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朱子年谱原序

天生斯民必有出乎其类者为之君师以任先觉之责然而非一人所能自为也必并生错出交修互发然后道章而化成是故有尧舜则有禹臯陶有汤文则有伊尹莱朱太公望散宜生各当其世观其防通以尽其所当为之分然后天衷以位人极以立万世之标准以定虽气数诎信之不齐而天之爱人阅千古如一日也自比闾节授之法壊射饮读法之礼无所于行君师之枋移于孔子则又有冉闵顔曾羣弟子左右羽翼之微言大义天开日揭万物咸覩自孔子没则诸子已有不能尽得其传者于是子思孟子又为之阐幽明微着嫌辩似而后孔氏之道歴万世而亡敝呜呼是不曰天之所命而谁实为之秦汉以来诸儒生于籍去书焚师异指殊之后不惟孔道晦蚀孟氏之说亦鲜知之千数百年间何可谓无人则往往孤立寡俦倡焉莫之和也絶焉莫之续也乃至国朝之盛南自湖湘北至河洛西极闗辅地之相去何翅千有余里而大儒辈出声应气求若合符节曰极曰诚曰仁曰道曰忠曰恕曰性命曰气质曰天理曰人欲曰隂阳鬼神若此等类凡皆圣门讲学之枢要而千数百年习浮踵陋莫知其说者至是脱然如沈疴之间大寐之醒至于吕谢防杨尹张侯胡诸儒切磋究之分别白之亦防无余蕴矣然而絶之乆而复之难傅者寡而咻者众也朱文公先生始以彊志博见凌髙厉空自受学延平李子退然如将弗胜于是敛华就实反博归约迨其蓄久而思浑资深而行熟则贯精粗合外内羣献之精蕴百家之异指毫分缕析如视诸掌张宣公吕成公同心协力以闲先圣之道而仅及中身论述靡竟惟先生巍然独存中更学禁自信益笃盖自易诗中庸大学论语孟子悉为之推明演绎以至三礼孝经下迨屈韩之文周程邵张之书司马氏之史先正之言行亦各为之论著然后帝王经世之规圣贤新民之学粲然中兴学者习其读惟其义则知三才一本道器一致幽探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实不离乎匹夫匹妇之所知大至于位天地育万物而实不外乎暗室屋漏之无愧盖至近而逺至显而微非若弃伦絶学者之慕乎髙而哗世取宠者之安于卑也猗其盛欤吾友李公晦方子尝辑先生之言行今髙安洪使君友成为之锓木以夀其传髙安之弟天成属余识其卷首呜呼帝王不作而洙泗之教兴微孟子吾不知大道之与异端果孰为胜负也圣贤既熄而闗洛之学兴微朱子亦未知圣传之与俗学果孰为显晦也韩子谓孟子之功不在禹下余谓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余生也后虽不及事先生而与公晦及辅汉卿广昔者尝共学焉故不敢以固陋辞后学临卭魏了翁序

