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九     宋 萧常 撰列传十四

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幼孤笃学家贫未尝问资产讽诵有得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工书札亦通天文而不加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好不观也身长八尺容止甚朴推诚实不矫饰无造次辩论之才然潜识内敏丞相诸葛亮领益州辟爲劝学从事初谒亮左右皆笑其朴野有司请治笑者亮笑曰吾尚不能忍蒋琬领刺史徙为典学从事寻爲太子仆射转家令帝颇出游观增广声乐周上疏曰今汉遭厄运天下分裂雄哲之士思望之时也陛下天资至孝丧踰三年言及涕殒虽曾闵不过也敬贤任才使之尽力有踰成康故天下和一小大戮力然臣愿陛下复广人所不能爲者理寃狱节财用遵法度夫忧责深者不暇尽乐先帝之志堂构未成诚非尽乐之时愿省减乐官及後宫所增造但奉修先帝所施下爲子孙节俭之教徙中散大夫犹侍太子时军旅数起百姓雕瘁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其辞曰有高贤卿者问於伏愚子曰今国家未定上下劳心往古之事能以弱胜强者其术何如伏愚子曰吾闻之处大无患者常多慢处小有忧者常多善多慢则生乱思善则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养民以少取多句践恤衆以弱毙强此其术也贤卿曰曩者项强汉弱相与战争无日宁息然项羽与汉约分鸿沟爲界各欲归息民而张良以爲民志既定则难动也帅兵追羽终毙项氏岂必由文王之事乎彼方有疾疢我因陷其边陲觊增其疾而毙之也伏愚子曰当商周之际王侯世尊君臣久固民习所专深根者难拔据固者难迁当此之时虽汉祖安能伏剑鞭马而取天下乎自秦罢侯置守之後民罢秦役天下土崩或岁改主或月易公鸟惊兽骇莫知所从於是豪强并争虎裂狼分疾博者获多迟後者见吞今我与彼皆传国易世矣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故可爲文王难爲汉祖夫民罢劳则骚扰之兆生上慢下暴则瓦解之形起谚曰射幸数跌不如审发是故知者不爲小利移目不爲意似改步时可而後动数合而後举故汤武之师不再战而克诚重民劳费而度时审也如遂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知者将不能谋之矣若乃奇变纵横出入无间冲波截辙超谷越山不由舟楫而济孟津者我愚子也实所不及後迁光禄大夫位亚九列周虽不与政事以儒行见礼时访大议辄据经以对而後生好事者亦就质所疑焉炎兴元年曹奂相国司马昭欲代魏遣其党锺会邓艾等犯汉艾克江油至隂平时不虞艾由它道入朝议以南中七郡阻险斗絶易以自守欲奔南以待诸将之援而周独立异议国遂以亡未几而邓艾锺会等皆败又明年而魏灭有识君子莫不深恨之自晋孙绰孙盛皆精於持论者并着说以咎周云

赞曰春秋之义国君死社稷故曰君爲社稷死爲社稷亡言不可弃社稷苟生而独存也予观谯周之议切悲夫汉之所以亡而周之罪有不容诛者矣彼曹氏国之贼而吾不共戴天之雠也岂有身爲万乘之主自屈於寇雠效匹夫贱人之见忍耻以求活哉方是时诸将拥兵在外尚不下数万不浃日可檄召而至有如不捷移跸南幸以待四方勤王之师魏兵远来势不久留吾蹑其後或能取偿焉未可知也昔高帝几落项籍手者屡矣而卒能毙籍者不以亟败自沮也且锺邓之善用兵孰与项籍緜竹之败孰与成臯之跳诸葛瞻之死又孰与太公吕后之爲楚得况斯民戴汉之心未已姜维之诣会诸将愤怒至拔刀斫石势虽败而人犹思奋奈何独徇一妄书生之言效匹夫贱人之见而遽爲亡国之举彼周也平日议论已不右汉事出仓卒固宜若此此孔子所谓一言而丧邦也欤使是时复有一男子若北地王谌者出力争於朝指画利害斩周以衅鼓君臣一心帅厉将士背城一战尚庶几不亡悲夫

