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左传原目

春秋左传原目

春秋经传集解隐公第一【音义】【解佳买反旧夫子之经与丘明之传各卷杜氏合而释之故曰经传集解隐公名息姑惠公之子母声子諡法不尸其位曰隐第一此不题左氏传公羊谷梁二传既显姓别之此不言自见】【疏】【正义曰五经题篇皆出注者之意人各有心故题无常凖此本经传别行则经传各自有题注者以意裁定其本难可复知据今服?所注题云隐公左氏传解谊第一不题春秋二字然则春秋二字盖是经之题也服言左氏传三字盖本传之题也杜既集解经传春秋此书之大名故以春秋冠其上序说左氏言已备悉故畧去左氏而为此题焉经传集解四字是杜所加其余皆旧本也经者常也言事有典法可常遵用也传者传也博释经意传示後人分年相附兼而解之故谓之经传集解隐公鲁君侯爵杜君采太史公书世本旁引传记以为世族谱畧记国之兴灭谱云鲁姬姓文王子周公旦之後也周公股肱周室成王封其子伯禽於曲阜为鲁侯今鲁国是也自哀以下九世二百一十七年而楚灭鲁依鲁世家伯禽至隐公凡十三君兄弟相及者五人隐公名息姑伯禽七世孙惠公弗皇子声子所生平王四十九年即位是岁岁在豕韦礼记檀弓曰死諡周道也周法天子至於大夫既死则累其德行而为之諡周书諡法云隐拂不成曰隐鲁实侯爵而称公者五等之爵虽尊卑殊号臣子尊其君父皆称为公是礼之常也字书云第训次也一者数之始此卷於次第当其一也】杜氏【疏】【正义曰杜氏名预字元凯畿之孙恕之子也陈寿魏志云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汉御史大夫杜延年之後文帝时为尚书仆射封丰乐亭侯试舩溺死追赠太仆諡戴侯也恕字务伯官至幽州刺史预司马宣王女壻也王隐晋书云预知谋深博明於治乱尝称德者非所企及立言立功预所庶几也大观羣典谓公羊谷梁诡辩之言又非先儒说左氏未究丘明之意横以二传乱之乃错综微言着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衆家为之释例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至老乃成预有大功名於晋室位至征南大将军开府封当阳侯荆州刺史食邑八千户时人号为武库不言名而言氏者注述之人义在谦退不欲自言其名故但言杜氏毛君孔安国马融王肃之徒其所注书皆称为传郑玄则谓之为注而此於杜氏之下更无称谓者以集解之名已题在上故止云杜氏而已刘炫云不言名而云氏者汉承焚书之後诸儒各载学名不敢布於天下但欲传之私族自题其氏为谦之辞】

桓公第二【十八年】

庄公第三【三十二年】

闵公第四【二年】

僖公上第五【元年至十五年】

僖公中第六【十六年至二十六年】

僖公下第七【二十七年至三十三年】

文公上第八【元年至十年】

文公下第九【十一年至十八年】

宣公上第十【元年至十一年】

宣公下第十一【十二年至十八年】

成公上第十二【元年至十年】

成公下第十三【十一年至十八年】

襄公元第十四【元年至九年】

襄公二第十五【十年至十五年】

襄公三第十六【十六年至二十二年】

襄公四第十七【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

襄公五第十八【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

襄公六第十九【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

昭公元第二十【元年至三年】

昭公二第二十一【四年至七年】

昭公三第二十二【八年至十二年】

昭公四第二十三【十三年至十七年】

昭公五第二十四【十八年至二十二年】

昭公六第二十五【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

昭公七第二十六【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

定公上第二十七【元年至七年】

定公下第二十八【八年至十五年】

哀公上第二十九【元年至十三年】

哀公下第三十【十四年至二十七年】

春秋左传原目

春秋左传原目考证

杜氏疏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汉御史大夫杜延年之後文帝时为尚书仆射封丰乐亭侯○监本脱丰字今从魏志增

