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九回 奏短长殿前求圣主

诗曰:人生穷达总由天劝君不必苦熬煎一旦时来兼运好快坐春水天上船

却说红梅,领了玉屏之命下楼,不到一刻的工夫,高相爷即下朝回来。红梅急忙上楼报知,玉屏夫妇,即带同兰英梦月下楼,来到堂前,只见他,唱:

孙继成夫妇跌跪在庭堂,尊一声岳父大人听端详:儿在这贵府招赘一个月,算起来一共三载未归乡。闻得说敝处连年遭荒旱,儿本是并无地土与田庄。我兄弟因为家中无费用,他只得长街卖水度时光。他岳父赵明长街遇吾弟,憎恶他子壻贫穷起不良,假推着收到他家把书念,与他的义儿定计杀梅香,诬赖他壻逢酒后将人害,次早晨赵明送将到公堂。蔡知县受贿贪赃王法卖,将我弟夹打成招把命偿。我的母听说兄弟把监坐,为疼儿一时气死在草堂。多亏了赵氏兰英救我妹,可算是女中魁首甚贤良。与他的生父吵闹绝情谊,一怒间撕碎退亲纸一张。十五夜推托玩灯出了府,与月姐脱去女服改男妆。到我家先与母亲吊个孝,还打算救我兄弟出监房。他如今不辞辛苦来京内,家中事自始至终说端详。我算来生不能养死不葬,有什麽面颜在朝奉君王?老赵明气死我母害我弟,一定要回家报怨走一场!望岳父早朝替我奏一本,急便要殓母救弟返家邦。孙继成一经说毕双流泪,高爷说贤壻你请放心肠。近前去用手搀起他门壻,说道是事要仔细再商量。

话说高爷说:“赵年兄当初咱二人同殿奉君,他做官到也忠正。如今年迈,竟干出这等不仁之事。却有这样好女儿,我自有生意。”便叫丫环请你太太去。叫玉屏把赵李二位小姐,一同请在二堂。高爷见了夫人,把状元家事,并二位小姐来历,说了一遍。又见玉屏引了兰英梦月来到二堂,到在高爷夫人面前,双膝跪下。夫人用手搀起,慌忙说道:“你今是客,请起来敍话。”二位小姐方才坐下。夫人视兰英窈窕之容,真爱人也。唱:

老夫人睁开目力来观看,细看那无锡来的赵兰英,暗说道果然是个美貌女,好一似月里嫦娥下降临。只见他头上青丝如墨染,生就的粉面桃腮白盈盈,柳叶眉相称一双杏子眼,狐犀齿外包一点胭脂红。还搭上身躯匀称金莲小,两只手尖如嫩笋一般同。实在是真金不怕尘氛染,好面目就不打扮也奇珍。往常时只说玉屏生得好,看他来更比屏儿胜几分。说起他花容月貌人间少,更有他贞节贤德人不能。不得已妆扮男子把兄找,还比那世间男子更超羣。老夫人观看兰英且不表,再表他高爷开口把话云。

话说老夫人观看兰英,暂且按下不表。却说高爷,见夫人把兰英梦月搀起,连忙开言问道:“赵小姐,你姊妹二人出来,若不回家,你父必然使人四下寻找,若是寻找不着,必定终日难忘的。到底你是父女情节。依老夫说,如今先雇轿子把你送回原郡原乡,老夫待后上朝奏本,叫你哥嫂一同回家,去殓母报仇,打救你二公子出狱。这有如何不好呢?”兰英说:“相爷你也未知就里,容我细细的禀来。”唱:

赵小姐未曾开言泪纷纷,尊一声在上听我把言论:世界上谁家不讲情和理,偏偏是我父看女不同人。俺两家结下秦晋百年好,两下里立下合同与衫衿,到如今孙公去世家业败,大不堪长街卖水去营生。却不料假请公子攻书史,论赵能杀人贻害罪不轻。送到县暗用黄金一百两,蔡知县受贿贪财起狠心。把公子夹打成招问死罪,立逼他公堂自写退婚文。我的父得了退约为凭证,要着我改嫁富豪另配人。虽然是闺中女子无见识,岂忍教弃舍结发乱大伦?只弄的父不慈来子不孝,我因此撕了退婚回家门。曾记得三从四德女子分,须要尽敬顺无违立美名。宜学那贞良烈女流芳远,岂肯比失节妇人不守贞。我生时既然孙家作媳妇,到死后就在孙家作鬼魂。从今后对天立个洪誓愿,到老死在也不进你家门。赵兰英说到前后一切话,喜坏了相爷夫妇年老人。

要知道兰英小姐端的事,再等着下回书里接前因。

猜你喜欢
  第七出 媒欺·李渔
  卷二十·邵雍
  第二十五回 伪军师知废知兴·陈端生
  尾 声·老舍
  第二折·佚名
  薛昂夫·隋树森
  提要·陈亮
  散花庵词·黄昇
  卷二十二·陆游
  提要·乾隆
  卷二十五·方回
  卷四百二十·陈廷敬
  卷二百七十三·佚名
  卷四十九·佚名
  御选明诗卷十七·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何汶

      六代下  三谢  《唐子西语录》云:“三谢诗,灵运为胜,当就《选》中写出熟读,自见其优劣也。”又云:“是三人者,诗至玄晖语益工。然萧散自得之趣,亦复少减,于此可以观世变也。子西取灵运、惠连、玄晖诗

  • 第二十五章 永王设计·屠隆

    【梁州令】〔丑扮永王上〕江淮铁骑起天潢。喜士马精强。朱旗一指海波扬。提虎将。搜豹略。举龙骧。寡人永王璘是也。因丁家难。久蓄异谋。起兵荆州。长驱海甸。与安禄山犄角。约中分南北。眼见得大业有几