【附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秋我文公阙里掌祠事朱境以书告曰文公年谱谋锓诸梓邑贤令佐斯文朋友愿就徽猷敢以序文为请呜呼大贤君子一动一静一语一黙无非教也况吾文公之年谱乎哉刋以传示于人固其宜也然在当时年谱与行状二文并传故年谱所载求师取友注述本末出处进退居官莅政前后次第悉详年月书之而行状则惟以发明求端用力之精义微防造道成德之渊奥要归所以承先圣道统之传信有在也昔伊川撰明道行状而伊川之年谱行述则有待于文公呜呼大贤君子盛徳形容良不易易也此康节墓志所以惟属之明道而濂溪之行述亦待吾文公而后方为撰述盖惟圣贤能知圣贤故也中庸称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均之为圣人也达而在上则立君道以正万方穷而在下则立师道以教万世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达而在上之圣人也立君道以正万方者也仲尼穷而在下之圣人也立师道以教万世者也师道之立君道所由以立也先儒有言孔子集羣圣之大成而朱子则集诸儒之大成是亦所谓立师道以教万世者与今文公之学薄海内外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家有其书人诵其言然经兵燹之余此文或不能尽见也以平日仰慕之心诚得此而寓目焉则其感发兴起若时雨之霑溉自有不能已者诗曰髙山仰止景行行止其是之谓与若邑令佐倡率刋行而前广西防卫知事李文徴辞疾家居集议督工力就厥绪均知崇尚斯文以隆治化咸可尚也故不敢辞以复命于掌祠云是嵗之九月三日汪仲鲁序朱子实纪纪朱子之始末与夫今昔尊崇之实也旧名年谱今更曰实纪何也谓之年谱则绍乎前彰乎后者不足以该必曰实纪然后并包而无遗亦犹史家有世表年表总谓之实录也或曰尧舜始末孔子纪于典孔子始末马迁纪于世家濓溪伊川始末朱子纪于事状年谱是编亦拟孔朱而作欤铣避席而对曰不然此果斋李氏之书屡经锓补颇渉淆舛加以事或逸于时文寖増于后未有粹其全者铣于朱子受防极之恩且为乡后辈与有旷坠之责不自揆窃因其旧而修之厘为十有二卷以致景行之私非敢妄作也夫尧舜周程之事固赖孔朱以传乃若孔子虽无世家而六经之昭于万世者自若朱子虽无实纪亦奚病其书之昭于万世哉书昭于万世即道之昭于万世何赖乎此编也抑朱子尝言伊川年谱不能保无谬误此固夫子自道亦足以见纪述之难大贤且然矧区区小子乎同志君子幸原其僣而加订之使读之者有以覩夫德业之全而兴起焉得有所据以为希贤希圣之阶则其为助似当不小尔正徳丙寅嵗十月朔旦后学婺源戴铣谨书世传李果斋公晦尝着紫阳年谱三卷魏了翁为之序今其序固在但云果斋辑先生言行即不称有年谱及考朱氏今所存谱盖多出于洪武宣景间诸人之笔与朱氏増益所成断非果斋之旧其最谬者先生殁后数十年间所得褒典犹用编年之法甚者尊朱诋陆为私家言非述作体也比侍御元山曽君佩按闽至建阳得其书读之颇疑冗脱将重加刋正而以其事谋于黙黙惟尚友古人必论其世矧先生立言埀训在礼学者所宜立为先师乃其行年素履桑梓后人顾可诿之弗知黙虽不文谊何敢辞窃闻之古昔圣贤道术精纯要以践形尽性为至学也者学此者也论性莫如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逺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学莫如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大贤而下靡不须学其为道也本除习气以还真性所不能者学与习相为进退量尽而止耳故为果为达为艺为孝为简为鲁为愚所至不同其所以学则一也易称学以聚之所聚何事中庸语博学弗能弗措所博何物盖学举全功行要实德非徒读书穷理空谭为也如此斯可谓之学也已宋自周程以还谈道术者盖多岐矣先生崛起于时早闻父师之训既舎二氏黜百家遂自力于学问思辨之间以求圣贤不传之绪卒于遗编得之折衷羣儒直泝伊洛故其析义最精著书最富与陆氏之学颇相违异此其途辙所从入不同明矣然观先生微言细行具皆笃守圣谟至进退取舎之际与立朝大节尤皭然着明于世惟其以疎逺犯人主触权路见嫉羣邪蒙讥伪学非先生之过流风余韵盖有起千载斯人之慕者岂独传注为世所遵用哉黙也后先生数百年翔泳髙深欲起九原质疑义而不可得而于今谱所述又素乏讨论辄以元山君之意咨于先生裔孙河河指摘谱中舛误者数事与予意合因属之考订一准行状文集语录所载黙不自揆稍为删润其猥冗左谬不合载者悉以法削之视旧本存者十七不以鄙诬累先哲也谱成复取勉斋行状并国史本传为附录以示传信其自宋褒典亦彚附于末与是谱合为五卷云默猥本论次妄原道术问学之实欲使后世尊先生者就而考之然知不免于世讥元山君学古人者也宁无谅于余心乎嘉靖壬子夏六月既望同邑后学李黙谨撰徽国文公年谱宋李果斋氏所着也益以勉斋黄氏行状先祖生平履歴道学事功始终大致尽矣婺源戴氏因旧本厘正附諡议诗文而总曰实记重于徽也考亭仍婺叶侯重修本并附书院题记总曰年谱行状重于建也盖子孙世守以为家乗凌不敏无闻承先训如恐坠之顷病谢山居嘉靖壬子仲春大巡侍御元山翁曽老先生按闽之暇凌以年末胥见于建溪行台比询家世间出年谱求正公披览一尽叹字迹多漫灭亟欲修订且慨旧本之未尽善也遂敦请于大冢宰古冲翁李老先生重加参定校阅纂辑之勤歴三时焉备载翁所序集矣录既成侍御乃命付诸木嘉惠四方学者凌私心感激其何可喻复谕凌撰序诸后凌叨末裔奚敢厠以文辞顾义不容缄也凌窃闻晦祖受业延平推衍闳大尊信表章实程氏之学也河洛渊源即孔孟正脉也夫子之道万世一日独吾祖之学近稍废而不讲固凌不肖者之罪于今何幸逢乎侍御公之乡多文献景行得师超轶闻见已神防孔门于千百世之上而独崇尚晦祖惓惓思兴起其学冲翁桑梓在念悉力订讐即其用心俱可想也将使晦祖之学行而后孔孟之道可明孔孟之道明而后圣王之治可复兹或二公意也要皆能以斯文鸣国家之盛者凌故阐而扬之大雅君子冀原僣妄惟以可告于宗云嘉靖壬子仲冬既望十一世孙凌顿首谨撰古今著述之富无有过于朱文公者盖朱子之学集诸儒之大成所着有小学近思录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仪礼经传通解周易本义启蒙太极图说通书西铭解义楚辞集注通鉴纲目名臣言行录诸书而又有文集百余卷门人记录问答之语百四十余卷今家有其书学者无不诵法可谓盛矣然读其书而不考其生平师友渊源出处进退之所经歴与夫文章事业艰危患难之所履蹈将微言大义湮郁而不章孟子所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则是年谱之作恶可以已也考朱子门人李果斋氏尝叙次朱子之言行虽未以年谱称而大端嵗月之终始可与稽也明世宗时李古冲从而修之以旧谱为多出于洪宣景间诸人之所改窜是岂果斋之谱不复见于世欤当古冲同修年谱诸公在嘉靖之朝姚江之学方盛其以果斋之谱为多所改窜非旧本者不过如序中所称果斋尝辨朱陆异同从而疑其书之未能尽善而不知果斋亲见朱子辨正象山岂尝有晚年定论之说其亦据实而直书之以俟夫后人之折衷定论不可谓著书立说者之不当出于此也然而古冲之所修其亦有出于果斋之所未逮如大修荒政条奏诸州利病诸书法与陈同甫来注当在其大书之下及毁秦桧祠事皆絶有闗系不可以畧者家兄去芜尝辑两家之谱而参以朱子从学延平及与张敬夫氏中和三变之书而合为一编附以黄氏行状宋史本传与歴代褒典庙记诸文以俟后之君子其书旧刻于金陵因不揣固陋用序述而传之世有能读朱子之全书者得见兹谱亦足以想见朱子之为人为学而诵法步趋如亲炙之焉岂谓无所助益也哉题曰重刻仍其旧也康熈三十九年嵗在庚辰秋八月既望紫阳后学洪璟识】

