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本纪第七

愍皇帝,明宗第五子从厚也。为人形质丰厚,寡言好礼,明宗以其貌类己,特爱之。天成二年,以检校司徒拜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加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厚妃,孔循女也,安重诲怒循以女妻从厚,三年,罢循枢密使,出从厚为宣武军节度使。明年,徙镇河东。长兴元年,封从厚宋王,徙镇成德。二年,徙镇天雄,累加兼中书令。

四年十一月,秦王从荣伏诛。明宗病甚,遣宦者孟汉琼召王于邺,而明宗崩,秘其丧六日。十二月癸卯朔,发丧于西宫,皇帝即位于柩前,群臣见于东阶,复于丧位。丙午,成服于西宫。庚戌,登光政门楼,存问军民。辛亥,杀司衣王氏。癸丑,始听政。乙卯,杀司仪康氏。丁巳,冯道为大行皇帝山陵使,户部尚书韩彦恽为副,中书舍人王延为判官,礼部尚书王权为礼仪使,兵部尚书李鏻为卤簿使,御史中丞龙敏为仪仗使,左仆射权判河南府卢质为桥道顿递使。丁卯,礻覃。

应顺元年春正月壬申朔,视朝于广寿殿。乙亥,契丹使都督没辣于来。戊寅,大赦,改元,用乐。回鹘可汗王仁美遣使者来。沙州、瓜州遣使者来。乙未,硃弘昭、冯赟献钱助作山陵。闰月丙午,册皇太后。甲寅,册太妃王氏。北京留守石敬瑭献银绢助作山陵。二月庚寅,视作山陵。凤翔节度使潞王从珂反。辛卯,西京留守王思同为西面行营都部署,静难军节度使药彦稠为副。三月丙辰,思同兵溃,严卫指挥使尹晖、羽林指挥使杨思权以其军叛降于从珂。辛酉,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硃弘实。癸亥,河阳三城节度使康义诚为凤翔行营都招讨使,王思同为副。西京副留守刘遂雍叛降于从珂,思同奔归于京师,不克,死之。丁卯,京城巡检使安从进叛,杀冯赟,硃弘昭自杀,从进传其二首于从珂。戊辰,如卫州。

废帝,镇州平山人也。本姓王氏,其世微贱,母魏氏,少寡,明宗为骑将,过平山,掠得之。魏氏有子阿三,已十余岁,明宗养以为子,名曰从珂。及长,状貌雄伟,谨信寡言,而骁勇善战,明宗甚爱之。自晋兵战梁于河上,从珂常立战功,庄宗呼其小字曰:“阿三不徒与我同年,其敢战亦类我。”同光二年,为卫州刺史突骑指挥使,戍于石门。明宗讨赵在礼,自魏反兵而南,从珂率戍兵自曲阳、孟县驰出常山以追明宗。明宗之南也,兵少,得从珂兵在后,而军声大振。明宗入立,拜从珂河中节度使,封潞王。是时,明宗春秋已高,王于诸子次最长,枢密使安重诲患之,乃矫诏河中裨将杨彦温使图之。王阅马于黄龙庄,彦温即闭门拒之,王止于虞乡以闻。明宗召王还京师,居之清化里第。重诲数请行军法,明宗不听,后重诲见杀,乃起王为左卫大将军、西京留守。长兴三年,为凤翔节度使。王子重吉自明宗时典禁兵,为控鹤指挥使,愍帝即位,硃弘昭、冯赟用事,乃罢重吉兵职,出为亳州团练使。又徙王为北京留守,不降制书而宣授,又以李从璋为代。初,安重诲得罪罢河中,以从璋为代,而重诲见杀,故王益自疑,遂据城反。愍帝遣王思同会诸镇兵讨之,思同战败走,诸镇兵皆溃。

