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歴代建元考卷九

秀水钟渊映撰

外国考

柔然【郁久闾氏其先世居北荒元魏号为蠕蠕】

受罗部可汗予成以宋大明八年魏和平五年立改元一

永康

伏名敦可汗豆崘予成子以魏太和九年立改元一太平

其伏代库者可汗那盖以魏太和十六年立改元一太安

佗汗可汗伏图那盖子以魏正始初立改元一

始平

豆罗伏跋豆伐可汗丑奴伏图子以魏【阙】平初立改元一建昌

朝鲜

檀君降于太白山以唐尧二十五载戊辰立都平壤徙自岳殷髙宗八祀甲子入阿斯达山为神

后朝鲜

箕子殷宗室殷亡率众五千入朝鲜周因封之都平壤传至四十代孙否称王卒子准立为衞满所逼浮海居韩地金马郡更号韩王与辰韩弁韩为三韩后百济王温祚灭之凡传国千余年

衞满燕人因卢绾乱亡命渡浿水诱逐箕凖据平壤仍归朝鲜至孙右渠不奉汉诏武帝遣将灭之

新罗

始祖赫居世王朴氏以汉宣帝五凤元年甲子立都辰韩地在位六十一年薨

南觧王始祖太子以汉平帝元始四年甲子立在位二十一年薨

儒理王南解王子以汉更始二年甲申嗣立在位三十四年薨

脱解王南解王婿姓昔氏以汉世祖中元二年丁巳立在位二十四年薨

婆娑王儒理王子以汉章帝建初五年庚辰立在位三十三年薨

祗原王婆娑王子以汉安帝永初六年壬子嗣立在位二十三年薨

逸圣王儒理王子以汉顺帝阳嘉三年甲戌嗣立在位二十二年薨

阿达罗王逸圣王子以汉桓帝永兴二年甲午嗣立在位三十一年薨

伐休王昔氏脱解王孙以汉灵帝中平元年甲子立在位十五年薨

奈解王伐休王孙以汉献帝建安元年丙子嗣立在位三十五年薨

助贲王伐休王太子骨正之子以汉安乐公建兴五年丁未立在位十八年薨

沾解王助贲王弟以汉安乐公延熙三年庚申立在位十五年薨

味邹王姓金氏助贲王婿以汉安乐公景曜四年辛巳立在位二十三年薨

儒理王昔氏以晋武帝太康五年甲辰立在位十五年薨

基临王助贲王孙以晋惠帝元康八年戊午立在位十三年薨

讫解王昔氏后以晋怀帝永嘉元年丁卯立在位四十七年薨

奈勿王金氏味邹王弟子以晋穆帝永和十一年乙卯立在位四十七年薨

寔圣王金氏以晋安帝元兴元年壬寅立后为讷只王所弑

讷只王奈勿王子在位四十二年薨

慈悲王讷只王子以宋世祖大明二年戊戌立在位二十三年薨

昭智王慈悲王子在位十二年薨

智证王【新罗谥法始此】智大路昭智王再从弟以齐东昏侯永元二年庚辰立始定国号新罗【前此或称斯卢】在位十五年薨法兴王原宗智证王子以梁天监十一年壬辰嗣立在位二十七年薨王以南北分裂始建年号

建元

真兴王麦兴法兴王弟以梁髙祖大同六年庚申立在位三十七年薨改元一

鸿济

真智王金轮真兴王子以陈宣帝大建八年丙申立在位四年薨

真平王伯净真智王孙太子铜錀之子以陈大建十二年辛丑嗣立在位五十四年薨

善徳女主徳曼真平王女为国人所立号圣祖皇在位十六年薨改元一

仁平

真徳女主胜曼真平王从女为国人所立在位八年薨改元一

太和【后去年号奉唐永徽正朔】

太宗武烈王春秋姓金氏真智王后以唐髙宗永徽四年癸丑为国人所立在位八年薨王与唐兵灭百济新罗始大

文武王法敏太宗太子以唐龙朔元年庚申嗣立与唐兵灭髙句丽始一三韩在位二十年薨

圣明王正明文武王太子以唐髙宗永淳元年壬午嗣立在位十一年薨

孝昭王理洪圣明王太子以唐嗣圣九年壬辰嗣立在位十年薨

圣徳王隆基改名兴先孝昭王弟以唐嗣圣十九年癸卯立在位三十五年薨

按唐自嗣圣元年武后废中宗称制寻改国号周称皇帝改元十七而东史但书嗣圣正朔立义如纲目亦良史矣

孝成王承庆圣徳王太子以唐宗开元二十六年戊寅嗣立在位六年薨

景徳王宪英孝成王弟以唐宗天宝二年癸未嗣立在位二十三年薨

惠恭王干运景徳王太子以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嗣立后伊飡志贞作乱上大等金氏良相以兵讨之王为乱兵所杀

