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方域一○

道路

太祖建隆三年正月九日,诏西京修古道险隘处,东自洛之巩,西抵陕之湖城,悉命治之,以为坦路。

五月十八日,潞州言:「先奉诏集丁夫开太行路,俾通馈运,今已功毕。」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诏重疏凿三门。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二月十二日,诏曰:「昨议徙京西驿路出永安县。且永安,陵邑也。如闻徙之,则秦蜀行旅、戎夷入贡,悉由于此,神道贵静,非所宜也,其亟罢之。」

三年正月九日,诏利州路转运司,自今命官、使臣欲修易栈阁者,具述经久利害待报,无得擅行。先是,川陕多建议修路以邀恩奖,或经水潦,即坠石隔碍旧路,又随而废。至是,利州以新改阁道,其原规画使臣、军校乞加酬奖,帝知其弊,故条约之。

四年三月,诏自武牢关至荥阳巩县,道路两边有岩险垫裂处,恐经雨摧塌,委逐处相度 削修治之。

五年七月十七日,诏剑州、利州修栈阁路。

十一月,河北安抚司请沿边官路左右及时栽种榆柳。从之。

十二月,诏:「近闻开封府以京城居民侵占街道,盖到棚厦,并令毁拆。方属严凝,可令至春月施行。」

七年八月,荆湖北路转运使高伸乞开辰、鼎州路,画图进呈。帝谓王旦等曰:「恐劳扰军民,可且令依旧。」

九年六月二十七日,太常博士范应言:「诸路多阙系官材木,望令马递铺卒夹官道植榆柳,或随土地所宜种杂木。五七年可致茂盛,供用

之外,炎暑之月亦足荫及路人。」从之。

天禧元年四月,诏(州)[川]陕转运完葺桥阁,无致因循。

三年八月,遣使西京至陕府修葺道路,以霖雨坏道故也。

仁宗天圣二年五月二十八日,苏州言修土石塘路毕,降诏褒谕,赐赉有差。

庆历二年三月十二日,诏河北比岁积雨坏道涂,其堑官路两旁阔五尺、深七尺,民田各于封界阔三尺、深五尺,以泄水潦,限半年功毕。

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秘书丞、知兴元府褒城县窦充言:「窃见入川大路,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路遥远,桥阁约九万余间,每年系铺分兵士于近山采木修整通行。近年添修所使木植万数浩瀚,深入山林三二十里外,采斫辛苦。欲乞于入川路沿官道两旁,令逐铺兵士每年栽种地土所宜林木,准备向去修葺桥阁。仍委管辖使臣、逐县令佐提举栽种,年终栽到数目,批上历子,理为劳绩,免致缓急阻妨人马纲运。」诏令陕西及益州路转运司相度施行。

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北作坊使武继隆言:「窃见河北西山有土门路,自真定府与河东往来相接。景德年已前,勾抽河东军马策应河北,出入大路。今岁河北雨水稍多,冲注成涧道,乞令逐处官吏常切修葺,不管阻滞过往客旅车马。仰本地分县尉司不住巡觑点检,仍令每年秋初举行,万一缓急勾抽军马,过往且免阻滞。」诏令河东都转运司相度,只作本司意度牒平定军点检。

嘉佑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置街道司指挥兵士,以五百人为额。

神宗熙宁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利州路提刑司言:「准朝旨送下李杞奏:『成都府至凤州大驿路,自金牛入青阳驿,至兴州,虽兴元府界亦有褒斜路,久来使命、客旅任便往来。昨利州路提刑范百禄擘画,改移兴元府路作大驿路,及拨并马递桥阁铺兵级在彼。今兴州一路直通秦州,以至凤州河池县界首,甚有桥阁约二万余间,兵士数少,(虽)[难]褒斜新路自金牛驿至褒城县驿,计三程,悉系平川,别无桥阁。自褒城驿至凤州武休驿,其间只鸡翁岭一处,虽系山路,目下修葺宽阔,通过无阻,创置驿铺,费用不少。勘会未移路前,递年科拨兴元府、洋州人户苗税,往兴州旧路沿路送纳,累路程驿差官受纳,监驿支遣,地里遥远,住滞人户。今新路口有曲滩驿一处,差官监程外,褒城等县倚郭程驿,兴元府、洋州人户只就县仓 以修葺。况今收买川茶,正由此路。乞除秦凤、利州路系元相度外,别路选差官再行相度新旧路经久利便,令逐路提刑司相度利害,具合措置事状。』伏(逆)[送]纳,别无阻滞。县司官员兼管勾支遣,亦不妨职事。其褒斜新路于沿路铁钱界,经久委是稳便。所有铜钱界武休驿至凤州计三程,系秦凤等路,本司不见彼处利害。又成都府路提刑司言:『旧路自凤州入,两当至金牛驿十程,计四百九里,阁道平坦,驿舍马铺

完备,道店稠密,行旅易得饮食,不为艰苦。新路自凤州由白涧至金牛驿,计三百八十五里,虽减两驿,比旧路只少二十四里,随山崎岖,登陟甚难,复少居民,又无食物,人情以此厌劳。如发川(网)[纲]往秦州,只从旧路行至故驿,便可直入成州。如由新路,须过凤州,五程至凤翔府,方有路去秦州,缓急应副边须,亦恐非便。今茶纲见行旧路,商客皆由此出,惟请券驿马各不获已,二者较之,利害甚明。若谓新路兴功不少,驿铺已成,未欲遽更,深虑久远人言不便,必须改复,则旧路阁道已隳,异时修完烦费。』又秦凤等路提刑司言:『成都府至凤州大驿路,自金牛驿程入青阳驿至兴州,虽兴元府界亦有褒斜路,任便往来。去年改移兴元府路作大驿路,及并马递、桥铺兵级在彼。今兴州一路直通秦州以至凤州河池县界首,桥阁约二万余间,兵士数少,难以修葺。况见今官中收买川茶,正由此路经过。』本司相度得旧路道里远近若不相较,驿程只减一程,如从初不开新路,即省得工费。今既施工修盖马铺、驿舍,用钱不少,如却行旧路,即虚弃工费。兼新路已修完备,实宽得兴元、洋州百姓远输。旧路四处溪江或遭泛涨,即阻节过往,及飞石中行人,常有死者,新路并无此患。兼合添置一驿并递铺,如允从,即别具合添置去处申奏次。」诏送枢密院施行。

八月十一日,入内内侍省都知张茂则言:「今相

度到虏使驿路出澶州,西趋黎阳,由白马县北侧近,可以系桥通行。」从之。

元丰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卫尉寺丞、知三泉县庄黄裳言:「本县当益、梓、利、夔四路之冲,昨议者请废北路,复褒斜故道,以减程驿,宽汉中输纳之劳。今日较之,为害甚于前日。」诏委刘忱、李稷同比较,既而忱等言:「褒斜新路视兴州旧路,虽名减两程,其铺兵、递马皆增于旧。又卒亡马死相寻,官吏馆券、给请亦倍旧路,虽号十程,比新路纔远八里,且多平慢。新路虽减科发洋州税米四千余石,乃移拨兴元府、凤州税米二万余硕。今若行河池旧路,迁复马递铺官舍亭驿,略加修整,即目如故。兼可减河池、两当、二里三驿。」诏三驿不减,余并从之。初,三泉县之金牛镇有东、北两路,北通陕西、秦凤、熙河、京西诸州,以至京师,东通梁、洋州。熙宁七年,利州路提点刑狱范百禄建言,废北路,复褒斜路。至是,黄裳疏其利害,下忱等比较,从黄裳所请也。

五年二月二十三日,熙河路都大经制司言:「相度通远军去定西城路为便,乞自女遮谷以西隶通远军,龛谷寨以北隶兰州。」从之。

九月二十五日,滑州言:「刀马河水泛溢,韦城以南至长垣,人马不通。」诏开封府界并滑州信使所行道,专委通判滑州苏注主管。

在京每年开淘渠堑之际,并是近街筑坑,以备盛泥。若 徽宗大观四年三月十九日,儒林郎、前镇宁军节度推官慕宗亮奏:「臣伏

天下当过街路与旅店中有井无栏木。其上件坑、井,若是阴黑,无眼人或有酒人遗身在内,必害性命。臣今欲乞天下当过往街路有井无栏木,令地主修置。在京泥坑无物遮栏处,令逐处地主每一坑用小柱四条,各高四尺,安在坑边四角,以一寸围径麻绳围三五遭,可遮栏得,免伤民众性命。仍令逐处合干人常切照管,如井栏损动,即令修补,常要牢固。」诏依所奏。虑民间出办颇似科率,并官中修置。在京令尚书工部、将作、都水监疾速施行。 被风吹,土在坑面上,共地一色,又无物遮栏。及

政和三年八月九日,归州奏:「本州岛西门蜀江咤滩俗号人鲊瓮,大石四五截江道,夏秋舟行者多罗其害。欲候水落,开凿滩石,以避其险,乞给度牒二十道充费。」从之。

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工部奏:「知福州黄裳状,契勘本路八州军,建、汀、南剑州、邵武军驿路,从来未曾种植,并福州尚有方山北铺,亦未栽种,遂致夏秋之间,往来行旅(胃)[冒]热而行,多成疾疫。遂专牒委自逐处知州军,指挥所属知县、令丞劝谕乡保,遍于驿路及通州县官路两畔栽种杉松、冬青、杨柳等木。续据申,遍于官驿道路两畔共栽植到杉松等木共三十三万八千六百株,渐次长茂,已置籍拘管。缘辄采伐官驿道路株木,即未有明文,伏望添补立法。本部检承政和令,诸系官山林,所属州县籍其长阔四至,不得令人承佃。官司兴造须采伐者,

报所属。政和 ,诸系官山林辄采伐者杖八十,许人告。政和格,告获辄伐系官山林者,钱二十贯。本部看详,乞依前项条法,诸路作此。」从之。

宣和元年八月十六日,权发遣京畿提点刑狱公事许戚奏:「州府县驿舍以待宾客,吏习弗虔,不以时察,或梁桷挠折,或墙壁圮坏。欲望特降睿旨,俾诸路各行修整,严责州县常切觉察。」

高宗建炎四年六月二十九日,诏:「车驾不测巡幸,令浙西、建康府、江东路安抚使司疾速豫行计备经过去处钱粮、舟船、顿递,即不得开修道路,过为供帐,却致搔扰。」

十月四日,提举两浙市舶刘无极言:「知宣州李光状,为临安府于潜知县陆行可将千秋岭路掘断事。无极相度,千秋岭通彻太平、宣州、广德军、建康府,正系冲要控扼去处。东西两山,上阔一千余丈,万一贼马奔冲,直趋(木)[本]府至越州,或取严州直趋温、台、明、越州,若不掘断,临时措置不久。又恐传送机密文字、纲运往来不便,欲开掘中间,量留三五尺以通传送文字、纲运、商旅,稍有警急,并工掘断。」从之。

