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八旬万夀盛典卷十六

圣德【十二  谦德一】

【臣】等谨案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惟谦一卦其内卦三言吉外卦三言利盖谦者德之柄也王者德盛礼恭以至厚之实持戒满之衷则天地神人咸奉之以福是以致恭存位而履无疆之庆也洪惟我

皇上盛德大业积厚流光跻

八旬之崇禧为万古所希遘举夫

文谟

武烈

圣德

神功古圣人得其一端即足以照耀简册者我

皇上皆躬有而兼备之所由三灵荅以蕃祉五福向其

宣臻焉耳乃犹

圣怀冲抑巩执劳谦於

七旬庆典则弗俞臣民之吁逮

八袠鸿仪复屡

申裁抑之旨以及德水澄流嘉禾栖亩

特却宣付之请并

传训诫之辞凡皆

圣衷之保泰持盈备昭撝吉虽尧之克让文之小心岂

是过哉【臣】等恭纂

夀编谨循录乾隆四十五年以来屡奉

宣谕之实事以仰推我

皇上不自满假之实心敬载

谦德一门用见夫

履庆延洪之盛惟

大德足以致之而

圣人之抑然自牧者正所以尊而弥光也

乾隆四十五年

皇上七旬万夀臣工吁行庆典

诏弗允

先是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初三日大学士管两江总督【臣】高晋等以江浙臣民望

幸甚殷恳请庚子年再举

南廵盛典并以是年恭届

皇上七旬万夀拟就近举行

庆典合词具奏奉

上谕朕本意以庚子年七旬庆辰越岁辛丑即恭逢

圣母九旬万夀斯则敷天同庆自当胪欢祝

嘏以抒万姓悃忱今既不能遂朕初愿尚复何心为己称庆况朕跸途所经老幼欢迎扶携恐後未尝不頋而乐之若经棚戏台及侈陈灯彩点缀纷华饰为衢歌巷舞深所不取且非所以善体朕意也不特江浙臣民不当为祝厘之举即凡内外大小臣工于朕七旬万夀时亦均不得请行庆典以及进贡献诗若伊等谓欲藉以申其尊敬之诚是转增朕心之不悦尚得谓之忠爱乎但天下士民遇朕七旬万夀皆不免望恩幸泽此亦情理之常朕亦何肯因不举行庆典并靳恩施乎着于己亥年八月举行恩科乡试庚子年三月举行恩科会试以彰夀考作人之盛至各省漕粮曾于乾隆三十一年普免一次兹蒙

昊仓眷佑累洽重熙朕敬体

天心爱养亿兆用是再沛恩膏着于庚子年为始复行普免天下漕粮一次俾藏富於民共享盈宁之福所为歛福锡民庆莫大焉其开科事宜着交礼部查例办理其各省漕粮应如何分年轮免之处着交户部详悉妥议具奏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十八日奉

上谕前因江浙督抚等以两省臣民望幸奏请廵閲河工海塘已降旨允于庚子春正月诹吉南廵至所称明岁为朕七旬万夀欲就近申祝则断乎不可业经宣谕饬禁盖朕本意原以庚子为朕七旬诞辰辛丑即为

圣母九旬万夀连岁叠逢大庆中外胪欢自可听其抒诚

嘏今既不能遂朕初愿朕复何心为已称庆惟念士民想望恩泽积有岁年因诏开乡会恩科并轮免各省漕粮一周以洽羣悃明年南廵回銮後俟

北郊礼成即启程避暑山庄驻跸八月庆辰一切仍照常年例行若在京受贺惟恐转多枨触遂至山庄以避之至於西藏班禅额尔德尼预请觐祝实属吉祥盛事是以允其前来即令於山庄瞻谒俾从其便朕并非因其称祝先期往就之也恐内外臣工尚未能深喻朕意仍有以庆典为请者非惟不能博朕之悦适以增朕之怀又岂臣子爱敬之道乎俟朕八旬大庆则当听从诸臣称祝此次必不允行又前届朕六旬万夀时自古北口热河两处曾有点缀段落灯彩之类本属朕所不敢明年尤当严禁将此再行通谕知之【臣】等谨案祝厘之典上以彰国家之洪祉下以贡臣子之缕诚所愿嘉纳同懽庶以顺人情而光熙运也我