宣徳王良相奈勿王十世孙以举兵讨乱自立在位五年薨

元圣王敬信奈勿王十二世孙以唐徳宗贞元二年丙寅为国人所立在位十三年薨

昭圣王俊邕元圣王孙以唐徳宗贞元十五年己卯嗣立在位二年薨

哀庄王清明改名重熙昭圣王太子以唐徳宗贞元十六年庚辰嗣立在位十年为兵部令彦升所弑

宪徳王彦升昭圣王弟以唐宪宗元和六年辛卯自立在位十八年薨

兴徳王景徽宪徳王弟立为太子以唐文宗太和元年丁未嗣立在位十一年薨堂弟均真自立为金明所害僖康王悌隆元圣王孙以唐文宗开成元年丙辰为金明等所立三年遇弑明自立为王其国臣奉均贞之子祐征讨杀之

神武王祐征元圣王孙均贞子以唐文宗开成四年己未立寻薨

文圣王庆膺神武王太子以唐文宗开成五年庚申嗣立在位十八年薨

宪安王谊靖文圣王弟以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丁丑立在位四年薨

景文王膺廉僖康王孙以唐懿宗咸通三年壬午立在位十四年薨

宪康王晸景文王太子以唐僖宗干符三年丙子嗣立在位十二年薨

定康王晃宪康王弟以唐僖宗光啓二年丙寅立二年薨真圣女主曼定康王女弟以唐僖宗文徳元年戊申立在位十二年薨

泰封王弓裔【通鉴作躬乂】宪安王孽子以重午日生于外家长为僧眇一目遂聚众反于北原都松岳郡复移铁圆自立为王后十八年其将王建为众所推裔出走为野人所杀

后百济王甄萱李氏尚州加恩县人自称甄萱叛据完山州自立为王后三十年为其子神劒所幽逃归髙丽国王建讨平之神劒国遂灭

孝恭王峣宪康王庶子真圣立为太子以唐昭宗光化元年戊午嗣立在位十六年薨

神徳王景辉朴氏阿达罗王逺孙以癸酉岁为国人所立六年薨

景明王升英神徳王子以丁丑岁嗣立八年薨

景哀王魏膺景明王弟以后唐同光二年甲申立后甄萱袭陷王都遇弑

敬顺王传姓金氏文圣王后以后唐天成二年丁亥为甄萱所立八年以国降于髙丽王建

右新罗朴氏十主昔氏八主金氏三十七主合五十五主共九百九十二年

髙句丽

始祖东明王朱蒙其母柳花河伯女为日影所照娠而生一卵有男破卵而出名朱蒙扶余王金蛙诸子忌之遁至卒本扶余其王妻一女王薨以汉元帝建昭二年甲申立自称髙辛氏之后国号髙句丽因姓髙王薨太子类利立

