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九十九

步军统领

提督九门巡捕三营步军统领一人掌管门禁锁钥统率八旗步军三营将备以肃清

辇毂协理刑名部臣一人掌参酌刑律所属文职十有七人武职六百六十人

员外郎二人主事二人掌句检旗营簿书○司务一人掌稽察簿书兼理俸饷○笔帖式十有二人掌文移繙译

左右翼步军翼尉各一人八旗步军协尉副尉各二十四人掌董率守卫廵警扫除步军尉每旗满洲二十四人蒙古汉军各九人委署步军尉每旗满洲各五人蒙古汉军各二人掌分汛警夜清道诘奸捕盗步军尉满洲每旗各三人蒙古汉军每旗各一人【步军尉遴委】缉捕盗贼稽察奸宄领催二千三十一人步军万七千八百四十七人【养廉名粮六百八人门军六百四十人不入数内】城门领内九门每门二人外七门每门一人城门吏同门千总内外门每门均二人掌严启闭出入以稽诈伪

信礮总管一人五品官八旗各一人掌监守白塔信礮

中南北三营参将各一人游击各一人掌训练弁兵分驻巡缉守备十有九人千总十有五人把总三十人掌分守营汛缉捕奸匪外委千总十有五人外委把总二十六人分汛协防随营差委马兵千四百四十人步兵三千五百六十人【内养廉公费名粮扣除马兵百七十六人步兵三百六十四人】

凡本属文武官升除员外郎员阙咨吏部转行各部院遴选主事移送与本衙门主事同简选主事於司务笔帖式内选拟正陪由统领引

见补授司务於笔帖式内选拟正陪咨送吏部笔帖式咨吏部行各部院保送笔帖式简选拟调由吏部引

见补授○步军翼尉会该翼满洲都统护军统领各

选骁?参领护军参领一人引

见补授协尉於该旗城门领副尉步军尉内选拟如步军营不得其人会同该旗都统於男以下?都尉以上世爵内选拟正陪副尉於该旗步军尉等官内选拟步军尉会该旗都统於委署步军尉云?尉前锋护军骁?诸校城门吏随旗行走之五六七八品官及调旗部员内选拟正陪委署步军尉会同该旗都统於云?尉护军骁?诸校及随旗行走之五六七八品官内选拟均引

见补授捕盗步军尉於该旗步军尉内遴委○城门领内九门以八旗满洲外七门以八旗汉军均於该旗步军副尉步军尉内选拟步军营无可升授者会该旗於骑都尉云?尉内选拟正陪城门吏由该旗都统於前锋护军领催骁?内选拟均引

见补授门千总移咨兵部铨补○监守信礮总管由八旗直年都统等以八旗三四品世爵及监守信礮官内简选十人引

见补授监守信礮五品官该旗都统於?都尉云?尉护军骁?校及六七八品官内拟正陪引

见补授○巡捕三营参将游击守备以次升补均简

选引

见补授千总以把总选补把总以外委千把总及马兵并?营补用之人拔补外委千把总皆循次拔补

凡拔补军士步军领催於该旗步军内拔补步军咨该旗册送正身闲散壮丁及旗下家人选补捕盗步军【三百二十人在步军数内】於该旗步军内拔补城门骁?三百人内九门以满洲蒙古外七门以汉军各咨取该旗年壮骁?调补门军六百四十人内九门以满洲蒙古外七门以汉军各於该旗步军内选补均不得以教养兵充选礮手每门各二人内九门咨取汉军旗礮手外七门以该门城门骁?各选取充补监守信礮领催四人礮手八人咨该旗於汉军领催礮手内移送步军十有六人即以汉军旗步军选验调补○三营马兵咨取八旗汉军内府闲散壮丁与召募良民一同选充其开户人充兵後有技优能効力者以拔补外委千把总为限○番捕人役皆召募民人充当

凡城门朝启以昧爽夕闭以日入

皇城诸门自

大淸天安端门而外皆属八旗步军官兵守卫遇朝会之期委步军协尉副尉各四人步军尉十有六人酌拨步军於

大淸门内

午门外

御道左右廵警扫除逐止从役又委捕盗步军尉四人於

长安左右门外稽察出入

京城诸门颁隂文合符於步军统领及正阳西直二城门领如遇夜间有

旨启门

大内出阳文合符正阳西直二城门领即取隂文合符验明启钥其余各门报统领齎隂文合符至门与持至之阳文合符比验乃启次日奏

闻朝祭

御门及

行幸驻跸王公百官有应早启城门出入者兵部核所经由限以时刻转行统领传知各门早启平时启闭均循常制

郊祀先一日

驾宿斋宫统领於附近城门内翼尉一人协尉副尉四人於祀所直宿外垣以内八旗步军设汛巡警外垣以外三营弁兵设汛稽察恭遇

时巡省方奏请翼尉一人扈跸仍委协尉一人笔帖式守备千总把总各一人八旗捕盗步军尉八人健步官十人三营马步军捕役六七十人随从

皇城及正阳崇文宣武门内外通衢要道均增置汛防别委旗营官弁倍常巡警各门亦严加守卫竢

回銮日乃撒

凡守卫

皇城内专隶八旗满洲分汛九十列栅一百十有六

皇城外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分汛六百二十有五列栅千一百九十有九均令步军尉督率步军按所辖地界防守稽察夜则击柝传筹巡更黎明乃止外城分隶三营中营所属马兵汛五十有四步兵汛五十有五列栅百九十有三南营所属马兵汛六十有二步兵汛八十有二列栅百四十有五北营所属马兵汛四十有九步兵汛四十列栅百有二各统以参游辖以专汛守备分防以千把总率兵巡警如前○内九门城上设步军汛八十七所恭遇

