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一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十一

朱批董象纬奏摺

直隶古北口总兵官【臣】董象纬谨

奏爲钦奉

上谕事【臣】於本年十二月瞻仰

天颜?聆

圣谕尔所属曹路南峪沟砍伐木植此亦有益民生但与雾灵山相近恐有关碍尔可查明具奏钦此【臣】囘署卽亲至曹路勘得南峪沟口等处年来所伐木植系在报部四至界内并无关碍雾灵山之处【臣】复查界内木植旣巳无多而成材者更复寥寥现今巳伐之木因道路艰难尚未尽出或俟巳伐木植出尽之後严行禁止或仍於报部四至界内听其砍伐相应缮摺请

旨谨

俟巳伐木植出尽之後卽行禁止砍伐可也

直隶古北口总兵官【臣】董象纬谨

奏爲?报雨泽事窃照古北口地方於雍正元年三月十二日甘雨一日十分沾足又据怀柔密云石匣热河等处俱报同日得雨亦皆沾足理合奏报谨

甘雨及时真可谓

天恩浩荡也

直隶古北口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请

皇上圣安

朕安尔所奏驻防一事甚属详妥巳发该部矣

直隶古北口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报雨泽事窃【臣】查古北口於雍正元年五月十七日得有微雨十九日复得大雨高处四寸平处沾足据河屯营守备报称热河等处俱於十七八日得雨二三四寸不等又据石匣营石塘路曹家路怀柔县游击守备等报称各该汛内俱於十七八日得雨一二寸三四寸不等理合一并奏

闻谨

览奏甚喜但要据实奏报不可增饰分数

直隶古北口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恭请

圣安仰慰

睿怀事雍正元年六月十四日准直隶抚臣咨送

大行皇太后丧礼仪注到【臣臣】悲悼之下伏惟我皇上大孝大仁根於天性?遇

皇太后仙驭升遐哀痛悲伤必深且挚【臣】虽至愚何敢以

节哀一语妄渎

宸聪窃思去年

圣祖仁皇帝龙驭上宾【臣】叩谒

梓宫後因查汛入京恭请

圣安两次获觐

天顔仰见我

皇上悲泣涕零过於哀感今年三月叩送

圣祖仁皇帝梓宫复见我

皇上悲思之切诚笃如初今时当炎暑复抱

皇太后升天之痛想见我

皇上圣心哀结罔极情深必有过爲悲泣者【臣】五内旁

徨不能自禁是以不辞冒昧恭恳

皇上念

圣祖付托之重薄海内外仰赖之殷勉摄

圣体少节哀思则天下臣民幸甚【臣】犬马微忱谨具摺

恭请

圣安谨

朕躬安尔不必爲朕过虑

皇考大事实力已竭今不幸复値

皇太后大事朕无奈惟以

皇考付托之重爲念勉强忍痛而已所奏知道了

直隶古北口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恭请叩谒

大行皇太后梓宫以伸哀念事伏惟

皇太后

化洽宫闱

慈周寰宇宜乎

遐筭倍增长衍千秋昌炽

纯禧永懋式昭万世懿徽何期

仙驭遽尔

升遐【臣】世受

国恩至深至重分宜匍匐

皇太后梓宫之下躬亲叩首伏恳

皇上俯允【臣】请俾得单骑赴京庶几少伸哀念於万一

爲此缮摺请

旨谨

地方要紧不可擅离况大事巳过候八月尽尔赴京叩谒可也

直隶古北口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要地需才谨据实

奏恳仰祈

睿鉴事窃查【臣】所属昌平营参将马承璋奉

特旨陞补张家口副将山海路都司王道义潘家口守备孙得明奉部推陞其员缺应听部推但昌平营参将山海路都司两处地方均关紧要【臣】旣有所知之人敢不据实奏

闻谨查【臣】标下右营游击杨云栋密协右营守备刘正俱系【臣】深知灼见之员才技俱优杨云栋堪以陞补昌平营参将刘正堪以陞补山海路都司如蒙

天恩俯允陞授则【臣】标右营游击之缺有现陞游击之都司王道义对品留补洵爲人地相宜其密协右营守备员缺查有遵化营千总李挺人材健壮弓马熟嫺堪以擢补至於潘家口守备一缺查得【臣】标下右营千总陈万里颇能整顿营伍操练兵马堪以擢补虽现今奉有部发年满千总何敢妄行保

