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

载记 【八】

○闽

王审知

延翰

延政

【附】 留从效

陈洪进

王审知

王延翰

王鏻

王昶

王曦

王延政

△王审知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恁世为农兄潮为县史唐末羣盗起寿州人王绪攻陷固始闻潮与弟审邽审知俱材勇召置军中以潮为

军校时蔡州秦宗权以绪为光州刺史令会击黄巢绪迟留不行宗权攻绪绪率众南奔自南康入临汀陷漳浦有众数万绪军法毋得携老弱

而潮与二弟奉母以行绪怒欲斩其母三子同辞曰事母犹事将军也杀其母焉用子为绪赦之会母死不敢哭夜殡道左时望气者言军中当

有暴兴者 【按绪军法母得携老弱以下欧史不载今据新唐书潮传增辑】 绪性猜忌视部将有材能者多因事诛之众惧军次南安潮说

其前锋将刘行全曰今将吏有材能者必死吾属不自保朝夕况欲图成事哉行全大悟乃选壮士数十人伏篁竹闲合绪至跃出擒之囚之军

中绪后自杀行全曰生我者潮也推潮为主潮固辞不得乃除地植剑祝曰拜而剑三动者立之至审知剑跃于地众以为神皆拜之审知让潮

而自为副潮令于军曰今天子蒙尘当出交广入巴蜀以干王室于是悉师将行 【按潮固辞不得以下亦据潮传增入】 会泉州刺史廖彦

若为政贪暴泉人苦之闻潮治军有法耆老相率遮留潮即引兵围彦若逾年克之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泉州刺史景福元年岩卒

其壻范晖自称留后岩旧将多归潮言晖可取状潮遣审知攻晖久不克审知请班师潮不许又请潮自临军且益兵潮报曰兵与将俱尽当自

往审知惧乃亲督士卒攻破之晖见杀是岁唐以潮为福建观察使潮以审知为副使审知状貌雄伟常乘白马军中号白马三郎干宁四年潮

卒审知代立唐以福州为武威军拜审知节度使累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邪王 【按王潮传载干宁中升福州为威武军即拜潮节度

使检校尚书左仆射潮病以审知权节度让审邽不许诏审知检校刑部尚书节度观察留后厚事朱全忠全忠荐为节度使通鉴载升福州为

威武军以潮为节度亦在干宁三年九月审知为节度在光化元年十月据此则武威之升在潮卒之前潮已先秉节旄也与欧史异武威军额

职方考亦然新书及通鉴作威武者误】 梁太祖即位拜中书令封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时杨行密据有江淮审知岁遣使泛海自登莱入

