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得一切如来金刚三昧智,得一切如来种种具足最上宝冠,得一切如来大自在相应金刚智,受三界灌顶一切如来智印,乃至圆满一切众生所欲之愿,种种变化,大明平等智慧,此大毗卢遮那常住三世平等一切如来金刚身语意业,称赞一切如来。

尔时世尊住欲界他化自在天宫,而此宫殿以种种妙色大摩尼宝,种种真珠璎珞,种种幢幡宝盖,悬挂种种宝铃,如是具足一切庄严。有菩萨摩诃萨众,其名曰:金刚手菩萨、观自在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拳菩萨、发同心转法轮菩萨、誐誐曩巘惹菩萨、破一切魔王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如是等六十八俱胝菩萨摩诃萨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宣说菩萨一切清净法门:“若诸有情于欲清净,是菩萨故;爱缠清净,是菩萨故;一切行清净,是菩萨故;见性清净,是菩萨故;爱乐清净,是菩萨故;贪清净,是菩萨故;嗔清净,是菩萨故;痴清净,是菩萨故;藏清净,是菩萨故;文字清净,是菩萨故;意乐清净,是菩萨故;观清净,是菩萨故;身清净,是菩萨故;语清净,是菩萨故;意清净,是菩萨故;色清净,是菩萨故;声清净,是菩萨故;香清净,是菩萨故;味清净,是菩萨故;触清净,是菩萨故。于意云何?一切法自性空自性清净,般若波罗蜜亦自性空自性清净。”

佛告金刚手菩萨:“于此般若波罗蜜一切清净法门,有秘密吽字摄尽一切法。”

佛告金刚手菩萨:“一切清净法门般若波罗蜜,若人于此听受读诵,彼人即入菩提道场,所有业障、报障、烦恼障,地狱恶趣及一切盖缠,皆悉不生,一切苦恼皆悉灭尽。若复有人日日受持读诵一心思惟,彼人现生得一切法平等金刚三昧,得一切自在爱乐安乐,入菩萨位,速证佛果,是故得名持金刚佛。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吽字义门。”

尔时遍照如来告金刚手菩萨:“此般若波罗蜜经,说一切如来寂法菩提。所谓:金刚平等菩提;金刚坚固义平等菩提;一义法坚等菩提;一切法自性清净菩提。皆是大菩提,能除一切妄想等。若有人听受读诵恭敬供养,所有一切罪障皆得消除,乃至得坐菩提道场,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盎字义门。”

尔时释迦如来,为调伏一切恶,说一切法平等最胜般若波罗蜜经:“贪所戏论应见其贪;痴所戏论应见其痴;一切法戏论应见一切法。般若波罗蜜应如是知。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牟*含]字义门。”

佛告金刚手菩萨:“若有人于此般若波罗蜜,听闻受持读诵忆念,假使彼人杀尽三界一切众生,彼所造罪无量无边,以此持诵功德之力速得消除,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吽字义门。”

尔时自性清净如来,复说一切法聚集观自在智印般若波罗蜜经:“世间一切贪清净故,一切嗔清净,一切垢清净,一切罪清净,一切众生清净,一切法清净,一切智清净,般若波罗蜜清净。”

佛告金刚手菩萨:“若有人于此般若波罗蜜,听闻受持读诵忆念,彼人虽在一切贪欲泥中,贪欲烦恼而不能染,如红莲华淤泥不著故,如是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一切三界主如来,说一切如来灌顶生智藏般若波罗蜜经:“若施灌顶,当得三界之内一切王身;若施利行,当得所欲之愿一切圆满;若以法施,速证一切平等之法;若以财施,于身口意一切快乐。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怛览字义门。”

尔时得一切智印常持一切密法如来,说一切如来住金刚智印般若波罗蜜经:“若受一切如来身印,即成就一切如来;若受语印,即成就一切法门;若受心印,即成就一切三摩地;若受金刚印,即成就一切如来最上金刚身口意业。”

佛告金刚手菩萨:“若有人于此经中,听闻受持读诵思惟,彼人速得成就具足富贵,速得成就金刚身口意密,不久证成最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恶字义门。”

