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百三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官教习庶吉士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管理刑部事务加二十三级纪录十六次臣周祖培总裁官太子少保管理内繙书房事务对引大臣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户部尚书管理三库事务加四级随带加五级纪录十二次臣宝鋆总裁官经筵讲官弘德殿教习清文谙达上书房总谙达国史馆总裁官正蓝旗蒙古都统礼部尚书管理太常寺鸿胪寺事务加二级军功加四级随带加八级纪录五次臣倭什珲布等奉敕修
咸丰六年。丙辰。秋七月。丙辰朔。享太庙。遣恭亲王奕恭代行礼。
○谕军机大臣等、昨因江西饶郡失守。广信危急。谕王懿德等、将张从龙、陈上国、所带各兵。饬赴建昌、广信、防剿。并谕由闽续调官兵。迅速驰往向荣军营。兹据该督等奏、顺昌九龙山土匪。纠合江西汀广奸民。分股滋扰。调赴江右援兵。未敢骤撤藩篱等语。闽省毗连江西地面。本有督粮道王训等、在彼督办防务。现虽有匪徒觊觎。而滋事未久。如果实力围捕。当易扑灭。该督已另调省标、及各营兵一千名。派游击苏遇春等管带。前往顺昌协拏。着即责成王训、金万清、妥为调度。迅埽贼氛。其张从龙、陈上国之兵。着仍遵昨降谕旨。令赴建昌、广信、分投防剿。该处距闽不远。亦可牵制贼势。为顺昌等处声援。至琳润等所带兵勇。及续谕添调兵二千名。仍当迅速抽赴向荣军营。俾资剿办。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以剿办广东香山、虎门、贼匪出力。赏知县邱才颖、守备胡廷升、赵涟等、花翎。恩骑尉邢麟阁等、蓝翎。余升叙有差。
○以克复安徽泾县城。予游击周天受、以副将补用。
○予安徽阵亡知县张学襄、国子监典籍程立鳌、都司倭克津、三等侍卫额勒和讷、千总郎锦魁、把总程步云、外委马锦铃、胡福春、游进森、祭葬世职。附生程立义、吴疆、祭葬世职、如八品官例。
○丁巳。谕军机大臣等、向荣奏、连日攻剿逆匪。焚毁贼垒获胜。并请将郑魁士、傅振邦、饬调一员。前赴江南等语。逆匪扑犯丹阳。并绕往东南。蔓延结垒。意在包抄我军营盘。经向荣派兵日夜轰剿。焚毁凤凰冈贼垒二座。我军声威稍振。惟逆数尚多。内犯之路。处处可虞。该大臣布置各情。虽尚周妥。究恐贼众兵单。不敷分布。前有旨谕英桂、饬傅振邦、带兵驰往江南助剿。据该抚奏称、陕西绿营官兵一千名。黑龙江余丁五百名。业经先后启程。嗣又抽拨西安马队千名。交傅振邦督带。并饬该镇于原带官兵内、抽拨带往。复谕和春等、挑选马步官兵一千六百名。连前次所派之四百名。凑足二千名。即日前赴丹阳。所有皖豫各兵。当可陆续赶到。该大臣即可随时布置。其张从龙、陈上国、所带闽兵。因江西剿贼吃紧。赴建昌、广信、分投防剿。已谕王懿德、饬催琳润、禧禄、所带兵一千四百名。飞速驰往江南。并谕令添调精兵二千名。一并交向荣调遣矣。该大臣扼守丹阳。虽屡挫凶锋。而句容之茅山、薛埠、丹徒之宝堰等处、皆可径至常州。无须经过丹阳。况宜荆太湖。水陆分歧。并可直达苏浙。内窜之路。几于防不胜防。该大臣惟当严饬明安泰、秦如虎等、实力防剿。并遵叠次谕旨。激励兵勇。相机进剿。勿得株守一隅。致误全局。浙省护军火轮船。已据何桂清奏调入江。复派员赴上海购募。并谕怡良、赵德辙、将沪商护运之火轮船。迅速派委妥员。督带入江。统归该大臣调度。此项轮船。驶入大江。即着向荣妥为布置。如能肃清江面。亦可牵制贼势。将此由六百里加紧谕令知之。