春秋左传原目考证

春秋三传注解传述人

唐国子博士兼太子中允赠齐州刺史吴县开国男陆德明録

古之王者必有史官君举则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诸侯亦有国史春秋即鲁之史记也孔子应聘不遇自卫而归西狩获麟伤其虚应乃与鲁君子左丘明观书於太史氏因鲁史记而作春秋上遵周公遗制下明将来之法褒善黜恶勒成十二公之经以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为之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人当世君臣其事实皆形於传故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名高齐人子夏弟子受经于子夏】谷梁【名赤鲁人糜信云与秦孝公同时七録云名淑字元始风俗通云子夏门人】邹氏【王吉善邹氏春秋】夹氏之传邹氏无师夹氏有録无书故不显于世【桓谭新论云左氏传遭战国寝藏後百余年鲁人谷梁赤作春秋残畧多有遗文又有齐人公羊高缘经文作传弥失本事】汉兴齐人胡母氏【字子都景帝时为博士年老归教于齐齐之言春秋者宗事之公孙弘亦颇受焉】赵人董仲舒【官至江都胶西相】并治公羊春秋兰陵禇大【梁相】东平嬴公【谏太夫】广川段仲温吕步舒【步舒丞相长史】皆仲舒弟子嬴公守学不失师法授东海孟卿及鲁睦弘【字孟符节令】弘授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人为博士至左冯翊太子太傅】及顔安乐【字翁孙鲁国薛人也孟姊子也为齐郡太守丞】由是公羊有严顔之学弘弟子百余人常曰春秋之意在二子矣彭祖授琅邪王中【少府家世传业】中授同郡公孙文【东平太传徒衆甚盛】及东门云【荆州刺史】安乐授淮阳泠丰【字次君菑川太守】及淄川任翁【少府】丰授大司徒马宫【字游卿东海戚人封扶德侯】及琅邪左咸【郡守九卿徒衆甚盛】始贡禹【字少翁琅邪人御史大夫】事嬴公而成於睦孟以授颍川堂谿惠惠授泰山冥都【丞相史】又疎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太子太傅】事孟卿以授琅邪筦路筦路及冥都又事顔安乐路授大司农孙宝【字子严颍川鄢陵人】瑕丘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於鲁申公武帝时为博士【传子至孙皆为博士】使与董仲舒论江公呐於口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义卒用董生於是上因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卫太子复私问谷梁而善之其後浸微唯鲁荣广【字王孙】皓星公二人受焉广尽能传其诗春秋蔡千秋【字少君谏大夫郎中户将】梁周庆【字幼君】丁姓【字子孙至中山太傅】皆从广受千秋又事皓星公为学最笃宣帝即位闻卫太子好谷梁乃召千秋与公羊家竝说上善谷梁说後又选郎十人从千秋受会千秋病死徵江公孙为博士诏刘向受谷梁欲令助之江博士复死乃徵周庆丁姓待诏使卒授十人十余岁皆明习乃召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平公羊谷梁同异【时公羊博士严彭祖侍郎申挽伊推宋显谷梁议郎尹更始待诏刘向周庆丁姓竝论】望之等多从谷梁由是大盛庆姓皆为博士姓授楚申章昌曼君【为博士至长沙太傅】初尹更始【字翁君汝南邵陵人议郎谏大夫长乐户将】事蔡千秋又受左氏传取其变理合者以为章句传子咸【大司农】及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丞相封侯】房凤【字子元琅邪不其人光禄大夫五官中郎将青州牧】始江博士授胡常常授梁萧秉【字君房】王莽时为讲学大夫