琉璃明王类利始祖在东扶余所生子后至卒本立为太子得嗣位至王莽伪天凤五年戊寅薨

太武神王无恤琉璃明王太子以王莽天凤五年戊寅嗣立在位二十八年薨

闵中王解邑朱太武神王幼子以汉世祖建武二十一年乙巳立在位三年薨

慕本王解忧太武神王太子以汉世祖建武二十四年戊申立在位六年为杜鲁所弑

太祖王宫琉璃明王孙以汉世祖建武二十九年癸丑立在位九十三年传位于弟遂成薨

次大王遂成太祖王弟以汉质帝本初元年丙戌立后为临明答天所弑

新大王伯固次大王弟为临丁答夫所立在位十五年薨

故国川王男武新大王太子在位十九年薨

山上王延优故国川王弟为故国川王于后所立在位三十一年薨

东川王优位居山上王太子以汉安乐公建兴五年丁未立在位二十二年薨

中川王然弗东川王太子以汉安乐公延熙十一年戊辰立在位二十三年薨

西川王药卢中川王子以晋世祖泰始六年庚寅立在位二十三年薨

烽上王相夫西川王太子以晋惠帝元康二年壬子立为国相仓卒利所弑

美川王乙弗烽上王弟子以晋惠帝永康元年庚申立在位二十三年薨

故国原王思由美川王太子以晋成帝咸和六年辛卯立改名钊在位四十一年与百济战中流矢薨

小兽林王丘夫故国原王太子以晋太宗咸安元年辛未立在位十五年薨

故国壤王伊连小兽林王弟以晋烈宗大元九年甲申立在位九年薨

广开土王谈徳故国壤王太子以晋烈宗大元十七年壬辰立在位二十二年薨

长夀王巨琏广开土王太子以晋安帝义熙九年癸丑立在位七十九年薨魏髙祖册谥为康王【北史止称琏自琏至元与北史无异但封爵及名字不同耳】

文啓王罗云【北史云】长夀王太孙以齐武帝永明元年癸亥立在位二十九年薨

安藏王兴安【北史安】文啓王太子以梁髙祖天监八年己丑立在位十三年薨

安延王宝延【北史延】安藏王弟以梁天监二十年辛丑立在位十五年薨

阳原王平成【北史成】安延王太子以梁天监二十一年壬寅立在位十五年薨

平原王阳成【北史阳】阳原王太子以陈髙祖永定三年己卯立在位二十三年薨

婴阳王元平原王太子以隋髙祖开皇十年庚戌立在位十九年隋炀帝率师来伐不克

营留王建武婴阳王异母弟以唐髙祖武徳元年戊寅立在位二十五年为其臣盖苏文所弑

宝藏王藏营留王之侄以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壬寅立太宗亲帅师来伐不克后至唐髙宗总章元年戊辰唐将李勣拔平壤王浮于京师髙丽亡

右髙句丽髙氏二十八王共七百五年

百济【与北史不同】

始祖温祚髙句丽朱蒙之子朱蒙以类利为太子温祚恐见忌南行至河南慰礼城以汉成帝鸿嘉三年癸卯立为王国号百济氏扶余徙南汉山城又徙南平壤城薨

多娄王始祖太子以汉世祖建武四年戊子嗣立在位四十年薨

巳娄王多娄王太子嗣立二十五年薨

盖娄王巳娄王太子薨子肖古王立

肖古王盖娄王子以汉桓帝延熹九年乙巳立在位四十九年薨

仇首王肖古王子以汉献帝建安十九年甲午立在位二十一年薨

古尔王仇首王弟以汉安乐公建兴十二年癸丑立在位五十五年薨

责稽王古尔王子以晋世祖太康九年戊申立在位十三年为貊兵所害

汾西王责稽王子以晋惠帝元康八年戊午立在位七年为刺客所杀

比流王仇首王子以晋懐帝永嘉九年丁卯为国人所立在位四十一年薨

契王汾西王子以晋康帝建元二年甲辰立在位二年薨

近肖古王比流王子以晋穆帝永和二年丙午立在位三十年薨

近仇首王近肖古王子以晋烈宗宁康三年乙亥立在位十年薨

枕流王近仇首王子以晋烈宗大元九年甲申立在位一年薨

辰斯王枕流王弟以晋烈宗大元十年乙酉立在位八年因猎薨于行营

阿革王以晋烈宗大元十八年癸巳立在位十四年薨腆支王阿萃王太子以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立在位十六年薨