清泰元年三月丁巳,王以兵东。庚申,次长安,西京副留守刘遂雍叛于唐,来降。甲子,次华州,执药彦稠。丙寅,次灵宝,河中安彦威、陕州康思立叛于唐,来降。己巳,次陕州。康义诚叛于唐,来降。杀宣徽使孟汉琼。愍帝出居于卫州。夏四月壬申,入京师,冯道率百官迎王于蒋桥,王辞不见。入哭于西宫,遂见群臣,道拜,王答拜。入居于至德宫。癸酉,以太后令降天子为鄂王,命王监国。乙亥,皇帝即位。丙子,率河南民财以赏军。丁丑,借民房课五月以赏军。戊寅,弑鄂王,慈州刺史宋令询死之。乙酉,大赦,改元。戊子,杀康义诚及药彦稠。五月丙午,端明殿学士、左谏议大夫韩昭胤为枢密使,庄宅使刘延朗为枢密副使。庚戌,冯道罢。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为枢密使。甲寅,赐劝进选人、宗子官。六月庚辰,幸范延光及索自通第。秋七月辛亥,太常卿卢文纪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巳,立沛国夫人刘氏为皇后。八月辛未,尚书左丞姚顗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许御署官选。九月,契丹寇边。冬十月戊寅,李愚、刘昫罢。十二月己亥,雄武军节度使张延郎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契丹寇云州。庚寅,幸龙门。旱。

二年春二月甲戌,范延光罢。己丑,追尊鲁国太夫人魏氏为皇太后。三月辛丑,忠武军节度使赵延寿为枢密使。夏五月辛卯,宣徽南院使刘延皓为枢密使。契丹寇边。六月癸未,群臣献添都马。秋七月丁酉,回鹘可汗王仁美使其都督陈福海来。刘延皓罢。九月己酉,刑部尚书房暠为枢密使。乙卯,渤海遣使者来。

三年春正月乙未,百济遣使者来。丁未,封子重美为雍王。三月丙午,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马胤孙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夏五月乙卯,建雄军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都招讨使,义武军节度使杨光远为副。戊申,先锋指挥使安审信叛降于石敬瑭。己酉,振武戍将安重荣叛降于石敬瑭。壬子,天雄军屯驻捧圣都虞候张令昭逐其节度使刘延皓。六月癸亥,以令昭为右千牛卫将军,权知天雄军事。甲戌,宣武军节度使范延光为天雄军四面招讨使。秋七月戊申,克魏州。壬子,张令昭伏诛。癸丑,彰圣指挥使张万迪叛降于石敬瑭。八月戊午,契丹使梅里来。九月甲辰,张敬达及契丹战于太原,败绩,契丹围敬达于晋安。戊申,如河阳。冬十月壬戌,括马,籍民为兵。十一月戊子,卢龙军节度使赵德钧为行营都统。丁酉,契丹立晋。闰月甲子,杨光远杀张敬达,以其军叛降于契丹。甲戌,契丹及晋人至于潞州。丁丑,至自河阳。辛巳,皇帝崩。

呜呼,君臣之际,可谓难哉!盖明者虑于未萌而前知,暗者告以将及而不惧,故先事而言,则虽忠而不信,事至而悔,其可及乎?重诲区区独见潞王之祸,而谋之不臧,至于殒身赤族,其隙自兹。及愍帝之亡也,穴于徽陵,其土一垅,路人见者,皆为之悲。使明宗为有知,其有愧于重诲矣,哀哉!

猜你喜欢
  卷八十四 志五十九·赵尔巽
  东都事略卷六十三·王称
  第十六回 灭梁朝因骄思逸 册刘后以妾为妻·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一·佚名
  稽古录卷十五·司马光
  二百九十八 内务府奏查各处呈报赔款案均符恩诏请予宽免摺·佚名
  十八、纪顾九皋师·包天笑
  李庭芝传·脱脱
  张永传·张廷玉
  杨继宗传·张廷玉
  卷十一·佚名
  四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闻翁·唐圭璋

      无闻翁,宋末人。   沁园春   题樟镇清江桥   埋冤姐姐,衔恨婆婆

  • 晁公武·唐圭璋

      公武字子止,钜野人,冲之子。官侍郎、安抚使。有郡斋读书志。   鹧鸪天   笑擘黄柑酒半醒。玉壶金斗夜生冰。开窗尽见千山雪,雪未消时月正明。   兰烬短,麝煤轻。画楼钟鼓已三更。倚栏谁唱清真曲,人与梅花一样清

