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经部,诗类,诗沈

钦定四库全书

诗沈卷十一

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

小雅

雅乐说

雅之有大小者以乐之大小别之也孔子反鲁正乐之部分以复先王之旧使大小各归其所小雅自鹿鸣以至鱼丽治内治外事莫重焉而较之大雅之所用则为小政有大小故乐亦分大小也小雅如鹿鸣四牡頍弁间关诸篇皆杂以风体而大雅则无是小雅如南山鱼丽诸篇皆用叠曲而大雅则无是小雅犹近于风而大雅则已近于颂由其辞曲以思其音节由其体制以观其典礼则雅之大小思过半矣

马端临曰古人歌诗合乐有不可晓者如关雎鹊巢后妃夫人之诗何预于燕礼而乡饮燕礼用之采苹采蘩大夫妻能主祭祀之诗何预于乡射而射礼用之文王大明绵兴周之诗何预于交邻而两君相见歌之歌诗与作诗之意判然不合有不可强通者殆难意解而愚谓不难解也葢圣人之作乐与礼制相为表里而其施不同礼之本在节乐之本在和礼辨异乐统同乐之用施之于朝廷亦通之于国其辨在音容之隆杀器数之等威而不在于文辞章曲之异同故其义苟可通则通用之而不为紊不必有一事即备一诗也陈晋之曰乡射升歌鹿鸣四牡诸诗所以寓君臣之教笙奏南陔白华诸诗所以寓父子之敎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所以寓上下之敎合乐三终歌二南诸诗所以寓夫妇之敎其说可谓明辨晳矣然则乡射之歌苹蘩取其守职而循法也享元侯之歌肆夏取其毋忘觐光而扬烈也见两君之歌文王取其陈天命而勉事周也皆易地以见义而不必泥于作诗之本意此乐之所以统同也若三家歌雍乐有限制义无所取所谓礼崩乐坏而莫之挽者欤

鹿鸣

此非燕享通用之乐歌当从序为燕羣臣嘉賔之乐歌葢享礼设几而不受爵而不饮礼主乎恭燕则饮酒乐岂笙簧琴瑟并奏于堂礼以通上下之情与享不同二三章明曰嘉宾式燕以敖以燕乐嘉賔之心安可以通于享乎享当用肆夏见左传穆叔之言

淮南子曰鹿鸣兴于兽而君子美之取其得食之相呼鼓瑟承筐则所以厚贶之而使言也燕以示慈惠而不废求言之本礼之盛者无具文

周行大路也德音孔昭所谓示我周行视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即其仪不忒正是四国之意宾以是示我可谓实获我心矣君臣一德燕乐非虚如此

四牡

郑氏以此诗是文王为方伯时使臣以王事来往四国于其来也陈其功苦以劳之之词其云王事即殷之王事愚谓诗作于周公自从追王之礼称之事虽殷事王即文王详见采薇

或曰文王遣使臣岂致有不遑将父之叹不知此文王代使臣以言情所以慰且劳也与陟岵诸诗不同不遑将父不遑将母皆以鵻兴者苏氏谓鵻即祝鸠孝鸟也左传祝鸠氏司徒也敎孝也是以孝子不获养而称焉

皇华

四牡以不遑将父为义有慰劳而无戒勉皇华以每怀靡及为义则戒勉多于慰劳意各不同

駪駪征夫车骈马集启行之状六辔如濡车调马良征途之状重在谋询度以尽厥职合为五善分为六德内外传之言备矣

常棣

左传富辰曰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紏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又曰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以亲屏周召穆公亦云杜氏以为周公作诗穆公歌之是也召穆公在厉王时见王室无亲故重歌此诗以明公所以作诗之故非以诗为穆公作也

常人之于兄弟不至于外侮生急难至不足见手足之天亲不至于裒原隰威死丧不足见同气之可恃葢至是而见已迟悔已晚矣然而侮难丧乱之既过又往往近比匪昵妻子以兄弟为可外者试思兄弟翕则室家宜妻孥乐苟是究是图不亶其然乎通篇一意而层折反覆其味无穷夫朋友妻子同列天伦非不当亲厚好合也但天合人合轻重有间不极言之而谁其猛省哉常棣棣也唐棣栘也分为二木【见尔雅】常棣即郁李唐棣即杨陆玑误合为一朱子因之至今纷如姜氏【炳璋】曰唐棣之华反而复合喻夫妇之别也常棣之华华鄂相承喻兄弟之和也鄂与萼通花足也诗人取兴如此鹿鸣之燕嘉宾皇华之効驰驱君臣之义也四牡之将父将母父子之亲也此篇之兄弟既翕兄弟之爱也下篇之求其友生朋友之交也于五伦似缺夫妇然此篇言如鼓瑟琴末言宜室家乐妻孥则是兄弟翕而妻子自当好合夫妇之道也五常为百行之原葢悉备于鹿鸣之什

