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通礼卷十三

吉礼

太嵗

太嵗之礼初春为迎嵗暮为祖正殿奉

太嵗神位南向【神位依年建干支黄纸墨书某年太嵗之神覆于位上豫设龛内】两庑

十二月神位司春秋者东位西向司夏冬者西位东向嵗以孟春上旬诹吉及嵗除前一日遣官将事豫期承祭官分献官暨执事官各于邸第致斋太常寺卿具祝版省牲牢率属洁除殿庑内外展

神幄恭请殿庑

神位奉安于神座如式

右诹吉致斋供具

至日五鼓太常寺官具器陈正殿牛一羊一豕一豋一铏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琖三十鑪一镫二设案一于殿中少西北向供祝版设案一于东西向陈帛一【色白】香盘一尊一爵三陈福胙于尊爵之旁加爵一两庑东西各二案陈设均与正殿同又设尊案各一于庑南陈帛六【色白】香盘二尊二爵六凡牲陈于俎帛实于篚尊实酒承以舟疏布幂勺具乐部率太常协律郎设中和韶乐于殿内东西陈乐舞于乐悬之次太常寺设洗于东阶下少南承祭官位中阶下分献官位承祭官后甬道左右均北面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各一人分立祝案尊案之次司乐协律郎乐工歌工舞佾序立东西乐悬之次典仪一人立殿外东阶掌燎率燎人立燎鑪南均如常仪

右陈设辨位

昧爽承祭官分献官朝服诣坛赞礼郎豫引分献官至拜殿北阶下左右只竢赞引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引承祭官由拜殿南左门入出北右门降阶诣盥洗位赞礼郎赞盥洗承祭官盥手毕引至拜位前北面立分献官均就拜位序立典仪赞乐舞生登歌执事官各共廼职武舞执干戚进赞礼郎赞就位承祭官就位立典仪赞迎

神司乐赞举迎

神乐奏保平之章辞曰协兹五纪嵗月日辰天惟显思神职攸分于赫太嵗统驭百神承天之德隂隲下民协律郎举麾工鼓柷乐作赞礼郎赞诣

神位前引承祭官升东阶入殿左门诣香案前立赞上香司香跪奉香承祭官举炷香次三上瓣香毕赞复位引承祭官复位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分献官均随行礼兴协律郎偃麾工戞敔乐止【凡乐以举麾鼓柷作以偃麾戞敔止后同】典仪赞奠帛爵行初献礼有司揭尊幂勺挹酒实爵司乐赞举初献乐奏定平之章辞曰礼崇明祀涓选休成洁斋涤志量币告诚祈福维何福我苍生陈馈奉酎瞻仰云旌乐作司乐举节舞干戚之舞【凡舞以节领之导引进退后同】司帛司爵进至

神位前司帛奉篚跪奠于案三叩兴司爵奉爵立献于正中皆退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典仪赞读祝赞礼郎赞跪承祭官暨分献官皆跪司祝读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皇帝遣某官某致祭于某年

太嵗之神曰【兹当孟春嵗既暮矣】谨以牲帛酒果庶品之仪致祭尚

飨读毕兴以祝版跪安篚内叩如初兴退乐作赞礼郎赞叩兴承祭官暨分献官均行三叩礼兴两庑赞礼郎引分献官各诣

神位前上香执事生奠帛献爵毕引分献官复位如仪乐止武功之舞退文舞执羽籥进典仪赞行亚献礼司乐赞举亚献乐奏嘏平之章辞曰百末兰生有飶其香升歌清越磬管锵锵牲牷肥腯嘉荐令芳神其歆止在上洋洋乐作舞羽籥之舞司爵奉爵献于左如初献仪乐止典仪赞行终献礼司乐赞举终献乐奏富平之章辞曰执事有严再拜稽首三爵既升以妥以侑颙若有孚肃兹笾豆神其歆止人民曼寿乐作【舞同亚献】司爵奉爵献于右如亚献仪两庑以次毕献乐止文德之舞退典仪赞

赐福胙执事生二人奉福胙进至

神位前拱举由中道出降阶诣拜位右立接福胙执事生二人由西庑降阶进至拜位左立赞礼郎赞跪承祭官跪左右执事生皆跪赞饮福酒右生进福酒承祭官受爵拱举授于左次受胙如饮福之仪毕赞礼郎赞叩兴承祭官三叩兴又赞跪叩兴承祭官暨分献官均行三跪九叩礼兴典仪赞彻馔司乐赞举彻馔乐奏盈平之章辞曰王省惟嵗有报有祈六气无易平衡正玑嘉生蕃祉泽及蜎飞百礼以洽承神吉辉乐作彻毕乐止典仪赞送

