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三十一

  顺治十七年。庚子。春正月。丁巳朔上不御殿。免行庆贺礼。

  ○朝鲜国王李棩遣陪臣表贺冬至元旦万寿圣节并进

  □山戊不□贡方物。宴赉如例。

  ○戊午。谕礼部朕荷天眷佑。缵承祖宗鸿绪统御天下。夙夜乾惕。图所以乂安海内、永厎昇平。十有七年于兹乃民生尚未尽遂。贪吏尚未尽改。积习相仍、未臻丕变。且滇黔虽入版图、而伏莽未靖。征调犹繁。焦思竭力、治效未孚。负上天之简畀。愧祖宗之寄托。虚皇太后教育之恩。孤四海万民之望。非朕未尝励精求治。实由凉德所致。反覆循省、罔敢即安。兹欲引咎自责。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布告中外。尔部即择期具奏。

  ○己未四川巡按张所志疏言、蜀省乡试中额旧例八十四名前三科以全川未复取未及额止中七十六名。今奉有直省中额各减半之上□日。适值三川俱复之后。应仍照旧例减半、取中四十二名。以鼓士气。章下所司。

  ○庚申。礼部拟正月十一日、告祭天地太庙社稷从之

  ○吏兵二部会议、江南浙江失陷城池文武各官罪。江南提督马逢知、当镇江失守拥兵不救。贼遁又不追巢

  □刀。应革世职。并见任官职。彻回本旗。前任浙闽总督李率泰督理两省军务不能保固封疆。应革职革任。原任浙江巡抚今告病陈应泰、疎玩军务。前驻防浙江固山额真、今浙江总督赵国祚、两握兵符。防御多疎。浙江提督田雄、战守疎虞。温州总兵官尚好仁、专汛失陷。俱应除世职外革职、革任。宁台总兵官常进功、总理水军。巢□刀御不力。应革职革任。浙江巡抚佟国器、身任封疆。筹尽未周。应降一级戴罪。照旧管事。前台州总兵官今调京口左路总兵官张杰、汛地失陷。应于新任内降三级。戴罪图功自赎。驻防浙江昂邦章京科魁、任内失陷太平一处。应降一级。照旧管事。疏入。得上□日、马逢知、免革职。着解任回旗。李率泰、赵国祚、田雄、常进功、尚好仁、俱免革职革任各罚俸一年。仍戴罪图功自赎。陈应泰补官日罚俸一年。佟国器、张杰、科魁、俱免降级各罚俸半年。

  ○委署分守上川南道高毓苕参奏、蜀抚高民瞻、在重庆时、会夔门诸逆狂逞犯城。竟弃城逃遁。赖大兵救援、始解。又婪取故伪咸宁侯高承恩幸僮郝承裔银三万。令承裔密造伪玺伪敕、假称曾袭侯爵以为投诚叙功之地。此外私加衔秩甚多。贪劣昭着。谨列十款、奏请提问又民瞻兄具瞻、乃满洲线索六部神棍。并请先逮具瞻临轩亲审疏入命平西王详察以闻。

  ○辛酉。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壬戌。以甲喇章京李永盛、为都督佥事、充镇守山东沂州等处总兵官。

  ○裁江南苏州、镇江、徐州、太仓、镇海、各卫经历。镇江织造局大使。通州通济库大使。松江递运所所官。毗陵、孟城、锡山、各驿驿丞。

  ○甲子。孟春。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太□山戊不□月将之神。

  ○谕礼部。天地太庙社稷、前择于本月十一日祭告。为期太近。且难以一日举行。今宜间日行礼。天坛

  一日。地坛一日。太庙社稷坛同一日。尔部即另选吉日具奏。

  ○乙丑。柰曼部落达尔汉郡王阿汉、以罪削爵。命其弟查穆散袭替。

  ○理藩院奏。科尔沁、国达尔汉巴图鲁亲王、为郡王时、所食俸暨赏赉、俱视各郡王独优。今晋封亲王、亦宜加优异。查土谢图亲王、卓礼克图亲王。俸赐优于诸亲王。应否照例。请上□日定夺。命照二王例。

