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七 聚精会神的工作

现在请再回转来谈谈《生活》周刊。

关于《生活》周刊,我在《萍踪寄语》初集里也略为谈到,也许诸君已知道大概了。这个周刊最初创办的时候,它的意旨和后来的很不相同,只是要传播传播关于职业教育的消息罢了。当时我对于这件事并不感到什么兴趣,甚至并不觉得这周刊有什么前途,更不知道我和它后来会发生那样密切的关系。在事实上当时看的人也很少。大概创办了有一年的光景,王志莘先生因入工商银行任事,没有时间兼顾,职教社因为我原担任着编辑股主任的事情,便把这个周刊的编辑责任丢在我的身上。我因为职务的关系,只得把它接受下来。当我接办的时候,它的每期印数约有二千八百份左右,赠送的居多,所以这个数量并不算多。我接办之后,变换内容,注重短小精悍的评论和“有趣味有价值”的材料,并在信箱一栏讨论读者所提出的种种问题。对于编制方式的新颖和相片插图的动目,也很注意。所谓“有趣味有价值”,是当时《生活》周刊最注重的一个标语。空论是最没有趣味的,“雅俗共赏”的是有趣味的事实。这些事实,最初我是从各种英文的刊物里搜得的。当时一则因为文化界的帮忙的朋友很少很少,二则因为稿费几等于零,职教社同人也各忙于各人原有的职务,往往由我一个人唱独脚戏。最可笑的是替我自己取了六七个不同的笔名,把某类的文字“派”给某个笔名去担任!例如关于传记的由甲笔名专任,关于修养的由乙笔名专任,关于健康的由丙笔名专任,关于讨论的由丁笔名专任,关于小品文的由戊笔名专任,以次类推。简单说来,每个笔名都养成一个特殊的性格。这倒不是我的万能,因为我只努力于收集合于各个性格的材料,有许多是由各种英文刊物里搜得的。搜求的时候,却须有相当的判断力,要真能切合于读者需要的材料。把材料搜得之后,要用很畅达简洁而隽永的文笔译述出来。所登出的材料往往不是整篇有原文可据的译文,只是把各种相关联的材料,经过一番的消化和组织而造成的。材料的内容,仅有“有趣味”的事实还不够,同时还须“有价值”。所谓“有价值”,是必须使人看了在“进德修业”上得到多少的“灵感”(Inspiration)。每期的“小言论”虽仅仅数百字,却是我每周最费心血的一篇,每次必尽我心力就一般读者所认为最该说几句话的事情,发表我的意见。这一栏也最受读者的注意;后来有许多读者来信说,他们每遇着社会上发生一个轰动的事件或问题,就期待着看这一栏的文字。其次是信箱里解答的文字,也是我所聚精会神的一种工作。我不敢说我所解答的一定怎样好,但是我却尽了我的心力,有时并代为请教我认为可以请教的朋友们。

除了“唱独脚戏”的材料外,职教社的几位先生也常常做些文章帮忙。在这个初期里,毕云程先生做的文字也不少。关于国外的通讯,日本方面有徐玉文女士,美国方面有李公朴先生,都是很努力的。以上大概是最初两三年间的情形。

我对于搜集材料,选择文稿,撰述评论,解答问题,都感到极深刻浓厚的兴趣,我的全副的精神已和我的工作融为一体了。我每搜得我自己认为有精彩的材料,或收到一篇有精彩的文字,便快乐得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我对于选择文稿,不管是老前辈来的,或是幼后辈来的;不管是名人来的,或是“无名英雄”来的:只须是好的我都要竭诚欢迎,不好的我也不顾一切地不用。在这方面,我只知道周刊的内容应该怎样有精彩,不知道什么叫做情面,不知道什么叫做恩怨,不知道其他的一切!

《生活》周刊在这阶段的内容,现在看来显然有着很多的缺点,不过我所指出的是当时的这种工作已引起了我的兴会淋漓的精神,使我自动地用着全副的精神,不知疲乏地干着。同时还有一位好友徐伯昕先生,也开始了他对于本刊事业的兴趣。我接办本刊后,徐先生就用全力帮助我主持本刊营业的事务,他和我一样地用着全副的精神努力于本刊的事业。孙梦旦先生最初用一部分的时间加入努力,后来渐渐地也用着他的全部分的时间。最初经常替《生活》周刊努力的职员就只是这三个人。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七十二·赵尔巽
  卷八十二·毕沅
  卷三百八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九·刘恕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一百零八 曹寅奏陈江宁扬州雨水情形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六 宦者传三·纪昀
  一三七三 浙江巡抚福崧奏查明陆费墀家内书籍等物片·佚名
  十国春秋卷六·吴任臣
  怀帝纪·房玄龄
  庐江王刘祎传·沈约
  卷九十四·佚名
  晋纪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和四年(戊申、348)·司马光
  徐崇钦·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四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饮冰诗集宋庆之字元积一字希仁永嘉人咸淳进士有饮氷诗集兰溪道中朝买兰溪船暮泊香头市如何十月天复此连夜雨朔风寒似铁晓色暗如土道行不见人路哭疑

