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一

蠲除

【臣】等谨按史册所载蠲除之制一曰给复徭役一曰除其赋税一曰所赈贷勿收非时而行行之而不必遍及至若省耕省敛补助必周畿甸豫游盛推夏谚西汉制为近古然如登泰山幸中都所除逋赋赐田租者不过五县三县而止迨东汉车驾所至复南顿田租复济阳徭役则又加狭焉从未有巡省屡举新旧并蠲直以非常之典为曡沛之膏者也我

皇上子惠元元有加无已屡经普免天下地丁正赋普免天下漕粮而议赈议蠲每嵗不下数百万两及

六飞时迈政在养民辛未则

特免江南厯年逋赋二百五十八万五千余两浙江本年正课三十万两丁丑壬午则蠲免逋赋外又与直东二省并减所过州县本年额征十之三矣稍歉者十之五矣省防且概除之矣乙酉则免江南例不准蠲之折色一百四十万两有竒本色十一万石有竒浙江折色十三万两有竒本色一万石有竒庚子甲辰载迓

銮辂复举直隶山东江南浙江四省厯年积欠银米槩

予豁免而省防之正赋全蠲

跸路之经过减额并如徃例下泊海濵灶户吴下公田

莫上上厪

慈怀同沾恺泽民丰物阜益庆盈宁大有频书余粮栖畆其在益之象曰损上益下民悦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此

圣徳之所以大光也乎谨録

蠲除第三

乾隆十五年正月初二日

上谕内阁曰各省耗羡银两以备地方一切公用向因漫无稽考是以条列章程该部嵗杪察核朕思有正供而后有耗羡耗羡非正供可比其未完之项虽应一体催徴但输将不无拮据朕巡幸所至地方应酌量加恩以纾民力直隶屡经巡厯今春暨秋清跸五台命驾河汴明嵗即当南幸江浙山东亦所必经所有耗羡内直隶山西河南浙江四省未完银两全行豁免江蘓安徽山东三省未完银两蠲免十分之六着该督抚确查实数毋令吏胥借端挪抵正耗混淆暗行侵蚀倘有朦混滋即行防奏从重治罪上司稍有徇隠一并严议处务使闾阎均沾寔恵以普恩膏

同日

上谕内阁曰朕巡幸江浙问俗省方广沛恩膏聿昭庆典更念东南贡赋甲于他省其厯年积欠钱粮虽屡准地方大吏所请分别缓带以纾民力而每年新旧并征小民终未免拮据朕宵旰勤劳如伤在抱兹当翠华亲莅倍深轸切用普均沾之泽以慰望幸之忱着将乾隆元年至乾隆十三年江蘓积欠地丁二百二十八万余两安徽积欠地丁三十万五千余两悉行蠲免俾官无罣悮民鲜追呼共享升平之福夫任土作贡嵗有常经自应年清年欵江蘓积欠乃至二百二十余万之多催科不力有司实不能辞其咎而疲玩成习岂明间风俗之浇漓尚有未能尽革欤朕以初次南巡故特加恩格外嗣后该地方官务宜谆切劝谕加意整顿其在小民亦当湔除旧习勉効输将勿谓旷典可希冀屡邀而惟正之供任其逋负也其浙江一省虽额赋畧少于江蘓而莭年以来并无积欠岂犬牙相错之地不齐乃至是欤此具见浙省官民敬事急公之义而江苏官民所宜懐慙而效法者也朕甚嘉焉着将本年应征地丁钱粮蠲免三十万两以示鼓励各该督抚其仰体朕惠爱黎元之意严饬所属实力奉行使闾阎均沾实惠倘有不肖官吏以完作欠希图侵蚀察出即行纠防从重治罪并将此通行晓谕知之

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五日

上谕内阁曰朕南巡江浙经过畿辅虽一应供顿俱令动支公项而安营除道未免有需民力朕心深为轸念着将直属所过州县本年应征额赋蠲免十分之三交该督方观承确查妥办务俾小民得沾实恵乾隆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