尔时一切法戏论如来,说转轮字般若波罗蜜经:“一切法无性故无相,一切法无相故无作,无作故无愿,无愿故一切法本来清净,般若波罗蜜清净。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暗字义门。”

尔时一切内轮如来,说入大轮般若波罗蜜经:“若入金刚平等故,亦得入一切如来轮;若利金刚平等入故,亦得入一切大菩萨轮;若法平等入故,亦得入一切法轮;若入一切平等故,亦得入一切轮。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囕字义门。”

尔时一切供养仪广大生如来,说一切如来最上供养般若波罗蜜经:“发菩提心,广伸供养一切如来;救度一切众生,令受一切如来妙法,书写供养受持读诵;复得一切如来广大供养。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唵字义门。”

尔时平等调伏一切如来,说金刚手调伏一切众生正智藏般若波罗蜜经。说:“一切众生平等故嗔亦平等;一切众生调伏故嗔亦调伏;一切法平等故嗔亦平等;一切众生平等故金刚亦平等。于意云何?为菩提故,如是调伏一切众生。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憾字义门。”

尔时住一切法平等如来,说最上一切法平等般若波罗蜜经。说:“一切平等故,般若波罗蜜亦平等;一切利故,般若波罗蜜亦利;一切法故,般若波罗蜜亦法;一切业故,般若波罗蜜亦业。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纥凌字义门。”

尔时世主如来,说一切众生住般若波罗蜜经:“一切众生如来藏,即普贤大菩萨藏,一切自性故;即金刚藏,金刚灌顶故;即法藏,转一切语故;即业藏,作一切方便事故。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纥凌字义门。”

尔时无量无边究竟如来,住无边究竟法,说一切法住平等究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无边故,一切如来亦无边;一切如来无边故,般若波罗蜜亦无边;乃至般若波罗蜜如一故,一切法如一;般若波罗蜜究竟故,一切法亦究竟。”

佛告金刚手菩萨:“若有人于此般若波罗蜜,听闻受持读诵忆念,彼人得入究竟清净菩萨行位,一切盖障究竟不生,即得名为持金刚如来。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毗焰字义门。”

尔时大遍照如来,得一切如来秘密法,悟一切戏论法,说大乐不空金刚三昧平等般若波罗蜜经:“最上法门,本来无物,无上中下,若能成就一切如来菩提法乐,降伏魔怨,三界自在,乃至救度一切众生,令得最上利乐,是即名为大地菩萨。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娑[鍐-乂+又]字义门。

“复次,金刚手菩萨!彼大菩萨乃至住在轮回,亦作一切利益度诸众生。一住方便智慧,所作事业悉得清净,贪欲烦恼皆不能侵,如莲在水淤泥非染,自在安乐坚固不退。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贺字义门。

“复次,金刚手菩萨!若人于此般若波罗蜜经,正心思惟日日读诵,乃至随喜听闻,是人得一切快乐,复能成就金刚三昧不空大乐。如是所说一切法行,摄入秘密吽字义门。”

尔时世尊遍照如来,白金刚手大秘密主言:“我今复说二十五种般若波罗蜜秘密法门。汝今谛听!真言曰:

“唵(引)曩谟萨哩嚩(二合)没驮冒地萨埵喃(引)

“唵(引)冒地唧多嚩日哩(二合)

“唵(引)稣啰多娑怛[鍐-乂+又](三合)

“唵(引)三满多跋捺啰(二合)左哩也(二合)尾部摩你

“唵(引)阿你噜提

“唵(引)惹(引)底尾嚩哩帝(二合、引)

“唵(引)摩贺(引)啰(引)誐达哩弥(二合、引)

“唵(引)尾哩也(二合)迦嚩唧(去)

“唵(引)萨哩嚩(二合)誐(引)弥

“唵(引)嚩日罗(二合)捺哩(二合)茶迦嚩左唧帝(引)吽(引)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帝(引)

“唵(引)莎婆(引)嚩戍提

“唵(引)达哩摩(二合)多(引)倪也(二合)曩尾戍驮

“唵(引)迦哩摩(二合)尾输达你吽(引)

