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八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八十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论语第五

子罕第九

考异古本经大宰知我乎我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有鄙夫问于我问上有来字 子见齐衰者一本齐作见之虽少必作少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忽然在后

然作焉足利本朱熹集注本同 吾自卫反鲁反下有于字 后生可畏下有也字 斯亦不足畏也已下有矣字 母友不如已者毋作无足利本同 衣敝緼袍敝作弊 貉作狢 松栢之后雕也后作后雕作凋注同 知者不惑知作智 夫何逺之有下有 足利本同注逹巷者党名也一本足利本无者字 承之以谦作承以谦也 吾执御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故从俭下有也字 下拜然后成礼成上有升字足利本同故于上拜下有也字下注任意下专必下固行下共同故不有其身作故自不有其身也足利本自字同

曾暴于匡曾作尝足利本同 与虎俱行行作徃足利本同 文王虽已死死作没足利本同 此自谓其身作此自此其身也足利本此字同 自谓后死下有也字 今使我知之无之字足利本同一本同今本 其如予何者无其字足利本同 未丧此文下有也字违天以害己也以作而足利本无以字也字 大夫官名下有也字多能于小艺下同 言天固纵下有之字不当多能下有也字 故多技艺作故多能技艺也

足利本能字同 知者言未必尽知上有言字足利本同尽下有也字诚尽下不为有爱下同 圣人受命上有有字足利本同 伤不得见也无伤字足利本同冕者冠也冠上有冕字足利本同 大夫之服作大夫服也 瞽盲也作瞽者盲者也足利本同 恤不成人下有之也二字 喟叹声作喟然叹声也足利本然字同 穷尽下有也字 恍惚作忽怳足利本同一本作怳忽 形象象作像下有也字次序貌下同 进劝人作劝进人足利本同 有所序作有次序也足利本作有次序 则又卓然不可及谨按一本又下补入有字不知据何本也 夫子之所立下一本有也字 疾甚曰病下其臣之礼下共有也字 少差曰间作病少差曰间也足利本病字同少作小 言子路久有是心非今日也作言子路有是心非唯今日也 死于弟子之手乎无于字足利本同乎下有也字一本也字同今本君臣礼葬下有也字 谓藏诸匮中下有也字无谓

字足利本同 寜肯卖之邪无肯字足利本同邪作耶下有也字 之辞下有也字 而待贾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 有九种下有也字 君子所居则化作君子所居者皆化也足利本作君子所居皆化 反鲁哀公十一年冬哀公上复有鲁字足利本同冬下有也字 乃正之下有也字 故雅颂各得其所故下有曰字足利本同所下有也字 包曰逝徃也此注作郑曰 凡徃也者无也字足利本同 之流下有也字而厚于色下一本有也字 故发此言作故以发此言

也 道德下善之下共有也字 我不以其功功上有见字足利本同 薄之下有也字与之下同 顔渊解解上有则字足利本同 故语之而无而字 惰语之时下一本有也字 包曰孔子此注作马融曰 之甚下有也字下注亦然下年少 同 无不顺从之不上有所字 能必自改之乃为贵作能必改乃为贵也足利本自改下无之字 恭孙谨敬孙作巽足利本同之言下説者下为贵下共有也字足利本説者作説也慎所主友作慎其所主所友足利本同 所以为益下有者也二字 人心不一不作非足利本同 可夺而取之作夺之而取足利本作可夺而取 枲着下之诗下为诗下共有也字 然后知后作后下皆放此不苟容下有也字下注不惑乱下同 无忧患无作不一本同今本 未必能之道下有者也二字 未必能有所立作未必能以有所成立者足利本同但无者字一本者下有也字 虽能有所立能有作有能 轻重之极下有也字 唐棣移也正误移当作栘 赋此诗者无者字足利本同 而后至于大顺下有也字后作后足利本无于字 不自见者自作得足利本同 所以为逺下有也字斯可见矣足利本一本矣作也补遗古本经执射乎吾执御矣作吾执射乎吾执御子曰是道也也作之注以君臣礼葬礼上有之字二本同 如川之流如上有皆字 松栢小雕伤松栢下有之字一本同 无忧患患下有也字二本同补脱孔安国曰无畏惧也八字在勇者不惧下 斯可见二本作斯可知也一本作斯可知耳之也