  ○宴朝贺元旦喀尔喀部落达尔汉亲王奔塔尔、阿霸垓部落卓礼克图郡王色尔者尔、科尔沁国郡王张继伦、翁牛特部落杜棱郡王博它和、蒿齐忒部落郡王阿赖充厄尔德尼、敖汉部落郡王马济克、及贝勒、贝子、公、台吉等于礼部。

  ○丙寅。谕礼部。祭祀乐歌、所以歆格神明。理宜虔恪。今太常寺奏乐人员、平日怠于肄习。以致乐章音韵、多不中节。该寺各官、督演不勤。殊为疎玩。尔部即严加申饬。以后务演习精熟声调叶和。以副朕诚敬祭典之意。

  ○以原驻防汉中府镶蓝旗汉军梅勒章京杨凤翔、满洲闲散章京觉罗获特、俱为本旗梅勒章京。

  ○升通政使司左通政李敬、为宗人府府丞。

  ○升大理寺卿朱国治、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宁等处、总理粮储、提督军务。

  ○增设山东登州营副将、青州营都司、各一员。广东潮州水师营游击、中军守备、各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

  ○先是江南总督郎廷佐、漕运总督亢得时、江宁巡抚张中元、以失纠按臣王秉衡劣迹、各疏回奏。部议候秉衡事结再议。至是吏部议。得时、中元、俱已物故。廷佐瞻徇不奏、应降三级调用。但廷佐已缘事革职留任、无级可降。应令解任。得上□日、廷佐本当依议处分。姑从宽免、仍着留任。

  ○丁卯。兵部都察院、兵科河南道会奏。遵照八法、考选军政各官。銮仪卫云麾使黄宠、河南南汝总兵官张应祥、湖广荆州总兵官郑四维、江西南赣总兵官胡有升、直隶山永营副将张思盛、陕西西宁副将喻道真、湖广镇筸营副将李祯、广东南雄副将毕科、广州水师右协副将李允香等、三百一十员。应分别致仕、降调、革职、提问。议上。得上□日、是。此考选军政官员、年老有疾者、着勒令休致。才力不及浮躁者、着照例分别降调。罢软不谨、酷无款证、及在官脱逃者、俱着革职。其贪酷有据、详列事迹纠参者、俱着革职。行令各该抚按、严提究拟具奏。

  ○刑部审奏、浙江巡按牟云龙、将原参贪官吴之荣、赃银四万余两、妄请脱卸。不行审追。应拟斩命三法司核拟。

  ○己巳。升山东济南道参政吴柱、为江南按察使司按察使。江西湖东道参议胡昇猷、为福建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兴泉道。礼部郎中张纯熙、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松龙兵备道。降补直隶霸州道副使范周、为山西布政使司参议、分守冀南道

  ○以护守福陵总管官姚詹护守昭陵总管官硕塞吴巴什、年老、俱令致仕。

  ○辛未。以致仕二等阿达哈哈番夏玉子万邦、袭职。

  ○顺天府举行乡饮酒礼

  ○礼部再择告祭吉期。请以二十日、祭天于圜丘。二十一日祭地于方泽。二十三日、祭太庙社稷。从之。

  ○定文武各官捐助马匹五十匹以上者、纪录一次。一百匹以上者、加一级。

  ○兵部议覆、兵科右给事中袁懋德疏言、凡督、抚、提、镇、自京随带闲甲马匹。务将兵丁年貌、籍贯、马匹毛色、口齿、详明造册送部。查点印烙。然后移咨户部。支给银饷。其在外督抚兵马、应照例印烙造册。督抚按互相查核。提镇各标营、亦应照例册报。以凭查验其督抚造报内部兵马册籍、亦须详注明确以杜顶替虚冒之弊。从之。

  ○太子太保镇守盛京昂邦章京一等精奇尼哈番敦拜卒。

  ○刑部奏言、原任山东巡抚耿焞、婪赃六千有奇鞫审真确情罪重大。应立斩。家产籍没入官。济南知府贾一奇、为耿焞心腹。婪赃六百余两应立斩。济南同知杨桂英、婪赃一千五百有奇应立斩。家产籍没入官。中军张有才、过付银两。潍县知县尚祜卿、擅动库银、媚献耿焞。俱应立绞。疏入。下三法司核拟。