贡审知性俭约好礼下士中朝人士多依之又建学四门以教闽士之秀者招来海中蛮夷商贾海上有黄崎波涛为阻一夕雷电震击开为港

闽人以为审知德政所致号为甘棠港同光三年卒谥忠懿追谥曰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

△王延翰

延翰字子逸审知长子唐同光四年拜延翰节度使是岁庄宗遇弒中国多故延翰乃取司马迁史记闽越王无诸传宗将吏曰闽自古王

国也不王何待于是军府将吏上书劝进十月建国称王而犹禀唐正朔延翰为人长大美皙如玉其妻崔氏陋而淫审知丧未朞延翰多选良

家子为妾崔氏辄幽之别室系以大械刻木为人手以击其颊又以铁锥刺之一岁中死者八十四人审知养子建州刺史延禀本姓周氏自审

知时与延翰不协延翰立以其弟延钧为泉州刺史延钧怒二人因谋作乱十二月延禀延钧皆以兵入执延翰弒之而延钧立

△王鏻

鏻 【通鉴作璘】 审知次子初名延钧既立更名鏻唐拜为节度使累加检校太师中书令封闽王初延禀与鏻之谋乱也延禀兵先至

巳杀延翰而鏻兵始至延禀自以养子让鏻鏻既立延廪还建州鏻饯于郊临诀谓录曰善继先志母烦老兄复来鏻衔之长兴二年延禀率兵

击鏻攻西门使其子继雄转海攻其南门鏻遣王仁达拒之仁达伏甲舟中伪立白帜请降继雄信之登舟伏发刺杀之枭首西门兵溃执延禀

杀之廷禀子继升守建州闻败奔钱唐长兴三年鏻上书言楚王马殷吴越王钱镠皆为尚书令今皆已薨请授臣尚书令唐不报鏻遂绝朝贡

鏻好鬼神道家之说道士陈守元以左道见信建宝皇宫以居之谓鏻曰宝皇命王少避位后当为六十年天子鏻欣然逊位命其子继鹏权主

府事既而复位遣守元问宝皇六十年后将安归守元传宝皇语曰六十年后当为大罗仙人鏻乃即皇帝位受册于宝皇以黄龙见真封宅改

元曰龙启国号闽追尊审知为皇帝立五庙置百官以福州为长乐府闽地狭国用不足以中军使嶭文杰为国计使文杰多察民闲阴事致富

人罪籍其赀以佐用闽人皆怨又荐妖巫徐彦曰陛下左右多奸臣不质诸鬼神将为乱鏻使彦视鬼于宫中文杰与内枢密使吴英有隙英病

在告文杰使彦诬以谋反收英下狱杀之英尝主兵得军士心军士闻英死皆怒是岁吴人攻建州鏻遣其将王延宗教之兵士不肯进曰得文

杰乃进鏻惜不与其子继鹘请与之以纾难乃以槛车送军中军士磔文杰于市明日鏻赦至已不及龙启三年改元永和王仁达以杀延禀功

典亲兵鏻忌之尝问仁达曰赵高指鹿为马以愚二世果有之邪仁达曰秦二世愚故高指鹿为马非高能愚二世也今陛下聪明朝廷官不满

百动静皆知之敢有作威福者族之而已鏻惭赐金帛慰安之退谓人曰仁达智勇在吾世犹可用不可遗后世患卒诬以罪杀之鏻妻早卒继

室金氏贤而不见答审知婢金凤姓陈氏鏻嬖之立为后陈氏与嬖吏归守明百工院使李可殷私通鏻婢春燕有色其子继鹏烝之鏻病风疾

继鹏因陈氏求春燕鏻怏怏与之次子继韬怒谋杀继鹏继鹏惧与皇城使李仿图之是岁十月飨军于大酺殿鏻言见延禀来仿以为鏻病甚

令壮士先杀李可殷于家明日晨朝鏻无恙诘可殷死状仿惧而出与继鹏率皇城卫士入卫士刺鏻不死宫人不忍其苦为绝之陈氏及继韬

归守明皆为仿所杀谥曰惠皇帝庙号太宗 【按通鉴作谥曰齐肃明孝皇帝庙号惠宗与欧史异】

△王昶

昶鏻长子初名继鹏既立更名昶改元通文以李仿判六军诸卫事仿既弒鏻心疑惧不自安多养死士为备昶患之因大享军伏甲执斩

之枭首于市仿部兵千人叛烧启圣门夺仿首奔钱唐晋天福二年昶遣使朝贡京师晋高祖遣散骑常侍卢损册封昶闽王拜其子继恭临海

郡王损至闽昶称疾不见令继恭主之损还昶无所答继恭遣其佐郑元弼随损至京师贡方物致书晋大臣述昶意求以敌国礼往来高祖怒

下诏暴其罪归其贡物不纳以元弼下狱寻赦之遣归昶亦好巫拜道士谭紫霄为正一先生又拜陈守元为天师而妖人林兴以巫见幸事无

大小兴辄以宝皇语命之而后行四年夏 【按十国春秋宫中虹见以下皆系通文四年三月以后事昶遇害在四年七月考昶称通文四年

乃晋天福四年也通鉴载此数事亦在天福四年欧史于此作三年夏后又云是岁夏术者言宫中当有灾则并作三年事显系讹误今改正】

宫中虹见林兴传神言此宗室将为乱之兆也乃命兴率壮士杀审知子延武延望及其子五人后兴事败亦被杀而昶愈惑乱立父婢春燕为

皇后又遣医人陈究以空名堂牒卖官昶弟继严判六军诸卫事昶疑而罢之代以季弟继镛 【按通鉴作继镕】 募勇士为宸卫都以自卫

其赐子独厚于他军控鹤都将连重遇拱宸都将朱文进皆以此激怒其军是岁夏术者言宫中当有灾昶徙南宫避灾而宫中火昶疑重遇军

士纵火内学士陈郯以便佞为昶所亲信昶语之郯反以告重遇重遇惧夜率卫士纵火焚南宫昶挟爱姬子弟黄门卫士斩关出宿于野次重

遇迎延羲立之延羲令其子继业率兵袭昶继业弒之及其妻子皆死无遗类谥曰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宏孝皇帝 【按欧史不载昶

