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二十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九年。甲子。九月。庚寅。月食。  

○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辛卯。上奉皇太后幸静明园。还居畅春园。  

○户部议覆、漕运总督顾琮奏称、各省出运帮船。过淮时、扣留回空盘费银两。据巡漕御史杨二酉条奏、如给随运员弁。恐帮丁沿途私挪。徇情先给。以致回空乏费。请饬总漕、交与总押之同知通判收领。抵通日、分发各帮。查同知通判、管押帮船既多。前后相隔甚远。既不便令先到之帮丁、在通守候。又不便令丞倅等、先行赴通散给。致后帮管理乏人。请仍交随运二弁。俟、漕船抵通之日。报明坐粮厅、就便眼同散给。应如所议。以免帮丁在通守候。其有先行给丁。以致回空乏费者。总漕即行参处。得旨。如所议行。  

○壬辰。谕据湖南巡抚蒋溥奏称、臣到楚以来。首以操守自励。严禁属员、不许馈送礼物。乃有湘潭县知县李松、才情原属出众。屡经委审案件。臣亦面许其可膺保荐。乃该员于臣入闱之日。呈送食莲四桶。臣开桶看视。见每桶内、有银二百五十两。共银一千两。臣不胜骇异。所当据实参奏。请旨将李松革职。其有无行求之处。容臣出闱后。严审究拟等语。李松不遵功令。暗行馈遗。其无行止可知。着革职交与该抚、将有无行求之处。一并严审究拟具奏。  

○大学士鄂尔泰等议覆、巡察归化、绥远、二城太仆寺员外郎宝全条奏、一、归化城、蒙汉杂处。而蒙古之十家长。汉人之乡长等。向不互相纠察。日久废弛。不肖易于藏匿。若令互察。又至妄生事端。请仍饬各自稽查。并交土默特佐领、骁骑校等察究。如有扎萨克蒙古、依本佐领下之人寄寓者。尽行驱逐。其扎萨克大喇嘛等各寺庙。倘容留他处喇嘛者。亦严查驱逐。应如所请办理。该十家长乡长等。或不及觉察。或知情隐匿。及窝留盗匪之家、与邻舍等。各照例治罪。该佐领、骁骑校、亦分别查议。至窝留之喇嘛等。罚出牲畜。以备赏兵之用。一、归化城盗案甚多设官不敷缉捕。请于土默特每佐领下、添设委骁骑校一员。给与虚衔。充骁骑校督捕。再、所罚捕盗不力各员之牲畜。即以奖赏勤于缉捕兵丁。逾限不获者。量责示儆。查归化城土默特两旗。现六十二佐领。计参佐领等官、共一百六十余员。除办户兵二司、及各事务外。余员足敷缉捕。未便再行添设。其奖赏兵丁处。应如所请办理。至限内不能缉获者。鞭责示惩限内缉获者。遇前锋领催缺出挑补。一大青山、东西绵亘三百余里。其大山口共十三处如乌里雅苏台、哈郎桂等处。未设卡座现杀虎口、至绥远城。共设墩台三十七处。派兵驻防。其新店子一带卡座七处。实属无益。请移置各山口安设。查新店子等处卡座。原择要地。派兵安置。又有随带田屋。未可遽议更移。其应否彻回。及应否移设处交该都统相度地势。报部办理。一、黄河每冬河冻时。鄂尔多斯匪人。每偷渡来窃马匹牲畜。请沿河设卡座。每日会哨。至春融冰解时彻去。仍交渡口官兵看守。至卡座渡口捕盗官兵等、应行议叙奖赏处。均照归化城例。其巡逻不力者。该都统严行惩责。均应如所请办理。并饬绥远城将军。亦不时派员巡察。从之。  

○户部议覆、贵州总督兼管巡抚事务张广泗疏称、黔省威宁各厂、办运京局铅觔。所需脚价。每百斤向给八分五厘。缘驮运艰难。前请量增一钱二分有奇。经部驳、令核实具题。今委员前勘威宁、至永宁、共程五百余里。中分十三站。顿子坎、至普市六站。间有坦坡。一日可行五六十里为一站。其由威宁历顿子坎、至大湾七站。鸟道崎岖。尽一日之力。止行四十里、即为一站。而人马劳瘁尤甚。所给脚价。于食物草料。实有不敷。议增每百斤、一钱二分有奇。万难核减。应如所请。增给报销。并饬承办之员。毋得虚捏侵渔。运解迟误。从之。  

○癸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奉天地方。原赏生息银二十万两。嗣因所得利息。不敷赏赉之用。复加赏银二十万两。奉天为商贾辐凑之区。果能以本银四十万两、妥为调剂。足敷使用。何至仍有不敷。皆由从前办理不善所致。着传谕将军达勒当阿、另行详悉筹酌。妥协办理奏闻。  

○礼部议准、御史徐以升奏称、嗣后各学政录科时、酌量变通。其文风盛者。将一二等名数从多。文风未盛者。将一二等名数从少。三等前列者。仍照例酌送。其丁忧事故游学告病。未与科考。及科考未取、志切观光者。原有录遗入场之例。各省学臣、应视该处文风之高下。向来中数之多寡。通盘计算。慎选录送。从之。  

