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九十七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八年。癸亥。七月。丙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奉皇太后幸如意洲进膳。  

○赐扈从诸王大臣饭。  

○御史胡宝瑔奏、天津、河间、被旱。业已蒙恩拨米五十万石。以济冬赈。请敕下督臣高斌、速将现奉运米赈恤之谕旨。遍行晓谕。俾土着之民。欲觅食他处者。静以待赈。不必轻离乡井。其各处流民。亦令晓示。本无职业者。或应留养。或应约束。毋令滋事外。情愿归耕者。皆资送回籍。赶种春麦。不致田亩久荒。得旨、着高斌速议具奏。寻覆奏、现在各事宜。俱已如所奏办理。奏入、报闻。下部知之。  

○以故奉恩镇国公弘普之子永琮、袭封奉恩辅国公。  

○除福建连江、宁德、二县水冲沙压民田额赋、四十七两有奇。米十二石有奇。连江县归并福中卫屯田银三两有奇。  

○丁酉。谕、淮、扬、徐、海、四府州属。叠被水旱。朕心轸念。于赈恤之外。复借给耔种牛草银两。此等借给之项。例应秋收后催还。但此四府州属。六七两年。水灾尤重。借给更多。有已借冬种。旋因无收。又借春种者。有春种无收。复借秋种者。数年之积欠。一时恐难全完。着该督抚转饬地方官、酌量情形。其力能清偿者。自应照例交纳。若实属艰窘无力。不能完缴者。着于来岁麦收后。再行分限催还。以示朕轸恤积歉灾黎之至意。  

○又谕、淮北上年被灾各属。一应钱粮。朕已降旨分别蠲缓。惟海州、沭阳、赣榆、三州县。连年叠被灾祲。今春又因亢旱。二麦歉收。虽五月以后得雨。可望秋成。但积歉之余。小民元气。究难骤复。地漕两项。一时并纳。未免拮据。除地丁银两。仍于十月后开徵。其本年漕粮二万二千六百石有零。并七年分蠲剩缓漕。俱着于次年分限带徵。缓一分之输将。即可纾一分之民力。该部即遵谕行。  

○戊戌。旌表守正捐躯之山东城武县民赵建妻段氏。  

○己亥。上奉皇太后自避署山庄启跸往盛京。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礼部奏、云南总督张允随代奏、南掌国王岛孙、遣头目先猛的陶贯等表谢赏赐缎疋恩。得旨、览王奏谢。知道了。该部知道。  

○旌表守志捐躯之河南宁陵县民某妻赵氏。济源县民某妻卫氏。  

○补行浙江省乾隆七年分大计。不谨官五员。罢软官二员。浮躁官二员。才力不及官一员。年老官三员。有疾官四员。分别处分如例。  

○是日、驻跸中关。  

○庚子。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高斌奏请、今秋于古北口外。采买米石。经部议覆、令该督酌量情形。委员采买。朕已降旨允行。第思采买米石。必资干员料理。今天津等处被旱。先后拨米五十万石。以备赈恤。一切运送。需员必多。朕又恭谒祖陵。经行口外。地方官不无应办差使。恐采买米石。属员不敷委用。提督保祝、驻劄古北口。就近遴员采买。更属便易。着照上年之例。仍令督提公同协办。可寄信与高斌、保祝、知之。  

○军机大臣等奏、喀尔喀各扎萨克旗分。所存官驼二万五千有余。马四万有余。牛一千有余。羊八万有余。自置买以来。并未应用。此项驼马牛羊。常令蒙古收管牧放。恐倒毙赔补。或滋扰累。可赏给伊等为业。资其蕃息。于生计有益。臣等遵旨请交额驸策凌、均匀给赏。寻策凌奏、请留驼一万。马二万。羊二万。以备军营之用。军机大臣等、请仍令遵旨办理。从之。  