谥号今据通鉴补入】 庙号康宗

△王曦

曦审知少子初名延羲既立更名曦遣使朝贡于晋改元永隆铸大铁钱以一当十泉州刺史余廷英尝矫曦命掠取良家子曦怒召下御

史劾之廷英进买宴钱十万又献皇后钱十万乃得不劾曦尝嫁女朝士有不贺者笞之御史中丞刘赞坐不纠举将加笞谏议大夫郑元弼切

谏曦曰卿何如魏郑公乃敢强谏元弼曰陛下似唐太宗臣为魏郑公可矣曦喜乃释之曦弟延政为建州节度使封富沙王与曦有隙数举兵

相攻曦由此尽戮宗室谏议大夫黄峻极谏贬漳州司户参军校书郎陈光逸上书疏曦过恶五十余事曦命卫士鞭数百不死悬颈于木久乃

绝国计使陈匡范增算商之法以献曦曰匡范人中宝也已而岁入不登其数借于民以足之匡范以忧死曦后知之剖棺断尸弃水中曦性既

淫虐妻李氏悍而酗酒贤妃尚氏有色而宠李仁遇曦甥也以色嬖之用以为相曦常为牛饮羣臣醉不胜有私弃酒者辄杀之连重遇弒昶惧

为国人所讨与朱文进连婣以自固曦心疑之常诮重遇等李氏妒尚妃之宠欲图曦而立其子亚澄乃使人谓重遇等曰上心不平于二公柰

何重遇等惧六年三月曦出游醉归遣壮士拉于马上而弒之谥曰睿文广武明圣元德隆道大孝皇帝 【按曦谥号欧史亦不载今据通鉴

补入】 庙号景宗

△王延政

延政 【册府元龟作延正】 审知子曦立肆为淫虐延政数贻书谏之曦怒遣杜建崇监其军延政逐之曦乃举兵攻延政为延政所败

延政乃以建州建国称殷改元天德明年朱文进连重遇己弒曦文进自立为闽王以重遇判六军诸卫事王氏子弟在福州者无少长皆杀之

以黄绍颇守泉州程赟守漳州许文缜守汀州称晋年号时开运元年也泉州军将留从效倡率州人共杀绍颇于是漳州闻之亦杀赟而文缜

惧以汀州降延政延政已得三州重遇亦杀文进传首建州以自归福州裨将林仁翰又杀重遇谋迎延政都福州时南唐李景闻闽乱发兵攻

之延政遣其从子继昌守福州而南唐兵方急攻延政福州将李仁达谓其徒曰唐兵攻建州富沙王不能自保其能有此土邪乃杀继昌欲自

立惧众不附以僧卓俨明示众曰此非常人也被以衮冕率诸将吏北面事之己而杀俨明自立送款于李景景以仁达为武威军节度使吏其

名曰宏义而景兵攻破建州延政出降迁其族于金陵封鄱阳王徙封光山王是岁得保大四年也 【徐无党曰晋开运三年丙午南唐保大

四年也是岁李景兵破建州王氏灭江南录云保大三年虏王氏之族迁于金陵谬也据王潮实以唐景福元年入福州拜观察使而后人纪录

者乃用骑马来骑马去之谶以为据遂以王潮光启二年岁在丙午拜泉州刺史为始年至保大四年岁复在丙午而灭故为六十一年然其奄

有闽国则当自景福元年为始实五十五年也今诸家记其国灭丙午是也其始年则牵于谶书谬矣惟江南录又差其末年也】

△附

留从効

陈洪进

留从効

留从効 【宋史作从效今据欧史】 泉州永春人幼孤事母兄以孝悌闻朱文进弒延羲据其位以黄绍颇守泉州时从効方为泉州散

指挥使与其党王忠顺等諆兴复王氏从効倡言吾等皆受王氏恩遇今闻建州士卒谋尽力击福州以复王氏苟一旦功先成我辈何面目见

之邪于是募敢死士得陈洪进等五十二人夜持自梃踰城而入劫库兵擒绍颇斩之立延政从子继勋为刺史从効等自署为统帅洪进等皆

为指挥使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延政遂送款于李景会景遣将围福州两浙钱氏发兵来援福州入于钱氏从効以兵劫继勋

送江南景即以泉州为清源军授从効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闽中五州自此分矣后累封至晋江王从効知人疾苦在郡专以勤俭养民为务

民甚爱之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効奉之甚谨资给丰厚岁取进士明经谓之秋堂周世宗征淮南江北地尽入中朝从効遣使闲道奉表