○兵部议覆、江西巡抚塞楞额疏称、安福、永新、二县之垄西、上西、二乡。一切刑名钱谷。改归莲花桥同知管理。文移往来。较前已多。旧设铺兵六名。不敷差遣。请于莲花桥至安福县。一百五十里中。添设三铺。各添铺兵二名。连原设共九名。所需工食、照两处所辖地方。各于地丁项下支给。从之。  

○甲午。谕、凉州、西宁等处。远在边陲。民贫土瘠。朕所轸念。彼地旧欠钱粮。在乾隆二年以前。民力不能输纳者。朕已陆续降旨蠲免。查西宁县、尚有未完元年、二年、马粮五百四十二石七斗七升。实欠在民。均系散户零星。力量微薄。若照例催徵。仍不免于追呼之扰。着即行豁免。以示优恤。该部即遵谕行。  

○工部议覆、浙江巡抚常安疏称、浙省仁、宁、一带。观音堂、老盐仓、等处险工。前经督臣那苏图、及尚书公讷亲等议、沙土虚松。毋庸建筑石塘。请于柴塘外临水处。间段用竹篓、盛贮块石。层层排筑。俟根脚坚实。水去沙停。渐长淤滩。然后再议建筑石塘。应如所请。筑竹篓石坝四段。饬该抚委员赶办。从之。  

○乙未。户部议覆、绥远城建威将军补熙疏报、清水河所属村庄。于六月二十八日、被雹伤禾。所有本年额赋。请分别蠲缓。其旧欠银米。并请于来岁带徵。再该处无力之民。来春量借耔种。以资耕作。应如所请。得旨。依议速行。  

○礼部议覆、工科给事中吴炜奏称、科场搜检。请详审真伪。以定科条。又覆御史徐以升奏称、士子怀挟。其有心作奸者。原不可贷。至于临场仓猝。误带入场。情法尚有可原。请量为区别。或行斥革。或止驱逐等语。查科场条例。最严怀挟。惟立法详审。庶几诸弊剔除。一、请先期修葺贡院。匠役人等搜明放入。以杜士子贿嘱、将文字埋藏号舍之弊。一、闱中器用食物。先期运进者。在京派巡察御史二员。外省监临、委佐贰二员。逐件查阅。并内外帘官随役人等、亦应一例搜查。如有夹带。立即究治。一、士子衣服用单。考篮考具。制用玲珑。便于检点。所用官蜡。令士子于纳卷时、并交烛价。至散卷时分给。如烛不坚好。承办官严惩铺户。即饬另换一、搜检之法。京闱于砖门外。外省于贡院头门外。各派官员。令士子听搜点入。不得搀越。其头门二门内。令搜役两行排立。以两人搜检一人。如二门搜出。即将头门未经搜出之官役惩治。士子怀挟者。其父师一并究治。一、主司命题。务仰体皇上命题之意。避熟就冷。无使士子豫先拟议。至搜出怀挟。如各场应用之经书文字、表判策问等。固应照例处治。即或头场夹带二场。二场夹带三场。焉知不豫为埋藏之地。不应如该御史所奏。或止斥革。或止驱逐。惟二场搜出头场文字。三场搜出二场表判。谅系一时失误。非出有心。请照今科北闱之例。从宽仍准入场。得旨。依议。至本内议称搜检时、若二场误带头场文字。三场误带二场表判。此系无心之失。应照今科北闱督搜大臣所办。仍点入内场考试之例。准其入闱等语。科场条例片纸只字。原不准夹带。并未有误带者、仍准入场考试之例。今年督搜大臣之仍准入场者。因二场有番役栽害一事。是以如此从宽办理。究竟只应严惩番役之栽害。不应迁就从宽。以启将来之弊窦也。若复着为功令。既与定例不符。且恐弊端转由此而起矣。嗣后误带者、免其黜革治罪。仍逐出、不准入场考试。  

○山西巡抚。阿里衮疏报、代州属崞县、开垦地亩一十四顷三十亩有奇。  

○丙申。大学士鄂尔泰等议覆、湖南巡抚蒋溥条奏苗疆事宜。一、定例。苗地不许汉人往来。第永顺、永绥、等处。俱就苗地设立府厅县治。人民搬住日久与苗人买产借债。势所不免。因设有禁例。私相授受。奸民每以愚苗可欺。侵占负赖。致生事端。请俯从民便。听当官交易。若有欺占。许苗人诉官追究。查苗性愚顽。易致蠢动。是以例禁汉人往来。若许当官交易。买产借债。恐奸民毫无顾忌。转得藉端欺占。应仍照例遵行。一、定例。苗人户婚田土细事。令具报府厅县官。饬寨头甲长。照苗例办理。第苗峝散处窎远。赴报甚难。惟要隘各处。设有将弁分防。应许苗人就近具诉。移交文职存案。查该处既设丞倅。管理苗事。又令将弁兼理。恐统率不专转生扰累。无俟更张。一、请饬文武各员。严禁兵役、毋许私与苗人往来。致滋虐诈等弊。每月取具兵役不敢扰苗结状。该管官加具印结。送督抚查考。再、苗地设有义学。令内地生员。前往训诲。请饬地方官、会同教官、慎选方正之人。查兵役擅入苗地。借端骚扰。屡经严禁。该抚请饬文武各官每月取具结状。送督抚查考。并慎选方正之人。前往苗峝化导。原属加意整饬。应如所请。饬属实力奉行从之。  