左丘明作传以授曾申申传卫人吴起【魏文侯相】起传其子期期传楚人铎椒【楚太傅】椒传赵人虞卿【赵相】卿传同郡荀卿名况况传武威张苍【汉丞相北平侯】苍传洛阳贾谊【长沙梁王太傅】谊传至其孙嘉嘉传赵人贯公【汉书云贾谊授贯公为河间献王博士】贯公传其少子长卿【荡隂令】长卿传京兆尹张敞【字子高河东平阳人徙杜陵】及侍御史张禹【字长子清河人】禹数为御史大夫萧望之言左氏望之善之荐禹徵待诏未及问会病死禹传尹更始更始传其子咸及翟方进胡常常授黎阳贾护【字季君哀帝时待诏为郎】护授苍梧陈钦【字子佚以左氏授王莽至将军】汉书儒林传云汉兴北平侯张苍及梁太傅贾谊京兆尹张敞大中大夫刘公子皆修春秋左氏传始刘歆【字子骏向之子王莽国师】从尹咸及翟方进受左氏【哀帝时歆与房凤王龚欲立左氏为师丹所奏不果平帝世始得立】由是言左氏者本之贾护刘歆歆授扶风贾徽【字元伯後汉颍隂令作春秋条例二十一卷】徽传子逵逵受诏列公羊谷梁不如左氏四十事奏之名曰左氏长义章帝善之逵又作左氏训诂司空南合祭酒陈元作左氏同异大司农郑衆作左氏条例章句南郡太守马融为三家同异之说京兆尹延笃【字叔坚南阳人】受左氏於贾逵之孙伯升因而注之汝南彭汪【字仲博】记先师奇说及旧注太中大夫许淑【字惠卿魏郡人】九江太守服?【字子慎河南人】侍中孔嘉【字山甫扶风人】魏司徒王朗【字景兴肃之父】荆州刺史王基大司农董遇徵士炖煌周生烈竝注解左氏传梓潼李仲钦着左氏指归陈郡頴容【字子严後汉公车徵不就】作春秋条例又何休【字邵公任城人後汉谏大夫】作左氏膏肓公羊墨守谷梁废疾郑康成鍼膏盲发墨守起废疾自是左氏大兴汉初立公羊博士宣帝又立谷梁平帝始立左氏後汉建武中以魏郡李封为左氏博士羣儒蔽固者数廷争之及封卒因不复补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奏上左氏乃立於学官仍行於世迄今遂盛行二传渐微【江左中兴立左氏传杜氏服氏博士太常荀崧奏请立二传博士诏许立公羊云谷梁肤浅不足立博士王敦乱竟不果立】左氏今用杜预注公羊用何休注谷梁用范甯注【二传近代无讲者恐其学遂絶故为音以示将来】

士爕注春秋经十一卷【字彦威苍梧人吴卫将军龙编侯】贾逵左氏解诂三十卷服?解谊三十卷王肃注三十卷董遇章句三十卷杜预经传集解三十卷【字元凯京兆杜陵人晋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当阳穆侯】孙毓注二十八卷杜预春秋释例十五卷四十篇服?音一卷魏高贵乡公音三卷【曹髦字士彦魏废帝】嵇康音三卷【字叔夜谯国人晋中散大夫】杜预音三卷李轨音三卷荀讷音四卷【字世言新蔡人东晋尚书左民郎】徐邈音三卷右左氏梁东宫学士沈文阿撰春秋义疏阙下袟陈东宫学士王元规续成之元规又撰春秋音

何休注公羊十二卷王愆期注十二卷【字门子河东人东晋散骑常侍辰阳伯】高龙注十二卷【字文范阳人东晋河南太守】孔衍集解十四卷【字舒元鲁人东晋广陵相】李轨音一卷江淳音一卷

右公羊

尹更始谷梁章句十五卷唐固注十二卷【字 下人吴尚书仆射】糜信注十二卷【字南山东海人魏乐平太守】孔衍集解十四卷徐邈注十二卷徐乾注十三卷【字文祚东莞人东晋给事中】范甯集注十二卷段肃注十二卷【不详何人】胡讷集解十卷右谷梁

春秋三传注解传述人

猜你喜欢
  卷十一 泰誓上第一·孔颖达
  田无宇请求四方之学士晏子谓君子难得第十三·晏婴
  理解的困难·孔子
  第三章 5·辜鸿铭
  《尸子·绰子》白话译文·尸佼
  原鬼译文赏析·韩愈
  卷一百一十三·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佛法原理与做人·太虚
  重定授菩萨戒法·智旭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二·佚名
  月灯三昧经卷第九·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三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方岳·唐圭璋

      岳字巨山,自号秋崖,祁门人。生于庆元五年(1199)。绍定五年(1232)进士。累官至吏部侍郎,历知饶、抚、袁三州,加朝散大夫。景定三年(1262)卒。年六十四。所著有秋崖先生稿。   满江红   乙巳生日   说与梅花,且莫道、今

  • 第一齣~第十齣·梅鼎祚

    第一齣 标目【玉楼春】〔末上〕画堂春色浓于酒。花插盈头盃到手。百年三万六千场。人世难逢开笑口。靑天高朗閒搔首。眼底英雄谁更有。试歌垂柳觅章台。昔日靑靑今在否。【满庭芳】才子韩翃。名姬柳氏。多情打得成双

  • 第二折·康进之

    (宋江同吴学究、鲁智深领卒子上)(宋江诗云)旗帜无非人血染,灯油尽是脑浆熬。鸦嗛肝肺扎煞尾,狗咽骷髅拌搜毛。某乃宋江是也。因清明节令,放众头领下山踏青赏玩去了,今日可早三日光景也。在那聚义堂上,三通鼓罢,都要来齐。小

