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

大金集礼目录     政书类二【仪制之属】卷一

帝号上

太祖皇帝即位仪

太宗皇帝即位仪

皇统元年册礼

天德贞元册礼

卷二

帝号下

大定七年册礼

大定十一年册礼

卷三

追加諡号上

天防三年奉上太祖諡号

天防十三年奉上太宗諡号

天防十三年奉上景宣皇帝諡号

天防十四年奉上祖宗諡号

皇统五年增上太祖宗諡

皇统五年增上祖宗尊諡

卷四

追加諡号下

大定三年增上睿宗尊諡

大定十九年奉上孝成皇帝諡号

杂録【天德二年兴圣宫上諡仪与统五同兼封辽王事节故并入杂録】

卷五

皇太后皇后

天防十三年尊奉两宫太皇太后

天德二年尊奉永寿永宁宫

皇统元年册皇后

天德二年册徒单氏

杂録

卷六

追諡后

圣穆光懿皇后

钦献皇后

钦仁皇后

惠昭皇后

永宁宫

钦慈 贞懿皇后

宣献皇后

昭德皇后

悼平皇后【阙】

卷七

册太皇太妃

追封

杂录

卷八

皇太子

皇统二年诰授仪

天德四年册命仪

大定八年册命仪

大定二十七年册皇太孙

守国仪

杂录

卷九

亲王公主

亲王

宗室

公主

郡县主

卷十

皇帝夏至日祭方丘【后土同】

斋戒

陈设

省牲器

銮驾出宫

奠玉帛

进熟

祭五岳 四镇 四海 四渎

銮驾还宫

卷十一

皇帝祭皇地只于方丘【每年夏至日祭】

斋戒

陈设

省牲器

奠玉帛

进熟

望瘗

卷十二【至】卷十七【原有阙文】

卷十八

时享上

摄行礼

卷十九

时享下

摄行礼

卷二十

原庙上

奉安

卷二十一

原庙下

朝拜

卷二十二

别庙

孝成旧庙

卷二十三

御名

圣节

卷二十四

赦诏

御楼宣赦

随朝拜赦诏

外路迎拜赦诏

随朝拜歴日诏

外路迎拜歴日诏

卷二十五

宣命

宣麻

赐勅命

送宣赐生日

卷二十六【原阙】

卷二十七

仪仗上

行仗

立仗【原阙】

卷二十八

仪仗下

皇后卤簿

皇太子卤簿

杂録

卷二十九

舆服上

辂辇

冠服

皇后车服

皇太子车服

卷三十

舆服下

臣庶车服

卷三十一

班位表奏

班序

命妇

牋表

奏事

卷三十二

辍朝废务

辍朝

废务

休假

卷三十三【原阙】

卷三十四

岳镇海渎

祀仪

杂録

卷三十五

长白山

封册礼

杂録

卷三十六

宣圣庙

祀仪

杂録

卷三十七

杂祠庙

宫观

保陵公

应圣公

嘉廕侯

河神

卷三十八

防祀杂録

卷三十九

朝防上

元日称贺仪

圣节称贺仪

曲宴仪

人使辞见仪

卷四十

朝防下

朔望常朝仪

杂録

【臣】等谨案大金集礼四十卷原本无编辑年月姓氏考金世宗时尝命官校唐宋故典沿革彚次上之至章宗明昌初书成凡四百余卷名曰金纂修襍録今其书不传此书则又在明昌之前惟见于金史张行简传而纂辑之详弗着以其时核之当是大定末年所编次也自尊号册諡以及祠祀朝防燕飨诸仪节灿然悉备金史诸志全本于此而赖是书补阙者尚多若祭方丘仪是书有前祭二日太尉告庙之仪而金史则未之载又金史云设馔幕于内壝东门之外道北南向考之此书则陈设馔幕乃有东门西门二处盖坛上及神州东方南方之馔陈于东门外西方北方之馔陈于西门外金史独载设于东门外者于礼为舛未若此本之完善也惟第十卷载夏日祭方丘仪而圜丘郊天仪独阙考金自天德以后并祀南北郊大定明昌其制渐备编书者既载北郊仪注不应反遗南郊当为脱佚无疑又卷十二至卷十七原本多阙因并为一卷书之而卷二十六三十三全文俱佚无可校补今姑仍之云乾隆四十二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二 恩幸·李百药
  卷二百十七 列传四·赵尔巽
  东都事略卷三十九·王称
  名山藏卷之二十一·何乔远
  卷之二百三·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第二四五移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一一六○二--七·佚名
  卷一·苏辙
  第九卷陈、隋·缪荃孙
  一一六四 湖南巡抚浦霖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佚名
  卷四十二·张守节
  南唐书卷六·马令
  秦王从荣传·欧阳修
  卷12·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彦古·唐圭璋

      彦古字子师,延安人。韩世忠之幼子。隆兴二年(1164),将作监丞。乾道二年(1166),知严州,与宫观。三年(1167),知泰州,未赴罢。六年(1170),考功员外郎兼权大理少卿。七年(1171),权知临安府。八年(1172),右司员外郎兼权弄部侍郎,除秘阁修撰知

