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石晋背盟

太宗天显十一年秋八月庚午,自将往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

冬十一月丁酉,册敬瑭为大晋皇帝。

十二月,晋帝入洛,唐主从珂自焚死。晋命桑维翰为文,纪帝功德。帝命近侍塔鲁存问晋帝。庚寅,发太原。闻洛阳既克,遣郎君济勒台抚慰之。

十二年春二月癸卯,晋遣唐所掠郎君埒克、文班吏萧岱尔还朝。

三月庚申,晋遣使来贡。丁卯,晋天雄节度使范延广请内附,不许。使郎君达里库、美楞德哷使晋。

秋八月庚子,晋遣使以都汴及讨降范延广来告。是后信使不绝。

是年,晋两遣使来上尊号,及归雁门以北与幽、蓟之地,并岁贡帛三十万匹,诏不许。

会同元年夏五月甲寅,晋复遣使请上尊号,从之。

秋七月癸亥,遣使赐晋马。丁卯,遣呼喇台使晋。戊辰,遣中台省右相耶律苏哷、特尔格使晋,临海节度使赵思温副之,册晋帝为英武明义皇帝。

冬十一月丙午,帝御开皇殿,召见晋使。壬子,冯道、刘昫等,遂册上两宫尊号。公卿百官皆放中国,并参用中国人。是月,晋复遣赵莹来贺,并以幽、蓟十六州及图籍来献。

十二月戊戌,遣通果、阿巴使晋,制加晋冯道、刘昫等官有差。

二年春正月戊申,晋遣使来贡珍币,命分赐群臣。

秋闰七月乙酉,遣迪里赐晋良马。

八月乙丑,晋复遣使贡岁币,奏输戌、亥二岁金币于燕京。

三年春正月壬辰,遣陪谒、阿巴使晋致生辰礼。晋以升、镇、忻、代之吐谷浑来归。

三月己巳,如南京。晋遣使来觐。

秋七月己卯,以安重荣。据镇州叛晋,诏严边备。辛卯,晋遣使请行南郊礼,许之。

四年春二月己未,晋遣杨彦询来贡,且言安重荣跋扈状,遂留不遣。安重荣执辽使伊喇。

夏四月己卯,晋遣使进樱桃。

五月庚辰,吐谷浑额尔奇木苏等叛入晋。遣德哷往谕晋及太原守臣。

冬十一月丙寅,晋以讨安重荣来告。未几平之,遂遣杨彦询归,并罢戍兵。

五年春正月戊辰,晋函安重荣首来献。

夏六月乙丑,晋主敬瑭殂,子重贵立。遣使来告哀,辍朝七日。使人如晋吊祭。

秋七月庚寅,晋遣金吾卫大将军梁言、判四方馆事朱崇节来谢,书称孙不称臣,命客省使乔荣让之。景延广答曰:“先帝则圣朝所立,今主乃我国自册。为邻称孙则可,奉表称臣则不可。”荣还,具奏之,帝始有南伐意。丁未,晋遣使以祖母哀来告。

八月甲子,晋复襄州。戊辰,诏河东节度使刘知远送叛臣乌尔古指挥使由燕京赴阙。癸酉,遣天城节度使萧拜牲吊祭于晋。

九月壬辰,遣使贺晋帝嗣位。

冬十二月癸亥,晋遣使来谢。

六年春二月乙卯,晋遣使进先帝遗物。辛酉,晋遣使请居汴,许之。

三月丁未,晋以至汴,遣使来谢。

夏五月己亥,遣使如晋致生辰礼。

秋八月己未,帝如奉圣州。晋遣其子延煦来朝。

冬十一月辛卯,上京留守耶律迪辇得晋谍,知有二心。

十二月丁未,如南京,议侵晋。命赵延寿、赵延昭、安图、嘉哩等由沧、恒、易、定分道而进,诸军继之。

七年春正月甲戌朔,赵延寿、延昭率前锋五万骑次任邱。丙子,安图入雁门,围忻、代。己卯,赵延寿围贝州,其军校邵珂开南门纳国兵,太守吴峦投井死。已丑,次元城。授延寿魏、博等州节度使,封魏王,率所部屯南乐。丙申,遣兵攻黎阳,晋将张彦泽来拒。辛丑,晋遣使来修好,诏割河北诸州,及遣桑维翰、景延广来议。