绍兴三年十二月九日,知临安府梁汝嘉言:「被旨委开火巷,今乞用旧陌巷开城,如丈尺不及,即拆及三丈之数。如屋宇稍密,巷陌遥远,别画图申取指挥。」又言:「巷阔者不过一丈,狭者止五尺以下,若一 展作三丈,恐拆去数多。欲将已烧去处只展作一丈五尺,不经火处展作一丈。」诏并依。已降空留三丈指挥更

不施行。既而殿中侍御史常同言:「近者有司以遗火延烧之频,乞于执政、侍从之居、仓库四面各毁民居,开留隙地,计所毁无虑数百千家。连日急迫,与延烧无异,民咨胥怨,有害仁政。乞除仓场库务四面量留空地外,其执政、侍从傍近居民,特免毁拆。」诏执政府第元降空留丈尺指挥减二丈,只空留三丈;侍从官宅不经烧毁去处,并免毁拆,余依已降指挥。

孝宗淳熙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四川茶马司言:「兴(县)[州]顺政、长举两县栈(阅)[阁]旧置武臣一员充巡辖,人兵三百,专一巡视〔修〕葺。今乞令诸司共措置,务令经久,仍招填人兵,依时修治栈道。」从之。

十二月十一日,诏:「临安府都亭驿至嘉会门里一带,居民旧来侵占官路,接造浮屋,近缘郊祀大礼拆去,旋复搭盖。如应日前界至,且听依旧;其今次侵展及官路大段窄狭去处,日下拆截。其余似此侵占去处,令本府相度,开具以闻。」

七年六月二十三日,临安府言:「奉诏,本府居民添盖接檐突出,并芦席木石秋侵占街道,及起造屋宇侵占河岸,如有不伏去拆违戾之人,令追捉于地所断遣,枷项号令,候犯人替。本府除已尽行去拆,如有居民并百司公吏不伏去拆违戾之人,收录解府,送狱根究断罪。内有官户追干人解府断罪,并(道)[号]令候犯人替。」从之。

光宗绍熙二年四月十六日,诏临安府传法寺并烧毁居民去处,其寺面南街道为俯近重华宫,宫墙比

旧展退北一丈,经烧居民不许搭盖。继而知临安府潘景珪言:「宫墙外诸处官府毗近居民,除见有楼屋免行毁拆外,日后不得添造。」从之。

宁宗嘉定十六年十一月一日,臣僚言:「臣昨者伏见谏臣有疏,谓八盘岭迫近帝阙,非车马憧憧往来之地,乞行下禁止,诚为至当之论。然臣管见,尚有可言者。自都亭驿至丽正门,系文武百僚趋朝前殿之路,皆是泥涂,穷冬雨雪冰冻,春雨梅霖淖泞,委是难行。欲望圣慈申敕攸司,自候潮门内之南至丽正门,并用石版铺砌可通车马之路,所费无几。或曰大礼年分,恐碍行辂,曾不知逐郊例是一路石版临期悉行除拆,礼毕日仍旧铺砌,初非难事,亦可以壮帝王之居。」从之。

十七年二月六日,臣僚言:「尝读《月令》一书,孟春之月致谨于修封疆,相阪险。及观成周大司徒布教于始和之月,而令野修道,其职尤拳拳焉。盖道路封疆之修,阪险原隰之相,诚治地之先务,而顺时布政者之所当汲汲也。仰惟国家中兴,驻跸东南(具)[且]百年矣,处浙水之右,据吴会之雄,自临安至于京口,千里而远,舟车之(轻)[经]从,邮递之络绎,漕运之转输,军期之传送,未有不由此涂者。去岁雨潦霖霪,水势冲突,堤岸以之而毁圮,道路因之而嵌陷,桥梁由之而倾摧。州县之间,务从苟且,视主管运河堤岸之职恬不(轻)[经]意,其能推如溺之念,轸若涉之思,因民之病而拯之者,曾未之见也。由

是车骑之往来,舟楫之牵挽,颠踣陨坠,类多苦之。所赖边陲少宁,无羽檄交驰之虞,刍粟蜚挽之迫,脱或缓急告警,事关军国,星夜疾驱,瞬息少差,利害随至,固不可不过为之虑。边塘畎亩,或值旱涝,堤防潴蓄,有藉于塘筑之固,以施车戽之力者,其所系尤不轻也。今春事方兴,土膏潜动,修筑之政,所当举行。苟视为细故,不蚤正而素备,则舍舟而徒者,何以遂其出于涂之愿 异时凯旋,宁无如还泞而止之患 况其它如总牧更戍,驿筒沈沦,其利害又不止是耶。欲望睿慈,顺月令布政之方,体成周设官之意,行下两浙转运使、浙西提举司,疾速令沿塘一带所隶州县,其有道路、堤岸、桥梁摧毁去处,仰日下量给工费,委州县官及本乡保正等公共相视,措置修治,毋〔或〕骚扰。」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 驿 传 都亭驿

驿传

都亭驿

淳熙二年四月二日,诏都亭驿置专知官一名,今以副尉赴都堂差注。从大理正晏虫(穴卓)请也。

闰九月二十三日,诏都亭驿差仪鸾司手分一名,同临安府差到衣被局衙职置历,交付工匠,仍于在役巡防摆铺军兵内差七人宿直。以国信所言,都亭驿秪应人旧差仪鸾司手分一名,后系临安府排办幕帟,事毕拘收,缘此无人管辖官物,抄转文历,去失幕帟故也。

六年正月二十七日,提点都亭驿邓(桩)[椿]年言:「应办使人已及十次。绍兴二十七年正月指挥,合依临安府应办官例特转一官。」诏依,今后准此。

十四年五月四日,诏都亭驿减贴司一人、兵士八人。先是,都亭驿专知官、副知各一人,手分一名,贴司一人,库级一人,库子二人,院子七人,兵级四十人,于是司农少卿吴燠请减冗食,下 令所司裁定,而有是命。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 驿 传 来远驿

来远驿

在崇化坊,以待远人。神宗熙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新作来远驿,以旧马军都虞候公厅增葺,为待蕃客之至。八年闰四月十六日,诏都亭西驿监官,令兼管勾来远驿。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 驿 传 怀远驿

怀远驿

景德三年置,掌(西i)[南]蕃交州、西蕃大石、龟兹、于阗、甘州宗歌等贡奉,以三班内侍二人监。真宗景德四年七月,起怀远驿。

神宗熙宁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客省言:「怀远驿有提举汴河堤岸霍翔在驿寓止,续有溪峒蛮人向仕旋等至,翔即离驿。窃谓朝廷馆待四夷,不止于怀远一驿,他处率无许容臣僚休舍之例。欲乞应本省所辖诸驿,并不令臣僚安下。」从之。先是,嘉佑中,有余良肱安泊,后以为例,至是罢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 驿传杂录

驿传杂录

太祖开宝四年十月十二日,知邕州范旻言:「本州岛至严州约三百五十里,是平稳径直道路,已令起置铺驿。其严州至桂州,请修置铺驿。」诏令严州、桂州据管界道路接续修持,各置铺驿。

七年六月,以知制诰李穆监怀信驿事。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八月四(日)平淮甸,江南国主李景称藩,置是驿以馆其来使。至是,以江左平定,故改也。

七年七月,京东西路转运副使石熙古言:「所差制使多分占馆驿以为制院,枉费修葺,有(方)[妨]使命安下。欲望今后止令以空闲廨宇充制院。」从之。

雍熙四年六月,遣右拾遗王仲华点捡澶州界馆驿,殿中丞蒋居中滑州界馆驿。备北巡也。

八月十五日,诏:「应除授广南、西川、漳、泉、福、建州县官,访闻久拘选调,多是贫虚,涉此长途,将何以济 自今并令给券,宿于邮置。」

真宗咸平六年六月二十三日,诏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诸县令兼知馆驿使,勿得差往他所。

景德二年九月四日,诏兴州青泥旧路依旧置馆驿,并驿马、递铺等,其新开白水路亦任商旅往来。先是,屡有言新路便近,亦有言青泥路虽远一驿,然经久难于改移者,故下诏俱存之。

三年十二月,置怀远驿于汴河北。先是,契丹使馆于都亭驿,其诸蕃

客使止于公府安泊。至是以为非便,遂规度侍卫都虞候旧公廨创是驿焉。大中祥符六年,又以驿为皇侄惟正等南宅。

大中祥符元年五月九日,改郓州临酅驿曰迎銮,砂沟驿曰翔銮。六月十四日,改兖州葛石驿曰回銮,知沟驿曰太平。

三年正月十九日,内侍副都知阎承翰使夏州还上言,赵德明于绥、夏州界各建馆舍以待王人,望于洛浦峡置驿。帝以其地荒敻,劳于役守,不许。

九年四月七日,以京城西旧染院为夏州蕃驿。

仁宗天圣六年九月,御史中丞晏殊言:「诸处州县例差乡户百姓充驿子,甚有劳扰。臣前知南京日,就差剩员兵士,逐季替换,甚以便民。望行下诸州军,并依此例。」诏开封府界依所奏施行。

景佑三年十一月十日,臣僚上言:「诸州馆驿供给无限,主守患之,请给市估之制。」诏可,仍命牓于驿厅事。

庆历七年三月二十六日,诏:「西人朝贡沿路馆驿,须先过一二日扫洁,权止过往官员安下,不得前期张皇事势。」

嘉佑三年四月十一日,诏:「居州县驿舍亭馆者,毋得过一月。有违,所在官吏以违制论。仍令转运、提点刑狱司每半年以举行。」

四年正月十三日,三司使张方平上所编驿券则例,赐名曰《嘉佑驿令》。初,内外文武官下至吏卒所给驿券,皆未有定例,又或多少不同,遂降枢密院旧例下三司掌券司,会(倅)[粹]名数而纂次之,并取宣 、令文专为驿券立文者

附益删改,为七十四条,总上、中、下三卷,以颁行天下。

神宗熙宁三年五月十九日,以崇仁坊旧马军都虞候公廨增葺为来远驿,待蕃客之所。

元丰二年六月三日,赐两浙路度僧牒百五十,修高丽使亭驿。

四年六月十八日,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叶温叟及祥符、长垣、韦城知县、县丞、主簿、尉、监驿使臣十四人罚铜有差,入内殿头吴从礼、张稹、史革各展磨勘三年,祥符县主簿王容、韦城县主簿姜永年各差替,并坐失(许)[计]置辽使路驿亭也。

十二月二十一日,滑州言新作辽使驿已题为武成驿,诏改为通津。

哲宗元佑元年八月二日,诏河阳创修北使驿亭,温县宿顿以「至德」、河阳县中顿以「清沇」、汜水县中顿以「行庆馆」为名。

元符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户部、兵部言:「泾原路经略司相度新建城寨,自镇戎军至平夏城,次至临羌寨,次至西安州,为三程。仍乞以『石门』、『秋苇』、『南牟』为三驿名。」从之。

