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九

嘉靖四十四年八月乙丑朔 重建大明门内千步廊

○丙寅 西苑刈谷得嘉禾二穗至四穗者共九十七本 赐督理侍郎张守直银二十两纻丝一表里

○丁卯 祭 先师孔子 命尚书郭朴行礼御史胡维新奏报六月中虏从宣府张家口堡入犯寻趋大同天城新平堡口出边请治失事诸臣罪 上从部议以总督江东游击补于汉有保全城堡功俱贷弗问总兵马芳姜应熊巡抚李秋俱戴罪防秋候事毕奏处宣府副总兵崔应奇游击卢国让大同游击张鉴刘淳付军门分别治罪责令立功自赎

○戊辰 秋祭 太社 太稷 遣镇远侯顾还代 蓟镇边外属夷潜踰箭杆岭至黑石庄劫掠守臣以闻诏停参将王治道游击柴芝提调王统俸聪总督戒饬仍夺巡抚都御史温景葵俸二月兵备副使沈应乾俸三月俱戴罪防秋候事毕奏处

○己巳祭 帝社 帝稷 遣成国公朱希忠代

○庚午 山西阳曲县生员邓登高献白兔 赐以金帛 南京吏部尚书王用宾原任大学士守制李本礼部尚书为民董份吏部侍郎致仕茅瓒各献颂祝 万寿圣节原任总督尚书闲住胡宗宪进法秘十四种俱留览 改南京户部右侍郎张玭为工部右侍郎 广东山贼卓文胜等拥众劫掠乳源英德等县结巢板坑南诏兵备佥事刘稳游击将军戴冲霄乳源县知县李继芳督兵讨之连破三巢生擒文胜等一百余人斩首四百余级捷闻兵部以稳先有擒斩黄朝用功请加升宪职仍旧兵备冲霄等请先赏银币其功次候勘明议处从之

○辛未 以嘉禾瑞兔告太庙 遣驸马谢诏行礼百官表贺 升通政司右通政任士凭为光禄

○壬申 孝康敬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遣锦衣卫都指挥卢瓒祭 泰陵 万寿圣节建醮于 朝天宫三昼夜

○癸酉 以明日 孝慈高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改南京兵部右侍郎霍冀为户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 以 万寿圣节 遣玉田伯蒋荣彭城伯张熊成安伯郭应乾清平伯吴家彦分祭 八陵都督沉至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锦衣卫都指挥陈书祭 孝洁皇后各陵坟

○甲戌 万寿圣节告祀 天子 玄极宝殿 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上不御殿百官朝服诣 皇极门行五拜三叩头礼奉表称贺免宴 赐节钱钞 朝鲜国王李峘遣陪臣礼曹参判韩輹等来贺 万寿圣节进马及方物宴赏如例

○丙子 未封宫御宋氏薨追封丽殡治丧葬如例 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土舍宋一清遣人入贺 圣节贡马给赏如例

○丁丑 改礼部左侍郎高仪为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教习庶吉士 巡按江西御史成守节上籍没逆犯严世蕃江西家产数金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两有奇银二百二万七千九十两有奇玉杯盘等项八百五十七件玉带二百余条金厢玳瑁等带一百二十余条金厢珠玉带条环等项三十三条件金厢壶盘杯著等项二千八十余件龙卯壶五把珍珠冠等项六十三顶件府第房屋六千六百余间又五十七所田地山塘二万七千三百余亩余若珍珠宝石并诸玩好异物不可胜计受寄之家及诸尝与严氏借贷者计银十八万八千余两入诏户部会同都察院拟议上请已户部会议言严氏家财银两宜送太仓库遵照前 旨以一半济边一半另贮候 旨取进金宝等件进内库所占官基尽数还官其余器物房屋或宜留或宜变卖或解京俱听本处巡按酌量区处受寄之家如原任大理寺卿万采副使袁应抠通判章泽经历熊襄同知赵濂等朋比为奸俱宜革去冠带行巡按御史追赃借贷者尽数追解至于严氏父子憸邪济恶今世蕃虽正典刑而嵩尚为逆本惟 圣明裁断 上曰嵩已处置矣万采等依拟田地店房但有租利者俱留与巡抚及南赣军门为兵饷迩来有司变卖田产往往徇情作毙所得价值不及十之三其令具籍送户兵二部稽考余俱允行 命新宁伯谭功承管理又刀围子手官军 广东巨寇吴平等驾船四百余艘出入南澳浯屿间谋犯福建把总朱玑协总王豪引兵击之海中贼奄至围官军数里玑豪俱陷没事间诏闽广抚镇官严督兵将协心夹剿以靖地方不许推调误事其各官功罪俟勘议处

