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秦王从荣传

秦王从荣,天成元年(926),以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升任天雄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移镇河东。长兴元年(930),当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

从王景死,从荣在各位皇子中年龄最大,又掌兵权。然而他的为人轻浮狡猾而狠毒,喜欢儒学,学写诗歌,招集了许多文学之士,赋诗饮酒,所以是轻浮无知的人,每天阿谀奉迎得使他更加骄傲。将相大臣都很忧愁,明宗非常了解他的错误,然而管不了他。从荣曾侍奉明宗,明宗问他说“:你在处理军政大事之后干些什么?”回答说:“有空就读书,和各位儒士讲论经义。”明宗说“:经里讲的有君臣父子关系的道理,然而只有真才实学为人正直的儒士才应该接近。我看见先帝喜欢做诗歌,实在没什么好处啊。你是将家之子,平时不学文章,必然不精通,传到别人那里,只能受到取笑。我老了,对于经义虽然不晓得,然而喜欢听别人讲讲,其他的就不要学了。”

当年秋,封从荣为秦王。按旧例,诸王受封不朝庙,然而有司为了讨好他,想搞隆重的礼仪,就建议说:“古代因袭祭祀的老规矩,曾因此而给爵禄,所以不朝庙。现在受了重大的封爵不朝庙,不是孝敬的做法啊!”于是从荣穿朝服,乘大车,记录在簿籍上,到朝堂受册封,出来后,把封册放在车上去朝太庙,京城的人都认为他很光荣。长兴三年(932),加封中书令。有司又说:“旧例,亲王朝班站在宰相之下,现在秦王地位高,却站在宰相之下,不相称。”于是和宰相平行分班站在右边。

四年(933),加封尚书令,食邑万户。太仆少卿何泽上书,请立从荣为皇太子。那时明宗已得病,看到泽的上书很不高兴,对左右侍奉的人说:“群臣想立太子,我要到河东养老。”就召集大臣们讨论立太子的事,大臣都不敢说可否。从荣进来自己说“:臣听奸人说,想立臣为太子,臣实在不愿意呀。”明宗说“:这是大臣们的意思。”从荣出来见到范延光、赵延寿等人说:“诸位大臣商议想立我为太子,是想夺我兵权而幽禁在东宫吧。”延光等对此很忧虑,就加封从荣天下兵马大元帅。有司又说:“元帅有统率诸道的,也有专管一面的,以前没有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称,庆礼无法考究。请从节度使以下,凡是有军职的人,都背着装弓箭的袋子用军礼参见;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开始也这样见礼,以后以客礼相见。凡是元帅府的文符颁行天下都用帖。把站班升在宰相之上。”从荣大宴元帅府,对诸将都给予赏赐:控鹤、奉圣、严卫指挥使,每人马一匹、绢十匹;诸军指挥使每人绢十匹;都头以下七匹至三匹。又请严卫、捧圣千人为牙兵,每次入朝用数百骑兵前后护卫,张弓挟箭,在街道上奔驰,看见的人都很害怕。从荣又命令他的僚属及四方游士做征淮檄书,表示自己要平定天下的意思。

大臣中有人上书请为诸王选择老师进行教导。宰相对此事不敢决定,请从荣自己选择老师。从荣要请翰林学士崔腄、刑部侍郎任赞为元帅判官。明宗说:“学士代我说话,不行啊。”从荣出来后愤恨的说“:叫我当元帅又不得请僚属,这不是对我的训导。”将相大臣见从荣权位一天比一天显赫,然而这样轻浮,都知道要发生祸乱但不敢说话。只有延光、延寿为了避祸多次进见明宗,哭着要求解除枢密使的职务,二人都辞官而去,不久从荣之乱就发生了。

十一月十六日,雪,明宗到宫的西边士和亭赏雪,得了伤寒病。十七日,从荣与枢密使朱弘昭、冯斌贝到广寿殿问候起居,明宗已昏迷得认不得人了。王淑妃说“:从荣在这里。”又说“:弘昭等在此。”明宗都不答应。从荣等人去后,才把明宗迁移到雍和殿,宫中的人都痛哭。到半夜后,明宗突然醒来,侍候的人都不在身旁,对殿上守夜的宫女说:“夜漏几更?”回答说“:四更了!”帝吐出像肺一样的肉数片,涎液一斗多。守漏的宫女说:“皇帝好些了吗?”明宗说:“我不知道。”过了一会,六宫妃子都到了,说“:皇帝还魂了!”送上一碗稀饭。至早晨,病稍有好转,从荣称病不肯朝见。