  • 卷九·佚名

    台湾诗钞卷九梁成枬黄遵宪梁成枬成枬,字子嘉,号钝庵;清广东三水人。光绪割台前后,尝两度游台。连横辑有「梁钝庵诗稿」(未刊),「序」及「书后」见「雅堂文集」(「文丛」第二○八种)。其中有「隘丁行」、「耕山行」二诗,已见连氏

  • ●卷二十二·邵博

      熙宁年,边吏报北虏将入寇。亟遣中贵人取两河民车,以为战备,民大惊扰。自宰执以下言不便者墙进,俱不省。时沈括存中为记注。一日,侍笔立御座侧,上顾曰:“卿知籍车之事乎?”括曰:“未知。车将何用?”上曰:“北虏以多马取胜,唯车

  • 卷之五十五·佚名

    洪武三年八月丁巳朔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命来年曲阜庙庭官给牲币俾衍圣公主祀事岁以为常○戊午祭大社大稷○己未大都督府同知康茂才卒于狭州茂才字寿卿蕲州人能通经史大义事母孝有志事功元季盗起蕲州茂才团结乡兵以御之

  • 卷一百五十四·杨士奇

    八月辛丑朔 车驾至京师 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上表贺○壬寅大宴文武群臣及从征将校 命礼部会文武大臣议将士功赏○交阯总兵官英国公张辅执送贼首陈季扩阮帅至京师伏诛○甲辰浚淮安府海州城南官河二百四十里○丙午免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第三子也母曰 孝恪皇太后杜氏初 世宗以储嗣未广建高禖之祀亲佩弓韣率后宫以祷 太后时为康嫔常从祀焉嘉靖十六年正月廿三日

  • 第四章 應試·林语堂

    在蘇東坡兄弟年二十歲左右,已經準備好去趕考之時,不可免的事,婚姻問題也就來臨了。他們若是未婚晉京,並且一考而中,必然有女兒長成之家托人向他們提親。那時有求婚的風俗。京都中有未婚之女的富商都等待著考試出榜,向新得功

  • 宇文述传·魏徵

    (附云定兴传)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 他家本姓破野头,归鲜卑俟豆归奴役,后来随他家的主子姓宇文。 父亲宇文盛,北周上柱国。 宇文述小时就很骁勇,熟习弓马。 十一岁时,有个看相的对他说:“公子好生自爱,以后会位极人臣。”

  • 卷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九雍正元年七月上谕共二十六道初六日谕八旗都统等八旗世袭佐领及世职官员有年幼者於供职之处未曾历练若不令人指敎何由谙习规矩以底於成就嗣後凡十六岁上朝之佐领着委令一员率领指敎

  • 艺增篇第二十七·王充

    世谷所患,患言事增其实;着文垂辞,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使夫纯朴之事,十剖百判;审然之语,千

  • 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晏子对第十四·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天下有极大乎?”晏子对曰:“有。足游浮云,背凌苍天,尾偃天间,跃啄北海,颈尾咳于天地乎!然而漻漻不知六翮之所在。”公曰:“天下有极细乎?”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蛊,巢于蚊睫,再乳再飞,而蚊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

  • 卷九·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巻九    元 刘因 撰原阙

  • 卷四十三·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四十三考工记之四梓人为簨虡【簨息允反本又作笋虡音巨】正义郑氏康成曰乐器所县横曰簨植曰虡【贾疏乐器之县於簨虡者谓锺磬鎛也】 王氏昭禹曰梓材之美可

  • 卷十七·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十七   宋 吕祖谦 撰昭公晋顷公卒八月葬郑游吉吊且送葬【三十年】晋顷公之丧郑游吉吊且送葬以一人兼二人之职晋人所以责之当时观子太叔对尚见得先王之制士吊大夫送葬这个三代典制天子须加

  • 佛说无量寿经要义(附科目)·太虚

      ──十五年五月初在汉口佛教会讲──   一 净土法门在佛法中之位置    甲 一切净土通义     1 严净佛土     2 清净国土    乙 弥陀净土别义   二 净土经论中无量寿经胜义   附

  • 全金元词·唐圭璋

    唐圭璋编。金元词总集。共收录金元两代词人282家,词7293首。其中金代词人70家,词3572首。元代词人212家,词3721首。体例与作者所编《全宋词》相同,以人系词,按时代先后为序,依次编录诸家词作。每一词人下多列有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