二月甲辰,攻博州,刺史周儒以城降。晋平卢节度使杨光远密道国兵自马家口济河,晋将景延广命石斌守麻家口,白再荣守马家口。未几,周儒引满达营于河东,攻郓州北津以应光远。晋遣李守贞、皇甫遇、梁汉璋、薛怀让将兵万人,缘河水陆俱进。国兵围晋别将于戚城,晋主自将救之,国兵解去。守贞等至马家口,满达等遣步卒万人筑营垒,骑兵万人守于外,余兵屯河西。渡未已,晋军薄之,国兵不利。

三月癸酉朔,赵延寿言,晋诸军沿河置栅,皆畏怯不敢战。若率大兵直抵澶渊,据其桥梁,晋必可取。是日,晋兵据澶渊,其前军高行周在戚城,乃命延寿、延昭以数万骑出行周右,帝以精兵出其左。战至暮,复以劲骑突其中军,晋军不能战。会谍言晋军东面数少,沿河城栅不固,乃急击其东偏,众皆奔溃。纵兵追及,遂大败之。壬午,留赵延昭守贝州,徙俘户于内地。

夏四月癸丑,还次南京。辛未,如凉陉。

五月癸酉,耶律巴哩岱奏破德州,擒刺史尹居璠及将吏二十七人。

秋七月己卯,晋杨光远遣人奉蜡丸书。辛卯,晋遣张晖奉表乞和,留不遣。

八月,晋镇州兵来袭飞狐,大同节度使耶律恭噶战败之。

冬十一月壬申,诏徵诸道兵,以闰月朔会温榆河北。

十二月癸卯,南侵。甲子,次古北口。

闰月己巳朔,阅诸道兵于温榆河。己卯,围恒州,下其九县。

八年春正月庚子,分兵攻邢、洺、磁三州,杀掠殆尽,入邺都境。张从恩、马全节、安审琦兵悉陈于相州安阳水之南。皇甫遇与濮州刺史慕容彦超将千骑来觇国兵。至邺都,遇国兵数万,且战且却,至榆林店。国兵继至,遇与彦超力战百余合,遇马毙,步战,审琦引骑兵踰水以救,国兵乃还。

二月,围魏,晋将杜重威来救。戊子,晋将折从阮取胜州。

三月戊戌,拔祁州,杀其刺史沈斌。庚戌,杜重威、李守贞攻泰州。戊子,赵延寿率前锋薄泰城。已未,重威、守贞引兵南遁,追至阳城,大败之。复以步卒为方阵来拒,与战二十余合。壬戌,复搏战十余里。癸亥,围晋兵于白团卫村,晋军下鹿角为营。是夕大风。至曙,命铁鹞军下马,拔其鹿角,奋短兵入击。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晋军大呼曰:“都招讨何不用兵,令士卒徒死!”诸将皆奋出战。张彦泽、药元福、皇甫遇出兵大战,诸将继至,国兵却数百步。风益甚,昼晦如夜。符彦卿以万骑横击国兵,步卒并进,国兵不利。帝乘奚车退十余里,晋追兵急,获一橐驰乘之乃归。晋兵退保定州。

夏四月甲申,还次南京,杖战不力者各数百。

六月丁亥,赵延寿奏晋兵袭高阳,戍将击走之。

秋七月乙卯,晋遣孟守中奉表请和,仍以前事答之。

九年夏五月庚戌,晋易州戍将孙方简请内附。

秋七月辛亥,诏徵诸道兵。

八月,帝自将南侵。

九月壬辰,阅诸道兵于渔阳西枣林淀。张彦泽来侵,赵延寿与战于定州,败之。

冬十一月戊子朔,进围镇州。丙申,先遣候骑报晋兵至,遣精兵断河桥,晋兵退保武强。南院大王达年、将军高模翰分兵由瀛州间道以进,杜重威遣贝州节度使梁汉璋率众来拒。与战,大败之,杀汉璋。杜重威、张彦泽引兵据中渡桥,赵延寿以步卒前导,高彦温以骑兵乘之,追奔逐北,僵尸数万,斩其将王清,宋彦筠赵水死。重威等退保中渡寨。义武节度使李殷以城降,遂进兵,夹滹沱而营。去中渡寨三里,分兵围之。夜则列骑环守,昼则出兵抄掠。复命大内特哩衮耶律舒库尔及赵延寿分兵围守。自将骑卒,夜渡河出其后,攻下乐城,降骑卒数千。分遣将士据其要害。下令军中预备军食,三日不得举烟火,但获晋人则黥而纵之。诸馈运见者皆弃而走。于是晋军内外隔绝。