九月二十九日,废延安府招安寨为招安驿。

徽宗崇宁元年六月十四日, :鼎州龙阳县永安驿与陵名相犯,改为龙潭驿。

九月五日,修都亭驿毕工,诏翰林学士蹇序辰为之记。凡役自五月甲子迄八月戊寅,为日十旬有奇;凡治舍自门堂屋序,为屋五百二十有五。

政和四年二月二十五日,诏:「臣僚上言,永兴军馆驿年深弊漏,见任官无廨宇,往往指占居住,致经过使命蕃夷只就寺院或邸店安

泊。可委本路帅司根检馆驿旧基完葺,并创置什物等。其见任指占作廨宇者,并起遣拨还。仍立法禁止,日后更有指占及借什物出驿者,以违制论。令礼部给降空名度牒一百道,应副修置。」

高宗绍兴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枢密院言:「高丽使副非晚到阙,欲乞令临安府就法慧寺充馆舍。」从之。

五年十一月十九日,蕲州言:「本州岛广济县已废为广济镇,本镇有一驿,缘自蕲春县至本镇至黄梅县共一百二十里,计程只止两日程,今来见置三驿,乞将此驿废罢。」从之。

二十五年六月九日,礼部言:「安南遣使进奉,其馆舍依典故以『怀远驿』为名。」从之。

孝宗干道二年六月十七日,诏:「都亭驿、班荆馆岁于六月上旬检视修整,限八月终毕工。有违,听提点官检察,具事因报国信所审度,申枢密院。自今令两浙转运司、临安府遵守修整,务要如法。」先是,国信所言:「昨有旨,每季检计添修。今生辰、正旦使并冬季到阙,若每季检计,于事为烦。」故有是命。

八月十一日,诏以怀远驿给台谏官为廨舍。

九年十一月一日,诏权以贡院为怀远驿,事已依旧。先是,交趾入贡,临安府乞以马军司教场为公舍,得旨照绍兴二十六年怀远驿修除。即而以狭隘闻,礼、工部请以贡院充。至是,有司以绘图来上,故有是命。

淳熙十二年五月十五日,诏:「川陕、广西漕臣依元降指挥,兼带『提举纲马驿程公事』系衔,其提点使

臣并改作干办称呼。如有妄作,令提举官按劾以闻。若州县于纲马驿程却有违戾,许干办官具申逐路提举,依公举劾。如提举官不职,从朝廷取旨施行。」时臣僚论兴元府驻札提点纲马驿程秦诩每上下半年出巡,所至贪恣,为州县害。诏降两官放罢。枢臣周必大等因言,提点纲马驿程多以小使臣为之,而称(为)[谓]太高,至以监司自处,故有是诏。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 驿传杂录 急递铺

急递铺

太祖建隆二年五月十七日,诏诸道州府以军卒代百姓为递夫。先是,天下邮传率役平民。至是,帝知其弊,始尽易之。

三年正月二十三日,诏郡县起令不得差道路居人充递军脚力。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六月三日,诏自今乘驿者皆给银牌,复旧制也。五代以来,凡乘递马奉使于外,止枢密院给牒。至是,以李飞之诈,始复用焉。

八年十二月六日,诏自京至广州传置卒,月别给百钱。

端拱二年二月七日,诏:「先是,驰驿使臣给篆书银牌,自今宜罢之,复给枢密院牒。」

淳化三年四月二十一日,荆湖北路转运(司)[使]张咏请罢峡州至归州界水递人夫,从之。

真宗咸平三年八月十四日,诏:「应文武臣僚、三班使臣、内臣、御前忠佐、天章待诏、诸伎术官等,今后差出勾当公事,所请走马头子,回日画时于所辖处送纳,赴任即到本任送纳,并缴纳枢密院。访闻差往四川、广南等处知州、通判、都监、监押及勾当事朝臣,有例乘递马者,多请走马头子,乘骑递马,即慢乘进发。今后除急程赴任及勾当紧切公事即得乞乘递马,余不得更乞置借。如违犯,并勘罪严断。」

五年七月十二日,省自京至广南驿递军士及使臣计六千一百余人。先是,以广南市泊陆运艰费,议自南安军路泛舟抵京师,

命户部判官凌策与逐路转运司计度。至是省之,人以为便。

六年七月,枢密院言:「马递宣 付外,别无文簿拘辖,纵有失坠,无由尽知。欲别置司,以簿发遣。」帝曰:「虽别置司,至逐房宣 不知到发,恐难照会。可(照)[诏]诸州军,具逐月承受马递宣 事目及月日实封,于次月五日已前入递闻奏。候至逐房,以文历对会。」

景德元年二月,诏:「川峡路州、军、监、县、镇等吏卒乘马递报公事者,自今禁止之。」先是,以川峡州郡多驰骑往来传送官文书及报公事,人或惊疑,故禁止之。

二年三月,诏:「河北两路急脚铺军士,除递送镇定总管司及雄州文书外,他处文书不得承受。」帝以急脚军士晨夜驰走,甚为劳苦,故有是诏。

四年闰五月,诏诸道州府:「逐处使臣多以细碎不急事驿递以闻,自今非机密军马事,不得辄遣驿骑驰奏。」

七月十日,增置自京至宣州马递铺。

大中祥符元年十月,诏:「沿路所置急脚递铺,盖令传送文书,如闻有近上臣僚并往来中使,多令赍(特)[持]物色,负重奔驰,咸不堪命。自今非宣 ,并不得应付。」

三年三月,河北沿边安抚司奏:「河北诸州军马递铺兵士有父母骨肉散在诸铺者,乞配在一处。」从之。

五年十一月十二日,令诸州递铺兵士有子孙同在军籍者,许同营居。时有言铺兵子孙皆异居者,帝悯之,特有是命。

九年三月二十二日,置梓州至(锦)[绵]州(地)[递]铺。先是命民丁传送,今

革之也。

天禧元年十月,令枢密院诸房副承旨邵文昭管勾支散递铺。旧例驿马有阙,令(郡)[群]牧司、左右骐骥院配定进呈,又命枢密院承旨张质管勾支散。至是质卒,命文昭代之。

三年五月,屯田员外郎上官佖言:「诸处巡辖马递铺使臣,多权差勾当职外公事,望自今免废本职。」从之。

四年七月七日,遣市使小车给凤翔府至绵州递铺。仍为增葺(补)[铺]屋,以道险且远故也。

五年十月,进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司)[使]周寔言:「自今辖下如有仓场库务纲运为弊及水火损败,令急速差官点检,非常程公事,许给递马一疋。」从之。

干兴元年七月,仁宗即位未改元。都进奏院言:「诸道州府往来递角内所少诸般文字物色,元降条贯专牒巡辖马递铺使臣驱逐根寻,缘使臣惧遭勘责,(牙)[互]相推注。欲望自今巡辖使臣地分内,有人偷拆递角,根究得实,即更不问罪,或乞理为劳绩。如却为他处根逐得实,即取勘批上历子,得替日递降差遣。」从之。

仁宗天圣元年五月二十六日,诏:「内臣诸司使副、供奉已下,于诸处投送金龙玉简及建道场斋醮,不得占使舟舡,往来递马不得过三疋。如违,并科违制之罪。」

八月八日,诏:「诸道州军马递铺兵士如有作过,罪止杖六十已上,情理重及频犯者,并配隶本城下军。如无本城兵士,即勒令重役。」

二年三月二十二日,河北沿边安抚都监张淡成言:「伏见天雄军

地分马铺缺马,长行皆抽差诸般杂役,有妨本铺支应。乞降条约。」诏自今诸路马铺兵士不得抽赴他处功役。

七年闰二月,诏:「自今应系(承)[乘]递马文武使臣请到头子,勾当了日,画时于合系去处送纳,缴连赴枢密院。仰都奏进院指挥在京诸门马铺,每起供递马,如京朝官使臣三日内非次寔有故事,即具缘由于枢密院纳换。仍令置簿拘辖,逐旋勾销。有不纳到者,勘会元给月日,计程数催促,及取问住滞因依闻奏。」

六月,监察御史王嘉言言:「昨(承)[乘]递马往信州勘鞫公事,窃见蕲、黄州界多差配到杂犯军人充马递铺祗应,别无人员钤辖,多即便为非,剽窃行旅。欲望自今诸路马递铺兵士,并于本城差无过犯军人充,其配到杂犯军人只勒在营,有人员部辖役使。」(使)诏转运使相度,如无妨碍,即依奏施行。

八月,都进奏院言:「自来马递铺转递文字物色,逐铺交割,封头皮纸角但有损动破污,下铺使具状验认所损去处,令前路据状照会,交割递角。既称封印不全,即沿路任便偷拆,至投下处或点检文字物色数少,只是勾追元供状人根勘, 不见得偷拆损动去处归着。欲请转递皮纸角物色等,如封头(里)[裹]角破损、无凭交割者,即本铺与元转送军人同赍于所到处知州、县或都监押及地分巡辖使臣处,画时重添封印,仍别出引批凿交割。如曾经偷拆,即官员躬亲拆开,将内引数目点对,

据见在文字物色重封交割前来。其所少名件,即就便根勘行遣,牒报逐处。如止是外引破損,不 封角者,即令逐舖人員曹司具文狀隨遞照會前來。或到(役)[投]下处点检数少,即挨排住滞时辰地分根勘。」从之。

八月十一日,权三司使公事胡则言:「诸州军马递铺多差本城指挥使或员僚提举,访闻所差军员尽作优饶,于兵士处乞取钱物,是致转加贫困。况逐铺有节(给)[级]部押及使臣巡辖,欲望自今更不差军员提举。」诏诸路转运司勘会,有使臣巡辖处,即依奏施行。如无使臣处,仰依旧存留,仍钤辖不得乞觅钱物,违者当行重断。

十二月,诏广南、福建、江淮、京浙路巡马递铺使臣内,有兼巡捉私茶盐勾当去处,自今令三班院选经历事任人差充。

庆历四年正月十一日,以大雪赐河北、京西、河东递铺军士特支钱。

皇佑元年正月二十一日,诏凡有边警而敢盗发(地)[递]角者斩。

十月二十三日,诏马铺每一昼夜行五百里,急脚递四百里。

四年七月九日,诏自京至广州增置马递铺,仍令内臣一员提举。

至和元年七月九日,诏陕西转运司,自永兴军至益州递铺军士,方冬苦寒,挽运兵器不息,其各赐缗钱有差。

嘉佑八年英宗已即位未改元。九月二十二日,诏递铺住滞文字,违一时辰并半时辰,各杖六十;一时半杖七十,两时辰并两时辰半杖八十,移配重难递铺;三时半(半)