黄皓者宦人也不知其所从来便辟佞慧得幸少帝侍中董允恶其爲人皓亦畏允不敢肆终允之世官不过黄门丞允卒陈祗代允侍中与相表里迁黄门令始与政窃弄威柄无所顾惮大将军姜维班在祗上常将兵居外皓间之於帝帝以是外敬维而内亲祗故祗之权重於维寻迁中常侍奉车都尉与右将军阎宇尤亲狎谋欲废维而用宇维亦疾其专啓帝欲杀之帝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尝恨之君何足介意维出帝勑皓诣维谢维惧其言之过乃诡说皓求沓中地种麦以避其偪皓既专政衆多附之甘陵王永帝弟也皓恶而譛之不得朝请者至十余年秘书令郤正性方介不爲皓所喜典中秘三十年不得迁吏部郎罗宪清修自守未尝造其门左迁宪巴东太守侍中尚书令樊建虽不能有所纠正亦拒而不与通炎兴元年夏魏司马昭将使锺会邓艾犯汉中大将军维表帝遣张翼廖化等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隂平桥头以防未然皓信巫鬼谓寇终不能自致白帝寝其事而羣臣不知及会将向骆谷艾将入沓中始遣翼等已无及矣艾自蜀闻其奸险收繋将杀之乃潜赂艾左右得免先是诸葛瞻与艾战于涪死焉其子尚叹曰父子荷国厚恩不能早斩黄皓以致覆国安用生爲驰赴魏军而死後晋司空张华问李宓少帝何如主宓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宓曰齐桓得管仲而伯用竖刁而虫流少帝委诸葛亮而制魏用黄皓而丧国成败一也

赞曰呜呼自古人主宠任宦寺小则乱治大则覆国无一幸免者其始固未见其害至其末流则不可救药何哉人主朝夕所亲昵导谀献笑便巧侧媚既有以蛊其心而又时进一言建一策阳示忠勤而隂持其政柄世主方且安之而不悟乃若外廷之臣进见有时动以礼法劘其上使不得少肆意於其间宦寺之任安得而不专其势安得而不重是以乱亡相寻於後世况如少帝之于黄皓者哉昔秦之末赵高用事项籍威振诸侯章邯使请事咸阳留司马门三日不得见锺邓之师深入汉境皓方蒙塞主听而姜维诸将无所施其知力其事同一轨辙然则刀锯熏腐之余果可宠任也哉故东京之祸基於曹腾之说梁冀而成于张让之锢钩党唐之衰也始于明皇之宠高力士而肃宗之不终孝道则以李辅国代宗之再失京师则以程元振宪宗之不克考终则以王守澄由穆宗至昭宗凡八世而爲宦寺所立者七君至自谓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且相戒以毋使人主观书恐其亲近儒生知古今治乱兴亡之所自而疎远其属世主徒以其容说之爲喜孰知其祸之至此哉三代盛时初未闻有宦寺之祸非屛絶其类而不使之供扫除之役也所以制之者有其道耳周官寺人内小臣内竖之属皆统于冢宰而宫伯宫正则又皆以士人爲之乌有如後世宠任之过也哉故备着之以爲後世戒

续後汉书卷十九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一·柯劭忞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七)·陈寅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佚名
  卷之五·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七十五·佚名
  第十八卷 明贡生 (三)·缪荃孙
  一三七○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目録·张廷玉
  任城王高蔆传·李延寿
  洪适传·脱脱
  张翰传·脱脱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方信孺·唐圭璋

      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生于乾道四年(1168),以荫补官。开禧中,假朝奉郎使金,三往返不诎。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至广西漕。嘉定十五年(1222)卒,年四十六。有好庵游戏,不传。   西江月   再游龙隐岩,追和陶商翁韵   碧洞

  • 卷三十八·阮阅

      ●卷三十八·讥诮门中  苗台符十六岁,张读十八岁,同年登科,为郑宣州幕。尝列题于西明寺之东庑,或窃注之曰:双前进士,两个阿孩儿。”  李煜作江罗亭,四面栽江梅花,作艳曲歌之,韩熙载和云:“桃李不须夸烂

  • 去 春·林徽因

    不过是去年的春天,花香,红白的相间着一条小曲径,相伴着动人的细致,在此时,时间里悬挂,迎面阳光不来,就吹成长长的距离,在自己身旁。在今天这苍白的下午,再一次登山回头看,小山前一片松风又一次湖水将解的季候,已全变了画。人去时

  • 游子谣·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游子的家园呢?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游子却连

