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雪压轩词

[清]贺双卿

[清]陈廷焯:"西青散记,载绡山女子双卿词十二阕。双卿负绝世才,秉绝代姿,为农家妇。姑恶夫暴,劳瘁以死。生平所为诗词,不愿留墨迹,每以粉笔书芦叶上,以粉易脱,叶易败也。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也。日用细故,信手拈来,都成异彩。"(《白雨斋词话》)

[清]黄燮清:"双卿词如小儿女,哝哝絮絮,诉说家常,见见闻闻,思思想想,曲曲写来,头头是道。作者不以为词,而阅者亦忘其为词。而情真语质,直接三百篇之旨,岂非天籁?岂非奇才?乃其所遇之穷,为古才媛所未有,每诵一过,不知涕之何从也。"

[清]丁绍仪:"双卿生有夙慧,嫁给金坛周姓樵子,家无纸笔,所为诗词悉芦叶写之。"(《听秋馆词话》)

浣溪沙暖雨无晴漏几丝,牧童斜插嫩花枝。小田新麦上场时。汲水种瓜偏怒早,忍烟炊黍又嗔迟。日长酸透软腰肢。

湿罗衣世间难吐只幽情,泪珠咽尽还生。手捻残花,无言倚屏。镜里相看自惊,瘦亭亭。春容不是,秋容不是,可是(怜)双卿!

惜黄花慢    孤雁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梁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惊。几处寒烟。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阑,倦飞误宿平田。

孤鸾   病中午寒偏准,早疟意初来,碧衫添衬。宿髻慵梳,乱裹帕罗齐鬓。忙中素裙未浣,折痕边,断丝双损。玉腕近看如茧(兰),可香腮还嫩。算一生凄楚也拚忍。便化粉成灰,嫁时先忖。锦思花情,敢被爨烟薰尽。东菑(风)却嫌饷缓。冷潮回,热潮谁问?归去将棉晒取,又晚炊相近。

薄幸    咏虐依依孤影,浑似梦、凭谁唤醒!受多少、蝶嗔蜂怒,有药难医花症。最忙时,那得功夫,凄凉自整红炉等。总诉尽浓愁,滴干清泪,冤煞媚眉不省。去过酉来先午,偏放却、更深宵(永)咏。正千回万转,欲眠仍起,断鸿叫破残阳冷。晚山如镜,小(柴)扉烟锁,佳人翠秀恹恹病(喑喑残喘看看尽)。春归望早,只恐东风未肯。

摸鱼儿   谢邻女韩西馈食喜初晴,晚(晓)霞西现,寒山烟外青浅。苔纹干处容香履,尖印紫泥犹软。人语乱,忙去倚柴扉,空负深深愿。相思一线,向新月搓圆;穿愁贯恨,珠泪总成串。黄昏后,残热谁(犹)怜细喘。小窗风,射如箭。春白秋红无情艳,一朵似侬(还)难选。重见远,听说道,伤心已受殷勤饯。斜阳刺眼,休更望天涯,天涯只是几片冷云展。

凤凰台上忆吹箫    送韩西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朝)。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共)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死死(身身世世),暮暮(夜夜)朝朝?

凤凰台上忆吹箫    残灯已暗忘吹,欲明谁剔?向侬无焰如萤。听土阶寒雨,滴破残更。独自恹恹耿耿,难断处、也忒多情。香膏尽,芳心未冷,且伴双卿。星星。渐微不动,还望你淹煎,有个花生!胜野塘风乱,摇曳渔灯。辛苦秋蛾散后,人已病、病减何曾?相看久(人),朦胧成睡,睡去还(空)惊。

凤凰台上忆吹箫     饷耕紫陌春情,漫额裹春纱,自饷春耕,小梅春瘦,细草春明。春日步步春生。记那年春好,向春莺说破春情。到如今,想春笺春泪,都化春冰。怜春痛春春几?被一片春烟,锁住春莺。赠与春依,递将春你,是依是你春灵。算春头春尾,也难算春梦春醒。甚春魔,做一场春梦,春误双卿!