移配重难递铺;八时辰半徒二年。

神宗熙宁元年正月十八日,枢密院上新定到文武官合乘递马条贯,诏可。先是,诸色人给递马太滥,所在马不能充足,以致急递稽留故也。

二年六月九日,诏京朝官差出峡勾当,审官院依旧例出给人马公凭。大使臣差川峡差遣,即仰开封府出给讫奏,更不申枢密院。

四年三月七日,枢密院吏房言:「勘会所给递马头子内,自京差往外任住城官员,难于头子内书填,候到日于本处送纳,缴连枢密院。其间多有不曾缴到者,窃虑因循,别生奸弊。乞下进奏院,遍牒诸路州、府、军、监,今后官员到任,仰取索有无递马头子。如有,立便勾抽缴连,于枢密院送纳。如有稽违,令所在申举,乞行朝典。」诏令都进奏院遍牒施行。其应短使及诸般差遣内臣、大小使臣等,所给递马头子,令于合门并在京所辖处送纳。令尚书刑部遍牒在京诸处,应系差出官员所辖人,纔候到京朝见或公参日,并取索曾与不曾乘骑递马诣寔文状。如曾请领递马头子,即便具状缴连,于枢密院送纳。如违,当行朝典。

八月三日,点检陕西路马递铺赵纳之言:「乘递马者,如到州县未发间,止许占一匹,候行日方许差拨,州府公用等物,不许令递铺推般。」从之。

七年四月十二日,诏乘递马者于水行州县听乘舟,官以役钱雇。

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诏自京至广西邕、桂州已来,沿边

置急递铺,仍令入内省差使臣一人点检。

元丰元年五月二十八日,上批:「日者广西凡有边事,五六处交奏,不惟过涉张皇,深恐沿路习为常事,或真有边机当速者「者」及其下「反致稽迟可」,原无,据《长编》卷二八九补。,反致稽迟。可下转运、提点刑狱、经略邕州安抚都监司,自今非紧切边事,毋得擅发急递,及经略司已奏者勿重复。如逐司自有所见及经略司处置未尽,不拘此令。」

二年三月十七日,太原府路走马承受全惟几言:「马递铺兵穷困冻馁,乞加宽恤。」上批:「久闻铺兵艰勤之状勤:原作「勒」,据《长编》卷二九七改。,深可伤恻,令因惟几到阙,面审其实,亟宜拯恤。可委河东都转运使陈安石速具措置以闻措:原作「折」,据《长编》卷二九七改。。」

七月三日,上批:「陕西马递铺人马多阙,方军兴飞书遣使,此最先务。宜令两路提点刑狱文臣点检补填数足,申明条约。开封府界委提举官。」

八月十二日,诏内省选差使臣二人,自京分诣陕西沿边麟府等路,于递铺内可选充急脚递铺兵级,对换不堪走传文字之人。仍相度铺分地里遥远去处,置腰铺。

二十九日,诏自京至陕西、河东用兵路分递铺,各赐特支钱。

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京西左藏库副使邓(断)[继]宣言:「差提举编排环庆府路马递、急脚铺等,窃见韦州至清远军驻扎将官潘定、刘清逐日搜山,道路通活,别无阻节。其南州至常州驻扎将官刘仅、乐进,虽差下未至。即今灵州至韦州向上粮道阻节不通,乞差近上臣僚,多发厢军,自新界柴棱沟,每十里置一铺,及

创堡寨,以便运粮、转送文书。」诏令胡宗回详继宣所奏,展转移牒指挥刘仅等,速赴所分地巡绰通道。令宗回具析见权本路帅领兼职在馈运,道路梗塞,并不措置因依以闻。

五年三月二十一日,诏陕西五路自大军入寨之后,沿路马递铺甚失编排,有妨转送文字。专委官整葺,陕西差胡宗回、王钦臣,京西差梁焘。」

五月二十六日,蒲宗敏乞自秦州至熙州,量地里远近险易,置车子铺二十八,招刺兵士。从之。

六年九月二十五日,诏鄜延路令毋辄出兵,令枢密院更不送门下省,止用金字牌发下。牌长尺余,朱漆刻以金书御前文字,不得入铺,犹速于急递。

七年八月三日,权河北转运判官张适言:「已遣第十五副将王文景领兵捕杀澶州界群贼,权令选来马铺马七疋。」诏张适不当差马铺马给将下,特释罪。

哲宗元佑六年四月七日,刑部、大理寺言:「赦降入马递,日行五百里;事干外界,或军机及非常盗贼文书入急脚递,日行四百里。如无急脚递,及要速并贼盗文书入马递,日行三百里。违不满时者笞五十,一时杖八十,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罪止徒三年。致有废缺事理重者,奏裁。」从之。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九日,都省札子:「访闻诸路马递铺人例皆缺额,致见存应办役使,倍有劳苦,往往不能依铺分交替,因致铺兵盘缠阙乏,多饥冻僵殍,或逋逃聚为盗贼。递马刍秣失

时,枉有死损。」诏令兵部行下遂路监司,疾速经画措置,申严条约,裁损泛滥差役。及责立日限,委当职官招填投换阙额人兵,并量增价和价递马,并早令敷足元额,相兼应副役使。仍每月具招填过人兵及买到马数,申尚书省。

三月二十七日,中书省、尚书省检会元符职制 ,马递铺使臣私役所辖兵级、铺夫,罪轻者徒二年,不以赦降原减。看详元佑以前编 ,并无遇赦降不与原减(不)[之]法,乞止科徒二年罪。从之。

崇宁元年六月十四日, :鼎州龙阳县永安铺与陵名相犯,改为龙潭铺。

七月十八日,都省批送下成都府路转运、提举司奏:「勘会本路诸州军每年差衙前管押上供及别路年额衣赐,并坊场钱买到物帛纲运不少,多是沿路阙少递铺,积押住滞。虽有本条,如递铺缺人,许差厢军及和雇人夫,沿路州军往往不为便行应副。盖自来年未有立定罪名,不任其责。今欲乞今后川路诸般纲运至,州县缺少铺兵承受申报,不为依条差那厢军或和雇人夫贴铺递送,以致住滞,许押纲人经本州岛及逐路监司次第陈诉,或至卸纳州军申陈,移牒所属根治施行。其干系官吏并依纲运无故稽留 条一等科罪,所贵各公共协力应副。」黄贴子称:「乞县无厢军处如少递铺,便行和雇人夫,及逐县作料次,预先请领封桩缺额递铺厢军请受钱在县桩管,准备支遣。如无或不足,即于转运司

钱内依此桩拨。伏乞下有司,于元条内修立施行。」兵部、驾部勘当,欲依所乞,仍令逐州量度立定每料钱数应副。及川路诸般纳运,所至州县缺少铺兵,依条差那厢军或和雇人夫贴补,即难将诸般纲运一例差厢军或和雇外,欲令外县承受到上供钱物及应付荆路额衣赐纲运,申报缺少铺兵,具合差人数申州及差厢军。如缺,便令本州岛行下本县,依旧和雇施行。户部右曹、金部度支看详,施本部别无违碍。从之。

十二月二十二日,兵部状:「点检编排自京至荆湖南北路马递急脚铺所状:今点检得鼎州敖山铺至辰州门铺人马,除传送文字外,其余人马多缘应付军兴差出,勾当官员、诸色人打过。体访得上(伴)[件]铺分,盖是役多人少,自来铺兵传送不逮,多作打过名目,影占身役。见别作(劈)[擘]画外,检会元符令,诸急脚铺兵不得令传送官物,盖缘上项法意未尽,致官员、诸色人等无所畏惮。欲乞下有司立法,应官员、诸色人合破递铺担擎,辄役急脚铺兵士或曹司者,以违制论。」诏依兵部所申。

二年正月二十日,驾部员外郎陈赐状:「窃见诸路递马,近来兵级养饲不切如法,多是死损,以致缺马。欲乞令州军记籍死数,至年终将逐铺马数各以三分为率,无上件致死者,管辖节级优立酬赏;若有及五厘以上,即科重罪;及一分以上,仍移降重难去处。其巡辖使臣至界终依条比较分数殿

降外,更与加赏罚。节级自来未有赏罚。」兵部勘当,欲依本官所乞事理施行。内马铺节级每至年终,如无臕减至死者,与支赏钱壹贯伍伯文。若有及五厘,科笞五十;及一分以上,科杖七十。」诏依兵部所申。

四年九月十八日,尚书省〔言〕:「奉御笔:『旧条,事干外界或军机,并支拨借兑急切备边钱物,非常盗贼之类文书,方许入急脚递铺送。擅发急脚,自有立定刑名。近来官司申请,许发急递司局甚多。其间有将私家书简,并不依条入步递遣发,却旋寻闲慢关移,或以催促应入急脚递文书为名,夹带书简附急脚递遣发。致往来转送急脚递角繁多,铺兵疲乏,不得休息。可参酌立定断罪刑名。』今立下条:诸文书虽应入急递,而用以为名,辄附非急文书者,徒一年。附私书之类者,加一等。」从之。

大观二年三月十四日,诏:「秦凤路凤州、凤翔府宝鸡诸县,当川陕之会,邮传人卒,月给钱粮。钱轻物贵,而粮多坐仓,收籴食用不足,以故逃逸者众,招募不行,遂差雇百姓,运致官物。监司恬不措置,而州县利于差科,配扰良民,不给雇直,阻滞纲运。可令提举常平官体究事实,具弛慢官吏闻奏。」

三年二月七日,荆湖北路计度转运副使李偃言:「本路日有朝省急速递角往来,续承朝旨,如有住滞急速文字,其提举官一例重行黜责。今日近朝省发来急递动经三四十日,马步递经五七十日,至三两月以上,方始

递到,全然违滞。盖为递角自都下经由府界、京西、湖北路界,内积留稽滞,本路文字无缘点检根催,深虑阙 。乞令(其)[具]弛慢不职因依,一面申闻,朝廷重行(点)[黜]责。」从之。

政和三年二月二十九日,尚书省札子:「勘会急脚及马递铺,昨措置私拆、盗毁、亡失、留滞约束,法令备具。近来所属官司并不检举觉察。近奉圣旨措置,今欲依下顷:契勘昨为巡辖所管地分,内有千里以上地分广阔去处,例皆检察不遍。且如江西路虔州等处,使臣一员,见管地分三千八百余里,显是不能依限巡遍,致铺兵作过。今欲每及千里差置一员,旧额多寡处自依旧。仍仰逐处路提举官,将所添使臣以州军远近、道路顺便接连去处,重别均定,具合以某处窠名申吏部差注。所有不曾添置去处,如见管地里轻重未均,亦仰重行均定。其使臣廨宇,仍于所管地分中路安置。梓州路七千四百余里,管辖使臣四员,欲添置三员。夔州路六千五百余里,管巡辖使臣三员,江西路七千三百里,管巡辖使臣三员,欲添置四员。湖北路除潭、衡、邵州、(军)(彬)[郴]州、桂阳监三千八十五里,共管巡辖使臣二员,欲添置一员。河北东路四千八百余里,管巡辖使臣五员,河北西路四千五百余里,管巡辖使臣五员,河东路九千六百余里,管巡辖使臣九员,京畿三千八百余里,管巡辖使臣六员,熙(州)[河]兰湟

