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南北朝的始末

南北朝的对立,起于公元420年宋之代晋,终于公元589隋之灭陈,共170年。其间南北的强弱,以宋文帝的北伐失败及侯景的乱梁为两个重要关键。南朝的治世,只有宋文帝和梁武帝在位时,历时较久。北方的文野,以孝文的南迁为界限,其治乱则以尔朱氏的侵入为关键。自尔朱氏、宇文氏等相继失败后,五胡之族,都力尽而衰,中国就复见盛运了。

宋文帝即位后,把参与废立之谋的徐羡之、傅亮、谢晦等都诛灭。初与其谋而后来反正的檀道济,后亦被杀。于是武帝手里的谋臣勇将,几于靡有孑遗了。历代开国之主,能够戡定大乱、抵御外患的,大抵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卓绝的天才,此即所谓文武兼资。而其所值的时局,难易各有不同。傥使大难能够及身戡定,则继世者但得守成之主,即可以蒙业而安。如其不然,则非更有文武兼资的人物不可。此等人固不易多得,然人之才力,相去不远,亦不能谓并时必无其人;尤其做一番大事业的人,必有与之相辅之士。傥使政治上无家天下的习惯,开国之主,正可就其中择贤而授,此即儒家禅让的理想,国事实受其益了。无如在政治上,为国为民之义,未能彻底明了,而自封建时代相沿下来的自私其子孙,以及徒效忠于豢养自己的主人的观念,未能打破,而君主时代所谓继承之法,遂因之而立。而权利和意气,都是人所不能不争的,尤其以英雄为甚。同干一番事业的人,遂至不能互相辅助,反要互相残杀,其成功的一个人,传之于其子孙,则都是生长于富贵之中的,好者仅得中主,坏的并不免荒淫昏暴,或者懦弱无用。前人的功业,遂至付诸流水,而国与民亦受其弊。这亦不能不说是文化上的一个病态了。宋初虽失关中,然现在的河南、山东,还是中国之地。宋武帝死后,魏人乘丧南伐,取青、兖、司、豫四州。时青州治广固,兖州治滑台,司州治虎牢,豫州治睢阳。滑台,今河南滑县。虎牢,今河南汜水县。睢阳,今河南商丘县。此时的魏人,还是游牧民族性质,其文化殊不足观,然其新兴的剽悍之气,却亦未可轻视,而文帝失之于轻敌。430年,遣将北伐,魏人敛兵河北以避之,宋朝得了虎牢、滑台而不能继续进取,兵力并不足坚守。至冬,魏人大举南下,所得之地复失。文帝经营累年,至450年,又大举北伐。然兵皆白丁,将非材勇,甫进即退。魏太武帝反乘机南伐,至于瓜步。镇名,今江苏六合县。所过之处,赤地无馀,至于燕归巢于林木,元嘉之世,本来称为南朝富庶的时代的,经此一役,就元气大伤了,而北强南弱之势,亦于是乎形成。

公元453年,宋文帝为其子劭所弑。劭弟孝武帝,定乱自立。死后,子前废帝无道,为孝武弟明帝所废。孝武帝和明帝都很猜忌,专以屠戮宗室为务。明帝死后,大权遂为萧道成所窃。荆州的沈攸之和宰相袁粲,先后谋诛之,都不克。明帝子后废帝及顺帝,都为其所废。479年,道成遂篡宋自立,是为齐高帝。在位4年。子武帝,在位11年。高、武两帝,都很节俭,政治较称清明。武帝太子早卒,立大孙郁林王,为武帝兄子明帝所废。明帝大杀高、武两帝子孙。明帝死后,子东昏侯立。时梁武帝萧衍刺雍州,其兄萧懿刺豫州。梁武帝兄弟本与齐明帝同党。其时江州刺史陈显达造反,东昏侯使宿将崔慧景讨平之。慧景还兵攻帝,势甚危急,萧懿发兵入援,把他打平。东昏侯反把萧懿杀掉。又想削掉萧衍。东昏侯之弟宝融,时镇荆州,东昏侯使就其长史萧颖胄图之。颖胄奉宝融举兵,以梁武帝为前锋。兵至京城,东昏侯为其下所弑。宝融立,是为和帝。旋传位于梁。此事在502年。

