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禧,字廷锡,吴兴(今属浙江省)人。能诗词,善曲作。有《竹窗词》一卷。约和赵孟頫婿王国器(一二八四——一三六六以后)同时。 套数 【南吕】一枝花 廷仪公子实当代都督李公之冢嗣也。器宇宏达,才华瞻敏,百 
-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六十一	陈秀民【嘉兴人】	至京杂诗	秋气日凄厉百虫晨夜鸣白露徧野草微霜忽已凝客子衣袂薄结驾远游行俯视离兽奔仰睇孤鸿征宇宙浩茫茫江河杳冥冥念我 
- 元 杨士宏 编张 震 注唐诗始音杨烱【华隂人显庆六年举神童终婺州盈川令张説评其文曰杨盈川文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又文艺传王杨卢骆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为四杰又尝自谓吾媿居卢前耻居王后议者以为信然也】从军行【王 
- 话说阎乐依赵高指使,往杀二世,带领士卒千余人,行至望夷宫门。阎乐出其不意,喝令左右将衙令、仆射捆绑起来,故意责骂道:“有贼入宫,汝等何不拦阻?”衙令被缚,不知何事,及闻责备,便答道:“宫外四围扎下兵营,士卒日夜梭巡,何得有贼敢入 
- 洪熙元年十一月丙申朔行在钦天监进宣德元年大统历上御正朝受之给诸王群群颁行天下 丁酉升行在礼科给事中吴登为行在鸿胪寺右寺丞行在中书舍人叶蓁姚秩为行在翰林院编脩擢翰林院庶吉士王连何志曾泉万硕木讷张观沈善周 
-  南北朝的对立,起于公元420年宋之代晋,终于公元589隋之灭陈,共170年。其间南北的强弱,以宋文帝的北伐失败及侯景的乱梁为两个重要关键。南朝的治世,只有宋文帝和梁武帝在位时,历时较久。北方的文野,以孝文的南迁为界限,其治乱 
- 第二十四册 崇德元年八月八月初一日,遣嫩科尔沁部伊儿都齐贝勒夫妇还。和硕豫亲王、和硕肃亲王依礼送至五里外,设宴饯行。初三日,都察院各官奏圣汗曰:“圣汗宽仁,各地闻知,咸来归附,归附之我,悉加优赏,给以房屋,仁之至也 
- 王予可,字南云,是河东吉州人。他的父亲本来是一名军校,所以予可也曾经在军队注册。王予可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大病一场后忽然发狂,时间长了能拿起笔写诗文,并且说些世外的恍恍惚惚、令人费解的事。南渡以后,他家居住在上蔡、遂 
- 《省心杂言》一卷宋李邦献撰。邦献懐州人,太宰邦彦之弟,官至直敷文阁。是书在宋有临安刋本,题为林逋撰,或又以为尹焞所撰。至宋濂跋其书,则谓逋固未尝着,焞亦因和靖之号偶同而误,皆非。其实而王佖所编。《朱子语録续类》内有 
- 勒,约束,统率。勒卒,就是统率指挥军队。本篇叙述金、鼓、铃、族等指挥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军队训练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军队指挥的坚定性、计划性和灵活性。72、金鼓铃旗四者各有法。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铃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伽耶山顶。与大比丘僧七万人俱。所作已办舍诸重担其心自在。尽诸有结正见解脱。皆如大龙善解法界。是法王子能舍利养。善具出家善受具戒。意所欲者悉得满足住涅槃道。唯除阿难在於学地。诸大菩萨八万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三卷耆婆劝阇世王诣佛 广说杂缘起事 出频婆娑罗于空中劝阇世事 释月爱三昧义 为阐提作一柱殿义梵行品之第八王今且听释提桓因(至)所有重罪必当得除案。僧亮曰。昔未说治罪人有验。今 
- 第一总彰佛体。第二开智慧门。第三显示不思议法。第四明诸法正性。第五自然无碍解脱道 各各胡跪合掌当教令发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证 次请十方诸佛为和尚等 次 
- 《自勉斋随笔》是陈邦贤著的一本随笔丛书,1997年1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作者根据读书所得及平昔风闻随笔漫录而成,材料信实,言多切近。收《史公祠的对联》、《革命姻缘》、《梁任公的年谱》、《国防地理》、《汪继声的 
- 二卷。附录一卷。杂著。宋代黄伯思撰。伯思(1079—1118年),字长睿,别号霄宾,号云林子,邵武(今属福建)人。元符进士。政和间为秘书郎。能书,好古文奇字。对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汉彝器款识之研究,以及字画体制,悉能辨正是非 
- 现存杜诗共一千四百五十多首,本诗选约选了四分之一。本诗选以浦起龙的《读杜心解》为底本,参考了其它版本。 
- 纪传体史书。清代明史馆纂修。署名张廷玉撰,三百三十二卷。创修于顺治二年(1645),再修于康熙四年(1665),无进展;重修于康熙十八年(1679),以徐文元为监修,张玉书、王鸿绪、张廷玉及万斯同等人编撰,万斯同以布衣身份参加,用力 
- 原书不著撰人。亦不分卷数。据《明内廷规制考》载: “二十六年 (1393),……命吏部仿六典之制,……汇编为书,名曰《诸司职掌》行之。”是书记载了: “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其纠劾则责之都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