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循吏传三

循吏传

○辽

大公鼎

  萧文

  马人望

耶律都勒斡

大公鼎

萧文

马人望

耶律都勒斡

△大公鼎

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统和闲以豪右实中京因徙大定曾祖忠礼宾使父信兴中主簿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

进士第调渖州观察判官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阵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

道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

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帝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

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木贵主例为假贷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拜大理卿多所

平反天祚即位厯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盗杀留守萧保先因而倡乱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

我皆听命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

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萨巴率无赖啸聚

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子昌龄左承制昌嗣洺州刺史昌朝镇

宁军节度

△萧文

萧文字国华外戚贤者也父直善安州防御使文笃志力学喜愠不形太康初掌秦越国王中丞司事以才干称寻知北面帖黄王邦彦子

争荫数岁不能定命文诘之立决承诏阅习仪卫执事林林指顾如一迁同知奉国军节度使厯国舅都监寿隆未知易州兼西南面安抚使高

阳士沃民富吏其邑者每黩于货民甚苦之文始至悉去旧弊务农桑崇礼杀民皆化之时大旱百姓忧甚文祷之辄雨属县又蝗议捕除之文

曰蝗天灾捕之何益但反躬自责蝗尽飞去遗者亦不食苗散在草莽为乌鹊所食会霪雨不止文复随祷而霁是岁大熟迁唐古部节度使高

阳勒石颂之后不知所终

△马人望

马人望字俨叔高祖胤卿为石晋青州刺史太祖兵至坚守不降城破被执太祖义而释之徙其族于医巫闾山因家焉曾祖廷煦南京留

守祖渊中京副留守父诠中京文思使人望颖悟幼孤长以才学称咸雍中第进士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

萧托欢均役他邑托欢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萧喜曰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

接境驿道所从出治不扰吏民畏爱擢中京度支司盐铁判官转南京三司度支判官公私兼裕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处决无冤者会检括

户口未雨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公虑远吾不及也

天祚嗣位诏与萧报恩究伊逊害太子事平心以处所活甚众改上京副留守会剧贼赵锺格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炷以

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人望令关津讥察行旅悉获其盗寻擢枢密院承旨宰相耶律俨恶与己异迁南京诸宫提辖制置岁中为保静军

节度使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发其事黥配之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阙路不鸣桴遥授彰义军节度使迁中京度支使始至

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襁徙左散骑常侍累迁枢密直学士未几拜参知政事判南京三司使事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

甚人望以缣帛为通厯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名曰临库奸人黠吏莫得轩轾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踰年天

祚手书召之既至拜南院枢密院人不敢千以私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马牛旗鼓乡正厅隶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

役时以为便久之请老以守司徒兼侍中致仕卒谥文献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

忧抗之甚高挠之必酷其畏慎如此

△耶律都勒斡

耶律都勒斡字伊实音季父房之后廉约重义重熙末给事诰敕院咸雍中累迁同知南京留守事被召部民垦留赐诏褒奖太康初改西

南面招讨使为北面林牙迁左伊勒希巴大安五年拜南府宰相寿隆初致仕卒都勒斡所至有声吏民畏爱及退居乡里子布库为乌尔古部

节度使遣人来迎既至见积委甚富谓布库曰辞亲八仕当以裕国安民为事枉道欺君以苟货利非吾志也命驾而归布库后为盗所杀 【

按此下原有杨遵勖王棠二传一取其决事如流一取其练达朝政于循吏名实不协今改入列传】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司马迁
  卷八十五·列传第二十三·世宗诸子·脱脱
  卷三十三·毕沅
  卷九十一·国朝·蒋一葵
  卷之六百八十一·佚名
  ●嘉慶東巡紀事卷二·佚名
  ◎活佛进香记·吴虞公
  卷五·朱轼
  ●牧令须知卷六·刚毅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卷第五十五·佚名
  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卷七十四·佚名
  卷七十·佚名
  孙多钰·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三十四司空图狂题十八首莫恨艰危日日多时情其奈幸门何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近王门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交疎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不是史迁书

  • 卷四·庞元英

      四月六日,北辽贺同天节使副见,望参官起居。是日微雨,特放,唯引对北辽使者于紫宸殿,酒五行罢。  户部王员外言:昔年作一梦,甚奇。一布牓大书云:「七元均气,丁丑人作相。」后数年,今右仆射蔡公拜,公丁丑生,实契此梦。乃知宰相

  • 第二十三回 澶州城磋商和约 承天门伪降帛书·蔡东藩

      却说真宗下诏亲征,驾发京师,命山南东道节度李继隆,为驾前东面排阵使,武宁军节度石保吉,守信子。为驾前西面排阵使,各将帅拥驾前行,适值天气严寒,朔风凛冽,左右进貂帽毳裘,真宗摇首道:“臣下都苦寒,朕亦何得用此?”将士闻谕,各

  • 纲目续麟彚览卷中·张自勋

    【乙魏咸熈二年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酉吴甘露元年○是嵗魏亡晋代凡二国】原本分注晋下有世祖帝上有皇字并非十二月魏晋王炎称皇帝废其主为陈留王原本晋上无魏字其作魏并非【戊晋泰始四年子吴寳鼎三年】三月晋太后王氏