神司乐赞举送

神乐奏丰平之章辞曰神兮旋驭肃瞻景光灵颷上下无体无方嘉承惠和亿兆溥将嵗嵗大有神其廸尝乐作赞礼郎赞跪叩兴承祭官暨分献官均行三跪九叩礼兴乐止典仪赞奉祝帛馔送燎司祝司帛诣

神位前咸跪三叩司祝奉祝司帛奉篚兴司香跪奉香司爵跪奉馔兴以次恭送燎所两庑香帛馔均送焚燎【嵗暮并奉纸书干支送燎】赞礼郎引分献官退承祭官避立拜位之西竢祝帛过复位立典仪赞望燎赞礼郎引承祭官诣燎位视燎赞礼郎告礼毕太常寺官恭请

太嵗神位并两庑

神位复于龛内如仪各退

右行礼

嵗孟夏常雩后间不雨遣官祷于

太嵗坛与

天神

地只同日举行文武官应陪祀者咸与祈祷【以参之一分祈】前期各于邸第致斋一日太常寺具祝文【翰林院随时撰拟】洁器陈备脯醢果实埽除殿内外至日设乐悬乐舞于殿上承祭官位阶下执事官司乐协律郎乐工歌工舞佾序立如常祀仪陪祀官位庭中左右东西各五班重行异等纠仪御史二人礼部祠祭司官二人分立祀官左右均素服将事

迎神乐奏需丰之章辞曰持元化兮富媪神秉嵗籥兮六气均驰云车兮风旂殷阗阗兮天门情徬徨兮孔殷神之来兮康我民

初献乐奏宜丰之章辞曰荐嘉币兮芳醴清练予素兮升飶馨纷肸蠁兮格歆甘膏沃兮神所令亚献乐奏晋丰之章辞曰启山罍兮摄椒浆侑神宫兮灵洋洋族云兴兮使我心若惠嘉生兮降康终献乐奏协丰之章辞曰清斚兮三扬翟籥兮载愉灵回翔兮六幕泽霶霈兮遍八区

彻馔乐奏应丰之章辞曰礼仪备兮孔时音繁会兮彻不迟昭灵贶兮迓蕃祉田多稼兮汜濩之送神乐奏洽丰之章辞曰顾亿兆兮诚求渥甘防兮神之休庆时若兮百昌遂惠我无疆兮嵗有秋凡仪节皆典仪唱赞举乐皆司乐唱赞初献舞干戚之舞亚献终献舞羽籥之舞两庑不分献不饮福受胙余仪与常祀同

右祈告

既得雨与

天神

地只同日报祀遣原祈雨官将事及陪祀官咸致斋前期具祝版眂割牲至日陈设牲牢豋铏簠簋笾豆与常祀同承祭官陪祀官均朝服行礼其余仪节乐章均如祈告仪雨潦祈晴冬旱祈雪报亦如之右报祀

真武神之礼每嵗

万寿圣节遣官一人诣

显佑宫将事是日庙祝洁埽庙宇内外太常寺官具器陈设果盘五饼饵盘十有五鑪一镫二设案一于南少西北向供祝版设案一于东西向陈礼神制帛一【色白】香盘一茶琖三设洗于东阶下少南和声署官设乐于西阶上鼓一笙一管二云璈一篴二板一承祭官拜位在殿内正中司祝司香司帛司琖各一人分立祝案尊案之次典仪立于殿东檐下掌燎立燎鑪之南黎明承祭官朝服诣庙赞引太常寺赞礼郎二人引承祭官由左侧门入赞盥洗承祭官盥手毕升东阶入殿左门至拜位前北面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共廼职赞礼郎赞就位承祭官就位立典仪赞迎

神和声署乐作辞曰居所躔星轸象纬环拱辰贞元运转藏用显仁宥宻基命毓和葆顺洁粢醴以昭信日襄哉赞大钧赞礼郎赞诣上香位引承祭官诣香案前立赞上香司香跪进香承祭官举炷香三上瓣香毕赞复位引承祭官复位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典仪赞行初献礼司帛司琖各进至

神位前司帛奉篚跪奠于案三叩兴司琖奉茶琖立献于案正中皆退司祝至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版跪案左乐暂止赞礼郎赞跪承祭官跪赞读祝司祝读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皇帝遣某官某致祭于