皇上椿纪增崇本年

万夀八旬始荷

允行庆典爰溯

古稀之岁中外请祝

圣龄

皇上执德谦冲再三辞让虽未许臣工之称庆而犹

恐虚衆庶之望

恩预启

特科

普蠲漕糈

颁恩诏

举时廵章焯令仪推

曼夀之殊施以广亿兆之攸赖盖閲十年而

鸿禔茂介衆志顒孚所谓鸣谦中心得劳谦万民服

实有以叶吉占而垂盛轨焉尔

乾隆四十五年

圣夀七旬

命於山庄敬构戒得堂并

着记文以阐

皇祖镌玺垂示之意

御制戒得堂记【庚子】

孔子三戒之论朱子注谓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又引范氏之言以为养其志气故不谓血气所动蒙引又引新安陈栎之语以为志亦定向於理志有善恶理无不善诸说绎圣析理各抒所见亦既择之精而语之详矣我

皇祖圣夀望七时尝欲镌通用小玺命内廷翰臣拟文皆无当

圣意者乃定戒之在得字用之此语闻之张照盖尔时

伊在南书房里行也然当时

圣意引而未发予今年亦届七袠於元旦试笔即?括此语为什兹驻跸避暑山庄乃

皇祖朝乾夕惕用此玺之处而予受

恩之所也适作书堂於清舒山馆之左即以此题额而为记以阐

皇祖之义曰帝王之学与占毕书生有不同则所戒亦当各异未定方刚之戒兹不复论兹所戒者当在得矣而得岂与庶人同乎欲得贤才而用之此可戒乎欲得亿万年永承

天眷此可戒乎欲得寰宇安寜万姓乐业此可戒乎欲得五风十雨屡绥普徧此可戒乎若夫欲得货财为?林大盈金花内帑之私则是剜肉补创自速其亡之举古有明戒而戒及此其亦小矣因敬思

皇祖所云戒得者其在扩土无远之为乎扩土兼远之不已必有穷兵黩武之事我

皇祖虽征朔漠复卫藏非穷兵也不得已也予小子钦承

先志亦既平伊犂定回部靖金川扩土不为不遐兼远不为不备然非敢恃兵之强将之略而穷黩以逞已之欲亦惟是不得已而用之耳幸蒙

天助诸事顺成今则夀登七旬亦既老矣尚何所不足敢弗以

皇祖之戒为戒乎如是则先儒所谓志气血气胥不外一理然此理实非占毕儒生所得同而或有合於我仁祖垂示万禩之义乎

【臣】等谨案谦六五象辞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程传谓谦德之君岂问威武不得已征之耳伏读

御制记文因孔子戒得之言阐

圣祖镌宝之意谓兵者不得已而用之且以扩土既遐

兼远既备嗣後所当为戒大哉

王言严恭寅畏之心洵非占毕书生之所能窥及矣

要之仰

天知戴共

极咸归迩若安南缅甸等之归诚内面均非利其尺土一民有心於得而向风景附重译偕徕

圣夀弥隆

圣功日懋奏

武成者九次矢

文德于万年

天道福谦於斯益信云

御制戒得堂後记【辛丑】

戒得之义於前记言之宜无不尽兹後记何为而作也曰前记之义盖言其欲得兹後记之义乃言其已得欲得者有形得与失任彼其过小已得者无形得与失任已其过大兹後记之戒所以不可不讲不可不作也夫已得则有形而吾谓之无形且曰任已而其过大者何试以吾之所得者言之平伊犂定回部靖金川不为不遐不为不备是皆有形者然而消息盈虚之理满损谦益之机伏於无形苟有或渝复隍随之故戊寅之岁作勒铭伊犁之碑於凡栽培倾覆之道屯种万里外非计之得三致意焉至今亦廿余年矣荷