○是日、驻跸波罗河屯。  

○辛丑。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军机大臣等议、御史王兴吾、奏请抚恤京师外来流民一摺。查此等流民。俱系直隶河间、天津深冀等处。及山东武定、济南、东昌等处民人。因本处秋成无望。或出外佣工。依亲糊口。或本有家业。为避荒计。挈家四出谋生。由京出口者甚多。而留住京师之人亦十之二三。半月来日积日众。现经提督、府尹、查办。老病羸弱无依者。即收普济堂、养济院、留养。年力强壮可力作者。听自谋生理。惟是将来天气渐寒。工作渐少。一至八月下旬。即恐冻馁。不可不豫为料理。兹又据该御史奏请妥议查办。臣等酌议、现应抚恤事宜二条。一、饭厂宜早设也。向例五城设饭厂十处。日各给米一石。自十月初一日起今外来贫民日众。且本年多一闰月。天气早寒。应请于八月望后。即开厂煮赈。各厂日增米二石。柴薪照例开销。并于饭厂附近搭盖席棚或收拾空闲庙宇。听其栖宿。交五城御史。饬司坊官。于现今平粜银内、动支酌办。一、情愿回籍之人。宜查明资遣也。现在河间、天津、等府。蒙恩拨米五十万石。令督臣赈济。东省亦照例查赈。此等流民。既可回家就赈。且秋月得有雨泽。正可及时播种秋麦。应饬大、宛、两县、五城司坊官、遍行详悉劝谕回籍。若其中有愿回无力者。酌量资遣。查乾隆元年、部议资送流民回籍之例。按远近、每口每程给银六分。令沿途地方官递行押送。今请令五城司坊、大宛、两县、询明各籍贯造册。于八月望后起。至九月三十日止。乘天气不甚寒冷之时。差妥役押送。前途地方官。按程给路费。递行押送回籍。交该地方官入册赈济。其已出口者。至八九月间。或在彼难以谋生。必将仍回内地。固不便听其来京聚处。亦未便任其各处流荡。应令沿途州县。一体劝谕回籍。无力者资送。请交直隶督臣、转饬办理。其五城、大、宛、所需资送银两。即于五城平粜钱文内支给。至不愿回籍之人。听于五城饭厂存养。俟明岁春融。另行设法遣送。得旨、好。依议行。  

○湖广总督阿尔赛奏、两湖存营、及湖北出师损坏军装。请于各营每兵百名内、留公粮二分外。暂准再留一分。以为修补之用。并于司库应支兵饷内、一面动给办理。一面于各营领饷时。照所存公粮。按季扣还归款。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是日、驻跸张三营。  

○壬寅。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朕此次诣盛京恭谒祖陵。众蒙古王、公、台吉等、踊跃欢欣。跪迎道左。恭请朕安。并恳请扈从效力。朕念伊等游牧。相距甚远。若令全行随驾。不惟劳顿。且于伊等应办之事。亦恐有误。是以降旨令其随往木兰。四围毕、即各回游牧。着于行围后、赐宴遣还。其围场兵丁等、着一并赏赐。至随围行走之蒙古王、公、台吉、官员、兵丁。及遣回游牧之王、贝勒等、应如何赏赉。并嗣后陆续随往围场人等、如何赏赉之处。着总理行营事务王大臣、内务府大臣等、会同理藩院议奏。寻议、派出官围之贝勒、贝子、公等、赏衣带等物。台吉、塔布囊、官员等、赏缎疋。围场兵丁等、各赏银三两。管驮车人等、各赏银一两。布一疋。其随来侍卫等、亦赏银布。请安随围行走之王、公、扎萨克、台吉、塔布囊、厄鲁特散秩大臣、侍卫等、分别赏腰刀、缎疋、等物。至昭乌达、哲里木、盟所时。随至边界兵丁三百名、各赏银三两。昭乌达盟所之巴雅海地方、豫备围场兵一千名、各赏银一两。哲里木盟所之戥子村、及和尔本淖尔二处、豫备围场兵一千名、各赏银一两五钱。其戥子村等处、派出管围、及随至边界之王、公、台吉、官员、应赏之处。届期查明议奏。得旨、敏珠尔喇布坦、着照公例赏给。其接至古北口打鹿鸟枪手四十名、各赏银五两。余依议。  

○奉恩将军詹布、以老乞休。允之。以其子岳赫、袭职。  

○以通政使司右通政嵇璜、为左佥都御史。  

○予故二等子委署散秩大臣班达尔沙、半葬。祭一次。  

○是日、驻跸十八里台。  

○癸卯。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行围于永安莽喀。  

○礼部议准、署贵州布政使陈德荣奏称、会典内春秋二仲月。直省守土官。应致祭各坛庙。其礼仪各载定规。惟祭文未颁成式。若听临时撰拟。恐致因循草率。应如所奏。请敕下翰林院。将外省文庙、武庙、城隍、龙神、各庙。社稷、山川、风云雷雨、先农、各坛。并五王、三公、忠孝节义、贤良等祠。及每年大雩、禜祭。各应用祭文。撰拟成式。恭呈钦定。颁行各督抚。转饬所属。临祭敬谨缮用。从之。  