  • 卷五·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五宋 范成大 撰复自姑苏过宛陵至邓步出陆浆家馈食槿为藩酒市停骖竹庑门红树亭亭栖晚照黄茅杳杳被高原饮溪有迹於莬过掠草如飞朴渥翻车轨如沟平地少饱帆天镜忆江村题南塘客舍闲里方知得此生痴

  • 卷十三 晋语七·左丘明

    1既弒厉公,栾武子使智武子、彘恭子如周迎悼公。庚午,大夫逆于清原。公言于诸大夫曰:“孤始愿不及此,孤之及此,天也。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若禀而弃之,是焚谷也;其禀而不材,是谷不成也。谷之不成,孤之咎也;成而焚之,二三子之虐

  • 第四回 误椎击逃生遇异士 见图谶遣将造长城·蔡东藩

      却说博浪沙在今河南省阳武县境内,向系往来大道,并没有丛山峻岭,曲径深林,况已遍设驰道,车马畅行,更有许多卫队,拥着始皇,呵道前来,远近行人,早已避开,那个敢触犯乘舆,浪掷一椎。偏始皇遇着这般怪剧,还幸命不该绝,那铁椎从御驾

  • 卷之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二十·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八月。壬辰。遣官祭关帝庙。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出使大臣荫昌、电奏日皇赠勋一等瑞宝章。应否收受等语。着准其收受。电寄  ○准故提督周盛传济南专祠列入祀典。从山东巡抚孙宝琦请也。摺包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八·佚名

    太宗一帝悟弓工之言延五品以上问政事得失曰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徧知乎【范祖禹】朝廷之制【孙之翰】諌官预闻中书门下议事【孙之翰】责臣下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范祖禹】言事告讦者以谗人罪之

  • 卷三百五十·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五十明 杨士奇等 撰四裔宋宁宗嘉定四年着作佐郎真德秀奏曰臣窃惟今日北敌有必亡之势三可为中国忧者二盖自有天地以来边境盛衰不常然未有昌炽百年而无忧变者也女真盘据中原九十载矣自

  • 一六三、诸子攟逸·钱穆

    余考先秦诸子年世,略已完具。复检《汉志》,择其姓字粗著,为余考所未及者,列诸篇为攟逸。六艺略礼家《王史氏》二十一篇。(七十子后学者。师古曰:“刘向《别录》云:六国时人也。”)诸子略儒家《漆雕子》十三篇。(孔子

  •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四经籍考子【儒家下】明王守仁传习録略一卷守仁见史类黄宗羲曰先生反求诸心而得所性之觉曰致良知良知为知致良知即行也特与朱子之说不无抵牾而所极力表章者乃在象山遂疑先生或出

  • 卷七十六、亲贵用事·黄鸿寿

    德宗光绪三十四年,冬十二月,命郡王衔贝勒载涛、贝勒毓朗、陆军部尚书铁良,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时另编禁卫军由监国摄政王亲统,而派载涛等司训练。宣统元年,春正月,派肃亲王善耆、镇国公载泽、陆军部尚书铁良、海军统领萨镇

  • 卷十四中·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十四中    元 吴澄 撰檀弓曾子之丧浴於爨室【郑氏曰见曾元之辞易篑矫之以谦俭也礼死浴於适室孔氏曰曾子达礼之人应浴於正寝今乃浴於爨室故为非礼以正其子也

  • 卷二十·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二十安溪李光坡撰秋官司寇第五郑目録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义杀害收聚敛藏于万物者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驱耻恶纳人于善道也惟王建国辨方

  • 佛说离垢施女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人皆阿罗汉&mdash;&mdash;诸漏已尽逮得已办,无复尘垢而得自在,弃捐重担逮得己利,尽除终始诸所结缚,度以聪慧通达明智悉为仁贤,犹如大龙心得自在

  • 正法花经卷第六·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正法花经药王如来品第十  佛告诸比丘。道法一等无有二乘。谓无上正真道。往古来今无有两正。犹如众流四渎归海合为一味。如日所照靡不周遍未曾增减。若族姓子欲至正觉。解无三涂去来今者

  •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一·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昙摩流支译归命一切诸佛。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如来住持境界之处。去寂灭道场不远普光法殿大福德善根所成之处。平等普遍无可嫌处。具足无量功德之处。金刚坚固所成之处。不可坏地安固之处。一切摩尼

  • 龟溪集·沈与求

    宋代诗文别集。12卷。沈与求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本集。卷1—3为古今体诗及词,卷4—12依次为内制、表、奏状、札子、启、碑记、赞、铭、赋、疏、祝文、策题、行状、墓志铭、祭文、青词等各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