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毕义云传

毕义云,小名瞓儿。少年粗犷豪侠,家住在兖州北部,常常打劫来往的行人,州里的人都把他当成祸患。年纪很大才强自克制,改恶从善,出来做官,升至尚书都官郎中。他的性情严酷刚烈,事情处理得大多干练果断。齐神武帝高欢做东魏的丞相,认为毕义云很称职,命他捉拿非法骗取职位的假官,他专门用车轴般粗的木棒拷打他们,获得了大量罪证。然而,也引起很多人的怨恨诽谤,曾被司州的官吏控告,说他杀人灭口,侵吞这些人的财物,并偷偷改换了有关的文书。高欢认为义云察举伪官,难免不引起众人的怨恨,并不追问。义云有所依恃,拘捕了一些官吏,列举他们的罪状,并将他们斩首。因此,锐意刑讯审问,威名日渐增加。

  齐文宣帝高洋称帝,任毕义云为书侍御史。对于勋臣国戚,他也照样弹劾。多次升迁,任御史中丞,对官吏的要求和奏劾更加认真严厉。然而,却引起了豪强权要们的不满,多次被他们诬告。先是被汲郡太守翟嵩弹劾,说他的从兄毕僧明拖欠官债。僧明原先任京城地区的长史,不受翟嵩的统属,限时命僧明还债,因此挟嫌报复。并多次派御史去访察,想因此牵连义云。后来,义云又因家里私藏工匠坐罪。他家有十多张织锦的织机,并私自打造金银器物,便被拘禁,不久释放,任司徒左长史。

  尚书左丞司马子瑞奏劾毕义云,声称“:天保元年(550)四月,窦氏皇姨将要埋葬的那一天,朝廷百官都到她的府第吊唁哀悼,毕义云却只派一位御史去投递自己的名帖,并没有赴丧致哀。再则,义云自称:妻子死后生活孤单清寒。后来,娶李世安的女儿为妻。李世安替父亲守孝未完,他的女儿就办婚事,所以,特别乞请悄悄迎娶,不敢大肆操办。等到他成婚那天晚上,各种礼仪摆设都很齐备,在限定时间迎娶,有骏马开路,盛大的仪仗排列在路上。又派官府的二十名吏役,穿着鲜艳的衣服,跟随在新娘乘坐的车子后面。真是越礼强求成婚,有违礼教,干犯皇室。毕义云家的资产房宅,足可以称作豪门巨室。忽然与家境贫穷的人家通婚,完全是矫情钓誉。再则,皇帝的车驾到晋阳,朝廷规定:参拜皇帝的起居,官吏四品以下五品以上的,提前一天到南都报到;三品以上的,当天到南都报到。毕义云却违犯成例,报到的那一天,将文表拿到家里签署。参拜起居时,又声称是自己家的忌日而不参加。”于是,朝廷下诏将他交付廷尉治罪。不久,下令免予追究。司马子瑞又弹劾他其他事情十多条,大多琐碎细微,判罪只限于罚金,不至于免职。

  司马子瑞的从兄司马消难任北豫州刺史,毕义云派御史张子阶到北豫州察访他的传闻影响。张子阶先拘禁了他的掌管文书的典签和家客数人,司马消难十分害怕,便叛逃到北周。人们议论这件事,归罪于毕义云,说他是为了报复司马子瑞。事情也报告给了文宣帝。原来皇帝宴赏,都让毕义云参加,从此以后,渐被疏远,声望大大降低。乾明初年,司马子瑞升任御史中丞。郑子默正被朝廷重用,毕义云的姑母即是郑子默的祖母。所以义云受他保护,任度支尚书,兼左丞。郑子默被处死后,毕义云左丞的职务也被解除。