○以翰林院侍讲学士邓时敏、为通政使司右通政。  

○予故奉恩辅国公璐宾、祭二次。造坟立碑如例。谥恪思。  

○是日、驻跸海拉苏台口。  

○甲辰。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行围于巴彦喀喇。  

○是日、驻跸穆磊喀尔沁。  

○乙巳。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行围于爱里。  

○谕、据沈廷芳条奏三摺。其一摺、内开赈恤之法。一曰、地方官宜亲身督赈。一曰散赈宜各处设厂。一曰灾民宜计月给粮。一曰流民宜随地留养。皆系现行之事。敷衍陈奏。毫无裨益。至请部颁册式一条。更属无谓。盖地方官呈报水旱。皆系就本地情形。岂能限以一定之式乎。又称北五省连岁有荒歉之处。民病正剧。士女仳离。流转载道。强者鹿铤。弱者填壑。伊岂不知上年直隶、山、陕、俱属丰收。而捏造此无稽之语乎。又一摺奏称、雨泽时降。边方类多发水。密云、滦州、河桥冲坏。道路阻隔。舣舟祗候。凡驻跸之地。需用水浆。须凿井数十。辇道两旁。复筑扈从臣工径路。经过道路。不能耕种。至滦州所筑三桥。费颇不赀。申详大吏。止派千金。应请益广皇仁。令直隶总督、奉天府尹、确查。地方官倘有赔垫。应悉给帑金。其办差勤敏者。量加奖赏。农民于蠲免之外。亦稍予赏给等语。此次经过桥梁。俱系乾隆六年旧有木植。不过稍加添补。皆动正项钱粮。有何赔垫之处。且经行数月之久。岂能免无雨雪。前者密云等处。偶被水冲。亦常有之事。有司文吏。不谙奔走。其密云怀柔等处。因讷亲率扈从人员先行。朕令其身亲督理官兵修造。其近口桥座。令提督保祝、率领所属官兵修造。朕已悉加赏赉。由是言之。地方官全无尊君亲上之意。塞责而已。有何应加奖赏之处。至于滦州。乃由山海关回銮之路。此番并未经由。其桥梁尚未修建。有何被水冲坏。以致道路阻隔。至费用几何。地方大吏。自必照例估拨。焉有派累之理。现在出口经行辇路。皆向来通行大道。凡属临幸。理应修治。并非开辟田畴。如遇宽广之处。则扈从人员。在两旁行走。至狭隘之处。统归御道。并未将旧路开展。有妨田亩。沿途禾黍。如云如锦。可望丰登。此随从数万人所共知共见者。一路俱有水泉。尽足供阖营之用。何须凿井每处至数十口之多。且巡幸亦所时有。官吏之经理。百姓之力役。皆分所宜然。若因此即加奖励赏赉。不但无此政体。并使官民不知尊君敬上之义又岂可为训。况朕前因安营除道。未免稍用民力。特降谕旨蠲免钱粮。且沿途年老农民。亦时加赏给。此皆出自朕之特恩。非臣工所可奏请者。沈廷芳又称、车驾谒陵。内外臣工。自七品以上。皆宜一体赏给诰封。夫覃恩乃朝廷大典。康熙年间。皇祖因奉天陵寝告成。是以谒陵时特颁恩诏。后两次恭谒。亦未举行。朕今初次叩谒祖陵。国家典礼。自有定制。而未举行之前。臣下辄妄行觊觎。有是理乎。科道职司言路。必有益政治。方可建白。今沈廷芳并未随驾。何以能知途间之事。非系地方官中有伊亲朋。或虑此次奉公不力。将有处分。传递信息。令伊陈奏。希冀邀恩。即系伊遣人跟随。密行侦探。如此居心行事。甚属卑鄙。其所陈奏。又皆妄诞。若不加以处分。无以示警。沈廷芳、着交部严察议奏。  

○是日、驻跸爱里口。  

○丙午。上行围于锡拉诺海。  

○吏部议准、河东河道总督完颜伟奏称、归德府新设商虞通判。应建衙署。设立典吏夫役。及官俸役食。从之。  

○户部议覆、给事中钟衡奏、请除坐仓之弊。州县徵漕。每佥派书役。分廒收米。多系历年积蠹。又恐伊等朋比作奸。遂令内署亲戚家人长随等。坐仓看收。而不肖书吏。暗通贿赂。彼此交结。致粮户交纳。分外刁难。而包揽代纳之辈。复潜相串通。恣行无忌。往往有之。应如所奏。令有漕督抚、总漕、严饬徵漕州县。于开仓时。务必亲至仓廒。米属乾洁。随到随收。响攩平量。一一亲身查察。万一因公他出。暂委本州县佐贰官轮流监收。该州县在仓看收人等。及佥派之书役。如有包揽浮收。通同舞弊之事。即行揭报。严参究治。如监收之佐贰官。有扶同隐匿等弊。该抚一并参究。从之。  

