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56.霸王乌江自刎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āi)。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

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吩咐将士小心防守,准备瞅个机会再出战。

这天夜里,项羽进了营帐,愁眉不展。他身边有个宠爱的美人名叫虞姬,看见他闷闷不乐,陪伴他喝酒解闷。

到了定更的时候,只听得一阵阵西风吹得呼呼直响,风声里还夹着唱歌的声音。项羽仔细一听,歌声是由汉营里传出来的,唱的净是楚人的歌子,唱的人还真不少。

项羽听到四面到处是楚歌声,不觉楞住了。他失神似地说:“完了!难道刘邦已经打下西楚了吗?怎么汉营里有这么多的楚人呢。”

项羽再也忍不住了,随口唱起一曲悲凉的歌来: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音zhuī)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歌的意思是:“力气拔得一座出,气魄能压倒天下好汉,时运不利,乌骓马不肯跑。马儿不肯跑有什么办法?虞姬呀虞姬,我拿你怎么办?”)

项羽一连唱了几遍,虞姬也跟着唱起来。霸王唱着唱着,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旁边的侍从也都伤心得抬不起头。

当夜,项羽跨上乌骓马,带了八百个子弟兵冲过汉营,马不停蹄地往前跑去。到了天蒙蒙亮,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经突围,连忙派了五千骑兵紧紧追赶。项羽一路奔跑,赶到他渡过淮河,跟着他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又跑了一程,迷了道儿。

项羽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瞧见一个庄稼人,就问他哪条道儿可以到彭城。那个庄稼人知道他是霸王,不愿给他指路,哄骗他说:“往左边走。”

项羽和一百多个人往左跑下去,越跑越不对头,跑到后来,只见前面是一片沼泽地带,连道儿都没有了。项羽这才知道是受了骗,赶快拉转马头,再绕出这个沼泽地,汉兵已经追上了。

项羽又往东南跑,一路上,随从的兵士死的死,伤的伤。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再点了点人数,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但是汉军的几千名追兵却密密麻麻地围了上来。

项羽料想没法脱身,但是他仍旧不肯服输,对跟随他的兵士们说:“我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历过七十多次战斗,从来没打过一次败仗,才当上了天下霸王。今天在这里被围,这是天叫我灭亡,并不是我打不过他们啊!”

他把仅有的二十八人分为四队,对他们说:“看我先斩他们一员大将,你们可以分四路跑开去,大家在东山下集合。”

说着,他猛喝一声,向汉军冲过去。汉兵抵挡不住。纷纷散开,当场被项羽杀死了一名汉将。

项羽到了东山下,那四队人马也到齐了。项羽又把他们分成三队,分三处把守。汉军也分兵三路,把楚军围住。项羽来往冲杀,又杀了汉军一名都尉和几百名兵士。最后,他又把三处人马会合在一起,点了一下人数,二十八名骑兵只损失了两名。

项羽对部下说:“你们看怎么样?”

部下都说:“大王说的一点不错。”

项羽杀出汉兵的包围,带着二十六个人一直往南跑去,到了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恰巧乌江的亭长有一条小船停在岸边。

亭长劝项羽马上渡江,说:“江东虽然小,可还有一千多里土地,几十万人口。大王过了江,还可以在那边称王。”

项羽苦笑了一下说:“我在会稽郡起兵后,带了八千子弟渡江。到今天他们没有一个能回去,只有我一个人回到江东。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再见他们呢。”

他把乌骓马送给了亭长,也叫兵士们都跳下马。他和二十六个兵士都拿着短刀,跟追上来的汉兵肉搏起来。他们杀了几百名汉兵,楚兵也一个个倒下。项羽受了十几处创伤,最后在乌江边拔剑自杀。

猜你喜欢
  志第十八 符瑞中·沈约
  卷五·本纪第五·海陵·脱脱
  卷六十六·志第十七下·河渠三·宋濂
  東觀漢記卷十八·多人
  卷二十一·王夫之
  第七十一回 陈其美中计被刺 陆建章缴械逃生·蔡东藩
  卷四·汉·蒋一葵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恭题「陈清端公年谱」·丁宗洛
  一○五二 陕甘总督福康安奏本年并无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绎史卷四十四之二·马骕
  卷七十六·班固
  韩麒麟传·魏收
  卷八十七·阿桂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名氏·唐圭璋

      据诗渊,仍次侯寘后。   水调歌头   八月秋欲半,后夜月将圆。天潢当日流润,□派落人寰。尘扫长淮千里,威振南蛮八郡,梓里绣衣还。芳毓燕山桂,庆衍谢庭兰。   小山阴,长松下,白云间。壶中自有天地,闻早挂逢冠。笑指横

  • 葛长庚·唐圭璋

      长庚,闽人,一云琼州人。生绍熙五年(1194)。自名白玉蟾,入武夷山修道。嘉定中,徵赴阙,馆太一宫,封紫清明道真人。寻别众于鹤林羽化。有海璚集词二卷。   兰陵王   一溪碧。何处桃花流出。春光好,寻个□□,小小篮舆漫行适