伐木

三章皆以伐木兴者取其声之相应也伐木之丁丁不求应而自应鸟鸣之嘤嘤求其应而无弗应声之同气之求自然而相感虽神之听之亦既和而且平可以人而不求友乎

天子之燕同姓用肥羜肥牡异于诸侯之用犬也天子燕异姓以八簋比于公食大夫之礼以待族人设食之礼待之亲之也酾酒即鹿酒下章之湑也重言酒重言肥羜明其为燕而非飨也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饮食多启讼师子公染鼎衅生弑逆御斟憾羊祸足亡师所关非细先王虑此至逺也有酒则以湑酒饮我无酒则以酤酒饮我【一宿谓之酤】以鼓鼓我以舞舞我皆代诸父诸舅而为之词也乃答之曰待我暇日岂无湑酒而用酤酒乎亲厚之至也

天保

韩诗外传曰天保定尔言天以仁义礼智保定人之身其义大矣诗言百禄遐福至于川流方至必归本于天之单厚者明天人感应之自然也言多福徧德极之日升月恒必归本于神之贻尔者明幽冥之昭假不爽也至于中言多福即接之以羣黎徧德尤见福莫大于得民焉葢所以劝之敬天尊祖爱民者无所不至读此诗者当知此意岂后世之封禅美新典引可比哉

顾氏绛曰罄无不宜宜室家宜兄弟宜子孙民人也是用孝享于公先王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也民之质矣日用饮食有道之世人醇工厐商朴女童上下皆有嘉德而至治馨香感于神明也祈天永命之实必本于亲民而斵雕为朴其道何由必以养生为本

采薇

武王成王无征伐玁狁之事此与下出车枤杜皆文王为方伯受命专征之事当时命将遣帅劳还饮至得行天子之礼周公制礼作乐追述丰功以垂后世其云王事王命云天子者皆以追王称之也如指殷受则以新王一代之乐章特以表小心服事之诚于义无当且是殷诗而非周雅矣即以大雅伐密伐崇之称文王可见文王伐玁狁之事亦无考玁狁即獯鬻太王畏而事之文王之征事必有之昆夷即西戎竹书纪年纣三十三年西伯专征明年冬十二月昆夷侵周三十六年周伐昆夷即此事昆夷在岐之西玁狁在岐之北即汉之匈奴也

薇春頴而夏花曰作止者春中时也柔则稍长刚则难食渐至夏矣启行在春还归在冬乃戍期之一定三章云我戍未定谓无定息之所非指戍期之无定

出车

伐玁狁伐西戎一役二事也采薇出车枤杜一事三诗也今以三诗去来时日计之似有不合者采薇首曰薇亦作止与末章杨柳依依相应是启行在春仲也乃出车四章曰昔我往矣黍稷方华又在六月启行矣采薇曰归曰归歳亦暮止与末章雨雪霏霏相应出车三章亦曰雨雪载途是旋师在冬尽也乃末章又曰春日迟迟薄言还归枤杜亦曰卉木萋止征夫归止是又在春尽夏初还归矣其互异何也曰采薇之二三章曰薇亦柔止薇亦刚止葢启行在春而途中则歴更其时矣其归也歳亦阳止歳亦暮止至于抵家则春日迟迟卉木萋止分明今春出师明年春奏凯而夏抵家也然此一役二事当先伐西戎乎抑先伐玁狁乎苏氏谓西戎与玁狁为犄角西戎平而玁狁自平当自西至北犹汉唐之伐匈奴契丹必先通西域也而愚不谓然采薇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又曰玁狁孔棘则其事急于西戎甚明且出车三章明曰王命南仲往城于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襄除也是先伐玁狁必矣葢先城朔方以衞沿边之地进伐玁狁一月三捷随即平定其时当在秋冬乃反斾以伐西戎故诗曰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下章接言赫赫南仲薄伐西戎其文显然伐西戎兵不血刅而下于是全师以归焉故诗曰春日迟迟薄言还归然则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一章是由朔方至西戎之文非还师之月日也善读诗者知之

枤杜

首曰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是玁狁既伐嗣伐西戎也枤杜实在秋冬是雨雪霏霏也二章接言卉木萋止征夫归止是春暮抵家也其文益明