路四千六百余里,管巡辖使臣八员,广东路五千一百余里,管巡辖使臣七员,欲更不添置。广西海北二十三州,计一万二千六百余里,管巡辖使臣六员,欲添置六员。广西海南琼州、昌化军、万安军、朱崖军共四州军,自来只是巡检兼管巡铺,未曾专置巡铺使臣,欲专置巡辖使臣一员。京东路五千九百余里,管巡辖使臣四员,欲添置一员。利州路四千一百余里,管巡辖使臣六员,欲更不添置。勘会递角稽迟,在法止是县尉、巡辖使臣有立定赏罚条格,而县官皆不任责,亦无劝赏,遂使巡辖使臣巡历未至去处,坐视违滞,并不检察。欲马递铺并令知县、县丞、主簿同共管辖巡察,任满及岁终,以所管界内急脚、马递铺承送递角赏罚。内知县、丞比县尉各减一等,即无可减降及主簿并同县尉法。检会令文,诸急脚、马递铺州县,铺寨兴废或道路更移,及官移文书,随事多寡,而铺兵、递马有余或不足者,听巡辖使臣申州,量事挪移,更不得抽差他役。今诸路并不曾依上条施行,致铺兵转送官物文字,劳逸不均。欲令提举马递铺官委巡辖使臣逐一参详,若依上条有合行移铺分及添减人兵去处,仰重行均定讫申尚书省。勘会巡辖使臣今已立定每及千里一员,然所居地分亦不下三五州军,虽比旧巡辖稍频,缘终是不得专一。契勘急脚、马递铺,除依旧每二十人差置节级一名外,并无将

校等催促转送部辖。欲令逐路转司除旧人数差置节级外,诸州每及百人置十将一名,每二百人仍置都头一名,五百人更置将校一名部辖。及往来催赶递角官物,其合置人数,仰转运司将逐铺见管人兵立定合如何排转,具状申兵部,类聚措置。合转阶级申尚书省,未转补间,令先次且于本城内差拨,候有转补到人,逐旋替换。」诏依拟定。

四年十一月三日,京西北路提举常平司奏,欲乞本司应奉西幸事务,往来递角权入急脚递转送。诏应西幸事内急速者,并入急递。

六年十一月十八日,诏:「访闻诸路马递铺传送文字,多有住滞沉失,并偷拆等事。昨降指挥,措置差补将校部辖,可检会申明行下所属,限十日须管差置了当,申尚书省类聚闻奏。」

七年六月十五日,宣义郎、殿中丞李佖奏:「蒙差自都至陕西点检急递,历陕西六路沿边州县,将御前金字牌等处递角逐一驱磨,尽已了当。并催督纲运津遣,并无遗误。」诏李佖转一官。

重和元年十二月十五日,兵部奏:「承权发遣提点淮南西路刑狱公事、兼提举马递铺所俞向状,准批送下淮南西路兵马钤辖司状,讲究得诸军兵如有逃亡之人,不即申发,隐避诡名,请领(依)[衣]粮等,欲立定刑名、告赏等事。送兵部勘当,申尚书省。本部契勘,巡辖使臣任内逃亡铺兵责罚,已有条令,任满比较,自合遵依见行条贯。所乞将兵官岁终以

所管铺兵比较推赏,及乞觉察诡名及冒名承代请受,立定分数推赏事节,乞下本路提举马递铺官相度。今相度下项:淮西钤辖司所乞巡辖使臣比较逃亡及二分,展磨勘二年。今相度,欲比附前项 条,候任满不及一分,减磨勘二年。」从之,诸路依此。

宣和元年四月十一日,朝奉郎、直秘阁、权知洪州徐惕奏:「检会近缘去年五月以后颁朔布政诏书并急递等文字,递铺住滞,过期方到,已奉御笔,令转运司体究,巡(转)[辖]递铺使臣先次冲替,与职(职)书,系十二月二十一日入递,沿路住滞,经及三十四日方到,虽在本月内,已是下旬,然当月止有五日。兼契勘逐时都进奏院遣来急递朝廷文字,亦多是经及四五十日。诏书以御笔指挥日行五百里当急程递日行四百里,其沿路递马铺尚敢仍前违慢。臣今体问得,多是曹级容令铺兵售雇与往来人担擎,或肆为营趁,积聚公角三百件,方差一二名贫乏者负担承传。似此抄转名件既多,担夯例皆负重,何缘依应条限 巡铺使臣略不点检,虽已移文逐路催促,缘系别路,终是催趁不前。兼虑有朝廷急速报应文字,往来失期会。(会)欲望特降睿旨,立法措置,仍下逐路提举马递铺所,督责巡铺使臣、当职官钤束铺兵,依条限传送,免致违滞。」奉御笔:可措置立法,将上取旨。

八月十六日,权发遣京畿提点刑狱

公事许戚奏:「方今州府县镇驿舍亭(辅)[铺]相望于道,以待宾客,其法固已具备。然吏习弗虔,不以时察,梁角挠折,或墙壁圯坏,岁月既久,多致摧塌,使道路无所宿息,为行役者之患。臣职之所领,近在畿甸,目所亲见,有若此者,四方万里之远,从可知矣。欲望特降睿旨,俾诸路各行修整,严责州县常切检察,使出于涂者有所依(上)[止],亦足以俾盛时仁政之万一。」工部供到政和令,诸营缮廨宇、馆驿、马递铺、桥道及什物之类,一就检计。谓如馆驿有损,即一驿之凡有损坏处皆是。三十贯以下,转运、提举常平司分认,从所属支,修讫申逐司。诸营造材料所支钱及百贯,或创造三十间,每间不及四椽者以四椽准一间。申转运司。创造及三十间者,仍申尚书工部。县创造三间或缮修十间,并应支转运司钱者,申所属相度施行。应申者检计,仍委官覆检。其创造及百间,具奏听旨。诸营〔造〕材料并官给,阙,官差军工采官山林;又无,以转运司钱买。若不足,听于中等以上户税租内,随等第以实直科折。」诏坐条申明行下。

十月五日,中书省、尚书省言:「检会政和 ,马递承传文书,违一时杖八十,二时加一等,一日徒一年,二日加一等,配五百里,罪止徒三年,配千里并重役处,急脚递加二等,其法已严。近来急脚递文书尚多住滞,盖是所止不肯实时交割,或行用钱物,使令越过,人力不胜,因致违滞。今参酌事立告赏

断罪,庶可惩革。检修下条:诸急脚递承传文书,所至无故不实时交割,或行用钱物令越过者徒一年,受财而为越过者减二等,并许人告。诸告获急脚铺无故不即交割文书,或行用钱物令越过及受财而(受)[为]越过者,钱三十贯。」诏从之。

八月,利州路转运司、提举马递铺所奏:「勘会川陕路之官罢任,准条并破铺兵,各有立定人数。访闻近来得替赴任官员,有自前路递铺曹级取受情嘱,增差铺兵前来。(泊)[洎]至本界,若曹级欲取文书看照,多是辄鞭挞,勒令依数差换,动经五七铺,方令交替。铺兵缘此逃窜,阙人般发纲运。乞专立法禁。」兵部看详法禁,修润下项:诸初供递马铺兵处及所至州界首铺,曹司、节级取文书验实,巡检使臣在铺者并呈验。欧罪一等。」诏从之。 诸马递铺应取文书验实,而不出文书使照验,不得供差人马。诸因差递马铺兵,辄欧缚曹级、铺兵者,加

二年七月十日,河北路转运使李孝昌奏:「近奉圣旨,差提举河北东西路马递铺。契勘本路密接虏境,每年国信往还,应办上供纲运等,递角浩瀚,全藉有心力巡辖使臣往来巡察,方免稽迟。近来他司却将不公不职使臣与本路巡察使臣对移,深恐别致 事。乞今后巡辖马递铺使臣不许他司对移,充别职任,所有本路见对移巡辖使臣,乞许令依旧归任。元对不公不职使臣,令别行移对施行。」诏依,并诸路依此施行。

月二十六日,诏:「监司、守臣等许发入内侍省递角,并仰以千字文号记,如有沉匿,庶可根治检察。」

三年二月二十八日,勘会近缘捕贼,诸处递铺传送文字显有劳役,仰巡辖使臣具经由铺分曹级、兵士姓名申转运司,特予量行犒设。

三月十三日,入内内侍省武节大夫、充睿思殿供奉、权殿中省尚辇局司圉典御梁忻奏:「臣奉御笔差自京至淮南往来催促驱刷递角。臣窃见本路急脚递所传文字名色冗并,角数浩瀚,铺兵唯知承送,难为区别。访闻他路类皆似此,于马递铺 条明有法令,诸急脚递不应发者徒二年。缘有司奉行灭裂,略无畏忌,虽许巡辖使臣具奏,但人微官卑,莫敢谁何。兼寔封文字不能窥测,积习滋久,寖以成獘。究其本源,往往多是因公及私,欲其速达,更不契勘条令,即入急递前去。当此军期之际,遂与奏报交(措)[错],是致以一(画)[昼]夜为率,动辄数百铺兵晓夕承传,尚或不前,显属未便。虽非军期路分,亦宜禁止。乞诏有司,申严法令,载在本 ,庶几冗递减绝,人力易申。」诏急递所传文字有不应发而发者,致角数浩瀚,人力不胜,有 军期,可申明条禁,遍行诸路。如有犯者,并不以赦原。廉访使者常切觉察。

四月二十三日,中书省、尚书省言:「检会下项:政和格,给递马人兵数,武功至武翼大夫二匹、一十人,武功至武翼郎二疋、七人,敦武、修武郎二匹、五人,内侍官二疋、三

人。政和令,诸朝廷非次差官出外,应纳递马及(补)[铺]兵两应给者,听从多。」

宣和三年二月十四日, :「修立到入内内侍省传宣抚问使臣格,递马铺兵官二疋、三人。」取到驾部状,称「传宣抚问内侍官差破递马铺兵,如本官系修武郎以上,合依政和令从多给。若有押赐夏药等官物,差破铺兵,每人约担官物六十斤,各随所押赐物多寡斤重差破。」从之。

二十五日,秦凤路经略安抚(司)[使]郭思奏:「递角曹级盗拆罪名不轻,却有大小官员、使臣道逢递角,或安下处门首以借看为名,或妄托诸监司及州府差来根刷递角为名,直于道中转递人处取入安下等处,盗取所递文书抽看。前后转到前铺,或至地头验出拆损封头、去失文字不少。契勘尚书省、枢密院、宣抚使司发与本司递角及本司发去递角,莫非御前与朝廷边防机密文字,今来辄敢拆开观看,泄漏事节,焉知不是奸细。欲乞于盗拆递角下,更添入诈欺邀往、偷看在道递角,并递铺兵士擅便依从,将递角文书与上件人者,重立刑赏,许诸色人告捉,庶几可以止绝。」从之。

八月十二日德音:「应自京至军前急脚、马递铺兵士等,如有因公死于道路者,仰所属量事优恤其家。又应自京至逐路急脚、马递铺,近因转送军期文字违滞避罪逃窜之人,可自今来指挥到,限一季许令首身,并与罪免依旧收管。勘会捕贼之际,承发文字递送,访闻

