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述注卷二十

安溪李光坡撰

秋官司寇第五

郑目録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义杀害收聚敛藏于万物者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驱耻恶纳人于善道也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注曰禁所以防奸者也刑正人之灋孝经说曰刑者侀也过出罪施 侀音刑

刑官之属大司寇一人小司寇中大夫二人士师下大夫四人乡士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注曰士察也主察狱讼之事者郑司农说以论语曰柳下惠为士师乡士主六乡之狱

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遂士中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注曰遂士主六遂之狱者

○县士中士三十有二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注曰距王城三百里至四百里曰县县士主县之狱者

○方士中士十有六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注曰方士主四方都家之狱者

○讶士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注曰讶迎也士官之迎四方宾客 疏曰案其职云掌四方之狱讼非直迎宾客以狱讼为主故亦士言之也

○朝士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注曰朝士主外朝之灋

○司民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三人徒三十人注曰司民主民数 疏曰司民掌登万民之数凡防狱讼必须知民年防老防是以司民虽非刑狱连类在此也 讶五嫁反

司刑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司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注曰刺杀也三讯罪定则杀之 刘迎曰刺盖刺举之刺也刺史谓之刺以其掌刺举故耳讯羣臣谓刺讯羣吏讯万民亦谓刺既曰讯矣而又曰刺者讯其果无罪则刺举于上而行赦宥也

○司约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注曰约言语之约束 嶭平仲曰或以司约司盟非盛世之事遂因以疑周官之书风气之开久矣使天下或私相为约私相为盟以纷纷于下孰若设官于上以司之使不可逾乎盟约不逾则狱讼可息狱讼可息则刑灋可措甚矣先王之不得已也

○司盟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注曰盟以约辞告神杀牲防血明着其信也曲礼曰涖牲曰盟 郑刚中曰説者见春秋书盟谓为衰世之事其说出于谷梁所谓盟诅不及三王也考之书载苖民防中于信以覆诅盟则五帝之世已有是事第苗民覆之故数之以为罪也诗云君子屡盟乱是用长非谓不可盟谓其盟之屡而无信学者不察以周官太平之书胡为玉府有珠盘玉敦之事戎右有赞牛耳桃茢之文于此又设司盟之官遂信何休战国阴谋之说不考之于诗书耳古者结绳足以示信盟诅虽有而未必用去古稍逺淳厚一散世未尝皆君子而无小人皆善良而无嵬琐此司盟之官所由设 刺千赐反敦音对嵬音巍

职金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注曰职主也

○司厉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注曰犯政为恶曰厉厉士主盗贼之兵噐及其奴者

○夫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十六人黄文叔曰犬逐盗故以犬人次司厉六牲之官皆以义类相从如春官鸡人掌鸡牲而以呼旦序于郁鬯之后

○司圜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注曰郑司农云圜谓圜土也圜土谓狱城也今狱城圜

○掌囚下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注曰囚拘也主拘系当刑杀之者

○掌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注曰戮犹辱也既斩杀又辱之 贾音嫁

司隶中士二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五人史十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

注曰隶给劳辱之役者汉始置司隶亦使将徒治道沟渠之役后稍尊之使主官府及近郡

○罪隶百有二十人

注曰盗贼之家为奴者

○蛮隶百有二十人

注曰征南夷所获

○闽隶百有二十人

注曰闽南蛮之别

○夷隶百有二十人

注曰征东夷所获

○貉隶百有二十人

注曰征东北夷所获凡隶众矣此其选以为役员其余谓之隶民 王次防曰四翟之民南方之蛮而闽乃东南之别种东方之夷而貉乃东北之聚落独不见西戎北狄之隶者盖自文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而道化先被于南至武王通道于九夷八蛮所获之民其服属有素故帅而为隶 貉音陌

布宪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注曰宪表也主表刑禁者

禁杀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注曰禁杀戮者禁民不得相杀戮

○禁暴氏下士六人史三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野庐氏下士六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注曰庐宾客行道所舍

○蜡氏下士四人徒四十人

注曰蜡骨肉腐臭蝇虫所蜡也月令曰掩骼埋骴此官之职也蜡读如狙司之狙

○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注曰雍谓隄防止水者也

○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注曰萍氏主水禁萍之草无根而浮取名于其不沈溺

○司寤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注曰寤觉也主夜觉者 蜡音娶雍于用反萍音平骼更白反埋亡皆反骴似赐反狙七虑反觉音教

司烜氏下士六人徒十有二人

注曰烜火也读如卫侯燬之燬

○条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注曰杜子春云条当为涤器之涤谓涤除也狼狼扈道上

○脩闾氏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注曰闾谓里门 烜音燬条音涤

冥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注曰郑司农云冥读为冥氏春秋之冥谓冥方之冥以绳縻取禽兽之名 嶭平仲曰自脩闾而上达于布宪之官凡十有一皆先王所以尽乎人也自冥氏以下至于庭氏之官凡十有二人又先王所以尽乎物夫大而人之为民害者既革微而物之为民害者已消则先王之用刑通乎天地之心矣