四牡以不遑将父为义此诗先言女心伤悲后言忧我父母义各有当也由征夫言之则当以父母为忧而不及妻子若妇人代子职以奉养舅姑则唯君子之忧是迫耳三章曰忧我父母者言其夫必以父母为忧也细味之自明汉书宣王兴师征伐诗人美其功曰出车彭彭城彼朔方此三家説也宣王伐玁狁别有六月采芑之诗何当重出况时亦不合且宣王不还师以伐西戎也以此为别

鱼丽

序曰万物众多可告神明似主祭祀言之但仪礼乡饮酒及燕礼皆歌是诗则为燕賔之乐矣朱子据仪礼一歌一笙之序移此诗于南陔三篇之后殊不必也考乡饮酒礼工歌关雎笙鹊巢工歌葛覃笙采繁工歌卷耳笙采苹中越草虫一诗又工歌之际歌鹿鸣四牡皇华即笙南陔白华华黍则此三诗又当次于皇华之后矣诗之次第有不能尽依礼文者仪礼用诗非诗用仪礼也

言万物盛多但言鱼者在下动物之多莫如鱼也大雅言丰年之兆亦曰众维鱼矣

陆佃曰鰋白额鱼鲿鱼黄鲂鱼青鳢鱼黑鰋鱼白鲤鱼赤鲿鲨小鱼鲂鳢中鱼鰋鲤大鱼由农师之释鱼观之可见诗无一字无意义也

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此六篇皆笙诗三家并亡其目毛公有其目而亡其词仅存序义朱子谓笙本无词而非缺文葢本之刘原父郑渔仲洪容斋诸人而朱子因之说者多以为疑明郝仲舆近时毛大可辨之尤明文多难以悉载考朱子所据全在仪礼而仪礼明云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乐之为言比音而乐之也是礼文显以为有词矣况工歌关雎笙鹊巢工歌葛覃笙采苹岂升歌之笙有词而间歌之笙独无词乎此即以仪礼证仪礼而可晓者也朱子曰笙之无词大约如鲁鼓薛鼓之节而亡之是又不然鼓所以节乐考击出于人手类于鼗磬柷敔不可比之以词若笙籥管篴皆因人气逼而有音其高下长短疾徐唯人是使如今俗乐必有工尺之谱也而谓笙本无词乎

嘉鱼

此与下篇一以乐与贤一以乐得贤皆燕贤之诗本无二义故同用之乡饮燕礼明人主之好贤崇德在下者不可不知所报已详鹿鸣之诗矣

罩者捕鱼之笼汕者撩鱼之罟淮南子云罩者抑之罾者举之其取鱼一也诗言罩又言汕喻求贤之无方也首云嘉賔式燕以乐末云式燕又思言既燕而又思所以维系之爱之至也

南山有台

姜炳章曰人君既得贤而乐之形为歌咏曰基曰光语其始也曰父母曰德音语其用也曰眉寿黄耉保艾要其终也从今日所得之贤想到贤者之耄期并想到贤者之必有贤子孙无非利我国家皆于今日始之可谓善説是诗矣然万寿无期万寿无疆非属臣下谓厯数赖以绵长即家赖以永固也

蓼萧

蓼萧之微尚获零露之湑况君子既见于前而不予之以嘉惠乎心写而接笑语我是以得永终誉而安处兮龙光天子之宠光其德不爽言能不贰其德虽至寿考而不可忘此德也

此非五服尽朝于王也侯甸男采衞应朝之年各以次述职于王王则燕之以示慈惠用昭天子之恩德葢通用之乐歌

湛露

左传甯武子曰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不明诸侯之为同姓异姓也考礼天子宴族人于室宴兄弟于房诗言厌厌夜饮是在室在房可知专指同姓而言也若蓼萧之泽及四海【序文】则合同异姓言之矣在宗载考言宗宫之成在同姓原有夜饮之礼非卜其昼未卜其夜也笺疏不可易后人好立新説耳令仪令色成礼之美

诗沈卷十一

猜你喜欢
  国准第七十九·管仲
  卷三十 论语十二·黎靖德
  卷四·崔子方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十一·周祖谟
  家礼卷一·朱熹
  第十章 18·辜鸿铭
  卷四·俞汝言
  卷六·程川
  效力篇第三七·王充
  汉广·佚名
  卷四十六·魏了翁
  赏刑第十七·商鞅
  卷二十五·赜藏主
  卷七·佚名
  正法华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正末扮急脚上,开)小人姓李名能,□州人氏。生前时曾跟磁州崔相公,相公死之后为神,封为府君,取小人做个急脚鬼。今日蒙神旨,差送孝子张屠孩儿还家。我相公的圣佑与做勾当的灵报。(诗曰)守分休贪不义财,命中合有自然来。若将巧