○户部议覆、署两江总督尹继善署安徽巡抚准泰奏称、上江捐监各事宜。一安省旧额、贮米九十一万六千石。加以乾隆三年、庐州府并临淮等州县。溢收捐米二万六千二百二十石零。计再增五万七千七百七十石零。共足一百万石。派贮徽、宁池、太、颍、五府仓以为常平定额。应如所请。其现缺额俟收捐补足。一、所捐谷石。前奉谕旨减二收纳第徽、宁、二府属之歙、休、等六县。地处山僻。米价较昂。须照减定之数。再行减二。应如所请。俟谷价平减。仍照旧例。一、各属生俊。止许在本邑报捐。俟本邑额谷捐足。方许外赴邻邑。查上江米价不一。倘随地报捐。则价昂之邑。势必无人。应如所请。以杜避贵趋贱之弊。一、收贮仓储。惟粟谷二项。可以经久。前因凤、颍、泗、不产稻谷。曾准兼收米麦。迩来遍植秋禾。若再捐米麦。朽变堪虞。应如所请。除凤、颍、泗、外。概收谷石。一、部定每谷一石。收耗米三升。又公费银一分五厘。作官吏办公之资。亦应如所请。倘有不肖官吏。侵那折价、勒掯浮收等弊。即行参究得旨。依议行。  

○兵部议覆、闽浙总督调任两广那苏图疏称、闽省沿海各营。俱系题缺。漳浦外通大海。内连海澄云霄等处。实为边海要区。部选人员。未能熟悉情形。请将游守各员、改归题缺。应如所请。从之。  

○准噶尔部人达尔扎卜、巴朗等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丁酉。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吏部礼部诸事怠忽。今日送本。又复错误。着交部察议具奏。  

○刑部议覆、直隶总督高斌奏称、龙门旗人穆延太、图财害命。应依律斩决。查穆延太祖父。系出兵阵亡。可否照例减等发落。得旨。例内凡祖父出兵阵亡。其子孙准免死一次者。原系国家酬功之意。其有因公事获罪致死者。自应照例宽免。今穆延太、图财害命。非因公事获罪。其祖父军功。与被杀之人何干。若仅以枷责完结既不足以蔽其辜。且将使不肖之子孙有所恃以肆恶矣。穆延太、着改为应斩监候秋后处决。余依议。  

○命户部尚书阿尔赛、在尚书房行走。  

○以镶白旗蒙古印务参领瑚必图、为正白旗蒙古副都统。  

○以多罗顺承郡王熙良子、泰斐英阿、袭爵。  

○以故翰林院五经博士卜尊贤子、卜科、承袭。  

○戊戌。谕军机大臣等、前据准泰奏称、江南科场点名时。搜获怀挟之徐斌、王曾培、比即分别枷革等语。据朕传闻。江南搜获怀挟之人。悉行释放。不知准泰所奏二人之外。果有释放之人否。至于枷号、例应一月为满。不知准泰照例办理否。可寄信尹继善、令其查明具奏。  

○又谕军机大臣等、湖北六月粮价。晏斯盛于今日始行奏到。甚属迟缓晏斯盛向来尚有要做正人。努力尽职之意。在山东巡抚任内、办事差可但不免好名耳。及调任湖北以来。又不如在山东时。居官一味因循。只图了事。讨好沽名。其实心任事之处甚少。可传旨申饬之。嗣后急须悛改。  

○又谕曰、德勒毕身居京城。尚念伊祖母坟墓。现在盛京。奏请前往修理。殊属可嘉。着加恩赏银二百两遣往。  

○以镶白旗满洲都统旺扎尔、兼管满洲火器营事务。  

○己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诣雍和宫行礼。  

○还宫。  

○谕军机大臣等、广东提督林君升到京。朕召见询问地方营伍情形。伊言语不清。人亦欠爽利。广东地方、甚关紧要。看来林君升、总兵犹可称职。似不胜提督之任。可寄信与那苏图、策楞、令其查明据实具奏。  

○庚子。谕、十月十二日。朕恭奉皇太后前往汤山。所有应行豫备事宜。各衙门照例办理。  

○又谕、甲子再周。国家承平百年矣。今年朝审秋审各省情实人犯。着照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之例。停其勾决。  

○又谕、上年直隶天津、河间等属。被旱歉收。朕临幸奉天。目睹收成丰稔。米价平贱。即降旨高斌、令其前往贩运。至次年秋收为止。本年三月内、又经御史李清芳、奏请宽限。朕已降旨。宽至今冬在案。今据高斌奏称、直属米价。虽现在平减。而津属庆云等县。现被偏灾。庆邑本属少米之乡。天津又为商贾丛集之地。可否仰恳圣恩。准再将奉天海禁。宽展一年。俾民食得有接济等语。着照所请。奉天海运。准再展限一年。该部即遵谕行。  

