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塘集补钞

西塘集补钞

郑侠

次韵种道行衙赏莲花

城中势利如聚蛙,聒聒鼓闹穷两衙。忽闻携樽命真赏,如见地涌金莲花。况兹危亭跨高爽,极目四顾穷天涯。红蕖缭绕已数亩,盛妆翠盖相撑拿。舆肩不换足已到,咫尺异彼穷幽遐。居之自可换凡骨,不必饮露餐朝霞。行木不对弈较胜负,往往笑语成讠又哗。归来清风恐飘帽,月影已向西楼斜。长舒两脚就枕簟,一觉一听清晨笳。

赠云门居士

云门山口云徘徊,居士道与山崔嵬。清时肥遁古亦有,惊猿怨鹤今谁偕。居士高卧白云堆,山门时为猿鹤开。溪花野草自春色,云芝石笋宁须栽。软蒸抱石倾新醅,糜鹿惯我还无猜。宁知玉署思贤切,御手调羹待客来。

江亭与程瞿二君邂逅小饮太守送酒因成

苍翠擎天江上山,淙琤泻玉亭前水。邂逅相逢坐上人,倾盖论心何俊伟。凉风飒飒来几筵,似与清谈相表里。程瞿轩轩古遗义,悯我羁穷见辞气。以为此时无一杯,直恐江山解相鄙。旋呼奴僮涤铛勺,雅兴悠悠殊未已。逡巡长呵下云际,传以报谒迂千骑。薄闻江浒清饮欢,归去琼浆遽来赐。大哉何公古循吏,易俗移风有深致。人之所背公所趋,敦薄醇醨为己事。连英二城接疆理,旧绩新庸满人耳。道涂赓载尽欢谣,冠佩清言有馀美。

纪连守植道傍木

道傍木,夹道参参如合屋。种之毫末成合抱,太守慈仁辅生育。古来善政盖有数,道路开通亦其目。何为左右夹万柯,化此长龙被崖谷。由吾太守爱民深,忧兹岭外炎暑酷。黄茅郁蒸之烈气,重岚固结之浓毒。不得清阴萦且纡,何处憩息而踯躅。令如源泉下斯行,长原太山秀可掬。后人爱惜勿翦拜,膏雨每过添新绿。

示庐山寺老胜师

离乡十九年,日有如年久。归来山水亦依然,人物存亡半非旧。庐山阜前我舅宅,此寺如我东西家。每来舅家必到此,粤自齿稚今疏牙。庾岭闽山四千里,青衫谪逐自我始。筑台东望几凄凉,亲故满前争不喜。林下相逢真实人,执手忘言行处亲。还家一百二十日,五回松下问禅因。师住无我非动。来不须迎去不送。大千沙界等闲看,寻常只把毫端弄。

和孟坚二月晦同出城

城中未免闷,出郭喜还生。浓淡山原气,高低溪涧声。鸣棋振幽谷,把酒听流莺。疏旷还随分,何须学步兵。

和叔粲沧浪亭

高亭殖殖水冷冷,笑指鸥凫坐晚汀。远不闻声千橹去,矫如争秀数峰青。烟云窗牖纷纷雨,露月蒹葭点点星。最好归舆拥双璧,笙歌灯火照仙屏。

题仁王寺横山阁

案俯横山跨海来,拂云高阁为谁开。荒溪古木闲猿洞,明月白沙空钓台。晓日东风龙夭矫,秋风西峡凤徘徊。居然静卧江南岸,天堑波涛亦壮哉!

次张汉公言怀

人间滚滚竟何营,只为蝇头利与名。千里瘴乡吾逐客,一箪穷巷子书生。文章相误终须别,宠辱无关自不惊。赢得白头闲处坐,一竿风月有谁争。

次韵清溪樊主簿

欲致皇恩浃羽鳞,天涯地角尽如春。当年款款曾忘死,今日区区肯患贫。正以庭闱安梓里,谁知魂梦达枫宸。海邦一见如畴昔,心旅相知亦宿因。

次韵余纯臣通判球琅轩

耸翠凌空不少盘,回环使宅对千峦。高华谁为球琅辟,劲节相怜霜雪寒。引得凤来缘有实,化为龙去始堪看。桐庐寂寞烟云暝,惆怅无人近钓竿。

猜你喜欢
  卷五百零八·彭定求
  吴淑虎·唐圭璋
  李居仁·唐圭璋
  曹勋·唐圭璋
  ◆雁山老人吴志淳(主一集)·顾嗣立
  第廿一折 看监被阻·冯梦龙
  第四折·史樟
  第二折·尚仲贤
  二集卷五十八·乾隆
  卷一·陈师道
  卷241 ·佚名
  七言巻七十三·洪迈
  卷一百一·冯惟讷
  卷六十·陈思
  忠义集巻二·赵景良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九十六·彭定求