  ○壬申。礼部议覆工科都给事中姚延启疏言、各衙门大小官员、私交私宴、及庆贺馈送。应照例再行严禁。违犯者科道官指名特纠。敕吏部从重议罪。失纠者、一并严处。得上□日、是私交私宴、着依议严行禁革。如仍前违禁私相交结、庆贺升迁、馈送杯币、及无端设宴献酬、假馆陈乐、长夜酣歌者。科道官即行指实纠察从重治罪。如科道官徇情容隐、不行纠参。一并治罪。

  ○癸酉。以追谥故明崇祯帝为庄烈愍皇帝、遣固山额真伯佟六十致祭于陵寝

  ○山东巡按程衡疏言、文登县民鞠允良妻王氏年十九而寡。守节六十余年。坚贞苦节。请照例旌表。下礼部议。

  ○丙子。告祭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丁丑。告祭于方泽。上亲诣行礼。

  ○戊寅。升广西按察使毕振姬、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管左布政使事。贵州参政管左布政使事黄中通为广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湖广荆西道参政颜敏、为贵州按察使司按察使、管本省布政使司左布政使事。

  ○准翰林院修撰陆元文、复姓徐。编修鲍亦祥、复姓华。庶吉士张玮、复姓许。

  ○己卯。告祭太庙、社稷。上亲诣行礼。

  ○升大理寺少卿张瑃、为本寺卿

  ○裁陕西凤翔府广积仓、临洮府广储仓、河州仓、陇西县北关所、甸子川锦布峪递运所、安定县好地掌所、会宁县翟家嘴大使各一员。安定县广富仓副使一员。三原县建忠、渭南县丰原、华州华山、华阴县潼津、耀州顺义、同官县漆水、乾州威胜、武功县邰城、永寿县永安、邠州新平、长武县宜禄、平凉县高平、固原州永宁、泾州安定、静宁州泾阳、隆德县隆城、安化县弘化、宁州彭原、岐山县岐周、扶凤县凤泉、宝鸡县陈仓、陇西县通远、安定县延寿、会宁县保宁等驿。