以前,从荣常常忌恨宋王从厚比自己贤能,害怕不能继承皇位。他平时骄傲自夸很得意,一听到别人夸宋王好就露出不高兴的神色。入宫探望明宗的病,看见明宗昏迷得已经认不得人了,出去后又听到宫中的哭声,认为皇帝已经死了,就商议率兵入宫。派押衙马处钧告诉弘昭等人,想用牙兵入宫宿卫,问住在哪里,弘昭等人说:“宫中哪里都可以住,你自己选择。”私下对处钧说:“皇帝病情好转,秦王应竭力尽忠孝,不可随便。”处钧把这话都告诉了从荣,从荣又派处钧对弘昭等人说:“你们不怕灭族吗?”弘昭、斌贝和宣徽使孟汉琼等人进宫告诉王淑妃,商议说:“这件事必须得到侍卫兵的帮助。”就召侍卫指挥使康义诚在竹林下商议。义诚的儿子在秦王府做事,不敢赞成弘昭等人的意见,对弘昭说“:我是将校,听你们指使!”弘昭大惊。

次日,从荣派马处钧对冯斌贝说:“我今天到兴圣宫居住。”又告诉义诚,义诚答应了。斌贝即跑到宫里,见义诚及弘昭、汉琼等人坐在中兴殿商议,斌贝责备义诚说“:皇帝养活我们为的是今天用我们,现在安危的关头已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你为啥因儿子的原因就抱着观望的态度,假若秦王进了这个门,皇帝到哪里去呢?我们还能不灭族吗?”汉琼说“:贱命不足惜,我自己率兵抵抗。”立即进见明宗说:“从荣造反,兵已攻端门。”宫中一片哭声。明宗问弘昭等人说“:有这种事吗?”回答说“:有。”明宗用手指着天哭了,过了一会儿说:“义诚自己处理,不要震动京城。”潞王的儿子重吉在旁边,明宗说“:我和你父亲出身穷人家,夺天下时多次在危困中救我。从荣出了啥力,却做这种可恶事!你快点率兵把守宫门。”重吉立即派控鹤兵守住宫门。

当日,从荣从河南府率兵千人出来。从荣僚属很多,然而正直的大臣他都厌恶,他最厌恶的是刘赞、王居敏,最亲近的是刘陟、高辇。从荣率兵出来与陟、辇并马低声说话,走到天津桥南,指着太阳对辇说:“明天这时,杀王居敏了!”把军队摆在桥北,自己下马坐在胡床之上,派人召康义诚。这时宫门已经关闭,叩左掖门,也关闭了,从门缝中看到捧圣指挥使朱弘实率骑兵从北来,立即飞马报告从荣。从荣吃惊害怕,拿来铁弓,自己调好弓箭。皇城使安从益率三百骑兵冲到,从荣兵射箭,从益稍退。弘实五百骑兵从左掖门出来,刚渡河,后军来的很多,从荣才退回河南府,判官任赞等人都走出定鼎门,牙兵在嘉善坊抢劫后溃散。从荣夫妻藏在床下,被从益捉住杀了。

明宗听说从荣已经死了,悲哀哭泣得几乎跌落床下,几次昏倒。冯道率百官进见,明宗说:“我家闹成这个样子,无面目见大臣们!”君臣互相看着,哭得衣襟都湿了。从荣两个儿子还小,都被杀了。过了六天,明宗也死了。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五 淳化五年(甲午,994)·李焘
  王隱晉書卷六·汤球
  ●卷一 靖康朝野佥言后序(陈规)·陈规
  卷中·钱澄之
  名山藏卷之一百五·何乔远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海东逸史卷七·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二·佚名
  尚史卷十四·李锴
  一三一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查文源阁应补各书分缮清单呈览片(附清单二)·佚名
  七五○ 署理陕西巡抚毕沅奏缴应禁违碍书籍折·佚名
  王廷凑传·刘昫
  卷三 东丹建国·李有棠
  一三九、田骈考(附:彭蒙、王斶)·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八·彭定求

        卷818_1 【送梁拾遗肃归朝】皎然   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束书辞东山,改服临北风。   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   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   故人荣此

  • 卷第一百六十七·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陈纪一〔起强圉赤奋若(丁丑),尽屠维单阏(己卯),凡

  •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洪武十三年八月己未朔○庚申皇第二十一子模生○以广西都指挥同知耿良为都指挥使○辛酉遣使敕谕广东都指挥使司及南海卫指挥使司官曰戍边御侮不致民艰将之善也若居斯任者为国不能宣忠效力为民不能御灾捍患是废其职罪将

