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考功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文职官吏之考课

   考核

    官

一凡在京六部太常司光禄司通政司大理寺国子监太仆寺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仪礼司属官五军都督府各卫军职文官应天府首领官并所属上元江宁二县官俱从本衙门正官考核应天府五品以下监察御史从都御史考核给事中从都给事中考核东宫官王府官尚宝司中书舍人都给事中仪礼司行人司正官从本衙门将该考官员行过事迹并应有过犯备细开写送本部考核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正官都御史试职实授颁给诰(来力)取自上裁其有特恩实授给与诰(来力)者不拘此例

一凡在京官初入任者且令试职一年后考核堪用者与实授不堪用降黜量材录用其在任未经考核试职官遇有调除仍于本衙门及别衙门本等职事内用通理月日降除及对品改除者止理见任月日俱候一年照例考核或有为事释免再任除授者试职照例考核

一凡六部五品以下官太常司光禄司通政司大理寺国子监太仆寺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仪礼司属官历任三年听于本衙门正官察其行能验其勤惰从公考核明白开写称职平常不称职词语送监察御史考核本部核考其在京军职文官俱从监察御史考核各以九年通考其四品以上官员任满黜陟取自上裁其在外有司官员三年考满给由到京考核平常称职者遇缺借除京官亦以九年通考若行人司行人以一年(尔简体无两点) 满从本司正官考核分豁称职不称职呈送礼部转送本部覆考称职者于从九品内升用不称职者于未入流品官内叙用有过罚差一年仪礼司序班在职一年本司考核堪用不堪用送礼部转行本部覆考堪用请旨实授不堪用黜降若三年考满俱发监察御史考核送本部覆考但系一应京官三年考满具奏俱于在京对品内调用

一凡通政司光禄司翰林院尚宝司给事中中书舍人东宫官俱系近侍官员监察御史系耳目风纪之司太医院钦天监及王府官不系常选任满黜陟取自上裁

一凡在京五品以下官俱令试职候一年后考核定夺比先除授已经试职一年二年之上及已实授一年二年之上者一例考核试职堪任用者与实授及已实授堪任用者俱给与诰徕三年考满许请封赠其试职及已实授而不堪任用者一体黜降其有经考满复任者不必再考颁给诰(来力)听请封赠已入流仓官不须试职候一年任满给与徕命守支未入流品官员俱与实授不给(来力)命以上付发司封具奏颁给施行

一凡在外有司府州县官三年考满先行呈部移付选部作缺铨注司勋开黄仍令给由其见任官将本官任内行过事迹保勘覆实明白出给纸牌攒造事迹功业文册纪功文簿称臣佥名交付本官亲赍给由如县官给由到州州官当面察其言行办事勤惰从实考核称职平常不称职词语州官给由到府府官给由到布政司考核如之以上俱从按察司官覆考仍将考核覆考词语呈部直隶府州县官考核如前其府官给由送监察御史考核本部覆考类奏以上三年考满给由考核平常称职者于对品内别用不称职正官佐贰官黜降首领官员充吏役俱以九年通考黜陟其云南有司官员任满给由一体考核不称职者黜降缘系边方具奏复任九年通考

一凡各处布政司按察司盐运司首领官属官从本衙门正官考核按察司首领官从监察御史考核其余衙门并从本道按察司覆考其茶马司盐马司盐课提举司正官至首领官并在外军职文官任满俱送本处布政司正官考核仍送本处按察司覆考布政司官四品以上按察司盐运司五品以上俱系正官佐贰官三年考满给由进牌别无考核衙门从都察院考核本部覆考具奏黜陟取自上裁

一凡内外杂职官三年给由无私过未入流升从九品从九品升正九品税课司局及河泊所仓库官先于户部查理税课军器织染杂造等局官送工部查理造作花销明白送部通类具奏其仓官收粮不及千石者本等用亏折陪纳足备者照依品级降用其有私笞者本等用但犯赃私并私罪曾经杖断未入流降边远从九品降未入流不识字者本等用如有学无成效及罢闲生员除授杂职者犯赃私杖罪发在京衙门书写