○礼部议覆、河南学政林枝春奏、各学乐舞生。应令学臣选取、发学充补一条。应如所请。将取进儒童之外。择其文理颇明者。另案备取。抄发各学。以充乐舞之用。候新案既颁。随将旧案停止。倘其中有专攻举业。不愿充补者勿强。从之。  

○銮仪卫奏、查康熙三十七年。圣祖仁皇帝御筵宴时。迎接、奏将军令。进桌张、奏普天乐。彻宴时、仍奏将军令。今日皇上御筵。臣等仍请照前豫备。此后若御筵宴。皆照此敬谨豫备。得旨、知道了。此系私宴。着豫备细乐。俟至盛京宴筵时。应有喜起舞大臣者。可豫备中和乐。  

○是日、驻跸克衣勒锡尔哈。  

○丁未。谕军机大臣等、向来山西一省。民间需用小麦杂粮。本省时有不足。多往关中贩运。近闻该省督抚。于关中限数放行。不许照常运载。以致山西粮食缺少。市价日昂。朕思山、陕、虽分两省。均属朕之赤子。难分畛域。且平阳、蒲州、两处。与陕西之西安、同州、尤为切近。今年陕西二麦丰收。秋成可望。本年米粮。既属充裕。自应使商贩流通。以资接济。庶山西民人。无艰食之患。尔等可寄信与塞楞额知之。  

○赈贷江南淮安分司所属板、徐、中、莞、临、兴、等场被旱灶户。并缓徵七年及本年分折价钱粮。  

○是日、驻跸库勒图塔喇。昭乌达盟长敖汉郡王吹木丕勒、恭进筵宴。  

○戊申。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贷直隶沧州、被雹灶户。并免本年分额赋。  

○是日、驻跸吗吗塔喇。  

○己酉。上行围。至乙卯皆如之。  

○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是日、驻跸叟吉塔喇。  

○庚戌。谕曰。头等台吉璘沁、头等塔布囊敏珠尔拉布坦、俱大家子弟。人亦去得。俱着加恩晋封公爵。  

○又谕曰、怡亲王弘晓、昨日向太监高玉诉说。围后管辖不善。令其转奏。经朕降旨、着总理行营王大臣会议查办。今日高玉又称、怡亲王言我所奏之事。如何向伊等会议。朕复降旨、此系朕特旨交办之事。有何不可会议之处。未几高玉又称、怡亲王言今日查看后护。已为整齐。奏请施恩免其查办等语。此事朕已降旨。而高玉屡为代奏。若非怡亲王素与结纳。则高玉何至如此。朕初念怡亲王之父、行走勤劳。特加恩养。自委用政务以来。伊毫无实心。于一切交派事件。并不悉心经理。伊之品行。诸王大臣、皆所共知。既不感朕委用之恩。反结纳奏事太监。此岂王之所当为耶。怡亲王、着交庄亲王议处。高玉、着九条锁拏解京城。交内务府大臣。令其在瓮山铡草。即交怡亲王派人解送。朕看其如何照看也。  

○总理行营事务庄亲王允禄等奏、先经行在理藩院奏、昭乌达盟长吹木丕勒、桑理达等。以初次巡幸伊等部落。思欲少效微忱。恭进筵宴外。仍请贡牛羊驼马。奉旨嘉奖。令送至筵宴地方呈阅。免其收受。此诚体恤殊恩。然伊等心实不安。仍恳请赏收。得旨所进牛羊。仍免收受。着护送前来阅看。即与赏收无异。朕思此次所备牲畜。尽足敷用。伊等既恳诚吁请。或另有可用之处。着总理行营王大臣等会议具奏。臣等查行营牲畜虽足。伊等既再三恳请。应将驼只、交武备院。遇有用处领用。马匹、令其送至兵丁换马处。应用。再查句骊河至京。约计一月。回跸时、正值草衰气寒之候。若将此项马驼。令就近牧养肥壮。豫解彼处。再换一次。更属有益。得旨、知道了。所进马驼、补换之后。仍将所换者。给与蒙古人等。  

○吏部奏、嗣后凡遇开复革职人员。如有降罚注册之案。有加级纪录。应行抵销者。令该督抚于该员开复之后。查明该员降罚注册各案。咨部核议。如有例应引见者。即于引见文内声明。准其抵销。从之。  