  ○庚辰。上以文庙告成、亲祭先师孔子。

  ○谕吏部。刑名关系重大。须得人料理。左都御史能图、着调补刑部尚书。

  ○谕兵部。武科取士拔其韬略谙通弓马娴熟者、以备将才。至于开弓舞刀、掇石、俱属虚文实为无益以后试马步箭论策、着照例行。其开弓舞刀掇石、俱不必试。

  ○裁广东都司断事一员

  ○辛巳。上省躬引咎、颁诏大赦天下。诏曰。自古帝王统御寰区绥定兆姓。治效已臻、则与天下共乐昇平。化理未奏、则先臣庶反身克责。敬天勤民、道不越此。朕荷皇天眷佑缵承祖宗鸿绪夙夜兢兢、力图治安、十有七年于兹乃民生尚未尽遂贪吏尚未尽改。滇黔虽入版图、而伏莽未靖。征调犹繁。疾苦时告拯恤未周。反覆思维皆朕不德。负上天之简畀。愧祖宗之寄托。虚皇太后教育之恩。孤四海万民之望。每怀及此、罔敢即安。兹于顺治十七年正月二十、二十一、二十三日、祭告天地太庙社稷、抒忱引咎。自今以后、元旦、冬至、寿节、天下庆贺表章皇太后前照常恭进。朕前表章、暂行停止。特颁恩赦。加惠元元。应行事宜。开列于后。一、自顺治十七年正月二十五日昧爽以前凡官吏兵民人等罪犯。除谋反叛逆、子孙杀祖父母父母、内乱、妻妾杀夫、告夫、奴婢杀家长、杀一家非死罪三人、采生折割人、谋杀、故杀、蛊毒魇魅、毒药杀人、强盗妖言、十恶等真正死罪不赦外。行间罪过、贪官衙蠹受赃监守自盗拖欠钱粮、漕粮侵盗漕粮员役、及私书嘱托、骚扰驿递私船牌票亦在不赦外。其余死罪俱减一等。军罪以下、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咸赦除之。有以赦前事告讦者、不与审理。以其罪罪之。一、逃人罪犯赦后三次者、方坐死罪。在赦前者、俱免。一文职官员除贪赃、及大计处分、失陷城池、缉盗不获、罪犯越狱、拖欠钱粮、漕粮、违误钦件限期审事徇情、举劾不公、阅卷有弊、衙役作弊犯赃、本官不能觉察、投认师生等罪不赦外。见在因公诖误、议革、议降、议罚、及戴罪住俸各官、各该衙门奏明宽宥。一、武职官员、除贪赃、及军政处分、失陷地方缉盗不获、纵兵抢掠、拖欠钱粮、违误钦件限期、审事徇情等罪不赦外。见在因公诖误、议革、议降、议罚、及戴罪住俸各官、各该衙门奏明宽宥。一、顺治十六年以前、直省拖欠钱粮、差廉干满官、前往清察。果系拖欠在民者俱与蠲免。如系官吏侵欺者不准援赦滥及。一满洲兵丁、处处战功劳苦。该部通行赏赉。一、满洲兵丁、披甲随征多年效力被伤不能披甲及年老有疾退役者、酌给恩赏。一、征调别省兵丁、深为可悯。其家口坐粮照例给发。务令得沾实惠。一、自元年五月以来各地方归顺有功文武官员人等除已叙外凡未经收录者将归顺来历及归后劳绩、该部察明叙升。一、所在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自顺治元年以后、曾经各巡按御史奏闻者。仍行该按再为核实。毋事浮滥造册报部以凭旌表。一、额徵钱粮俱照万历年间则例。其天启崇祯年间加增、尽行蠲免。通行已久如贪官污吏、例外私派多徵扰民者。该督抚按题参重处。一、远省未附地方文武各官及乡绅士民、投诚归顺者从前负固之罪、通行赦免察其功之大小、各与升赏。一、叛逆干连原系无辜者该督抚按审明即为具题释放。一、附近贼巢居民原未从贼、有司将领、一概混捕擅杀者、该督抚按察实参处。一、盗贼多因饥寒失业、或为贪官所迫诏书到日、虽系首恶、若能率党投首悉免其罪兵收入伍民收入籍。务期得所。有能擒捕首恶及党内首告者论功授官。给赏。如有因其投首乘机邀执希图功赏者治以重罪。一、大兵经过餧马地方、供应草豆运价等项、以后俱准作正项钱粮销算。如官胥通同掯勒侵冒、该督抚即行纠参。隐徇者、一体重处。一、贫民失业流离、各地方官有能赈恤全活五百人以上者、核实纪录。千人以上者、即与题请加级。其有乡宦富民、尚义出粟全活贫民百人以上者、该地方官核实具奏。分别旌劝。一、各处土司原当世守地方。不得轻听叛逆招诱自外王化凡从前未经归顺、今来投诚者、开具原管地方部落、准与照旧袭封。有擒执叛逆来献者、仍厚加升赏。一、已归顺土司官、曾立功绩。及未经授职者。该督抚按通察具奏。论功升授。于戏。乾行惕励、用昭内省之诚。解泽旁流、式布维新之治。诞告中外。咸使开知。

  ○免陕西洮州卫十六年分水灾额赋

  ○赠殉难浙江海门游击李宏德一级。荫一拖沙喇哈番。

  ○礼科右给事中杨雍建疏言、臣闻朋党之害、每始于草野。而渐中于朝宁。拔本塞源、尤在严禁结社订盟。今之妄立社名、纠集盟誓者、所在多有。而江南之苏松、浙江之杭嘉湖、为尤甚。其始由于好名。其后因之植党。相习成风、渐不可长。请敕部严饬学臣、实心奉行。约束士子。不得妄立社名、纠众盟会。其投剌往来、亦不许用同社同盟字样。违者治罪。倘奉行不力、纠参处治。则朋党之根立破矣。得上□日、士习不端。结社订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风。深为可恶。着严行禁止。以后再有此等恶习、各该学臣即行革黜参奏。如学臣徇隐、事发一体治罪。