  • ◎禁止小便妙文·吴虞公

    沪江新闸路新康里老学究张小江,授徒糊口。人皆称之曰“书踱头”。一日,作“禁止小便文”,揭示墙上。见者莫不掩口葫芦,兹照录于下: 夫随地小便者,最可恶之事也。此处往来之人既多,臭气触鼻,则人将裹足

  • 信及录·林则徐

    ○本部堂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 戊戌十一月廿三日为传知事:照得本部堂奉旨驰驿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惟顶马一弁、跟丁六名、厨丁小夫共三名,俱系随身行走,并无前站后站之人。如有借名影射

  • 钦定金史语解卷一·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金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一【按金以满洲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满洲语其中地名姓氏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改字面订之】君名 【后妃 皇子附

  • 张说传·欧阳修

    张说,字道济,一说字说之。其祖先从范阳迁到河南,就改为洛阳人了。永昌年间,武后考贤良方正,诏令吏部尚书李景谌把考生名字都糊没再来覆校,张说所对的得第一名。后来署为乙等,授官太子校书郎,升左补阙。武后曾问:“各儒士谈起自

  • 卷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氏族略【五】满洲八旗姓精吉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萨尔都氏【世居哈达地方】和岳罗氏【世居呼尔哈地方】舍顔氏【世居费雅郎阿地方】必鲁哷氏【世居苏完

  • 第五章 7·辜鸿铭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 八 中国的长城·林语堂

    八中国的长城1自从朱频到达中国,他一直渴望看到中国的长城。对于他和所有的人来说,长城——世界上的奇迹之一,是巨大而古老的中国的象征。站在长城上你能感受和几乎看到古老中国浮现在眼前。在复活节中的一个上午,一个适

  • 卷十·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    宋 李樗黄櫄 撰清人刺文公也高克好利而不顾其君文公恶而欲远之不能使高克将兵而御狄于竟陈其师旅翶翔河上久而不召衆散而归高克奔陈公子素恶高克进之不以

  • 卷六十五·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五天子之孝论官材举逸附易履【卦名】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朱熹本义曰刚中在下无应于上故为履道平坦幽独守贞之象【臣】按履以行为义幽人以处为义人之所履未

  • 卷四·僧伽斯那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夫妇食饼共为要喻,共相怨害喻,效其祖先急速食喻,尝菴婆罗果喻,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唵米决口喻,诈言马死喻,出家凡夫贪利养喻,驼瓮俱失喻,田夫思王女喻,构驴乳喻,与儿期早行喻,为王负机喻,倒灌喻,为熊所齧喻,比种

  • 摄大乘论释 第三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三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所知依分第二之三论曰。云何为生杂染不成。结相续时不相应故释曰。今为显示若无阿赖耶识生杂染体亦不得成故。说结相续时不相应故论曰。若有于此非等引地没已

  • 吹万禅师语录卷十八·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等编说勉学说做诗不参禅不是好诗作文不透宗不是好文托诗参禅不唯有好诗兼有好禅以文透宗不唯得真文兼得真宗真宗运夫笔端不须学问而显了学问也好禅道出口头不须情境而挺特情境也山前一块闲田地又手叮咛问祖

  • 第六十二章 王子诞生·佚名

    其时此大地之主佳耶巴夫[王]并名密多王妃已殁。(一)然而西利瓦罗巴[王]之妃为须伽罗诞生玛那巴罗那伽[王]子并名利罗瓦提[王]女之二儿,(二)大地护者玛那巴罗那[王]之妃,罗多那瓦利亦又得密多、波巴瓦提二[王]女。(三)大阿提哈达[官]义罗巴夫

  • 诗本音·顾炎武

    十卷。《音学五书》之二,清顾炎武撰。是书以《毛诗》之音为主,他书为辅,考定《毛诗》音韵。《四库全书提要》云:“其书主陈第 ‘诗无叶韵’之说,不与吴棫《补》音争,而亦全不用棫之例。但即本经所用之音互相参考,证以他书,明

  • 碧山乐府·王九思

    明代散曲集。王九思(字敬夫,号渼陂)著。现存版本较多,有明正德年间刻本《碧山乐府》,凡2卷;有明正德刻、清补本《碧山乐府》,凡2卷、拾遗1卷;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张书绅刻本《碧山乐府》,凡2卷;有明嘉靖康浩刻本《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