天之宠疆宇日以安耕辟日以广方敢言有形之得而吾心之栗栗危惧於无形以戒夫或有所失而不能保其得全之意岂谓此一记遂足以息吾肩而?吾责哉亦惟日慎一日以待吾归政之日而已尔

【臣】等恭绎

前记所戒在欲得其义至大

後记所戒在已得其义至精而以有形无形反覆推阐兢兢於消息盈虚之理满损谦益之机斯实帝王精一危微之学保世兹大之谟合内外而宥密罔间统

覆载而

悠久无疆更非占毕书生之所能窥及者矣

御制题戒得堂【辛丑】

书堂昨夏始经营跸驻宛看此落成攻匪庶民大雅异戒惟老者鲁论精庭余古树全铺?堦绕新花自放荣虽曰殷勤曾着记  【皇祖圣夀望七时尝镌戒之在得通用小玺庚子驻跸山庄作书堂於清舒山馆之左因额曰戒得堂并为记以阐  皇祖垂示万禩之义】斯干爰处愧犹生御制题戒得堂【壬寅】

泐笔壬寅尚欠诗山庄莅止已多时曾无

羲画高辉宇【是处为新构故无皇祖御书】宜有藐躬祖述词【见堂记】雨鲜庭莎緑犹浅云生峯树白徒披即今亟望甘霖得此得又安能戒之

御制题戒得堂【乙巳】

两月频来未着诗今朝心适一题词较晴量雨曾何暇幸北缱南忽閲时【驻跸山庄每因南北较量晴雨时切於怀详见前志事诸作兹幸近畿及口外雨後连日晴霁而河南山东淮徐一带均得透雨惟安徽湖北尚有未沾渥泽之处殊深缱念耳】阳暴大田看遍获露沾小草许同滋西成指日将登宝於得吾原弗戒斯

御制题戒得堂【丙午】

皇祖垂明训成堂敬额之  【皇祖夀望七旬刻戒之在得小玺行用予庚子年届七袠因於山庄敬构戒得堂用志绍承】蒙庥百年久保泰一心寅国晏民熙世内安外辟时书云满招损戒得有同斯

御制题戒得堂【丁未】

构得书堂久庆落流隂七载?分明【堂筑於庚子今閲七载矣】不踰已迈宣尼岁戒得原循

圣祖情  【皇祖圣夀望七时曾镌戒之在得通用小玺庚子於山庄清舒山馆之左构书堂数楹亦以戒得题额盖仰循皇祖垂示之意也】 望道依然惭未见化民肫若竟何成【余即位五十余年以来无日不以化民惠鲜为先务乃近日台湾逆匪林爽文等谋为不轨廹胁良民抗拒官军半载有余尚未就获虽抚躬循省尚无致此之由然顽梗未化殊深愤懑】每教新什隣旧咏藉验年来已所行

御制题戒得堂【戊申】

书堂述

祖额檐开肯构而今亦久哉已是居安九年閲曰惟谦益一言该有无形着後记悉【辛丑作戒得堂後记谓前记言其欲得者有形得与失任彼其过小後记言其已得者无形得者而曰无形盖言消息盈虚之理满损谦益之机即潜伏于其中也以此栗栗戒惧日慎一日若今岁台湾之三月蒇功缅甸之万里入贡当亦仰邀  上苍鍳予夙昔不得已而用兵之心刀益昭兹宠眷耳】

覆载恩叨此日培平得台湾顺得缅莫非笃念戒中来御制题戒得堂【已酉】

金风皜日晓秋清徙倚书堂静六情下卷鲁论堪意会上篇孔子重躬行戒之原在耄而耋得也还分实与名近志安南终始事更申知过义尤精【安南用兵之始意在兴?继絶原无欲得其土地之心然得其名与得其实同当孙士毅初复黎城予不能无得名之意迨後阮光平复来予不处孙士毅之久驻失防而自咎其喜而忘惧为未能体皇祖戒得之训因书安南始末事记以志过而戒得之义为尤精矣】