○黑龙江将军奕山等奏、俄夷续来人船数目。及去留情形。得旨。该夷情形。不过豫作通商地步。现在固不可不严为之防。尤不可稍露形色。惟使该夷受我羁縻。不能尽遂所愿。方妥。此批惟汝三人知之。不可宣示。密之。
○予江苏阵亡参领淩保、胡兴阿、林春、吉淩阿、佐领伊经阿、防御毓秀、魁永、萨萨布、骁骑校长庚、守备谭金常、潘龙蛟、姜廷富、王登、王道泰、千总吴廷灿、戴天保、安泰、马殿元、陈纲、把总江应魁、刘敬端、王荣栋、雍仁宽等、祭葬世职。
○戊午。谕内阁、桂良奏、永定河北岸漫溢、驰往勘办一摺。直隶永定河南岸漫口后。大雨不止。河水叠次增长。各汛堤埽。纷纷被冲。大溜直漫堤顶。北四上汛、北三工堤工、冲缺二十余丈。该厅汛员弁。当河水盛涨。并不加意防范。以致北岸复有漫溢。实非寻常玩误可比。知府衔北岸同知娄煜、署北四工上汛涿州州同试用县丞施成钊、北三工涿州州判朱秉璋、协防北岸把总蔡铎、着一并革职。仍责令随工效力。永定河道崇祥、前因南岸漫口。业经革职留任。北岸又复漫溢。未能实力防护。着即行革任。桂良着再行交部议处。该督俟南岸查办详明后。即着驰赴北岸。严饬该管员弁。赶紧堵筑。被淹村庄。应如何抚恤之处。并着桂良迅速查明具奏。
○又谕、叶名琛、柏贵奏、查封革员家产。请旨办理等语。已革江苏苏松太道吴健彰、被参各款。业经怡良等查明奏结。所有该革员原籍赀财家产。着即发还。
○又谕、和春、福济奏、皖省军需匮乏。垫款一时难补。请饬在徐属地丁银内扣还等语。皖省制造局。向在徐州办解。一切军装。均由该道垫支。除叠次截留皖饷。充抵归款外。尚欠还银二万七千余两。着准其在于徐属应解地丁银内。照数扣留。以归欠款。嗣后地丁银两。仍不准率请扣留充抵。
○以广东南澳剿贼出力。赏千总谢腾瑞等、蓝翎。余升叙有差。
○己未。谕军机大臣等、朕闻福兴近日在营。与张国梁不能和衷。将士无所适从。并闻怡良有函知许乃钊、令其前往开导之事。军营将帅不和。必致贻误大局。断非空言开导。勉强解释。所能了事。自邓绍良渡江之后。扬营武职。正少帮办大员。该将军才优年壮。尚能督带马队。若将福兴移往江北。较为合宜。着向荣即将福兴、与张国梁、不能和衷之处。据实速奏。候旨派调。或令福兴自统一军。分营防剿。尚可藉资得力。则不必移往江北。即徽甯等处。亦可酌量拨往。总期各尽所长。不致互相掣肘。贻误大局为要。至丹阳军营。现在军威稍振。张国梁总统诸军。尚能奋勇。若畀以帮办。能否胜任。着向荣一并据实具奏。当此军务孔棘。全在将帅得人。万不准稍存瞻徇。前次谕令查看之余万清、彭玉雯二员。亦着一并确查。附报奏闻。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长芦盐政乌勒洪额、奏报到任日期。得旨。一切税务。必须实力随时整饬。不可日久废弛。
○缓徵广东被贼滋扰之英德、归善、陆丰、潮阳、普甯、惠来、高要、开建、恩平、长乐、连、阳山、十二州县、未完额赋。
○庚申。谕内阁、官文奏、堵剿下游贼援、并黄州汉阳剿贼、叠获胜仗一摺。武汉逆贼。被围日久。密约下游贼党往援。经官文派拨兵勇。前往堵截。六月初九日。行至黄州鹅公颈地方。适与贼遇。都司王玉琳等、分东西两路迎击。署黄州府知府许赓藻、督率团练助战。毙贼千余名。贼众败逃。复追杀数百名。溺死者无数。夺获旗械数百件。将军都兴阿等、乘胜进攻黄州。将城外贼垒焚烧。毙贼百余名。二十一日。武昌贼船数十号。由襄河口上驶。官军开炮轰击。并纵火焚烧贼船数只。落水死者。不计其数。维时陆路有贼千余。由米厂河来扑。官兵奋力进剿。毙贼五百余名。生捦十余名。夺获马匹器械多件。官文等围攻武昌汉阳。日久无功。此次各路虽皆获胜。于克复尚无把握。实属迁延贻误。着该大臣等、振刷精神。督饬将弁兵勇。实力剿办。克期收复城池。不得以小有胜仗。铺张搪寒。傥再因循观望。国法具在。恐该大臣等、不能当此重咎也。
