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三

朱批刘柟奏摺

江南安庆按察使【臣】刘柟谨

奏为敬陈刍荛之言仰祈

睿鉴事【臣】於雍正六年九月二十四日到按察使任伏

圣恩高厚委【臣】刑名重任时刻冰兢惟期律例详明刑

法平允以仰副我

皇上慎重民命之至意就【臣】所办刑名案件於律例内偶有所见以及地方有应调剂者不揣愚昧敬为我

皇上陈之

一律例未明条欵宜请分析也查律载强盗伤人未得财比照抢夺伤人律科断在抢夺本条内开伤人者首斩监候为从各减一等从来谳狱俱以

造意者为首但造意止在抢夺而伤人则在临时或一人起意抢夺为从者俱动手伤人则为首拟斩而伤人之犯反得减流似未平允况强盗伤人法所难宥若照抢夺以起意为首则伤人为从者皆得末减亦属寛纵雍正六年十一月内部议窃盗拒捕杀人者将临时拒捕为首杀人之犯照例拟斩立决其拒捕为从者照免死减等强盗例刺字分?吉林乌喇等处给披甲之人为奴再窃盗临时拒捕伤人不死者将为首伤人之犯拟斩监候其为从者刺字?边卫充军奉

旨依议钦遵在案【臣】请嗣後抢夺者除杀人之犯照雍

正五年二月初二日奉

旨照窃盗杀人斩决外其有数人同杀一人并杀而未

遵守即强盗比照抢夺伤人之律亦可援照无误矣又查雍正五年十月内奉刑部议分廵杭嘉湖道徐鼎条奏内开强窃盗犯如事主浮开赃物审出照不应重律治罪等语於以杜浮开而免延案法至善也第在强盗原非计赃定罪之案但一得财即应斩决事主尚忍多开赃物以图诈冒予以重杖夫复何辞至於窃盗则必计赃定罪往往有赃止十两上下窃罪不过杖六十杖七十而事主

开之数分别多寡以定其罪除冒开赃物数至满贯者应照强盗事主冒开赃物例杖八十其余未至满贯应照不应轻律笞四十至於冒开数少仍

开应从寛免其治罪又查鬭殴律内条例开载凡审共殴下手拟绞人犯果於未结之前遇有原谋助殴重伤之人监毙在狱与解审中途因而病故

百夫以拟抵之人而竟减为满杖似属轻纵但律未开明恐引律者或有意为轻重出入之处伏乞

皇上敕部将拟绞之人作何问罪之处开载通行则法既画一有所遵守不致有妄为出入者矣

一上江署事官员宜请速委也【臣】思上江所辖七府七州止为江南半省宜若事简易治而讵知委

及千里府州县官或奉

题参革职或因事故降调旧官离任必由布政使详请委署布政使驻劄隔省及至行文知照遴员详请详准之後又复行文布政使转行委署之员每至旷官二三月署员始得到任查

钦部命盗案件各有限期虽新旧交代定例各得展限一月但或至二三月无官其中虚日无从扣算每

至枉受参罚且徵收钱粮亦必按期完纳数月无官谁为催比积至数月之粮欲其一旦并完必至

圣明鉴察上江地方形势俯准格外变通

敕谕速委则员缺不致久悬而刑名钱粮俱得无误矣一徽寜年远世仆宜请开豁也安庆抚【臣】魏廷珍钦遵

上谕饬查徽州府伴当寜国府世仆开豁为良议覆一

疏於雍正六年二月内经部议覆奉

旨依议钦遵在案自奉文以来凡及身现有文契之为仆与附居佃田之非仆俱各遵行无违惟有年代久远文契失落分别豢养与不豢养一条争端不已纷纷讦讼【臣】查告争世仆之案多有自故明以来历年一二百载历人一二十世其丁口每至盈十累百只因一二人受主豢养或执年远无印旧契遂致合族子子孙孙不能出头此等之人实属可悯又查雍正三年二月内户部议覆查思哈条奏内开旗下奴仆若果系数辈出力之人伊主念其勤劳听其赎身为民等语则是服役已历数世亦当念其勤劳放出为良【臣】愚以为

皇上特施寛大之典拔人汚贱之中应请

余无契者固不得久占为仆即有契者亦俱听赎为良毋许仍以世仆告争则世仆相沿之恶习可以革除矣至於配人婢女之为奴仆一条抚臣议覆因贫帮工配人婢女与部议投靠招配婢女之奴仆似属有间夫因贫帮工者贫不能出聘银而以帮工议价作聘工价满日擕妇而归非投靠者