○补行议叙雍正元二年。进剿桌子山番。受伤土官土兵等、并赏给银两有差。  

○辛丑。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谕、今年浙江被水之州县颇多。且有受灾甚重之处。朕心深为轸念。已屡颁谕旨。令该抚加意抚绥。毋使闾阎一夫失所。顷据署浙闽总督印务周学健奏称、各郡被灾地方。除抚臣现在题报之三十一州县、二卫、二所、八场外。尚有先后具报被灾之嘉兴府属、海盐、平湖、桐乡、三县。宁波府属鄞县、慈溪、镇海、象山、定海、五县。金华府属、金华、东阳、义乌、浦江、四县。严州府属、遂昌一县。共一十三县。先据呈报、同时被灾。续有勘报被灾无多。请销案者。亦有未据勘报。果否成灾者。臣思此等各县。同时被灾。如果被灾无多。或秋成尚有可望。其蠲免赈济。自应无庸滥及。但被灾虽属稍轻。而民力难免拮据。可否仰恳天恩。将本年被水未成灾之州县。其被灾村庄。本年地丁钱粮。宽至次年麦熟后开徵。有田亩被水减收者。饬令地方官、酌借常社各仓谷石。以为补种春花工本。俟明年秋成后、免息还仓。其现经题报被灾之三十一县内。如有陆续勘明不成灾者。亦照此办理等语。今年浙省州县。水灾情形。非寻常被水可比。小民颠连。深可悯恻。朕屡经访问具悉。非加意赈恤。不足以苏民困。着照周学健所请行。常安奏报灾伤。显有粉饰。而办理赈务。亦竟草率。不能仰体朕意。着严饬行。谕旨到日、可竭力殚心多方救济。务登斯民于衽席。督臣马尔泰到任。亦应不时查察经理。以慰朕念。该部遵谕速行。  

○巡视西城监察御史舒敏奏、五城凡有事件。必令满汉二员。公同审理。毋许私设刑具。独行审断。得旨。交都察院照所请行。  

○补行乾隆七年分、甘肃省大计。卓异官四员。不谨官一员。年老官六员。有疾官四员。才力不及官二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是日起、上以孟冬享太庙。斋戒三日。  

○壬寅。兵部议覆、川陕总督公庆复疏称、前准部咨议覆户部侍郎梁诗正等条奏、请将川省督抚提镇协营。详查雍正元年后、续添兵丁。量行裁减。倘实有不敷巡防。不便裁减者。或将马兵改为步战。步战改为守兵。以省糜费粮饷。并分晰可否情形。声明具奏。查川省督抚提镇协各营。雍正八年。召募新兵一万名。嗣于十二三年内、尽数裁完。其拨归督标马步兵二百五十名。嗣又拨补提标五十五名。尚存一百九十五名。于乾隆二年。拨归新设之威茂协右营。其余各标营、并未续添。无庸议外。惟重庆镇三营。及黔彭、永宁、叙马、兼武、大坝、龙场、等营。原系马二步八。雍正六年。业改为马一步九至绥宁、威茂、青云、沱龙、安南坪小河营、宁越、越巂、宁远、冕山、泸宁、嘉顺、怀远、会盐、会川、永定、等营。自雍正十二年以来。业经节次裁改添拨在案。但各营、或界连滇省。或地属冲途。或控制凉山总口。或堵御阿都后路。或控扼三渡。屏蔽一方。均属要地要汛。不便裁减。再、巫山、泰宁、黎雅、营汛辽阔。阜和、孤悬边口。普安、安阜苗疆新辟。分汛防范。最宜周密。就现在情形而论。实无可裁。并以马改战。以战改守之处。应如该督所请。无庸裁减。又疏称、冕山一营。额兵三百名内、马兵六十五名。战兵仅六十名。较各营马粮独多。战粮独少。请将该营马兵、裁减三十五名。改为战兵。又越巂东南一带。逼近凉山。道路歧杂。通连普雄、哈合、阿羊、六务等枝夷人。现五里箐滥田坝、一路。有葛香汛捍御。红岸子、一路。有河东汛防守。惟马蝗沟一路。并未设汛。而各枝贼夷。俱由此出入。此处旧有营基高阜。可以了望。现有户口土田。甚属紧要。请安设一汛。即于越巂存城兵内、拨十名。柏香汛拨二十名。并派外委一员驻守。一切官署兵房。即将柏香汛、从前裁减兵丁空房。拆移建筑。又、梁万一营。交接滇黔荆楚。为川省下游要汛。该营额兵二百名。不敷防御。请于夔州协拨兵三十名。巫山营拨兵二十名。归弁管辖。均应如所请添拨。至称龙场一营。原设赤水河南。今河南一带归滇。河北一带归川。业将该营兵、彻回赤水驻劄。请统入川省、会勘疆界案内具题。俟题到再议。从之。  