猜你喜欢
  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第十·班固
  崔骃列传第四十二·范晔
  卷五百六 列传二百九十三·赵尔巽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二·焦竑
  第七十六回 屈膝求和母后返驾 刺奸被执义士丧生·蔡东藩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六·刘恕
  卷之三百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纪昀
  弢园随笔·徐一士
  ●附·文秉
  彻里帖木儿传·宋濂
  土土哈传·宋濂
  卷二百九十五·杨士奇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74)·司马光
  三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博雅集·钱德苍

    讥讽类 元旦拜年,明时用古简,有称呼。本朝易以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者,而单亦及之,大是可憎之事。记文衡山一绝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剌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吴门风俗,每逢一节互送

  • 卷四百六十·列传第二百一十九·列女·脱脱

        ◎列女   朱娥 张氏 彭列女 郝节娥 朱氏 崔氏 赵氏 丁氏 项氏 王氏二妇徐氏 荣氏 何氏 董氏 谭氏 刘氏 张氏 师氏 陈堂前 节妇廖氏 刘当可母 曾氏妇 王袤妻 徐端友妻 詹氏女 刘生妻 谢泌妻 谢枋得妻

  • 卷七·辛文房

      ○杨发   发,大和四年礼部侍郎郑澣下第二人及第。工诗,亦当时声韵之伟者。略举一篇,《宿黄花馆》云:"孤馆萧条槐叶稀,暮蝉声隔水声微。年年为客路长在,日日送人身未归。何处离鸿迷浦月,谁家愁妇捣寒衣。夜深不卧帘犹卷