上谕内阁曰朕南巡江浙道出青齐该省去腊以来雨雪霑足麦秋丰稔有望虽一切安营除道俱由官办而当兹春融土润正当有事西畴朕省方问俗念切闾阎着将经过山东州县本年额赋蠲除十分之三交与巡抚凖泰详悉查明照例办理务俾得霑实惠该部遵谕速行

乾隆十六年正月二十六日

上谕内阁曰朕清跸南巡道由山左所有经过州县旣已特沛恩膏兹揽辔观风知连嵗有秋视戊辰东巡之时闾阎大有起色为之庆慰尚念该省积年缓徴带征未完糓石皆因灾出借之项虽叠遇有秋而按年催比民力不无拮据着将被灾借谷应于庚午年起分作五年带征及邹平等属帯徴未完谷共九十七万五千余石概行豁免以昭格外优恤之至意乾隆十六年二月初五日

上谕内阁曰朕车驾南巡乘时布泽蠲除积欠叠沛恩施更念江苏之宿迁等州县上年被水稍重虽经格外加赈可以接至麦秋该督抚等自督率地方官按期散给灾黎均沾实惠而清跸所经倍深轸念着再加恩将经过之宿迁清河桃源三县被灾贫民上年借出籽种银两悉行免其徴还以纾民力该部遵谕速行

同日

上谕内阁曰朕爱养黎元惟恐一夫不获时巡所至叠沛恩膏前已降防将江省民赋积欠悉行豁免更念两淮灶户僻处海隅专以晒盐觔为业其生计更窘于农民殊深轸念所有乾隆二年至十四年因灾停缓带征各未完折价共银四万二千余两着加恩照民户例一体豁免俾斥卤编氓咸霑惠泽该部遵谕速行

乾隆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上谕内阁曰江南扬州府属之兴化县积淹荒废田畆钱粮乆经停缓后归冬勘办理于乾隆九年起按年勘报豁粮其元年至八年原缓未完银米麦石仍应分别催输荒户殊属拮据朕翠华南巡广敷恩泽着将此项原缓未完银米麦石一并查明加恩豁免以苏民困该部遵谕速行

同日

上又谕内阁曰朕闻常州府属之武进阳湖二县开抵役田租银一项原系前明时虗田领价后因本户逃亡株连亲族各将已产开抵实非前明原置之田亦非当日领价之户小民条粮役租力难并输以致积年拖欠朕省方所至民隠勤求清问既周倍深轸念着将武进阳湖二县开抵役田除应办条漕仍照民田一例完纳外其新旧租银概予豁免以除民累凡尔百姓尚其永承乐利各相勉于孝弟力田以副格外加恩之至意焉

乾隆十六年四月初六日

上谕内阁曰徐州府属沛县濵江地畆近年以来屡被水灾所有应征租银自乾隆十年起按年勘报蠲豁而九年以前积欠未完租银以不在勘报之例仍须照数输纳贫民未免拮据着将乾隆九年以前应征未完租银三千一百余两一并加恩豁免以示轸恤灾黎之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乾隆二十二年正月初二日

上谕内阁曰今春朕恭奉

皇太后銮舆载临江浙问俗省方行庆施恵而东南黎庻望幸情殷兹当翠华发轫之初宜沛渥恩用照盛典乾隆十六年肇举南巡曽颁恩谕将江苏安徽十三年以前积欠地丁悉行蠲免浙省因无积欠特免应征地丁三十万两以示鼓励亦欲思恺泽覃敷官无罣悮民免追呼共享升平之福乃迩年来江浙间被偏灾其积欠未完之数又复不少虽维正之供嵗有常经不宜任其逋欠然天时之不齐亦非尽小民之过也该二省去嵗秋成丰稔粮价平减据地方大吏陈奏并清问所及民物康阜井里恬熙朕心实为忻慰但闾阎盖蔵时厪宵旰若今新旧并输于民力未免拮据着将江苏安徽浙江乾隆二十一年以前积欠未完地丁银两概予蠲免该督抚等其严饬所属实力奉行毋令胥吏侵蚀中饱务俾恩膏普逮实恵均沾称朕懐保黎元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乾隆二十二年正月十五日

