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三

洪武二十四年冬十月甲寅朔,上谓羣臣曰:“为君为臣,烛理贵明,处事贵断。昔唐太宗与羣臣论教化,封德彝以为三代之後,人渐浇讹,欲化而不能,独魏徵劝太宗行之,卒致贞观之治,此可谓烛理明;宪宗欲伐吴元济,举朝以为不可,独裴度劝伐之,卒成大功,此可谓能果断。自古国家兴衰,皆系于此,若为臣者优游度日,无所建明,上无刚明果断之主,则政日弊,国日衰,如汉元帝是已。书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廼罔後艰。若等事朕左右,当立功立业,以希古人。”

礼部曰:“三韩之地君臣悖乱,二纪于兹,然无争城野战,民安乡邑,旧岁来告王瑶嗣立,乃王氏苗裔,宜遣使以礼物劳之,观其署政何如。”於是遣元来降承徽院使康完者笃等齎礼物往赐高丽。

乙卯,享太庙。

诏公侯早朝於华盖殿叩头毕,退於中右门伺候,次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断事官奏事毕,亦退於中左门候齐侍班,其余各衙门依次入奏毕,应侍班者依品级序立。

丙辰昏刻,太白入南斗。

丁巳,北平、河间二府水,诏免今年田租。

敕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往陕西同凉国公蓝玉训练将士。

己未,上谕户部曰:“凡军民死亡,其父母妻子鳏寡孤独,贫病无依者,令天下有司即具奏来闻,朕将赈恤之。”

车里军民宣慰使刀暹答遣其弟刀三怕剌等贡象及方物。刀暹答,刀砍之子也。

夜,填星犯太微东垣上相。

庚申,赐山西各卫并太原三护卫军士及降附番军六万五千五百余人冬衣。

旌表保定人顾仲礼孝行。仲礼幼孤事母至孝,甞遇岁凶,负母流移他郡,供养甚至,七年始归。遇蝗起,仲礼行田间,泣曰:“蝗食苗且尽,吾何以为养?”俄有疾风吹蝗去,苗得不伤。母卒,仲礼年已六十,庐墓侧三年,悲恸如一日。事闻,诏旌表之。

定生员巾服之制。襴衫用玉色绢布为之,宽袖,皂缘皂绦,软巾垂带。上以学校为国储材,而士子巾服无异吏胥,宜有以甄别之,命工部制式以进。上亲视,必求典雅,凡三易,其制始定,由是士子衣冠绰有古风焉。