梁武帝在位48年,其早年政治颇清明。自宋明帝时和北魏交兵,尽失淮北之地。齐明帝时又失沔北。东昏侯时,因豫州刺史裴叔业降魏,并失淮南。时豫州治寿阳,今安徽寿县。梁武帝时,大破魏兵于锺离,在今安徽凤阳县,恢复了豫州之地。对外的形势,也总算稳定。然梁武性好佛法,晚年刑政殊废弛。又因太子统早卒,不立嫡孙而立次子简文帝为太子,心不自安,使统诸子出刺大郡,又使自己的儿子出刺诸郡,以与之相参。彼此乖离,已经酝酿著一个不安的形势。而北方侯景之乱,又适于此时发作。

北魏太武帝,虽因割据诸国的不振,南朝的无力恢复,徼幸占据了北方,然其根本之地,实在平城,其视中国,不过一片可以榨取利益之地而已。他还不能自视为和中国一体,所以也不再图南侵。因为其所有的,业已不易消化了。反之,平城附近,为其立国根本之地,却不可不严加维护。所以魏太武帝要出兵征伐柔然、高车,且于北边设立六镇。武川,今绥远武川县。抚冥,在武川东。怀朔,在今绥远五原县。怀荒,在今大同东北察哈尔境内。柔玄,在今察哈尔兴和县。御夷,在今察哈尔沽源县。盛简亲贤,配以高门子弟,以厚其兵力。孝文帝是后魏一个杰出人物。他仰慕中国的文化,一意要改革旧俗。但在平城,终觉得环境不甚适宜。乃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断北语,改姓氏,禁胡服,奖厉鲜卑人和汉人通婚,自此以后,鲜卑人就渐和汉人同化了。然其根本上的毛病,即以征服民族自居,视榨取被征服民族以供享用为当然之事,因而日入于骄奢淫佚,这是不能因文明程度的增进而改变的,而且因为环境的不同,其流于骄奢淫佚更易。论者因见历来的游牧民族同化于汉族之后,即要流于骄奢淫佚,以至失其战斗之力,以为这是中国的文明害了他,摹仿了中国的文明,同时亦传染了中国的文明病。其实他们骄奢淫佚的物质条件,是中国人供给他的,骄奢淫佚的意志,却是他们所自有;而这种意志,又是与其侵略事业,同时并存的,因为他们的侵略,就是他们的生产事业。如此,所以像金世宗等,要禁止他的本族人华化,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华化,就是要一切生活都照旧,那等于只生产而不消费,经济学上最后的目的安在呢?所以以骄奢淫佚而灭亡,殆为野蛮的侵略民族必然的命运。后魏当日,便是如此。孝文帝传子宣武帝至孝明帝。年幼,太后胡氏临朝。荒淫纵恣,把野蛮民族的病态,悉数现出。中原之民,苦于横征暴敛,群起叛乱。而六镇将士,因南迁以后,待遇不如旧时,魏朝又怕兵力衰颓,禁其浮游在外,亦激而生变。有一个部落酋长唤做尔朱荣,起而加以镇定。尔朱氏是不曾侵入中原的部族,还保持着犷悍之风。胡太后初为其亲信元义等所囚,后和明帝合谋,把他们诛灭。又和明帝不协。明帝召尔朱荣入清君侧,已而又止之。胡太后惧,弑明帝。尔朱荣举兵入洛,杀胡太后而立孝庄帝。其部众既劲健,而其用兵亦颇有天才。中原的叛乱,都给他镇定了。然其人起于塞外,缺乏政治手腕,以为只要靠兵力屠杀,就可以把人压服。当其入洛之日,就想做皇帝,乃纵兵士围杀朝士2000余人。居民惊惧,逃入山中,洛阳只剩得一座空城。尔朱荣无可如何,只得退居晋阳,遥执朝权。然其篡谋仍不息。孝庄帝无拳无勇,乃利用宣传为防御的工具。当尔朱荣篡谋急时,孝庄帝就散布他要进京的消息,百姓就逃走一空,尔朱荣只得自止。到后来,看看终非此等手段所能有济了。530年,乃索性召他入朝。孝庄帝自藏兵器于衣内,把他刺死。其侄儿尔朱兆,举兵弑帝,别立一君。此时尔朱氏的宗族,分居重镇,其势力如日中天。然尔朱兆是个鲁莽之夫,其宗族中人,亦与之不协。532年,其将高欢起兵和尔朱氏相抗。两军相遇于韩陵。山名,在今河南安阳县。论兵力,尔朱氏是远过于高欢,然因其暴虐过甚,高欢手下的人都齐心死战,而尔朱氏却心力不齐,遂至大败。晋阳失陷,尔朱兆逃至秀容川,在今山西朔县。为高欢所掩杀。其余尔朱氏诸人亦都被扑灭。高欢入洛,废尔朱氏所立,而别立孝武帝。高欢身居晋阳,继承了尔朱荣的地位。孝武帝用贺拔岳为关中大行台,图与高欢相抗。高欢使其党秦州刺史侯莫陈悦杀岳。秦州,今甘肃天水县。夏州刺史宇文泰攻杀悦。夏州,今陕西横山县。孝武帝即以泰继岳之任。534年,孝武帝举兵讨欢,高欢亦自晋阳南下,夹河而军,孝武帝不敢战,奔关中,为宇文泰所弑。于是高欢,宇文泰,各立一君,魏遂分为东西。至550年,而东魏为高欢子洋所篡,是为北齐文宣帝。五五七年,西魏为宇文泰之子觉所篡,是为北周孝闵帝。