真武之神曰兹朕诞辰惟

神永逺黙佑谨以茶果庶品之仪致祭尚

飨读毕兴以祝版跪安篚内叩如初兴退乐作赞礼郎赞叩兴承祭官行三叩礼兴典仪赞行亚献礼司琖奉茶琖献于左如初献仪退赞行终献礼奉茶琖献于右如亚献仪退典仪赞送

神赞礼郎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兴典仪赞奉祝帛送燎司祝司帛诣

神位前咸跪三叩司祝奉祝司帛奉篚兴司香跪奉香兴以次恭送燎所承祭官避立拜位西旁竢祝帛过复位立典仪赞望燎赞礼郎引承祭官诣燎位视燎赞礼毕乐止引承祭官退执事官皆退右祀真武庙

司火神之礼嵗六月下旬三日遣官一人将事祀日庙祝洁埽庙宇内外太常寺具祝版备器陈牛一羊一豕一果实五盘鑪镫具殿中少西设案北向供祝版东设一案陈礼神制帛一【色赤】尊一爵三香盘一和声署设乐于西阶下 【器数见祀真武礼】太常寺设洗于东阶下少南设承祭官拜位于殿内正中司祝司香司帛司爵各立祝案尊案之次典仪立殿东檐下掌燎率燎人立燎鑪旁承祭官朝服行三跪九叩礼升降均由东阶出入殿左门迎神上香奠帛读祝三献爵送神望燎仪均与祀

真武同

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皇帝遣某官某致祭于

司火之神曰惟

神令司赤帝德炳离明届此良辰爰修专祀鉴兹特典绥我蒸民尚

乐辞曰离正南方位烛照光九围粒民火食功用不违瓘斚明粢我民所慰履祥霭戢鹑尾息融风降福禧

右祀火神庙

礮神之礼间二嵗季秋朔日于芦沟桥北席地为坛遣八旗汉军都统或副都统将事副都统以下至佐领咸陪祀豫日地方官备案太常寺具器陈祀日汉军弁兵陈八旗礮位于坛内按翼左右序列皆西向前设八案各设

神位【以纸为之】又前设牲案各陈羊一豕一果实五盘琖二十又前设香案各陈鑪一镫二坛中少北设一案供祝文左右分设二案各陈香盘四爵十有二尊四幂勺具设洗于坛外之南太常寺司祝司香司爵各立祝案尊案之次承祭官位各香案前东面陪祀副都统以下以其班序重行异等均东面典仪一人立于坛左掌燎率燎人立燎鑪隅黎明承祭官暨陪祀官咸补服诣坛赞引太常寺赞礼郎各二人分引承祭官至盥洗所盥手毕诣各拜位前立典仪赞执事官各共廼职赞礼郎赞就位承祭官各就位立典仪赞迎

神赞礼郎赞诣上香位引各旗承祭官分诣各旗礮位前赞上香司香跪奉香承祭官举炷香三上瓣香毕赞复位各引复位立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礼陪祀官均随行礼典仪赞行初献礼有司揭尊幂勺挹酒实爵各进至

神位前奉爵立献于案正中退司祝诣祝案前跪三叩兴奉祝文跪案左赞礼郎赞跪承祭官暨陪祀官咸跪典仪赞读祝司祝读祝辞曰维某年月日

皇帝遣某官某等致祭于

司礮之神曰惟

神钦

天命而无私助扬威武有功国家兹当秋祭之日特以牲

醴遣官致祭

神其鉴之尚

飨读毕兴奉祝文跪安于镶黄旗礮位前叩如初兴退赞礼郎赞叩兴承祭官暨陪祀官均行三叩礼兴典仪赞行亚献礼司爵各奉爵献于左如初献仪退赞行终献礼司爵各奉爵献于右如亚献仪退典仪赞送

神赞礼郎赞跪叩兴承祭官陪祀官均行三跪九叩礼兴典仪赞奉祝文送燎有司各奉

神位在前次祝次香由中道恭送燎所承祭都统各避立拜位左右竢过复位立赞礼郎赞诣望燎位引承祭官各诣燎位视燎赞礼毕引承祭官退执事各官皆退

右祀礮神

钦定大清通礼卷十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七 裴让之(弟诹之) 谳之 皇甫和 李构 张宴之 陆卬 王松年 刘祎·李百药
  杂传第三十八·欧阳修
  卷二·张廷玉
  ●卷九·陈康祺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通鉴纪亊本末卷三十三上·袁枢
  战国策卷三·鲍彪
  《爱眉小札》序(一)·陆小曼
  读例存疑卷三十四·薛允升
  卷八十九·佚名
  卷一·佚名
  三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七·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六十七    宋 陈起 编葛天民小集 春怀 向晚一鸠鸣道人春睡足无处写幽怀巡檐数修竹 絶句 夜雨涨波高二尺失却捣衣平正石天明水落石依然老夫一夜空相忆 看山 我本田夫作比丘也知骑马胜骑