○又谕、王庆云奏、请严禁盐务需索一摺。河东销盐。经行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业经王庆云、会同吴振棫、妥议章程。于所过各境。严禁官吏需索。惟河南会兴镇一路。销盐较多。难保无官吏藉端阻挠。且信阳州、现办抽厘。接济湖北军饷。傥需索未能尽除。必致商贩裹足。着英桂严饬河陕汝道。及行销潞盐各属。无论文武员弁幕丁兵役人等。均不准需索留难。如有此等情弊。即着从严究办。以整鹾纲而畅课运。
○实援昇福山东按察使。
○予湖北阵亡副将骆永忠、殉难知府易容之、并其子候补府经历觐扬、知县钮芳津、祭葬世职。
○辛酉。谕内阁、桂良奏、勘明永定河漫口情形、现筹堵筑一摺。永定河南七等工。既因北岸掣动大溜。已成旱口。自属施工较易。着桂良督饬道厅各员。赶紧勘定引河工头。乘此已交秋令。水势渐落。克期堵合。毋稍迟延。所需经费。着即照所请。迅速筹办。其被水之固安、永清等县。前因贼锋偪近。或曾办团练。或供应兵差。民困未苏。朕心方深轸念。兹复被水漫淹。亟应加恩抚恤。着即遴员分往确查。据实速奏。至北岸漫口工程。应如何亟筹堵筑之处。并着妥筹速办。
○又谕、叶名琛、柏贵奏、匪众窜入和平县城、官兵攻剿克复一摺。广东和平县地方。屡被江西击败余匪。及该省河源股匪。分投窜扰。于上年十二月。该匪乘间阑入东门。占踞县城。经昆寿督带兵勇。由河源一路进剿。屡获大胜。于五月初五日。分三路进攻。乘大雾笼罩。先将小南门攻破。兵勇入城截杀。匪众由东门逃遁。计追毙贼匪一千余名。和平县城。被匪先后窜扰。现经围攻克复。着叶名琛等、仍严饬员弁兵勇。追击□□穴□又□捕。无留余孽。该地方文武。虽经随同克复城池。究属堵剿不力。咎无可辞。署和平县知县候补知县陈义、典史章铸文、护和平营都司守备梁肇庆、把总叶志光、均着即行革职。以示惩儆。其在事尤为出力人员。着该督抚查明保奏。
○又谕、叶名琛、柏贵奏、官军攻剿江西股匪、克复雩都、上犹县城、赣州府城解围一摺。江西南赣一带。贼匪肆扰。经叶名琛等、派拨广东兵勇。驰往助剿。四月初九日。候选从九品孙福同、在新城县赤石塘。与匪接仗获胜。歼贼一千余名。将匪巢尽行焚毁。五月十四日。进攻白鸽桥匪营。并将上犹县城克复。潮州镇总兵寿山、于十九日。带兵围攻雩都县城。用地雷轰坍城墙。毙匪五百余名。当将县城克复。二十二日。攻剿赣州城外贼匪。击沈匪船七十二只。余匪分窜。赣州府城围立解。此次广东兵勇。赴援江西。克复城池。各员弁奋勇接仗。尚属得力。兵勇亦能用命。着该督等、严饬各路将弁。乘胜进剿。疏通江西下游。以期迅埽贼氛。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叶名琛奏、咪酋伯驾、与<口英>口□佛二国夷酋。在粤各递照会。欲求重订条约。伯驾并有欲行北上之语。已经叶名琛阻止。犹恐其各处要求。请饬嗣后该酋无论行抵何省。如有恳求代奏之件。总令其回粤查办。已谕知怡良、照议办理。妥为防范。本日据王懿德奏、咪酋呈递国书。代为呈进。览其呈递之件。大意仍在更定条约。其事万难准行。王懿德接到此件。自应正言拒绝。告以一切夷务。皆由库东办理。他省不能入奏。令其将原件赍回广东。一面照钞密奏。不使该夷知悉。方为得体。前年该酋驶抵上海天津。怡良、崇纶等、皆系如此办理。该酋始俯首帖服。起碇南还。今王懿德既已代为呈递。惟有设法开导。令其仍回广东。告以此次虽经入奏。因非闽浙总督应行管理之事。不能据所奏查办。已将原件发还。若再为陈奏。必致上干重谴。与尔国仍无所益。只有前往广东。听候办理。上年尔往天津。皆系徒劳往返。今福建事同一律。即具奏亦难邀允准。该夷狡诈成性。遇事生风。固不可过于峻拒。激成事端。亦岂可一味通融。授之以柄。所有代递夷书各件。着原匣发还。嗣后不得再为呈进。发还之后。该夷酋作何动静。是否遵谕赴粤。并着速行密奏。