○癸卯。孝敬宪皇后忌辰。遣官祭泰陵。  

○赐徽州紫阳书院。御书扁曰道脉薪传。  

○谕大学士等、浙江今年被水之州县甚广。其中有受灾甚重之处。业经那苏图、周学健、先后具奏。从前常安有讳灾粉饰之意。朕心深为轸念。已屡次降旨申饬。谕令尽心抚恤。毋使小民失所。今思该省被灾既重。民人损伤。田庐坟墓。多有漂没。当此急迫之时。若仍照例办理。则民困仍恐未苏。非朕救济灾黎之本意。所当格外施恩。多方筹画。务使早登衽席。可即传谕该督抚等、令其毋拘成例。即速赈济。一面办理。一面奏闻。至该省既被灾歉收。恐将来有需米接济之处。着将明年解京漕粮内、截留十万石。以为备用。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一品大臣。告休回籍者。有赏赐本俸之例。大学士徐本、虽解任调理。着格外加恩。准其食俸。以资颐养。  

○户部议覆、山东巡抚喀尔吉善疏报、青州府属。博兴、乐安、二县。秋禾被旱。业确勘情形。散给一月口粮。仍俟查明成灾分数。题请加赈。其缺乏耔种贫民。动支采买麦石。俾得及时播种二麦。以资接济。应如所请办理。并令该抚将被灾地亩、新旧钱粮。暂停徵纳。得旨。依议速行。  

○云南总督、兼管巡抚事务张允随疏报、开垦大姚、邓川、二州县。久荒民屯田地共三十三亩。又宣威、宁州、景东、丽江、等府州。额外民田一十一顷六十亩有奇。  

○是月。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巴尔品奏、统率屯田旗兵。前赴驻防处所。中途盘费不敷。当即会同盛京将军达勒当阿筹办。伏念兵丁到彼时。每名例得安家银五十两。是以一面奏闻。一面由盛京户部。每名借给银五两。并行咨吉林乌拉将军。即于安家银内扣还。臣身任统率。乃以兵丁盘费不敷之故。半途延搁。洵属罪无可逭。得旨。途中不能撙节。以致用度不敷。诚汝之罪。若如此办理。殊属可嘉。何罪之有。虽然。至该处若不严禁浮费。众满洲必至失所。则汝罪诚无可逭也。  

○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刘于义、直隶总督高斌奏、遵旨查勘水利。伏以东西二淀。诸水汇聚。非遍行履勘。不能洞悉源委。拟从东淀阅至西淀。自新安、安州、以至保定、清苑、方可得二淀全局。所有应行开浚各事宜。容勘毕详筹奏闻。得旨。是。悉心详酌。成此永久有益之举。惟卿等是赖也。  

○直隶总督高斌奏、估修直属各城。以工代赈。查冀州、城垣颓缺。武强、朕岁被灾。均请列为要工。其深州、任邱、肃宁、三处。请列为缓工。又、天津府属之庆云县。现以偏灾查赈。亦请列为要工。得旨。好。知道了。虽云以工代赈。亦不可听不肖属员。冒销侵蚀。则工不固而民亦鲜得实惠。将两无功矣。  

○署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陈大受、署安徽巡抚准泰等奏、前奉谕旨。以江南昭阳湖水涸。鱼子化蝻成蝗。飞至山东、河南。令将捕蝗不力之地方官。查明参奏。伏查州县官绩习。一见蝗蝻生发。即图卸已责。诿之邻封。上下江、与山东、河南、接壤。或因彼此驱除。以致避入邻境。现各属禀报、飞蝗自北而南者亦多。臣等俱严加申饬。毋许互相推诿。作速扑灭为要。得旨。此即汝等所云图卸已责。诿之邻封之习也。岂可信之。岂河东省之属员。有此积习。而汝江南省之属员。独无此积习乎。不谓汝等徇庇至此。有旨谕部。  

○江南河道总督白钟山奏报、秋汛安澜、黄运江湖、一切堤埽土石工程。均属平稳。皆赖皇上至诚昭格。河神默佑之效。得旨。以手加额。欣慰览之。亦非朕之至诚。亦非汝之干济。盖以前年方有大水。消息盈虚之理。天地好生之德。是以此数年幸保无事耳。若不知此而以为已之功。兼遂信人之浮誉。而侈然自足。则盛满必覆之戒。汝其慎之。  

○江苏巡抚陈大受奏、江南松江、太仓、二府州属。沿海塘工。每年伏秋二汛抢修。碎石、桩木、柴草。在所必需。前经常镇道张传焲、请发塘工平余银两。采办碎石一千方备用。除柴草易办外。惟桩木一项。须赴浙省乍浦等处采买。兹据宝山县详请、于平余项内。豫买木植万根。设厂备贮等因。得旨。知道了。此等事、不可令其掣肘。以致贻误工程。又不可无所稽察。任其浮冒也。  

○署安徽巡抚准泰奏、安省因凤、颍、泗、等府州属。连年被灾。赈饥平粜。所贮仓谷正需及时买补。仰恳将到任盘查仓谷、三月奏闻之案。宽至秋收买补完竣之后逐一查明。于来年三月具奏得旨。着照所请行然须实力稽察。不可虚应故事而已。  