铺兵人力不胜,间有稽留,仰所属子细取验住滞文字,如委非紧速不失机会者,特免推究。」

五年五月四日,臣僚上言:「契勘递角文字寔封遣发,其不应入急递而辄发者,虽有断罪刑名,除许抽摘拆验外,别无关防觉察。欲乞应承受递角官司,将所受递角置簿抄上元发遣去处,月日时辰,系是何事目,元发甚递,分明籍记。监司、廉访使者出巡所至,取索点检,若有违法,按劾施行。契勘马递铺兵请受微薄,盖是州县从来不曾依条豫请口食,借给越过铺兵,既食用不足,必致盗窜。欲乞应逐路管马递铺州县,须管豫支口食、草料付逐铺节级收管,遇别铺人马越过,或虽非越过而地里窵远,亦斟量实时借给。若州县不为应付,即乞立定罪名,及委提举官常切觉察,按劾施行。」诏坐条申明行下。

七月十四日,知成都府席贡奏:「契勘诸路设置急脚、马递铺兵,承受往来文书,皆有程限,不容违滞,或私拆盗匿及有损失,官司点检封印传发,条法备具。近缘递角损破,铺兵经官申陈,多不受理,以次铺分不肯交承,遂致铺兵打过,直至本府,往回数千里,沿路并无口食,乞丐前来。本府已一面根究,及别出给铺兵口食历并公文遣回外,欲乞自朝廷立法约束。」奉御笔,尚书省勘当立法。本省今参酌增修下条:「诸急脚、马递铺所递文书,并验封印及外引牌子交受传送。如有损失,所至铺分押赴本

辖使臣或所属州县究治,实时封印,具公文递行。亡失文书者,速报元发递官司,即传送官物无人管押而裹角封记损动,并准此。以上因封印之类有损失而辄遣越过者,因损失而妄诈阙失越过同。听铺兵经本辖使臣或随逐州县陈告,仍听所至官司觉察点检,申本路所属监司究治罪处。非本路者,具事因申尚书兵部。」从之。

六年五月六日,入内内侍省奏:「勘当本省承受诸(军)[路]州军帅司、监司、守臣、廉访等转发到奏状递角,欲乞遇有转到诸处优下字号奏状并不全筒角,依例本省闻奏,牒尚书省驾部一面计程责限,下巡辖马递铺使臣逐一驱刷根逐,送所属依条施行,庶得递报机速文字不致稽违失坠。」诏从之,令申尚书省。

九月十九日,诏辄以承受发下递角为名,差占铺兵,以私役禁军法发遣者,徒一年。

七年二月十六日,诏:「置邮以传命令,近来铺兵衣粮不给,逃亡不补,递马刍豆蔑有存者,违慢至此,巡辖官并罢,别差能吏。仰提刑司分按,支给衣粮、草料,修缮营(补)[铺],补足兵马,廉访司核寔以闻。」

三月二日,京西路转运判官史徽奏:「昨奉旨兼提举京西北路马递铺,缘本路西京、河阳、郑、滑州系当三路之冲,最为浩繁,铺兵劳苦,理宜存恤。自来差出使臣,一 号为走马奉使,不遵大观条法,往往欧伤人兵,打过递马,乞取钱物,州县观望,不敢绳治。及当州县当职官公为占

破,私自役使,或以假人,自来未有法令禁止。」诏逐路提刑司根勘私役去处闻奏。今后大有差破及作名目占使,抑勒出备钱物之类,并计庸坐赃论,令尚书省立法。

四月二日,翊卫大夫、安德军承宣使,直睿思殿李彦奏:「臣窃见近降处分,京东路提举马递铺所自后递马铺兵,不得更似日前非理勾集拘留,所有人马请给、草料,除合坐仓数外,并按月桩备本色支给。倒塌损坏营房,支破官钱,疾速修葺。见逃亡人兵,多方招诱,立限两月,许令首身。见阙递马,疾速依条施行。臣近被奉处分,前去京东路勾当公事,其沿路一带铺分营房并未曾修盖。虽有见管铺兵去处,往往不过三两人承转文字,亦有无人交替铺分,致积递角,留滞程限,诚有(有)马递铺事务,别委他司官专一提举措置。」诏依奏,应诸路今后并差廉访使者兼提举,漕臣专一应付。

五月四日,尚书省言:「发运副使卢宗原奏,依奉御笔,拘收九路钱物,措置籴买斛斗,逐时所行文字不少,并是特报供奉御前。近点检得诸处发来递角文字,例各在路违滞,动经累月,有 本司照应行遣。检承政和 节文,急脚递每岁稽留通满五厘者,巡辖使臣、县尉各笞五十,使臣展磨勘一年,县尉降一季名次。满七厘各加一等,使臣展磨勘半年,县尉降半年名次。一分,各人加一等,使臣差替,县尉降一

年名次。今相度,欲乞据九路州军报应本司钱物文字,并令入急递,别置簿历传送。每旬本州岛通判驱磨有无住滞,保明申本司。若有住滞,其递铺兵级即送所属依法断罪外,巡辖使臣并本县尉许本司体量,取勘申奏。」又奏:「契勘递铺衣粮,往往不依时支给,是致铺兵逃窜。乞特降睿旨,令授铺兵衣粮,预于诸军支给,如有逃亡人数,并依条限招差填阙。」从之。

五月九日德音:「京东、河北路州县,应许郡缘应付边事官员往来递马不足,多句乡村有马之家充马户差使。自今尚敢循习前獘,仰监司、廉访使者按劾以闻,当议重行黜责。」

七月十一日,(言)转送递角纲运,留滞转多,尽缘当职官司偷堕苟且,条令未尝举行,驯致奸獘。提举官名存实废,漫不检察,为害甚大。」诏令诸路提举马递铺官常切提举按察,巡辖官偷堕不职,并仰依条按劾。仍令逐路廉访、宪司各行按察,每上下半年具本路管下马递铺承转过纲递运角数目,有无留滞,及应干合行遵守条法事件有无违戾,逐一开具申尚书省类聚,岁终具不尽不寔,并以违制科罪。

十一月十九日,南郊制:「勘会崇宁年后来,并昨(兴)北路军器、银、紬、绢等纲运,用递铺兵士推般,依京西路军器例,每人日支口食二升五合。访闻有司将其间不系推纲日分支过口食,于

铺兵月粮内 纳,及干系人名下均摊,多致逃窜。应上件推纲铺兵已支口食,如有不该(铺)[支]破,并与除放。

钦宗靖康元年七月二十三日,臣僚言:「窃见兵革未弭,羽檄交驰,凡有号令及四方供应文书,类多急递。今闻畿邑如尉氏、鄢陵等处,及京西一带,递铺兵卒类多空缺,而州县恬视,不以填补,至有东南急递文书委弃在邮舍厅庑之下数日无人传者。且如福建路有经半月、二十日杳无京报,远方官吏妄意疑惧。及会问两浙,方知畿甸平定。欲乞严戒州县,递兵有缺,速行差填。若于兵卒差补不足,衣粮不支,支而踰期,或容纵人侵削,责任县令,事干州郡者责在知、通。仍仰监司季轮一员亲诣,或委官点检,若卤莽容纵者坐罪。并铺屋破坏处,亦便修葺。」从之。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赦:「应急脚、马递铺兵,因金人所致逃散,可专委本路提刑司疾速招置,仍依时支破请给。」三日,又诏下诸路提举茶马铺所多方招诱,又将急脚铺先次 刷诸色厢军填补,请给、衣粮令按月支遣。除传送文字外,其余应合破递马铺兵权行住罢,候措置就绪日依旧。

六月一日,又诏令诸路转运司先次将差出人拘收归元来去处,其逃亡缺额,于本处厢军内拨填,其请给三分中更增一分。旧人依此请给差,与权免诸般差使,专一传送文字。如招到后却有逃亡出首之人,其所增请给更不支给。

九月二

十一日,臣僚言:「有司失职,邮传不通。陛下即位以来,诏令多矣,而浙东州军所被受者唯两赦及四五御札,其它片纸不传。浙东距行在止二千余里,而命令阻绝如此,彼川、广、福建可知矣。契勘诸道进奏官遇有被受文书,画时发遣,或合誊写播告,各有成法。比缘一切指挥官吏分番,其留行在者一月一易,遂致废事。窃谓寺监局务官司事属一体,虽分番次,未为甚害,唯进奏人吏分掌诸州,一吏下番则一州事废,虽有兼权之人,孰肯尽心典领他人之事 又马递铺兵缘军兴调发,或因招军许令刺换,故所在多有出额。乞应进奏院官吏并随行在,凡文书被受誊写入递,并依常法,敢有递滞,重置典宪。其(诣)费。仍乞戒饬诸路提举马递铺官,督责巡辖使臣招填铺兵,驱磨递角,毋或违慢。仍令诸司互察,及门下后省点检,按劾施行。其文字不到,亦许诸路州军径申门下后省,庶几四方万里,皆得闻朝廷号令,知陛下忧勤爱民之意。」诏进奏院令监官条具申尚书省,余依。

二年正月十六日,诏江南东路转运副使李谟兼本路提举马递铺。

五月一日,措置东南马递铺徐公裕言:「乞将逃窜铺兵自指挥到日,限一月经所在出首,特与免罪,依旧收管。」从之。五日,又言:「昨点检到淮南急脚、马递铺兵内,有额外到逃逃走人数此句文字似有误。据下文「到逃」疑当作「收到」。,

并支破请给,其见阙人兵铺分却不曾拨填。缘昨请降圣旨,将额外人数令本路提举马递铺、监司比类拨填见阙去处。若无缺,并申解本州岛,拨填以次铺分。如本州岛管下又无缺,即申解转运司,差填本路州军,并不许额外收系。窃虑江浙等路亦有似此额外收到人数,乞于前项指挥下逐路提举监司施行,贵免增费请给。」诏依。

六日,御营使司奏:「马扩札子,诸州县道路马递铺,缘兵火残破,未曾复置。访闻诸处兵马出入,于所经州县以和雇为名,科差递马人夫,因而搔扰。今来本司应于官属乞更不差外,尚虑诸头项应援军马官属及奉使监司等官循例差拨,乞将应干过往官员合差递兵、铺兵权行住罢,候边事宁息日依旧。所贵杜绝搔扰害民之獘。仍乞下本司遵守,按劾施行。」从之。数内监司奉使官合差递马、铺兵不可阙者,乞许破省马厢军。

十一月七日,知扬州黄愿言,勘得九女涧递铺王安擅拆东京留守司递角事。诏王安特依军法,今后如有擅(拆)