一凡各处府州县学训导与教官一体历俸九年考满给由其训导给由到部出题考试将所试文字送翰林院批考通经者于县学教谕内叙用若不通经旨本处复充训导自来不通经者量材别用教官考核称职升一等平常者本等用不称职者黜降不通经者别用若承差考满无私过于行人内用其犯私笞杖罪发行人司听差一年无过升用有赃私者发在京衙门充吏其五军都督府知印三年考满于从八品内升用六部知印三年考满于正九品内升用

一凡内外入流并杂职应考官员任满给由赴京本部从实考较才能优劣依例黜陟果有殊功异能超迈等伦者取自上裁繁而称职无过升二等有私笞公过升一等有纪录徒流罪一次本等用二次降一等三次降二等四次降三等五次以上杂职内用繁而平常无过升一等有私笞公过本等而有纪录徒流罪一次降一等二次降二等三次降三等四次以上杂职内用简而称职与繁而平常同简而平常无过本等用有私笞公过降一等有纪录徒流罪一次降二等二次杂职内用三次以上黜降考核不称职初考繁处降二等简处降三等若有纪录徒流罪者俱于杂职内用

一凡九年之内

二考称职一考平常从称职

二考称职一考不称职或二考平常一考称职或称职平常不称职各一考者俱从平常

二考平常一考不称职从不称职

一繁简则例在外府以田粮十五万石以上州以七万石以上县以三万石以上或亲临王府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并有军马守御路当驿道边方冲要供给去处俱为事繁府州县田粮在十五万七万三万石之下僻静去处俱为事简在京衙门俱从繁例

    吏

凡在京大小衙门及在外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吏典各以三年考满给由其仓攒典以周岁为满除税课司库局攒典考满之日随即交割明白给由府州县仓攒典将经收粮斛支销尽绝方许给由应有府州县吏典考满当即给由如布政司府州县过违一年直隶并在京过违半年给由到部俱送法司取问如不过违者随付司封照依资格拨用

   事故

    极刑

凡在京衙门及在外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官吏果有家属干犯极刑除缌麻疏远异姓亲属不准外其小功已上亲例合回避务要开写为因何事得何罪名系何衙门取问处决实迹亲身赴京陈告以凭行移原籍及任所并原取问衙门照勘取具原籍官吏里邻结状并宗支图本及任所官吏保结明白以凭定拟奏准方许去官离职

    老疾

凡在京衙门及在外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官吏具告老病残疾札付太医院转行惠民局委官相视明白果成笃废残痼疾病分豁堪与不堪医治明白具奏取自上裁

    行止

凡在京及在外府州县官员除授之时投报供状当即于簿内附写历仕脚色始末缘由或任内调除如有事故开附行止以凭稽考

    纪录

凡有在京衙门及在外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见任官员但系兵刑等部都察院等衙门或因事提问等项问过应有的决纪录公私过名开咨本部于纪录文册内明白附写候九年通考以凭黜陟其有司官员三年考满给由到部供报任内公私过名于册内比查除上司未行知会纪录罪名另行抄录外有巳行知会任内公私过名隐匿不报者议拟具奏送法司问罪

    贡举

凡各府州县每岁于所辖隅厢乡都内拔选容止端谨无过人材一名申送布政司考核转行按察司覆考堪充岁贡开坐考过词语差人送部应有贤良方正及山林岩穴隐逸之士并通晓经书儒士秀才孝廉俱各访求到官审无过犯违(得去彳改石)不拘名数差人伴送到部或内外官员人等荐举人材秀才即便行移原籍官司起取赴部如儒士秀才出题考试果否通经贤良隐逸等项人材量其才能定其高下仍取本户丁粮数目作何营生及户内有无杂役事故供结明白然后开发选部选用如将鄙陋不堪之人一(上既下木)朦胧滥举原举官吏依贡举非其人律问罪