万一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

通篇悉属乖谬之词

浙江按察使【臣】刘柟谨

奏为敬摅愚鄙微忱仰祈

睿鉴事窃【臣】於安庆按察使任内恭奏敬陈刍荛一摺

钦奉

朱批【臣】跪读之下仰蒙

皇上指出种种悖谬之处【臣】始知昏昧妄凟俯伏汗流

惟日夕惶恐待罪乃荷

圣主弘慈不加重谴旋调补浙江按察使闻

命自天感激涕零【臣】向闻浙江难治恭请叩觐

天顔跪聆

圣训未蒙

俞允心切靡宁及抵任以来见士民守法阖省命案亦不甚多聚衆生事恶风颇息地方安静与【臣】向日所闻各异【臣】謭劣庸才惟有益加奋勉勤慎办事竭尽犬马之微忱少图报效於万一耳所有前奉

朱批奏摺理合恭缴谨

今汝在浙得知李卫之居心行事当勉力效法之署理江南江宁布政司印务按察使【臣】刘柟谨

奏为奏明事【臣】以庸愚荷蒙

天恩由候补之员授以知府洊陞按察使历任以来才

力不逮乃蒙

皇上不加摈斥畀署安徽布政使事闻

命之下益深儆惕窃念藩司为钱粮总滙非【臣】衰惫之人所能办理而署司噶尔泰陞任三库侍郎责任重大【臣】又不敢稽延时日遵即星驰就道於七月初三日到任面同噶尔泰将库贮正杂钱粮逐一弹兑先出收明印结交噶尔泰赴任复将存仓米石照数盘量查核明白於交代限内将各项银米备造册结申送督抚二臣公同会盘保

题外查杂项钱粮内有应解部并给领给还之项亦有交存日久无项可归应充公用之欵历任布政使遇有地方公事俱於此内查欵动用其耗米随正交收为存仓预备折耗之用前後交代历未达部【臣】巳经逐欵查清不敢丝毫隐漏嗣後凡有给领支放及办理地方公事详请督抚方行动用所有银米细欵逐一另开清摺恭呈

御览谨

此系例应具题事件何必多一番烦渎

署理江南江宁布政司印务按察使【臣】刘柟谨

奏为沥陈下情仰祈

睿鉴事窃【臣】於浙江按察使任内奉到署理布政司之恩旨闻

命之下感激难名益深祗惧诚以藩司为钱粮总滙事繁责重【臣】智识短浅难肩钜任即欲恳辞因念三库事务

皇上特命前署司【臣】噶尔泰专管更属紧要应令速行赴任【臣】是以星赴江宁接明交代以便噶尔泰起程赴京兹【臣】实有下情不敢不

奏更不得不

奏者【臣】今年六十二岁虽年非迟暮但【臣】生质本弱未老先衰年来上齿脱落饭食顿减旧有足疾向年不过一二次举?药饵调剂尚易痊可今岁自四月至今足疾纠纒步履不便此江浙两省官民所共见共知者且藩司衙门财赋出入关系非轻承流宣化责任綦重以【臣】老病昏愚倘智力不周稍有错误在【臣】自有应得之罪独是上负

朝廷如天之大德下坠祖父累世之家声罹兹咎戾追悔已迟此【臣】之下情不敢不

奏不得不

奏者也【臣】谨披沥愚忱上渎

天听叩祈

皇上念【臣】衰老将安藩要缺另

简贤能更替并请或内或外调【臣】一缺俾【臣】力量可以办理者【臣】得勉竭驽骀断不敢自求退闲辜

天恩而负

圣德也【臣】曷胜恐惧待

命之至谨

览奏巳悉且勉力供职静候谕旨

署理江南江宁布政司印务【臣】刘柟谨

奏为奏请

睿鉴事窃【臣】蒙

皇上天恩调署安藩绠短汲长日夜兢兢於交代清查事毕乃得周察地方访闻所属城垣坍塌甚多随经行查现据各属纷纷回报其巳经估计工料者有二十四处内临淮县偪近淮水修城兼须修坝甚为紧要统计各属已估有二十八万余两之多其余或详称工程浩大现在估详或尚未经覆到工繁用钜祈费不赀宜从前之不能修葺也除现在飞催俟各属覆齐再委贤员确勘确估外惟是责之有司捐修则各属养廉之银仅足以敷幕友薪水之用势难责其成功如动藩库公项则江寜藩库所存公项无多如用正项钱粮关系军

国正供未敢擅动【臣】朝夕思维计无所出巳陆续据文详报督抚二臣批司委议在无米之炊固乏良谋而城卫重务又难缓置窃查南省存贮李玉堂入官银两已奉提解四川为修城之用今江寜臬司现有寄存江寜藩库崔二李煦二案正赃并倾销折耗水脚各等费通共杂色银一十万九千四百六十九两零与李玉堂入官之银相同可否先将此项查明极冲之地?为修城之用其余不足者请