○江西布政使彭家屏奏、江省五六月间。雨泽稀少。各县所得、先后不齐。七月初旬。迭沛甘霖。早禾受旱者。亦复抽发。晚稻十分畅茂。惟永丰、玉山、二县村庄。不免偏旱。现已查勘赈恤。得旨。所奏俱悉。闻江西受旱颇重。此奏不无粉饰乎。一切料理妥协为之。以期实惠及民。  

○署闽浙总督、福建巡抚周学健奏、浙省各属被水成灾。其在守分乡农。犹知静候赈济。平日不务生业、游手好闲之徒。煽诱愚民。劫窃私贩。势所必至。文员日事查赈。势难兼顾稽察防范事宜。随令督标将弁。前往被灾各县巡查。并饬驻防弁兵、约束灾民。严戢奸匪。得旨。汝如此实心任事。甚可嘉也。  

○又奏、浙省各属被灾后。有绍兴府属、上虞县奸民金为章等、哄诱贫民。肆行勒借富户谷米。该县遣役拘拏。负固不服。伏思此等奸民。断不容稍纵。致长刁风。当即严饬设法擒获。得旨。告之马尔泰、此事不可稍纵。将如何处分之处。摺奏以闻。  

○又奏、闽省台郡、于七月初旬。风雨猛骤。鹿耳门外。损坏商船。淹毙人口。业经委勘外。其余晚禾秀发。可望丰收。内地漳泉一带。于八月十六七日。连得大雨。海潮上涌。城市村庄。间有被水之处。近省地方。七八两月。未得十分透雨。节次遣弁查勘。均不至水旱成灾。得旨。所奏俱悉。其被水被旱处。虽不成灾。亦应抚恤。毋致失所也。  

○又奏、台郡凤山县民邱子刚等、因越界筑坝、引水灌田。俱被生番戕害。查向来内地民人。或侵入番境。致被残害。生番罕有无故逸入内地。戕杀民人者。是欲保全内地民人。惟有严越界之禁。今邱子刚等被害。皆缘不遵禁令。衅由自致。见惟严饬通事土目。晓以利害。谕以国法。俾知畏惧。渐令侦缉正凶。毋许轻举妄动。致生事端。得旨。所奏俱悉。只可如此办理。  

○又奏、闽省福、兴、泉、漳。地窄人稠。民食官储。内地则赖上游延、建、邵、三府所余。外地则藉台郡所产。迩年动拨平粜。未经买补甚多。今岁早稻丰收。晚禾亦皆畅茂。正可乘此秋成。采买补足。现拨司库银两。分发台郡各厅县。收获后、即照市价平买。毋累农民。得旨。所办甚妥。知道了。  

○河南巡抚硕色奏、前据四川按察使姜顺龙奏称、东省有蚕二种。食椿叶者名椿蚕。食柞叶者名山蚕。请饬抚臣、将餧养之法。移咨各省。以收蚕利。查豫省开封、彰德怀庆、河南、南阳、汝宁及汝州、陕州、光州、等府州属。产有柞槲等树。可餧山蚕。近有东省人民。携茧来豫。伙同放养。俱已得种得法。其余祥符等七十九州县。不产青柞等树者。或植桑以养家蚕。或纺绵以织布疋。应就土俗民情所便。时为劝导。不使游惰成风。得旨。所奏俱悉。行之以实。不懈不扰可也。  

○又奏、谢降级从宽留任恩。得旨。汝自守有余。而猷为不足。以后当加意奋勉。若以姑息为得计。则未必然。  

○又奏、豫省今岁雨水调匀。收成丰稔。合计实有九分。现粮价平减。士民欣庆。得旨。览奏曷胜欣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汝亦尝留心于此乎。若夫似雅尔图之有名无实。则不如无耳。  

○河南南阳镇总兵萧良金奏报、秋禾丰稔。所属各营汛、合有九分。米价平减。得旨。此等奏报。须据实直陈。不可稍涉粉饰。至汝为总兵。整饬营伍。乃汝之责。况南阳因武备废弛。故降调韩应魁而用汝。今到任亦将半载。全未奏及汝整饬营伍之事。甚属疎忽。若因朕此旨。而勉强陈奏。无料理之实迹。则汝罪愈重矣。远者尚不能欺隐。况汝河南为四通之区耶。  

○川陕总督公庆复奏、卜隆吉一营。并所辖之桥湾营。东至靖逆、仅一百三四十里。请就近统归靖逆协副将兼管。再、踏实一营。离瓜州营仅百里。亦请就便改归瓜州营参将兼管。一切事件。由该副参查察。提臣仍统为节制。得旨。着照所请行。下部知之。  

○又会同陕西巡抚陈宏谋奏、查陕省河山四塞。舟楫鲜通。钱文流通甚少。价日昂贵惟当开采铜觔。鼓铸接济。兹有宝玉堂、王家梁、竹林洞、铜洞坡、青子沟、五处。验有铜信。现有商民等情愿自出工本。先行采试。并闻华阴县属之华阳川。产有铅矿。应请一并开采。以供搭配鼓铸。得旨。若不滋扰而可多得铜觔。自是好事。总须妥协为之。  