  ○壬午。转通政使司右通政刘士兰、为左通政。升山西河东道参政王天眷、为通政使司右通政。陕西河东兵粮道佥事季昌龄、为光禄寺少卿。

  ○以镶白旗阿达哈哈番夏柱、为驻防江宁协领。

  ○升广西江右道参议盛藻、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河东兵备道。补原任陕西庄浪道副使佟养钜、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冀南道。浙江督粮道参议杨陛、为山东布政使司参议、济南道降补原任陕西庄浪道副使韩志道、为江西布政使司参议、湖东道。

  ○以故二等阿达哈哈番特锡伦子佛兑、三等阿达哈哈番通吉子讷尔特、察哈尔多内弟讷木准、鄂内子荪柱、满济侄诺穆齐岱、色冷子劳米、拖沙喇哈番黄柱子阿纳达、满都子诺穆图、各袭职。

  ○拖沙喇哈番察哈赖噶尔玛色冷缘事革退以其弟理塔尔、袭替。

  ○以平南王属下拜他喇布勒哈番盛登科子世白、袭职。

  ○以阵亡何九成子自扬、陈武子英、俱袭拖沙喇哈番。仍命自扬、归桂林中卫左所英、归江南吴平卫左所。

  ○甲申。升江南苏松水师总兵官梁化凤、仍以太子太保左都督、充提督江南苏松常镇等处总兵官甲喇章京马呈祯、为都督佥事充镇守河南南汝等处总兵官。

  ○免山东莒州、沂州、宁阳、郯城、金乡、单、日照、城武、滕、曲阜、诸城、沂水等县、十六年分水灾额赋。

  ○经略大学士洪承畴、再疏劾云南巡抚林天擎、臣前疏参天擎乖戾情状。今复廉得其种种秽迹。谨列款奏闻。祈敕部察议。其临沅道张柔嘉、楚雄知府徐泰来、云南知府余秉衡、俱有行贿证据。应行提审。天擎旧役李以楫、委署县丞。尤属冒滥。至于保举非人。臣不敢辞咎。得上□日、据参林天擎赃私狼籍。着革职。张柔嘉、亦着革职。徐泰来、余秉衡、李以楫、俱着革任。并本内有名人犯、该督会同平西王、质审追拟具奏。卿不必引咎

  ○乙酉。万寿节。上以治效未臻、正尔省躬引咎。免行庆贺礼。

  ○遣官祭太庙。永陵。福陵。昭陵

  ○遣官祭真武、东岳、城隍之神

猜你喜欢
  卷十三 本纪十三·赵尔巽
  补遗卷第二·徐鼒
  武宗外纪译文·毛奇龄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首卷一·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三·佚名
  一四七 谕内阁圣祖集诗内错字未校出总裁王际华等着交部议处·佚名
  四三 祖母·周作人
  韦孝宽传·令狐德棻
  唐胜宗传·张廷玉
  六一、墨子游楚鲁阳考·钱穆
  职官四五·徐松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司马迁
  纲鉴易知录卷五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四·杜文澜

    卷十四如鱼水柳永词、摇动一片晴光句、落摇字、应遵词谱增、梅子黄时雨张炎词、弹断琵琶留不住句、断字山中白云词作到、又一行柳丝吹暝句、丝作阴、尾犯吴文英词、为偷赋锦雁留别句、落为字、应

  • 附录一·佚名

    附录一婆娑洋集序重刻北郭园全集序草草草堂吟草小引大潜山房诗钞叙师友风义录序师友风义录自序偏远堂吟草序偏远堂吟草序偏远堂吟草序偏远堂吟草跋偏运堂吟草跋科山生圹诗集序小东山诗存序小东山诗存跋友竹行窝遗稿序

  • 卷之二十六·佚名

      顺治三年丙戌。五月。丙午朔。升直隶河间兵备佥事陈鹏举为浙江布政使司参议兼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温处道山西汾州府知府林维藩为湖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荆西道。山西太原府知府马之先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河东兵粮道。

  • 首卷三 目录·佚名

    大清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天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实录目录卷之一咸丰十一年七月卷之二咸丰十一年八月上卷之三咸丰十一年八月下卷之四咸丰十一年九月上卷之五咸丰十一年九月下卷之六咸丰十一年十月上卷之七