        卷396_1 【思归乐】元稹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   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   浮生居大块,寻丈可

  • 卷二百六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斗野藁支张蕴字仁溥邢州人理宗时为礼部郎官与浮玉施枢往还相善有斗野藁支一卷云间勌倚柁楼闻鹤唳半生此地一经过机云故宅荒凉月湖海新秋浩荡波晓艇

  • 卷四十八·志第十五·柯劭忞

      ○地理三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大德三年罢,延祐二年复置。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领路三、府五、州十八,属州十一,属县七十九。   奉元路。上。金为京兆府,属京兆府路。宪宗三年,置从宜府于京兆。至元十五年,改京

  • 卷十三·齐六·佚名

    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齐负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议闵王,斮之檀衢,百姓不附;齐孙室者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以故燕举兵,使昌国君将而击之。齐使向子将而应之。齐军破,向子以舆一乘亡。达子收余卒

  • 例义·王懋竑

    自昔辑朱子年谱为门人果斋李氏其元本今不可得见而行世者明李古冲本多窜易果斋之旧近有洪去芜本收载较繁増损未当又新闽本尤疎畧先生大抵据李洪两本严审而慎采之恐览者无以悉其源流前后乃取魏鹤山序果斋元本者冠于首以

  • 卷之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九 曹寅奏贺平噶尔旦恭请圣安摺·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皇上万安。 五月初二日接阅大捷邸报,噶尔旦于闰三月十三日灭亡,妻子族属尽归命投诚,江南士庶军民莫不踊跃称庆。敬念皇上圣文神武,节风沐雨,不避寒暑,三出边城,不惜天心

  • 高句丽传·魏收

    高句丽国,出于夫余,自称其先祖是朱蒙。朱蒙的母亲为河伯之女,被夫余王关在一所屋子里。她被日光照射,抽身避开,日影又追逐她。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后生下一卵,大有五升。夫余王把它丢给狗吃,狗不吃;丢给猪吃,猪也不吃;抛弃在路旁,牛

  • 元善传·李延寿

    元善是元舒的儿子,又名善住。从小跟随父亲到江南,本性好学,通晓《五经》,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侯景之乱时,元善回到北周,周武帝对他很礼遇,任命他为太子宫尹,赐爵位为江阳县公,经常拿着经书教授太子。  隋开皇初年,被任命

  •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孔子

    【原文】 子张问日:“令尹子文①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日:“忠矣!” 【注释】 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宰相。子文,姓斗,名豰于菟(gouwutu),字子文。根据《左传

  • 卷十一·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十一宋 崔子方 撰凡内事门例时来盟桓十四年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阙月字又其下当有他事亦阙】闵二年冬齐高子来盟僖四年夏楚屈完来盟于师文十五年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

  • 提要·孔安国

    【臣】等谨案古文孝经孔氏传一卷旧本题汉孔安国传日本信阳太宰纯音据卷末乾隆丙申歙县鲍廷博新刋跋称其友汪翼沧附市舶至日本得于彼国之长﨑澳核其纪嵗干支乃康熙十一年所刋前有太宰纯序称古书亡于中夏存于日本者颇多昔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澄观

    第四立四教者。略有四家。一梁朝光宅法师。依法华第二。立四乘教。谓临门三车。即是权教三乘。四衢等赐。即实教大乘。以临门牛车亦同羊鹿。俱不得故。并无体故。诸子皆索故。是知三皆虚指。以为方便。此则前三是三乘

  • 观音慈林集目录·弘赞

    上卷 诸经  观音普门品玄义  悲华经  观音势至授记经  大悲陀罗尼经  观音普门品  大佛顶首楞严经  华严经  无量寿经  十一面神咒经  庄严宝王经  请观音经中卷 感应  大商主  孤山灵像

  • 鹿皮子集·陈樵

    别集名。元代陈樵(号鹿皮子)作。本集有两种,一为杜储编,有元大德丙寅庞龙序。一为卢联编,比前一种多诗37首。四库馆臣即据以收入《四库全书》。共4卷。卷一有赋15篇,酷似《楚辞》。卷二为乐府、七言古诗、五言古诗、

  • 尚书解义·李光地

    一卷。清李光地撰。此书诠释《尚书》,仅及《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禹贡》、《洪范》七篇,似为未竟之作。此书说解重在义理与考据,于文字训诂则不作烦琐求证,书中颇见新义,如于《尧典》论

  • 小史·佚名

    亦译《小王统史》。斯里兰卡王朝和佛教编年史,《大史》的续编。僧伽罗学者原将《大史》和《小史》合编,统称《大史》。德国威廉·盖格(WilhelmGeiger,1856—1943)将其分为《大史》和《小史》。《大史》包括第一章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