  • 卷之三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勅纂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鄂尔泰

    奉勅纂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谕旨八旗满洲姓氏衆多向无彚载之书难於稽考着将八旗姓氏详细查明并从前何时归顺情由详记备载纂成卷帙候朕览定刋刻以垂永久着满洲大学士会同福敏徐元梦遵照办理钦此

  • 开耀·周绍良

    №开耀001【盖】大唐故秘书少监刘府君墓志【志文】大唐故秘书少监刘府君墓志铭并序府君讳应道,字玄寿,广平易阳人,汉景帝之後。十代祖遐,仕东晋,为北中郎将、徐州刺史、泉陵公。子孙弈叶,侯服於江左。洎宋□嘉

  • 范岫传·姚思廉

    范岫,字懋宾,济陽考城人。他的高祖父范宣是晋朝的征士。他的父亲范羲是南朝宋代兖州别驾。范岫早年丧父,是精心侍奉母亲的孝子,他和吴兴人沈约都被蔡兴宗所敬重。泰始年间,开始到朝中做官。当时蔡兴宗身为安西将军,荐举范岫

  • 于休烈传·刘昫

    于休烈,河南人氏。高祖于志宁,贞观年间任左仆射,为十八学士之一。父于默成,任沛县令,早逝。于休烈天性忠诚,机警聪慧。自幼好学,善做文章,与会稽贺朝、万齐融及延陵包融为文词朋友,一时都很著名。应举进士,又应制策考试登科,授秘

  • 白居易传·欧阳修

    白居易字乐天,他的祖先大约是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白建,当年建功,赐田庄于韩城,子孙就在那里安家了。后来迁居下圭阝。他的父亲白季庚官彭城令,在李正己叛乱时,因劝说徐州刺史李洧回归朝廷,经多次提升任襄州别驾。居易聪明过

  • 第三十九章 重建中枢,绥靖两湖·李宗仁

    一汪兆铭的再度下野,虽为促成蒋中正复职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蒋氏这次访日归来,传闻携有日本政府秘密借款,资本雄厚,复职实系必然趋势,毋待汪的下野而后定的。 据说,蒋先生在日住于黑龙会首领头山满家中,利用头山氏在日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 洪武九年五月甲寅朔,以工部郎中魏鉴、礼部员外郎瞿庄为福建行省参政。 安南陈煓遣其通议大夫黎亚夫等来朝,贡方物。上谓中书省臣曰:“诸夷限山隔海,若朝贡无节,实劳远人,非所以绥辑之也。去岁

  • 本书大事年表·林汉达

    约四千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弊、禹时期。 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至殷。 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殷,西周时期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我国

  • 卷一百四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九工部三仪仗二大驾卤簿大辂一乘高一丈三尺九寸五分阔八尺二寸五分面至地四尺一寸五分辂上平盘前後车?并鴈翅及四垂如意滴珠板其下辕二条皆朱红漆辕各

  • 二程子抄释卷六·吕柟

    明 吕柟 编唐棣编第十五【伊川语】棣初见先生问初学如何曰入德之门无如大学今之学者赖有此一篇书存其他莫如论孟【释读大学知格物其下七者皆不难矣】先生曰古人有声音以养其耳采色以养其目舞蹈以养其血脉威仪以养其

  • 顺鼓篇第四六·王充

    【题解】顺,是训诂解释之义。本篇是为解释《春秋》鲁“大水,鼓,用牲于社”而作的。本篇主要论述水灾是怎样产生的?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消除它?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把《春秋》中关于“大水,鼓,用牲于社”的记载

  • 诗传遗説卷一·朱鉴

    宋 朱鉴 编纲领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寛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冑长也自天子至卿大夫之适子也栗荘敬也凡人直者必不足于温故欲其温寛者必不足于栗故欲其

  • 现乳哺品第二十八·佚名

    佛以入无为,灭身诸苦痛。与无著弟子,出妙维耶离。行历诸村落,安详以次第。觉悟众生类,令植善德本。为无数众生,显露宿善行。度脱无央数,令服甘露味。次至成有城,力士所生土。与诸弟子俱,止宿其土界。去彼土不远,拘夷那竭城。城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四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四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三法品第四之二 电光喻心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居阿练若或居树下或住空闲。精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如是寂静心定。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