  • 第八节 “文牛”与“愚人”·老舍

    一、文牛这时候,我已移住白象街新蜀报馆。青年会被炸了一部分,宿舍已不再办。夏天,我下乡,或去流荡;冬天便回到新蜀报馆,一面写文章,一面办理“文协”的事。“文协”也找到了新会所,在张家花园。物价像发疯似的往上涨。文人们

  • 白华传·脱脱

    白华,字文举,阝奥州人。贞..三年(1215)中进士。初任应奉翰林文字。正大元年(1224),累迁任枢密院经历官。二年九月,武仙以真定来归降,朝廷正打算治理河北,宋将彭义斌乘机入侵,便从山东攻下了邢、氵名、磁等州。白华上奏说“:北

  • 庞瑜传·张廷玉

    庞瑜,字坚白,湖广公安人。家贫,世代以种田为业。夏季赶牛拉水车灌田时,捧书在牛后朗读不辍。由贡生授京山训导。崇祯七年(1634)升为陕西崇信县知县。该县无城墙,有贫民百余户,闹兵荒。陕西农民起义爆发,瑜料定义军必来攻击崇

  • 第四章·管子之爱国心及其返国·梁启超

    世俗论者,往往以忠君爱国二事,相提并论,非知本之言也。夫君与国截然本为二物,君而为爱国之君也,则吾固当推爱国之 爱以爱之;而不然者,二者不可得兼,先国而后君焉。此天地之大经,百世侯圣人而不惑者也。泰西之英雄,殆莫不知此义

  • 卷一·书汇·李贽

    〔八十五篇〕  ● 答马历山  凡为学皆为穷究自己生死根因,探讨自家性命下落。是故有弃官不顾者,有弃家不顾者,又有视其身若无有,至一麻一麦,鹊巢其顶而不知者。无他故焉,爱性命之极也。孰不爱性命,而卒弃置不爱者,所爱只

  • 浮邱子卷三·汤鹏

    去壅  浮邱子曰:君犹月也,众犹水也,国犹体也,政犹腹也。月蚀则暗,水阏则逆,体缚则困,腹积则瘠。是故驱云霾则月明,浚潘渚则水利,破拘系则体豁,刺症结则腹舒。然则去壅良有说乎?曰:毋自是,则理求详;理求详,则好稽于人。毋自圣,则心小

  • 君子尚义不尚勇·孔子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①率?”子曰:“君子义以为上(2)。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注释】 ①尚勇:尚同“上”,以勇敢为上,也就是崇尚勇敢。(2)义以为上:崇尚义。 【译文】 子路问:“君于崇尚勇敢吗?”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七·周祖谟

    谆憎,所疾也。(之润反。)宋鲁凡相恶谓之谆憎,若秦晋言可恶矣。杜,蹻,□也。赵曰杜,(今俗语通言□如杜,杜梨子□因名之。)山之东西或曰蹻。(却蹻燥□貌,音笑谑。)佻,抗,县也。赵魏之间曰佻,自山之东西曰抗。燕赵之郊县物于台之上谓之佻

  • 卷十二·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十二宋 吕祖谦 撰秦郑氏诗谱曰秦者陇西国名于禹贡近雍州鸟鼠山【朱氏曰今秦州是也】尧时有伯翳者实臯陶之子佐禹治水赐姓曰嬴【孔氏曰郑语云嬴伯翳之后地理

  • 卷二十四·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二十四【辛簡王已六年】十有一年【晉厲公州蒲元年齊靈二年衛定九年蔡景十二年鄭成五年曹宣十五年陳成十九年?桓五十七年宋共九年秦桓二十五年楚共十一年

  • 大般若經第二分品目舍利子般若四品·欧阳竟无

      緣起品第一      歡喜品第二   觀照品第三      無等等品第四   有佛般若.有菩薩般若.有菩薩聲聞共般若。以菩薩聲聞共般若故.佛常被舍利子   善現說般若。舍利子人智慧第一.般若之法智慧第一.故五般

  • 访问南方佛教国的临别赠言·太虚

    ──二十九年四月在星嘉坡佛教同人欢送会讲──我们这次到马来亚,本是预备去暹罗的;只预备住三天,即乘国际火车去暹。后来因故迟延,以至决定不去。又到吉隆坡、槟城、马六甲,这样到现在差不多将近一个月。我们来的时候,承侨

  • 临 别 开 示·太虚

    ──二十一年九月在正信会讲──近几年在国内以及武汉常常来去,好比这间屋到那间屋,固毋须迎送。不过在常常来去之间,可以与诸位聚谈,亦好机缘。现在武汉近数年,天灾人祸,层见叠出。往往遇见大灾之后,元气不易恢复,所以有佛教

  •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良价

    禅宗语录。日本僧玄契重编,慧印校订。一卷。洞山悟本(807—869),即洞山良价,唐代禅宗僧人,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卒后谥号“悟本禅师”。此书是其语录及其他著述的汇编。由日僧玄契依据“古本”重集而成。书分“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