十二月丙寅,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所部二十万众来降。帝拥数万骑,临大阜,立马以受之。授重威守太傅,邺都留守,守贞天平节度使,余各领旧职。分降卒半付重威,半以隶延寿。命御史大夫嘉哩、监军富珠哩、张彦泽持诏入汴,谕晋帝母李氏,以安其意,召桑维翰、景延广先来。骑兵千人守魏,自率诸军而南。壬申,嘉哩等至汴,晋帝素服拜命,舆母李氏奉表请罪。初,晋帝绝和好,维翰数谏弗从,至是彦泽杀之,绐言自经死。诏收葬之,复其田园第宅,仍厚恤其家。甲戌,彦泽迁晋帝及其母若妻于开封府署,以控鹤指挥使李荣督兵卫之。壬午,次赤冈。晋帝举族出封邱门,稾索牵羊以待。帝不忍临视,命改馆封禅寺。晋百官缟衣纱帽,俯伏待罪。帝曰:“其主负恩,其臣何罪?”命领职如故。即授安叔千金吾卫上将军。叔千出班独立,帝曰:“汝邢州之请,朕所不忘。”乃加镇国节度使,盖在邢尝密请内附也。将军康祥执景延广来献,诏以牙筹数其罪,凡八。絷送都,道自杀。

大同元年春正月丁亥朔,备法驾,御崇元殿,受百官贺。戊子,以枢密副使刘敏权知开封府。杀秦继旻、李彦绅及郑州防御使杨承勋。以其弟承信为平卢节度使,袭父爵。以承勋杀判官邱涛及弟承祚等,劫父归晋故也。已丑,以张彦泽擅徙晋帝开封,杀维翰,纵兵大掠,不道,斩之于市。晋人脔食之,立尽。辛卯,降晋帝为崇禄大夫,封负义侯。癸巳,以张砺为平章事,晋李崧为枢密使,冯道守太傅、和嶷为翰林学士。余拜官有差。癸卯,遣赵莹冯玉、李彦韬将三百骑,送负义侯及其母李氏、太妃安氏、妻冯氏、弟重睿、子延煦、延宝等于黄龙府安置,以宦官、宫女百余人从。

三月丙戌朔,以萧翰为宣武节度使。壬寅,晋诸司僚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悬、卤簿、法物及铠仗,悉送上京。所归顺七十六处,得户一百九万百一十八。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七·志第七十三·艺文二·张廷玉
  卷四百四十七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卷八十·谷应泰
  东汉会要卷三十·徐天麟
  第一六七告示光绪十八年七月九日一一三二五—二·佚名
  八四五 弘历御文渊阁赐四库全书总裁等官宴并赏赉有差·佚名
  六五三 安徽巡抚闵鹗元奏查出悖谬各书分别办理缘由折·佚名
  四一 沈家山羊·周作人
  王竑传·张廷玉
  卷五十八·阿桂
  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五·雍正
  卷二十七·佚名
  食货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旦上,云)妾身是蓝采和的浑家。当日俺男儿做生日吃酒,唤官身去了,不见回来,有人说他跟着师父出家去了,不免唤两个小叔叔来商议者。(二净上,云)自从哥哥唤官身去了,不知所在,若是出了家,怎么了。咱今日寻他去来。(同下)(正末拍

  • 卷一百七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椒亭小集康与之字伯可嘉兴人建炎中驾驻维扬与之上中兴十防声名大振宰相汪黄辈不能用及秦桧当国擢为防郎専应制善为乐府时以栁耆卿目之有词五卷凡中

  • 汪跋·佚名

    汪跋「台湾杂咏」二十四首,山阴何竟山司马譔;所以补马子翊广文「台阳杂兴」三十首所未及也。宅句裁章,叩冰韵玉;词剪美稗,艳溢锱毫。风土之记寓焉,方物之志亦寓焉。至于胪掌故、述近事及制度之沿改、道里之远近,莫不详明典核

  • 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欧阳修

    昔者,尧命羲、和,出纳日月,考星中以正四时。至舜,则曰“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而已。虽二典质略,存其大法,亦由古者天人之际,推候占测,为术犹简。至于后世,其法渐密者。必积众人之智,然后能极其精微哉。盖自三代以来详矣。诗人所

