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嘉兴大藏经 长目电禅师语录

余乃楚之孝感世宦攻儒业生平专以文学为念贪浮名幻利为乐竟不知鼻祖之门庭单传之要妙余任江南池州府推官一日私游九华探阅藏经细览景德传灯阅至分灯录观吾儒中从上诸大老大护法者不过于裴公深领黄檗之痛棒有苏东坡老先生者往往与佛印酬酢后法嗣东林禅师虽是海内名公争奈鼻孔被人穿却有黄庭坚先生选馆太史好作艳词尝谒圆通秀和尚日有慕道之心后法嗣黄龙禅师虽是聪明之人难出头陀之手有张无尽先生乃阁下侍郎提刑两浙尝以佛道留心遍参天下大善知识机锋掣电后法嗣兜率悦禅师一语杂着落在法海窟中一念万年去也陆亘大夫法嗣南泉和尚尝向口角边讨盐觅酱吃有么奇特余虽露布诸大老之丑未免今日又被长目禅师锥着痛处要请作叙自露己之丑长目禅师者乃同条梓邦宝郡邓氏之子也年少剃发傲骨名山经历江海单瓢只杖泛吴楚过洞庭涉滇云寻访贤士至弥阳大隐寺撞着冤家路头恒秀大和尚夺下腰包随侍一载授手归山至蒙自白云山中坐静三载又策杖河西普应山圆明寺坐静余奉命改补河西知日往谒之见其师之严护尊其师之威德非彼国之师乎乃天上人间荷赖之津梁矣余敬诚拜问师之何派师曰吾西蜀破山之派幻翁之孙恒公之子余曰自古道龙生龙子凤生凤儿余阅师坐静乡绅护法请上堂。

小参语录诗歌少许如珠滚盘出于大方句句夺大慧杲之体裁字字杂圆悟勤之骨髓料拣截中峰本之舌头棒喝劈洪觉范之正眼四大家搅成一团捷径为己倘今之相季或久参衲子或初进晚学若睹师之语录纵有宗眼精明透彻古今者适难窥师之涯岸纵有胸负五车者读师之语录未免如水中捞月镜里簪花何能下手乎但师为人孤硬不与时人同类草衣木食日持大悲圣号千遍舌涌香泉独栖圆明破寺做务无暇掀翻华藏世界触着磕着尽用本地家风一纵一夺挽回万峰叠翠一杀一活竞起海上腾波余虽住在尘劳堆里声色窝窟动静语默安敢自欺无时不在无底钵盂里嚼铁钉饭酒肆淫房内卧无畏床虽然如是黄面老子曾分半座今日与师同一鼻孔两处出气。

楚孝感张象贲顿首谨撰

猜你喜欢
  石霜爾瞻尊禪師塔銘·尔瞻达尊
  卷第二·道宣
  转移风气运动的原则·太虚
  律宗会元(并十门总目随门略释)卷上(止原教终)·守一
  三增上学与三育·太虚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鸠摩罗什译)·佚名
  01.说戒品·佛音
  卷九十一·佚名
  附錄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四·欧阳竟无
  覆仰西居士书·太虚
  卷第六·佚名
  卷第九(外化菩萨部第二)·宝唱
  佛说佛名经卷第五·佚名
  抗战四年来之佛教·太虚
  卷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吕左丞思诚(仲实集)·顾嗣立

    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母冯氏,梦一丈夫乌巾白襕衫红鞓束带,趋而揖曰:我文昌星也。及悟,思诚生,目有神光,见者异之。及长,从萧■〈奭斗〉学治经,擢泰定元年进士第。授景州县尹,累擢翰林国史院编修,进国子司业,拜监察御史,出佥广西

  • 卷四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元稹遣春十首晓月笼云影鸎声余雾中暗芳飘露气轻寒生柳风冉冉一趋府未为劳我躬因兹得晨起但觉情兴隆久雨怜霁景偶来堤上行空蒙天色嫩杳淼江面平百草短长出衆禽高下鸣春阳各有分予亦澹无