○又议准、左都御史刘统勋奏称、严漏洩章奏之禁、杜专阃僭越之端、二条。查督抚藩臬。陈奏密封事件。关系重大。尤宜慎密。如陈奏既用密封。而又彼此关通商酌。若非扶同掩饰。即属故意欺蒙。自应分别查议。以示惩戒。嗣后凡密奏事件。未经发出之先。即上司属员。概不得互相计议参酌。如有漏洩通同。一经发觉。按其情事轻重。分别治罪。再查会典内、惟开督抚见文武属员仪注。及旗枪等执事。至于燕闲谈笑之顷。坐位作何朝向。饮酒看山之际。属员作何祗候。原无礼制可稽。而代天巡狩之牌。黄衣短褂之从。护卫班房之名。更无原委可考。或因旧习而不知改。或改除而不能尽。以致形迹涉于侈肆。趋承过于卑謟。殊非大吏谨慎威仪。小心翼翼之度。应通行直省督抚。嗣后仪从器仗。各遵会典。周旋仪度。各凛寅畏。其妄为尊大。有乖定制之条。自行除去。如被指摘纠参。照违制例议处。从之。  

○户部议覆、广西巡抚杨锡绂奏称、山斗冈铜铅矿厂酌定抽取支销事宜。应如所请。将山斗冈厂民所获余铜。照回头山例。每百斤、给价八两三钱零。收买供铸。商民所获余铅。听其自行变卖归本。所出银两。每两暂抽正课一钱五分。俟出产旺盛。即照定例三七收纳。仍将收买余铜给过价银。及抽收各项税课。造入各矿厂岁底奏销册内。送部查核。至密陀僧一项。应令该抚照例一体抽收撒散。留贮备用。其所设官役。该抚既称现开铅垄三口。铜垄一口。共设炉房二座。原议设厂官一员。书记一名。巡役七名。并无浮多。应准。从之。  

○礼部议覆、江西学政金德瑛奏请、各学童生。每额进一名者。府试酌取五十名。申送学臣。武童每额一名。取送二十名。如有踰数多取。截去不准收试。其府学廪生贫士。南昌等六府学无租者。听府庠生员报名。分附各县学册后。一体均给。从之。  

○赈恤江苏铜山、沛县、海州、沭阳、阜宁、五州县。大河、徐州、二卫、旱灾虫灾饥民。  

○是日、驻跸哈当和硕。卓索图盟长土默特贝子哈穆哈巴雅思呼朗图恭进筵宴。  

○是月兵部奏臣部议叙八旗米局官员。向系奏请纪录今陆续年满送部者甚多。若逐案奏请。未免烦渎。请嗣后臣等议叙此等人员。俱附入汇题完结。从之。  

○步军统领舒赫德奏、年逢闰月。来京就食者多。应禁奸商兴贩。已照例传知内外各城门。除三四石之米。仍旧放行。倘有车载马驮。至十数石以上者。俱盘诘拦阻。复不时遣人躧拏兴贩奸商。量米多寡。情罪重轻。酌加惩治。米交近厂减价粜卖。所买钱文。仍给本人。得旨、好。知道了。  

○署两江总督协办河务尹继善奏、凤、泗、淮、扬、等属。闰四月停赈后。所有鳏寡孤独、疲癃残疾之人。除已入养济院外。其余无论本籍外来。一体收留。酌给口粮暂养。现据各属查报。约有数千口。即于拨赈余剩银米内支销。至八月以后。秋禾丰登。听其各自糊口。或俟养济院额粮缺出。逐渐顶补。可以停养。奏入、报闻。  

○漕运总督顾琮奏、海州旱灾。派委标员。前往巡查弹压。得旨、料理甚属可嘉。仍应时刻留心。以靖地方。  

○江苏巡抚陈大受奏报、各属蝻子生发。捕扑情形。得旨、蝗蝻原可以人力胜。上紧扑灭可也。  

○又奏、各属蝻子已未扑净情形。得旨、捕蝗之法惟应尽人力而不可姑息耳。  

○又奏、酌筹买补粜缺仓谷。拟俟新谷登场。先将粜存价值。量就本处及附近地方购买。酌定价值。以为准则。查江苏等属。向来平价。米每石一两二钱。谷六钱。如市价在此数以内。即令买补。如市价长至此数。即行停止。所买之数。各照该州县现缺常平额数。买至十分之五而止。如缺米一千石者。本年先买补五百石。缺六千石者。买补三千石。缺六千石以上者。亦以买补三千石为止。余俟下年陆续再买。至本境采买。如有短发勒派。责成该管道府。严察请参。得旨、是。应如是办理者。  

○又奏、各属晴雨情形。得旨、览奏稍慰朕怀。海州虽属偏灾。然积歉之余。不可不加意抚恤。然为郡既小。想亦不费周章也。  

○江宁织造兼管龙江关税务员外郎西宁奏、严禁浮收等弊情形。得旨、知道了。不在陈奏。惟在实心。  

○安徽巡抚范璨奏、密行劝谕富户。出粜藏粟。以济贫民。有愿减价者。量其多寡。或赉花红。或给扁额。其好善最多之处。总作一碑志以为乡党劝。现在各属米价渐平。亦因时调剂之一法。得旨、好。应常行者。  