望江南春不见,寻过野桥西。染梦淡红欺粉蝶,锁愁浓绿骗黄鹂,幽恨莫重提。人不见,相见是还非?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山远夕阳低。

春从天上来    梅花自笑恹恹,费半晌春忙,去省花尖。玉容憔悴,知为谁添?病来分、与花嫌。正腊衣裳催洗,春波冷,素腕愁沾。硬东风、拦寒香一度,新月纤纤。多情满天,坠粉偏只累双卿,梦里空拈。与蝶招魂,替莺(鸳)拭泪,夜深偷诵(读)楞严。有伤春佳句,酸和苦,生死俱甜。祝花年,向观音稽首,掣遍灵签。

二郎神    菊花丝丝脆柳,袅破淡烟依旧。向落日秋山影里,还喜花枝未瘦。苦雨重阳挨过了,亏耐到小春时候。知今夜,蘸微霜,蝶去自垂首。生受,新寒侵骨,病来还又。可是我双卿薄幸,撇你黄昏后。月冷阑干人不寐,镇几夜,未松金扣。枉辜却开向贫家,愁处欲洗无酒。

太常引玉人愁道远行难。风雪怕衣单。日落到姬山。先去看梅花倚栏。新词半卷,泪痕淹透,来与赵郎看。何忍便空还。第一夜孤眠最寒。

玉京秋   自题种瓜小影眉半敛。春红已全褪,旧愁还欠。画中瘦影,羞人难闪。新病三分未醒,淡胭脂空费轻染。凉生夜,月华如水,素娥无玷。翠袖啼痕堪验。海棠边曾粘万点。怪近来寻常梳裹,酸咸都厌。粉汗凝香,蘸碧水,罗帊时揩冰簟。有谁念。原是花神暂贬。

一剪梅寒热如潮势未平,病起无言,自扫前庭。琼花魂断碧天愁,推下凄凉,一个双卿。夜冷荒鸡懒不鸣,拟雪猜霜,怕雨贪晴。最闲时候妾偏忙,才喜双卿,又怒双卿。

猜你喜欢
  ●卷十二·丁绍仪
  逃禅词 全文·扬无咎
  ◆杨总管果(西庵集)·顾嗣立
  第一场·老舍
  第二十五出至第三十六出·佚名
  阿鲁威·隋树森
  ○比红儿诗注·沈可培
  卷301 ·佚名
  卷124 ·佚名
  卷二百四十三·曹学佺
  卷五十一·陈邦彦
  卷十一·陈衍
  08、花烛·蒲松龄
  崔国辅诗鉴赏·佚名
  第五節 絕句·王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集 一卷·钱德苍

    副末一剪梅开映小桃,凤凰台上忆多娇。洞仙歌曲声声慢,虞美人行步步娇。红纳袄,皂罗袍。醉扶归去月儿高。谒金门下朝天子,深感皇恩贺圣朝。--交过排场。牧羊记庆寿(生上)【引】风调雨顺山河定,万国奠安百姓。四海升平,边疆宁静

  • 卷一·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一       唐 方干 撰五言律诗寄李频衆木已揺落望君犹未还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思苦文星动乡遥钓渚闲明年见名姓唯我独何顔东溪别业寄段郎中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尽日人不到一樽谁与同

  • 志第二十三 郡国五·范晔

    汉中 巴郡 广汉 蜀郡 犍为牂牁 越巂 益州 永昌 广汉属国 蜀郡属国 犍为属国-- 益州陇西 汉阳 武都 金城安定 北地 武威 张掖 酒泉 敦煌 张掖属国 张掖居延属国-- 凉州上党太原上郡西河五原云中

  •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神宗二·张廷玉

        ◎神宗二   二十五年春正月丙辰,朝鲜使来请援。二月丙寅,复议征倭。丙子,前都督同知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南北诸军。三月乙巳,山东右参政杨镐为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己未,兵部侍郎邢玠为尚书,总督蓟、辽、

  • 三四二 谕内阁着沈初钱汝诚刘墉充四库全书处总裁·佚名

    三四二 谕内阁着沈初钱汝诚刘墉充四库全书处总裁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内阁奉上谕:曹秀先、蔡新现在阿哥书房行走,张若溎年逾七旬,俱不必办理四库全书总裁事务。遇有算法等书,仍着蔡新阅看。