○庶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注曰庶读如药煮之煮驱除毒蛊之言书不作蛊者字从声 刘执中曰毒蛊蛊病人非一种而下士一人者掌其方书治禁之灋

○穴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注曰穴蛰兽所藏者

○翨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注曰翨鸟翮也郑司农云翨读为翅翼之翅

○柞氏下士八人徒二十人

注曰柞除木之名除木者必先刋剥之郑司农云柞读为音声唶唶之唶屋笮之笮

○薙氏下士二人徒二十人

注曰书薙或作夷郑司农云掌杀草故春秋曰如农夫之务去草芟夷蕴崇之又今俗间谓麦下为夷下言芟夷其麦以其下种禾豆也谓薙读如鬀小儿头之鬀书或作夷此皆剪草也字从类耳月令曰烧薙行水谓烧所芟草乃水之

○硩蔟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注曰郑司农云硩读为擿蔟读为爵蔟之蔟谓巢也谓硩古字从石折声

○翦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注曰剪断灭之言也主除虫蠧者

○赤犮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注曰赤犮犹言捇拔也主除虫豸自埋者

○蝈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注曰郑司农云蝈读为蜮蜮虾蟇也月令曰蝼蝈鸣故曰掌去鼃黾鼃黾虾蟇属书或为掌去虾蟇谓蝈今御所食蛙也字从虫国声也蜮乃短狐与

○壶涿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注曰壶谓瓦鼓涿击之也

○庭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注曰庭氏主射妖鸟令国中洁清如庭者也

○衔枚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注曰衔枚止言语嚻讙也枚状如箸横衔之为之繣结于项 冥迷形反庶音煮翨音炽柞侧百反注唶笮音同薙它计反注鬀同硩音摘蔟苍独反犮音拔蝈音国先郑读域音或涿陟角反又音浊捇七迹反豸直氏反虾音遐蟇音麻蝼音楼鼃戸蜗反黾莫辛反射食亦反嚻五高反繣戸卦反

伊耆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注曰伊耆古王者号始为蜡以息老物此主王者之齿杖后王识伊耆之旧德而以名官与今姓有伊耆氏 疏曰在此者案其职云掌共杖杖老者所依秋是长老之方故在此 耆巨之反蜡仕诈反

大行人中大夫二人小行人下大夫四人司仪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行夫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注曰行夫主国使之礼

○环人中士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注曰环犹围也主围宾客任噐为之守卫

○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注曰通夷狄之言者曰象胥其有才知者也此类之本名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今总名曰象者周之德先致南方也 嶭平仲曰大行人以中大夫二人掌礼之纲小行人以下大夫四人掌礼之籍威仪烦缛属之司仪小事纎悉达之行夫卫其行李以送迎之责之环人及夫五服之外若蕃国之入见虽不能尽同于中国之礼先王待之又特建夫象胥之官无所往而不接于礼天下亦何事于刑禁之防哉

○掌客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掌讶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注曰讶迎也賔客来主迎之郑司农云讶读为跛者讶跛者之讶 知音智鞮丁兮反译音亦蕃音藩跛波可反

掌交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

注曰主交通结诸侯之好

○掌察四方中士八人史四人徒十有六人

○掌货贿下士十有六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疏曰在此者盖督察邦国之事及掌邦国所致货贿但二官阙不可强言也

朝大夫每国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八人徒二十人

注曰此王之士也使主都家之国治而命之朝大夫云 疏曰庶子者盖亦主采地之诸子今在府史之下盖官长所自辟除也

○都则中士一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四人徒八十人

注曰都则主都家之八则者也当言每都如朝大夫及都司马云

○都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家士亦如之

注曰都家之士主治都家吏民之狱讼以告方士者也亦当言每都

周礼述注卷二十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八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玄
  迩言卷二·刘炎
  卷十三·朱熹
  读四书丛説卷三·许谦
  校勘学方法论·胡适
  考工记解卷上·林希逸
  第21章 颜渊篇第十二(2)·孔子
  卷十九·王质
  (十二)朱子论人心之仁·钱穆
  西域第四十六·桓宽
  十功德品第三·佚名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九·智旭
  评中国学术史概论·太虚
  卷第四十四·智旭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四 温庭筠【字飞卿并州人】 嘲春风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苒嫋传鸾旗萎蕤吹雉葆扬芳历九门澹荡入兰荪争奈白圑扇时时偷主恩 湘宫人歌 池塘芳意湿夜半东风起生