奏但李挺陈万里二弁【臣】素所深知试有成效故不辞冒昧一并仰恳

洪慈可否破格

简用出自

皇上天恩爲此具摺请

旨谨

俱照尔所请补授巳降旨该部矣

广东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奏

闻事窃【臣】於雍正元年九月二十六日

陛辞跪聆

圣训蒙

皇上训诲殷殷周详恳挚更蒙

宠锡便蕃有加无巳【臣】弟兄惟有凡事尽心竭力不敢

稍涉欺罔以图报答

方官收税感颂

圣明至於广东武职衰迈闒茸者甚多而陞衔留任更多不称厥职卽保题员内亦不过恐其引

恩深重不敢隐匿谨据实陈

封疆有益以图共报

天恩爲此缮摺奏

闻谨

文武和衷固属美事若志趣迥然不同则亦难以裨益封疆总之尔於此一年来多次见朕所以深知朕心杨琳从未觌面受朕指训年希尧又庸愚无知凡事尔宜自立主见莫被伊等揺夺勉之

广东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奏

闻事窃查右翼鎭属翁源县民林书保家於雍正元年十一月初三日夜被贼捉去人口一十六名经督抚二臣檄令惠协都司姚夔提标守备殷文达会同右翼鎭属派拨官兵剿捕【臣】到任後又派委守备刘涵前往协拏兹据右翼鎭臣咨称官兵追至贼穴斩一贼首级余皆奔散惟将被虏人口尽行救回等因前来伏查广东地方此等之事甚多此案未伤人命势必外结何敢冒渎

宸聪但以事关聚衆抢掠又不敢扶同隐匿如果差去官兵能将贼徒尽行拏获或能拏获过半【臣】自听督抚二臣结案若以掳口救回未伤人命不将贼徒实力尽歼遽思完结【臣】必查其兼辖专汛以及派出各员严加参处独是此等掳掠人口之事叙入本内恐抄传远近骇人耳目【臣】亦惟以废弛营伍纠参伏乞

皇上睿鉴谨

此皆向日陋习积弊有何骇人耳目处卽善於讳饰亦不过掩朕一人耳目而已天下人孰不知之嗣後如遇此等事件但宜据实直奏况粤省视盗案爲常事以欺隐爲成例顽民以法令可玩而轻犯兵弁因赏罚不明而懈弛此种恶风尔岂可效法之耶杨琳怙恶不悛徒欲掩盖巳往之迹年希尧懦弱庸愚未能剔除现在之弊尔若复蹈因循之辙虚应故事朕只得於各省大员内轮替更换务将能靖盗之人用来粤东俾地方一淸彼时尔等何颜以见朕耶将此谕通知该督抚尔等同心协力整饬粤省盗息民安方可见朕否则恐尔等因循怠忽违旨溺职之愆当不起也功罪赏罚不明将何以服衆心恐骇人耳目借以他罪处分是何言欤捕缉专责宁任兵弁之旷弛尔等私赏岂抵朝廷之议叙自此以後必以明功罪除欺隐爲要务特谕

广东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请

旨事窃【臣】蒙

皇上高厚之恩授以广东提督莅任之後接见各官查其年力衰迈者甚多伏念东粤要区未便以伊等

通行考验详加辨别其有年老不及者除其自知旷废情愿告退之员仍听其乞休外余必会同督

京稍远一遇缺出或经

题补或候部推累月方能到任要缺必致久悬伏乞

皇上敕下兵部或旗员或侍卫或候补候选人员拣选

数十名开列引

见恩赏来粤遇有缺出【臣】会同督抚二臣量其人地具

题请补授庶岩疆得人营伍自然改观更有请者【臣】古北口任内昌平营参将马承璋拏获人和当刦贼六名有涿州营把总刘方成协同缉获胆勇可嘉伏乞

皇上准赏来粤遇有千总缺出暂行补放试其料理营

务果有可观另行

题补是否可行

弘恩出自

圣裁谨

另有旨矣

广东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营伍务宜整理将备必在得人谨据实

奏请仰恳

睿鉴事窃查【臣】标右营游击一缺应援全省实系【臣】之臂指必得能员方克胜任今看得四会营守备张凤起才猷敏练堪以擢补又查三水营守备一缺地当孔道鎭平营守备一缺界连闽省连阳营守备一缺逼近猺排俱赖贤员料理兹有镶黄旗汉军骁骑校刘汝霖福建驻防镶黄旗骁骑校邢云贵古北口石匣营千总哈云栋古北口太平寨千总福益弘此四人骑射兼优办事勤愼【臣】素日深知灼见不揣冒昧仰恳