当东西魏分裂后,高欢,宇文泰曾剧战十余年,彼此都不能逞志,而其患顾中于梁。这时候,北方承剧战之后,兵力颇强,而南方武备久废弛,欲谋恢复,实非其时,而梁武帝年老昏耄,却想乘机徼幸,其祸就不可免了。高欢以547年死。其将侯景,是专管河南的。虽然野蛮粗鲁,在是时北方诸将中,已经算是狡黠的了。高欢死后,其子高澄,嗣为魏相。侯景不服,遂举其所管之地来降。梁武帝使子渊明往援。为魏所败,渊明被擒。侯景逃入梁境,袭据寿阳。梁朝不能制。旋又中魏人反间之计,想牺牲侯景,与魏言和。侯景遂反,进陷台城。南朝之宫城。梁武帝忧愤而崩。时为549年。子简文帝立。551年,为侯景所弑。武帝子湘东王绎即位于江陵,是为元帝。时陈武帝陈霸先自岭南起兵勤王。元帝使其与王僧辩分道东下,把侯景诛灭。先是元帝与诸王互相攻击。郢州的邵陵王纶,郢州,今湖北武昌县。纶,武帝子。湘州的河东王誉,誉,詧皆昭明太子统之子。皆为所并。襄阳的岳阳王詧则因求救于西魏而得免。至元帝即位后,武陵王纪亦称帝于成都,纪,武帝子。举兵东下。元帝亦求救于西魏,西魏袭陷成都。武陵王前后受敌,遂败死。而元帝又与西魏失和。554年,西魏陷江陵,元帝被害。魏人徙岳阳王詧于江陵,使之称帝,而对魏则称臣,是为西梁。王僧辩、陈霸先立元帝之子方智于建康,是为敬帝。而北齐又送渊明回国。王僧辩战败,遂迎立之。陈霸先讨杀僧辩,奉敬帝复位。557年,遂禅位于陈。这时候,梁朝骨肉相残,各引异族为助,南朝几至不国。幸得陈武帝智勇足备,卓然不屈,才得替汉族保存了江南之地。

陈武帝即位后3年而崩。无子,传兄子文帝。文帝死后,弟宣帝,废其子废帝而代之。文、宣两帝,亦可称中主,但南方当丧乱之余,内部又多反侧,所以不能自振。北方则北齐文宣、武成两帝,均极荒淫。武成帝之子纬,尤为奢纵。而北周武帝,颇能励精图治。至577年,齐遂为周所灭。明年,武帝死,子宣帝立,又荒淫。传位于子静帝,大权遂入后父杨坚之手。581年,坚废静帝自立,是为隋文帝。高齐虽自称是汉族,然其性质实在是胡化了的。隋文帝则勤政恤民,俭于自奉,的确是代表了汉族的文化。自西晋覆亡以来,北方至此才复建立汉人统一的政权。此时南方的陈后主,亦极荒淫。589年,为隋所灭。西梁则前两年已被灭。天下复见统一。