久尔辛王腆支王子以宋髙祖永初元年庚申立在位八年薨

毗有王久尔辛王子以宋太祖元嘉四年丁卯立在位二十九年薨

盖卤王余庆毗有王子嗣立为髙句丽王巨琏所杀文周王盖卤王太子以宋苍梧王元徽三年乙卯立为兵官佐平解仇所杀

三斤王文周王太子以宋顺帝升明元年丁巳立三年薨

东城王牟大文周王之弟子以宋顺帝升明三年己未立为其臣芍加所弑

武宁王余隆东城王太子以齐和帝中兴元年辛巳讨贼嗣立薨子明农立

圣明王农武宁王子嗣位以梁元帝承圣二年癸酉率兵侵新罗被杀

威徳王昌圣王子以梁承圣三年甲戌立在位四十五年薨

惠王季明威徳王子嗣位二年薨

法王宣惠王子嗣位二年薨

武王璋法王子嗣位二十四年薨

义慈王武王太子嗣位后唐兵来伐拔都城王诣军门降未几宗室复福信等起兵迎立义慈之子丰为兵败奔髙句丽百济亡

右百济二十八王共七百五年

髙丽【王氏】

太祖神圣王建新罗松岳郡人为弓裔侍中以弓裔十八年丁丑为诸将所立十八年丁未新罗来降丙申平甄氏在位二十六年薨改元一

天授

惠宗义恭王太祖太子以甲辰嗣立在位二年薨定宗文明王尧太祖第二子以丙申嗣立在位四年薨定宗二年始行后汉年号

光宗文成王昭太祖子以辛亥嗣立在位二十六年薨光宗二年始行后周年号

光宗十四年始行宋年号

景宗献和王伯光宗太子以宋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嗣立在位六年薨

成宗文懿王治太祖孙以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壬午嗣立在位十五年薨

成宗十二年始行契丹年号

穆宗宣让王诵景宗太子以宋真宗咸平元年戊戌嗣立在位十二年西北面廵检使废王为让国公寻弑之显宗元文王询太祖孙安宗郁之子初封大梁君以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庚戌为康兆所立在位二十二年薨

显宗五年复行宋年号

徳宗敬康王钦显宗太子以宋仁宗明道元年壬申嗣立在位三年传位于弟平壤君薨

靖宗容惠王亨徳宗母弟以宋仁宗景祐二年乙亥嗣立在位十二年薨

仁宗文孝王徽显宗子初封乐浪君以宋仁宗庆厯七年丁亥嗣立在位三十七年薨太子顺宗即位薨于丧次宣宗思孝王运顺宗母弟初封国原公以宋仁宗元丰八年乙丑立在位十一年薨

献宗恭殇王昱宣宗元子以宋哲宗绍圣二年乙亥嗣立寻禅位于叔父鸡林公熙

肃宗明孝王显初名熙以宋哲宗绍圣二年乙亥立在位十年薨

睿宗文孝王俣肃宗太子以宋徽宗崇宁五年丙戌嗣立在位十七年薨

仁宗恭孝王楷睿宗太子以癸卯嗣立在位二十四年薨

十三年妖僧妙清柳旵与西京分司侍郎赵匡等反据西京国号大为王命同平章事金富轼等讨平之伪元一

天开

毅宗庄孝王睨仁宗太子以宋髙宗绍兴十七年丁卯嗣立在位二十四年为武臣郑仲夫等所废遇弑明宗光孝王晧毅宗母弟初封翼阳公以宋孝宗乾道七年辛卯立在位二十七年为将军崔忠献所废薨于昌乐公宫

神宗靖孝王旼明宗弟初封平梁公以宋宁宗庆元四年戊午立在位七年传位太子薨

熙宗成孝王韺神宗太子以宋宁宗开禧元年乙丑嗣立在位五年为崔忠献所废至髙宗二十四年薨康宗元孝王祦明宗故太子熙宗时封汉南公以宋宁宗嘉定五年壬申立在位二年传位太子薨

髙宗安孝王防康宗太子以宋宁宗嘉定七年甲戌嗣立在位四十六年薨

元宗顺孝王植本名倎髙宗太子以宋理宗景定元年庚申嗣立十年为臣林衍所废寻复位十五年薨忠烈王谌改名昛元宗太子以宋少帝防徳祐元年乙亥嗣立二十四年元使王传位世子封逸夀王寻复位三十四年薨

按髙丽自元宗后服属蒙古去庙号贬制度从其命也

忠宣王璋本名谅忠烈王世子以元武宗至大二年己酉嗣立在位五年传位于次子江临君焘称为上王【元流吐蕃后召还大都薨】

忠肃王焘忠宣王次子以元仁宗延祐元年甲寅嗣立十七年元以世子贞为国王称上王后二年复位又八年薨

忠惠王贞忠肃王世子以元文宗至顺二年辛未为元所立明年逊位后元顺帝至元六年庚辰复嗣立在位四年为元流于揭阳道薨

忠穆王昕忠惠王元子以元顺帝至正元年辛巳嗣立在位四年薨

忠定王防忠惠王子以元顺帝至正五年乙酉立在位二年元以江陵大君祺为王王逊于江华一年遇酖薨恭愍王颛本名祺忠惠王母弟封江陵大君以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壬辰立在位二十三年为宦者崔万生幸臣洪伦等所弑恭愍王十八年停元至正年号行明洪武年号

辛禑小字牟尼奴本嬖臣辛肫之子恭愍称为己子以明太祖洪武八年乙卯立在位十四年谋冦辽东大臣李成桂放之于江华立其子昌二年昌废与禑同被害辛禑元年始行北元宣光年号

恭让王瑶神宗七世孙封定昌院君以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己巳立在位四年禅位于门下侍中李成桂髙丽亡

