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知事闹新房

山西文水县富绅安姓,与儿完婚,该县知事丁常恒前往道喜。安绅设盛筵款待,丁某扬扬自若,巨觥自饮,不觉大醉。口唱淫词,不堪入耳,竟到新娘屋中,逢女人即拉,女宾急趋避之。丁某跻近新娘,将两弓鞋握住。新娘畏其野蛮,退身炕里。丁嫌其不遂,复就抓新娘裤裆处,来宾观者大哗。有某少年气愤不平,见知事如此混蛋,力牵丁出。某老羞变怒,吓令拿人。幸安绅一再谢罪,丁始含恨乘舆而去。一时全城哄动,妇孺皆詈丁官卑鄙不置。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 魏诸宗室·李延寿
  卷二·本纪第二·太祖二·张廷玉
  卷三十八·黄以周
  卷之九十三终·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七·佚名
  京口耆旧传卷三·刘宰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二·阿桂
  卷九 天文志·黄遵宪
  和士开传·李百药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传·刘昫
  一四四、邹衍考(附:邹奭)·钱穆
  卷六十一·雍正
  食货一七·徐松
  附录一 收回上海会审公廨暂行章程·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义山诗集注卷三下·朱鹤龄

    呉江朱鹤龄撰河阳诗黄河摇溶天上来。王楼影近中天台。龙头泻酒客寿杯。主人浅笑红玫瑰。梓泽东来七十里。长沟複堑埋云子。可惜秋眸一脔光。汉陵走马黄尘起。南浦老鱼腥古涎。真珠宻字芙蓉篇。湘中寄到梦不到。衰容自

  • 卷一百二十三·徐世昌

    姚椿姚椿,字子寿,号春木,娄县人。监生,举孝廉方正。有《通艺阁集》。莲花寺秋感佛镫照客梦,秋气空人心。不历世味艰,安知禅定深。轮蹄滃余壒,钟磬生曾阴。孤花明寒衣,清诗调王琴。肃肃霜下羽,槭槭风间林。归思

  • 卷348 ·佚名

    苏轼 宿临安净土寺 鸡鸣发余杭,到寺已亭午。 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 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 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 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 晚凉休浴罢,衰发稀可数。 浩歌出门去,暮

  • 卷二百二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六圃类五言古观圃人艺植       【宋】鲍 照善贾笑蚕渔巧宦贱农牧逺养遍关市深利穷海陆乗轺实金覊当垆信珠服居无逸身伎安得坐梁肉徒承属生幸政缓吏平睦春畦及耘艺秋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一·杨仲良

      神宗皇帝   保甲   熙宁三年十二月乙丑,中书言:『司农寺定畿县保甲条制,凡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心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主户最有心力者及物产最高者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乃选主户有行止材勇为众所

  • 卷下·佚名

    周武王名发。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见大人迹,履之,当时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羊牛避而不践;又送之山林之中,会伐林者;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鸟以一翼籍覆之。姜嫄以为异,乃收养焉,名之曰弃。枝颐有

  • 两汉刊误补遗卷二·吴仁杰

    督之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师古曰督谓察视责罚也丙吉传坐养皇曾孙不谨督笞师古曰督谓察视之仁杰按督有两义西域传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此用督察为义晋令曰应受杖而体有疮者督之此盖决罚之名颜注丙吉传但云察视非也

  •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周书·君陈·佚名

    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兹东郊,敬哉!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兹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民其乂。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

  • 继善篇 第一 凡四十七条·范立本

    子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尚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徐神翁曰:“积善逢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平生作

  • 论语集注考证卷四·金履祥

    述而老彭商大夫【此古註之說然雜書本云彭祖商賢大夫恐古註之說或出於彼】見大戴禮【按大戴禮戴德所編戴聖取其前三十餘篇併他書為禮記其後者為大戴禮記今按虞戴德第七十篇曰公曰善哉子之察敎我也子曰丘於君唯無言言必

  • 木瓜·佚名

    ——投桃报李总有情【原文】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④。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①投:投送。②琼:美玉。琚

  • 凡例·顺治

    凡例一著书求其可法故博采正史加以断论若流虹绕电等事虽称祥瑞恐近荒唐皆不敢録一道莫先于孝而女以夫为家故事舅姑列事父母之前刲股割肝等事虽曰至情不可为例槩删之一内则为圣贤相传之正经故每项俱用内则冠首正经无可

  • 卷八·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八 新安首源姚际恒着豳豳风者何七月一篇也。何以系于诸风之末盖豳风志王业之本;虽为王业之本,然既不可入于周、召,又不可杂于诸国,故系于末也;犹之系商颂于周、鲁之后之意。然何以不入雅其体为风,非雅也,故不入

  • 佛说五无反复经·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一梵志。从罗阅只国来。闻舍卫国人慈孝顺奉经修道。敬事三尊。便到舍卫国。见父子二人耕地。毒蛇螫杀其子。其父故耕不看其子。亦不啼哭。梵志

  • 净土警语·截流

    劝发真信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社。六时净行。遂成千古芳规。虽日功高易进。乃末世行人罕获灵验。良由信愿不专。未能导其善行。以要归净土故也。今既广邀善侣。同修净因。若非谛审发心。那知出

  • 卷第三十五·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五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威仪法之二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有比丘。著多罗屐在坐禅比丘前经行。比丘心不得定。诸比丘以是因缘往白世尊。佛言。呼是比丘来。来已佛问言。汝实尔不。

  • 读易私言·许衡

    一卷,元许衡著。其书论六爻的德位,多发明《系辞传》的同功异位、柔危刚胜之义;又类聚每一卦画居于六位之爻,分别论说其吉凶悔吝,而以所值之时必正且得中为上,以发明《彖》与《象》每以当位、不当位、得中、行中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