○江西巡抚陈宏谋奏、南赣等府。强借强抢各案。已经完结。及料理接济。地方宁谧缘由。得旨、所奏情节。知道了。然慎终如始。人之所难。以后凡关民瘼之事。不可不留心速奏也。  

○又奏、筹画补仓事宜。查江西产米之乡。每年秋后。民间多有粜卖米谷。输纳条丁者。臣拟暂为变通。除已有纳谷捐监者。即以监谷补仓。米多价平。可供采买者。即以采买补仓。此外偶有捐监无人。而又难于采买之县。如愿将谷石就近纳官者。准抵作条丁。俟秋后。照该处时价酌定。每石约在六钱内外。凡就近而有谷者。听以谷代银。即将平粜之价。抵还地丁。其不愿纳谷者。仍听便。是亦补仓之一策。得旨、捐监之例。江西未停。且停止采买、原指米贵之处而言。江西今岁有收。原可补足仓额。若照所奏。恐滋纷扰。不必。  

○刑部侍郎署福建巡抚周学健奏、祗承圣训。竭力整饬各缘由。得旨、好。勉力为之。但汝系弱人。精神亦须少惜。  

○福州将军兼管闽海关事务新柱奏、海关每年额徵正课。六万六千余两。系按季解交藩库收存。其铜觔脚价。及盈余正耗。约计每年一十七八万余两。系年底解赴户部。而海关衙门。从未设库。又无专管官吏。前监督准泰、曾将两月一解之税。交藩库寄贮。至年底委员给批、由司库解部。请照此办理。得旨。览。  

○山东巡抚喀尔吉善奏、济、武、东、三府亢旱。济、东、二府。介在漕运。又有府仓及临、德、二仓存谷。惟武定系改设府治之区。距运河遥远。并无府谷存贮。所属仓粮。节经粜借动用。现贮无多。应拨登、莱、之有余。济武属之不足。得旨、好。知道了。  

○又奏、兵丁红白需赏生息银两。交营支放。殊为未便。请循旧制。得旨、既如此。照旧可也。  

○又奏、外来流民。仍照原奏、令地方官劝回故土。其佣工手艺。或有亲识可依者。该州县讯明。责令地保居停雇主人等。出结保领。听自行趁食。惟此等贫民内、或年老无依。在东既难托足。回籍又艰资斧者。准照例给路费。资送回籍。患病者即拨医调治。俟痊资回本籍。移令原籍地方官查明安插。所需资送及医药等项。酌动存公。事竣报销。得旨、是。知道了。  

○山西巡抚刘于义奏、闻喜县得雨稍迟。米价昂贵。现饬开仓平粜。每粟一石。随时价酌减银二钱。其无力者。酌借仓谷。俟将来勘定被灾分数。照例赈恤。其平阳府属各州县。亦令地方官随时觉察。倘米价增昂。亦照闻喜县办理。得旨、所奏俱悉。  

○湖广总督阿尔赛奏、湖北武昌府省城堤工。于乾隆四年告竣。但水势浩瀚。每当夏秋泛涨。排荡震撼。易就倾圮。当急图善后之费。请于现存司库之前项节省余剩银内。动支五千两。发交江夏、汉阳、二县。转给殷实典商。营运生息。其息以一分五厘为率。按季交总理江工之驿盐道库贮。每年水涸时。着地方官查明应补处。据实详报。臣遴委谙练之员。勘明确估。动支息银修理。工竣核销。如有浮冒侵克。工程草率。题参赔修。得旨、照此办理可也。  

○又奏报、楚省禾稻茂盛。所有偏灾。抚恤查办缘由。得旨、览奏、稍慰。其被灾之处。加意抚绥之。  

○吏部左侍郎署湖南巡抚蒋溥奏、湖南产米之乡。考之图经。佥云其土广沃。一岁再获。今再获之说。已不复觏。臣拟于明春。凡植早禾之地。于近处饬令一二家早种。六月中旬。便可收割。即捐资令其继种晚禾。如果有成。小民目击再获之效。便可劝谕。令下年照式踵行。得旨、劝民勤农。为政之本。然亦不可欲速以病民也。  

○广州将军兼管粤海关事策楞奏、整顿榷务。裁汰书吏。办理缘由。得旨、好。汝自能办此也。  

○广西巡抚杨锡绂奏、从前匪徒莫康武、滋扰安南时。粤西西林、西隆、二州县出交土人。现据云南督臣张允随咨、盘获西隆州土人一百余名。现在办理。再西隆州人民出交。必由云南之广南。是以今回内地。亦在广南盘获。得旨、览。盘获虽由云南。但广西无去者。云南何由盘获。此语殊巧而拙矣。  