上谕内阁曰直天津府属各州县应征钱粮递年缓带积欠稍多近因年嵗豊稔百姓争先完纳现在尚有沧州未完地粮八千余两静海沧州南皮未完米糓豆二千余石麦折银三十余两又静海沧州未完入官地租银一千五百余两皆系贫乏小户零星积欠若仍新旧并输于闾阎生计未免拮据着加恩概予豁免该督方观承其转饬各该州县务宜实力奉行毋令吏胥侵蚀中饱

同日

上谕内阁曰朕此次南巡所有经过直山东地方本年应征地丁钱粮俱着加恩蠲免十分之三此内山东上年偶被偏灾处所着免十分之五该督抚等董率属员查明妥协办理务俾小民均沾实惠该部即遵谕行

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初一日

上谕内阁曰朕稽古省方载临江浙将以勤求民隠广沛恩膏是以启銮之光即经降防将该二省乾隆二十一年以前积欠悉行蠲免而时当春令东作方兴水陆经行一切除道挽舟虽皆按丁给值然终未免有需民力入疆伊始轸念方殷所有江南浙江经过各州县地方本年应征地丁银两俱着加恩蠲免十分之三此内或有去秋被水歉收者蠲免十分之五该督抚等其饬属查明实力奉行称朕加惠黎元至意

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初五日

上谕内阁曰朕清跸时巡勤求民隐两淮灶户僻处海滨生计劳苦尤堪轸恤所有乾隆十七十八十九等年停缓帯征灶欠未完折价银三万八千余两着加恩一体豁免以普泽

同日

上又谕内阁曰従前恩诏内令将各省年乆民欠钱粮查明豁免而积欠漕项该部未经查奏今朕巡幸所至清问闾阎其在江北一带则俱由积歉停缓江南各属又悉皆积年尾欠升合畸零若仍按年带徴于贫黎生计愈滋拮据其将江南省乾隆十年以前积欠项银米及以地耗羡俱着加恩一体豁免以慰轸恤民瘼至意

乾隆二十二年三月初一日

上谕内阁曰江浙二省积欠地方银两前已有防豁免而浙省所免独少足见黎庶素属急公今巡省莅止因命悉查各项则尚有乾隆十八十九二十等年各属未完缓徴及蠲剰漕项银十八万九千余两二十年分杭嘉湖绍四府属县未完借欠籽本银三万七千八百余两十八二十年分各卫所未完屯饷银六千四百余两并海宁县未完沙地公租银二千余两着加恩概行豁免该督抚等其董率属员寔力奉行毋令胥役里长侵蚀中饱副朕曲体鲜之至意乾隆二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上谕内阁曰朕稽查省方乘时布泽翠华所至赐赉蠲租而省防驻跸之地加恩宜渥其将江南之江宁蘓州浙江之杭州附郭诸县本年应徴地丁银两悉予豁免用昭行庆施之盛典该部即遵谕行

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四日

上谕内阁曰江南淮徐海等属受水患有年久朕翠华南莅周覧土风所过桃源宿迁邳州睢宁诸州县鹑衣鹄靣相望于道而徐属较甚朕心为之惄然増戚国家所恃以拯患防灾者惟赈济一事现在徐属七州县已降防加展赈期可至五月并截防本处钱粮以资借籴所以为斯民计者不遗余力而目击情形于心寔有所不忍所见如此未见者亦复可知著加恩将淮徐海三属各州县所有积年借欠籽种口粮不分新旧槩予豁免以纾痌瘝一体之念惟是恩泽所施非得贤守令寔力奉行无由下究况在积歉之区尤资良牧必得慈祥公正寔心任事之人以父母斯民为巳责竭力区画经营拊循培养庶防日有起色若任其因循阘茸漠不闗情假手胥吏视为故事年复一年积疲重困即使厚费帑金苍生何防免沟壑流离之惨是以此方州县视他处更重该督抚当慎加遴选务得有猷有为悃愊爱民者以膺斯任仍时时防心体察有暇即亲行咨询使穷乡僻壌民隐毕达守令贤否自不防掩惟期于地方有益该督抚其善体朕懐毋仅以簿书期防为课吏之先务也其数府现任守令各官着该督抚各出考语具折奏闻或有如所谕贤明之吏宜防任者或有不防胜此而可以调他处事简者其悉心详酌一二年后朕将亲临考察若仍入其彊而田野不治则非守令之罪将该督是问矣着将此通行晓谕知之