御制戒得堂自箴【庚戌】

书堂朴不诩耽耽砚净瓯香性所谙

圣祖两言记阐两  【皇祖圣夀望七时镌用戒之在得四字通用小玺然  圣意引而未发予七袠时驻跸山庄剏作书堂即以戒得题额因为记以□  皇祖之义盖  皇祖所云戒得者在扩土兼远之为予钦承  先志平伊犁定回部靖金川幸蒙  天助诸事顺成敢不以  皇祖之戒为戒乎嗣有後记之作谓前记之义言其欲得後记之义言其已得消息盈虚之理满损谦孟之机伏于无形敢不日慎一日以待归政之年详见前後两记】

先师三戒戒宜三【兹年登八旬是宜第三之戒得矣】生身鳞集西合北【今岁西北诸藩如额鲁特霍硕特都尔伯特土尔扈特乌梁海哈萨克及各回城伯克等皆远来祝嘏念其未出痘生身多俱今至山庄宴赉】虔念骈臻东及南【其东南如安南国王阮光平及朝鲜南掌缅甸各国使臣咸来京称庆亦俱令先至山庄一体与宴似此中外一家可称极盛蒙  天佑能不益切虔寅且以盛满为惧矣】极盛何修遇而得

天恩深沐惧兼慙

【臣】等伏读

御诗敬怀

天贶恒以时处极盛益深戒满之衷即如五风十雨叶

应屡绥而

圣念攸勤惟因大顺而增大惕若本年诸藩鳞集祝嘏来同以

必得之德而犹申

戒得之箴谦斯受益义与谟典并昭矣

八旬万夀盛典卷十六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三·表第一·世表·脱脱
  卷八十二 后凉录二·崔鸿
  路史卷八·罗泌
  宗藩纪·张瀚
  卷之一千九十三·佚名
  尚史卷七十一·李锴
  卷七十九下·郝经
  林邑国传·房玄龄
  《南齐书》简介·萧子显
  晋荡公宇文护传·令狐德棻
  周邦彦传·脱脱
  崔斌传·宋濂
  布鲁海牙传·宋濂
  桑世杰传·张廷玉
  八四、齐魏战马陵在梁惠王二十八年非周显王二十八年辨·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梦鹤轩梅澥诗钞序·缪公恩

    余生也晚不获与乡先辈之治诗者联唫咏接謦欬每引以为憾而新学后生见闻尤浅自薄其乡以为无诗人吁何其谬也辽东诗人至金代始见称辽阳张浩然熊岳王黄华皆卓卓可传诵元代以湛然居士为尤着有清一代作者益伙熙朝雅颂集所载多

  • 卷三十八·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三十八目録【六十字】临江仙【又一体】苏轼【十二首】秦观晁补之【十一首】陈师道李之仪【二首】贺铸毛滂【三首】杜安世舒亶赵令畤晁冲之【二首】

  • 卷四十四·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四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步陈集【起乙未正月尽五月】谢病归来杜门七百日矣不得已而作闽游忆戊寅春夏间偕朱丈竹垞南行今往还仍取此路东坡诗云团团如磨牛步步踏

  • 卷四百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九犬类四言古赋犬          【吴】张 俨守则有威出则有获韩卢宋鹊书名竹帛五言古狗诗          【晋】张 华如黄批狡兔青骹撮飞雉鹄鹭皆尽收鳬鹥安足视狂

  • 卷一百二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四城郭类五言古晩登三山还望京邑    【齐】谢 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滛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

  • 卷下·佚名

     伪汉彭城氏先主岩。第二主玢。第三主晟。后主鋹。伪闽王氏忠懿王审知。延翰。延钧。延羲。延政。宗属王延禀、王延彬。朱文进、卓俨明、李孺赟、娄从效。张汉思、陈洪进。伪汉先主名岩,后名,其先上蔡人,徙闽之仙游,复

