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结传

王结字仪伯,易州定兴人。自幼聪颖,读书一目数行,终身不忘。曾随太史董朴学经书,对性命道德之深奥内涵理解透辟,所以投身于事业,显现于文章,都有理论根据。御史王仁说他有做宰相的才干。他二十多岁时,游学京师,上奏谈时政八件事:立经筵以养君德,行仁政以结民心,育英才以备贡举,择守令以端正官吏人选,敬贤士以厉名节,革冗官以正职制,辨章程以定民志,务农桑以厚民生。奏文切实纯正,都是治国的原则方法,但宰相未全部采用。

仁宗还是太子时,王结被举荐为太子宿卫,他收集历代君臣所做无论好坏,只要能成为历史教训的事,每天呈送太子阅读,受到赞扬。大德十一年(1307),王结为东宫典牧太监,官阶太中大夫。当时亲近的侍从可以引艺人入宫,王结说“:从前唐庄宗为此招来灾祸而失败,殿下在春宫育德养性,应谨慎为要。”仁宗高兴地听取了他的意见。

仁宗即位,王结升为集贤直学士。出任顺德路总管,教民务农兴学、孝顺父母、爱护兄弟,禁止邪恶暴虐。属县钜鹿沙河有唐魏征、宋王景的墓,于是在学校为二公立祠,表彰他们的言论风度,以劝勉更多的士人。调他到扬州,又调宁国,因其堂弟绅任江东廉访司佥事,故不赴任。改任东昌路,境内有黄河旧道,会通堤阻止下流,夏季水涝,冲坏麦禾,王结疏导闸门,使水泄出,百姓获得耕种之利。

至治二年(1322),参议中书省事。当时拜住任丞相,王结说:“做相的应该先正己才能正君,正君才能正天下;消除邪恶不能犹豫,犹豫就会出现别的变故;衣食住行不能奢侈,奢侈就会危害自身。”丞相认为说得有理。不久,授吏部尚书,他举荐宋本、韩镛等十多人。

泰定元年(1324)春,廷试进士,结为阅卷官。迁职集贤侍读学士、中奉大夫。这年诏王结知经筵,随帝到上都。结援引古训,证明时政的错误,希望帝能有所感悟。皇后听说后,也召结进讲,结推辞。第二年,任浙西廉访使,中途因病而归。一年多后,拜辽阳行省参知政事。辽东水灾,谷价上涨,结向朝廷请求发放小米几万石救济灾民。后回朝拜刑部尚书。

天历元年(1328),文宗即位,拜陕西行省参知政事,后改为同知储庆司事,二年授中书参知政事,结因双亲年老,辞谢,皇帝未准,又任集贤侍读学士,因母丧未赴任。

元统元年(1333),再授浙西廉访使,未赴任。又拜翰林学士、资善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与张起岩、欧阳玄修泰定、天历两朝实录。拜中书左丞。皇后命僧尼在慈福殿做佛事,不久殿遭火灾,王结说僧尼轻慢该判罪。左丞相有病,其家请释放重囚以消灾,王结极力不可。从前有罪的北人流放到广海,南人流放到辽东,离家万里,往往死于路途。王结请求更改法令,只流放千里之外,能改过的让他们回乡,成为定制。官员犯罪要重罚,王结说:“古时候刑不上大夫,现在贪财败官的虽多,但士人的廉耻不能不培养。”人们都觉得此话得体。至元元年(1335)再诏入翰林,因病不能应诏。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卒,享年六十二岁。

王结言行都效法古人,所以相张王圭说“:王结非圣贤书不读,非仁义之言不谈。”晚年精深于《易》,著《易说》一卷,临川吴澄读后很是称赞。卒后公卿在朝廷吊唁,士大夫在家吊唁。四年五月,诏赠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护军,追封为太原郡公,谥号文忠。有诗文十五卷流行于世。

猜你喜欢
  孝桓帝纪第七·范晔
  列传第七十一 二李·欧阳修
  卷一四八 梁紀四·司马光
  读礼通考卷九十九·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七百一·佚名
  卷之八十七·佚名
  ◎另一曹锟贿选案·刘以芬
  史记集解卷一百七·裴骃
  梁武丁贵嫔传·李延寿
  张庭珍、张庭瑞传·宋濂
  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司马迁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二十九·钱若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八·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二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魏第八 嵇康【字叔夜谯郡銍人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寓居山阳家贫鍜以自给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山涛为吏部举康自代康答书言不堪流俗非薄汤武大将军司马昭闻之而怒景

  • 卷一百三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三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十四 魏野 冬日书事 十月天不暖前村到岂能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坏砌平山雪空堂照瀑氷晩来因出户方始蹔携藤 书友人屋壁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洗砚鱼吞墨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四·杨士奇