将此由四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前据叶名琛奏、夷酋复请更定条约。并有欲行赴京之语。已谕知该督据理开导。并阻其再至天津。谅该督必能体会此意。斟酌妥办。乃咪酋伯驾、驶至福建。呈递国书。求为转奏。王懿德即将原件代为进呈。览其大意。欲遣人住居京师。仍是要求改约之意。万不能行。惟叶名琛前奏、该夷在广东。并不述及有国书之事。显系明知广东无可觊觎。故不肯在广东呈递。又因前年在上海天津。计无所施。希冀向福建一为尝试。其居心叵测。不言可见。本日已将原件发还王懿德。谕令开导该酋仍回广东。所有译出之夷书文凭各一件。着钞录一分。给叶名琛阅看。俟该夷驶回广东。即着遵照前旨。妥为晓谕。能坚持定议。无所更改。固为妥善。即必不得已。亦只可择其无碍大局者。酌量变通一二条。若遣人来京之说。则悖谬无理。谅叶名琛自能炮斥。毋俟再三谆谕也。至前此谕令叶名琛、拨兵四千名。酌量派提督昆寿、总兵通安等统带。由海道前往江南。本日据该督奏、昆寿已由和平前赴赣州。通安现署昆寿之缺。自系遵奉从前谕旨办理。惟此时江南情形。较赣州尤为吃紧。广东派往江西大员。已有寿山、谢焜等。其派赴江南之兵。不可无大员督带。如昆寿尚未出粤境。着即饬令带兵。仍赴江南军营。如业已抵赣。或酌量调回。或另派得力大员。督带江南援兵。均着叶名琛酌量情形。迅速具奏。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
○又谕、德兴阿、翁同书奏、进剿瓜州、江浦、各情形一摺。瓜州贼匪。据称愈聚愈多。是其意图他窜。显而易见。德兴阿等、自应严密围攻。即可杜其旁窜。若徒以缓急两难为虑。必致该匪四出滋扰。防不胜防。稽延时日。江浦地居要冲。亦应亟筹克复。着德兴阿等、督饬将士。实力攻剿。务将瓜州江浦贼众。悉数歼除。毋得再涉延缓。致该匪窜扰他处。陕西绿营兵一千名。准其将一半留于扬营。其余一半即饬速赴向荣军营。听候调遣。该大臣等、请饬已革提督孔广顺、前赴扬州。已谕令官文、将孔广顺能否前往之处。酌量办理。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德兴阿奏、浦口为南北咽喉。江北军营。现乏提镇大员派往专驻。请饬派已革提督孔广顺、兼程来扬等语。孔广顺、现在官文军营。该大臣营内。带兵得力大员。尚不乏人。而江北现无大员可委。自属实情。着官文酌度情形。如果孔广顺现无紧要差委。可以令其前往。即着派令迅速启程。驰赴扬州军营。交德兴阿等差委。藉资得力。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予广西阵亡知府谢邦瑞、千总柯维、祭葬世职。
○壬戌。谕军机大臣等、军机大臣面奏。有人呈称、常州现办团练。分厢练勇。城关而外。未能一律通行。办事之人。亦未能尽当其选。必须设一专员督办。再择贤明绅士。入局襄理。毋得专力城厢。遗漏乡镇。在籍赞善赵振祚、办理团练劝捐。已经三载。独力难支。拟请饬令已革臬司查文经、专司督办。会同赵振祚、破除情面。添致绅士。必能揆度合府情形。次第讲求。以臻尽善。即抽厘一节。亦可加意清查。杜其中饱。又称在籍编修吕耀斗、前任云南同知陆葆、候选训导杨金监、皆深明大义。宜延致入局。职员曹禾、吴容光、举人盛久荣、承越、生员吴会甲、六品军功吴文澜、皆可分别察委等语。常州为苏州门户。水陆交冲。筹办团练。必须实力经理。该府所属荆溪、宜兴、金匮、无锡、皆可直达苏州。江阴、武进、各江口。外通大江。尤为险要。正宜通筹形势。合力举行。方不致囿于一隅。有名无实。查文经现在向荣军营。其前任知府时。是否民情翕服。怡良久驻常州。自必确有所闻。果其实在可靠。即即着该督等咨商向荣。如查文经在营。现无经手紧要事件。即调回常州。