二十二日赦:「今来赦书,虑有阙少铺兵、转送未到去处,仰诸司诸州县镇被受日时誊录,互相关报邻接官司,疾速奉行。如有违滞,并科违制之罪。」

三年二月十八日,知杭州康允之措置本路冲要控扼去处摆铺斥堠:每十里置一铺,专一传递日逐探报斥堠文字。每铺五人,新旧弓手内选有心

力、无疾病、能行步少壮人充。每日添支食钱三百文省。每铺并限三刻承传,置历批写时刻。每互铺选差有材干、年五十以下使臣一员互铺:疑是「五铺」。,不以有无拘碍,委逐州于见任得替待缺官内,日下抽差,或召募有物力武勇人,借补进义校尉,充往来巡辖。候及一季无违滞,有官人转一官,召募人与正行收补。(知委州通)[州委知、通]专切检点,县委知县、尉主管,月支食钱三贯文。如无违滞,每一季减二年磨勘。从之。

三月十八日,康允之又言:「巡辖官、知、通、知县(县委),除镇江府至常州以北边近大江,最为紧切处(处),所有无锡县以南系近里优稳,故比前项支钱、推赏各行减半,余路亦依此比附施行,所贵轻重均齐。」从之。

五月十三日,枢密院奏:「今来车驾驻驆江宁府,本所诸处别无盗贼,亦无大段文字传送,欲将斥堠铺先次住罢,发还弓手。余路合罢处依此。」从之。

六月二十日,诏沿江州军及沿江制置使司疾速措置,将本州岛管下沿江地分,量远近相度上连下接,支破官钱,计置轻捷小舡子二只,选募会船水木(白)梢,每船三人,每人支食钱三百文,专一传发斥堠军期机速文字。仍令接界地分依置船传送,委自逐县令、佐并巡辖官,常切点检,及置历抄上名件、出入界日时,本州岛知、通每旬取索点磨,候军事定日住罢。

四年八月一日,诏令沿江诸州守臣依已降指挥,日

具探报事宜入递铺,及专差人赍申枢密院。以侍御史沈与求言:「道路传言,贼骑犹在雁等处:疑是「汊」之误。,朝廷虽间遣探报,动涉旬余,或有事宜,知之已晚。更乞下沿江州军,专委守臣差人探贼马动息,排日申枢密院,仍令沿路县尉差弓手传递前来。」故有是命。

十四日,臣僚言:「近日传报虏骑动息不一,缘诸州缓急多失关报,其(怜)[邻]州差人探札,止是询访道路,或凭私书展转传闻,多致 事。乞令诸州委强干官一员兼领其事,并差得力吏人三名为斥堠司,轮差厢军二十人以备传报。其沿海州军旧有烽燧去处,乞申严行下,有未遍处,更令增置,候事平日课殿最赏罚。其匿不时报者,重行黜责。」诏令两浙、江南东西路并沿海州军疾速措置施行。

二十日,臣僚上言:「窃闻近于海上置水斥堠,朝廷遣仲元在四明办集。但海道阔远,可备处非一,万一有警,欲以小舟犯不测之险,迟速难期。况海滨之民以鱼盐为业,老幼悉在舟中,今不论舟之大小,皆取之民,既失业,为变不难,前者定海官吏几有被害者。乞下枢密院或命明州守臣相度利害,具海道要之地可以置斥堠处合用几舟,其甚小者不须勾集。或海面阔远,风涛不测,即乞于岸高山置卓望以备探报。其已勾到舟船,乞放还逐便。」诏令枢密院措置施行。

二十六日,枢密院言:「访闻近日有妄称军前差使或监司等处官属,于经过斥堠铺

强勒保甲担擎。」诏令江浙路帅司行下所属州县,于诸铺晓示,如有逼勒铺分保甲担擎之人,密具职位、姓名申枢密院,当议重行典宪。

九月二十六日,枢密院言:「近来诸路转运边防等文字,例各留滞。」诏令提举马递铺官严行督责巡辖使臣,须管依条躬亲遍诣所辖铺分约束铺兵,遇有文字,实时传送,不得违滞。州委通判,县委令佐,专一检(捉)[点]巡辖使臣到铺分日月及所递文字,如弛慢失职,所属州军具因依奏劾施行。及指挥辖下关津把隘去处,如铺分及往来投下文字之人,辨验诣寔放行,无致阻节。如违,其提举马递铺并所委官重行黜责,巡辖使臣当议停降,铺兵决配。

十月五日,诏令江浙州军日具平安状与探报到事宜,一处入斥堠铺,飞申枢密院,其逐路帅司亦仰依此申发。

二十日,诏令两浙提刑施(垌)[垧]日夜起发前去镇江、江阴以来置司,专一总领诸州县所置斥堠铺,措置督责沿江及北探报,应有事宜,火急传报。若少失机会,必重作行遣。以枢密院言,金人见在承、楚,未见所向,切虑不测窥伺,宜明立斥堠,故有是命。

二十四日,建康府路安抚大使兼知池州吕颐浩言:「本司专〔委〕属官一员,往来督责沿路所置斥堠铺,转送应干军期探报文字。窃见斥堠铺缘官司将寻常闲慢文字一例转送,致军期紧急因此稽滞。检照政和 节文,诸急脚递不应发者徒二年,马递

减二等。今来用兵之际,乞立法,应官司非急速军期及盗贼探报文字辄入斥堠铺者,官员勒停,吏人决配。仍不分首从。如不应入斥堠铺文字,所至官司承受、不即申举者,与同罪。及专责县尉,每月遍诣斥堠铺点检,其提〔举〕马递铺官吏有失觉察,与擅发斤堠铺官吏同罪。及于市曹出牓,道路粉壁晓示。」从之。

十一月七日,诏诸路可依旧每五里置一铺,每铺轮差保甲五人,贴司一名,传送抄转,(送)[专]委县尉巡辖。

绍兴元年三月十九日,两浙提刑施(垌)[垧]言:「平江府常熟县探报,通、(秦)[泰]金人已回承、楚,欲乞斥堠铺只留保丁二人,同土军或弓手一名传送探报文字,余人乞行减放。据江阴军申,水陆斥堠共差募保甲木(白)梢等一百一十四名,月支钱九百贯,今蕃寇远遁,乞行住罢。欲将诸处所置斥堠铺并行住罢,止于管下递铺内选差兵士三人,专一承转探报事宜文字,每人日添支钱七十文。其传送时刻,约束断罪,并依斥堠铺保甲已得指挥,仍依旧专委县尉巡辖。沿江濒海所置水斥堠乞并令住罢,专委巡尉差拨兵巡船探报。」诏铺兵每铺差五人,其斥堠差置铺兵就绪日住罢,余从之。

四月七日,和州无为军镇抚使赵霖言:「本镇奏报朝廷文字,经由太平、池、宣、广德等郡界次入浙路州军,或由建康府次入浙东,方达行在。近入急递,尚虑稽滞,欲乞下太平等州军照会,应本司军期文字许

入斥堠,如有稽迟,许霖奏劾。」从之。

五月二十四日,诏江南东路差王琮,西路差张汇,专一提举马递铺兵,将辖下见阙铺遵依建炎元年五月已降指挥,先次 刷诸色厢军补填。仍选择少壮健捷之人均拨诸铺,专一传送御前金字牌递角。如人数阙少,即于闲慢铺分摘挪差使,须管每铺各有少壮专一承传。并仰依法(不得)昼夜鸣铃走递,前铺闻铃,预备人出铺,就道交收,不得时刻住滞。其余缺额,如厢军内补填不足,即于一月(照)[招]填敷额。其合用例物钱粮,并预行挪融,充办足备,须管按月给散,不得减 。其见倒塌铺屋,限十日一切修盖了当。州委知、通,县委令、佐,常切检察。遇发到递铺,并具前路元承受及发遣日时申提举官,实时驱磨点检,如有住滞,仰将当职官并合干人具状径申尚书省,当职官取旨重行停降,合干人决配。若盖庇不申,与当职官一等科罪。仍严切约束巡辖使臣,不住往来检点铺兵,常令在铺祇候传送。若过往奉使监司等官违法差役,并科违制之罪,不以去官、赦降原减。仍许被兵级径赴所监司越诉,实时备申尚书省。其所差提举官,限今来指挥到一月内,须管一切措置毕备,仍逐旋具补填、招刺兵级人数及修盖过铺屋申尚书省。若朝廷差官前去点检得逐路提举官承受今降处分措置违慢,并行窜责。

十一月十九日,都省言:「已降指挥止为江南东、

西路分,〔余路〕亦有转送军机急速,理宜一体。」诏余路并依江南东西路已得指挥施行,并札下江南东西路提举官,依已降指挥常切检察。

七月八日,枢密院言:「防秋在近,所有边江并冲要州军尤宜严谨,上连下接,文字不致稽违。欲于枢密院选差使臣二十二员,分往临安、平江、镇江、建康府、广德、南康、兴国、江阴军、太平、秀、常、湖、严、宣、徽、池、江、洪、饶、信、衢、婺州管界,点检催促,并要足备铺兵,请受依时给散。如遇阙人,申催差置,如不即施行,具事因申枢密院。」诏并依,其所差使臣,令户部别给驿券,随处批请,须管往来检点,仍探报贼马事宜的寔,候过防秋,别无稽迟,特与推恩。如或搔扰,必罚无赦。

九月二十六日,诏令两浙路(妄)[分]点检斥堠,监司递下州县,今后并依已降指挥,将军期急速及贼盗探报文字分明题写入斥堠铺传送外,其余常程闲慢文字,不得依前乱行题写。如点检得尚有违戾,并依辄入斥堠铺指挥断罪。

三十日,枢密院言:「浙西一路皆边江州军,(秋防)[防秋]是时,斥堠正当严谨,不可少失措置。」诏本路提点官施垧权于平江府置局,躬亲往来催督州县火急差置,务要作备。所传文字依限传送,不管稽滞。

十月七日,枢密院言:「自镇江府、江阴军至行在,并江东西路沿江州军至行在斥堠,近来转送文字稍多,理宜犒设。」诏逐州县斥堠铺兵每人各特支钱一贯文。

二年四月二十

九日,臣僚上言:「信州铅山、建州崇安县旧因福建纲运并钱监般发铜货,遂于两县置摆铺兵级十营,共一千人。近来福建纲运多由海道,兼钱监铜货阙少,其摆铺人兵仅成虚设。传闻崇安县摆铺人兵,建州已刺填阙额厢军,其铅山摆铺兵级,亦恐合行刺填。乞下本州岛勘会,如委合减罢,或量行存留外,其余并刺(行)[填]邻近州军缺额厢军。」诏令福建、江南东路转运司相度,申尚书省。

九月八日,江南东路安抚大使兼充寿春府滁濠庐和州无为军宣抚大使李光言:「措置防秋,淮西州军与伪境相接,务在明建斥堠。其淮西与江东隔江,逐时边报虽已摆铺传送,窃虑缓急风浪,不能济渡,却致阻滞。本司遂于沿江相对置立烽火台,举烟火色号报应,及于紧要津渡差拨人兵防押,遇警急即自远及于所屯兵马押摘调发前去,同共防拓。」诏依,令李光相度,随地势高阜去处立烽火台。若土脉不勘筑台,即以木为望楼,无致缓急有失事机。严切约束,不得搔扰。和州与太平州、建康府相对置立去处:梁山渡口与太平州褐山对,采石渡口与太平州东采石对,当利河口与太平慈湖对,车家渡口与建康府马家渡对,石靖口与建康(康)[府]大城堽对。无为军与太平池州相对置立去处:泥汊江口与太平州荻港繁昌对,栅江口与太平州芜湖县三山对。糁潭口与池州铜陵县鹊头山对。每日平安即于发