行幸驻跸增八旗骁?汛四十八所如

车驾省方巡狩撤步军分防通衢城上汛守悉易以八旗骁?外七门城上设汛四十三所营兵更番防守辖以千把总三人○

  圆明园八旗步军汛凡五十三营马兵汛十有五步兵汛五十有二○

  静明园三营马兵汛十有二○

  静宜园三营马兵汛一步兵汛十西山小屯村及冷泉各设三营马兵汛一步兵汛四凡遇

驻跸参将一人率各汛守备於通衢千把总等於僻

巷昼夜严谨稽巡

乘舆经由内外城统领率所部官兵先时除道设幛

衢巷以跸行人

凡缉奸

京城内外遇有强窃横恶负罪潜逃私毁私铸赌博鬬殴者均责成八旗三营专汛兼辖等官随时缉获按名议叙有差逾限不获讳匿不报军捕受财纵放该管官扶同徇隐者并论如法凡断罪八旗三营缉护违禁犯法之民罪止笞杖者即时审断发落不得拘留徒罪以上送刑部审拟旗人犯奸应坐流罪折枷责以下者依律断结罪至死会三法司满堂官审拟具奏凡训练八旗步军习步射城门骁?习鸟枪均春秋操练步军翼尉同城门领更番考閲内九门设大礮各十外七门设大礮各五每门礮手二名三营参将游击月考其属之弓矢守备千总把总各练汛兵春秋习乌枪与城门骁骑同凡优恤给入官房千四百三十四间地四百亩有奇岁收租银以为办差公费及赏赉番捕之用○官有养廉武职给兵粮统领马兵九名翼尉四名协尉步军三名副尉二名步军尉委署步军尉各一名参将马八步十有二游击马六步九守备马三步五千总马一步四把总马一步三外委千把总均步一每营设公费名粮马兵步兵各五名○文职给以房租员外郎主事司务皆岁支银百两笔帖式八十两○军有恤赏八旗步军婚丧之事於本旗优恤银内赏给【详见八旗典则】三营军士以房地余租九千两生息丧葬恤以四两婚嫁赏以二两○步军尉随围捕盗步军尉差委缉捕视其日之久暂给路费三十两或二十两於生息银内动支步军差巡垫道每旗统备帐房四十架俾避雨雪於工部咨取

凡禁令

京城内传更闭栅王公官民皆禁行走惟奉

旨差遣各部院传事民间婚丧祭祀或疾病产娩延医召媪均询明听出若无故夜行及弁兵疎纵与非时妄拏者论如律○火灾随时防范偶遇有失官兵各按旗营界址即时赴救旷误者论○五城米厰平粜禁商贾囤贩肩负数寡者听○送葬者禁出正阳门夏日至祭

北郊春秋祀

东西郊临期朝阳阜成安定诸门禁亦如之○八旗官军躭於优剧内外城闤闠侵占街涂送死者用火化三冬风高演放起火以及番捕擅设白役侦探部院事端扰害良善者皆有严禁

钦定大清会典卷九十九

猜你喜欢
  西羌传第七十七·范晔
  ● 卷二·王鹗
  平定三逆方略卷六十·佚名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十三)·陈寅恪
  卷之九百九十·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四十三·郝经
  卷七十九·司马迁
  一〇六 从上海到北京·周作人
  序·欧阳昱
  袁磠传·沈约
  赵国珍传·刘昫
  卷三·雍正
  第三十八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上)【自唐至明之社会】·钱穆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安晚堂集卷九·郑清之

    宋 郑清之 撰林治中郑广文以诗来遣鲁酒报聘拙语辅行长公本喜饮半入野人腹南洲春梦婆亦复开醉目尚想晋流丽龞饮更升木兴来索老兵谁谓酌可独我亦爱客至陶巾时一漉虽有彭泽田种秫苦不足颇因病断遣瓢弃尚余緑岂无大雅朋

  • 卷四·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四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瘦马行【至德二年作】补注【鹤曰为房琯作当琯败在至德元年十月今云去岁奔波逐余寇则是二年作明矣是年琯罢相】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骼一作骸洙

  • 卷三·乐雷发

    钦定四库全书雪矶丛稿卷三     宋 乐雷发 撰律诗谒李梅亭力拔鲸牙气贯虹玉堂归只守文穷世无真魏扶吾道人以乾淳望此翁大地精灵藏笔下国家命脉寄山中緼袍羸驷崇仁路正拟登门听击蒙代送徐侍郎赴召大厦谁堪任栋