天恩准以张凤起补授【臣】标右营游击刘汝霖补授三水营守备邢云贵补授鎭平营守备福益弘补授连阳营守备倘蒙

俞允则张凤起所遗四会营守备员缺恳以哈云栋补

授可否

简用出自

天恩爲此缮摺请

旨谨

何营不需好员隔省题人不可其余所奏皆是参游以下补用人员巳拣选二十余员发往矣尔所题请人员中可以准发者亦入拣选内一并发往到时尔酌量题补

广东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据实奏明水师情形仰祈

睿鉴事窃照广东营制半属水师向例

题补员缺自副将以下俱选熟识水性之人诚取其人地相宜便於海道耳【臣】历验水师人员有历任水师毫无裨益者有原任陆路至水师着绩者大抵人地无拘惟才是视惟守备以下专供驱策应需熟识水性之人至副将参游则系统领督率之员若果驾驭有方运筹有术似不宜以水师拘也【臣】不辞冒昧请以守备等缺仍拣水师人员副将参游不拘水陆惟以干员

题补以试其驾驭运筹之略倘蒙

俞允则海疆收得人之效矣是否允协伏候

圣裁谨

水师难於得人卽陆路亦属不易此事甚有关系大半总督之责与孔毓珣商酌可也

广东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据实覆奏事雍正二年二月初六日准原任广东督【臣】杨琳抄录正白旗汉军副都统金铎条奏拖风船及违式渔船槪行拆毁一摺钦奉

朱批金铎条奏此摺尔可与提督董象纬密商应行卽行不应行密摺回奏到【臣】钦此随卽悉心筹画移商督【臣】杨琳听其酌议缘二月二十二日督臣身故【臣】应专摺据实

奏明查拖风船亦系捕鱼之船但渔船定例梁头不过五尺不用盖板拖风船则上钉盖板梁头九尺一丈甚至一丈一尺不等文武员弁因其违式皆得勒索遂其所欲则船之奸良竟置莫辨其间亦偶有如条奏所云接济贼粮藏奸爲匪之弊实系官弁疎纵窃念粤省沿海居民大半皆以捕鱼爲业而采捕非大洋不能得鱼入洋必得大船始能御浪民生攸关实难拆毁但旣欲便民仍须弭盗【臣】再四思维欲除接济藏奸等弊惟宜船主取隣佑保甲甘结水手取同船互结一船爲匪事发甲隣连坐一人爲匪事发互结连坐近奉

特颁谕旨各省出海船只分别油饰刋刻编号今饬令此等渔船亦遵此例则防闲有具船不致爲匪民得以资生矣再条奏墺甲诡辞存案一弊窃查沿海船只果遇风飘或被贼擒必本船有生回之人始有情形日月可据否则墺甲何从得知而遽代爲存案此亦该管地方官不加详察之故惟令存案之该衙门於此处确查的实果系被风被贼生回有人方准存案不许墺甲代爲具呈纵有诡计亦不能施是诡辞存案之弊亦自易除矣谨据实缮摺

奏覆伏祈

睿鉴谨

尔此奏旣公且直毫无隐讳甚属可嘉大槪与杨琳意见亦相仿朕已将原奏原议俱发交督臣孔毓珣令其斟酌尔与孔毓珣议妥再行奏闻

广东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备陈营伍那欠饷银设法补前杜後事窃【臣】莅任後查兵马钱粮那欠成千累百【臣】巳饬令各属协营凡提督衙门一切规例及馈送节仪等项尽行革除以之陆续尽补前欠倘仍敢亏欠【臣】卽特疏纠参然此爲陆路人员计不过一半年间自可淸楚至水师亏欠更甚每藉口於捐修船只【臣】查出洋游廵船只非遇定例修造年分设爲风雨损坏皆营中公捐修整今严饬弥补是从前之亏欠可淸而後日之弊未杜【臣】思通省马价一项上年兵弁情愿每匹扣银三两补王纲明亏空荷蒙

皇上天恩免其代补此项银两实系羡余请将通省应发马价银内每马一匹扣银三两约银四千余两如遇游巡船只果於不应修造年分因风损坏该营据实详明督抚提督另委贤员勘明估计加具甘结赴藩库具领以资修葺则营员无从藉口而後日亏欠之弊自除矣爲此缮摺请

旨谨

此事亦当与督臣斟酌今将陆路之钱粮修补水师之船只一者恐陆路兵弁不甘二者恐水师中小人辈见现有修补之项不费已资因而隐匿揑报等弊不能保其必无似非良策也将朕前後所批三谕及尔之所奏并与孔毓珣看明尔等悉心筹画妥协具奏不可有意迎合遂以朕谕爲是也