右髙丽三十二王共四百七十五年【首唐末戊寅讫明洪武壬申】

今朝鲜【李氏】

太祖康献王旦本名成桂全州人仕髙丽为门下侍郎以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壬申受禅三十一年戊寅传位于世子后薨

太宗恭定王芳逺太祖世子以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嗣立成祖永乐十六年戊戌传位于世子薨

庄宪王裪太宗世子以明成祖永乐十六年戊戌嗣立明代宗景泰元年庚午薨

恭顺王晌庄宪王子以明代宗景泰元年庚午嗣立三年薨

王暐恭顺王子以明代宗景泰三年壬申嗣立七年丙子逊位于其叔瑈

惠庄王瑈恭顺王弟以代宗景泰七年丙子立宪宗成化四年戊子薨

襄悼王晄惠庄王次子以明宪宗成化四年戊子嗣立六年庚寅薨

康靖王娎惠庄王孙故世子懐简王暲之子以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嗣立孝宗治七年甲寅薨

王防康靖王世子以明孝宗治七年甲寅嗣立十六年癸巳逊位于弟怿

恭僖王怿康靖王子初封晋成君以明孝宗治十六年癸亥立世宗嘉靖二十四年乙巳薨

荣靖王恭僖王弟以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乙巳立明年薨

恭宪王峘荣靖王弟以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丙午立穆宗隆庆元年丁卯薨

昭敬王昖恭宪王从子以明穆宗隆庆元年丁卯立神宗万厯二十年壬辰倭人陷王京王出奔后以明兵外援得复国在位四十年以万厯三十六年戊申薨王晖昭敬王次子初封光海君以明万厯三十六年戊申立熹宗天啓三年癸亥所侄倧所弑

王倧昭敬王孙定逺君之子初封陵阳君以明天啓三年癸亥弑其君珲自立

按朝鲜自汉唐以来世奉中朝正朔其改元者惟新罗四王髙丽太祖耳玉海载髙丽延祥正丰二年号未知何代然以其东方礼义之国传次昭然可补史乘之阙因备载之

渤海【大氏】

髙王大祚荣本靺鞨种其先附髙句丽唐灭髙氏祚荣收其遗众尽得扶余沃沮弁韩朝鲜之地称震国王以唐宗开元七年己未卒

武王武艺髙王子以唐宗开元七年己未嗣立改元一

仁安

文王钦茂武王子以唐宗开元二十六年戊寅立天宝末年徙上京又徙东京以唐徳宗贞元时卒改元一大兴

废王亢义文王族弟立一岁国人杀之

成王华屿文王孙为国人所立复还上京卒改元一中兴

康王嵩邻成王少子改元一

正厯

定王元瑜康王子改元一

永徳

僖王言义定王弟嗣立改元一

朱雀

简王明忠僖王弟立一岁卒改元一

太始

宣王仁秀简王从父嗣立至唐文宗太和四年庚戌卒改元一

建兴

王彞震宣王孙嗣立改元一

咸和

王处晃王震弟嗣立卒

王锡嗣立卒

王諲譔嗣立以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为契丹太祖安巴坚所灭

右渤海以唐武后时建国至后唐时亡

吐蕃【在吐谷浑西南唐初始见于中国 王日赞普论姓】

可黎可足赞普立改元一

泰

新唐书长庆元年大理卿刘元鼎为盟防使入吐蕃定盟策署泰七年余无可考

定安【附】

定安国王乌明本马韩遗种宋太祖时建国于西鄙称王入贡改元一

元兴

于阗【在沙州外】

大宝于阗国王李圣天不知其传次改元可考者一同庆

五代史晋天福三年遣供奉官张匡邺判官髙居诲册圣天为大宝于阗王行二岁至于阗其年号同庆二十九年盖中国之天福五年也

猜你喜欢
  齐本纪下第五·李延寿
  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六·张廷玉
  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柯劭忞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梁启超
  卷三·毕沅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三·杨仲良
  ◎礼十二(宾礼)·徐天麟
  通鉴续编卷十二·陈桱
  青山跋·川口长孺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上清帝第七书·康有为
  二十三、读书与习业·包天笑
  王守诚传·宋濂
  卷七十一·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阮阅

      ●卷十·评论门  杜云:“尔辈可忘年。”“含凄觉汝贤。”“送尔维舟惜此筵。”“汝与山东李白好。”自世俗观之,则为简傲,诗简(家)不然,亦尝有云:“忘形到尔汝。&

  • 第三十四出 阳诛(北中吕调先天韵)·丁耀亢

    【北粉蝶儿】(外、末冠带上)(外)玉漏将阑,望金门晓光星灿。步彤庭,环珮声寒。(末)皂囊孤,白简冷,鱼肠偷看。今日里结绶弹冠,还须要批龙鳞,把老奸翻案。(外)下官邹应龙,官授监察御史。(末)下官林润,官授兵科给事。(外)我兄弟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四·杨仲良