“唵(引)你逊婆嚩日哩(二合)尼吽[口*癹]吒(半音)

“唵(引)迦(引)摩啰(引)拟

“唵(引)惹(引)贺嚩日哩(二合、引)

“唵(引)萨哩嚩(二合)那(引)曳你

“唵(引)纥凌(二合)

“唵(引)阿迦(引)啰目契(去)

“唵(引)钵啰(二合)倪也(二合)波(引)啰弥帝(引)惹敢(切)昂吽(引)

“唵盎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迦(引)野誐哩(二合、引)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嚩(引)尾输驮你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唧多缚日哩(二合、引)阿(入)

“唵(引)三尾(引)誐野萨哩嚩(二合)萨埵喃谟叉野萨哩嚩(二合)播(引)野誐帝(引)毗也(二合)萨哩嚩(二合)三摩野嚩日啰(二合)吽怛啰(二合)吒(引音)”

尔时世尊说此真言已,告金刚手菩萨言:“如是印咒,能破一切罪暗,能作一切吉祥,一切如来金刚秘密最上成就。若人得此,持诵听闻,是即名为持金刚清净如来。若有众生于此般若波罗蜜经,受持读诵随喜听闻,是人已曾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植众德本。

“复次,金刚手菩萨!若人闻此般若波罗蜜经一四句偈,得八万俱胝那由他恒河沙等如来恭敬供养,何况解义为他演说。彼人持经之处,如佛塔庙,一切天、人、阿修罗等恒来作礼。若人流通此经展转读诵,获宿命智,能知过去俱胝劫事,一切众魔诸恶患难皆不能侵,常有四大天王及诸贤圣而作卫护。彼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一切诸佛及大菩萨俱来迎接,十方净土随意往生。

“复次,金刚手菩萨!如是般若波罗蜜经圣要法门,成就如是最上法行胜妙功德。”

佛说是经已,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及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猜你喜欢
  后序·松源崇岳
  卷三 烟霞词客·李叔同
  卷第七·佚名
  明报应论原文·慧远
  卷二十九·道世
  究竟一乘宝性论 第一卷·佚名
  卷第十四(宿字号)·朱时恩
  辩观行品第五·佚名
  中国禅学之发展·胡适
  卷二十·赞宁
  卷第十一·智旭
  为 续 明 书·太虚
  大唐内典录卷第二·道宣
  卷五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危夏之·唐圭璋

      夏之字见心,抚州(今江西临川)人。太学生,博学好易。入元隐居。元帅郭昂荐为儒学官,不就。至元中累征不应,隐紫霞山中卒,门人私谥贞白先生。元郭豫亨梅花字字香后集中集有危复之句。   永遇乐   早叶初莺,晚风孤蝶,幽思

  • 卷四百三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十六鸠类四言古魏德讴         【魏】曹 植斑斑者鸠爰素其质昔翔殷郊今为魏出朱目丹趾灵姿诡类载飞载鸣彰我皇懿五言古白浮鸠         【梁】吴 均琅琊白

  • 卷八十五·志第三十五·百官一·宋濂

        ◎百官一   王者南面以听天下之治,建邦启土,设官分职,其制尚矣。汉、唐以来,虽沿革不同,恒因周、秦之故,以为损益,亦无大相远。大要欲得贤才用之,以佐天子、理万民也。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

  • 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五十二·柯劭忞

      赛典赤赡思丁 纳速拉丁 乌马儿 忽辛 布鲁海牙 廉希宪 廉希贤 廉惠山海牙 阔阔 坚童   赛典赤赡思丁,一名乌马儿,回回人别阉伯尔之裔。别庵伯尔者,西域诸国尊回回教主之名也。赛典赤,犹华言贵族。赡思丁自去:“与中

  • 卷六·贾谊

    礼昔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太子嗜鲍鱼,而太公弗与,太公曰:“礼,鲍鱼不登于俎,岂有非礼而可以养太子哉?”寻常之室无奥剽之位,则父子不别;六尺之舆无左右之义,则君臣不明。寻常之室、六尺之舆,处无礼,即上下踳逆,父子悖乱,而况其大