  • 列传第十四 孔季恭 羊玄保 沈昙庆·沈约

    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也。名与高祖祖讳同,故称字。祖愉,晋车骑将军。父?,散骑常侍。季恭始察郡孝廉,功曹史,着作佐郎,太子舍人,镇军司马,司徒左西掾。未拜,遭母忧。隆安五年,于丧中被起建威将军、山阴令,不就。高祖东征孙恩,屡至

  • 第一回 河洛降神奇儿出世 弧矢见志游子离乡·蔡东藩

      “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这是元朝的伯颜,拒绝宋使的口头语,本没有甚么秘谶,作为依据。但到事后追忆起来,却似有绝大的因果,隐伏在内。宋室的江山,是从周主宗训处夺来。宗训冲龄践阼,晓得甚么保国保家的法儿?而且周主

  • 国初礼贤录·佚名

    ○国初礼贤录上惟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建国之初,遣使者樊观以束帛召青田刘基、丽水叶琛、龙泉章溢、金华宋濂至建康。入见,上喜甚,赐坐,从容问劳曰:‘我为天下屈四先生耳,然四海纷纷,何时定乎?’章溢对曰:‘天道无

  •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九月甲寅朔上自畅春园回宫。  ○回回国王阿卜都里什特奏言臣被噶尔丹所擒受辱十有四年。仗圣上天威灭噶尔丹臣得出降合家蒙高厚之恩。今又使送臣归国。臣到吐鲁番探信或诛噶尔丹或擒解噶尔

  •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二百九·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六月。戊辰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申皆如之。内记注  ○黑龙江将军文绪等奏、下江一带。续设卡伦。下部知之。摺包  ○己巳。谕内阁、本年秋朝审情实各犯。着

  • 第四六六谕光绪十四年九月初十日一二二三八--一·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铜锣湾总理林思赞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分府、署新竹县正堂方为谕饬承充事。查铜锣湾总理曾道隆奉公疲玩,声名甚劣,亟应斥革另充,以专责成。现当邻境有事之秋,总理有巡查联庄保

  •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司马迁

    范君石 译注【说明】这是专记日者的类传。所谓日者,即古时占候卜筮的人。《墨子·贵义》说:“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墨子不

  • 子罕篇·孔子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 二子乘舟·佚名

    ——人间最亲母子情【原文】二子乘舟,泛泛其景①。愿言思子②,中心养养③。二子乘舟,泛泛其逝④。愿言思子,不瑕有害⑤?【注释】①泛泛:船在水卜行走的样子。景:同“憬”,远行的样子。②愿:思念的样子。言:语气

  • 卷二·朱朝瑛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略记卷二   明 朱朝瑛 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书即位以正其始也始之不正而亦书之为亲者讳也讳之而斥絶其臣以着其从逆故终桓之世不卒大夫使天下之人知以从逆为戒则乱臣贼子将孤立是惧而不敢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七·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無相品第七十四之二   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以離相無漏之心受持淨戒謂聖   無漏道支所攝法爾所得善清淨戒.如是淨戒無缺無隙無瑕無穢無所取著應受供  

  • 菩萨善戒经 第七卷·佚名

    菩萨善戒经 第七卷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菩萨地助菩提数法余品第十九云何菩萨摩诃萨陀罗尼。陀罗尼有四种。一者法陀罗尼。二者义陀罗尼。三者辞陀罗尼。四者忍陀罗尼。法陀罗尼者菩萨心得忆念。以念力故得大

  •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三·行秀

    侍者离知录后学性一校生生道人梓第三十三则三圣金鳞示众云。逢强即弱。遇柔即刚。两硬相击。必有一伤。且道。如何回互去。举。三圣问雪峰。透网金鳞未审。以何为食。(不待垂纶自上钩)峰云。待汝出网来。向汝道(逢人

  • 感山云卧纪谈叙·晓莹

    始予出自南闽。远归江表。分甘与艹木俱腐。诛茅城山。以尚书孙公仲益所书云卧庵字而揭焉。公又以诗见寄。有身世两相违。云闲卧不飞之句。盖其知予者也。山顶高寒。非老者所宜。八见青黄。病随日生。繇是徙居曲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