  孝昭帝高演至晋阳,高元海留住邺城,毕义云深深地依附于他。知道他信佛,便常常跟随他去寺院听讲。为了密切和他的关系,义云无所不用。到了孝昭帝病重,遗诏让武成帝高湛继位。文襄帝高澄的族弟高归彦到京城,武成帝对他疑忌重重。高元海派牛车接毕义云到北宫计议,便与高元海等劝高湛早日即位。毕义云随武成帝至晋阳,参与朝政。不久,出任兖州刺史,给予后部鼓吹的待遇,送他至本州上任。义云气宇轩昂,洋洋自得。劝武成帝即位的功劳,见人都要陈说一遍,并表示愿意向朝廷引见他们。还说与皇帝离别是暂时的,自己不会长时间在兖州任职。在州内云游,先是用铙鼓吹。按部行游时,两部军乐都一齐并用。他还写信给高元海,议论朝廷内的事情。高元海到皇宫,不小心将信失落。给事中李孝贞拾到并送给了武成帝。为此,高元海逐渐被武成帝疏远,李孝贞因此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高归彦谋叛,毕义云在兖州暗中集结兵马,聚集武器,准备防卫,实在没有别的意思,却被人密奏朝廷。等到高归彦被擒获,追问他的朋党,涉及到了毕义云。武成帝仍记着他劝进的忠诚,竟没有给他治罪,任他为七兵尚书。

  毕义云性情豪爽放达,颇好施舍别人。累世任州刺史的职务,家中富足,广有资财。读书人中有生活贫困的,他大多给予接济。等他做了官,却尽情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建造宏丽壮观的府第,不长时间就落成。其中男女混杂的秽闻传遍朝野上下。任郎官时,曾与左丞宋游道因为公事发生分岐,两人忿怒争论,宋游道在朝堂上辱骂他说:“《雄狐》一诗,就因为你才流传千载。”毕义云听了一句话也答不出来。他的性格凶暴残忍,非一般的人情常理所能推及。在家里残酷更甚,子侄奴仆,经常被打得遍体伤痕。

  他有一个很坏的儿子叫毕善昭,性情十分凶狠顽劣。经常与他的女婢通奸。许多下人都遭受他的拷打,他还逼着这些人像牲畜一样戴上笼头,拴在院中的树上,让他们吃草料,折磨十多天才释放。一天夜晚,毕义云被人杀害,凶器就是毕善昭的佩刀,失落在他的院子中。他听说父亲遇难,赶去痛哭,家人得到他的佩刀,他因害怕逃出,藏在平恩郊外的房舍里。天亮后,武成帝命舍人兰子畅到毕义云家里了解案情。这之前,义云新娶了范阳卢氏女为妾,颇有姿色。兰子畅怀疑是卢氏的奸夫杀了义云,准备拷打卢氏。卢氏交待是善昭干的。便将善昭逮捕,关押在临漳监狱,准备斩首示众。邢邵上奏章说“: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义云又是朝廷重臣,不可以张扬。”便在狱中将善昭斩首,尸体扔在了漳河中。

猜你喜欢
  卷七 孽嬖传·刘向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七·焦竑
  第八十九回 覆全军元显受诛 夺大位桓玄行逆·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六十九·佚名
  西汉年纪卷九·王益之
  礼书第一·司马迁
  志第二十二 郡国四(原文)·范晔
  张弘策传·姚思廉
  王方庆传·刘昫
  卷九十四·杨士奇
  一一三、许行考(附:索卢参)·钱穆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蒋廷黻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七·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十七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四十四首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鲁郡卽兖州弘农郡卽虢州俱属河南道为上州上州刺史别驾之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白玉

  • 薛逢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薛逢,字陶臣,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会昌进士,授万年尉。历官侍御史、尚书郎等职。曾两度被贬。后官至秘书监。《全唐诗》辑其诗一卷。 潼关河亭 薛逢 重岗如抱岳如蹲, 屈曲秦川势自尊。 天地并功开帝宅, 山河相凑束

  • 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一·赵尔巽

      姚文田 戴敦元 朱士彦 何凌汉 李振祜 宗室恩桂   姚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人。乾隆五十九年,高宗幸天津,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嘉庆四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迭典广东、福建乡试,督广东、河南学政,累迁祭酒。

  • 《说郛》所辑十二节·何法盛

      ●骑从   王导谓王敦曰:“王仁德未著,而名位忧轻,兄名已振,宜有以共相匡举。”会三月三曰,中宗出禊。乘肩辇,敦、导并骑从。纪、瞻使人觇之。既闻敦、导骑从,乃大惊,自出拜于道左。中宗从容谓导曰:“卿,吾