    朝觐

凡在外官员三年(彳扁)行朝觐其各布政司按察司盐运司府州县及土官衙门流官等衙门官一员带首领官吏各一员各理问所官一员照依到任须知依式对款攒造文册及将原领(来力)谕诸司职掌内事迹文簿具本亲赍奏缴以凭秀核各衙门先尽正官正官到任日浅佐贰官到任日久必先佐贰官来若系裁革未及二十里长州县止设正官首领官各一员去处只令首领官史来朝其程途远近各量里路比照行人驰驿日期起程本衙门速将起程月日申部远者不许过期近者不许预先离职俱限当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到京其来朝官员服色各照品级花样及钦依今定样制务要新鲜洁净俱各自备脚力不许驰驿及指此为由科扰于民

   诸司职掌

凡诸司置立文簿将行过事迹逐件从实开写承行发落缘由务要简当每季差典吏一名依期赍赴本管上司查考布政司考府府考州州考县务从实效除将(来力)谕事理令诸司进课官吏赍擎前去及行移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照依(来力)谕事理各置红油木牌刊写青字于本衙门公厅上常川悬挂永为遵守每岁进课之时将考过事迹各赍赴京奏缴以凭通考若遇三年朝觐来朝官吏先将旧年春夏秋三季来考冬季事迹未完许于次年进课之时令该吏进呈毋得诳惑繁文因而生事科扰

猜你喜欢
  卷四十四·志第二十五·兵·脱脱
  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五·柯劭忞
  ●卷第六·胡三省
  名山藏卷之七十七·何乔远
  卷之五十五·佚名
  卷五十二上·郝经
  第五卷 长江水师 江防·缪荃孙
  二七五 江苏巡抚萨载奏购得《太宗文皇帝本纪稿》一本固封恭缴折·佚名
  四三 谕内阁传令各督抚予限半年迅速购访遗书·佚名
  绎史卷五十七·马骕
  庚申北略·佚名
  徐贤妃传·欧阳修
  第二十九章 大时代之没落(续)·钱穆
  卷七十六·佚名
  卷九·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震孙·唐圭璋

      震孙字长卿,号朔斋,蜀人。生于庆元三年(1197)。尝为宛陵令。嘉熙元年(1237),守湖州。二年(1238)除兵部郎官。官终礼部侍郎、中书舍人。   贺新郎   怕绿野堂边,刘郎去后,谁伴老裴度。

  • 第四十三出 改葬·洪昇

    【商调引子·忆秦娥】〔生引二内侍上〕伤心处,天旋日转回龙驭;回龙驭,踟蹰到此,不能归去。  寡人自蜀回銮,痛伤妃子仓卒捐生,未成礼葬。特传旨另备珠襦玉匣,改建坟茔,待朕亲临迁葬,因此驻跸马嵬驿中。〔泪介〕对着这佛

  • 彊村语业·卷中·朱祖谋

    天香·珠兰分畹青瓷,通帘翠押,酥怀晚艳多丽。■(外勹内盍)叶无尘,宫黄初麝,小馥度人疑醉。素纤细摘,清露湿、珠娘秋佩。钗串新装钿粟,衣络旧融檀泚。一瓯点将春焙。话恹恹、瘴乡身世。谁省旧香消黯,渐凝鲛泪。孤醒阑宵

  • 巻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卷二陈益稷【交趾王】大明殿侍宴班陪玉笋侍红云日表熈熈瑞气温万泒朝宗沧海阔众星环拱紫宸尊雍容湛露歌诗什彷佛钧天入梦魂孤孽秋毫皆帝力愿殚忠赤报深恩挽河南王哲人萎矣栋梁倾回首西风涕暗零三世功

  • 罗隐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罗隐(833—909),唐著名文学家 。本名横,字 昭谏,自号江东生,新城(今浙江富阳县)人,一作余杭(今属浙江)人。少时即负盛名。但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 ,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 黄巢农民起义爆发后,他为避战乱而返归

  • 卷第二百七十五·胡三省

    后唐纪四〔起柔兆阉茂(丙戌)四月,尽强圉大渊献(丁亥)六月,凡一年有奇。〕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下天成元年〔(丙戌、九二六)〕1夏,四月,丁亥朔,严办将发,〔凡天子将出,侍中奏中严外办。此时未必能尔,沿袭旧来严办之言而言之耳。