○又奏、粤西、桂林、柳州、二府。前五月缺雨。米价腾贵。臣是以暂禁梧关之米东下。令赴桂、柳、粜卖。兹米价已平减。仍行弛禁。得旨、汝等遏粜之见。朕甚不取也。  

○四川巡抚硕色奏、川省年岁丰稔。粮价平贱。捐监收米之例。可否仍令报捐交粮。俟补足前项七十余万石之数。再行请旨停捐。得旨、停止采买。原恐米贵。川省有米。自应如是办理。可告之纪山。  

○又奏、谢调补河南巡抚恩。得旨、览。汝在四川。亦不过循分供职。今到河南。当勉力图报。切毋自得也。  

○总理青海夷情事务副都统宗室莽古赉奏、遵旨派拨堵截郭罗克贼番之蒙古官兵。并派绿旗官兵各数目缘由。得旨、所办甚妥。郑文焕若用汝处官兵。汝须亲率前往。相机成事可也。  

○四川提督郑文焕奏、郭罗克顽番不法。祗缘准噶尔夷使进藏。暂缓锄剿。夷使一过。未便再为宽容。俟新督抚庆复、纪山、到任。再咨商定议会奏。即一面饬办料理。得旨、是。夷使一过。即应速办。不可苟且了事也。  

○又奏、松茂所属内外土司。惟杂谷最大。附省亦近。幅<?巾员>千余里。前通瓦寺。后与郭罗克番接壤。该土司苍旺、部目狡悍。近闻有下阿树土百户郎架扎什之子戒布甲、及下郭罗克之擦喀寨副土目林蚌他、拆戎架等。俱称投归杂谷。或抗不请袭。或妄不奉调。并令所属番民。按户与杂谷上纳酥油。杂谷亦给与各土目执照。凡遣派兵马。俱听杂谷提调。不许别有应付。又中郭罗克之喀赖洞个寨副土目六尔务、纵放夹坝。知干罪戾。亦投附杂谷。其他邻近部落。多被招纳。领有杂谷头人红图记番文可凭。臣思杂谷为阃内土司。而于口外地方诱致番目。恐将来内外勾通。现密谕副将宋宗璋、令将归附杂谷之各土目。逐一查明。俟郭罗克办理完竣。即可乘藉兵威。晓示利害。务令口外土目。恪守旧章。各归管辖。并严饬杂谷苍旺、约束头人。安分住牧。得旨、好。慎重为之。  

○又奏、派定防范郭罗克出没隘口官兵。俟夷使有信。即侦探远近。严密巡逻。禁止顽番。不许出外打牲缘由。奏入、报闻。  

○贵州总督兼管巡抚事张广泗奏、毕节县乡民。索借米谷。以及铜仁县街民罢市缘由。得旨、所奏俱悉。此等刁风。近日颇炽。所应留心整饬者也。  

卷之一百九十七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八十二 後晉紀三·司马光
  卷一六二 梁紀十八·司马光
  通鉴续编卷十七·陈桱
  两汉刋误补遗卷七·吴仁杰
  名山藏卷之二十·何乔远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六·杨士奇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三 艺术传四·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六·纪昀
  一三六六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并无挖补《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黎干传·刘昫
  崔植传·欧阳修
  符存审传·薛居正
  秦王李从荣传·薛居正
  黄佐传·张廷玉
  卷四十八祀典一·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淮阳集·张弘范

    ○五言律 【泛舟继韵】风软扁舟稳,行依绿柳堤。孤尊秋露滑,短棹晩烟迷。夜静月初上,江空天更低。飘飘信流去,误过子猷溪。【雨霁登楼】楼外雨初霁,乾坤望眼明。岸髙秋涨满,帘卷暮霞生。燕入泥香润,龙归海气清。阑干残照底,一

  • 卷35 ·佚名

    陈舜俞 南阳春日十首 壮怀摧折复何言,齿发今年老去年。 念远片心飞鸟外,感时双泪落花前。 琴逢遏密生难理,诗拟离骚怨不传。 家在五湖明月里,梦随春水宿渔船。 陈舜俞 南阳春日十首 客宦逢春

  • 唐僧弘秀集巻一·李龏

    宋 李龏 编皎然七十首戛铜椀为龙吟歌唐故太尉房公琯早嵗曾隐终南山峻壁之下往往闻龙吟声清而静涤人邪想时有好事僧潜戞以三金冩之惟铜声酷似他日房公偶至山寺闻林岭间有此声乃曰龙吟复迁于兹矣僧因之以告公公命戞之