    宣德元年二月乙丑朔贵州宣慰使司土官宣慰使宋斌奏所辖乖西巴香等处山箐深险诸蛮杂处连年攻劫各寨杀伤官军劫掠财物发人冢墓官司追捕则深入山箐而昆阻比等寨蛮人卓把同等不服输税土官刘得秀往谕蛮人欲杀之邻寨救之得免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正统六年冬十月甲子朔享 太庙○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遣中官祭司井之神○米昔儿地面使臣马速兀把都儿奏守天方地面王遣其男赛亦得阿力同使臣赛亦得哈三带奇异方物进贡至哈剌地面被贼杀死赛亦得哈三伤赛亦得阿

  • ●上篇卷三·陈洪谟

    上召左都御史戴珊与刘大夏至榻前论:“尔等各衙门,凡事都奏行巡按御史勘报,岂以此官公道可托耶?”珊顾大夏未敢对,大夏进曰:“无他,以巡按御史一年一换,无久交,不制肘,故事多责成之。”上曰:“责之固是,

  • 一一二七 直隶总督刘峩奏本年并无抽改过《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一二七 直隶总督刘峩奏本年并无抽改过《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直隶总督臣刘峩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

  • 高帝本纪·萧子显

    高帝本纪(上)太祖高皇帝名道成,字绍伯,小名斗将,是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四世孙。萧何的儿子赞阝定侯萧延生侍中萧彪,萧彪生公府掾萧章,萧章生萧皓,萧皓生萧仰,萧仰生御史大夫萧望之,萧望之生光禄大夫萧育,萧育生御史中丞萧绍,萧绍

  • 刘昶传·魏收

    刘昶,字休道,刘义隆第九个儿子。刘义隆在世时,刘昶被封为义陽王。其兄刘骏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开府。等到刘骏的儿子刘子业继父爵位,子业昏愦狂妄、肆无忌惮、暴虐成性,残害自己亲属,他怀疑刘昶另有野心。刘昶听说,十分惊

  • ●台湾纪事卷一·吴子光

    淡水吴子光芸阁撰纪诸山形胜纪台中物产台事纪略纪台地怪异纪台地盂兰会纪番社风俗郑事纪略纪诸山形胜大肚山无首无尾,如人卧地上,只一副腰腹空壳,别无精神血脉之留。山以大肚名,肖甚亦陋甚。山长三十里有奇,宽二十里有奇,有

  • 卷一百十一·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十一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新法三上神宗论王广渊和买抑配取息李 常臣近闻京东转运使王广渊以陈汝义所进羡余钱五十万贯随和买绢钱俵散今却令每贯纳见钱一贯五百於常税折科放买之外又取此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五 洪武二十七年冬十月丁卯朔,享太庙。 戊辰,初命铸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印。 己巳夜,有流星大如鸡子,青白色,起自天市东垣,西北行至近浊没。 辽东有倭夷寇金州,卒入新市,烧屯营

  • 刑论第四·孔鲋

    仲弓问古之刑教与今之刑教。孔子曰古之刑剩今之刑繁。其为教。古有礼。然后有刑。是以刑剩今无礼以教。而齐之以刑。刑是以繁。书曰。伯夷降典。折民维刑。谓先礼以教之。然后继以刑折之也。夫无礼则民无耻。而正之以

  • 卷二十一·佚名

    △宝幢分第九中陀罗尼品第六尔时东方有乐世界。佛名阿閦。与诸无量神通菩萨发彼世界。一念来至娑婆世界释迦如来大集之处。到已坐於化莲华上。无量菩萨亦复如是,各各皆坐化莲华上。如是东方无量诸佛无量菩萨各各来诣娑

  •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八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二问增上戒住菩萨转时。当知何行何状何相。答若诸菩萨先于极欢喜住。由十种心意乐。已得意乐清净。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师长尊

  • 论炼丹·印光

     ●(以下论炼丹)佛法, 唯教人止恶修善, 明心见性, 断惑证真, 了生脱死。一大藏经, 绝无一字教人运气炼丹, 求成仙升天, 长生不老者。国初, 魔民柳华阳, 作《慧命经》, 尽用佛经祖语, 证炼丹法。挽正作邪,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七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七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成现观品第八之余论曰。如是已得暖等善根。当知从此入于现观。颂曰从此无加行  解脱智三心一百一十二  烦恼断十摄论曰。从此无间无有加行。解脱见道所

  • 毘陵集·张守

    诗文别集。宋张守著。十五卷。是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五十卷。原集久佚,清修《四库全书》,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搜集编缀,厘为十五卷。现存《永乐大典》录《毘陵集》四十八条,馆臣漏辑十四条,见栾贵明《四库

  • 国学知识大全·吕思勉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国学的开示门径之作,写就于先生的学术盛年期,在民国时期一经出版,即受到当时的国学爱好者和整理者的大力追捧,一时有洛阳纸贵之誉。虽世易时移,但其价值却历久弥新,仍对当代国学爱好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