  • 卷一·岳珂

      张紫微原芝   高宗览娄陟明(寅亮)之议,垂意祖烈,诏择秦支,并建二王邸,恩礼未有隆杀也。会连岁芝生太宫,百执事多进颂诗,张紫微(孝祥)时在馆,独献文曰《原芝》。绍兴二十四年,芝生于太庙楹,当仁宗、英宗之室,诏群臣观瞻,奉表文

  • ●卷九·徐梦莘

      政宣上帙九。   起宣和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亥,尽九月二十三日己卯。   二十四日辛亥耶律淳死(改作卒)。   燕王自马扩之归。又闻天祚之信忧惧成疾是夜疾笃死无嗣萧干立其刀萧氏权主军国事号皇太后改建福元年为

  • 提要·朱明镐

    (臣)等谨案史纠六卷明朱明镐撰明镐字昭芑太仓人是编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上起三国志下迄元史每史各为一编元史不甚置可否自言仿郑樵通志不敢删削唐书之例其晋书五代史亦阙而不论则未审为传写所佚或点勘未竟观

  • 卷十三·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十三 唐 司马贞 撰 赵系家第十三 季胜生孟增是为宅臯狼【按如此说是名孟增号宅臯狼而徐广云或曰臯狼地名在河西按地理志臯狼是西河郡之县名盖孟增幸於成王成王居之於臯狼故云臯狼】取骥之

  • 卷十六 郑语·左丘明

    史伯为桓公论兴衰〔原文〕桓公为司徒①,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②,问于史伯曰③:“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偪也。当成周者④,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

  • 卷四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四十六雍正四年七月上谕三十九道初一日奉上谕凡各省地方有缺米或米价昂贵者必系其地上年荒歉所致今岁杨文乾奏广东米贵驻防兵丁有不许廵抚减粜之事宜兆熊毛文铨又奏福建缺米有土棍抢

  • 卷三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六兵制志五恩恤【改定武职养亷 八旗养育兵 武职封廕 议叙军功 临阵受伤 优赏休退官兵 阵亡武职恤典 赏恤阵亡官兵 赏恤兵丁】【谨按御兵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 洪武十六年十一月庚子朔,以儒士崔谦、王讷为山东提刑按察司佥事。 癸卯,置四川建昌府儒学。 己酉,命广西、浙江、福建、湖广、江西、广东六布政使司各造水磨明甲一千,松江、常州、苏州

  • 春秋管窥卷七·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故书即位明与闻乎故也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妇者有姑之辞不称氏者公羊谓讥丧娶谷梁谓丧未毕故畧之然出姜之逆丧既毕矣何以不氏谓以丧中纳币则庄公之娶哀姜

  • 卷七·黄镇成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通考卷七     元 黄镇成 撰禹敷土随山刋木奠高山大川朱子曰禹贡所记地理治水曲折多不甚可晓窃意当时治水毕总作此一书故自冀州王都始禹自言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浍距川此数语极好细看今人説禹

  • 卷六·姚炳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识名解卷六 钱唐 姚炳 撰 兽部 豹 豹【郑风羔裘篇】豹似虎圜文色黄黑者多若玄豹白豹青豹之类惟载书传中不槩见其属亦各有种旧以为虎所生非也释兽文无豹名惟以貘为白豹与貔白狐文同其非狐豹可知且据

  • 卷十四·姜炳璋

    <经部,诗类,诗序补义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十四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小雅侯国为风王朝为雅宗庙祭祀为颂此服防郑康成应劭王肃刘本大序立言不刋之论也惟侯国为风故小戎奉命出征而义止侯国非如烝民诸诗美侯国意主乎美

  • 佛说十善业道经·佚名

    大乘律佛说十善业道经一卷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奉制译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

  • 紫山大全集·胡祗遹

    元代诗文别集。26卷。胡祗遹撰。据刘赓《紫山大全集序》,胡祗遹“平生著《易解》三卷,《老子解》一卷,诗文号《紫山集》者六十七卷”。但原本《紫山大全集》67卷久已亡佚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

  • 笔论·蔡邕

    一篇。书论。东汉蔡邕撰。此篇选自宋代陈思《书苑菁华》一书,主要论述书写者应有的精神状态。主张书写前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并对身法如何更好地表现字体要深加揣摩。其要有二:(1)主张作书之前要舒散,“任情恣性”,又

  • 岭南摭怪·佚名

    传说故事。原作者〔越南〕 陈世法,改编者武琼、阮乔。13世纪陈世法的原著已佚,现在见到的是15世纪武琼、阮乔的改编本。全书包括22个(有的写本是23个)古代神话传说故事。有些故事关联到民族起源问题如《鸿庞传》、《扶

  • 新法螺先生谭·徐念慈

    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是徐念慈在看过包天笑翻译的《法螺先生谭》和《法螺先生续谭》二文之后,撰写的戏仿之作。包天笑的译作是根据日本岩谷小波(1870-1933)翻译的小说《法螺吹き男爵》重译的,其原作是德国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