修贡世宗嘉纳之又乞置邸京师世宗以其素附江南不许宋初上表称藩贡奉不绝太祖命使厚抚之使未至从効疽发背卒从効无嗣以兄

从愿子绍錤绍镃为子从効寝疾时从愿守漳州绍錤在金陵绍镃尚幼衙校张汉思陈洪进等率兵劫从効迁东亭汉思自称留后洪进为副

使时建隆三年也明年洪进废汉思自立

陈洪进

陈洪进泉州仙游人幼习兵法及长以材勇闻隶兵籍从攻汀州以功补副兵马使从留从効杀黄绍颇将送首建州羣下以道阻贼盛皆

惮行洪进独请往至尤溪贼数千人遮道不得前洪进绐贼曰福泉二州已为义师所袭尔辈复为何人戍守即持绍颇首示之曰送此于建州

迎嗣君以归国尔贼遂溃渠帅数人听命至建州延政大悦以为本州岛马步行军都校时晋开运元年也未几遣归泉州从効劫王继勋降江南

景以从効为清源军节度洪进为统军使与副使张汉思同领兵柄从効卒洪进推汉思为留后自为副使汉思年老军务皆决于洪进汉思诸

子并为衙将颇不平汉思亦患其专因大享将吏伏甲将害洪进酒数行地忽大震同谋者以告洪进亟去众惊散自是更相为备一日洪进袖

大锁安步入府中汉思方处内斋洪进鐍其门使人叩门谓汉思曰郡中军吏请洪进知留务众情不可违当以印见授汉思惶惧不知所为即

自门闲出印与之洪进即日以兵迁汉思别墅遣使请命于李煜煜即以为清源军节度泉南等州观察使时宋太祖平泽潞下扬州取荆湖洪

进大惧遣衙将魏仁济闲道奉表听朝旨太祖赐诏安抚又以其素附江南再谕李煜不必以彼此为意煜亦听命自后屡遣使朝贡干德二年

制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仍授洪进节度使加检校太傅以其子文颢为节度副使文颢为漳州刺史洪进每岁以修贡朝廷多厚敛于民第民赀

百万以上者令差入钱以为试协律奉礼郎蠲其丁役及江南平吴越王来朝洪进不自安遣其子文颢入贡太祖因下诏召之遂入觐至南剑

州闻太祖崩归镇发哀太宗即位加检校太师明年来朝表献所管漳泉两郡优诏嘉纳之遂以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留京师奉朝请诸

子皆授近郡太平兴国四十年从平太原六年封杞国公雍熙元进封岐国公二年卒赠中书令谥忠顺 【按宋史闽世家此下有文显文颢

文顗三人传俱无事迹足录今从删】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一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司马迁
  卷一百一十五·志第六十八·礼十八等·脱脱
  卷一百三十九·毕沅
  魏纪·方诗铭
  卷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佚名
  通志卷三上·郑樵
  六○二 谕内阁着将明人违碍书籍内匡救时艰诸疏选择编为《明季奏疏》·佚名
  两汉笔记卷三·钱时
  延载·周绍良
  卷之末·沈有容
  韩褒传·令狐德棻
  安颉传·李延寿
  方域一六·徐松
  卷54·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王实甫

    (冲末扮刘员外领家童上,云)僧起早,道起早,礼拜三光天未晓。在城多少富豪家,不识明星直到老。老夫姓刘,双名仲实,乃洛阳人也。我有万百贯家缘过活,别无儿郎,止有个女孩儿,小字月娥,不曾许娉他人。我如今要与女孩儿寻一门亲事,

  • 卷二十二·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二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琴台【成都记琴台院以司马相如琴台得名而非相如旧台旧台在浣花溪正路金花寺北厢号海安寺梁萧藻镇蜀増建楼台以备逰观元魏伐蜀下营于此掘为堑得大瓮二十余口葢

  • 卷四百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七牛类【附犀牛】五言古题竹石牧牛       【宋】黄庭坚野次小峥嵘幽篁相依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鬪残我竹毛老鬪牛        【

  • 卷一百六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十五帘幕类五言古咏幔          【齐】王 融幸得与珠缀羃防君之楹月映不辞卷风来辄自轻毎聚金炉气时驻玉琴声但愿置尊酒兰釭当夜明赋得帘尘        【梁】

  • 曲话卷一·梁廷枏

    清 梁廷枏着[注]古人作曲本,多自隐其名氏;而鄙俚不文之作,又往往诡托于古之词人及当代名流而出之;又或原有姓名,相传既久,不免失脱者:故曲本之考证最难也。作曲人自一种至数十种,有姓氏可考及或隐其本名而寓以他称者,以杂剧言