壬戌,陞彭城卫指挥佥事朱方为北平都指挥同知,赐钞一百锭、文绮四表里。

乙丑,江西建昌府南豊县典史冯坚言九事:“一曰:颐养圣躬,以为民社之福。王者奉天勤民,综理万几,固当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然而兆民之安,宗社之固,咸系於一人。今陛下春秌高矣,未见日而朝百官,似非顺时调护之道,愿陛下清心省事,勿预细务,颐养圣躬,永为民社之福。二曰:慎择老成之臣,以为诸王之福。臣闻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今陛下遣诸王之国,当英妙方壮之年。臣愿陛下慎择老成之臣,为各王府官,使其正色直言,匡救其失。凡有作为,务当於理,不惟上安圣上之心,实足以为诸王之福。三曰:攘夷狄以为中国之福。王者之治天下,立纲陈纪,制礼作乐,以成雍熙之治者,盖由神谟庙算,慑服远人,以宁四夷,然後中国奠安,得以施其政教。今天下一家,四海一人,而边鄙无备不可也。臣愿陛下务农讲武,屯戍边圉,以逸代劳,夷狄攘却,实足为中国之福。四曰:精选有司,以为生民之福。愿择老成廉正之士,任以方面,俾察其所属守令旌别淑慝,具其所为实蹟以闻於朝而黜陟之,则为有司者岂不迁善改过而勇於自治乎?官既守法,则民不受虐而安其生,如此则德化流行,条章宣布,刑清讼简,家给人足,而为生民之福矣。五曰:褒封祀典,以励忠烈。夫人之生也,功业显於当时,则其逝也,声华着於後世,所以载在祀典,以崇德报功,使民久而不能忘也。愿陛下於历代忠臣烈士有功德於民者,有司访其事蹟以闻,俾礼部、翰林院考究明白,量加封谥。六曰:减省宦官,以防内权。王者之居,四方赡仰,设置宦寺守门,使之传命令,给洒扫而已。然往昔之君,多为所制,由其为左右亲近之人,故其言易入而易信,遂飬成内患而不自知也。以陛下鉴察之明,乌有此事?然愿鉴诸史籍,裁择冗员,不惟朝廷严重,实足以防异日弄权之患。七曰:调易边将,以防外患。用将开边,国之大事,然而往昔之君假以兵权,久在边圉,以致放纵滛泆,不可制驭。今陛下圣谟庙筭,举无遗策,凡守边之将,必察其言行可托腹心,然後假以兵权,必时迁岁调,不使久居其任,不惟保全功臣,实足以堤防外事。八曰:采访廉能,以惩贪墨。先王之政在知人,在安民,然则知人者所以安民也。今有司之任,未尽得人,廉干之材或为上官所忌,同僚所嫉,则能自立不屈者少矣。故为善於下而上不加察,非激劝之道。伏愿陛下广布耳目之臣,访廉能,斥奸贪,以明黜陟。九曰:增置関防,以革奸弊。夫立法以革弊,除奸以安民,此有国者之先务也。自陛下置勘合为券印,以字为号,次第书之,彼此各藏其半,凡徵发必合而验之同,然後行,甚得革弊之道。近闻各司惟以帖委吏胥以督所部,少不如意,辄加箠楚,而其害及於民。伏愿陛下增置勘合,付诸司听其填写,差遣事毕,缴报如此,则所司必不敢轻发以病民,而凡事务亦不致久矌不报也。”书奏,上览之曰:“坚所言知时务,达事变,但调易边将一说未然,若边将数易,则兵之材力勇怯,虏之出没情状、山川之形势险阻不能熟知,何以制敌?使其如赵充国、班超辈,惟恐任人不久,又何以数易哉?然坚之言関於政体者多,是可嘉也。”遂命吏部擢坚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丙寅,湖广宝庆卫百户舍人倪基言四事:“一,任用武臣。陛下奉天承运,伐罪吊民,有智之士运筹决胜,有勇之士略地攻城。天下既定,功高者列爵封侯,其次列于将校,传之後世,与国咸休,褒功勳可以谓至矣。近见握兵于名藩大镇者,少年新进之子,多有未闲将略,且三品以下、五品以上之职,苟非雄杰驭众之材,不足以当其任。伏望特诏所司论材荐举,其间岂无忠烈智勇之士?核实录用,必能扞卫国家,翊扶社稷。二,制民之产。臣闻:‘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自田井既坏,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地置锥,先王发政施仁,必自经界始。陛下以神武定天下,当明先王之政,计天下之田,验生民之口,使户各有产,人皆足食,如此则礼义廉耻之行可兴矣。三,学校乃国家之首务。陛下即位之初,诏郡县兴举学校,作养贤材,与图治道,故乡社有校,郡县有学。今郡县之学兴举,而乡社之校颇废,非所以广教化也。伏愿陛下诏乡社举明经之士,或年老致仕之人,百家置一师,以经史教授民间子弟,日就月将,则渐染成材,自然向化,而官使有人矣。四,国家建官分职,所以分理天下庶务。陛下践祚以来,求贤之诏屡下,而有司奉行,或有未至。臣愿陛下於万几之暇,留神省察,孰贤、孰能、孰达、孰艺。盖官不必备,惟在得人,苟得其人,宜加上赏,不然则黜之,如此则野无遗贤,朝无阙政矣。”书奏,上嘉之,命基参赞清平衞军事。

辛未,四川建昌府言:“所属白、黑二塩井自洪武十六年十二月开煎,至今年三月终,计四十八万三千一百二十三引,请召商人纳米给塩,或作官吏军人俸粮月塩。”诏户部给之。

赐福建怀安县耆民李宗德、林原祥、刘一三人酒肉帛絮,各复其家。

猜你喜欢
  卷一一五 晉紀三十七·司马光
  卷八·常璩
  卷六·陈燕翼
  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六·温睿临
  大事记卷二·吕祖谦
  第二○四印领光绪十五年正月一一四○九—九·佚名
  一四九三 军机大臣阿桂奏《石渠宝笈》缮竣并令原派各员分缮《秘殿珠林》折·佚名
  附记一卷·李天根
  掌禹锡传·脱脱
  和勇传·张廷玉
  卷之四十八  天順日錄(明)李賢 撰·邓士龙
  四三、三晋始侯考·钱穆
  卷二百十六之五·雍正
  卷七十八、开设资政院·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四十一·彭定求

        卷441_1 【夜入瞿唐峡】白居易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   逆风惊浪起,拔zB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卷441_15 【初到忠州赠李六(一作李大夫)】白居易   好在天涯李