  • 卷十二 南凉录·崔鸿

      秃发乌孤   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八世祖疋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孤子寿阗立,寿阗卒,孙树机能立。壮果多谋略。泰始中杀秦州剌史胡烈于万斛堆败凉州剌史苏榆于金山,又杀凉州剌史杨欣于丹岭,尽有凉州之地。武帝

  • 提要·陈栎

    (臣)等谨案厯代通畧四卷元陈栎撰是编叙厯代兴废得失各为论断每一代为一篇自伏羲至五代为二卷北宋南宋则各占一卷葢详近畧逺之意也南宋止于宁宗卷末栎自跋谓理度二朝无史可据也旧本题増广通畧而不言因谁氏之书千顷堂书目

  • 中俄密约之真相·佚名

    中俄密约者,瓜分中国之先锋也,而其机实自中东之役启之。当军书旁午,风声鹤唳之时,当局者旁皇无所措,辄欲借他国之力以泄一时之忿。两江总督张之洞,电奏争和议曰:若以赂倭者转而赂俄,所失不及其半,即可转败为胜。惟有恳请饬总署

  • 卷五十五·宋·蒋一葵

    【徽宗佶】 〔道院上章,册帝为教主道君皇帝。〕 徽宗即位,下诏求直言,及上书与廷试直言者,俱得罪。京师有谑词云:“当初亲下求言诏,引得都来胡道。人人招是骆宾王,并洛阳年少。自讼监宫并岳庙,都教一

  •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八·刘恕

    周紀六作噩凡二十八年起黓敦䍧盡屠維敬王上元年夏六月壬午王子朝入于尹庚寅王如刘甲午子朝入于王城莒共公虐国人逐之秋七月奔鲁齐人纳郊公于莒吴伐楚州来戊辰晦及楚胡沈陈许蔡顿战于鸡父楚师大奔获胡子髠沈子逞胡姬

  • 五七四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查缴颜季亨《九十九筹》折·佚名

    五七四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查缴颜季亨《九十九筹》折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山西巡抚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接到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本年十二月初九日奉上谕:

  • 穰侯列传第十二·司马迁

    张凤岭 译注【说明】本篇是战国末期秦国穰侯魏冉的专传。魏冉是秦宣太后之弟,运用杀伐手段拥立宣太后之子昭王即位,又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被封为穰侯,四次为相,起用名将白起,连续东伐,攻

  • 卷四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八选举考【二】举士康熙二年停止八股文体乡会试以策论表判取士分为二场第一场试策五道第二场四书论经论各一篇表一道判五条直省学政亦以策论考试生童三年更定科场试题乡会考试自甲辰年

  • 卷六十·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六十     明 湛若水 撰 学校三【礼乐政教附】 晋元帝建武元年戴邈上疏以为世道久丧礼俗日弊犹火消膏莫之觉也今王业肇建万物权舆谓宜笃道崇儒以励风化帝从之始立太

  • 读书丛説卷一·许谦

    元 许谦 撰书五十八篇今文三十三篇【伏生所传凡二十八篇而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臯陶谟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顾命因古文出后方别出此五篇故成三十三篇】虞书四【伏生为二篇】尧典 舜典【复出】臯陶谟益稷【

  •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上·康有为

    刘歆之撰伪经也,托于通人,传于校书,统一于郑玄,布濩衍溢于魏、晋、六朝之儒,决定于隋、唐之陆德明、孔颖达、贾公彦,遂至于今。千年中师儒传授,黉舍讲诵,衿缨侁侁,以究以宣,巨万亿千,洋荡乎域外日本、高丽、新罗、百济之区,椎魁、

  • 正第四十三·管仲

    制断五刑,各当其名,罪人不怨,善人不惊,曰刑。正之、服之、胜之、饰之,必严其令,而民则之,曰政。如四时之不貣,如垦辰之不变,如宵如昼,如阴如阳,如日月之明,曰法。爱之、生之、养之、成之,利民不德,天下亲之,曰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