○西安将军博第奏、西安驻防兵丁。生计风俗。近来甚觉颓靡。盖缘差役不均。且逋负深重。以致技艺生疎。抵任以来。即饬八旗员弁等、将借放重债。一切酗酒赌博等事。严行禁止。复为酌定喜丧事宜。衣服制度。均派差役。俾力革前非。勤习技艺。得旨。所奏不为不悉。亦只在尔力行而已。勉之。  

○河州镇总兵周仪奏、自简任边疆。惟有督率将弁。整饬武备。按期训练兵丁。不敢稍有废弛。得旨。惟在实力训练。兵丁之生熟。一望而知。非若他事可掩也。勉之。  

○两广总督那苏图奏报到粤日期。并请训谕。得旨。汝在闽省。诸事尚属合宜。惟稍有因循之意。以致与周学健不合。则汝之短处耳。此后改此微失。以成全璧。则朕之所望者也。至两粤开采一事。颇为目下急务。盖不开采、铜觔何由得裕。而办理少有不妥。诸弊丛生。有利什而害百者。不可不加之意也。  

○署广东巡抚、广州将军策楞奏、粤东商贩鲜通。产米亦少。每遇青黄不接。无不仰给官仓。查各属仓储。自历年平粜。存价未补者甚多。今岁幸遇丰收。现督同藩司、公别地方之繁简。水次之远近。出产之有无。价值之贵贱。发价酌买。渐次弥补。得旨。所见甚是。妥协为之。  

○又奏、据暹罗国头目沙大库呈称、从前暹邦需用铜器。因无匠作。特采买本地红铜。装载进广。觅匠制造。嗣因铜器例禁出洋。未蒙许载回国。伏恳俯准给还等情。查定例、铜器不许出口。原指贩运内地铜觔出洋者而言。暹罗自行买备进口倩工制造。与兴贩不同。请降旨恩准给还。得旨。所见是。然亦无庸特降谕旨。即称汝奏闻。转传朕旨给与可也。  

○署广西巡抚托庸奏、查土忠州土牧黄鉴、滥徵苛派。土民纷纷控告。该土牧同土幕梁奕卿、捏造红字告示文书。语多狂悖。希图诬陷土民。现质讯明确。候督臣会疏题参。得旨。此事得无隐饰耶。此等事、断不可存将就了事之念。以隐贻后患。然又不可张大之以惑乱人心也。  

○云南总督兼管巡抚事务张允随奏、金沙江上下两游。共一千三百余里。应开凿大小八十三滩。其中最险之蜈蜙岭等、一十五滩。改修旱路。下游计六十四滩。又开修那比渡、至副官村、南岸一带旱路。工程业经过半。各滩凡遇中洪汹涌。不能行舟者。筑坝逼水。将滩石烧煅。凿出船路。以避中流之险。次险者、亦将水面水底。碍船巨石凿去。于两岸绝壁上凿出高低纤路一万余丈。又将横木滩、至新开滩、陆路千余里、蒙茸陡绝之区。开路建桥。以便行旅。查金沙江、自古不通舟楫。自乾隆七年。上游开通。川楚商船。赴金沙厂以上地方贸易者渐多。现试运铜觔至河口滩者。四十三万三千余觔。转运至黄草坪者。十万二千三百余觔。下游告竣。即可运至泸州。直达京局。就目下情形计算。每年可运铜百余万斤。较陆运之费。可省十之二三。并将来川省商民。闻风贩运。盐米流通。民食亦可资接济。得旨。所奏俱悉。若果实如所言。自是美举。  

○贵州总督、兼管巡抚事务张广泗奏、前署贵州布政使陈德荣、自京回任。谨述谕旨云。传谕总督张广泗、武备万不可废弛。伏惟黔省疆土新辟。苗猓杂居。犷猂难制。且界连滇、楚、西粤。四面环夷。其地皆叠嶂层峦。在在险隘。武备尤为紧要。比年以来。军装器械。渐次修整。至教演之法。弓箭鸟枪。各兵止知虚演架势。现勤加训练。俾资实用。所演阵势。从前三才五花之名。于黔地丛林深箐。复嶂重冈。概无可用。现亦略为变通。仿明戚继光、御倭所制鸳鸯阵遗意。将弓箭枪炮刀牌。朋成队伍。于山林狭隘之区。皆可左右冲击。首尾照应。并饬提镇各臣。共遵谕旨。务期益加训练。得旨。各省谁不云实力奉行。今年讷亲所察。即其明效大验也。朕亦惟观其行而始信其言耳。  

○贵州古州镇总兵崔杰奏、巡查营伍情形。得旨。所奏俱悉。不可虚应故事。巡查一番。必有巡查之实迹。而又不可生事滋扰也。  

卷之二百二十五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三·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七·列传第八十四·柯劭忞
  卷一六一 梁紀十七·司马光
  卷十九 崇祯十六年癸未·计六奇
  第二十四回 脱楚厄幸遇戚姬 知汉兴拚死陵母·蔡东藩
  第一百三十八回 离广州乘桴论时务 到上海护法发宣言·蔡东藩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一·佚名
  卷三十四·郝经
  第六卷 蠲赈二·缪荃孙
  附录二·佚名
  卷二十五·傅恒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严忠济·隋树森