  • 卷三·唐圭璋

    ●占日第六〓计五十一首日旁气,赤色似悬钟。游所见边须将死,不论春夏与秋冬,所举总成空。日生晕,上下两重交。必有彼军亡将帅,中谋独霸不成韬,终是起枪刀。日左右,白气若虹交。即主血流成大战,缘君失政作成妖

  • 卷一百二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四 杨亿 奉和御制社日诗 仙掌凌空沆瀣秋大田多稼似云浮天边霁景芙蓉阙江上残芳杜若洲东观羣儒宣宴乐南荆遗俗重嬉游宸章忽降容瞻覩疑是神龟负九畴 别赋赏

  • 淳熙稿卷十二·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十二 宋 赵蕃 撰 五言长律 初五日呈潘提举时祷雨应而未洽 潦退旱随至吏忧民足伤陂塘待天雨饘粥仰官仓事势胡能久收成亟所望关心厪汉节用意格穹苍忽已云霓合兼之雷电将骤来能点点快落遂浪浪未

  • 本纪第二 武帝中·姚思廉

    天监元年夏四月丙寅,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设坛柴燎,告类于天曰:“皇帝臣衍,敢用玄牡,昭告于皇天后帝:齐氏以历运斯既,否终则亨,钦若天应,以命于衍。夫任是司牧,惟能是授;天命不于常,帝王非一族。唐谢虞受,汉替魏升,爰及晋、宋,宪章在

  • 第二十九回 图沛公项庄舞剑 说项羽樊哙当筵·黄士衡

    话说项羽留宴沛公,项庄依范增之言,借舞剑为名,欲将沛公杀死。既得项羽许诺,项庄便拔出剑来,当筵起舞。此时沛公正在危急之际,忽见项伯离座,拔剑在手,转至东边,与项庄对舞。叔侄二人,各逞伎俩,但见两道剑光,如片片梨花,随风飞舞。项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八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革殿

  • 大事记卷八·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秦二世皇帝【胡亥】元年【卫君二十一年楚王陈胜元年赵王武臣元年齐王田儋元年燕王韩广元年魏王咎元年】冬十月戊寅大赦【通鉴】以赵髙为郎中令【以夲纪修】尊始皇庙为帝者祖庙【夲纪】复自称朕【夲纪

  • 一〇 新青年·周作人

    在与金心异谈论之前,鲁迅早知道了《新青年》的了,可是他并不怎么看得它起。那年四月我到北京,鲁迅就拿几本《新青年》给我看,说这是许寿裳告诉的,近来有这么一种杂志,颇多谬论,大可一驳,所以买了来的。但是我们翻看了一回之后

  •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佚名

    【提要】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魏桓子采用“欲擒故纵”的谋略,消灭了骄狂膨胀的知伯。这个事典倒应了西方的那句谚语:“上帝要叫一个人灭亡,必先使他疯狂”。 【原文】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

  • 第五十三卦 渐 风山渐 巽上艮下·佚名

    渐:女归吉,利贞。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 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 其位刚,得中也。 止而巽,动不穷也。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六二:鸿渐于磐,饮

  • 摩尼教残经一·佚名

    □若不遇缘,无由自脱,求解□&ldquo;肉身本性,是一为是二耶?一切诸圣,出现於世,施作方便,能救明性,得离众苦,究竟安乐?&rdquo;作是问己,曲躬恭敬,却住一面。尔时明使告阿驮言:&ldquo;善哉善哉!汝为利益无量众生,能问如此甚深秘义,汝今

  •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太虚

    ──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著。今至上海以克兰佩居士函赠刊物之察阅,始知三十三年居士曾出“中国佛

  • 黄箓九巵灯仪·佚名

    黄箓九巵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消灾度亡。行道者按九宫八卦方位,依次向九方燃点九巵神灯,供奉三清道主、四帝天真、十方救苦天尊、九州神君、九幽地狱

  • 开元天宝遗事·王仁裕

    五代王仁裕撰。一卷。仁裕字德辇,后周天水(今甘肃天水西南)人。以文辞知名,历仕晋、汉、周三朝,入蜀官至翰林学士。蜀亡,仁裕至镐京,采摭民言,得开元天宝遗事一百五十九条,皆系社会传闻,列一百四十六个标题,每条少则一、二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