  • 总目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总目四杜甫【一之五】杜甫【六之九】杜甫【十之十三】杜甫【十四之十九】贾至【一卷】钱起【四卷】元结【二卷】张继【一卷】韩翃【三卷】独孤及【二卷】郎士元【一卷】皇甫冉【二卷】刘方平【

  • 列传第十 赵知礼 蔡景历 刘师知 谢岐·姚思廉

    赵知礼,字齐旦,天水陇西人也。父孝穆,梁候官令。知礼涉猎文史,善隶书。高祖之讨元景仲也,或荐之,引为记室参军。知礼为文赡速,每占授军书,下笔便就,率皆称旨。由是恒侍左右,深被委任,当时计划,莫不预焉。知礼亦多所献替。高祖平侯

  • 卷二百六·列传第九十四·张廷玉

        马录 程启充 张逵郑一鹏 唐枢 杜鸾 叶应聪 解一贯陆粲 邵经邦 刘世扬 魏良弼   马录,字君卿,信阳人。正德三年进士。授固安知县。居官廉明,征为御史,按江南诸府。世宗即位,疏言:“江南之民最苦粮长。白粮

  • 二九二 署理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查获《受佑堂集》板片书籍等情折·佚名

    二九二 署理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查获《受佑堂集》板片书籍等情折乾隆四十年闰十月初二日署理山西巡抚印务 湖南巡抚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遵旨查缴应销书板,仰祈圣鉴事。窃臣于九月二十九日承准大学士臣舒赫德等字寄,奏

  • 钱塘先贤传赞·袁韶

    (宋)袁韶 撰 陶唐许箕公 公字仲武讳由隐于箕山师于啮缺尧知其贤逊以帝位公闻之乃临河洗耳每饮无桮器以手捧水或遗一瓢得以操饮饮讫挂木上风吹歴歴有声公以为烦去之死后尧谥曰箕公按乐史寰宇志杭州灵隐山公尝隐于此入志

  • 李彦传·李延寿

    李彦字彦士,梁郡下邑人。祖父李光之,任魏淮南郡守。父李静,官任南青州刺史。  李彦少年时就有气节操行,喜爱读书,仰慕古风。孝昌年间,入朝为官。孝武帝入主关中,李彦兼任著作佐郎修起居注。大统初年,授通直散骑侍郎之职,又改

  • 食货三六·徐松

    榷易太祖干德二年八月原书天头注云:「二一作三。」,诏京师、建安、汉阳、蕲口并置榷场。 开宝三年八月,诏建安军榷货务:「应博易自今客旅将到金、银、钱、物等折博茶货及诸般物色,并止于扬州纳下,给付客旅博买色件数目凭由,

  • 季春纪第三·吕不韦

    季春一曰: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天子居青阳右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

  • 春秋集传详说卷十一·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僖公三【是歳襄王十二年宋襄十一年】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此宋襄图伯之始事也宋虽先代之后爵维公未尝受命于周居干方之任今欲踵齐桓之行事当请命天子号召四方同奬王室诸侯或有未至懐而辑之待

  • 卷四百五十五·佚名

    △第二分同学品第六十一之二尔时具寿庆喜窃作是念。今天帝释为自辩才。宣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赞叹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为是如来威神之力。时天帝释即知庆喜心之所念白言:大德。我所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

  • 孔雀王咒经卷上·佚名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礼佛法僧。礼七正遍知及声闻罗汉三果四向。礼弥勒等菩萨及成就正行。我当说此孔雀王咒。愿诸神众听我所言。有地行虚空行水行。天龙。阿修罗。摩娄多。伽娄婆。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夜叉。

  • 最近官场秘密史·陆士谔

    天公著,慧珠校,三十二卷。宣统二年 (1910) 上海新新小说社铅印本,标“社会小说”,有《古沪顾德明在新序》,序文中称著者为“天略先生”。据考证,“天公”即陆士谔,“慧珠女士”则为陆士谔夫人李友琴。此编受李伯元《官

  • 平夷赋·赵辅

    平夷赋,明赵辅撰。辅字良佐,凤阳人。成化元年,由中府都督同知拜征夷将军,因功封武靖伯。三年,总兵征建州女真,还进侯爵。其事迹见明史本传。本书所咏,即为其征女真之事。

  • 一切功德庄严王经·佚名

    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佛在竹林,入能断惑离垢三昧,大地震动,大众云集,执金刚请说此经,三止之后,乃说二种四法,观世音菩萨赞此法门,法师,及供养者,当生极乐。次说胜妙陀罗尼,及说坛仪。

  • 翻译名义集·法云

    宋姑苏景德寺僧法云编,共二十卷,六十四目。以经典所用之语,分类编列。如系梵语,则释以华言,并详得名之由及其沿革。诚读内典者不可少之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