  • 五月五日海岱会集序·冯琦

    五月五日海岱会集序盖闻百川学海羣山宗岱渟珍峙秀溜媚藴辉瀛屿风高快鹏抟之九万芝亭云冷怅鹤驾之三千谿域无疆乾坤有定宝藏兴焉材干殖焉悬藜垂棘火齐夜光鲲鳌蛟鲸琳珉琅玕神草若木黄金丹砂兰芷杜蘅梓柟豫章连城照乘之

  • 卷二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十六 张九龄【字子夀韶州曲江人】 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其卒章有前後行之戏因命仆继作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揺同持亦所

  • 武元衡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758—815)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建中进士。历官比部员外郎、御史中丞等职。元和二年(807)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元和八年复为宰相。元和十年,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弘治三年闰九月庚辰朔六科十三道交章劾奏前巡抚山东佥都御史钱钺贪昧乖缪累劾不退近者河南缺官巡抚吏部别举二人钺从内批升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殆与先年传奉升官之事无异伏望收回成命或降调钺别任或放归田里为奔竞者之戒

  • 卷之四十四·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十二月。丁亥。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辰。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礼部奏、元旦令节礼仪请旨。遵行一摺。朕钦奉。慈

  • 卷六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法祖东汉章帝时校书郎杨终上书曰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崖之郡光武絶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鲁文

  • 卷二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宋神宗时傅尧俞出知昇州陛辞上殿劄子曰臣忝经任使逮事昭陵?惟仁宗皇帝享国四十余年才五十余岁以神器大宝付畀先皇虽大

  • 卷十三·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十三     明 湛若水 撰 敬天上 易益六二王用享于帝吉 臣若水通曰六二以虚中受益虚者诚也祭祀以诚为享王者之享帝万物本乎天也所以报本也虚中则齐一齐一则诚诚至则

  • 卷三十·陆九渊

    卷三十 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生天地之间,禀阴阳之和,抱五行之秀,其为贵孰得而加焉。使能因其本然,全其固有,则所谓贵者固自有之,自知之,自享之,而奚以圣人之言为? 惟夫陷溺于物欲而不能自拔,则其所贵者类出于

  • 吴侵陈(1)·戴圣

    ——师出必须有名目【原文】吴侵陈(2)。斩祀杀厉(3)。师还,出竟(4),陈太宰嚭使于师(5)。夫差谓行人仪曰(6):“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7):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太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

  • 修行观入第十六·佚名

    六入各於境界。缚无智众生贪欲心故常起净想。修行当知。於诸根境界防制非法。摄心所缘系令不动正观六入。譬如空村离我我所不定义。是入处义牵下义。是入处义能将众生入恶道。又内入相如烧铁锵如极利剑亦如利刀。佛言

  • 论佛法为人生之必要·太虚

    ──十一年六月在安徽佛教会讲──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欲方便开演,则尘说刹说,说之终不能尽,今又安从宣扬起耶?夫佛法虽不单为吾人之需要而施设,亦不单为吾人之需要而存在,但吾人欲信解行证于佛法

  • 欧洲佛教大会的论诤·太虚

    前几天在报上得到欧洲各国佛教徒在伦敦开大会的消息,我曾代表了国际的佛教正信会本部去了一个祝电。而不数日又见登载出该会开会时的情形,并知在会场中发生了论诤。兹先将报上的消息录载出来:哈瓦斯社伦敦二十四日电:欧洲

  • 说无垢称经卷第四·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有情品第七  时妙吉祥。问无垢称。云何菩萨观诸有情。无垢称言。譬如幻师观所幻事。如是菩萨。应正观察一切有情。又妙吉祥。如有智人。观水中月。观镜中像。观阳焰水。观呼声响。观虚空中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八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八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八法品第九之一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八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示。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

  • 负暄野录·陈槱

    书学杂著。南宋陈槱撰。二卷。末有至正七年王东跋。具体成书年代不详。上卷有论石刻五则、论篆法一则、论诸家书格七则;下卷有论学书之法四则、论笔墨纸砚十二则。该书上卷论历代石刻及诸家书法,分为总论古今石刻、秦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傅斯年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收藏整理了傅斯年先生关于“战国子家”和《史记》的珍贵讲义资料,前者概括了诸子百家的源流和特点,后者则开创了现代《史记》研究的先河,两部分内容都是傅斯年巅峰时期的精华之作,至今仍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