敕督抚查议或酌量於江南省常平仓彚报各属等事例捐纳谷石之外有情愿捐银者准其在修城地方折交银两以济工用如此则钱粮不致亏耗城工不难报成固金汤而垂永久於

国於民均有禆益矣为此具摺谨

此奏识见迂谬议论不通处不可枚举难以逐行批驳也

太常寺卿署理江南江寜布政司印务【臣】刘柟谨

奏为

奏请截留漕米改徵谷石纾民力以裕仓储事窃查江南地方上年偶被水灾荷蒙

皇上天恩发帑发粟叠沛恩施又

敕动常平仓谷概行赈济其转徙就食之民仍动支存公银两资送回籍被赈穷黎固已欢声雷动普天臣庶无不感激涕零但【臣】查安徽各属积贮本属无多被灾最甚之州县一经动用即至颗粒无存现在与督抚二臣斟酌买谷以收储备之效恭读前奉

上谕以京通各仓积粟充盈足支五年之用

密令各省督抚将漕粮徵收本折情形变通酌议仰见睿虑周详督抚二臣转行密议【臣】业将漕米折徵时价给丁银米逐一定议请自雍正九年为始以六分起运四分改折壬子癸丑二年以七分起运三分改折停运三年以後仍请照常轮运密详督抚二臣听候核

奏在案【臣】今再四思维前项采买谷石莫若变通酌济将雍正九年额办漕粮照依改折之议一米二谷於江苏各属截留漕米三十万石改徵谷六十万石安徽各属截留漕米二十万石改徵谷四十万石量地制宜斟酌存拨如该州县原贮无多及动用已完之处则将所徵谷石分别添贮如原系徵收折色地方则将邻县留漕谷石就近拨贮其壬子癸丑二年仍照前议改折庶百姓省砻工折耗之费有司免采买挽运之烦各属收储备充盈之益似与

国计民生稍有裨益是否有当统候

皇上睿鉴施行谨

停漕一事尚未定议候旨遵行

太常寺卿署理江南江寜布政司印务【臣】刘柟谨

奏为

奏明事窃【臣】於雍正八年七月初三日抵江寜布政使任自到任至今计催完康熙五十七年至雍正八年地丁米豆屯卫折芦课钱粮六十二万六千四百三十八两零又催完雍正九年丁地等欵钱粮二十七万九千一百三十八两零俱经按月册报督抚查核又【臣】经手动放采买余剩节省共银七千二百一十三两零相应循例

奏明解部充公抑【臣】窃有请者安徽各属向来仓谷无多而上年被灾州县叠奉

恩旨赈恤仓谷动用所存无几【臣】现在另摺

奏请留漕易谷如蒙

圣慈俯允则於各属原存仓谷之外酌量加贮其中厫座缺少者自应估计添建以收广贮之益查各属建仓案内原经议动历年提解节礼银两但恐各属一时并建费有不敷敢请

皇上天恩准将此项节省赢余银两准留司库通融动放如节礼一欵足敷建仓之费则将此银留充本省公用统於耗羡册内另欵达部报销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

所请留漕易谷之处行否尚在未定何乃遽及建仓耶前项银两仍循旧例解部为是

朱批谕旨卷六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列传第三十八·张廷玉
  第二十回 战阳平苟晞破贼垒 佐琅琊王导集名流·蔡东藩
  ●卷十二·陈康祺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闻所未闻之死法(死得好快)·李定夷
  第三三五认充状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一二·佚名
  卷十九·萧常
  卷四十八·朱轼
  卷六上·张廷玉
  云南买马记·佚名
  卷一百三十二中·雍正
  食货一三·徐松
  帝系八·徐松
  三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十六·吴景旭

      丙集中之上  赋  金马碧鸡  左思蜀都赋金马骋光而絶景碧鸡倐忽而曜仪吴旦生曰金马山在云南府城东碧鸡山在云南府城西汉宣帝时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可祭祷而致乃遣王褒入蜀求之  滇畧记云古阿育王有龙马三

  • 第二折·佚名

    (李克用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某乃李克用是也。自从来这沙陀,三年光景。蒙圣恩取回破黄巢,加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五百义儿家将,三万鸦兵,军过雁门关。夜来得了一梦,梦见一个大虫,赶着我咬,撒然惊觉,乃是南柯一梦

  • 二家诗选巻下·王士祯

    苏门集选 刑部尚书王士祯编考功稿自叙曰嘉靖三年余繇工部营缮主事调补吏部稽勲巳而再调考时三原今光禄卿马伯循为郎中钧州今江西按察使张子鱼为员外郎武城今国子祭酒王纯甫同为主事海内方更化学士大夫相与讲文艺之事

