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禅宗杂毒海叙

 清 性音重编

同是点画所成之字。经有心眼者。拈掇之便。能如画家点睛。令其人生气溢目。对之不觉咄咄叫绝。又如人各与镜面目。俾之了了。德山之棒。临济之喝。似犹逊此痛快。杂毒海所集。往哲偈颂。皆是物也。此真道人本色文字。宗门中不得已而有文字。必若是而后可也。予尝谓。衲僧家不向本分吐露。而驰骋聪明炫耀辞句。与文人墨士。角工巧夸多斗靡是。何异尼山所云。君子而去仁也。若使之从毒海游。吾知必爽然自失矣。是集从恕中梅谷二和尚增订之后。较龙山所作。尤成大观。但南中之板。流通不广。北方学者。恒少见焉。因重为刊出。其间补入一二。亦援梅和尚之例。并如梅和尚之言。非敢阿好也。昔世尊自述。在因时求得半偈。乃遍书於林叶石壁间。以传示国人。予今补刻之役。非与前人争功。聊代书叶书壁之劳尔。

康熙甲午夏六月古柏林寺沙门性音叙。

昔妙喜老祖。居洋屿庵。凡有所唱说。侍僧宏首座者皆录之。而名之曰杂毒海。盖取老祖所谓参禅不得多是杂毒入心之语也。是故后之学者。凡遇宿师硕德偈颂佛事等语。手录成帙。亦以杂毒海目之。其来久矣。龙山仲猷禅师。一日阅其所录。厌其讹舛。遂删其繁冗。摭其精要。分类成卷。始版行之。其心盖欲不负作者之心。永永为后学之懿范也。或谓。师之用心固善。其如戾妙喜之训何。然文字语言。以不着为尚。譬如鸩毒人饮之则死。曹瞒饮之则无害。在学者取舍何如耳。然则是编之行。其於法门。不为无补。故为之说。洪武十七年鞔峰无愠题。

恕中和尚曰。吾宗所谓偈颂者。借事显理。晓人心地。使事理混融。纯一无杂。如醍醐之味。薝卜之香。使人鼻舌略经触受。莫不通乎心。畅乎体。洒然清爽者也。又曰。宋季咸淳间。诸尊宿凡寓兴赠别。及呻咏字号之类。皆有偈颂。以四句为准。其作至精。假使灭去名目。而其义自昭显。自非契证深密。傍通坟典。取之左右逢原。用之头头合辙。而托此以吟畅元旨者。不能也。予每谓门人曰。此作颂偈不易之定论。开人眼目之金针也。是书流布法社。其来已久。至洪武初。龙山阐师。为之删繁摭要。分类成集。始版行於丛林。而恕中和尚。乃为之序。余观阐师重编之意。甚与恕师所论吻合。而恕师作序之意。又与阐师删摭心同。因效颦二师。徧采古宿遗珠。并搜近代全璧。依类增入。再行丛林。原集共七百三十二首。今增八百七十有奇。至若泛采阿私。则吾岂敢。或於见闻寡陋。惟高明教之。顺治丁酉南涧行悦述。

猜你喜欢
  高僧傳序錄卷第十四·慧皎
  卷第一·通云
  金光明经卷第四·佚名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楚石梵琦
  应少女少年团之欢迎会答词·太虚
  卷上(之三)·道宣
  大乘玄论 第一卷·吉藏
  老 子 述 义·太虚
  准提净业卷之三·谢于教
  第十二章 各地方之信心·佚名
  卷第十三·雷庵正受
  卷第一·慧苑
  慧品第一 大慧论·佚名
  卷之十五·纪荫
  续佛祖统纪卷之二·志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三·阮阅

      ●卷三十三·乐府门  政和元年,尚书蔡嶷为知〔贡〕举,尤严挟书。是时有街市词曰《侍香金童》方盛行,举人因以其词只(加)改十五字作《怀挟词》云:“喜叶叶地,手把怀儿摸。甚恰限(恨),出题厮撞着。内臣过得不住

  • 卷六十三·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六十三    宋 陈起 编赵希?抱拙小藁 天屋歌为卢洪赋 霞扃云牖高窿穹八荒四野垂帘栊羲璘勃行西东茫茫尘世如飞蓬玉川公子乘清风飘然据作吟诗宫穿心出胁千万语叫开阊阖惊苍龙银河泻入

  • 卷三百二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张泗州集张公庠字元善皇祐元年进士有泗州集郡斋宴坐为州容散诞真慰野人情摵膝禅初悟揺头句未成试香秋院静鬬墨午明已有东归计柴扉掩姓名晚春途中