  • 第二八二禀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二日一一七○三--六·佚名

    差役禀报:已传到难妇之生母台下二快、一皂头役蔡标、汤才等,同叩首叩禀,为据情禀复察夺事。缘蒙单,饬驰往猫里街,协同总保,赶传黄富娘父兄蔡秀三、蔡阿福,禀带赴辕,以凭讯明给领,并查黄富娘胞姊黄桂妹,曾否

  • 卷三·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      元 郝经 撰 帝纪第二 【义例曰末帝继昭烈在位四十余年为魏所灭降封安乐公而终於晋谥曰思陈夀三国志称昭烈为先主故称帝为

  • 王玄谟传·沈约

    王玄谟字彦德,太平郡祁县人。六世祖王宏,官至河东太守,封爵绵竹侯,因为堂叔司徒王允遇乱,辞官回家在新兴居住。后又继续当新兴雁门两郡太守,这是王玄谟自己说的。祖父王牢,在慕容氏那里做上谷太守。后被慕容德攻陷俘虏,住在青

  • 北洋海军章程第三·佚名

    升擢 战官升擢 艺宫升擢 弁目升擢 查英国海军,官员分为三途:一曰战官。由水师学堂学生出身,能充各船管带及大、二、三副职事,其才艺兼备,博览天算、地舆、枪炮、鱼雷、水雷、帆缆、汽机诸学,而精于战守机宜者也。二曰艺官。

  • 卷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二户口考【臣】等谨按马端临作户口考备叙户口丁中赋役而附以奴婢自夏周以迄於宋国运之强弱徵於民数之繁减自古勤民之主未有不以休养民生为亟者也

  • 卷十二·郑玄

    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郑司农云:“万二千五百家为乡。”)[疏]“乡大”至“禁令”○释曰:六乡大夫各掌其乡之政令及十二教,与五禁号令皆掌之。○注“郑司”至“为乡”○释曰:案上文五州为乡,故知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 第十四章 8·辜鸿铭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辜讲孔子说:“一旦有影响力,发挥起来就很容易;一旦公正无私,指示也就不会被忽视。”

  • 《老子》书晚出补证·钱穆

    余辨《老子》书之晚出,其主要方法,在即就《老子》书,摘出其书中所用主要之字语,一以推究其时代之背景,一以阐说其思想之线索。《老子》书仅五千言,而余就其所用字语,足以证成其书当尤晚出于庄周之内篇,凡见于我先成诸篇之所申

  • 深密解脱经序·佚名

        沙门都释昙宁造  夫至迹虚微。理包言像之外。幽宗冲秘。旨绝名相之域。是以。大圣秉独悟之灵姿。镜寰中之妙趣。实相廓然。与虚无齐其量。法性憺尔。与幽冥同其源。神辉潜映而不灭。万相俱应而不生。然此生

  • 卷第一·佚名

    大藏一览第一卷宁德优婆塞陈 实谨编秀水居士姚舜渔重缉第一门首标大觉先容  俯为众生作则先王品混沌天地以开端  乃祖始王之统御释迦谱云。劫初天地。大水弥满。风吹渐减。次第结沫。化为天宫。乃至山岳。平陆成

  • 书诀·丰坊

    明丰坊著。1卷。是卷分段论述学书之法。即有笔诀书势、笔砚器具、篆法、悬腕用笔之法等等。对书法艺术中筋、骨、肉的产生与执笔、定腕、用墨的关系,论述得精辟,为前人经验之总结,总结了前人书论而归纳出来的两段话,

  • 包氏父子·张天翼

    短篇小说。张天翼著。 初载于1934年4月上海《文学月刊》第2卷第4号。初收于1934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移行》。主人公老包是刘公馆忠驯的仆役。他省吃俭用,借债求情,千方百计供儿子包国维到洋学堂读书,希望包国

  • 法华游意·吉藏

    唐代释吉藏撰。《法华游意》是吉藏居京兆,录其主要之点裁为七轴。即指此游意二卷及义疏十二卷。此游意略破南方五时之教,北土四宗之论。因未见到天台之玄义文句,只得传闻,故对天台师说一乘因果为宗之义有所反驳。与吉藏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