      仁宗皇帝   宦寺专恣   天圣四年二月戊申朔,置上御药供奉四人。御药院掌按验秘方,和剂药品以进御,及供奉禁中之用。至道三年始置,以入内供奉官三人掌之,或参用士人,于是别置上御药供奉,其品秩比内殿崇班,专用内侍,其后

  • 卷十八 陈高祖·王夫之

      〖一〗   自曹魏以迄于宋,皆名为禅而篡者也。盖尝论之,本以征诛取天下,狃于习而假迹于篡者,唐高祖也,其名逆,其情未诈,君子恶其名而已。以雄桀之才起而图功,其图功也,以觊得天下为心,功既立而遂攘之,曹魏、刘宋也,而刘宋之

  •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陈厚耀

    田齐湣王元年秦使张仪与诸侯执政会于齧桑【史田齐世家】苏秦説湣王厚以明孝髙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敝齐而为燕 其后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第三子也母曰 孝恪皇太后杜氏初 世宗以储嗣未广建高禖之祀亲佩弓韣率后宫以祷 太后时为康嫔常从祀焉嘉靖十六年正月廿三日

  • 卷之八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一·钱谦益

    ○宋小明王王名林儿,姓韩氏,其父山童,栾城人。至正十五年二月,刘福通等迎立即位于亳,建国号曰宋,改元龙凤,又号小明王。在位凡十有二年,丙午冬十二月殁于瓜埠。至正十一年辛卯五月辛亥,颍州妖人刘福通作乱,以红巾为号,陷颍州。初

  • 裴政传·李延寿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祖父裴邃,父裴之礼,《南史》都有传。  裴政自幼聪明,见识广博,记忆力强,从事政治很通达,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仕于梁朝,因军功封为夷陵侯,任给事黄门侍郎。魏国军队围攻荆州,裴政在城外被俘,萧鮞对裴政

  • 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帝系考【臣】等谨按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帝系考凡十卷首帝号历年次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次后妃次皇太子皇子次公主次皇族起自轩顼以来迄乎有

  •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如惺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撰  译经篇第一(正传一人附见二人)  元燕都庆寿寺沙门释沙啰巴传一(剌温卜迦啰思巴)  释沙啰巴西国积宁人。总丱即依癹思巴帝师薙染。习诸部灌顶法。又从着栗赤上师学大小乘。时有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上·湛然

    第一会菩提场中说经六品十一卷世主妙严品第一(此经共有三十九品唯阿僧祇品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是佛自说余皆加诸菩萨说)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又云。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悉于中现。曰既异寿量久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四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四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余偈云。制底火神祠。牛栏河潬中。诸天庙空室。仙人得道处者。或虽非圣迹及僧所居。但随于地分有起制底之处。于其四傍便可造作漫荼罗。火

  • 李太白集·李白

    诗文别集。唐李白作。白字太白,故名。白生前曾有魏颢为之编集二卷;后李阳冰编其遗著为十卷,名《草堂集》;唐元和十二年范传正编李白集为二十卷。以上三本均已早佚。今传三十卷本为北宋宋敏求所编,清缪曰芑重刻,计序言、碑

  • 雪窗集·孙梦观

    宋文别集。2卷。孙梦观著。集后附录志赞诔文1卷。全书分奏议和故事两部分。“故事者,征引古书于前,而附列议论于后,更番进御,因事纳规。盖当时体制如是也。”(《四库全书总目》)如以“司马光谓众言纷纷乃朝廷好事,王

  • 香畹楼忆语·陈裴之

    笔记。清陈裴之撰。一卷。裴之字小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书仿《影梅庵忆语》而作。约成于道光间,二万余字。为作者思念亡妻之作,以其妻生前所居楼名名之。记秦淮才女紫湘倾慕钱塘陈氏一门风雅,陈小云正妻汪端以

  • 所欲致患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叙述五所欲造成之忧患痛苦。内容叙述诸比丘入舍卫城乞食时,逢诸外道异学等问彼五阴六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等苦患之因;诸比丘遂诣佛所请示,佛告以五所欲产生之因缘,并

  • 大威德陀罗尼经·佚名

    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