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十七日

上谕内阁曰山东济宁等州县上年被水村荘已屡次加恩赈防并特命大臣开濬荆州山桥河道以资宣泄今省方所至清问弥切各该州县春季涸出地畆仅及其半尚可乗时补种而现未消涸者尚多即甫经涸出之处尚泞难以犁种朕心深为轸念着将济寕鱼防金乡滕峄五州县积年民欠地丁钱粮七万五千余两常平仓三十万九千余石借欠籽种麦本四千九百余两加恩槩予豁免该抚等其董率属员妥协经理务令实均霑毋饱胥吏侵蚀以副朕加防穷黎之意乾隆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上谕内阁曰山东济寕鱼防金乡滕县峄县等五州县连嵗被灾其积年民欠地丁钱粮常平仓谷俱已加恩豁免而随正徴收之耗羡银两系备地方公用而向例不在恩蠲之内在被灾贫黎生计为艰既恐不能照数完纳且正项既已蠲除复徴此畸零之耗羡不肖书吏借端滋事闾阎仍不免追呼之扰着加恩将济宁等州县积年未完耗羡银一万一百两一并豁免以示体防灾民之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六十·柯劭忞
  卷三百八十七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一百十一·徐梦莘
  卷上·郑亦邹
  敕议或问·朱厚熜
  第一节“五四”·老舍
  卷之二百八·佚名
  绥冦纪略卷七·吴伟业
  九四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纪昀等《三藩纪事本末》有无违碍等情片·佚名
  卷十六·张守节
  张日韦传·刘昫
  王安石传·脱脱
  第一节 三杰以前意大利之形势及三杰之幼年·梁启超
  卷四十七·黄训
  卷18·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零四·彭定求

        卷104_1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馀字】萧至忠   望幸三秋暮,登高九日初。朱旗巡汉苑,翠帟俯秦墟。   宠极萸房遍,恩深菊酎馀。承欢何以答,万亿奉宸居。   卷104_2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 黄水村·唐圭璋

      水村,宜春(今江西省)人。   解连环   春梦   凤楼倚倦。正海棠睡足,锦香衾软。似不似、雾阁云窗,拥绝妙灵君,霎时曾见。屏里吴山,又依约、兽环半掩。到教人觑了,非假非真,一种春怨。   游丝落花满院。料当时、错怪

  • 刘氏·唐圭璋

      自署雁峰刘氏。宋末被掠,题词长兴酒库。   沁园春   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为妾为妻。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东与西。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   越人北向燕支。回首

  • ●卷八·丁绍仪

    ○词综多未录宋闺媛词宋闺媛词散见记闻杂录中者,词综亦多未录。如蜀人王通判女莹卿一翦梅云:“豆蔻梢头春意阑。风满前山。雨满前山。杜鹃啼血五更残。花不禁寒。人不禁寒。离合悲欢事几般。离有悲欢。合有悲欢。

  • 内篇 书事第二十九·刘知几

      昔荀悦有云:"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干宝之释五志也:"体国经野之言则书之,用兵征伐之权则书之,忠臣、烈士、孝子、贞妇之节则书之,文诰专对之辞则书之,才力技艺殊异则书之

  • 危稹传·脱脱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原名危科,淳熙十四年(1187)中举为进士,孝宗为他更名危稹。当时洪迈得到危稹的文章,为之赞赏激动不已。调至南康军担任教授。转运使杨万里到南康军巡视,与他相见聚会,对他夸奖、叹服不已,同他一起游览

