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八出 回生

(末蓑笠,持罾负竹竿上)主人高隐仆清闲,自号神仙第二班。浑迹渔樵无上下,一同濯足看青山。自家非别,慕容老爷的渔童便是。今日这等晴天,忽然起起风浪来,竟像久雨初晴,春涨骤发的光景。或者在浑水里面,罾着几个大鱼,也不可知。

(向内介)家婆,暖起酒来,待我吃上几碗,好用力扳罾。

(内应介)

(末理罾上竿介)

〖桃红菊〗坐渔矶把罾儿上竿,倩波涛赶鱼儿下滩。好待我截横流将他羁绊,截横流将他羁绊!今夜呵,肴共酒全凭这番。

(内)酒烫热了,快来吃了去。

(末下罾介,暂下)

(内鸣金鼓,虾、螺、蟹、鳖各执旗帜,暗放比目鱼入罾,旋舞一回即下)

(末上)捕鱼学会便贪酒,世上渔翁即醉翁。去了这一会,定有几个在里面了,待我扳将起来。

(做扳罾扳不动介)呀!为甚么这等沉重?家婆快来。

(丑)酒后兴儿正浓,闻呼不肯装聋;去到溪边作乐,画一幅山水春宫。你为何叫我,莫非酒兴发作么?

(末)不要多讲,快来帮我起罾。

(同起罾,见鱼喜介)

(末)妙!妙!妙!罾着这个大鱼,竟有担把多重。和你抬他上岸,看是个甚么鱼?

(抬上岸,看介)原来是一对比目鱼。

(丑)嘻!两个并在一处,正好干那把戏,你看头儿同摇,尾儿同摆,在人面前卖弄风流。叫奴家看了,好不眼热也呵!

〖惜奴娇〗眼热难堪,妒雌雄凹凸,巧合机关。我看他不得,偏要拆他开来。(做用力拆不开介)呀!难道你终朝相并,竟没有片刻孤单?(指鱼对末介)没用的王八,你看看样子!羞颜,谁似你合被同衾相河汉,还要避欢娱故意把身儿翻。(末)这一种鱼也是难得见面的,我和你把蓑衣盖了,去请老爷、夫人同出来看一看。(脱蓑盖介)(合)见面难,好把奇形遮护,莫令摧残!

(同下)内鸣金、擂鼓,虾、螺、蟹、鳖复执旗帜,引生、旦上,换去前鱼,仍用蓑衣盖好,旋舞一回即下)

(小生、老旦、末、丑同上)

(小生、老旦)在那里?

(末、丑)在这里。

(取去蓑衣见生、旦,大惊退介)呀!明明一对比目鱼,怎么变做两个尸首?又是一男一女搂在一处的,竟要吓死我也。

(小生、老旦)怎么有这等奇事?

〖前腔换头〗(小生)惊看,毛悚心寒。甚奇冤难雪,现此波澜?这一对男女,毕竟是夫妻两个,被人谋害死的。(对生、旦介)男子、妇人,你若果有冤情,露些意思出来,待我替你伸理。把蒙恩情节,须教露向朱颜。(生、旦翻身叹气,众惊介)呀!活转来了。(老旦)身翻,共气同声相悲叹,眼见得命重苏,精灵返!(合前)

(老旦)快取热汤来,灌他一灌。

(末灌生,丑灌旦介)好了好了!眼睛都开了。

(生、旦)呀!你们是甚么人?这是甚么所在?我两个跳在水里,为甚么又到岸上来?

〖黑蟆序〗(生、旦)已葬潺湲,倩谁人捞救,得离狂澜?(小生)你们两口是何等之人,为甚么死在一处?立起来慢慢的讲。(生、旦起介)我们两口都是做戏的人。为良缘不偶,共罹忧患。逢奸,慈亲把势扳,因财破面颜。(合)没遮拦,拚一个完名全节,两命俱删!

(小生)这等说起来,是一对义夫节妇了。可敬!可敬!