○辛巳 祭夜明于夕月坛 遣公张溶行礼 命神机营副将署都督佥事徐珏佥书后军都督府事

○壬午 上谕礼部曰顷二日朕所常御褥及案上有药丸各一盖天赐也其举谢典遣告诸神礼官请并告 太庙从之仍请百官贺报罢已 上亲奏谢于太极殿遣公张溶驸马谢诏伯方承裕尚书高拱杨博分告朝天等六宫庙

○癸未 改南京刑部尚书朱衡为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及漕运事务

○乙酉 祭历代帝王遣镇远候顾寰行礼

○丙戌 宪宗纯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玉田伯蒋荣祭

○茂陵 是日祭云雨风雷兵镇海渎山川等神祗坛方祭有短衣小帽数人驰入神门监礼御史颜鲸参该寺高复春魏承诏不能肃戒检防之罪因言西郊夕月祭用酉时此钦制也昨英国公张溶乃以申刻行礼戴日而归亦为不敬宜通行罚治诏夺复春承诏俸各一月溶姑免究自后西郊酉分祗事不许违错 重建万法宝殿 升太常寺少卿杨豫孙为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

○己丑 上建谢瑞典于紫皇殿命大学士徐阶严纳李春芳尚书郭朴高拱伯方承裕为上香使督视官道仍分诣各宫庙行礼

○辛卯 建毓德宫

○壬辰 升掌太医院通政使司右通政徐伟为通政使仍掌院事 以徐邳淤命总理河道尚书朱衡祭告大河东岳等神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二·杨仲良
  第六十三回 承遗祚藩王登极 发逆案奸贼伏诛·蔡东藩
  第七回 请瓜代再开选举会 迓专使特辟正阳门·蔡东藩
   附录:再谈老舍之死·老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一·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四十·佚名
  卷十六·王当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纪昀
  志卷第十一 高丽史五十七·郑麟趾
  卷二十四下·班固
  袁充传·魏徵
  李邴传·脱脱
  徐九思传·张廷玉
  卷二·吴师道
  卷五教务一·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九佳话·梁章钜

    《柳南随笔》云:“严恪,字心萱,文靖公之父也。文靖公已晋尚书,而封翁犹康健,自书堂中一联云:‘有子万事足,我子作尚书,足而又足;七十古来稀,我年近大耋,稀而又稀。’”《松窗笔乘》云:“尤悔庵侗著&lsqu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王玉峰

    第十一齣 藩篱〔末扮堂候官上〕朝廷有道靑春好。门馆无私白昼閒。寂寂公馀惟印吏。一炉香烬昼垂帘。小官乃韩丞相府中堂候官是也。昨日俺丞相闻元昊遣贼官张元等分道犯境。攻掠郡县。着小官去请种将军老爹到府议事。

  • 卷十七·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十七 明 陈耀文 辑 长调 东风齐着力【除久】        胡浩然 残腊收寒三阳初转已换年华东君律管迤逦到山家处处笙簧鼎沸会佳宴坐列仙娃花丛里金炉

  •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九·柯劭忞

      安藏 迦鲁纳答思 大乘都 唐仁祖 洁实弥尔 兀玉笃实 脱烈海牙 燕只不花 忙兀的斤 普颜   安藏,字国宝,畏兀氏,世居别失八里。幼习浮屠法,兼通儒学,一目十行俱下,日诵万言,宪宗闻其名,召之,奏对称旨,赐坐。   世祖即位,

  • 卷二十一 后赵录十一·崔鸿

    佛图澄 佛国澄天竺人也本姓帛氏[一作白]少出家清真务学诵经数百万言妙通玄术善解文义与诸学生论辨疑滞暗若符契无能屈者晋永嘉四年适洛阳自云四百有余岁志弘大法常服气自养能积日不食善诵神[