  • 第三十回 诉委曲堂上拜高公·佚名

    诗曰:莫道兰英是钗裙贤德贞烈甚超群千里寻兄救夫主留得芳名历万春提过俚言,书接前事:话说高爷听兰英之言,说道:“你姊妹二人,真乃是志气女儿。你既然不肯回家,老夫也不便相追,但在我家行走不便,我有意将你姊妹二人,认为我二老的

  • 第二折·马致远

    (番王引部落上,云)某呼韩单于。昨遣使臣款汉,请嫁公主与俺。汉皇帝以公主尚幼为辞,我心中好不自在。想汉家宫中,无边宫女,就与俺一个,打甚不紧?直将使臣赶回。我欲待起兵南侵,又恐怕失了数年和好。且看事势如何,别做道理。(毛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二·佚名

    浮海记浮海记黑甜道人张麟白着肃虏伯黄斌卿,号虎痴;兴化卫人。明辨,有智术;仪状轩举。通文义,善谈论。父为北方县丞;斌卿弱冠,随父之任。遇盗,父被害,不能归;遂客游于北。以星术、书写干人,与妓刘氏交好。日久,资用乏。斌卿以应袭

  • 帝王经世图谱卷九·唐仲友

    宋 唐仲友 撰千里为畿之图王畿任地之图九等通率之图一廛授地之图乡遂都鄙授地任民出赋之谱乡遂都鄙出兵之谱乡遂居民设官之谱保伍居民出军之谱井田出车之谱周知民数之谱力政异同之谱九职十二职异同之谱大宰九赋九职

  • 卷之三十四·佚名

      顺治四年丁亥九月戊戌朔遣福建道试监察御史梁应龙巡按苏松  ○庚子厄鲁特部落顾实汗遣卫徵噶布楚等贡驼马宴赉如例。  ○辛丑卯刻京师地震  ○以故明庶吉士姚文然刘余谟、杨栖鹗、张悬锡李化麟、为内翰林

  • ◎不幸奉军为野兽·宣南吏隐

    奉军在京畿一带,威焰炙手者,三载于兹矣。京城市民每提大兵(奉军自命名曰大兵,言有别于寻常小兵也)衔名,闻者股剽,大有张文远威震逍遥津后能止江南小儿夜啼之声势。故当战事开始,无论何方人,皆有一种不自知所以然之心理。盖人人

  • 李洪之传·魏收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少年时出家为僧,很久以后才还俗。真君年间,在狄道当护军,被赐给安陽男爵号。恰逢永昌王拓跋仁跟随世祖南征,得到元后姊妹两人。李洪之以同宗族人的名义暗地里用金钱礼物馈赠元后姊妹,同她们结为兄妹

  • 卷一下·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朱批谕旨卷一下朱批范时绎奏摺雍正七年二月初二日署理江南江西总督印务尚书【臣】范时绎谨奏恭请皇上圣安朕躬甚安月之十五日谒陵礼毕旋京一路平安如意沿途见雨雪沾足土膏滋润闾阎气象似觉改观朕深为

  • 二十五年·佚名

    (己卯)二十五年清康熙三十八年 春正月1月10日○庚辰,領中樞南九萬,以年至,再疏請休致,上賜批隆重。略曰:卿之去國,閱四箇月矣。寤寐思想,久而冞深,卿豈獨無係戀之心乎?況丁丑春入對便殿,握手面諭之事,不啻情如饑渴,以卿體國深忠,胡不

  • 春秋阙如编卷四·焦袁熹

    金山焦袁熹撰僖公【上】名申于闵公为庶兄公子季友立之在位三十有三年卒元年春王正月王亦周惠王也书春王正月见不即位也下救邢则亦此月之事尔【明春王正月之文不专为下事立】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邢卫接壤同被狄难

  • 卷四十七·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四十七 明 冯复京 撰大雅文王之什二思齐篇在宫【辟廱别载】笺云宫谓辟廱宫也羣臣助文王养老○周礼外饔邦飨耆老掌割亨之事酒正飨耆老共其酒无酌数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大司徒以保息六养

  • 提要上·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提要上释天露【召南行露篇】   雷【殷其靁篇】星【小星篇】     三【小星篇 心宿】五【小星篇 桺宿】  参【小星篇】昴【小星篇】     日【邶柏舟篇】月【柏舟篇】    

  • 菲利贝·司汤达

    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菲利贝》成于何时,专家们尚未得出定论。有人认为是在1827年至1830年间。也有人认为是在1839年。但法国文学史家克鲁才分析了菲利贝与《红与白》中的主人公吕西安的性格特征,觉得两者相

  • 隋炀帝海山记·佚名

    小说。佚名撰。二卷。上卷原题下注曰“记炀帝宫中花木”,下卷原题下注曰“记登极后事迹”。鲁迅认为系编者所加,收入《唐宋传奇集》时删去。本编上卷写炀帝自出生至杨素扶他有国,继文帝位后,营造宫苑,奢侈淫乐的宫闱生活。

  • 清暑笔谈·陆树声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 一卷。明陆树声撰。卷首题记曰:“余老退休,端居谢客,属长夏掩关独坐, 日与笔砚为伍。因忆曩初见闻积习,老病废忘,间存一二,偶与心会,提笔成言,时一展阅,如对客谈噱,以代抵掌,命之曰‘清暑笔谈’

  • 采石瓜洲记·蹇驹

    绍兴辛巳,金人渝盟。先是,遣使贺大中节,登对出悖语要将相大臣,乞割两淮襄汉之地。朝廷骇愕。上命宰相就都堂宣其悖语,侍从台谏备边之策。宰相又宣圣语:"今日更不问和与守,只问战当如何?"金已提兵驻汝州之温汤,示渡江汉,从上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