  • 五集卷二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古今体一百二十六首丙【午二】命行乡饮酒礼诗以纪事千叟昨年宴禁中情孰养老扩而充勅行京兆乡饮酒义鬯熙朝首善风佳政宁容廿年阙【乾隆卄六年曾举乡饮酒礼閲今

  • 卷八·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八目録【起四十二字至四十四字】玉蝴蝶【又一体】孙光宪清商怨晏几道周邦彦陈允平醉垂鞭张先小桃红王恽【二首】倪瓒春光好【又一体】程垓归国謡温

  • ●卷二十八。杂记二·梁章钜

    秦树蒋君在军机处行走,尝总办方略一书。方略者,载西事始末,自车楞、乌巴什、阿睦尔撒纳款关以来,至擒瓦齐,耆定伊犁为正编;其先后诛大小和卓木,回部悉平,经理西南屯田诸务为续编。中间历时五年,辟地二万余里。端绪千百,事实、人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八·佚名

    正统三年十一月辛巳朔钦天监进正统四年大统历○上御正朝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壬午浙江金华绍兴台州湖广武昌荆州襄阳直隶阳州凤阳诸府俱奏五月以来天时亢旱田禾焦枯秋粮无从徵纳 上命行在户部勘实以闻○

  • 第六十册 天聪六年十一月至十二月·佚名

    第六十册 天聪六年十一月至十二月十一月初七日,汗还渖阳。未时,由内治门入。十一月初八日,遣往宁远之卫徵囊苏喇嘛还。喇嘛报称:&ldquo;宁远各官曰,尔方来书固封,未奉我帝命,不敢擅开。尔可携还,奏报尔汗即将书露封,迅速送来,

  • 四七四 谕内阁国泰审办王仲智收藏不法书籍案殊属过当着交部察议·佚名

    四七四 谕内阁国泰审办王仲智收藏不法书籍案殊属过当着交部察议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国泰奏审办泰安县民王仲智潜居修炼,收藏不法书籍一案,将王仲智比照大逆律问拟,殊属过当。王

  • 辛弃疾传·脱脱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年少时从学于蔡伯坚,与党怀英是同学,号称辛、党。谋求仕途之初,用蓍草占卜,党怀英得一坎卦,故留在金境,辛弃疾得一离卦,就下决心南归。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地区豪杰纷起抗金。耿京聚兵于山东,称天平节

  • 卷一百七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一 朱批赵城奏摺 雍正六年十月十一日湖南布政使【臣】赵城谨 奏为奏明奉到 谕旨恭谢 天恩事窃本年八月二十九日【臣】於邮封内接书一封内开和硕怡亲王大学士张廷玉字寄湖南布政使雍

  • 卷八·陈则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提纲卷八     宋 陈则通 撰盟会门内大夫及外大夫盟会例文二年公孙敖会晋士縠于垂陇 八年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 十有一年夏叔仲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宣十有五年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成二年六

  • 提要·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叶氏春秋传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叶氏春秋传二十卷宋叶梦得撰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吴县人绍圣四年进士南渡后官至崇信军节度使事迹具宋史文苑传其书以孙复春秋尊王

  • 卷十七·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十七   明 季本 撰彤弓经防曰此天子飨有功诸侯而赐以弓矢之乐歌也苏氏所谓其赐也行之以飨礼是己以君飨臣当为大雅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賔中心贶之钟鼔既设一朝

  • 品類足論辯千問品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三週.一譯校.二類校.三刻校。   二.譯校凡用二種異本。(一)劉宋求那跋陀羅等譯衆事分阿毗曇論.校註略稱宋   本。(二)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初品引文.略稱智論。今譯對勘兩本.文有同   異堪資尋討者.悉爲註

  • 致汉藏教理院第一届毕业生函·太虚

    本院承刘主席及诸院董之提倡维护,诸教职员之毅力热诚,诸同学之继续精勤,以有今日之毕业;望尔等深造研究,或宏法为众,不忘沟通汉藏宗旨,以酬檀护师长之厚望。特托法舫法师代为致词,幸皆存察!太虚。(见海刊十八卷三期)

  • 中观论疏卷第十(本)·吉藏

    释吉藏撰四谛品第二十四所以有此品来者有所得心必有依着。前二十一品立世间人法。论主求之无从。仍举出世如来证有世间。次求出世如来不得。便举世间颠倒证有出世。上品求世间颠倒不得。外云。若尔应都无世出世。今实

  • 玄教大公案·苗善时

    元苗太素著其弟子王志道集。前有王志道序撰于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摘录《老子》、《庄子》、《关尹子》、《列子》、《周易》以及吕洞宾、周濂溪、朱文公(熹)、王嚞、白玉蟾、三茅君诸语加以诠释发挥教人息心养

  • 费太公传·钱基博

    《费太公传》,民国学者钱基博撰。费太公名允嘉,清末著名的义侠之一。清末民初,学者爱颂红妆,喜写侠客,从而存留了许多社会下层的珍贵史料。《费太公传》即其中的一篇。据《虞初近志》本标点整理。

  • 无量寿经义疏·慧远

    凡二卷,或一卷。隋代慧远撰。又称无量寿经疏、大无量寿经疏、大经义疏、净影大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系康僧铠所译无量寿经之注释书。于文前举出二藏二教之教判,以无量寿经为菩萨藏顿教所摄;次释经名,分科经文,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