令其专司督办。傥行之有效。并可推行各属。不必拘定常属一处。至所举各绅士。其中或办事实心。或身家殷实。并着该督抚妥为察看。分别委任。此外如有公正绅士。亦着准其举报。听候察委。傥有浮华不实。藉端生事之徒。即着从严甄汰。毋令偾事。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癸亥。谕内阁、户部奏、遵旨酌定粮台奏报支发各款、限期章程一摺。前因各路粮台支发各款。奏报稽延。谕令户部酌定限期。妥议章程具奏。兹据该部奏称、军兴以来、款目愈积愈多。若仍令各军营每月一奏。诚恐赶办不及。藉词延宕。着照所议。于半年开单奏报一次。统以六月十二月二十日。作为奏报到部定限。傥再迟延。即着户部查明参奏。经此次奏定章程。各路粮台。及各省总局大员。均当力杜冒滥积弊。无论征防军需。支发各款。赶紧清厘。先行按照前定单款填注。并核明放款例案。一并于本年十二月二十日以前限内。奏报到部。以凭查核。毋得仍蹈故辙。因循玩误。
○又谕、吏部奏、遵旨严议议处一摺。盛京户部侍郎兼管奉天府府尹书元、着降五级调用。升任都统前兼署奉天府府尹恒毓、着毋庸照部议降二级留任。即以原品休致。前任海城县知县升任辽阳州知州王肇光、着降四级调用。毋庸查级抵销。奉天府治中曹敦锜、通判巴克坦、着降一级调用。承德县知县奎寿、着降二级留任。均着准其抵销。
○又谕、穆隆阿等奏、张家口石坝被水冲塌、请饬派员勘办一摺。本年六月以来。该处河水涨发。致将护城石坝冲塌百十余丈。水势偪近城垣。自应赶紧修筑。着桂良遴派道府大员。前赴张家口。将口内口外各坝。逐细查明。即饬该地方官。妥为办理。另摺奏、官兵衙署房间。上届未经修理。现在渗漏坍塌。不堪栖止。着桂良即派查勘石坝之员。一并详查具奏。
○以户部尚书柏葰、署正红旗蒙古都统。
○调盛京兵部侍郎富呢雅杭阿、为户部侍郎。兼管奉天府府尹事。工部侍郎锡龄、为兵部侍郎。刑部侍郎善焘、为工部侍郎。署刑部右侍郎和润、为盛京刑部侍郎。未到任前。以兵部侍郎锡龄兼署。
○甲子。孝静康慈皇后初周年忌辰。遣恭亲王奕祭暂安寝殿。
○乙丑。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谕内阁、永康等奏、恭查陵寝殿座等工、请饬勘修一摺。景陵东配殿西面檐头后坡。应修工程。与本年方向相宜。着即归入本年另案工程处。敬谨修补。其余各工。着今冬查勘岁修大臣。一并敬谨查验。于明春诹吉修理。
○又谕、永康等奏、请饬催遵化等州县应交铜铁大钱、逾限未解一摺。直隶遵化、丰润、玉田、苏州、四州县。承领宝蓟局各样大钱。发商行使。勒限一年归款。迄今均届限满。并未解缴。屡催罔应。实属延玩。着直隶总督桂良、严催各该州县。迅即埽数缴齐。按款归还。毋得再有延宕。以重库储而昭核实。
○命醇郡王奕譞、带领侍卫十员。往奠故寿臧和硕公主茶酒。
○以正黄旗护军统领德全、署正白旗汉军副都统。
○缓徵山东陵、东阿、兰山、高唐、曹、五州县。暨德州卫。被旱被淹被风被丹庄屯、新旧额赋有差。
○丁卯。皇后千秋节。宫内行礼如仪。停止筵宴。在外公主福晋命妇。均进内行礼。
○谕内阁、向荣、怡良奏、请将不遵调遣之参将革职留营一摺。江南淮安营参将和顺、经秦如虎行令驰赴东坝防堵。辄敢因秦如虎已赴建平。跟追前往。迨经会剿获胜。正当出城御敌之际。复以移兵就饷为词。径赴溧阳。实属进退自由。不遵调遣。和顺着即革职。并拔去花翎。留营效力。不准逗遛溧阳。如敢抗违。即以军法从事。
○又谕、向荣奏、连日夺毁贼垒、大获胜仗一摺。江镇逆匪。分股窜至五里牌、黄庄桥等处。偷筑营垒。经张国梁督兵、由五里牌上流。搭渡进攻。击散沿河匪党。直偪贼卡炮台。并督同将弁。跃过濠沟。将贼垒纵火焚毁。余匪飞奔逃逸。其简渎河东黄庄桥一带贼垒。复经向荣调回虎坤元等、分队攻剿。将后面三垒。纵火焚毁。并焚附村贼卡数处。河东黄庄桥。一律埽平。其河西之贼。于夜半焚垒自遁。统计是日踏破贼垒五座。毙贼二千余名。生捦七十一名。剿办尚为得手。着向荣督同张国梁等、激励诸军。截击窜贼。将延陵宝堰一带贼匪。悉数歼除。节节进剿。毋稍延缓。