  • 张廷聀传·欧阳修

    张廷王圭,河南济源人。有血性,有抱负。年轻时应试得中进士,任官白水尉。又参加制科考试,成绩优异。逐步升迁到监察御史,审核揭发出来的事谨慎公正。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祠,要制作一尊大像,张廷王圭上疏劝谏

  • 邓藩锡传·张廷玉

    邓藩锡,字晋伯,金坛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曾任南京兵部主事,十五年,调任兖州知府。刚到任就闻清军入关,忙准备防守。不久,清军四万骑进抵城下,藩锡去对鲁王说:“郡有吏,国有王,同舟共济。诸城失守,都是由于贵族之家吝惜金钱,让贫

  •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司马迁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索隐】:庄襄王者,孝文王之中子,昭襄王之孙也,名子楚。按:战国策本名子异,後为华阳夫人嗣,夫人楚人,因改名子楚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正义】:质音致。国彊欲待弱之来相事,故遣子及贵臣为质,如上音。

  • 卷八·佚名

    尚豐王童名:思五郎金。神號:天喜也未按司添。萬暦十八年庚寅十一月十三日降誕。父:尚寧母:阿應理屋惠按司加那志,童名眞錢金,號蘭叢。附 尚豐王,乃尚元王第三子尚久之第四子也。【尚久暦履,見于世譜附巻】其母寵氏金武大按司

  • 小星·佚名

    --边缘小人物的悲叹【原文】嘒彼小星(1),三五在东(2)。肃肃宵征(3),夙夜在公,寔命不同(4)。嘒彼小星,维参与昻(5)。肃肃宵征,抱衾与裯(6),寔命不犹(7)。【注释】(1)嘒(hui):暗淡的样子。(2)三五:用数字表示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四·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五分勝意樂品第二十   [一]復次善現.若諸菩薩以勝意樂欲證無上正等菩提.常應親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真   淨善友。爾時善現便白佛言.何等名爲菩薩善友。佛告善現.諸佛皆名菩薩善[二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四之一·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释化城喻品竟。次释五百弟子受记品。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此品具记千二百。而但标五百者。五百得记名同。五百口陈领解故也。(己)因缘说周中。二授下根记二。初此品。授千二百记。二学无学品。授二千人

  • 勤斋集·萧㪺

    元代诗文别集。8卷。萧㪺撰。萧㪺死后,诗文多散佚不存,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苏天爵搜辑遗作,得文80篇,诗260首,词26首,编为《勤斋集》15卷,刊刻于淮东。但原本《勤斋集》久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

  • 医学见能·唐宗海

    又称《医学一见能》。综合类著作。清唐宗海撰。四卷。宗海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已著录。简述临床各科证治,以冀读者“一见而能”,故名。成书于同治十二年 (1873) 。卷首论诊法,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及四诊; 卷一按

  •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吴正子

    四卷。《外集》一卷。旧本题西泉吴正子笺注。须溪 (今江西吉安)刘辰翁评点。吴正子不知何人。考此本以刘辰翁之评列于其后。吴氏当为南宋人。李贺诗注本甚多,明代以来有徐渭、董懋策、曾益、余光、姚佺五家本。又有邱

  • 旧京琐记·夏仁虎

    夏仁虎(1873~1963),字蔚如,号枝巢子。别号啸庵、枝巢、枝翁。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清朝举人。光绪二十四年来京作官即迁居北京。由于他久居京师,又活动于政界,有广泛的社会阅历,所以对当时京城的掌故旧闻、风土习俗、名胜古迹、

  • 甲乙日历·祁彪佳

    编两卷,祁彪佳撰。彪佳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宏吉,号世培;浙江山阴人。明天启壬戌(二年)进士,选福建兴化府推官。崇祯初,擢御史。甲、乙之际,先以刷卷南畿身与南都肇造,旋出安抚苏、松,转任巡抚;后虽回籍,仍与朝野人士音问相通。

  • 华严经文义纲目·法藏

    全一卷。唐代贤首大师法藏撰。又称华严八会纲目章、大方广佛华严八会纲目章、华严经纲目、华严纲目。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内容系开立十门以述说华严经之大要,即:(一)辨教起所因,(二)释经题目,(三)明经宗趣,(四)说经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