  • 卷之四十三·佚名

    洪武二年六月癸亥朔○甲子赐国子生夏衣○置天平千户所时隘丁寨土酋覃顺归降遂置千户所以顺为千户○置平阳卫○宁州父老诣大将军徐达降达遣指挥吴宏往抚谕之并招徕邠州等处○乙丑以元分省参政崔文耀署平滦府事文耀先守

  • 元皇后传·令狐德棻

    宣帝元皇后名乐尚,河南洛阳人。是开府元晟的第二个女儿。十五岁时,被选入宫,封为贵妃。大象元年(579)七月,立为天右皇后。二年二月,改为天右大皇后。宣帝驾崩,皇后出家为尼姑,改名华胜。当初,皇后与陈皇后同时被选入宫,都封为

  • 第五琦传·欧阳修

    第五琦字禹皀,京兆长安人。年轻时就以任职干练而被提拔,颇能谈论强国富民的大道理。天宝年间,在韦坚手下任职。后韦坚被陷害,第五琦也不得升调。过了很久才当上了须江县丞,太守贺兰进明颇器重他的才能。安禄山反叛,贺兰进明

  • 陈纪十 长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584)·司马光

    陈纪十 陈长城公至德二年(甲辰,公元584年) [1]春,正月,甲子,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甲子(初一),出现日食。 [2]己巳,隋主享太庙;辛未,祀南郊。 [2]己巳(初六),隋文帝到太庙祭祀祖先。辛未(初八),隋文帝在长安城南郊祭天。 [3]壬申,梁主入

  • 卷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七内务府总管无定员於满洲文武大臣或王公内简用掌内府一切事务奉宸苑武备院上驷院并隶焉所属广储会计掌仪都虞慎刑营造庆丰七司广储司管理六库郎中二人郎中四人员外郎十有二人主事一人

  • 晏子老辞邑景公不许致车一乘而后止第二十八·晏婴

    晏子相景公,老,辞邑。公曰:“自吾先君定公至今,用世多矣,齐大夫未有老辞邑者矣。今天子独辞之,是毁国之故,弃寡人也。不可!”晏子对曰:“婴闻古之事君者,称身而食,徳厚而受禄,德薄则辞禄。德厚受禄,所以明上也;德薄辞禄,可以洁下也。

  • 卷二七·邱濬

    ▲铜楮之币(下)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秋,仿汉文不禁私铸,敕百僚详议可否,录事参军刘秩议曰:“《管子》谓刀布为下币,先王以守财物、以御人事而平天下,若舍之任人,则上无以御下,下无以事上。夫物贱则伤农,钱贱则

  • 独善真身与用行舍藏·孔子

    【原文】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注释】 ①如不及:好象赶不上似的,形容急切追求。②探汤:探,用手试;汤,滚烫的热水。 【译文】 孔

  • 卷三十二·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三十二士虞礼第十四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虞安也壬既葬其父母迎精而反日中而祭之于殡宫以安之【贾疏经及记皆云庙而此云殡宫者庙即殡宫也士丧礼注云凡宫有鬼

  • 卷一百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十七祭先圣先师蕙田案古者立学必祭先圣先师所以报本反始崇德而劝学也其礼有三曰释奠曰释币曰释菜释币告祭用之礼不常行常行之礼

  • 卷十·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十宋 司马光 撰丧仪六祭凡祭用仲月【王制大夫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注祭以首时荐以仲月今国家惟享太庙孟月自享六庙濮王庙皆用仲月以此私家不敢用孟月】主人【即目在此男家长也曲礼支子不祭曽子问宗

  • 太虚启事(五则)·太虚

    一大兴教论:如火如荼大计划,旋乾转坤大经略,生死存亡大关键,椎心泣血大呼吁,一劳永逸大建设,有志竟成大誓愿,时乎时乎不可失,吾人其发奋图之!(见佛教月报四期)二“佛法征实以神通为宗,能显现事相故,喻如科学”。此依因明宗因喻三段

  • 第九 譬喻相应·佚名

    [一]第一 栋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二尔时,世尊如是言曰:三&ldquo;诸比丘!譬如楼阁,何之垂木,皆集寄于栋,等至于栋,于栋相结合趋于结合一切。四诸比丘!同此,任何不善之法,彼等皆以无明为根,等至于无明,于无明

  • 大乘集菩萨学论·佚名

    梵名S/iks!a^samuccaya 。凡二十五卷。法称菩萨着,宋代法护、日称等共译。又称学处要集。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乃修行大乘佛教者之教说金言集。梵本刊行于一九○二年,分十九章,汉译本则立十八品。内容系就布施、持戒

  • 唐梵两语双注集·佚名

    亦称《梵汉两语对注集》。梵汉词典。唐天竺僧怛多蘖多、波罗瞿那弥舍沙合撰。一卷。专门收录汉译佛典中的音译名词。全书共收音译汉字七百个,下注梵语读音,但未标梵文原文。编排体例与《梵语杂名》基本相同。此书在国

  • 沙弥学戒仪轨颂注·弘赞

    律学著述。清弘赞述注。一卷。系以颂赞加注释的形式述沙弥十戒、威仪、轨则师范的著作。作者在前言中说:“初受沙弥戒,未能广阅十律全经,研究精要,须先学此颂,为律关键也。”颂文依据《沙弥戒经》及经律之言,并事师法