  • 张侃·唐圭璋

      侃字直夫,邗城(今江苏扬州)人。开禧中知枢密院张巖之子。与赵师秀、周文璞游。嘉定十六年(1223),自金坛解组。宝庆二年(1226)间,宰句容。端平二年(1235),镇江签判。有张氏拙轩集,自永乐大典辑出。   秦楼月   冰肌削。水沉

  • 甄龙友·唐圭璋

      龙友字云卿,永嘉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国子监簿。尝游天竺寺,集诗句为大士赞,书壁间。孝宗临幸,赏之,诏侍臣物色其人,召见不称旨,遣还。   水调歌头   西风新叶堕,南国九秋初。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片云无。上有

  • 第十七出 义什·许自昌

    【颗颗珠】〔净扮公差上〕公务不容停。济州匹马。蚤已到郓城。自家济州府缉事公差便是。连日因黄泥岗上劫了生辰纲。蔡九知府移文到府。要立刻缉获这盗。报闻蔡太师。我本府老爷好不心焦哩。昨日黄泥岗白胜到府出首

  • 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七王建王建字仲初颍川人大历十年进士初为渭南尉历秘书丞侍御史太和中出为陕州司马从军塞上後归咸阳卜居原上建工乐府与张籍齐名宫词百首尤传诵人口诗集十卷

  • ◎帝系一·徐天麟

    ○帝号丰公太上皇父也,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

  • 九六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挖补填写《通鉴纲目续编》情形片(附清单)·佚名

    九六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挖补填写《通鉴纲目续编》情形片(附清单)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遵旨查得尚书房所办挖捕填写《通鉴纲目续编》,宫内各处陈设十二部,俱已填写交进;圆明园、三山、热河、盘山等处陈设共三十二部

  • 东周欲为稻·佚名

    【提要】 在战国时代最有名的说客和谋士就是苏秦,尊称为苏子。他是中国梦想得到权力、金钱和荣耀的士大夫们的楷模。他的精彩言论和谋划主要在《秦策》《齐策》《楚策》《赵策》等策中,《东周策》这里只是个序幕或者引

  • 卷一百三十二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二中 朱批宪德奏摺 雍正七年正月二十四日四川廵抚【臣】宪德谨 奏爲恭谢 天恩事窃【臣】齎摺人回恭捧 御赐【臣】福字一幅貂皮二十

  • 卷二十四·刘因

    <经部,四书类,四书集义精要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二十四  元 刘因 撰论语二十阳货二章【性相近也】性即理一语自孔子后惟程子言之此一语即千万世説性之根基理者公共之物不会不善【贺孙】○孟子未尝言气质之

  • 卷五·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五     明 胡广等 撰齐一之八齐国名本少昊时爽鸠氏所居之地【孔氏曰爽鸠氏司寇也爽鸠鹰也鸷故爲司寇主盗贼少昊以鸟名官其人之名氏则未闻也】在禹贡爲青州之域周武王以封太公望东至于海

  • 《庄子》书言长生·钱穆

    《庄子》书有神人而无长生。其言神人也,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逍遥游》)此庄子之所谓神人也。《庄子》又言曰:"之人

  • (八)·钱穆

    《近思录》卷八治国平天下之道,凡二十五条。明道言:“先王之世,以道治天下。后世只是以法把持天下。”今按:中国人言政治,每分三代与秦汉以下。此条言先王,即指三代,后世即指秦汉以下。夏商之世,皆较汉唐为长,周祚尤久。何以制

  •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一·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告諸苾芻曰.從今已去汝諸苾芻凡有來 求善說法律情樂出家及受近圓者.阿遮利耶鄔波馱耶應與出家及受近圓。時諸苾 芻不知有幾阿遮利耶幾鄔波馱耶.佛言.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佚名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法性品第五尔时,胜天王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ldquo;希有世尊!如来、应供、正遍知,快说微妙大神通力。诸佛如来因何得此?唯愿世尊分别解说。&rdquo;佛告胜天王言:&ldq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四·代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二明染净熏习四。初总标熏习义。二释熏习染法。三释熏习净法。四结判断与不断。今初。复次以四种法熏习力故。染净法起。无有断绝。一净法。谓真如。二染因。谓无明。三妄心谓业识。四妄境。谓六尘

  • 天圣广灯录·李遵勖

    又称《广灯录》、《禅宗广灯录》。禅宗史书。北宋李遵勗编。30卷,另有目录1卷。天圣七年(1029),李遵勗献《广灯录》,仁宗赐“天圣”二字并序。本书系增广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而成,收录自释迦牟尼、摩诃迦叶以下西天二

  • 菩萨璎珞经·佚名

    十四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现在报经。说种种大乘之法门。璎珞者,取菩萨以十德庄严其体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