两晋、南北朝之世,是向来被看作黑暗时代的,其实亦不尽然。这一时代,只政治上稍形黑暗,社会的文化,还是依然如故。而且正因时局的动荡,而文化乃得为更大的发展。其中关系最大的,便是黄河流域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的民族,分向各方面迁移。《汉书·地理志》叙述楚地的生活情形,还说江南之俗,火耕水耨,果蓏蜯蛤,饮食还足,是故呰窳媮生而无积聚,而《宋书·孔季恭传》叙述荆、扬两州的富力,却是“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鄠,今陕西鄠县,杜,在今陕西长安县南,汉时农业盛地价高之处。又说:“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成为全国富力的中心了。三国之世,南方的风气,还是很剽悍的,读第三十二章所述可见。而自东晋以来,此种风气,亦潜移默化。谈玄学佛,成为全国文化的重心。这是最彰明较著的。其他东北至辽东,西南至交阯,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其有裨于增进当地的文化,亦决非浅鲜,不过不如长江流域的显著罢了。还有一层。陶潜的《桃花源诗》,大家当他是预言,其实这怕是实事。自东汉之末,至于南北朝之世,北方有所谓山胡,南方有所谓山越。听了胡、越之名,似乎是异族蛰居山地的,其实不然。试看他们一旦出山,便可和齐民杂居,服兵役,输赋税,绝无隔阂,便可知其实非异族,而系汉族避乱入山的。此等避乱入山的异族,为数既众,历时又久,山地为所开辟,异族为所同化的,不知凡几,真是拓殖史上的无名英雄了。以五胡论:固然有荒淫暴虐如石虎、齐文宣、武成之流的,实亦以能服从汉族文化的居其多数。石勒在兵戈之际,已颇能引用士人,改良政治。苻坚更不必说。慕容氏兴于边徼,亦是能慕效中国的文明的。至北魏孝文帝,则已举其族而自化于汉族。北周用卢辩、苏■,创立法制,且有为隋、唐所沿袭的。这时候的异族,除血统之外,几乎已经说不出其和汉族的异点了。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良非偶然。

猜你喜欢
  列传四·薛居正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六·焦竑
  卷三恭纪先帝诞生第三·刘若愚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陈厚耀
  ●卷四·陈康祺
  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九·佚名
  提要·李维樾
  绎史卷七十七下·马骕
  卷一百十四·司马迁
  蒲察思忠传·脱脱
  第九章城工租·佚名
  献书秦王·佚名
  卷十六·雍正
  管仲·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五十四·彭定求

        卷854_1 【初月】杜光庭   始看东上又西浮,圆缺何曾得自由。照物不能长似镜,   当天多是曲如钩。定无列宿敢争耀,好伴晴河相映流。   直使奔波急于箭,只应白尽世间头。   卷854_2 【题仙居观】杜光庭

  • 一分儿·隋树森

    一分儿,姓王,大都角会,歌舞绝伦,聪慧无比。元.夏庭芝《青楼集》载:“一日,丁指挥会才人刘士昌、程继善等于江乡园小饮,王氏佐樽。时有小姬歌《菊花会》南吕曲云:'红叶落火龙裉甲,青松枯怪蟒张牙。'丁曰:'此

  • ●卷 九·曾布

      元符三年正月戊辰朔,拜表於東上閤門,又拜牋於内東門。  己巳,出詣普照致祭。  庚午,忌。  辛未,宅引。是日,御藥劉友端傳宣三省、密院,罷初五日紫宸宴。上自十二月苦痰嗽、吐逆,既早膳,至晚必吐,又嘗宣諭以腰疼,便旋中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六·徐乾学

    丧制九违礼三丧中宴客晋书刘隗庐江太守梁龛明日当除妇服今日请客奏伎丞相长史周顗等三十余人同防隗劾奏请免龛官削侯爵顗等知龛有丧吉防非礼宜各夺俸一月从之【详见一百十三卷不及礼条】【顾炎武曰当日期功之丧朝廷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佚名