〖前腔换头〗堪赞,义胆贞肝。肯双双赴死,绝少留绊!(老旦对旦介)你们两个既然先后赴水,就该死在两处,为甚么两副尊躯合而为一?这也罢了,方才罾起的时节,分明是两个大鱼;起罾半晌,忽然变做人形,难道你夫妻两口,是有神仙法术的么?好生见教,不得隐瞒。授藏身妙术,休隐奇幻。惊翻,若不是神仙第一班,怎能勾捐躯命不残?(合前)

(旦)这些原故,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我死的时节,未必等得着他;他死的时节,也未必寻得着我。不知为甚么原故,忽然抱在一处?又不知为甚么原故,竟像这两个身子,原在水中养大的一般,悠悠洋洋,绝无沉溺之苦,不知几时入罾,几时上岸?到了此时,竟像大梦初醒,连投水的光景,都在依稀恍惚之间,竟不像我们的实事了。

(小生)一定有神灵呵护,才得如此。但不知甚么神灵来得这般显赫?

(生点头介)是了,是了,我们演的是晏公寿戏。晏公称为平浪侯,单管水中之事,这番显应,一定是他无疑了。我们两口须要望空拜谢。

〖锦衣香〗(生、旦)入死关,登生岸;仗法坛,施奇幻。慢道把孤魂救得成双,补亏完绽。就使我鱼形不变住波澜,常为比目,也胜入仙班!二位请上,待愚夫妇拜谢活命之恩!(同拜介)救人离苦难,这恩情高似丘山。念区区非是无情汉,敬镂心版;千金报德,岂同酬饭!

(小生)这番功劳倒与老夫无涉,是小价夫妻罾着的。

(生、旦)这等也要拜谢。

(末)不敢当,止领一揖罢了。

(生、末同揖,丑、旦同万福介)

(小生)取我们的衣服,与他二位换了。一面煮鱼、沽酒,又当压惊,又当贺喜。快去办来!

(末、丑应介)

(生)活命之恩,尚且感激不尽,怎么又好取扰?

(小生)说那里话。这等,你夫妇两口曾完配了么?

(生)虽有此心,还不曾完配。

(小生)既然如此,待我拣个好日,就在此处替你二位完姻。若还不怪简亵,权住几时,再寻去路便了。

(生)多谢!

〖浆水令〗(小生)愧家风饮瓢食音似箪。(老旦)笑村容风姿雪鬟。(小生)既无肴核可加餐,(老旦)又无粉黛,可伴红颜!(合)休讥诮,莫厌烦,礼数不周容疏懒。消长日,消长日,同伊看山;陪清话,陪清话,为尔停竿!

〖尾声〗(生、旦)双魂不料能重返,追想处令人惊汗!(小生、老旦)羡只羡那巧神灵善作波澜。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七·彭定求
  卷一百零五·彭定求
  沈长卿·唐圭璋
  ●卷十八·丁绍仪
  第一出 巅末·李渔
  第四折·关汉卿
  第二折·关汉卿
  难忘·徐志摩
  古诗镜卷三十四·陆时雍
  卷六·王琦
  卷九·沈德潜
  口供·闻一多
  卷三十二·吴之振
  卷四百六十八·佚名
  曹邺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二出 访女·梁辰鱼

    〔小外扮宦官上〕先皇行处鎭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脱下御衣偏得着。进来龙马每教骑。自家乃越王殿下一个宦官是也。前日爷差我拣选美女。山阴会稽余姚上虞都选过了。并没有一个好的。爷与娘娘甚是发恼。如今还有萧

  • 列传第六十六 隐逸下·李延寿

    臧荣绪 吴苞徐伯珍 沈麟士 阮孝绪 邓郁 陶弘景 诸葛璩 刘慧斐 范元琰 庾诜 张孝秀 庾承先 马枢臧荣绪,东莞莒人也。祖奉先,建陵令。父庸人,国子助教。荣绪幼孤,躬自灌园,以供祭祀。母丧后,乃着嫡寝论,扫洒堂宇,置筵席,朔望辄拜

  • 列传第七十四 刘第五班王李·欧阳修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玄宗封泰山,晏始八岁,献颂行在,帝奇其幼,命宰相张说试之,说曰:“国瑞也。”即授太子正字。公卿邀请旁午,号神童,名震一时。天宝中,累调夏令,未尝督赋,而输无逋期。举贤良方正,补温令,所至有惠利可纪,民皆刻石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焦竑

      太常寺   南京太常寺   ◆太常寺   掌寺事尚書   掌寺事侍郎   卿   少卿   寺丞   ○掌寺事尚書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掌太常寺劉岌傳(實錄)   禮部尚書掌太常寺事崔志端傳(實錄)   太子太保禮