  • 卷六十三 南燕录一·崔鸿

    慕容德 慕容德字玄明皝之少子也皝每对诸宫人言妇人怀孕梦日入怀必生贵子德母公孙夫人方姙梦日入其脐中独喜而不敢言咸康二年昼寝而生德左右以告方寤而起皝曰此儿易生似郑庄公长必有大德遂以德

  • 卷六·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六 己卯周武王十有三年一月癸巳于征伐商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序称十一年书称十三年程子谓必有一误而伏生大

  • 卷十一·杨士奇

    洪武三十五年八月壬子朔遣使以即位诏谕朝鲜○敕历城侯盛庸比以山东未定命卿镇守淮安今山东布政使铁铉亦已就获诸郡悉平是皆 宗社之灵生民之福朕念山东军民困于兵革转输已久卿其息兵养民使各得其所粮饷续有处分○命后

  • 十国春秋卷八十六·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呉越十列传沈崧 皮光业 曹仲逹林鼎仰仁诠沈崧字吉甫闽人也祖辂唐大理评事赐绯父超福州长溪县令崧初生时有大蛇坠榻前引首注视久而方去既七日将浴忽风雨震壊浴盘人咸异之干宁二年刑部尚书崔凝知贡举登进

  • 明制女官考·黄百家

    (清)黄百家女官六局〔尚宫局〕(尚宫二人,正五品。六尚并同尚宫,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皆印署之。若征辨于外,则为之请旨牒付内官监,监受牒行移于外领司四。)司记(司记二人,正六品。典记二人,正七品。掌记二人,正八品。掌宫内诸

  • 宪圣慈烈吴皇后传·脱脱

    宪圣慈烈吴皇后,开封人。其父吴近,因为皇后宠贵,累升到武翼郎,赠太师,追封为吴王,谥号为宣靖。吴近曾经梦中到一个亭子,上面的横匾是“侍康”;旁边种植芍药,只有一朵花开了,特别妍丽可贵,花下有一只白羊,吴近醒后颇感惊异。皇后乙

  • 刘聚传·张廷玉

    刘聚,是太监刘永诚的侄子。任金吾指挥同知,后来以“夺门”之功,进升为都指挥佥事,又超升为都督同知。参与讨伐曹钦,升为右都督。成化六年(1470),他以右副总兵的身份随朱永赴延绥,追击贼人黄草梁。遇到埋伏,激战中他下巴受伤,部

  • 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九兵考【十一】直省兵广东广西八旗驻防广州将军一人【驻劄广州府】满洲副都统一人汉军副都统一人统辖满洲协领四人佐领四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

  • 叙古千文·胡寅

    太和氤氲,二仪肇分。清浊奠位,乾坤为门。品物流形,睿哲超群。维河出图,显道之原。伏羲画卦,爰始斯文。俨埀衣裳,下臣上君。轩辕通变,成于华勲。意诚心正,万化生身。神禹胼胝,疏浚汩堙。底别九州,拯㧞垫昏。贡赋包篚,多寡适均。沐

  •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三·智旭

    明古吴沙门智旭述 【(卯)二明藏体一异为三。初立科。二详释。三总结。(辰)今初】次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义。就中复有六种差别。一明圆融无碍法界法门。二明因果法身名别之义。三明真体在障出障之理。四明事用相摄之相。五

  • 易经通注·傅以渐

    九卷,清傅以渐、曹本荣等著。 此书是顺治十三年(1656年)十二月,傅以渐、曹本荣等奉诏而作。于十五年(1658年)完成。顺治诏书称:“自魏王弼、唐孔颖达有注与正义,宋程颐有传、朱熹有《本义》出,学者宗之。明永乐间,命

  • 梁启超谈佛·梁启超

    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戊戌变法前后,他就呼吁人们学佛、信佛,晚年,他对佛学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一九二二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课时,又对佛学理论作了总体概述,提出佛家所讲的法“就是心理学”。这是对佛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仪轨·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具明想诸字安布身轮

  • 成唯识论了义灯·慧沼

    凡七卷。唐代慧沼撰。略称唯识论义灯、唯识了义灯、了义灯、义灯。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为唯识三疏之一。本书系破斥有关解释成唯识论中之异说者,并阐明原论正义。撰者乃我国法相宗第二祖,书中祖述窥基之说,责难圆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