乡党第十

考异古本经左右手作左右其手足利本同 摄齐升堂齐作 袗絺绤袗作缜足利本同谨按字书惟音同耳未闻其通 必表而出之无之字足利本同 狐貉之厚貉作狢 齐必有明衣布足利本作斋必有明衣布也下齐皆放此 虽疏食菜羮疏作蔬作杖者出斯出矣一本斯作则 再拜而送之足利本

无而字 必正席先尝之足利本无之字 见齐衰者上有子字足利本同一本同今本 式负版者版作板注同 子路共之共作拱注同注温恭之貌作温恭貌也足利本但作温恭貌 辩也作言辩貌 敬谨作谨敬足利本同一本敬下有也字 和乐之貌作和乐貌也足利本但作和乐貌 中正之貌无之字貌下有也字 君在视朝也作君在者君视朝也足利本君字同踧踖防敬之貌作踧踖也敬貌也一本作踧踖恭敬

貌也谨按古本似非 中适之貌下有也字下注使迎之下必变色下共同 足躩盘辟貌无足躩二字足利本同貌下有也字 衣前后襜如也作故衣前后则襜如也足利本同但后作后 言端好作言端正也足利本也字同 郑曰复命此注作孔安国曰足利本同白君賔已去矣无君字一本同今本矣作也 敛身下门限下空位下共有也字足利本限下位下并同 衣下曰齐齐作 摄□者无齐字一本作摄□无者字所过位下有也字 聘问邻国上有以字足利本同敬慎之至下授玉宜敬下不敢忘礼下曳踵行下共

有也字 用圭璧上复有享字 庭实下色和下共有也字 衣似衣齐服无上衣字足利本同服下有也字丧服下有也字 不以为饰衣无为字足利本同衣

下有也字 私居服无服字足利本同 公防之服下有者也二字 无所施下一本有也字 必表而出之无之字足利本同 加上衣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私家裘长谨按义疏本分经文为二节黄衣狐裘下有相称也以上注防裘长短右袂下有私家裘长以下注上又加孔安国曰四字 主温下短右袂便作事下共有也字足利本袂下有者字 今之被也无之字 以接賔客下有也字 吉凶异服下有故不相吊也五字足利本同 皮弁服下沐浴衣下共有也字 改常馔作改常食也足利本食字同 易常处下臭味变下有也字臭作臰 鱼败曰馁此注作孔安国曰足利本同馁下有也字 之节下中时下共有也字 芥酱不食下一本有也字 齐禁荤物荤作薫足利本同 辛而不臭故不去作辛而不薰故不彻也足利本但无而字一本臭字去字同今本 不过饱下有也字 归则颁赐作归则以班赐足利本同 不留神惠下其家祭肉下鬼神之余下共有也字三日不食下一本有也字 严敬貌下有也字一本敬下有之字 必敬下有也字从而后出下有也字足利本一本无后字 疫鬼下有也字 故朝服而立于庙之阼阶无而字于字阶下有也字足利本但无而字一本于字亦同今本 敬也也上有之字 馈孔子药下有也字馈作遗 故不敢尝礼也无敢字足利本同 贱畜下有也字 退朝自君之朝来归上朝下有者君作鲁归下有也字足利本作退朝自鲁君之朝来归一本鲁君同 敬君惠也足利本君下有之字 乃以颁赐下有也字一本作之也颁作班足利本同 荐其先祖荐下复有荐字足利本同祖下有也字 若为君尝食然君作先足利本同然下有也一本作若为君先尝食然也 夫子疾作夫子病也一本疾字同今本 绅大下一本有也字 不衣朝服下有也字一本无谨按古本似非 见君下有也字急趋君命下同 行出作出行 而车驾随之车下有既字足利本同一本作车既驾从也矣 郑曰为为君助祭也太庙周公庙也谨按入太庙毎事问下古本足利本有此注 朋友之恩下有也字 言无亲昵作无亲昵也足利本同无言字 不拜者无者字足利本同 通财之义下有也字 偃卧四体上有不字一本同今本足利本卧作仆 似死人下有也字难久下同 素亲狎作素相亲狎也 谓素相见下有也字必当以礼貌之礼貌之作貌礼也足利本貌礼同 凶服下有者字 衣物下有也字 负版者无者字 持邦国之图籍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 亲馈下之怒下为烈下共有也字 必正立无必字一本同今本 所以为安下有也字 居中不内顾者居作轝足利本一本作车但一本后改作舆 衡轭傍视轭作枙下有也字傍作旁 輢毂下一本有也字下注则去之下放此 而后下止下有也字后作后 而人不得其时无其字足利本同 非本意非下有其字 故三嗅而作作起也作故三嗅而起也无二作字足利本同补遗古本经不敢尝尝下有之字一本同 必以貌貌下有也字注言端好作言端正好也 下尽阶阶下有也字一本同 战色敬也敬下有貌字 曵踵行行下有之也二字 愉愉顔色和色下有之字 为沐浴衣浴下有之字 得牲醴归醴作体二本及足利本同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八十