  • 焦礼传·张廷玉

    焦礼,字尚节,蒙古人。父亲把思台,洪武年间归附,任通州卫指挥佥事。儿子胜承袭,传到义荣,他没有儿子,便以胜的弟弟谦承袭,积功升到都指挥同知。谦去世后,儿子管失奴年幼,他的弟弟焦礼借袭他的职位,备御辽东。宣德初年,焦礼应当还职

  • 职官一·徐松

    三公三少【宋会要】旧为三公三师。政和二年,改三师为三公,又增三少。 神宗治平四年正月十九日,已即位未改元。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魏国公韩琦守司徒、检校太师、兼侍

  • ●庸吏庸言下卷·刘衡

    南丰刘 衡存稿 劝民息讼告示 劝喻生监敦品善俗以襄教化告示 劝民崇俭告示 严除蠹弊告示 禀缉盗之法用捕役不如使民自捕并严禁诬害由 禀复义田积谷过多筹议变通由 禀复酌拨义田租谷收养孤贫由 禀复筹款收养孤贫由 收

  • 卷91·陈邦瞻

    ○会蒙古兵灭金理宗绍定五年十二月,蒙古遣王楫来京湖,议夹攻金,史嵩之以闻。朝臣皆以为可遂复仇之举,独赵范不喜,曰:“宣和海上之盟,厥初甚坚,迄以取祸,不可不鉴。”帝不从,命嵩之报使许之。嵩之乃遣邹伸之往报,蒙古许俟成功,以河

  • 提要·崔子方

    【臣】等谨案春秋本例二十卷宋崔子方撰子方字彦直涪陵人为人介而有守黄庭坚极称其贤绍圣中罢春秋取士子方三上书乞复之不报其为是书也大旨谓圣人之书编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着日月以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本乃列一十六门皆

  • 卷四十三·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四十三考工记之四梓人为簨虡【簨息允反本又作笋虡音巨】正义郑氏康成曰乐器所县横曰簨植曰虡【贾疏乐器之县於簨虡者谓锺磬鎛也】 王氏昭禹曰梓材之美可

  • 卷一·章太炎

    《列子&middot;周穆王》:憣校四时。殷敬顺《释文》:顾野王读作翻交四时。麟按:憣犹幡也。《食货志》云狱少幡者,是也。亦犹蕃也。《汉书&middot;成帝纪》引《尧典》:于变时雍(雍)作于蕃时雍(雍),是蕃得借为变矣。校读为交者。《

  • 大智度論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義之餘   問曰.云何名檀波羅[一]蜜。答曰.檀義如上說.波羅〈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   到彼岸。問曰.云何名不到彼岸。答曰.

  • 南宋元明僧宝传序·自融

    有传教则必有传人。有传人尤必有传书。盖教者道之所由行也。人者教之所由兴也。书者前人之所由□□。□□□所由镜也。是以大道弥沦。□□□。□□得一二人焉。为之眼目。犹贫□□□。□客衣珠。亦终于迷惘而已。苟得

  • 第四十四則 禾山解打鼓·胡兰成

    第四十四則禾山解打鼓舉:吉州禾山無殷禪師垂語云:習學謂之聞,絕學謂之鄰。過此二者,是謂真過。僧出問:如何是真過?山云:解打鼓。又問:如何是真諦?山云:解打鼓。又問:即心即佛即不問,如何是非心非彿?山云:解打鼓。又問向上人來時如何

  • 卷第一百六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得纳息第一之六思惟何等入慈定。答与有情乐。思惟何等入悲定。答拔有情苦。思惟何等入喜定。答庆诸有情。思惟何等入舍定。答于有情

  • 妙臂菩萨所问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得胜师助伴速获悉地分第一尔时药叉主金刚手菩萨。有大慈悲愍于后世。放千光明端心而住。于是妙臂菩萨。以持诵者于一切真言明。得成就义不成就义。一心敬礼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