  •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五·朱隗

    七律三陈子龙廿二首 李 雯四首黎遂球一首华 淑一首吴伟业十首宋征舆四首于奕正二首周立勋一首周 鼒六首卓人月四首胡尔伟一首庄祖谊五首万寿祺五首董斯张二首徐之瑞一首孙 临四首钱秉镫一首周 岐一首吴道新一首

  • 卷五·方干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玄英集]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五      唐 方干 撰七言律诗孙氏林亭池亭才有二三亩风景胜於千万家瑟瑟林排全巷竹猩猩血染半园花并床欹枕逢春尽援笔持盃到日斜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

  • 列传第四十二 梁宗室下·李延寿

    安成康王秀 南平元襄王伟 鄱阳忠烈王恢 始兴忠武王憺长沙王懿平崔慧景后,爲尚书令,居端右。衡阳王畅爲卫尉,掌管钥。东昏日夕逸游,衆颇劝懿废之,懿弗听。东昏左右恶懿勋高,又虑废立,并间懿。懿亦危之,自是诸亲咸爲之备。及难

  • ●卷八·钱谦益

    ○周张士诚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天十二年)二月丙午,李伯升寇诸全。张士信愤诸全之败,集兵号二十万,遣李伯升挟我叛将谢再兴寇诸全之新城,部阵延亘十余里,造庐室,建仓廪,为必拔之计。城中胡德济坚壁拒守。(《太祖实录》)辛酉,大明左

  • 陈玄礼传·欧阳修

    陈玄礼在宫禁宿卫,以朴质敦厚为自律要求。皇帝曾想到虢国夫人家里去,陈玄礼劝谏:“没有宣谕敕令,不可轻率地去。”皇帝乃作罢。后来在华清宫,正月十五夜,皇帝准备去游玩,陈玄礼又劝谏:“宫外旷野,毫无准备。陛下如果一定要出宫

  • 吴杰传·张廷玉

    吴杰,常州府武进人。弘治中,因善医而被召至京师。经礼部考试为高等医师。按惯例高等医生入御药房,次等入太医院,下等遣还。杰对尚书说:“诸医被征来京师,等待了十余年,一旦遣还,流落可悯。杰愿辞御药房之职,与诸医一同入太医院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七 洪武十七年闰十月乙未朔,故元国公抹陀等四人自沙州来归,诏赐衣服、文绮、钞锭。 增置府军前卫、羽林左卫中、左千户所。 左都御史詹徽言:“四川成都府有吏诉其知府张仁受贿,同知蔡良于

  • 卷十·黄道周

    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十明 黄道周 撰谢尔剡兄弟既诠次前业尔载时多山居刳泉礼石自以怀来未尽重纪后期首问顔渊为邦之义某云此义亦曾说过尔载云初未曾领上古来都无讲论只是虞廷诸人大家讲贯遂为西晋清言宋室理学之

  • 卷四十四(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尸罗波罗蜜品第七之三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尸罗波罗蜜多时。具足如是清净尸罗。於诸行中常恒发起不可乐想。於诸众生起父母想。於彼有情起难保想。於妙五欲起非妙想。於受了别起无识想。舍利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七·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五   佛子菩薩摩訶薩布施乞者連膚頂髻.如寶髻王菩薩勝妙身菩薩及餘無量諸菩薩   等.菩薩是時見乞者來心生歡喜而語之言.汝今若須連膚頂髻可就我取.我此頂

  • 第九十九章 即位祝事等·佚名

    最胜而有德此之主(西利奇奢耶罗奢西哈)之殁,其义弟王,彼巧导人民,得[妙]容福运,乐照全楞伽洲,最胜之瑞德,柔软之王乃胜王。(一)由正觉之般涅槃至二千二百九十年,乐[此]楞伽洲,其时因大王之灭殁,人民沈忧,喜楞伽洲之利益此人民之主慰拊之

  •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佚名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仙道有九丹变化胎精中记」;《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一卷」,即此经。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

  • 水南词·陈霆

    一卷。陈霆撰。有《惜阴堂汇刻明词》本,赵叔雍跋云:“(陈霆)诗古文词合为《水南集》,别有《渚山堂词话》三卷。吴兴刘氏嘉业堂得明刊集本,归安朱彊村侍郎即据以辑入《湖州词征》,惟《点绛唇》(碧水澄秋)一阕,集中两

  • 越难经·佚名

    一卷,西晋聂承远译。越难长者大富而悭,死为盲乞儿,乞食至其家,打于其子。佛因之说偈。

  •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佚名

    一卷,唐金刚菩提译。明使者即遮那化身,能满种种愿,及证无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