  • 卷八·叶盛

    ●水东日记卷八刘詹事遗事张文翔衣和庵主交谊厚薄郑氏先世回定仪状苏公清虚堂诗顾魏二公归荣令终方希直不拜佛范氏家谱世系陈古庵经纪梁氏杨文贞公遗嘱论黄霸丙吉宰相须福德才量东坡赤壁赋真迹元

  • 郑伟传·令狐德棻

    郑伟字子直,荥阳开封人,小名..提,是魏朝将作大匠郑浑的十一世孙。祖父郑思明,自小勇猛强悍,在魏国官至直阁将军,追赠济州刺史。父亲郑先护,也以勇武出名。最初担任员外散骑侍郎。魏孝庄帝尚在藩国时,与郑先护就已结交。魏孝庄

  • 陈希亮传·脱脱

    陈希亮,字公弼,他的祖先是京兆人。唐朝广明(880)年间,避难迁居眉州青神县的东山。陈希亮幼年丧父,但很好学,十六岁,将要拜师求学时,他哥哥为难阻止他,派他去将三十多万放出的息钱收回,陈希亮把借钱的人都叫来,烧毁借据然后走了

  • 五○、吴起仕鲁考·钱穆

    《史记 吴起传》:&ldquo;起,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也,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起取齐女为妻,鲁疑之。起欲就名,遂杀妻以明不与齐。鲁卒以为将,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猜忍人也,少时以游仕破家,杀其乡党谤己者三

  • 阮逸序·王通

    周公,圣人之治者也,后王不能举,则仲尼述之,而周公之道明。仲尼,圣人之备者也,后儒不能达,则孟轲尊之,而仲尼之道明。文中子,圣人之修者也,孟轲之徒欤,非诸子流矣。盖万章、公孙丑不能极师之奥,尽录其言,故孟氏章句略而多阙。房、杜

  • 卷二·陈士元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类考卷二明 陈士元 撰封国考杞朱子曰杞夏之后元按杞国姒姓伯爵汤放桀封少康之后于杞分派于曹东之楼是为东楼西楼公武王克商求禹后得东楼公而封于杞即今开封府杞县宋朱子曰宋殷之后元按宋国子姓公

  • 卷三十·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十易五咸否泰咸恒损益既济未济此八卦首尾皆是一义如咸皆是感动之义之类咸内卦艮止也何以皆説动曰艮虽是止然咸有交感之义都是要动所以都説动卦体虽是动然才动

  • 序·佚名

    岁在壬子。嘉兴妙湛园宝持总禅师弟子照公。以其师二会录来吴。问序于余。余与师同出退翁老人之门。虽愧不文。义难辞让。今岁丁巳录始刻成。乃为之序。曰无上妙道。非即语言。非离语言。即语言而求之。是执花以为春也

  • 历体略·王英明

    三卷。明王英明 (生卒年不详)撰。王英明字子晦,开州 (今四川开县)人。万历举人,精研历算。上卷六篇:天体地形、三曜、五纬、辰次、刻漏极度、杂说;中卷三篇:极宫、象位、天汉;下卷七篇:天体地度、度里之差、纬曜、经宿、黄

  •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佚名

    《上清太上元始耀光金虎凤文章宝经》,早期上清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主要叙述「金虎凤文章真符」源出始末,以及传授佩带符箓之科仪方法。所谓「金虎风文真符」,即352枚符箓。据称该符乃太

  • 白雨斋词话·陈廷焯

    词话著作,清陈廷焯撰。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江苏丹徒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作者论词大旨,宗常州词派张惠言。常州词派的词学观点为反对浙派尖新小巧、轻佻浮滑而无所寄托的词风,主张“温柔敦厚”。陈氏论词的主要精

  • 科试考·王世贞

    《科试考》是明朝著名史学家王世贞《弁山堂别集》的一部分,共四篇,是记载自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至万历十七年(1589年)科举史事的专篇,史料价值极高,是当今研究明代科举的重要文献之一

  •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佚名

    一卷,不空译。说本经字句一一理趣表法之义门。常略称曰理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