猜你喜欢
  系辞上卷七·孔颖达
  本议第一·桓宽
  传第一章·王夫之
  扬之水·佚名
  卷三·聂崇义
  卷五十八·朱熹
  《吕氏春秋》简介·吕不韦
  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序(御制)·佚名
  集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护 法·太虚
  与胡文虎君谈话·太虚
  答石扶持问·太虚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佚名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并序上)·宗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三·陈衍

    一、锺伯敬、谭友夏共选《古诗归》、《唐诗归》,风行一时,几于家弦户诵。盖承前后七子肥鱼大肉之后,所选唐诗,专取清瘦淡远一路。其人人所读,若李太白之《古风》,杜少陵之《秋兴》、《诸将》,皆不入选,所谓厌刍豢、思螺蛤也。

  • 载记第六 石季龙上·房玄龄

    石季龙,勒之从子也,名犯太祖庙讳,故称字焉。祖曰[C111]邪,父曰寇觅。勒父硃幼而子季龙,故或称勒弟焉。年六七岁,有善相者曰:“此儿貌奇有壮骨,贵不可言。”永兴中,与勒相失。后刘琨送勒母王及季龙于葛陂,时年十七矣。性残忍,好驰

  •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刘昫

    ○李训 郑注 王涯 王璠 贾餗 舒元舆 郭行余 罗立言 李孝本 李训,肃宗时宰相揆之族孙也。始名仲言。进士擢第。形貌魁梧,神情洒落;辞敏智捷,善揣人意。宝历中,从父逢吉为宰相,以训阴险善计事,愈亲厚之。初与茅汇等欲

  •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张廷玉

        李钺 王宪 胡世宁 李承勋 王以旂 范掞王邦瑞 郑晓   李钺,字虔甫,祥符人。弘治九年进士。除御史。巡视中城,理河东盐政,历有声绩。正德改元,天鸣星变。偕同官陈数事,论中官李兴、宁谨、苗逵、高凤等罪,而

  • 卷二·李心传

     郊庙宫省祠观陵寝附  南北郊明堂自元丰分南北郊至政和乃克行之建炎二年上祀圜丘独祭上帝而配以太祖用元丰礼也绍兴十三年郊祀始设大神大示及太祖太宗配位自天地至从祀诸神凡七百七十有一 元佑礼云明堂者仁宗皇佑