  • 卷三十四·唐圭璋

    ○瑞鹧鸪原误作点绛唇,兹依律改。但上下片一二两句俱仄起,又与瑞鹧鸪异昔日人言拾菜郎。根荄菜甲总盈筐。春夏秋冬闲不得,温炎凉冷镇长忙。今日予言截彩郎。能为斡运做经商。愿静一心休作用,好将四季细消

  • 五五六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将陆琰查拏锁押解京·佚名

    五五六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将陆琰查拏锁押解京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八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署两江总督萨<载>、浙江巡抚王<亶望>,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八日奉上谕:徐述夔逆词一案,蔡嘉树在陶易处呈控徐

  • 一二一 卯字号的名人一·周作人

    为了记录林蔡二人的笔墨官司,把两方面的文件抄写了一通,不意有六七千字之多,做了一回十足的“文抄公”,给《谈往》增加了不少的材料,但是这实在乃是为欲了解“五四”以前的北大情形的资料,不过现在已经很是难得,我恰有一册《

  •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总督陜西三邉都御史年表髙皇帝初中山武宁王达等下陜西遂悉平甘肃宁夏诸镇秦庆肃三公镇之而侯伯都督耿炳文等理兵政间命宋颍诸国公一按阅操练而已永乐始命宁阳侯陈懋西宁侯宋晟镇宁夏宁逺侯何福等镇甘肃

  • 卷六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九学校考【七】直省乡党之学【一】【臣】等谨按天下者党庠术序之推也士习者民风之本也我朝文命覃敷崇尚儒术海内喁喁向风说礼乐而敦诗书士有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 辛丑春正月癸丑朔。 辛酉,以佥院邓愈为中书省参政仍兼佥行枢密院事,总制各翼军马。 以左右司员外郎侯原善为金华府知府。 院判朱亮祖率兵击陈友谅平章王溥于饶州安仁之石港,不利而还。 元帅朱

  • 说林下第二十三·韩非

    伯乐教二人相踶马,相与之简子厩观马。一人举踶马,其一人从后而循之,三抚其尻而马不踶,此自以为失相。其一人曰:‘子非失相也。此其为马也,踒肩而肿膝。夫踶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子巧于相踶马而拙于任肿膝

  • 卷之十一 齐俗训·高诱

    齐俗训齐,一也。四宇之风,世之众理,皆混其俗,令为一道也。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是故仁义立而道德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是非形则百姓眩矣,珠玉尊则天下争矣。凡此四者,衰世之造也,末世之

  • 左传折诸卷十七·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十七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襄公成而不结陈止斋曰传言齐楚固相交聘秦晋盟而不结是以宋之役诸夏始判遂成南北之势晋其庶乎吾臣之所争者大师旷曰公室惧卑淮南子晋平公出言而不当师旷举琴而撞之跌

  •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赞三昧相品第九  尔时世尊告不空见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不空见。无劝汝者。乃能如是为诸众生请问三昧。欲以解脱利众生故。欲令众生具不思议净善根故。欲令众生获得三界最胜利故。为令众

  • 第三十二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一(三十三天之八)尔时天子。念其天宫。还于天上是时邪见外道诸婆罗门言。此诸地某天某天之所摄受。或作诸论。或作赞叹。如是林中。所住邪见外道诸婆罗门。见之敬重。头面顶礼。但观其相而生敬信。不如实知

  • 药师三昧行法序·天溪受登

    三昧。菩萨道之正行也。而复以忏法名者。岂律文忏净。为三昧之方便。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其名有以取之欤。余曰。忏法。非外方便也。明三昧之助也。夫三昧正行。通达实相。达实相者。是第一忏。众罪霜露。慧日消

  • 破庵语录序·破庵祖先

    佛祖正法眼藏。初不可传。可传者。筌蹄耳。然而师承真正根蒂分明。则有言无言。无非正法。凡所以发扬祖道。开示后学。使人因指见月。其可无传乎。先破庵老和尚九坐道场。说无义语。壁立千仞。峭绝巉岩。售用纵横。打

  •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佚名

    简称《九天生神经》、《生神章》或《生神经》。道教书。为六朝道经。一卷。首叙三宝(天宝、灵宝、神宝)、三元(混洞太无元、赤混太无元、冥寂玄通元)之出现,由三元从生始、元、玄三气。由三气化生天地人物。故人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