  • 卷四十四·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四十四明 梅鼎祚 编杂歌谣辞【汉歌】平城歌【汉书曰高祖自将兵三十二万击韩王信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围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救饷樊哙时为上将军不能解围天下皆歌之後用

  • 巻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卷四范梈【字德机临江人宪司知事】赠方永叔往教重庆路汲水得明月倒影上青天客行三十年未识蜀月圆中宵梦巴蜀秣马辞燕服成都虽云逺未到意已足逺意不可期宿夕宛见之云迷飞鸟道雨急卧龙祠干戈何草草秖说

  • 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五十七·赵尔巽

      志锐刘从德 春勋 良弼 宗室载穆万选 德霈 同源 文瑞承燕 克蒙额 恒龄德霈等 朴寿 谢宝胜姚霭云 黄忠浩杨让梨等   志锐,字公颖,他塔拉氏,世居紥库木,隶满洲正红旗,陕甘总督裕泰孙。父长敬,四川绥定府知府。志锐幼颖异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二月乙亥朔秘书少监魏矼直龙图阁知泉州以矼引亲年有请也 殿中侍御史张绚言臣仰观陛下自临戎以来累降诏旨约束州县常恐一毫扰民今又申诏监司觉察州县至诚恻怛视民如伤虽三代明王之用心不过是矣然

  • 东都事略卷三十七·王称

    列传二十  张洎滁州全椒人也江南李景开贡举登进士第爲上元尉擢监察御史景徙豫章留洎掌李煜记室李煜袭位擢知制诰迁中书舍人清辉殿学士参预机密洎旧字师黯煜令字偕仁王师围金陵与枢密使陈乔引符命劝煜勿降又云茍有不

  • 卷之三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颜延之传·沈约

    颜延之字延年,山东琅王牙郡临沂县人,曾祖父颜含官至右光禄大夫;祖父颜约,官至零陵太守;父亲颜显,官至护军司马。延之少失双亲,家境贫寒,他住在城郭边上,房屋简陋。但颜延之却很好学,博览群书。他的文章写得非常漂亮,在当时算首屈

  • 宗爱传·魏收

    宗爱,其出身由来情况不清楚,因为犯了罪而成为Yan人,后来历任办理杂务的职位直至任中常侍。正平元年(451)正月,世祖在长江边上举行盛大集会,颁赏朝中群臣,授任宗爱为秦郡公。恭宗在代理国政的时候,遇事都要精细地考察。宗爱天

  • 卷之十六·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十六义君臣之义高宗绍兴元年,召李纲为尚书右、仆射。上疏曰: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惟其英,故用心刚,足以莅大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惟其哲,故见善明,足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问。在昔,人君体此道者,惟汉之

  •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佚名

    南无救苦观世音菩萨。百千万亿佛。恒河沙数佛。无量功德佛。佛告阿难言。此经大圣。能救狱囚。能救重病。能救千灾百难苦。若有人。诵得一千遍。一身离苦难。诵得一万遍。合家离苦难。南无佛力威。南无佛力护。使人无

  • 月灯三昧经卷第九·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我于往昔修行时  为王号曰勇健得  尔时有城名珍宝  彼王出城诣园林  乘驾宝车遇比丘  端正殊特甚微妙  三十二相以庄严  光明普照于十方  善花

  • 第九 刀提耶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刀提耶曰:“无有诸欲之住[在] 无有渴爱之存事 且度所疑惑之人 斯人如何有解脱”(一〇八八)“无有诸欲之住”者,是不住诸欲,不共住,不止住。“尊者刀提耶曰”[之句中],“曰”(斯

  • 百城烟水·徐崧

    区域志。清徐崧、张大纯辑。九卷。崧有《大兴徐氏三种》已著录。大纯字文一,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徐氏好游览,出必囊书载笔,以所录见闻,辑而成篇,未终而卒,托其好友大纯续之,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重加编辑,补缀完书。

  • 关帝历代显圣志传·佚名

    明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一名《关帝神武志传》,存明崇祯间刊本,四卷三十三则(目录三十四则)。又名《英烈神武传》、《关帝神武志传》。白话短篇小说集。题穆 氏编辑。均为三国蜀汉关羽死 后为神及其显灵之类故事,不免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