更时举火一把,每夜平安即于次日平明时举烟一把。缓急盗贼,不拘时候,日则举烟,夜则举火,各三把为号。

十九日,诏今后过往命官、将校军兵,如敢差役斥堠铺兵级、曹司,依巡辖马递铺使臣私役法一等科罪。

三年五月四日,河南府等州镇抚司干办公事雷震言:「契勘本镇屯守边(邮)[陲],日久备战,不住差人探报番贼动息并东京虚寔,若专差官兵赍赴行在投进,往复经隔月。欲望后有探报贼马急速文字,用皮筒寔封,专差人赍至邻镇交割,转送近里州军,入急递赴行在投进。如有违滞去处,乞重置典宪。」从之。

六日,枢密院言:「日近不住有御前金字牌并朝廷急递,发下襄阳等州镇抚使副翟宗、董先、权商虢陕州镇抚使董镇等军期机速文字,所至条限即刻走传前去,合经由下项州军,深虑有无铺兵去处,别致留滞。」诏令逐处遇有金字牌并朝廷发下应干军期文字,仰即刻走传,如无铺兵处,令所至州军专差得力人三名走传前去,逐州递相交割,不得稍有住滞。仍专委通判驱磨根究,依法施行。及每月具本州岛传送过名件、字号,开排承受、传送出界月日、时刻有无违滞,申枢密院。

十四日,入内内侍省言:「临安府浙江递铺兵士王明转到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解潜应字号奏状一筒,赴本省投进。今点检得上件递角撮系松慢,封头磨擦破损,窃虑出入得文字。

兼前项排发『应』字,即非《千字文》内字号,除已牒本官今后遇发奏状遵依已降指挥以《千字文》号记发外,其递角今进纳。若内有本省行移公文,却乞降下。所有磨擦损坏封头去处,乞下尚书驾部根究,依条施行。」从之。

七月四日,江南东路提刑张汇言:「州县间奏裁与提刑司审覆案等,有经累月而未下者,盖是递角中沉坠,使可贷之囚系禁而死,深可怜悯。乞下诸路,应奏与申详覆等,并须专差院虞候或有行止急脚子二名投下。被差人并破口券,仍量添食钱,使令守待,以所断案依条限责付,赍回日以百里为限。」大理寺参详:「张汇所申,内命官赃案若令依条入递前来,窃虑沿路计嘱转送之人,衷私收匿不到。及道路千里以上去处申奏并申提刑司详覆诸色人狱案,若令入递往还,窃虑道路梗涩沉失,理合措置。今欲依本官所乞,应有似此公案,并令本处专差有行止二人同共赍擎投下,令所差人守待回报。恐所差人在路事故,亦不计嘱藏匿,仍令本处写录一般案状,依条入递,务要不致沉失。所有道路千里以下通快去处公案,依法已许入急递,日行四百里。若刑部承旨断案,依亦合别录行下。如递铺稽违沉失,缘已有前项条法,乞坐条申严行下,委诸路提举马递铺及驱磨当职官吏常切约束,月具转送过狱案并朝廷降下断 名件,关报本路提刑司,行下所属州军,复

行点检。如有稽违沉失去处,其合干递铺兵级并巡辖使臣,并令根勘,具案闻奏,乞从朝廷特降指挥,重赐断遣施行。」诏余路依此,仍检会应干见行条法申严行下。

十四日,荆湖南路安抚使折彦质言:「修武郎、辟差全永州巡辖马递铺张宗闵申:『永州三十铺,元额管兵级三百五十六人,宗闵到任交割到二百三十四人,累行招到三十余人。近来广西押战马纲官到铺,不恭奉圣旨权住铺兵担擎指挥,亦不容曹级执覆,及不问有无人兵在铺,须要差破铺兵担擎应付。稍缓即撞入房舍,捉缚妇女,或倚势收拾兵级衣物。动使抑令铺兵供送,沿路更用棍棒欧打,过三五铺或他界,动经旬日不回,是致饥饿逃亡,节次开落。截自五月终,只管一百八十余人,大路铺每铺只管三五人,小路铺或有一二人。即目大段阙额,急递文角到铺,委是阙人走传。』本司欲勾追犯人根治,窃虑马纲留滞,乞行下广西经略司,严行约束。」诏令广西经略司、提举广西买马司详折彦质所申事理,今后遇差押马使臣,当官分明戒约,如有违犯之人,具因依申枢密院,重行断遣。仰兵部遍牒广西至行在马纲经由逐路转运司、提举马递铺兵官,指挥所属依此施行。仍令所管州县等处,于马纲所过马递铺前,将今降指挥分明粉壁晓示,各具知禀闻奏。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一一 急递铺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六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卷三十·朱熹
  补遗卷第四·徐鼒
  提要·吴仁杰
  客座赘语卷六·顾起元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皇王大纪卷六十一·胡宏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四·王世贞
  刑法三·徐松
  圣谕条列事宜·田文镜
  通制条格卷第五·拜住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56.霸王乌江自刎·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名山藏卷之一·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一◆典谟记一太祖高皇帝一○太祖高皇帝一太祖高皇帝御讳元璋字国瑞濠州人也姓朱其先句容人世农桑皇祖始渡淮家泗皇考徙锺离皇妣陈生四子帝季也日章天质凤目龙姿声如洪钟奇骨贯顶元时太史言圣人生江

  •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洪武十八年三月壬戌朔 上御奉天殿策试举人制策曰朕稽古名世者惟敬事而畏神人趋事以历知涉难以立志日运不息岁运无已虽在寝食未尝忘其所以由是大辅人君福臻黎庶所以名世者为此也朕自代元统一华夷官遵古制律仿旧章孜孜

  • 卷之四十四·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十二月。丁亥。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辰。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礼部奏、元旦令节礼仪请旨。遵行一摺。朕钦奉。慈

  • 卷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 汉臣 【义例曰汉室之祸始於黄巾中於董卓终於曹操历灵献二帝而後天下三分当时将相大臣与一时僭伪或终於汉或终於魏或终于吴皆故汉

  • 清仁宗实录选辑·佚名

    嘉庆元年嘉庆元年(一七九六、丙辰)春正月戊申朔,太上皇帝御太和殿,传位于上;上即位。初十日(丁巳),谕军机大臣等:『本日〔署闽浙总督〕魁伦、〔署两广总督〕朱珪、〔浙江巡抚〕吉庆等奏「拿获洋盗审明办理」各折,所办俱属认真。

  • 卷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七 【起丙寅周元王元年○止丁丑周威烈王二十有二年】凡七十二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史记因秦记起周元王元年表魏韩赵楚燕齐之事曰六国年表但魏韩赵至威烈王二十三年始受命为诸

  • 儒林宗派卷十六·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明诸儒博考梁寅【石门新喻】朱升【允升枫林休寜】汪克寛【徳辅祁门】唐桂芳【仲实歙县】徐一防【大章天台】赵汸【子常东山休寜】赵谦【防谦考古余姚】陈谟【一徳海桒泰和】谢应芳【子兰巢武进】陈济【

  • 经筵玉音问答·胡铨

    隆兴元年癸未岁,五月三日晚,侍上于后殿之内阁,蒙出示答金人书藳。上谓予曰:「内中有未善处,卿宜仔细说出。」予答曰:「出于天笔,小臣何敢有所妄议。」蒙赐金凤笺,就所御玉管笔,并龙脑墨,风味砚。又赐以花藤席,命予坐于侧,草换书。

  • 孔琳之传·沈约

    孔琳之字颜琳,会稽山陰人。祖父孔沈是晋朝的丞相掾。父亲孔貵,是光禄大夫。孔琳之刚强正直,有志向有能力,喜爱读书作文,通晓音乐,特别会写草书和隶书。本郡任命他当主簿,没有应命,后来他被征用为本国的常侍。桓玄辅佐晋朝官拜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 洪武十三年春正月癸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高丽贡不如约,以诏问之曰:“曩元之驭宇,运未百年而天命更,朕代元为君,临御十有三载,四夷入贡,惟三方如旧,独尔东

  • 卷第十六·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十六   [宋勒]郢州兴阳山静禅师初参见西院。问。拟问不问时如何 西院便打 师良久 院云。你若唤作棒。眉须堕落 师言下大悟。师开堂。升座。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

  • 宇 宙 真 相·太虚

    ──二年作──忆余总角时,春深日暮,玩弄既倦,间旋绕于乡老之膝前,尝闻其相谈曰:昔有一士者,一樵者,一渔者;士者处城,樵者处山,渔者处江。一旦邂逅,以渔者之鱼,烹以樵者之薪,倾士者所携酒而共酌之,三杯落肚,万虑忘怀!士者曰:吾曹操业,无

  • 卷第一·佚名

    祖堂集祖堂集卷一祖堂卷一 毗婆尸佛第一毗婆尸佛,姓拘楼,刹利王种。父字般裱,母字般头末陀。所治国名刹末提。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祖堂卷一 尸弃佛第二尸弃佛,姓拘楼,刹利

  • 新印大佛顶首楞严经序·佚名

    前雄武军节度推官许洞撰  楞严经者 括  诸佛万行之枢纽也。通幽洞微。非二乘所赜。开物成务。乃十地攸宗。其文曲而达。其旨隐而畅。入于至妙之域。出于无生之表。铿锵磅礴群汇率化。穷玄绝圣其在兹乎。是知大和

  • 观世音持验纪上·周克复

    晋始宁山沙门竺法义精研众典。弟子受业常百余人。咸安二年。感心气疾。疗治不效。积月困殆。义病中常至心存念观世音。忽梦一人为之破腹。出肠胃洗净。还纳之。寤而病愈。宋尚书令傅亮为纪其事。常云。吾先君与义公游

  • 石林燕语·叶梦得

    笔记。南宋叶梦得撰。梦得字少蕴, 号石林居士, 原籍吴县(今属江苏)。居乌程(今浙江吴兴)。绍圣进士。嶶宗朝任翰林学士。高宗朝官尚书左丞、福建安抚使等职。宣和五年(1123) 归隐湖州, 随记故实旧闻,古今嘉言善行,建

  • 天枢院都司须知令·佚名

    天枢院都司须知令,此篇为南宋净明道道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叙「天枢都录」及下属官员之品级、职司。全篇内容多已见于《太上净明院补奏职局太玄都省须知》一书。

  • 真藏经要诀·佚名

    真藏经要诀,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本篇为《无上内秘真藏经》之摘要,节录原经十卷要旨妙义,故称「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