○谕军机大臣等、向荣奏、连日获胜、攻毁贼垒情形一摺。已明降谕旨。并令张国梁、帮办该大臣军务矣。据该大臣陈奏、患病情形。朕心深为悬念。所请添派得力大员。一时实难其选。该大臣久在戎行。经历各省。所有提镇以上大员。必有谋勇兼优。素所深信之人。着即酌举一二人。速行密奏。候朕简派前来。以资帮办。张国梁身受枪伤。犹复奋力前冲。实属勇往。兹已派令帮办军务。自当益加奋勉。以酬异数。至前调之广东兵。昨已复降谕旨饬催。前调福建兵。除分拨江西外。应赴江南者。尚有三千四百名。已谕何桂清、飞檄提催。其河南陕西官兵。本日亦谕英桂、催令傅振邦、统带迅速启程。又据和春等前奏、于辑顺所带马队之外。续行抽调官兵一千余名。此二路官兵。相距较近。当可克期到营。稍资分布。建平贼匪。据何桂清奏、现已退回东坝。浙省自可无虞内犯。惟东坝直达无锡。距苏州切近。我军皆在上游。深恐鞭长莫及。着该大臣督饬明安泰等、务将该处迅图克复。力扼内犯要冲。方能专意进攻。不致顾此失彼。将此由六百里加紧谕令知之。
○又谕、向荣奏、请催各路援兵一摺。前据英桂奏称、遵拨西安马队一千名。令傅振邦统带。前往江南。并于该镇原带官兵内。酌量抽拨。一并带往。现在向荣驻守丹阳。虽屡获胜仗。而贼众兵单。寇氛日偪。张国梁复以接仗受伤。情形万分危急。傅振邦统带西安马队。系于何日启程。着英桂催令飞速前进。该镇原带官兵内。尚可抽派若干。着多拨精锐。藉资得力为要。前拨福建官兵三千名。因饶州失守。已准廉兆纶、将张从龙、陈上国、两军共三千一百名。截留江西。其余一千四百名。及续调福建兵二千名。均应前赴江南。是否已入浙境。着何桂清飞檄迎提。饬令迅速驰赴向荣军营。听候调遣。毋任延缓。何桂清本日所奏东坝地势。及布置情形。均属明晰周妥。建平之贼。既经击退。即着该抚督饬秦如虎、相机筹剿。并知会向荣、力扼东坝。毋令该逆内窜。将此由六百里加紧各谕令知之。
○两江总督怡良等奏、解皖饷银二万两。嗣后先尽本省饷需。毋庸续拨安徽。得旨。暂可勿庸拨解。俟防堵情形稍松。仍应拨解。
○命提督衔福建漳州镇总兵官张国梁、帮办钦差大臣向荣军务。
○以攻剿安徽甯国建平贼匪获胜。赏知县仲孙懋、千总秦坤、花翎。余升叙有差。
○戊辰。上幸万寿山。
○诣慈佑寺拈香。
○临故寿臧和硕公主丧。赐奠。
○谕内阁、福济奏、饬京员回籍办理团练等语。礼部候补主事黄先瑜、前在本籍办理民团。着有成效。着准其回籍接办。以资熟手。嗣后不得援以为例。
○谕军机大臣等、和春等奏、兵勇缺食、请饬邻封协济一摺。据称、安徽省北各属被旱。米价昂贵。附庐数百里。并无存米。兵勇嗷嗷觅食。必得邻省迅筹接济等语。所奏自系实在情形。着崇恩、英桂、于皖省接壤各属。或碾动仓谷。或派员采买。各筹办小米一万石。小麦一万石。就近运至临淮。交庐凤道张光第、兑收转运。所需价值。即在该省应解庐州饷银项下。如数划抵。俾资兵食。毋稍稽延。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
○又谕、英桂奏、颍州剿匪情形、并亲往陈州督防一摺。该匪因正阳关河道。被官兵设法拦截。折回西窜。是颍郡情形。仍属吃紧。且该匪股数。尚复不少。东西奔突。窜伏靡常。英桂亲往陈州。原以保豫省藩篱。但须酌量缓急。随时接应颍亳兵勇。会合兜剿。不可专驻本境。以致声势未能联络。颍州剿匪事宜。既留袁甲三在彼调度。着即责成袁甲三、严督在事将弁。迅将各股匪党。认真殄灭。毋使稍留余孽。亳州一带。责成西淩阿、实力□□穴□又□捕。以防该匪回窜。傅振邦已赴江南军营。徐州一路。甚为空虚。史荣椿既经署理该镇事务。着英桂酌度情形。如颍亳带兵。尚不乏人。即饬该总兵仍回署任。以资防剿。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以通政使司参议曾望颜、为顺天府府尹。