  • 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连兵构衅 乃颜王败走遭擒·蔡东藩

      却说元军至东关遇敌,被安南兵连放毒箭,将士又复遭伤当下裹疮力战,还是杀不退敌兵。阿八赤、樊楫两人,保住脱欢先行,只望突过东关,便好脱险。那安南兵偏专望大纛杀来,势不可当,任你阿八赤、樊楫等努力冲突,总是无路可走。

  • 路史卷四十五·罗泌

    馀论八即位书元非《春秋》立法元年者,史氏之本辞也。君即位之一年称元。古之史皆然《书》云:太甲元年维元祀,而虞夏传亦有舜元祀之文。然则即位之年称元,其来久矣。非《春秋》始为法也。元者,善之长,圣人之所以见乎。用者也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郑板桥年谱·佚名

    ○年表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月二十五日子时,先生生。先生姓郑氏,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县人。先世居苏州,明洪是始迁居兴化城内之汪头。曾祖新万,字长卿,痒生。祖提,字清之,儒官。父之本,字立阉,号梦阳,廪生,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先

  •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八·来保

    十一月己卯上谕内阁曰川陜总督统辖四川西安甘肃幅甚为辽濶在寻常无事之时尚虞鞭长不及现今金川军务未竣地方公事及筹办军需一切调度总督驻劄西安难于遥制即将来平定亦经理需人从前曽经分设总督就近综理尚书尹继善今

  • 十国春秋卷六十九·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三废王世家废王名希广字德丕文昭王同母弟也【武穆王第三十五子】性谨顺文昭王絶怜爱之文昭王生平恶拓防恒切谏常令阍人止恒不得入谒及卧病始思恒召之属以希广文昭王既薨将佐未知所立都指挥使张少敌都押

  • 甄琛传·李延寿

    甄琛,字思伯,中山毋极人。他从小聪敏颖悟,在家里与兄弟们游戏取乐,常常忘掉礼法。博览经史子集,文章犀利,称为刀笔。长得短小丑陋,缺少风度。被举荐为秀才,到京城一年多,天天因下棋荒废时日,以至通宵不眠。常常令仆人掌灯为他照

  • 孟子纂防卷三·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孟子纂疏钦定四库全书孟子纂防卷三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复扶又反】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

  • 卷四十七·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卷日讲礼记解义卷四十七丧大记此篇所记皆丧礼之大者非若小记仅解丧服传中曲折而已故以丧大记名篇徐氏师曾曰仪礼止有士丧礼此篇则自天子而下皆有之可补其阙疾病外内皆埽

  • 原性原文·韩愈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

  • 答熊慕新问(十八则)·太虚

    问一:金刚经中屡言四句偈,四句偈究属何指?  答一:梵文以一行为一偈,谓金经乃至最少一行经文;不拘那四句也。问二:金刚经第十七分:“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何以说慧眼闻经?  答二:慧者照义,如眼之照色,名慧眼。经

  • 南岳大乘止观序·慧思

        两浙路劝农使兼提点刑狱公事朝奉大夫行尚书度支员外郎护军借紫朱頔撰  鹤林示灭而来贤圣应世者非一。咸以六度万行通达大智。安住于法界拔济于群迷。金文宝轴具载于诸法之藏。若夫空一切法证一切性。不于三

  • 卷二十五(下)·佚名

    五四三 槃达龙本生谭[菩萨=龙]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舍卫城时,对行布萨之优婆塞所作之谈话。于布萨之日,彼等晨朝行布萨作布施,食后,香及华鬘各各在手向祇园出发,于听法语时间坐于傍侧。佛向法堂出来,坐于装饰之佛座巡回眺望诸比

  • 法苑珠林·道世

    佛教类书。道世撰,100卷。自宋以后开始入藏。宋、元、明、清各藏皆录为100卷。但嘉兴藏为120卷。道世,中国唐代僧人。俗姓韩,字玄恽。原藉伊阙(今河南洛阳),迁居京兆(今西安市)。12岁时,在青龙寺出家,“律宗研核,书籍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