  • 第八十回 拓跋珪转败为胜 慕容宝因怯出奔·蔡东藩

      却说邺中镇守的燕将,乃是范阳王慕容德。见七十六回。他闻魏将拓跋虔来攻,便使安南王慕容青,系慕容皝曾孙。率领将士,夤夜出城,袭击魏营。拓跋虔未及防备,竟被捣破,伤了许多兵马,踉跄返奔,退入新城,青回城报功。到了次日,还

  • 上谕·吕毖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昨于养心殿存贮各书内检有明朝宫史一书其中分类叙述宫殿楼台及四时服食宴乐并内监职掌宫闱琐屑之事卷首称芦城赤隠吕毖较次其文义猥鄙本无足观葢明季寺人所为原不堪采登册府特是有明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敕脩 万历二年正月丁丑朔 上御皇极殿百官致词庆贺行八拜礼以未及大祥余仪俱辍○庚辰辅臣张居正等题以后日讲经书比旧量增数句其诵读生书止于五遍温书照旧三遍从之○壬午 上享 太庙 兵部覆摠督宣大山西尚书王崇古

  • 第四○五禀同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一二二一五--一·佚名

    后垄街庄团练分局总理杜和安,禀请给发辖内二十四庄正副谕戳具禀竹南二保后垄街庄团练分局总理杜和安,为禀请给发庄正谕戳,以专责成事。缘蒙宪谕:着安协同该地绅商、殷户等,办理团练壮丁,以资保卫等因。

  • 阳惠元传·欧阳修

    阳惠元是平州人。因矫健勇猛,在平卢军服役。跟随田神功、李忠臣等人渡海进兵青州。朝廷命令他带兵隶属神策军,任京西兵马使,镇守奉天。德宗皇帝刚即位,稍微约束各节度使中跋扈的人。这时李正己驻兵曹州,田悦增兵黄河上游,河

  • 许翰传·脱脱

    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考中元..三年进士。宣和七年(1125),召用为给事中。写信诋毁当时宰相,认为百姓困敝,起而为盗,天下有危亡之忧。希望停止云中战事,修边保境,与民休息。高丽入贡,朝廷征调百姓开凿运河,百姓骚动。中书舍人

  • 卷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五明 杨士奇等 撰君德宋理宗宝庆元年礼部侍郎真德秀上奏曰臣窃闻陛下乃者?选刚辰移御清燕非特恬养神明之观抑且稍正宫寝之仪臣子之心不胜慰幸然

  • 卷十七·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十七衍圣公孔毓圻率五经博士孔毓埏等恭迎皇子于德州叩请圣安请皇太后安皇太子安及请皇子安毕皇子赐坐赐茶毓圻等叩谢讫即驰归侯于曲阜十一月初三日壬寅皇子至兖

  • 甲申纪事·赵士锦

    ●序:《甲申纪事》者,追录也。追录故有日、有不日也。自三月十七日以后,则日之,以前则不能日也。然则甲申之事若是尽乎?曰:书其见闻,宁真而毋欺,故甯简而毋滥也。呜呼!后之君子,得是纪面读之,不特陷城之情形与贼之行径,如身在涂炭

  • 节葬下第二十五·墨子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今孝子之为亲度也,将奈何哉?曰:亲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乱则从事乎治之。当其于此也,亦有力不足,财不赡,智不智,然后已矣。无敢舍馀力,隐谋遗利,而不为亲

  • 十、居室与庭园·林语堂

    中国建筑的要领,前面"建筑"的一节中已略有所论列。至中国式的居室与庭园,示人以更奥妙的神态,值得特别加以注意。这个与自然相调和的原则,更进一步,因为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居室与庭园不当作两个分立的个体,却视为整个

  • 学者有四失(1)·戴圣

    ——心理状态是过失的根源【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英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考,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注释](1)本节选自《学

  • 卷十八·佚名

    △甚深义品第十九之二尔时尊者舍利子作是念。慈氏菩萨摩诃萨已得甚深智慧。於长夜中勤行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知舍利子心所念已,即告舍利子言:汝今何故起如是念。汝於自法中有法可见。而取证阿罗汉果耶。舍利子言:无法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三·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观相品第三  佛告父王。云何观佛耳。佛耳普垂埵旋生七毛轮郭众相。及生王宫初穿耳时。令两耳孔内外生华。此莲华中及耳七毛。流出诸光有五百支。支五百色。色出五百化佛。佛五菩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