广东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遵

旨回奏事窃【臣】标新任中军参将杨大立到惠赴任口

传该参将恳

恩赏戴翎子一事钦奉

圣谕尔且戴往广东任所着提督董象纬具摺来奏不必用本钦此【臣】伏思杨大立原系

乾淸门侍卫今已蒙

皇上格外施恩准其戴翎至任是

旷典出自

天恩而该参将身膺

异数必倍加鼔励以图报答於万一【臣】谨具摺奏闻谨

杨大立准其戴翎但不可因系乾淸门侍卫稍爲瞻顾朂伊勉力做好官以报朕知遇方是伊若少有负恩玷职之处朕必加倍处分也将其到任後如何效力供职光景据实奏闻朕看此人将来大有可望第恐其少年放纵自暴自弃则无如之何矣

广东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恭领

圣训仰祈

恩宥事窃【臣】接【臣】弟董象台书信内云雍正二年十一

月初七日蒙

圣恩召见跪聆

阙叩首感激无地窃【臣】受

皇上隆恩授爲广东提督莅任一载寸长未效负咎良

多荷蒙

皇上不卽加谴斥犹谆谆敎诲使之改过自新戴恩负罪心胆惊裂敢不洗心涤虑痛改前非以仰报皇上寛宥训诲之至意仍恳

圣恩明切指责俾【臣】得勉竭犬马图报微忱则更邀天恩於望外矣爲此缮摺奏

谢谨

尔之声名未闻有不好处但尔於陛辞时许朕件件据实奏闻今抵任年余所奏何事行不符言朕心不惬且尔向都中奔竞特甚不如仗已之忠勤靠朕之眷顾稳妥否则徒有害而无益也若悉听都中信到然後举行事事失机会矣勉之

广东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奏

闻事雍正三年正月初四日据龙门营守备胡世勲报称雍正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该营千总刘贵带兵巡游至鬼盖山遇贼一夥对敌伤故千总刘贵一员兵一名等情到【臣臣】随飞檄广州副将贺捷派拨官兵协捕【臣】又於本日派拨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兵六十名於初六日起程赴龙门协捕又於初八日派拨游击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一员兵一百四十名由长宁各山场搜捕堵御会合督臣委员同剿务获俟获日听督臣

题报事关官兵伤故【臣】谨具摺奏

闻谨

凡百悉当据实直奏方是卽此一事亦未必尽情倾吐也

广东提督【臣】董象纬谨

奏爲奏

闻事窃【臣】准督【臣】孔毓珣咨称本部院现在捐造盔甲陆续分发各营今制成铁盔甲战裙一千顶身差官齎送希发提标五营兵丁披挂操练等因到【臣臣】卽令中军参将分发五营换补配兵操练讫理合缮摺奏

闻谨

知道了另奏三摺一发部议一留谕新任抚臣一留中候引见人员到时对阅诸凡益加秉公勉力毋得少懈

朱批谕旨卷九十一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五十七 唐紀七十三·司马光
  东都事略卷六十一·王称
  第四十七回 梅悴杨荣撒娇絮阁 罗钳吉网党恶滥刑·蔡东藩
  建康实録卷十六·许嵩
  卷之一千五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二·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纪昀
  一二八三 陕西巡抚巴延三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观德王杨雄传·魏徵
  令狐楚传·刘昫
  迦鲁纳答思传·宋濂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三·佚名
  通制条格卷第十四·拜住
  卷47·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六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宋第八 鲍照【三】 拟古八首 鲁客事椘王怀金袭丹素既荷主人恩又蒙令尹顾日宴罢朝归舆【一作鞍】马塞衢路宗党生光辉【一作华】宾仆远倾慕富贵人所欲道得亦何惧南

  • 梁臣传第九·欧阳修

    呜呼!孟子谓“春秋无义战”,予亦以谓五代无全臣。无者,非无一人,盖仅有之耳,余得死节之士三人焉。其仕不及于二代者,各以其国系之,作梁、唐、晋、汉、周臣传。其余仕非一代,不可以国系之者,作《杂传》。夫入于杂,诚君子之所羞,而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弘治十年八月庚午朔南京通政使司左参议夏崇文奏近南京给事中郎滋等劾臣赃罪多端盖因南京吏部都察院会各堂上官考察所属官臣考本司经历李琎素行不谨黜退琎知臣与六科因公文行移相恶遂捏言造谤刻板印行投送六科及各衙门