○命新授福建水师提督林建猷、来京陛见。
○予河南阵亡佐领齐蜜特多尔济、骁骑校音登额、祭葬世职。
○己巳。谕内阁、御史毛昶熙奏、请严捐复之例、并饬督抚保举廉能各等语。近年捐例。叠经推广。即如捐复一项。未免失诸过宽。嗣后除因公获咎人员。仍照例准其捐复外。其有事涉私罪。而核其情节。尚属可原者。始准加成捐复。若废弛不职。有玷官方。酷虐贪污。罔念民瘼者。不得率行奏请。以致漫无区别。其应如何分别条款。明定章程。以示限制之处。着该部妥议具奏。至澄清吏治。必先拔擢贤才。自用兵以来。各直省牧令。或坚守城池。认真团练。或安辑难民。严拏土匪。一经奏请奖励。无不立沛恩施。嗣后仍着各直省大吏。认真考察。所属各员。如有治行廉能。内而安民。外而御侮。着有成效者。随时专摺保奏。候朕录用。进贤之赏。在所不吝。傥所举非人。或失诸冒滥。亦必治以应得之咎。务当循名责实。勿徇虚声。以副朕孜孜求治之至意。
○云贵总督恒春奏、贵州下游各路。剿匪获胜。并饬副将陈得功、由文德关一带。直捣苗巢。得旨。陈得功一路。尚属得手。着饬令可进则速进。毋稍迟延。苗教各匪。不过蚁聚乌合。居然僭伪号。设伪官。国家仁泽深厚。小民虽愚。保至丧良若是。此必因平日贪墨官吏。剥削使然。贵州省现在官场风气若何。并豫筹振作整顿之方。着一一详细具奏。莫视为缓图。
○庚午。中元节。上诣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
○遣官祭孝静康慈皇后暂安寝殿。
○遣官祭孝德皇后殡宫。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谕内阁、吏部奏、京察一等人员、呈明亲老、请明定限制一摺。各衙门京察一等人员。其有因亲老情原留养者。例准于初次圈出后。在部呈请扣除。乃近来有俟记名后。始行移咨吏部者。虽同系据实呈请。究属办理两歧。嗣后京察一等人员。如有亲老情愿留京供职者。着于初次引见奉旨圈出后。即由各该衙门咨报吏部扣除。其初次未经记名。再遇覆带人员。亦着该衙门于保送时。咨明吏部扣除。均毋庸带领引见。如于奉旨记名外用之后。始行呈明亲老者。概不准行。以示限制而归画一。
○改铸贵州铜仁府知府印信。铜仁协副将关防。从巡抚蒋霨远请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 齐高帝诸子下·李延寿 卷四十二·本纪第四十二·脱脱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九·李心传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七·乾隆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六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四十二·佚名 第四十四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吕思勉 第四十册 天命七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卷二十九·鄂尔泰 十国春秋卷十九·吴任臣 卷三百二十七·杨士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