  • 千百年眼卷八·张燧

    《周易举正》 唐司户参军郭京,作《周易举正》三卷,云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或将经作注,用注作经,小象中间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词注内移后义却处于前,兼有脱遗谬误者,并依定本,举正其讹,凡一百三节。此书近世

  • 卷三十七·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七乙未驻跸天城拨官修道上谕大学士伊桑阿曰修道之事若责地方官则必太过可遣乡导官法保布达照朕幸穆阑例修一车可行之道山西修道则着按察使巴锡道员王辅前徃集夫督修令侍

  • 第1章 第一次听说“蒋介石”三个字·冯玉祥

    蒋介石背叛孙中山总理并不是自今日始。有我的朋友确实知道,那一年孙总理在永丰军舰上,有陈炯明派的一个青年带着一个大炸弹去炸孙先生,被孙先生的人捉住了。后来有一个孙先生的外国朋友对孙先生说:“你是中国的大总

  • ·会奏湖溯地方偶遇风灾附摺·丁曰健

    奏为澎湖地方偶遇风灾,循例动项委员前往查办;恭摺奏陈,仰祈圣监事。窃澎湖一厅孤悬海中,地多沙石,不能栽种稻谷,惟藉杂粮以资民食。上年十月间,据通判杨承泽禀称:该厅地瘠民贫,冬令雨少风多,收成稍歉;幸早收尚稔,犹

  • 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梁启超

    自大地初有生物,以至于今日,凡数万年,相争相夺,相搏相噬,递为强弱,递为起灭,一言以蔽之曰,争种族而已。始焉物与物争,继焉人与物争,终焉人与人争。始焉蛮野之人与蛮野之人争。继焉文明之人与蛮野之人争,终焉文明之人与文明之人争

  • 膝文公上·孟子

    膝文公上本篇前面三章记录孟子与膝文公之间的谈话和事迹,后两章分别记录孟子对农家和墨家两个学派的观点。其中对农家的观点论述社会分工问题,且有农家的资料价值,较为重要。全篇原文一共只有5篇,本书选3

  • 卷七·刘瑾

    <经部,诗类,诗传通释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七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陈一之十二陈国名太嘷伏羲氏之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川西望外方东不及孟诸周武王时帝舜之胄有虞阏【遏】父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

  •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譯   [一]一切衆生有如來藏品第五   論曰.自此已後餘殘論偈次第依彼四句廣差別說應知。此明何義.向前偈言真如   有雜垢[二]及遠離諸垢佛無量功德及佛所作業.如是妙境界是諸佛所知依此

  • 第十六章 受纳支提耶山精舍·佚名

    为行乞长老游行城内摄取人民,于王宫内食事而摄取国王,(一)二十六日之间住于摩诃眉伽林中,而于阿沙荼月之白分十三日,(二)于王宫内取食后,大贤者为大王说大不放逸经,由此,彼(三)于彼处之支提耶山建成精舍,由东门出而赴支提耶山。(四)闻

  • 日讲礼记解义·康熙

    六十四卷。是编为康熙帝讲晏旧稿,未及成帙,乾隆元年,始诏令儒臣排纂颁行。康熙有言: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又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诚以礼者,范身之是而兴行起化之原也;天之生人

  • 善思童子经·佚名

    凡二卷。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记载佛陀入毗耶离城乞食,至毗摩罗诘离车家,有善思童子,以其宿根所熏,献花礼佛,誓成菩提。佛陀乃为其说法,偈答往还,童子遂证无生忍。此外,西晋竺法护所译之大方等顶王经及梁

  • 观音经持验记·周克复

    凡二卷。清代周克复作于顺治十六年(1659)。又称观世音持验记、观音持验记、观世音经咒持验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作者广搜诸书,采撷自晋代至清顺治时,所有僧俗有关观音信仰之灵验一一八件,汇集编纂而成。范围包括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