  • 谷山笔麈卷之二  纪述一·于慎行

    纯皇之诞孝庙也,时万贵妃宠冠后廷,宫中有孕者,百方堕之。孝穆太后旧为宫人入侍,已而有孕。贵妃使医堕之,竟不能下,乃?育之西宫,报曰:「已堕。」上不知也。一日,上坐内殿,咄嗟自叹,一内使跪问故,上曰:「汝不见百官奏耶?」小内使应曰: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八·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后梁纪上太祖开平元年正月张颢徐温杀杨渥亲信十余人【欧阳史四年正月渥视事陈璠等侍侧温颢拥牙兵入拽璠等下斩之渥不能止由是失政按璠等已死于宣州今从十国纪年】三月甲辰唐帝禅位【实录薛居正五代史唐

  • 鲁迅的文学修养·周作人

    文学修养是句比较旧式的话,它的意思大略近于现代的“文艺学习”,不过更是宽泛一点,也就好讲一点。鲁迅的著作,不论小说或是杂文,总有一种特色,便是思想文章都很深刻犀利。这个特色寻找它的来源,有人说这是由于地方的关系。因

  • 十八相送·胡兰成

    十八相送一十二月一日,我离开枫树头,转往金华,这次是除了斯君,还有范先生也同行。金华城外有傅家,傅太太斯君他们叫她小娘娘,把我送到她那里,或者想得出办法。傅家老爷民国初年在杭州当旅长,与斯家老爷先後脚去世。傅太太娘家

  • 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第三·班固

    (魏豹,田儋,韩王信)【原文】魏豹,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为庶人。陈胜之王也,咎往从之。胜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立周市为魏王。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谊必立魏王后乃可。”齐

  • 张绍登传·张廷玉

    张绍登,字振夫,南城人。崇祯时举人,授应城知县。崇祯九年(1636),农民起义军攻应城,绍登同训导张国勋、乡官饶可久全力抵御,力战一昼夜,斩获甚众。义军暂撤走。本县侍郎王蠨之子王权与本族有怨仇,怨家暗中引导义军再来攻城。国

  • 卷六·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六     明 夏良胜 撰逹道之义【父子之常 父子之变父子之戒】五子之歌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闗石和钧王府则有蔡沈曰典犹周之六典则犹周之八则

  • 有为品第一·佚名

    能觉悟烦恼,宜发欢喜心。今听我所集,佛所宣法颂。如是佛世尊,一切智中师。慈悲为有情,广说真实语。一切行非常,皆是兴衰法。夫生辄还终,寂灭最安乐。如烛炽焰时,掷物在暗处。不使智灯寻,恒为烦恼覆。人身有形器,弃散在诸方。骸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五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五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三法品第四之三 三受者。一乐受。二苦受。三不苦不乐受。乐受云何。答顺乐受触所生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谓乐受。复次修初第二第三静虑时。顺

  • 韵补·吴棫

    研究上古音著作。宋吴棫撰。5卷。首创协韵之说。音韵学专著。成书于南宋初年。吴棫,字才老。约生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卒于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宣和六年进士,曾任太常丞,泉州通判。南

  • 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佚名

    《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卷2著录曰: “《洞玄灵宝观妙经》二卷。”《续修四库全书目录提要》稿本据此推测该经出自唐五代间。今本二百余字,盖残卷。述心有五时,身有七候,劝人观妙,静心,无心。

  • 驻春园小史·佚名

    又名《绿云缘》、《第十才子书》、《第十才子双美缘》、《一笑缘》。章回小说。题“吴航野客编次”。六卷二十四回。叙明嘉靖间,嘉兴女子曾云娥,因家中失火,与母寄身于舅父叶总制家,与故兵部尚书子黄玉史传诗通情,私订终身

  • 明诗平论二集·朱隗

    朱隗辑,二十卷,诗固可以法。为断乎。文章之道。何往而无法也而况诗于法。为尤切者乎。虽然法何所昉也。

  • 网庐漫墨·佚名

    清末民初昂孙撰。全书分清前杂谈和清代野史掌故两大类,所记朝野掌故轶事,多为作者亲历亲闻,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内容曾在民国初年《民权素》杂志上连载,今据此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