    弘治十五年八月庚子朔○南京监察御史郭浃等奏迩者闻行取者僧众皆骇愕臣等谨按佛氏之教妄诞无谓 太祖高皇帝尝议除佛法 太祖文皇帝未尝给牒度僧以 陛圣明岂肯见感于此是必左右之人有谓祷祠可以延寿获福 陛下一时听之偶

  • 先德类·佚名

    ○范文肃厚德范文肃公文程,为宋忠宣公裔,清初仗剑谒军门,太祖曰:“名臣后,宜厚待之。”遵化四城之役,公守滦州,独得保全阖郡生灵。大兵入关时,公参决帏幄,劝睿忠王秋毫无犯,为明帝发丧,并护送倪文贞公灵柩南归,凡忠义之士皆褒奖之

  • 卷之二十四·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十二月。己卯。署盛京将军崇实等奏。派员保护。永陵明堂前土堤洎岸。报闻。摺包  ○署盛京工部侍郎岐元奏。盛京工部京察。请展缓。允之。摺包  ○库伦办事大臣志刚等。奏、变通额设备用马匹。

  • ○附录一·陶希圣

    ◎日汪密约全文△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签订⒈以日满支建设东亚新秩序为烟幕,置中国于日本奴役之下。⒉以善邻修好为甘饵,实行政治侵略的野心。⒊以经济提携为手段,实现搜刮资源的企图。⒋以共同防卫为幌子,到达华北驻兵的

  • 光緒十年·曾纪泽

    光绪十年甲申元日晴。已初起,茶食后,更衣,率僚属向阙行礼,叩贺元旦令节。发笔后,阅视饭厅等处,预备接客。午正,内人、女儿来,至正厅祀祖后,家人相庆。饭后,督仆役安排款客之酒果茶食。申初,新旧府守送匾来,即去年九月十三之颂词也

  • 第十五章 17·辜鸿铭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辜讲孔子说:“聪明而高尚的人将一生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所有的事情都经过正确思维与判断;谈吐谦虚谨慎;做事真心实意,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聪明而高尚的人。”

  • 春秋輯傳卷二·王樵

    <經部,春秋類,春秋輯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輯傳卷二明 王樵 輯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羊傳繼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弑君欲即位故如其意以著其惡】 穀梁傳桓無王其曰王何也謹始也其曰無王何也桓弟弑兄

  • 何草不黄·佚名

    ——苦难只有承受者自知【原文】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1),经营四方。何草不玄(2),何人不矜(3)。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匪兕匪虎(4),率彼旷野(5)。。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注释】(1)将:行,走路。(2)玄:黑

  • 卷十四·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四     宋 易袚 撰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舞有小大大舞见于大司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防大夏大大武是已此乐师所教止于小舞小舞小学也古者国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一·澄观

    疏。九十二句定不定差别等者。疏文有二。此上标章。后前句明下别释。先释第九句文三。初标举论文。二释经文。三释论定不定义。疏谓现作下。疏释经文三受之义。疏文已具。然经部师云顺现受业其力最胜。必受生报。后报

  • 卷第四(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四(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一分之三不定法佛在舍卫城。尔时跋难陀。常出入一居士家。晨朝著衣持钵往到其舍。敷尼师檀与居士妇独屏处坐。说淫欲粗恶语。时毗舍佉鹿子母。闻跋难陀与居士妇独

  • 卷第十九·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九 附录诸师著述 序 释怀悟述 昔贤首菩萨。于华严会中。以偈答文殊大士。赞菩萨能示同世间云。雅思渊才文中王。歌舞谈说众所欣。信乎文之能显道济物也。岂独今之然乎。自往古他方佛世。无不然耳。始

  • 樱海集·老舍

    现代小说集。老舍著。上海人间书屋1935年8月初版。内收《序》1篇,《上任》、《牺牲》、《柳屯的》、《末一块钱》、《老年的浪漫》、《毛毛虫》、《善人》、《邻居们》、《阳光》等短篇小说9篇及中篇小说《月牙儿》1篇

  • 法华玄论·吉藏

    凡十卷。隋代嘉祥大师吉藏(549~623)撰。又称法华经玄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乃吉藏依三论教旨,以阐释法华经之要义。内容包括:(一)弘经方法,阐明弘传法华经之方法。(二)大意,说明佛说法华经之十六种因缘。(三)释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