  • 志第四十 兵·欧阳修

    古之有天下国家者,其兴亡治乱,未始不以德,而自战国、秦、汉以来,鲜不以兵。夫兵岂非重事哉!然其因时制变,以苟利趋便,至于无所不为,而考其法制,虽可用于一时,而不足施于后世者多矣,惟唐立府兵之制,颇有足称焉。盖古者兵法起于井田

  • 卷二O九 唐紀二十五·司马光

      起著雍涒灘(戊申),盡上章閹茂(庚戌)七月,凡二年有奇。   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景龍二年(戊申,公元七O八年)   春,二月,庚寅,宮中言皇后衣笥裙上有五色雲起,上令圖以示百官。韋巨源請布之天下;從之,乃赦天下。   迦葉志忠

  • 第三十九回 张良借前箸代筹 陈平用巨金行间·黄士衡

    话说汉王固守荥阳,拒住楚兵。荥阳西北有一山,名曰“敖山”。前临黄河,秦时于山下置有大仓,贮积无数米谷,名曰“敖仓”。汉王因遣周勃据了敖仓,筑成甬道一条,直达河边,遣兵往来运取仓谷,以供城中兵食。萧何又将关中粮食,遣人由水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 外戚传二·纪昀

    外戚传宋 【一】○宋一杜审琦【审琼 审肇 审进 惟序】 贺令图王继勋刘知信 刘文裕刘美【从广 永年】杨景宗符维忠柴宗庆 张尧佐杜审琦贺令图王继勋刘知信刘文裕刘美杨景宗符维忠柴宗庆张尧佐△杜审琦杜审琦昭

  • 卷二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二十乾隆二十年冬十月丁巳以解送达瓦齐至京遣官告祭太庙社稷行献俘礼戊午上御午门楼行受俘礼奉防达瓦齐及伊子罗卜扎等俱着交理藩院候防申谕定边左副将军达尔党阿等进事宜上谕军机

  • 文明·周绍良

    №文明001【盖】失。【志文】已泐。(上泐)黄府君墓志(上泐)日下之天(下泐)知□用名立□□□□□初任同文□字郎,又转□□□寺守□丞,典兹属国,□彼司□。又任祠部主事。(下泐)德之宏规,□□耳之妙旨。□定□道(下泐)情

  • 卷一百二十五之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五之六 朱批鄂尔泰奏摺 雍正六年二月初十日云贵总督【臣】鄂尔泰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躬甚安精神愈觉健旺实皆 天地神明 圣祖君父

  • 第六十五章 从副总统到代总统·李宗仁

    一1948年12月中旬,徐蚌会战已接近尾声,中共全盘胜利势成定局,京沪震动。至此,蒋先生固然感到大势已去,国内外许多民意机关,甚或统兵作战的高级将领,也都认为内战前途无望,希望政府在犹有可为之时,与中共恢复和平谈判。

  • 十五年·佚名

    (壬午)十五年大明萬曆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申,司憲府、司諫院合啓曰:「開極聖后,配乾極而主中壼,倫紀至嚴,名號截然。其在祖宗朝,固無裁削貶降之擧,而祇奉之禮,一視齊陵,節序之享,旣戴於祀典,香祀之傳,必至於親行,而其於《龍飛御天

  • 卷五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祭义义者言所以祭之义理也篇中即祭以明孝弟敬让之义至为详切盖人事之本末人道之始终备於是矣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

  • 卷十二·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十二衍要道之义朋友易兑【卦名】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程颐传曰丽泽二泽相附丽也两泽相丽交相浸润互有滋益之象故君子观其象而以朋友讲习【臣】按朋友之交以相説而成者也方以类聚物以羣

  • 卷九·朱鹤龄

    <经部,书类,禹贡长笺钦定四库全书禹贡长笺卷九      呉江朱鹤龄撰黑水西河惟雍州【雍去声】尔雅河西曰雝州应劭曰四面积高曰雍【东二崤西陇山南商山北甘泉九嵏诸山】王肃曰西据黑水东距西河【古注误作西距黑水

  • 河朔访古记·迺贤

    游记。元郭罗洛纳新(一译葛罗禄乃贤)撰。三卷。纳新字易之,色目人,后移居鄞县(今属浙江)。曾为浙东东湖书院山长,后荐授翰林编修。于至正五年(1345)出浙,游历大河南北,经齐、鲁、陈、蔡、晋、魏、燕、赵之墟,考察古山

  • 嵩阳石刻集记·叶封

    二卷。清叶封撰。叶封,字井叔,黄州 (今属湖北省) 人。顺治十六年(1659) 进士,官至工部虞衡司主事。本书乃康熙十二年 (1673) 官登封知县时所编撰。登封 (今属河南省)在嵩山之南。嵩山名胜古迹甚多,有阳城遗址、中岳庙

  • 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宋 施护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