  • 志第二十 刑法·房玄龄

    传曰:“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刑之不可犯,不若礼之不可逾,则昊岁比于牺年,宜有降矣。若夫穹圆肇判,宵貌攸分,流形播其喜怒,禀气彰其善恶,则有自然之理焉。念室后刑,衢樽先惠,将以屏除灾害,引导休和,取譬琴瑟,不忘衔策,拟阳秋之成化,若

  • 杂传第三十一·欧阳修

    ○氏叔琮氏叔琮,开封尉氏人也。为梁骑兵伍长,梁兵击黄巢陈、许间,叔琮战数有功,太祖壮之,使将后院马军,从攻徐、兖,表宿州刺史。使攻襄阳,战数败,降为阳翟镇遏使。久之,迁曹州刺史。太祖下河中,取晋、绛,晋王遣使致书太祖求成,太祖

  • 元史续编卷八·胡粹中

    【壬子】仁宗皇帝皇庆元年春正月勅振举台纲【上谕御史大夫塔斯布哈曰凡大臣不法卿等劾奏毋避朕自裁之】以多尔济戬嗣淇阳王○癸丑太隂犯太微东垣上相○勅中书毋拟用翰林集贤儒臣【上谕省臣曰翰林集贤儒臣须朕自选用毋

  • 卷之三十八·佚名

    洪武二年春正月丙申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宴毕 上见诸功臣进退有礼召前谕之曰朝廷之间以礼为主人之有礼如衣之有章朕闻元世祖命伯颜阿术二人平江南班师之日世祖遣儒臣许衡赍酒郊迎之两人推让莫肯先饮伯颜曰阿

  • 第四篇 乾隆朝·佚名

    ○第一章 弘历非满洲种浙江海宁陈氏,自明季衣冠雀起,渐闻于时。至之遴,始以降清,位至极品。厥后陈说、陈世倌、陈元龙,父子叔侄并位极人臣,遭际最盛。康熙间,胤祯与陈氏尤相善。会两家各生子,其岁日月时皆同。胤祯闻悉,乃大喜,

  • 一九四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办理遗书情形及查出屈大均等悖逆书籍折·佚名

    一九四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办理遗书情形及查出屈大均等悖逆书籍折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初四日大学士仍管两广总督臣李侍尧、广东巡抚臣德保等谨奏,为遵旨查缴遗书,恭折覆奏事。窃臣等于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三日接准字寄,乾隆

  • 卷四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四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韩世家第十五      史记四十五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後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括地志云韩原在同州韩地县西南八里又韩城在县南十八里故古韩国也古今地名云韩武

  • 第十章 士族之新地位【东汉门第之兴起】·钱穆

    在东汉政治上占有地位的,一面是代表“王室”的外戚和宦官;另一面则是代表“政府”的新兴与士族,便是当时之所谓“名士”。一、士族政治势力之逐步膨胀士人在政治上占有地位,自西汉武、宣以

  •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朱熹

     凡十章。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王,去声。陈代,孟子弟子也。小,谓小节也。枉,屈也。直,伸也。八尺曰寻。枉尺直寻,犹屈己一见诸侯,而可以致王霸,所屈者

  • 孟秋纪第七·吕不韦

    孟秋一曰:孟秋之月,日在翼,魂斗中,旦毕忠。其日?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始用行戮。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

  • 卷四十五·性音

    宗鉴法林卷四十五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雪峰送南际长老出。乃作女人拜。际敛手应诺诺。师以手斫额便归。 法林音云。雪峰见南际。南际未见雪峰。 送客随家丰俭施。尽情为饯免生疑。却蒙惠重过相赠。敛手遥知向暮归

  • 乾隆福州府志·徐景熹

    清徐景熹修,鲁曾煜纂。七十六卷,首一卷。分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城池、山川、水利、乡都、津梁、田赋、学校、军制、海防、坛庙、寺观、古迹、公署、第宅园亭、冢墓、风俗、物产、封爵、职官、选举、名宦、人物、流

  • 异鱼图赞·杨慎

    四卷。明杨慎撰。是书前有嘉靖甲辰 (1544) 年自序一篇,作者称《西州画史录》、《南朝异鱼图》,将补绘之。又称,自己读过这两本书,发现书中所载异鱼之名,杂乱谬误,文字也不雅驯,于是就比照万震、沈怀远的异物志,效仿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