  • 珠江名花小传·缪艮

    绣琴  绣琴,亦字柳燕,年十七,失身于人,故流落风尘,无所归著。余尝赠以诗云:瘦损腰支力不胜,多愁多恨有谁明。悔教攀折他人手,狼藉东风太薄情。(柳)不从白屋借乌衣,却向迷楼逐队飞。彩线何堪重系足,画梁空忆语依稀。(燕)杨子江头作

  • 第二节番社·佚名

    第一 碑文第二 碑文第一碑文台湾县正堂章,为恳饬埔界等事。干隆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蒙本府宪锺信牌饬知,奉蒙藩宪德、巡抚部院锺、总督部堂咯批:本县勘详东方木烧椩寮一带,与内门之头、二、三重埔及龙潭口、金牧椅等处埔地

  • 卷九十八·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八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元后传第六十八 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谓黄帝之後其自本曰【师古曰述其本系】黄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

  • 冯玉祥·陶菊隐

    冯玉祥之功罪,知之者众,固无待于言,然好恶参半,是非无定评。好之者曰:&ldquo;其治军之严、自奉之薄,举国一人而已。国难益重,文恬武嬉,倘人人以冯为准则,顽廉懦立,国运庶可推移。世无完人,若以旁枝末节厚诬冯氏,殆乖国家惜才之旨

  • 四年·佚名

    (癸卯)四年清康熙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庚午,大司諫閔鼎重,引避啓曰:「大臣憎玆之斥,聖批譴責之嚴,俱不敢更冒臺閣。而召牌遽降,催臣赴班,臣不自覺其忘分冒進之爲可恥。進退無據,自喪廉義,請遞。」蓋時領敦寧李景奭疏中,有憎玆之

  • 孟荀言性争点·李宗吾

    孟子之性*善说,荀子之性*恶说,是我国学术史上,未曾解除之悬案,两说对峙了二千多年,抗不相下。孟子说:人性*皆善,主张仁义化民;宋儒承袭其说,开出理学一派,创出不少迂廖的议论。荀子生在孟子之后,反对其说,谓人之性*恶,主张以礼

  • 简介·李宗吾

    最初的厚黑学并不像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也没有所谓的厚黑经和厚黑传习录,而是一篇文言文体的文章,其中不少句式都是套用的儒家经典的句式,由此也可看出李宗吾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基因没有完全消除贻尽。这篇

  • 春秋左传谳卷二·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谳卷二    宋 叶梦得 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郑无祀周公之礼吾前言之

  • 卷四百八十二·佚名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二之四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神境智证通。能起种种大神变事。所谓震动十方各如克伽沙界大地等物。变一为多。变多为一。或显或隐。迅

  • 卷四百七·佚名

    △第二分善现品第六之二复次善现,所言菩萨摩诃萨者於意云何。色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受想行识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色常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受想行识常增语是菩萨摩诃萨不。不也世尊,色无常增

  • 论中国佛教史·太虚

      我在十多年前曾作“中华佛教三大系”一文,刊在第六卷海潮音上,对中国佛教历史教理变迁之因都原与程序,稍作有系统的提示。这个提示,直到现在还有重提的意义。  我在那篇文章里面,分会昌以前的中国佛教为三大系。一、

  • 禅宗杂毒海叙·性音

     清 性音重编同是点画所成之字。经有心眼者。拈掇之便。能如画家点睛。令其人生气溢目。对之不觉咄咄叫绝。又如人各与镜面目。俾之了了。德山之棒。临济之喝。似犹逊此痛快。杂毒海所集。往哲偈颂。皆是物也。此真

  • 恐怖谷·柯南·道尔

    《恐怖谷》是英国作家柯南·道尔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以福尔摩斯为主角的系列小说当中较著名的一部。伯尔斯通庄园的主人不幸惨遭杀害,死状奇惨无比,头颅几乎被枪击得粉碎,四周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尸体旁边留有卡片,上面潦草地写

  • 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科塔萨尔

    《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是阿根廷作家胡利奥·科塔萨尔创作的一部作品,是一部顽皮的、文体上难以归类的作品,也是科塔萨尔最受喜爱的一部短篇集。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指南手册”以说明手册的形式解剖了一些司

  • 二家宫词·毛晋

    二卷。明毛晋编纂。集中收录北宋徽宗皇帝宫词与南宋宁宗皇后杨氏宫词两种。(一)徽宗皇帝宫词三百首,徽宗名赵佶(1082—1135),元符三年(1100)即位,昏庸腐败,任用奸臣蔡京等,招致亡国之祸。作为艺术家则颇有成就,工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