  • 卷四·连横

    独立纪光绪二十一年夏五月朔,台湾人民自立为民主国,奉巡抚唐景崧为大总统。初,朝鲜事起,沿海戒严。清廷以台湾为海疆重地,命巡抚邵友濂筹防务。友濂,文吏也,不知兵。复以在籍太仆寺正卿林维源为会办。维源,淡水人,家巨富。既又

  • 第三十八回 弃边城抚臣坐罪 徙杭州名吏闲游·蔡东藩

      却说监察御史程颢,系河南人,与弟颐皆究心圣学,以修齐治平为要旨。颢尝举进士,任晋城令。教民孝悌忠信,民爱戴如父母。后入京为著作佐郎,吕公著复荐为御史。神宗素闻颢名,屡次召见。颢前后进对甚多,大要在正心窒欲,求言育

  • 第二十八回 三百年捱不到祸乱相寻·黄士衡

    词曰: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干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宫褒贬处,得趣,不摇纨扇自然凉。却说唐太宗讳世民,高祖次子,母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见之日:“龙凤之姿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弘治二年七月丁巳朔孟秋享 太庙告 宪宗纯皇帝几筵请 神诣庙享祀○遣内官祭司门之神○戊午命守密云署都指挥佥事张琼都知监左少监杨友俱赎徒还职坐虏入小石门剽掠杀逻卒失于防御也○巳未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蔡震游泰告

  • 卷之三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二外篇·何孟春

    叶文庄《水东日记》:正统十四年,统幕溃围,一戍卒尝语其家人曰:“乱歼丛中,吾见一神人,谓曰:‘尔非此处人,豆腐闸儿人也。’既而得脱。然莫晓所言何谓”未几,虏犯土城,官军接战。此卒阵殁于豆腐闸。按《博异

  • 卷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七庆祝二【图记五】四川陕西山西湖广贵州云南六省臣民表文伏以圣人首出凝巩固之金瓯天子万年启绵长之宝历盛德爰膺上寿同日月以常贞至仁聿享纯禧竝乾坤而不老钦惟我皇上乘六御时兼三出

  • 三十八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癸酉,仁宗榮靖大王忌晨。○上在貞陵洞行宮。○王世子問安。7月2日○甲戌,政院啓曰:「鄭恊改付軍職之後,所當先期聞見,趁時肅拜。而貢馬揀擇之日,至於啓請肅拜,請推考。」傳曰:「勿。」〈三公會坐而啓請,君父動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七·周祖谟

    谆憎,所疾也。(之润反。)宋鲁凡相恶谓之谆憎,若秦晋言可恶矣。杜,蹻,□也。赵曰杜,(今俗语通言□如杜,杜梨子□因名之。)山之东西或曰蹻。(却蹻燥□貌,音笑谑。)佻,抗,县也。赵魏之间曰佻,自山之东西曰抗。燕赵之郊县物于台之上谓之佻

  •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说八解脱若常若无常。说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常若无常。说八解脱若乐若苦。说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乐若苦。说八解脱若我若无我。说

  • 卷二十九·佚名

    △魔怖菩萨品下尔时魔众。如是异形。或乘白象。或复骑马。或乘骆驼。水牛犀牛诸车乘等。四面雲集。或似修罗类迦娄罗。或复有如摩睺罗伽。及鸠槃茶罗刹夜叉。并毗舍遮伺命鬼等。或复身体羸瘦长大,犹如饿鬼。或有多种异

  • 金佗稡编·岳珂

    亦称《鄂国金佗稡编》。传记资料。南宋岳珂撰。28卷。岳飞以忠获戾,身后备遭诋毁,事迹堙没。孝宗时冤案得以平反,其三子霖考于闻见,访于遗卒,搜得部分残存资料,由国子博士顾杞整理出岳飞传记草稿。书未就而霖卒,其子珂继承父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佚名

    亦称《元证大师语录》。禅宗语录。明末郭凝之编集。二卷。本寂(840—901),唐代禅宗僧人,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本书是其语录及其他著述的汇编。上卷为语录;下卷除语录外,还包括《解释洞山五位显诀》、《注释洞山五位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