  • 王绩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绩(585—644), 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隋末名儒王通之弟。隋炀帝时,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正字,六合县丞,因嗜酒被劾而还乡隐居。唐武德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侍中陈叔达闻其嗜酒,特准日给一

  • 卷一·钱俨

      ○武肃王上  武肃王姓钱氏,讳镠,字具美,杭州安国县人(即临安县)。唐武德中陪葬功臣潭州大都督巢国公九陇八代孙也。大中六年壬申二月十有六日,生于本县之衣锦乡勋贵里。曾祖讳沛,唐宣州旌德县令,累赠吏部尚书、左仆射,追

  • ●卷二百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十七。   起绍兴二十年二月,尽绍兴二十一年八月四日辛未。   绍兴二十年二月金人遣使来报即位。   五月金人遣使来加生辰。   九月陈诚之为大金贺正旦国信使钱恺副之。   王曮为大金贺生辰

  •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三一七 暂护广西巡抚苏尔德为查缴不应存留书籍板片事致军机处咨呈·佚名

    三一七 暂护广西巡抚苏尔德为查缴不应存留书籍板片事致军机处咨呈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暂护广西巡抚印务 布政使司布政使苏<尔德>,为札知事。据广西布政使苏尔德会同署按察司事 驿监道周升桓详称:乾隆四十年三月初

  • 八十六、参观朝日新闻·包天笑

      这一次到日本,我很想参观日本的学校,尤其是大学校,如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就是我们的许多友朋,曾在这个大学里毕业。但是没有这个机缘,我们的旅游程序单上,也没有这项节目。不过到神田区那里去逛了一逛,看看那里的书店。那里

  • 鲁广达传·姚思廉

    鲁广达字遍览,吴州刺史鲁悉达的弟弟。广达少时气度不凡,立志追求功名,他虚心爱士,宾客自远方来归附他。当时江表将帅,各领私兵,动辄数千人,而以鲁氏最多。初任梁邵陵王国右常侍,迁任平南当陽公府中兵参军。侯景之乱,广达与兄悉

  • 金兴旺传·张廷玉

    金兴旺,早年事迹不详。担任威武卫指挥佥事,晋升同知。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自河南至陕西,请求增加部队守卫潼关,命兴旺协助郭兴镇守,晋升为指挥使。第二年攻打临洮,兴旺移师镇守凤翔,转运军饷。不久,贺宗哲攻打凤翔,兴旺和

  • 卷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五市籴考【四】籴雍正元年饬直省督抚查核存仓米石刑部尚书励廷仪言各省存仓米石虽有司道知府盘查不能保其一无徇私当责之督抚严加核实造册具奏督抚离任将册籍交代新任限三个月查核奏闻

  • 外卷之二·佚名

    北谷郡嘉手納邑有古洞【其高三尺】,洞内奉安塊奇石,人皆崇信,以爲靈神。自往古時,洞中或有馬蹄跡,洞外或有馬蹄跡,而馬蹄發現洞外,則村中馬匹必有疾病而斃矣。由是,毎年六月九月之閒,村中之人盡到洞門,謹供祭品,令覡女人爲許愿焉

  • 卷十四·佚名

    △譬喻品第十四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正法。不惊不怖不退不失不疑不难不悔不没心生信解者,是菩萨於何处没而来生此。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正法。不惊不

  • 魔劝舍寿品第二十六·佚名

    如日初出,显于山岗奋大光明。消灭厚冥,佛法中天正法晖明。颁宣言辞,净无垢光。心怀愚痴冥,如幽深谿谷。日以大光明,推尽幽冥原。如清明无雲,日光靡不照。佛所至教化,莫不蒙济度。犹如大金山,大祠祀盛火。如鱼怨盛阳,竭尽尘劳水

  •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蒋叔舆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南宋蒋叔舆编撰。据编末蒋叔舆之子蒋冲素等人所撰〈修书本末〉称本书原名《灵宝玉检》,系蒋叔舆根据其师留用光所传灵宝斋法仪轨,考证诠次而成。该书已佚,仅残存其中《黄箓斋仪》三十六卷。今《正统道

  • 受新岁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受岁,指夏安居结束后,比丘新增一戒腊。本经内容即记述安居结束后,比丘行‘自恣’戒仪之情况。佛陀于大众中首先行自恣法,舍利弗即为佛说清净;继而舍利弗请求自恣,佛即为舍利弗说清

  •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元代沙啰巴译。乃属密教白伞盖佛顶法之经典。又称白伞盖陀罗尼经、白伞盖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叙说白伞盖佛顶之陀罗尼及其功德。又本经之类本有真智等译之佛说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