    严忠济(?——一二九三),一名忠翰, 字紫芝。长清(今属山东省)人。严实之子。元太宗时袭父职为东平路行军万户。从元世祖攻宋,有战功。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授中书左丞, 行江浙省事。《元史》卷六十

  • 目录·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三华集目录      总集类绿苔轩集六卷种菊庵集四卷锦树集八卷【臣】等谨案三华集十八卷明无锡钱子正及弟子义侄仲益合刻诗也子正绿苔轩集六卷前有王达善序子义种菊庵集四卷前有洪武

  • 甲乙集卷第十·罗隐

    馀 杭罗隐昭谏诗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唐欲询往事柰无言六十年来此托根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髙长对孔融罇曽忧丗乱隂难合且喜春残色尚存莫背栏干便相

  • 西番纪·张瀚

    西番古羌夷属,凡百余种,散处河、湟、洮、岷间。唐贞观中始通中国,宋、元朝贡不绝,间授以官。我明当中国松潘边境,出边二百三十里,为大分水岭,是为江渎之源。北流入陕洮河,南流入甘松岭,穿松潘城,入成都。松潘城之东三十里,为雪阑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正统十年五月甲戌朔礼部言天下诸司官吏军民建言例会廷臣议行窃见宣德中尚书蹇义夏原吉已角□羊职务特诏与议正统初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轮番会议今士奇荣已故惟溥尚在请令学士陈循曹鼐马愉参之 上以溥年老礼宜优闲令循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绎史卷七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陈氏专齐【陈佗之乱附】左传【隐公六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歳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寳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衞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

  • 第九章 新民府·冯玉祥

    彰德秋操结束,我们的队伍仍同驻南苑。这期间,王化东统领对于讲堂的训练加倍努力。在秋操的时候,他曾著有《步兵战斗心镌》一书,内容切实精到,不但在当时是本好书,就是现在还依旧有价值的。我们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此

  • 项羽本纪第七·司马迁

    解惠全 张德萍 译注【说明】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

  • 卷六十三 蜀书十八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陈寿

    (吴范传、刘惇传、赵达传)吴范传,吴范,字文则,会稽郡上虞县人。因研究历数,知晓气候,而闻名于郡中。被荐举为有道,来到京都,正值天下大乱而未被任用。时值孙权崛起于东南,吴范于是前往投奔并任职其下。凡是遇到灾祸、吉祥的征兆

  • 卷二·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二      明 黄佐 撰殿阁大学士洪武十五年十二月戊午仿宋制置殿阁学士以礼部尚书邵质为华盖殿大学士翰林院学士宋讷为文渊阁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沈为东阁大学士文华殿亦

  •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吕柟

    礼部北所语献荩问谕解州略载君亲师固四拜矣伯叔外父母母舅亦然者何先生曰伯叔父所同出母舅母所同出外父母妻所自出故四拜二拜则同于常人矣曰服何以不同也曰服虽不同拜不必拘古者父母亦再拜又问安再拜后人一齐拜了故四

  • 实知篇第七八·王充

    【题解】《实知篇》和后面的《知实篇》是王充的两篇重要哲学论文。本篇重点考察知识的来源问题。汉儒认为,圣人能“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白虎通》则宣称

  • 释氏稽古略卷二·觉岸

        乌程职里宝相比丘释 觉岸 宝洲(编集再治)  东晋(司马氏都建康)  ·元帝  ·明帝  ·成帝  ·康帝  ·穆帝  ·哀帝  ·海西公  ·简文

  • 五百问论卷中(一百三十五问)·湛然

    毗陵沙门 湛然 述○譬喻品问譬喻品何故身子居初。答曰身子上根是先悟者故在品初今谓初周悟兼余众岂独身子如八部四众又曰中根待况即四人也今谓领解虽四人岂可一向全无他众上根尚有中下非无。问论文七喻所对如何。答

  • 楚林睿禅师语录序·楚林上睿

    雪峰问德山曰从上宗乘中事学人还有分也无德山打一棒曰道甚么雪峰当时如桶底子脱岩头却道从门人者不是家珍若欲播扬大教直须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方始盖天盖地今时人类多不能效古真实悟明真实履践参学日以深知解日以广撞

  • 序·野竹福慧

    序嵩山者昆明之精蓝也野竹禅师慧公者渝之长寿人也生有异质智趣不凡幼即皈心绀园未常就里塾学既潜心释典精进苦勤始而护珠终而舍筏融彻四谛贯综六经謦欬希微挥毫珠玉岂非揽英秀于江山秉实学于神哲者哉早岁历永昌郡绅

  • 内科摘要·薛己

    内科著作。明薛己 撰。二卷。己字新甫,号立斋,江苏吴县人。父薛铠,精医理,尤以儿科见长。立斋医学造诣较深,初以疡医知名,后又以内科著称,并兼通妇、儿、五官各科。正德间选为御医,嘉靖间晋升院使。撰有 《外科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