:“不用列班相见。”李顺节是个粗暴小人,不熟悉朝廷礼法,华服盛装快步来到中书省,见到没有列班相迎的队伍,心里很不满意。后来有一天与孔纬相遇,李顺节隐约提到这件事,孔纬说:“我知道您心里肯定不痛快。公卿大夫,是天子的朝廷大臣,近来只列班会见宰相,因为辅佐大臣居官位之首,是尊奉长官的意思。您掌握天武的士卒,却在政事厅接受百官按官位次序列队的相见,您心中能自安吗?如果一定要举行百官列班会见您的礼仪,等到您去掉‘都头’二字就可以了。”李顺节不敢再提此事。他坚持礼法而不屈从的事,大多与上述一事相类似。

猜你喜欢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二·佚名
  第五十九册 天命八年九月·佚名
  第四十九册 天命八年四月·佚名
  四一七 谕在京大臣等呈进书籍亦着发还本家及全书告竣后另缮一分贮之翰林院·佚名
  二九六 寄谕李侍尧等查缴《皇明实纪》《徧行堂集》并椎碎澹归碑石·佚名
  列传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一百二十四·郑麟趾
  汪俊传·张廷玉
  ●牧令书卷六 接下·徐栋
  卷二百四十·佚名
  卷一百十二·赵汝愚
  卷一百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格非·唐圭璋

      格非,宣和间严州守,直龙图阁。   绿头鸭   陇头泉,未到陇下轻分。一声声、凄凉呜咽,岂堪侧耳重闻。细思量、那时携手,画楼高、帘幕黄昏。月不长圆,云多轻散,天应偏妒有情人。自别后、小窗幽院,无处不消魂。罗衣上,残妆

  • 卷四·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四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四【讽谕新乐府下三十首】 骊宫高 美天子重惜人之财力也 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迟迟兮春日玉甃煖兮温泉溢嫋嫋兮秋风山蝉鸣兮宫树红翠华不来兮岁月

  • 杏庭摘稿原序·洪焱祖

    杏庭居士集故徽州路休宁县尹致仕洪先生所着诗文也先生讳焱祖字潜夫年廿有六为平江路儒学録浮梁州长芗书院山长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敎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天厯元年年六十有二致其事去明年卒于家此先生之履歴也其

  • 太祖纪四·薛居正

    开平二年正月癸酉,帝御金祥殿,受宰臣文武百官及诸籓屏陪臣称贺,诸道贡举一百五十七人,见于崇元门。封从子友宁为安王,友伦为密王。幽州刘守文进海东鹰鹘、蕃马、毡罽、方物。自去冬少雪,春深农事方兴,久无时雨。兼虑有灾疾,帝

  • 无名氏后汉书·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一吴汉为大将军,为人质厚少文,无造次之能,不能以言自达,诸将多荐举者。召见其后,勤不离公门,上亲信之。先进故将皆怨曰:「吴将军昼夜不离左右,殊不可为也。」〔一〕──书钞卷五一 〔一〕此引与范书吴汉传有异,

  • 杨佶传·脱脱

    杨佶,字正叔,南京人。幼年时聪慧过人,读书能自己断句,有见识者认为他是个奇才。成年之后,声名远扬。统和二十四年(1006),举进士第一,历任校书郎、大理正。开泰六年(1017),转任仪曹郎,典掌书命,加谏议大夫。出为易州知州,治理政事

  • 庭闻录卷六·[清]刘健

    南昌刘健述杂录备遗三桂巨耳、隆准,无须;瞻视顾盼,尊严若神。鸡鸣即兴,夜分始就枕,终日无惰容。鼻梁伤痕,右高左低,中有黑纹如丝,非缔视不见。忤意,即自扪其鼻。与人语,如疾言,则意无他;或中变,则闭唇微咳,声出鼻中。以此两者测,百不

  • 管子补注卷十七·刘绩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      杂篇三  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谓平意虚心也七主据下唯有六者皆过主能无此六者过则为一是主也过主六是主一故曰七主也】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得六过则为一是以自鉴得失可

  • 卷二十五·陆九渊

  • 卷二十八·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二十八宣公五年春公如齐【左传】五年春公如齐高固使齐侯止公请叔姬焉【畱公强成昏】夏公至自齐【左传】夏公至自齐书过也齐鲁接壤而逾时乃归下书高固之逆叔姬经虽讳止公之迹而比事以观其实

  • 卷二十一·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二十一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觐礼第十郑目録云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朝宗礼备觐遇礼省是以享献不见焉三时礼亡惟此存尔觐礼于

  • 灵隐寺万年簿序·太虚

    记言记事,造专结绳,孔子删书,断自神尧,马迁作史,托始黄帝,用备来者稽考,藉为准绳,意至美也。而十方僧寺,宛然一小民国,主权领地及人众之三要素,莫不毕具。故往往有山志寺乘,广传世之文事;复有万年簿以为继体之宗法,道风赖之不坠,慧命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六·澄观

    疏。第二本末依持门。疏文有六。一标门分齐。即八门半。二缘相下假问征起。三论云随顺下。引论正答全同涅槃十二。佛答文殊义已见玄文。四俗为真诠下疏。释论意。五中论云下。引他论证。即四谛品亦见上文。六此观有六

  • 摄大乘论释 第七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七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应知入胜相第三之一正入相章第一论曰。如此已说应知胜相。云何应知应知入胜相释曰。此品有十章。一正入相。二能入人。三入境界。四入位。五入方便道。六入资粮

  • 卷第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普贤三昧品第三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於如来前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

  • 卷第十五·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五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三门第七子摄颂曰。拭身履蛇咽  石器生疑惑染衣有多种  随意画伽蓝缘在室罗伐城。苾刍洗已湿体披衣色坏兼臭。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应畜拭身巾。时有苾刍无

  • 卷第二十八(行声闻道中诸国王部第五)·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二十八(行声闻道中诸国王部第五)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横兴费调为奸臣所害鬼复为王一&middot;感佛闻法得须陀洹道二&middot;波斯匿王后园生自然甘蔗粳米三&middot;波斯匿王请佛解梦四  &middo

  • 卷第二·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慧学 译经科 宋佛驮什 此云觉寿。罽宾国人。少受业於比丘之善弥沙塞部律者。於是以毗尼严身。以禅那洗心。景平元年七月至扬州。其年冬。集众龙光寺。译弥沙塞律三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